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美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模式

美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模式

發布時間:2022-02-11 05:39:35

Ⅰ 哪位美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

伽莫夫。1948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發揮了勒梅特的思想,把宇宙的膨脹與物質的演化聯系起來,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因為它能較好地說明目前所觀測到的事實.所以成為目前影響最大的宇宙學說。

1948年前後,伽莫夫第一個建立了熱大爆炸的觀念。這個創生宇宙的大爆炸不是習見於地球上發生在一個確定的點,然後向四周的空氣傳播開去的那種爆炸,而是一種在各處同時發生,從一開始就充滿整個空間的那種爆炸,爆炸中每一個粒子都離開其它每一個粒子飛奔。事實上應該理解為空間的急劇膨脹。

「整個空間」可以指的是整個無限的宇宙,或者指的是一個就象球面一樣能彎曲地回到原來位置的有限宇宙。

根據大爆炸宇宙論,早期的宇宙是一大片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均勻氣體,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且以很大的速率膨脹著。這些氣體在熱平衡下有均勻的溫度。這統一的溫度是當時宇宙狀態的重要標志,因而稱宇宙溫度。氣體的絕熱膨脹將使溫度降低,使得原子核、原子乃至恆星系統得以相繼出現。

Ⅱ 從現代宇宙理論的創立到宇宙大爆炸模型的建立過程及重要人物。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總結出星系譜線紅移星與星系同地球之間的距離成正比的規律。他在理論中指出:如果認為譜線紅移是多普勒效果的結果,則意味著河外星系都在離開我們向遠方退行,而且距離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這正是一幅宇宙膨脹的圖像。

1932年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形成了我們的宇宙。

美籍俄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第一次將廣義相對論融入到宇宙理論中,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高溫、高密度的原始物質,最初的溫度超過幾十億度,隨著溫度的繼續下降,宇宙開始膨脹。

40年代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在遙遠的過去曾處於一種極度高溫和極大密度的狀態,這種狀態被形象地稱為「原始火球」。所謂原始火球也就是一個無限小的點,現在的宇宙仍會繼續膨脹,也就是無限大,有可能宇宙爆炸的能量散發到極限的時候,宇宙又會變成一個原始火焰即無限小的點以後,火球爆炸,宇宙就開始膨脹,物質密度逐漸變稀,溫度也逐漸降低,直到今天的狀態。

60年代,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新的有力證據,他們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後來他們證實宇宙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炸時留下的遺跡,從而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他們也因此獲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世紀科學的智慧和毅力在霍金的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他對於宇宙起源後10-43秒以來的宇宙演化圖景作了清晰的闡釋. 宇宙的起源:最初是比原子還要小的奇點,然後是大爆炸,通過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種物質。至此,大爆炸宇宙模型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宇宙圖景理論。

Ⅲ 宇宙大爆炸說是誰提出的

伽莫夫

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

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紀末,對Ia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

(3)美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模式擴展閱讀:

宇宙源自大爆炸的理論需要改寫:

宇宙的開始並不是大爆炸,而是水冷卻成冰的過程。墨爾本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員詹姆斯·誇奇說:「設想早期的宇宙為液體狀態,隨著冷卻開始結晶。我們為什麼用水來做類比,因為水沒有形態。最初,宇宙中沒有空間,因為沒有任何形態來形成空間。」

誇奇希望空間實驗人員能夠找出更多的證據來支持墨爾本研究團隊提出的理論。他說:「宇宙大爆炸的最大問題就是關於大爆炸中的物理分解。

大爆炸的理論無法確定大爆炸究竟發生於何時。人們也無法使用任何數學方式或是理論來對其進行驗證。」誇奇指出,宇宙源自大爆炸的理論需要改寫。

Ⅳ 大爆炸理論」是美國天文學家伽莫夫於哪一年提出的

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紀末,對Ia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

喬治·伽莫夫(1904一1968),出生於俄國,美國核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在列寧格勒大學畢業後,曾前往歐洲數所大學任教。1934年移居美國,以倡導宇宙起源於「大爆炸」的理論聞名。

(4)美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模式擴展閱讀

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

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復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宇宙並非永恆存在,而是從虛無創生」的思想在西方文化中可以說是根深蒂固。雖然希臘哲學家曾經考慮過永恆宇宙的可能性,但是,所有西方主要的宗教一直堅持認為宇宙是上帝在過去某個特定時刻創造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爆炸理論

Ⅳ 美國物理學家誰提出了大爆炸宇宙模型

20世紀40年代,美籍俄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第一次將廣義相對論 融入到宇宙理論中,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銀河外星系中的絕 大多數星系都在逐漸遠離地球所在的銀河系。由此他進一步推斷,宇宙正在 逐漸膨脹,宇宙間的各星系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1932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整個 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 散開,形成了現在的宇宙。

20世紀40年代,美籍俄國天體物理學家伽莫夫,第一次將廣義相對論 融入到宇宙理論中,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的模型。20世紀60年代,彭齊 亞斯和威爾遜發現了宇宙背景輻射,後來他們證實宇宙背景輻射是宇宙大爆 炸留下的遺跡,從而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Ⅵ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創立者是誰

「大爆炸宇宙論」(The Big Bang Theory)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 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假說提出星系的紅移量與星系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並推導出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

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紀末,對Ia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

附:

爆炸簡史

大爆炸開始時:約150億年前,極小體積,極高密度,極高溫度,稱為奇點。空間和時間誕生於某種超時空——部分宇宙學家稱之為量子真空,其充滿著與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擾動。

大爆炸後10-43秒:約1032度,宇宙從量子漲落背景出現,這個階段稱為普朗克時期。在此之前,宇宙的密度可能超過每立方厘米1094克,超過質子密度1078倍,物理學上所有的力都是一種。在這個階段,宇宙已經冷卻到引力可以分離出來,開始獨立存在,存在傳遞引力相互作用的引力子。宇宙中的其他力(強、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仍為一體。

大爆炸後10-35秒:約1027度,暴漲期,引力已分離,誇克、玻色子、輕子形成。此階段宇宙已經冷卻到強相互作用可以分離出來,而弱相互作用及電磁相互作用仍然統一於所謂電弱相互作用。宇宙也發生了暴漲,暴漲僅持續了10-33秒,在此瞬間,宇宙經歷了100次加倍(2100)

,得到的尺度是先前尺度的1030倍(暴漲的是宇宙本身,即空間與時間本身,並不違反光速藩籬)。暴漲前宇宙還在光子的相互聯系范圍內,可以平滑掉所有粗糙的點,暴漲停止時,今天所探測的東西已經在各自小區域穩定下來,而這被稱為暴漲理論。

大爆炸後10-12秒:約1015度,粒子期,質子和中子及其反粒子形成,玻色子、中微子、電子、誇克以及膠子穩定下來。宇宙變得足夠冷,電弱相互作用分解為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輕子家族(電子、中微子以及相應的反粒子)需要等宇宙繼續冷卻10-4秒才能從與其他粒子的平衡相中分離出來。其中中微子一旦從物質中退耦,將自由穿越空間,原則上可以探測到這些原初中微子。

大爆炸後0.01秒:約1000億度,光子、電子、中微子為主,質子中子僅佔10億分之一,熱平衡態,體系急劇膨脹,溫度和密度不斷下降。

大爆炸後0.1秒後:約300億度,中子質子比從1.0下降到0.61。

大爆炸後1秒後:約100億度,中微子向外逃逸,正負電子湮沒反應出現,核力尚不足束縛中子和質子。

大爆炸後10秒後:約30億度,核時期,氫、氦類穩定原子核(化學元素)形成。當宇宙冷卻到109開爾文以下(約100秒後),粒子轉變不可能發生了。核合成計算指出,重子密度僅占拓撲平宇宙所需物質的2%~5%,強烈暗示了其他物質能量的形式(非重子暗物質和暗能量)充滿了宇宙。

大爆炸後35分鍾後:約3億度,原初核合成過程停止,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

大爆炸後1011秒(104年),溫度約為105開爾文,物質期。在宇宙早期歷史中,光主宰著各能量形式。隨著宇宙膨脹,電磁輻射的波長被拉長,相應光子能量也跟著減小。輻射能量密度與尺度(R)和體積(4πR3/3)的乘積成反比例減小,即安1/R4減小,而物質的能量密度只是簡單地與體積成1/R3反比例減小。一萬年後,物質密度追上輻射密度且超越它,從那時起,宇宙和它的動力學開始為物質所主導。

大爆炸後30萬年後:約3000度,化學結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宇宙主要成分為氣態物質,並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較高的氣體雲塊,直至恆星和恆星系統。

量子真空在暴漲期達到全盛,之後便以暗能量的形式彌漫於全宇宙,且隨著物質和輻射密度迅速減小,暗能量越來越明顯。暗能量可能占據宇宙總能量密度的2/3 ,從而推動了宇宙加速膨脹。

Ⅶ 最早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科學家是誰

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在1932年由比利時牧師勒梅特首次提出的。1940年代,伽莫夫與他的兩個學生——拉爾夫·阿爾菲和羅伯特·赫爾曼一道,將相對論引入宇宙學,提出了熱大爆炸宇宙學模型。大爆炸一詞首先是由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所採用。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不斷完善理論和發現證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現今為止最為全面和有說服力的宇宙起源理論。

拓展資料:

「大爆炸宇宙論」(The Big Bang Theory)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

Ⅷ 大爆炸宇宙論的介紹

「大爆炸宇宙論」(The Big Bang Theory)認為:宇宙是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37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膨脹形成的。1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假說提出星系的紅移量與星系間的距離成正比的哈勃定律,並推導出星系都在互相遠離的宇宙膨脹說。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炸。該理論的創始人之一是伽莫夫。1946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正式提出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由大約14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上世紀末,對1A型超新星的觀測顯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因為宇宙可能大部分由暗能量組成。

閱讀全文

與美國哪個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爆炸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9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3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7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9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1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4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7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2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1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