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繪制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初中物理的思維導圖可以根據你所學到的基礎內容先定一下,你如果對於一張節的內容進行思維導圖的話,例如學習倒立學了,那麼以力學為基礎。
感覺離咱們說了離的概念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那麼早出來物體相互作用之間可能會有利的產生,那麼這兩種產生的力的方式有可能是接觸里,也有可能是菲姐出名。
那麼相信的就可以找出來地的分類,背出街處理包括彈力。而非接觸了以後包括重力和引力。
因此思維導圖上又可以繼續發展獎勵的分類進行,根據它們的產生原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也就是將三要素灌腸來七中進行分類。
隨後呢,還可以在力的測量上面進行引用,例如測量工具是彈簧的。感覺彈簧的伸長量與大力的成正比,這樣的話又可以將彈力中路到時被盜圖當中。
⑵ 物理密度思維導圖
密度是反映物質特性的物理量,物質的特性是指物質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區別的一種性質,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物理密度思維導圖,一起來看看吧。
一、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
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系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達式:ρ=m/(V2-V1)
2、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
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1;
2、將金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達式:ρ=ρ水(m2-m3)/(m1-m3)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
1、用細繩系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達式:ρ=Gρ水/(G-G/)
4、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
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達式:ρ=ρ水(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
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達式:ρ=ρ水(h2-h1)/(h3-h1)
6、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
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二、測液體密度
1、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
1、用調好的天平稱出燒杯和待測液體的總質量M1;
2、將燒杯中的液體(適量)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測出剩餘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2;
3、讀出量筒中液體的體積V。
計算表達:ρ=(M1-M2)/V
2、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
1、用天平稱出燒的質量M1;
2、往燒杯內倒滿水,稱出總質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擦乾,往燒杯中倒滿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細繩子
步驟:
1、用細繩系住小石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將小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的視重G/;
3、將小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
計算表達:ρ=ρ水(G-G//)/(G-G/)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待測液體不溶於水,待測液體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4、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⑶ 高中物理思維導圖圖解全集
鏈接:
提取碼:7gr1
《思維導圖:高中物理》內容簡介:目前,在國外教育領域,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的學生都在使用思維導圖這項思維工具教學;在新加坡,思維導圖已經基本成了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用思維導圖提升智力能力提高思維水平已被越來越多的認可。
⑷ 初三的物理思維導圖用電腦製作,要怎麼製作
用國產的億圖,億圖的功能比一般的軟體多很多,思維導圖、流程圖、科學插畫類圖、組織結構圖、信息圖等等都可以畫。這個軟體裡面還有很多的圖形、符號,你需要畫的物理相關的圖形模板也有很多,畫起來會比較簡單、輕松,很容易上手的。
⑸ 物理壓強思維導圖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那麼物理壓強的復習壓強知識點有哪些, 思維導圖 又是怎麼樣呢?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物理壓強思維導圖,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壓強思維導圖
物理壓強相關解釋
定義
① 一物理學中把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並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壓力。
壓強是表示物體單位面積上所受到壓力的大小的物理量。
②標准大氣壓為1.013x10^5(10的5次方) Pa,大氣壓的數值相當於大約76cm(760m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就是大氣壓的大小。
公式
①(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單位:帕斯卡,符號:Pa)
F—壓力(單位:牛頓,符號:N)
S—受力面積(單位:平方米,符號:㎡)
F=pS (壓力=壓強×受力面積)
S=F/p(受力面積=壓力÷壓強)
( 壓強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②p1V1=p2V2 (波義耳定律)
表示同溫同質量下的壓強規律
對於壓強的定義,應當著重領會四個要點:
⑴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時壓強與壓力成正比)
⑵同一壓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積不同,所產生的壓強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積小時,壓強大;受力面積大時,壓強小。
⑶壓力和壓強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壓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並垂直於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積,受力面積大小無關。
壓強是物體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跟受力面積和壓力大小有關。
⑷壓力、壓強的單位是有區別的。壓力的單位是牛頓,跟一般力的單位是相同的。壓強的單位是一個復合單位,它是由力的單位和面積的單位組成的。在國際單位制中是牛頓/平方米,稱“帕斯卡”,簡稱“帕”。
③影響壓強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5)1Pa的物理意義:1平方米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N。(1牛頓的力作用在一平方米上)
1Pa大小:一張平鋪的報紙對水平桌面的壓強,3粒芝麻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1Pa。
註:等密度柱體與接觸面的接觸面積相等時,可以用 P=ρgh。
p—液體壓強—Pa.
ρ—液體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況下可取g=10N/kg)
h—深度(m 米)
在靜止的液體中,任取一個底面為正方形(正方形與水平面平行),高為深度的液柱進行受力分析。作用於液柱上的力有液柱的重力 G =密度*g*h*S ,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表面的大氣壓力 Fo=poS,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底面的液體壓力 F=P*S,方向垂直向上;作用液柱的四個側面上的壓力都是水平方向的,兩兩自相平衡。 作用在液柱垂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重力 G 、向下大氣壓力 Fo, 向上的水壓力 F,因為在垂直方向受力也是平衡的,所以 F=Fo+G,即
p*S = poS+ 密度*g*h*S,約去S得 p = po+ 密度*g*h 。如果不計大氣壓力,只計液體本身產生的壓強,則 p = ρ*g*h。
壓強知識點復習
1壓強
1、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壓力不等於重力。把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等於物體的重力。
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
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壓強公式:P=F/S,
其中:p——壓強——帕斯卡(Pa);
F——壓力——牛頓(N)
S——受力面積——米2(m2)。
2、增大壓強的 方法 :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同時增大壓力和減小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同時減小壓力和增大受力面積。
2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液體壓強的特點:
(1)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在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3)深度增大,液體的壓強增大;
(4)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2、液體壓強公式:p=ρgh。
說明:
(1)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2)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ρ——kg/m3;g——N/kg;h——m。
(3)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3、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
3大氣壓強
1、實驗證明:大氣壓強是存在的,大氣壓強通常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2、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 面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①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②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m。
③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3、標准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標准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10.3m
4、大氣壓的變化: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是不均勻的,低空大氣壓減小得快,高空減小得慢,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5、大氣壓的測量: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氣壓計分為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大氣壓的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抽水機。
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⑹ 思維導圖:物理
“思維導圖”利用文字、符號、圖畫等載體把知識網路、章節結構等勾畫出來,既能准確、清晰地表達我們的思維,又能組織概念,勾勒知識結構圖,把它應用到物理教學中,有利於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組織教學;也有利於學生整理學習筆記、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小組探究過程等。
一、 認識“思維導圖”
1、什麼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運用運用圖畫的方式以一個主題為中心,畫出放射線,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2.“思維導圖”的優點
(1)明確中心或主題,很形象的、有重點的去學習記憶;
(2)突出重點,重要的知識和想法中心及主幹上,不太重要的則放在末梢上;
(3)相關知識點的聯系能明顯表現出來;對立知識點的對立關系也能明顯表現出來;
(4)使復習變得有效、快捷;
(5)方便查漏補缺,這種結構一目瞭然,方便添加新的內容,或刪去不必要的內容,而無需在更改內容時凌亂地擠進或劃去;
(6)繪制方便,可用筆、彩筆或用電腦作圖。
二、“思維導圖”對教師的用處
1.用“思維導圖”幫助教師分析教材,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設計、編寫教案學案、復習指導等。
傳統的教案是一種線性方式,不能從整體結構上反映整個教學過程。教學中教師的思維經常斷線或是遺漏有關知識點,如果在寫教案前先做一個思維導圖的教學設計,再寫教案,兩者互為補充,我們的教案就會更加條理清晰、更用利於指導我們的教學。
下圖是關於“物態變化”的復習課教學設計,利用“思維導圖”把教知積結構表達既充分又直觀。用最少的文字清楚獲得最好的復習效果。
2、利用思維導圖能有效的掌控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現在大多數學校採用分組教學法,“思維導圖”形象直觀,教師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利用各小組的“思維導圖”發現各小組做得比較好的地方,也能及時找出各小組的不足,可以迅速查漏補缺,對各組進行點撥。最後可以把各小組的“思維導圖”收集起來,製成一張全班的關於所學知識的思維導圖,對全體同學獲取知識都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提高了分組教學的效率。
三、“思維導圖”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並把它作為一種思維習慣能起到事伴功倍的作用:
1.學生可以用“思維導圖”做預習筆記、課堂筆記、課後反思筆記
一般的筆記是對老師課堂內容的機械的不完全的復制,相互之間沒有關聯、沒有重點;而且很多學生忙於記錄,沒有時間真正地去思考,記過的筆記也沒有時間去整理和復習。所以常規筆記效率低、篇幅大、無重點、無層次、無結構。而利用思維導圖記筆記效率高、篇幅小、有重點、有層次、有結構,並且方便以後復習。
採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用簡單的短語記下重點,順應大腦的思維方式把它們連接起來,在記的同時就加上了自己的創意。這樣學生不僅能輕松跟上老師的節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腦還可以順著老師的思路展開聯想。聯想老師想到的相關知識點,沒想到的知識點,思想上又比老師前進了一步。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思考著。課後,學生再根據自己的喜好塗上顏色,加上圖畫,加深記憶。當過一段時間後再看到這張圖時,不僅與此相關的內容會立刻浮現眼前,而且當時的情景也會歷歷在目。
2.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方便的建構物理知識體系
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規律時往往容易犯一些錯誤。發生認識偏差。所以建立准確的物理知識網路非常重要,“思維導圖”可以很方便的實現。每個章節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出物理概念、規律及其之間區別、聯系的思維導圖。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後,學生可以共同總結、完善思維導圖,也可以把討論過程製作成思維導圖,這樣再回過頭來復習時,不僅對本章、本單元的內容一目瞭然,而且可以對整個學期或是初中階段的整個學科的內容瞭然於胸。下面是光學部分的思維導圖。
3.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分組學習的效率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究時,往往效率會不高,而且對小組成員的觀點不能有效記錄,教師對小組的討論不能進行有效監控。而這些正是“思維導圖”的強項,各小組互相借鑒各自的“思維導圖”取長補短,迅速完美本組的“思維導圖”,對全體同學獲取知識都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提高了分組學習的效率。
4.做物理習題時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
有些學生在做物理習題時往往思路不夠清晰,物別是難度較大的綜合性習題,不僅有利於學生理清自己的思路,而且使學生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哪兒、什麼程度一目瞭然,從而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此問題再度重演。下圖是電學解題過程的思維導圖。
5.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好地做實驗
很多學生做實驗時不夠嚴謹,不能正確操作,不能按步驟完成實驗,不懂實驗原理,不能理解此實驗的意義,造成實驗能力得不到提高。
如果讓學生把實驗前的准備,實驗中的操作、數據記錄,實驗後的數據處理、結論導出,做成思維導圖有利於學生實驗,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 下面是測量實驗的思維導圖。
⑺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小報
從 思維導圖 工具和基於思維可視化理念引入 教育 領域以來,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下面我整理了 八年級 上冊物理思維導圖小報,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1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2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3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4 八年級上冊物理復習提綱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准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 方法 :①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准所測物體的一端;③讀數時視線要垂直於尺面,並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
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誤差與錯誤區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二、運動的描述
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三、運動的快慢
1、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時間內,物體經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採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這樣,在比較不同運動物體的快慢時,可以保證時間相同。
計算公式:v=ts
其中: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
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v=ts,變形可得:s=vt,t=vs。
2、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粗略研究時,也可用速度的公式來計算,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四 測平均速度
1、實驗原理: v=s/t 2、實驗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車 斜面
3、實驗時用 刻度尺 測出小車通過的路程,用 停表 測出小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在用公式 v=s/t 計算出小車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 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
具體測量過程和記錄表格:
得出的結論: 小車從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二章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用手按住發音的音叉,發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 唱歌 靠聲帶的振動發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翅膀摩擦的振動發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間。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空氣能傳播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 潛水 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聲點距物體S=vt/2。
二、聲音的特性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超聲和次聲:人能感受聲音的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 20 HZ~ 20000 HZ。人們把高於 20000 HZ的聲叫做 超聲 波;把低於 20 HZ的聲叫做 次聲 波,它們都統稱為聲,但人們都聽不見。蝙蝠、海豚發出的聲常為 超聲 聲;地震、海嘯、台風,還有大象發出的聲是 次 聲。動物的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 廣 (廣、窄)。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2)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5、區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三、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雜訊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雜訊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雜訊不超過50dB。
4、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⑻ 怎麼畫高一物理的思維導圖
1.把思維導圖應用在各科目的學習中。如果您是初三或高三畢業班的同學,可以用思維導圖一天整理一本文史類 科目的書本知識,實際上您已經通過自習的方式復習了一次課本,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科目的復習也可以先畫 思維導圖,把課本的重點和難點體現在思維導圖上,然後不斷加深理解和加強記憶,復習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果 您不是畢業班的同學,每天都上新的課程,學新的知識,那麼您可以用思維導圖學習每一篇新課文,每次上課可以不 再大量的做直線記錄式的筆記,而是把筆記變成思維導圖。每一節課您都會得到一張較簡單的學習地圖。而每學一章 或一個部分,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做一次較大范圍的知識整理。這對於我們快速理解掌握課本知識,提高記憶有非常 大的幫助。請大家務必「學以致用。 2.用思維導圖分析整理英語課文,通過它復述英語課文。這一應用在我們過去的培訓中效果顯著。很多讀高一和 高二的學生,面對500個英文單片語成的英語課文,背誦得非常困難和痛苦,而通過思維導圖整理過英語課文後,結合 我們的超級全腦快速記憶技巧,這些原本要花很長時間才能背出來的英語文章,我們的學生可以在45分鍾內背一篇。 我為這些高中同學分析過,一個學期要學的英語文章是18篇左右,我們通過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結合我們的記憶技巧, 平均一個小時背一篇文章,那麼18個小時我們就能把整個學期的英語課文記住了,然後我們不斷通過科學復習把短期 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那麼我們學英語就不再痛苦和恐懼了。 3.用思維導圖閱讀和整理課外讀物。除了看報紙,我們可以用思維導圖把課外讀物的知識整理出來,以便留下深 刻印象,豐富我們的學識。根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對中學生要求要讀的課外讀物多達上百本,其中包括古今 中外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而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我們可以豐富人生閱歷,認識大千世界,認識我們的社會,這對 我們的成長是非常有益的。但很多愛好學習和閱讀的同學,往往在看完課外讀物後只「留下」很少知識在頭腦里,我 們通過思維導圖能有效地記住這些課外讀物的重點知識,讓我們輕松復習這些課外讀物,我們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使 用這些知識,比如說用在作文、學習討論、思想交流等。
⑼ 物理思維導圖
萬有引力定律及應用
電學實驗
電學實驗123456
一個中心:以測電阻為中心
兩種電路:測量電路(內、外接法)和供電電路(電源、開關、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和限流式)兩路相連時考慮保護電阻的歸位。
三個三:
1、三個原則:安全、准確、方便
2、已知電阻的電流表和電壓表:一表三用
3、基本方法:標三值,即標待測電阻的大約電阻R、電壓U、電流l從而判斷測量電路和供電電路及儀表量程的選擇。
四個實驗:
1、測定金屬絲的電阻率
2、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3、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4、練習使用多用表
五個作用:定值電阻(電阻箱)的五個作用
1、用於改裝儀表,擴大量程
2、用於增大變化范圍
3、用於保護電路(保護電阻)
4、已知電壓的電阻當電流表用,已知電流的電阻當電壓表用
5、替代作用
六種電阻的測量的方法:
1、歐姆表直接測量最方便
2、伏安法最常用
3、替代法最准確(類比曹沖稱象)
4、比例法最巧妙(與定值電阻搭配,串聯電阻與電壓成正比,並聯電阻與電流成反比)
5、半偏法最特殊(實質是比例法,但只用來測電流表和電壓表的內阻)
6、電橋法做了解(來源於高考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