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學家中怎麼沒有女性

物理學家中怎麼沒有女性

發布時間:2022-09-21 19:49:57

① 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通過實驗驗證了宇宙不守恆定律,為何錯過了她

吳健雄通過她的非凡實驗證明了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宇稱不守恆的理論是正確的,不是證明了這個理論是錯誤的。


吳健雄還在原子光譜、量子力學等方面完成了許多意義重大的實驗,因而獲得了一系列榮譽。1974年,她被美國科學界授予「今年最優秀科學家」的稱號,她是獲得這項榮譽的第一位女性。1975年,吳建雄被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長。在強手如林的美國物理學界,物理學會的會長由一名女性擔任,這是破天荒的事情。同年,美國總統福特還在白宮向她頒授國家科學勛章。1978年她又獲沃爾夫基金會首次頒發的高達10萬美元的獎金。這項獎金專門獎勵對科學和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吳建雄是獲得這項獎金的第一位物理學家。吳建雄還先後獲得世界上15所著名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西方科學界稱她是物理女王。

② 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女性獲得過嗎

2000年為止,全世界有467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有162人。

在這467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四位曾兩次獲獎。

其中,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即居禮夫人)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與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獲得1956年與197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三對夫妻共同得獎。

法國物理學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禮)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夫婦獲得1903年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包含有5對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獎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別得到1906年物理獎和 1937年物理獎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湯姆遜父子);分別得到1922年物理獎和1975年物理獎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爾父子);分別得到1924年物理獎和1981年物理獎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賽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學家。其中得到物理獎的是1903年得獎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與 1963年得獎的Maria Goeppert Mayer(瑪麗雅‧梅耶)。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6位是華裔科學家。分別是1957年物理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1976年物理獎的丁肇中;1986年得化學獎的李遠哲;1997年得物理獎的朱棣文;1998年得物理獎的崔琦。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時間 姓名 中文譯名 國別 獲獎原因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蘭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的規律
1902年 E.FischerE.費歇爾德國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烏斯瑞典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國發現惰性氣體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國研究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國制備單質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納德國發現非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Rutherford盧瑟福英國提出放射性元素蛻變理論
1909年 F.W.Ostwald奧斯特瓦爾德德國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國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國發現釙和鐳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亞法國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被稱為格式試劑)P.Sabatier薩巴蒂埃法國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催化氫化反應
1913年 A.Werner維爾納瑞士提出配位化學理論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茲美國精確測定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爾施泰特德國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國發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國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國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並證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頓英國發明質譜儀,用它測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爾奧地利發明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Zsigmondy齊格蒙迪奧地利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創立膠體化學的現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維德伯格瑞典發明超離心機,用於研究分散體系
1927年 H.Wieland維蘭德德國研究膽酸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國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國闡明糖的發酵過程以及酶和輔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奧伊勒-凱爾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費歇爾德國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國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F.Bergius貝吉烏斯德國
1932年 I.Langmuir蘭米爾美國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國發現重氫
1935年 F.Joliot-CurieF.約里奧-居里法國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約里奧-居里法國
1936年 P.Debye德拜荷蘭提出偶極矩概念並利用它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分子結構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國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類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B2的結構
1938年 R.Kuhn庫恩德國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國研究性激素
L.Ruzicka盧齊卡瑞士研究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維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研究化學過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國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A.Virtanen維爾塔寧芬蘭發明飼料貯藏保鮮法
1946年 J.B.Sumner薩姆納美國分離和提純結晶蛋白質酶
L.H.Northrop諾思羅普美國制備純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W.M.Stanley斯坦利美國
1947年 R.Robinson魯賓遜英國研究生物鹼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電泳和吸附分析,發現血清蛋白的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奧克美國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特

1950年 O.Diels第爾斯德國發現雙烯合成反應
K.Alder阿爾德

1951年 E.M.McMillan麥克米倫美國 人工合成超鈾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國
1952年 A.Martin馬丁英國 發明分配色譜法
R.Synge辛格英國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國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鮑林美國 闡明化學鍵的本質以解釋復雜分子結構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維尼奧美國 研究生物化學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謝苗諾夫前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
C.Hinshelwood欣謝爾伍德美國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國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國 測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國 發明放射性碳素測年法
1961年 M.Calvin開爾文美國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M.F.Perutz佩魯茲英國 測定血紅蛋白結構
J.C.Kendrew肯德魯英國
1963年 K.Ziegler齊格勒德國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劑
G.Natta納塔義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劑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國 測定維生素B12等大分子結構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國 人工合成維生素B12、膽固醇、葉綠素等復雜有機物
1966年 R.S.Mulliken馬利肯美國 創立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
1967年 R.G.W.Norrish諾里什英國 發明測定快速反應技術
G.Porter波特英國
M.Eigen艾根德國
1968年 L.Onsager翁薩格美國 創立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D.H.R.Barton巴頓英國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O.Hassel哈塞爾挪威
1970年 L.F.Leloir萊洛伊爾阿根廷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譜學,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國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蛋白質的折疊鏈的自然現象
S.Moore莫爾美國
W.H.Stein斯坦美國
1973年 E.O.FischerE.O.費歇爾德國 制備和測定了夾心麵包結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國 研究長鏈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質與結構的關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國 研究有機分子和酶催化反應的立體休學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從事有機分子及其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國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時 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爾英國 研究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國 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維蒂希德國 發現維蒂希重排反應,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國 操縱基因重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爾伯特美國 用化學方法決定脫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 創立前線軌道理論
R.Hoffmann霍夫曼美國 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則
1982年 A.Klug克盧格英國 以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質復合體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國 研究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電子轉移機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爾德美國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國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法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J.Karle卡爾勒美國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國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學反應動力學
李遠哲美籍華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國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國 合成能模擬重要生物過程的有機化合物,為超分子化學奠定基礎
J.-M.Lehn萊恩法國
D.Cram克拉姆美國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國
解析了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闡明了其光合作用進行的機制
R.Huber胡伯爾德國
H.Michel米歇爾德國
1989年 S.Altman奧爾特曼美國 發現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國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國 提出有機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發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譜學方法
1992年 R.A.Marcus馬庫斯美國 創立溶液中的電子轉移過程理論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國 發明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發明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技術
1994年 G.A.Olah歐拉美國 研究碳正離子化學
1995年 P.Crutzen克魯岑德國 闡述對臭氧層厚度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M.Molina莫利納美國
F.S.Roweland羅蘭美國
1996年 H.W.Kroto克羅特英國 發現富勒烯
R.F.Curl,Jr.苛爾美國
R.E.Smalley斯莫利美國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國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E.Walker沃克爾英國
J.C.Skou斯科丹麥
1998年 W.Kohn科恩奧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論,開辟處理復雜多電子體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國
1999年 A.Zewail茲韋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閃爍研究化學反應(飛秒化學)
2000年 艾倫·黑格美國 有關導電聚合物的發現
白川英樹日本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

歷屆有趣的諾貝爾獎得主

■首屆諾貝爾獎得主

南方網訊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的5個獎項得主分別是: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倫琴。因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荷蘭科學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德國科學家貝林。因《命運》、《幸福》、《眼睛》等散文和《論藝術》、《詩句的斷想》等著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因創立國際紅十字會和因創立國際和平聯盟及各國議會聯盟而共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士人桂南和法國人帕西。

■第一位經濟學獎得主

1969年12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發,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荷蘭經濟學家丁柏根因創立計量經濟學,運用動態模型分析經濟活動而共同獲得首次設立頒發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四人兩次獲諾貝爾獎

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因發現放射性物質和發現並提煉出鐳和釙而榮獲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因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和提出超導微觀理論分獲1956年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化學家鮑林:因為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領域並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致力於核武器的國際控制並發起反對核實驗運動而榮獲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因發現胰島素分子結構和確定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及結構而分獲1958年和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獲諾貝爾獎的夫婦

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夫婦: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法國科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科里夫婦: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獲諾貝爾獎的父子

布拉格父子:共同榮獲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湯姆遜父子:分別榮獲1906年和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伊勒父子:分別榮獲1929年和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玻爾父子:分別榮獲1922年和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西格巴恩父子:分別榮獲1924年和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③ 女科學家有誰

居里夫人(1867.11.7—1934.7.4),瑪麗婭·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文:Maria Sklodowska)跟皮埃爾·居里結婚以後,改名為瑪麗·居里,世稱「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pō)兩種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用了好幾年在研究鐳的過程中,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

古道爾,古道爾女爵士,英國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著名動物保育人士。珍·古道爾長期致力於黑猩猩的野外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她的工作糾正了許多學術界對黑猩猩這一物種長期以來的錯誤認識,揭示了許多黑猩猩社群中鮮為人知的秘密。除了對黑猩猩的研究,珍·古道爾還熱心投身於環境教育和公益事業,由她創建並管理的珍·古道爾研究會是著名民間動物保育機構,在促進黑猩猩保育、推廣動物福利、推進環境和人道主義教育等領域進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由古道爾研究會創立的根與芽是目前全球最活躍的面向青年的環境教育計劃之一。

吳健雄(1912 ~ 1997)美籍華人,核物理學家,1912年5月31日(陰歷4月29日)出生在江蘇省蘇州太倉瀏河鎮。素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曾獲美國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勛章。

金慶民 ,1939年出生在湖南省炎陵縣三河鄉。1961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分配到新疆,當了哈密地質隊的第一位女隊員。她在浩瀚無垠的戈壁灘上和挺拔險峻的昆侖山上工作了20年,在塔里木盆地巴楚瓦吉爾塔格爾首次發現了「角礫石田橄欖岩」,為後來新疆地質局找到金剛石礦提供了重要依據。並先後撰寫了16篇重要論文,為開發大西北作出了突出貢獻。

蕾切爾·卡遜(美國)(Rachel Carson,1907年5月27日-1964年4月14日),美國海洋生物學家,但她是以她的小說《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引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事業。

何澤慧(中國)(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中國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系中國著名原子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的夫人。1946年起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核化學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1948年回國,先後在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曾和錢三強等合作發現了鈾核裂變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她領導的研究小組在20世紀50年代成功研製出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原子核乳膠。為開拓中國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領域和中國的科教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2011年6月20日,何澤慧院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歲。

蒙如玲(華裔)(RULING MENG),女,系美國休士頓大學物理教授、美國休士頓大學德克薩斯超導電性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顧問、中國旅美交流協會國際交流中心顧問、及中國旅美專家協會首任會長。作為資深科學家的蒙如玲教授長期從事高壓暨低溫實驗研究,在促進對超導體的深入了解,找出新的化合物和合金的物性描述,超小導薄氧化超導體、單晶體的發展,以及錄音帶和防水導體的製作技術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蒙如玲教授被美國知識協會列入「1981至1997最優秀的1000位物理學家」中的第25位,還在科學知識協會2000年通過的最新報告中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應被通報表彰的作家(少於所有出版者百分之一的二分之一)之一。

鍾端玲(華裔)美國紐約州州立大學首席教授、院士鍾端玲教授出生於香港,在加州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是加州理工大學首批女性學士學位獲得者之一,隨後在麻省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先後研究過炭材料,電子材料和建築材料等領域。她的家庭背景很好,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從外祖母那裡,她知道了做人是要有目標的,而且要努力和誠實。在香港上完中學,18歲的她發現電子方向很好,就隻身一人去了美國加州。學士畢業後,她發覺自己對材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就去麻省理工學材料。博士畢業後10年之間,她一直從事炭材料方面的研究,並成為了該領域的專家。但很快這個領域面臨垮台,她不得不從一個全新的領域開始自己的科學研究,幸運的是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水泥,並把自己原來研究的炭材料用到水泥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前些年,她又發覺電子業很好,就又轉到電子材料,但並沒有完全拋棄自己原來研究的東西,又把炭材料用到了電子業上。她能跳出自己的研究領域找到新的研究興趣又不放棄曾經研究過的知識,真的是做到了完美。

沈驪英(中國)(1897~1941),女,原名家蕙,烏鎮人。祖父善蒸,精歷算,曾掌當地方言館數十年。父親承懌,號伯欣,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沈驪英留有著作22種,大半譯載於英、美作物育種學和生物學雜志,常為各國學者所引證。沈驪英的丈夫沈宗翰博士,是世界聞名的中國農學家,原中央農業實驗所所長。沈驪英對沈宗瀚事業的成就具有不可分割的作用。被譽為「助夫之事業成功為第一,教養子女成人為第二,自己事業之成功為第三」的最典型、最模範、最聰明、最識大體的賢妻良母。

喬治亞娜·西加爾·瓊斯(美國)美國著名女科學家,有「美國試管嬰兒之母」之稱,瓊斯和丈夫霍華德·瓊斯於1978年在東弗吉尼亞醫學院建立了試管受精的研究項目。1981年,這對夫婦宣布了美國首位試管嬰兒伊麗莎白·喬丹·卡爾的誕生。瓊斯於1936年在約翰斯·霍普金斯醫學院獲得醫學學位。她的第一個醫學突破就是確定了妊娠荷爾蒙由胎盤產生。早在瓊斯開始試管受精研究以前,她就被廣泛地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女科學家之一。她曾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員,之後又成為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的生殖生理學實驗室和醫院婦產科內分泌門診的負責人。

巾幗不讓須眉哦:)望採納

④ 為什麼歷史上偉大女性物理學家極少

歷史上偉大的女性科學家就不多......

在科學創立, 發展階段, 1600-2000 年以來, 有很長一段時間, 女性受教育和參與高深研究的機會少, 自然, 出現科學家, 物理學家的機會就少

另外, 個人意見(政治不正確), 女性的社會期待, 心理素質, 鑽研精神, 做出偉大發現的精神投入和忍耐寂寞和孤獨的能力 (比一般的忍耐更艱難), 我個人印象, 比同等條件下的男生顯得要差

達到一定層次, 物理學研究, 會很孤獨, 沒人理解, 說的話別人都聽不懂, 真正出成績前也很難得到認同, 這些, 男性忍耐起來也並不容易, 出幾個瘋子很平常.... 女性呢? 我是不樂觀....

⑤ 在中國科研的各個領域中,都有哪些傑出的女性存在

引言:女性是偉大的,她們不僅要每天為家庭付出,在對待工作時也十分認真。無論是在哪一個領域,都有一些傑出的女性代表,真正上演了巾幗不讓須眉的篇章。比如在中國的科研領域,具有許多優秀的女性,值得我們向她們致敬。

一、吳健雄

她是傑出的科學家,著名的物理學家,被人們稱為“東方居里夫人”,她生於江蘇省,在年輕的時候,赴美留學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博士學位,之後,又在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等高等學府獲得博士學位。在攻讀博士時,她就參加了“曼哈頓計劃”,把連鎖反應無法延續的難題解決了,後來,人們贊揚她為“原子彈之母”。同時她還是美國物理學的第一位女性會長,在核物理領域有著重大貢獻。

在當今社會上,人人提倡男女平等,只要足夠努力,女性也能夠十分優秀。

⑥ 著名女物理學家10個

居里夫人
曾兩次獲諾貝爾獎,1903年的物理獎,1911年的化學獎。她受教育較晚,於1893年獲物理學位,1894年獲數學學位,1903年獲博士學位。 居里夫人以放射性作為論文題目,她研究了很多物質,發現釷及其化合物的特性與鈾相同。 研究瀝青鈾礦時,她發現了鐳和仆。1910年她成功地分離了純鐳。由於長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物質的環境中,她於1934年死於白血病。
何澤慧,核物理學家。1914年3月5日出生於江蘇蘇州,祖籍山西靈石。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0年在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獲得工程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為院士)。
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現任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45年在德國皇家學院從雲室中首先發現正負電子幾乎全部交換能量的彈性碰撞現象;1946年底,在法國約里奧—居里實驗室與錢三強及另外兩名法國研究生發現了核裂變的三分裂現象;還首先觀察到四分裂現象;1947年初,與錢三強正式發表論文,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巨大轟動,當時許多媒體稱他們為「中國的居里夫婦」;1948年回國,研製出我國自製的分別對質子或電子靈敏的核乳膠,還在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實驗研究、固體徑跡探測技術、空間科學、宇宙射線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吳健雄
當代世界著名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於1912年5月31日誕生在瀏河,1958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75年獲美國總統福特頒發的國家科學勛章,同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81年義大利總統授予她「年度傑出婦女獎」;1991年她榮獲代表理工界最高榮譽的普平紀念獎章。
M.G.邁爾。 1906年6月28日,美國女物理學家M.G.邁爾出生於德國的卡托維茲。1955年她和詹森共同發表了《原子核殼層結構的基礎理論》這篇論文,引起了同行專家的巨大反響。由於邁爾的卓越貢獻,她與詹森、威格納一起分享了196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在有名的女物理學家已經很少了。希望這些能幫到你一些。

⑦ 為什麼女的學物理學的不怎麼好啊

也不能這樣說呀!其實總體上來看女生對於理科方面的是沒有男生好,但是女生的文科就總體比男生好呀!只要是因為女生比較細心比較愛記但不是愛動腦筋,也就是比較看重書本上的不願意自己去想。而男生就不喜歡記喜歡理解。對於理科性質的學科本就不需要死記硬背的需要理解需要自己去想自己去創新也就要學會舉一反三。對於女生就有點困難了。所以要學好理科中的任何一科第一你要喜歡它,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第二在學習中你要融入你自己的想法。慢慢的你就能學好理科、加油哈!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家中怎麼沒有女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7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9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8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8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