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戰爭論運用了哪些物理概念

戰爭論運用了哪些物理概念

發布時間:2022-09-23 20:03:48

① 《戰爭論》是如何探討了戰術和戰略,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的辯證關系

《戰爭論》探討了戰術和戰略,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的辯證關系。克勞塞維茨明確指出,戰術是在戰斗中使用軍隊的學問,戰略是為了戰爭目的運用戰斗的學問;最好的戰略是首先在總兵力方面,其次是在決定性的地點上始終保持十分強大的力量;而戰略上最簡單而又最主要的准則是集中兵力。克勞塞維茨認為防禦和進攻即互相滲透,又互相轉化,兩者都不是絕對的東西,戰爭中即沒有不帶防禦因素的進攻,而防禦也照樣包括進攻的因素。他指出,防禦是比進攻更具效果的一種作戰形式,進攻雖然帶有突然性的因素,但這種因素僅是在短時期內起作用。但他同時又指出,人們進行防禦只是「想利用這種形式贏得勝利,以便在取得優勢後轉入進攻,也就是轉向戰爭的積極目的」。克勞塞維茨還認為:消滅敵人和保存自己是相輔相成和相互影響的,「它們是同一目的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但是他強調:「用流血方式解決危機,即消滅敵人軍隊,這一企圖是戰爭的長子。」也就是說,戰爭的主要目的是消滅敵人軍隊。

② 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怎麼樣有哪些深層次的軍事理論據說這部著作在世界軍事著作中名列前茅

一樓在扯淡,對行軍打仗都有詳盡闡述的是同時期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寫完那本書後,約米尼曾自豪地說,他的這本書可以提供從步兵分隊到軍團指揮所需的一切知識

《戰爭論》寫得比較晦澀,不具體,很多東西都是比較籠統的戰爭哲學。而且在克勞塞維茨死後,他的妻子和弟弟在整理遺稿時,根據自己的看法隨意修改了不少內容,辭藻雖然華麗,但被後人認為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由於實用性不強,戰爭論出版以後一直不被大家看重,反倒是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更受歡迎
直到普法戰爭勝利後,毛奇自詡為克勞塞維茨的學生之後,《戰爭論》才廣為被大家接受的

比較一下兩本書的重點你就知道了,《戰爭的藝術》更像是一本軍事學院的教材,告訴你如何集結兵力,如何進行內線作戰。
但相比《戰爭論》,《戰爭的藝術》對戰略的界定非常簡單,約米尼認為,戰略就是在和敵人接觸前在地圖上所做的准備和策劃工作;戰術就是接敵以後的行為。套現代管理學派對戰略的分類,這屬於隨機型戰略

《戰爭論》則認為,戰爭的本質是政治的延續,不可能獨立存在。為了獲取最終勝利,必須調集和利用一切可配置的資源(包括人口、土地、氣候),以各種不同形式(正面會戰、游擊)去獲取最終的目的。屬於現代管理學中的結構學派

《戰爭論》的貢獻在於闡述了戰爭的本質以及最終提出軍事戰略不僅包括作戰還包括後方的組織、生產,初步提出了全面戰爭的概念

說句真心話,如果想了解軍事理論的話,還是先去看利特哈德的《間接路線戰略》比較好

③ 什麼是戰爭論

戰爭

戰爭是人類社會集團之間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斗爭。戰爭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產生的社會歷史現象,是用以解決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階級和階級、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的斗爭形式。歷史上出現過各種類型的戰爭,但就其社會性質而言,只有正義和非正義兩類。一切促進社會進步的戰爭都是正義的,一切阻礙社會進步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其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政治產生戰爭,戰爭從屬於政治。

但是,戰爭並不等於一般的政治,而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戰爭有一套特殊的組織、特殊的方法、特殊的過程,因而有其特殊的規律。戰爭的規律,就是由戰爭敵對雙方的政治、經濟、軍事、自然諸條件相互聯系而形成的戰爭活動的特點及其一般的發展趨勢。指導戰爭者,必須認識和掌握這些條件及其發展變化的情況,並據此制定出正確的戰略戰術,使自己的主觀指導和戰爭客觀實際相符合,方能取得勝利。戰爭是一個歷史范疇,不是永恆的。階級消滅了,戰爭也自然歸於消滅。現代戰爭的根源是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只有消滅剝削階級和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才能最後消滅戰爭,實現人類的永久和平。

局部戰爭

局部戰爭是在一定的地區內,使用一定的武裝力量進行的戰爭。

局部戰爭,在作戰目的、使用的武器、作戰目標選擇、參戰的兵種和兵力等方面都有所限制。戰爭規模較小,只在一定范圍內對國際形勢產生影響。有的國家稱它是「有限戰爭」,這種戰爭對大國來說,在某些方面是加以限制的戰爭,對中小國家來說,也可能是全力以赴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軍侵略朝鮮、越南的戰爭,幾次中東戰爭,及越南侵略柬埔寨、蘇聯侵略阿富汗等戰爭,都是局部戰爭。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把局部戰爭當作獲取軍事、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

全面戰爭

全面戰爭是兩個國家或若干個國家進行全面動員,運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的整體力量所進行的戰爭。

它不同於局部戰爭和有限戰爭。全面戰爭,戰爭規模大,波及空間廣,持續時間長,對國際形勢產生一定影響或重大影響。

全面戰爭可分為:

1、國與國之間運用全部力量,在廣大地區進行的戰爭。如中國的抗日戰爭,實行全民總動員,運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全部力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全面戰爭。

2、若干國家之間運用全部力量進行的戰爭。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均屬全面戰爭。

世界上對全面戰爭有不同解釋。如美軍認為,全面戰爭是大國之間投入全部資源並危及一個主要交戰國生存的武裝沖突。認為全面戰爭、總體戰爭、全面核戰爭、無限戰爭等是同一含意。

戰爭指導規律

戰爭指導規律是符合戰爭客觀規律的指導戰爭的原理、原則。

它體現在各種戰略戰術指導原則之中。揭示了戰爭的基本規律,是戰爭的主觀指導和客觀實際相統一的產物。戰爭指導規律有一般和特殊之分。一般指導規律,反映著戰爭的一般情形、性質,是各類戰爭中普遍適用的共同規律,具有廣泛指導意義。

特殊指導規律,是根據戰爭的時間、地點和性質等特定條件和規律而制定的,如超出這些特定條件,放到廣泛的范圍,適應性就受限制。戰爭指導規律又有全局和局部之分。全局性的指導規律,屬戰略范疇;局部性的指導規律,屬戰役。

戰術領域。全局決定局部,局部隸屬於全局,而局部又反作用於全局。有時局部對全局會發生重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研究和指導戰爭,既要有通觀全局的眼光和駕馭全局的能力,也要照顧好各個局部,把注意力放在對全局有決定影響的環節上。研究戰爭指導規律,要深入戰爭的客觀實際,進行調查研究,全面熟悉敵我雙方的情況,精細的分析判斷,從中找出其行動規律,以指導戰爭行動。

武裝斗爭

武裝斗爭是為達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有組織的武裝力量進行的斗爭。通常是用於區別政治、經濟、文化等斗爭形式。被壓迫階級和被壓迫民族所進行的武裝斗爭,是推翻反動統治、爭取解放的主要手段,是革命斗爭的最高形式。

毛澤東認為,進行武裝斗爭必須依靠人民軍隊和人民戰爭,武裝斗爭必須與其他斗爭形式相結合。它和統一戰線、黨的建設是中國人民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歷史主要是武裝斗爭的歷史。

十六字訣

十六字訣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簡稱,是中國工農紅軍游擊戰爭作戰指導原則。

它是對中國工農紅軍初期作戰經驗的理論概括。其實質是,要求弱小的紅軍在強敵面前,充分利用農村的政治、經濟和地理等有利條件,趨利避害,靈活機動,以便最有效地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它是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在作戰指導上最早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並且成為以後中國革命戰爭各個時期開展游擊戰爭的作戰指導原則。中國人民軍隊的戰略戰術體系,基本上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空中戰爭論

空中戰爭論是論述空軍在軍事行動中起主導作用並能單獨決定戰爭結局的理論,又稱「空軍制勝論」。

第一個系統闡述這種理論的是義大利的G·杜黑。他主張建立強大的獨立的空軍,認為空軍在未來戰爭中將起決定作用;依靠空中進攻,對敵國政治、經濟中心及重要軍事目標進行戰略轟炸,即可迫使敵國投降,贏得戰爭勝利。一些大國受這種理論影響,曾一度大力發展轟炸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都進行過大規模的戰略轟炸,但任何一方都未能單獨依靠空軍贏得戰爭勝利。戰爭實踐證明,這種理論是片面的。

機械化戰爭論

機械化戰爭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又稱「坦克制勝論」。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坦克軍參謀長J·F·C·富勒創立了這一理論。他認為坦克出現後,陸軍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戰爭將是一種純粹的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於武器」,戰場上坦克數量最多的一方,勝利的機會亦多。

他認為,騎兵將退出戰場,步兵降為輔助兵種,炮兵則需要提高機動能力;主張作戰時,首先以坦克出敵不意地突向敵人縱深,摧毀其首腦機關,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接著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擴大戰果,一次會戰即可奪取戰爭的勝利。這種理論,雖然指出了軍隊建設和作戰方法發展的某些趨向,但過分誇大了坦克的作用。

常規戰爭

常規戰爭就是使用常規武器進行的戰爭。

常規戰爭是隨著常規武器的發展而發展的。在冷兵器時代,使用的兵器是石頭、棍棒以及大刀、長矛和簡單的機械兵器;在熱兵器時代,使用的武器主要有槍炮、坦克、飛機、軍艦、導彈等武器裝備。該時期的常規戰爭依靠常規武器輔以一個群體的力量,講究戰略、戰術,其規模破壞性都很大。

高技術戰爭

高技術戰爭是使用高技術武器和相應的軍事理論進行的戰爭。

高科技戰爭是指使用高技術性能的武器和使用與高技術武器相適應的作戰工具、作戰方法所進行的戰爭。高技術武器精度越來越高,對目標的選擇性較強。可實現對目標的精確打擊,對非目標的附帶損傷很小,戰爭破壞規模有較大的可控性。其首選打擊目標一般是軍事首腦機關、指揮控制中心、通信網路等系統。高技術戰爭中還將創造出新的作戰理論,全新的作戰支援和後勤保障模式。

精確打擊

精確打擊是指准確鎖定敵方目標進行精確攻擊的作戰方式。

精確打擊是有效運用軍事力量實現其軍事意圖的過程。它是現代高技術戰爭中的一種新的作戰樣式,即准確地確定敵軍的位置,指揮己方部隊,對敵方的關鍵力量或軍事能力進行精確打擊,並准確地評估打擊效果的一種作戰方式。作戰時一般採用精確制導武器。

所謂精確制導武器是指採用精確制導技術的各種高命中率武器。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使用的電磁炸彈、智能炸彈和改裝的巡航導彈,絕大部分都擁有精確打擊的能力。

C4I系統

C4I系統是指自動化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系統。

C4I系統以計算機為核心,綜合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軍事情報搜集、傳遞、處理、分發自動化,保障各級指揮員對部隊和武器裝備等信息的實時了解並付諸指揮和控制,給戰場擔供最快速、精確的信息,保證戰爭的必勝地性。未來高技術戰爭中,只有通過C4I系統把各層次的分系統連為一體,才能發揮最大的作戰整體功能。

陣地戰

陣地戰是為爭奪地域空間而進行的進攻或防禦戰。

陣地戰,是人類有戰爭以來最古老的作戰形式之一,也是一種隨著時代發展而常變常新的作戰形式,是為爭奪地域空間而開展的殊死搏殺。堅固陣地攻防作戰,野戰陣地攻防作戰,城市和海岸、島嶼上的陣地攻防作戰等,都屬於陣地戰的范疇。敵對雙方或依託陣地進行防禦,或對據守陣地之敵實施進攻,構成了陣地戰的主要形式。

未來陣地戰

未來陣地戰是高技術條件下的陣地戰。

在高技術條件下,未來陣地攻防作戰的立體性、整體性、機動性更強,被利用的空間范圍更為廣大,諸軍兵種的力量能從陸、海、空、天、電磁等領域聯合行動。

進攻一方為了摧毀對方的堅固陣地防禦,重視使用航空炮、導彈等強大而精確的火力對敵方堅固工事及有生力量進行先期打擊,甚至使用化學、生物武器攻擊對方;以坦克、機械化部隊的作戰,同武裝直升機的火力突擊、空降兵的垂直包圍相結合,實施空地一體化作戰,並力求將戰術、戰役突破發展成為戰役、戰略突破,以取得勝利。

防禦一方則依靠完善的防禦體堅固的陣地,採取多層次、大縱深、隱蔽疏散的立體部署,抗擊對方進攻,同時以有利條件下的攻勢行動和攻防結合的火力運用,增強防禦的積極性和穩定性,並給對方造成重大殺傷,以挫敗對方的進攻。可見,陣地進攻與陣地防禦這一對冷兵器時代演化來的「矛」與「盾」在未來戰爭中,還將不斷出現和發展。

空戰

空戰是敵對雙方航空兵在空中進行的戰斗。

空戰是消滅敵機和其他航空器,奪取和保護制空權的主要手段。通常發生在殲擊機為奪取制空權,掩護陸、海軍作戰,掩護其他航空兵和空降兵作戰時,與敵機、巡航導彈等目標展開戰斗。空戰主要使用機載機炮、火箭和空空導彈進行。空戰按參戰兵力分為單機空戰、編隊空戰和機群空戰;按飛機高度分為低空空戰、中空空戰和高空空戰;按攻擊距離分為近距空戰和超視距空戰等。就一次空戰而言,其過程包括搜索、接敵、攻擊和退出戰斗等數個階段。

防空

防空是指抵禦空襲的戰斗行動。

防空是為抗擊敵方飛行器的入侵,保衛己方重要設施和居民區免遭空襲而採取的一系列戰斗行動。其主要內容有建立各種防空體系,進行反空中偵察,反襲擾、轟炸作戰,實施對空隱蔽、偽裝和設置防空導彈、高炮等防空C4I系統和激光武器等。

未來空戰

未來空戰是高技術條件下的空戰。

未來空戰戰術活動的單位以單機和小編隊為主。空戰樣式將主要是導彈攻擊,同時大量進行中遠程攔射、超遠距戰斗也會經常出現。在攻擊方向上,空空導彈將既可尾追、迎頭發射,又可以後發射。空戰既可以在白天,又可以在夜間進行,不良氣候條件下的空戰將比過去大為增加。先進的衛星技術,各種先進雷達技術的運用,將增加空戰的探測范圍和精度。此外,未來空戰在信息搜集、處理、控制技術上的要求會更高。

現代空襲戰

現代空襲戰是現代高技術條件下的空襲戰爭。

現代空襲戰的兵力逐步向合成化發展。空襲作戰由傳統單一機種獨立作戰向多機種協同作戰的新樣式發展;「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成為一種特殊的作戰樣式。

這種作戰樣式最大的特點是獨立運用空中力量,通過遠程奔襲,向對方特定目標實施「點穴」式的突然襲擊,打完就走,瞬間即結束作戰;大規模、高強度的戰略空襲對戰爭勝負有決定意義;現代空襲戰需要組織嚴密的戰斗保障和作戰協同。

特別是指揮、控制、通訊及情報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對現代空襲戰的成敗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現代空襲戰中,高科技改善了空襲飛機的性能,同時空襲飛機裝備了各種各樣的精確制導武器,大大提高了空襲的精度和毀傷效果。

海戰

海戰是海軍兵力在海洋上的交戰。

海戰通常是為了達成以下的目的:奪取制海權;消滅敵人的海上艦隊和海軍力量;切斷敵人的海上運輸線;封鎖敵方的沿海港口和瀕海地域;控制海上重要的戰略要點以及為登陸作戰提供條件等等。對不同的國家,海戰具有不同意義。

對海洋國家來說,海戰可以決定整個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可以達到完全的戰略目的;對於有海岸線的大陸國家來說,海戰可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可以直接達成戰役乃至一定的戰略目的。現代條件下的海戰,由海軍諸兵種在水面、水下、空中以至宇宙空間,廣泛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和電子對抗手段進行。

登陸戰

登陸戰是指從海上或空中登到敵軍陸岸的戰斗行動。

登陸作戰的基本特點是:強渡海區,克服海洋的天然障礙和人為障礙;背水攻堅、克服敵方在海岸地區的抵抗和反擊;聯合作戰,發揚陸、海、空軍的作戰效能和整體威力,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現代登陸作戰首先是編隊、登船裝載;其次是搶占灘頭陣地;再次是縱深攻擊,襲占要點。海上封鎖

海上封鎖是指用武力隔斷地方海上聯絡的軍事行動。

海上封鎖是現代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重要手段;是用武力隔絕敵方的海上聯絡並進行進攻性作戰的軍事行動;是破壞敵方經濟、軍隊補給和剝奪其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一般分為嚴密封鎖和監視封鎖兩種。海上封鎖的主要武器有潛艇、水面艦艇、戰斗機、水雷、精確制導武器等。要取得海上封鎖的成功,必須在局部海域奪取制信息權、制空權及制海權。

特種戰

特種戰是指擔負特殊作戰任務的戰斗行動。特種戰是由特殊編組、訓練及裝備的軍事和准軍事部隊,運用一些特殊的手段,來達到軍事、政治、經濟或心理目標的行動。政治、軍事因素常常制約著特種戰的形式,需要在國家的監督下利用秘密和隱蔽的方法來達到目的。特種戰在風險程度、戰法和部隊使用方式上均不同於常規作戰,它基本上不需要友軍的支援,而主要依靠作戰情報和當地資源來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

特種部隊執行任務多以達成戰役戰術企圖為目的,多以以下方式進行:先於攻擊部隊行動,破襲敵障礙設施或搶占要點為主力部隊攻擊創造條件;在主力部隊側翼行動,擾亂迷惑敵人,保障主力部隊行動的突然性;配合部隊攻堅作戰;深入敵後,破襲敵重要目標,配合正面部隊的作戰行動等等。

——引自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世界軍事網路之作戰謀略》

④ 《戰爭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以令人信服的邏輯和生動的論述向人們揭示了戰爭的本質。他認為戰爭屬於社會生活領域,它決不是獨立的行為,而是從屬於政治的。不僅如此,政治還是孕育戰爭的母體,戰爭的輪廓在政治中就已經隱隱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屬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樣。克勞塞維茨在戰爭的政治關系問題上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因此戰爭必須服從政治的需要。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個突出地位,他指出:「軍事活動絕對不是僅涉及物質因素,它總是同時還涉及人應保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兩者分開是不可能的。」所謂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內在的力量,包括勇氣和堅忍精神,理智和活動力,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認為精神力量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貫穿在整個戰爭領域,並在一定的條件下(如在雙方的物質損失相等時)起決定性的作用。克勞塞維茨提醒戰斗指揮員說:「使敵人精神力量遭受損失也是摧毀敵人物質力量從而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克勞塞維茨還十分強調人民群眾直接參戰的作用。他認為,戰爭發展到拿破崙時代已由過去的皇室戰爭(即由各國皇室僱傭軍隊打仗)轉變為民眾戰爭(即由人民群眾直接參與戰爭)。戰爭發展的這種變化使其本身獲得了完全不同的性質,「戰爭要素從一切因循守舊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爆發出全部自然的力量」,帶來了使所有人驚嘆的成就,因而善於運用民眾戰爭這一手段的國家,必然會比那些輕視民眾戰爭的國家佔有相對的優勢。

克勞塞維茨十分重視實踐對軍事理論的檢驗作用。在《戰爭論》中,他把戰爭理論看成是一種「經驗科學」。他說:「理論上的真理總是更多地通過批判,而不是通過條文對現實生活發生作用的。批判就是把理論上的真理應用於實際事件,因此,它不僅使理論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實際,而且通過經常反復的應用,會使人們更習慣於真理。」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中一再警告人們不要陷於任何教條。他強調,任何軍事上的決定,任何決心都不應以一種「體系」,一種成見為標准,而必須永遠按照現實情況來決定方向;行動者應該不斷適應「時代和一般情況的性質」和「自己處境的特點」。

⑤ 《戰爭論》中的觀點,及作者介紹。詳細一點。

《戰爭論》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創作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1832年。

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對於戰爭勝負的作用,認為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是作戰的關鍵。

闡述了戰爭的性質有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理論

《戰爭論》全書共有三卷八篇一百二十四章,分別論述戰爭的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斗、軍隊、防禦、進攻和戰爭計劃。

1、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克勞塞維茨把戰爭區分為「絕對戰爭」和「現實戰爭」兩種形態。並通過分析「絕對戰爭」認為,不應該把戰爭看成是一種單純的暴力和消滅敵人的行為,而應把絕對戰爭作為整個社會的一部分,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進行考察。

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在此基礎上,克勞塞維茨進一步對戰爭與政治的關系問題作了具體的探討。一方面,政治決定戰爭;另一方面,戰爭反作用於政治。

2、戰爭的特性:充滿危險、充滿勞累、充滿不確實、充滿偶然性

首先,戰爭是充滿危險的領域。戰爭是充滿著艱難險阻的活動,當一個人接觸到程度不同的危險時,只具有普通的勇氣是不夠的。要在各種苦難的條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須具備巨大的勇氣、強烈的榮譽感或久經危險的習慣。

其次,戰爭是充滿勞累的領域。在戰爭中,勞累是暗中束縛人的智力活動和消磨人的心理狀態的許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勞累所壓倒,就需要有一定的體力和精神力量。為此,指揮官應要求軍隊和部下在戰爭中自覺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

其三,戰爭是充滿不確實的領域。在戰爭中.一切行動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結果,戰爭行動所依據的情況有四分之三好像隱蔽在雲霧里一佯,是或多或少不確定的。人們對隱藏著的敵情,只能根據不多的材料進行推測,同時也很難每時每刻都確切地了解自己的情況.從而增加了認識和把握戰爭規律的困難。

其四,戰爭是充滿偶然性的領域。人類的任何活動都不像戰爭那樣,給偶然性這個不速之客留有這樣廣闊的活動地盤。偶然性會增加各種情況的不確定性,並擾亂戰爭事件的進程。由於偶然性的不斷出現,就會不斷發生預期計劃與戰爭實際不符的情況,它直接影響到作戰計劃的實施。

3、戰爭的目的:打垮敵人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對方,使敵人無力抵抗是戰爭行為真正的目標。在他看來,打垮敵人這個抽象的戰爭目的,包括三個要素:一是消滅敵人的軍隊;二是佔領敵人的國土;三是征服敵人的意志。

4、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

克勞塞維茨認為,軍事活動具有自己的特點,企圖為軍事藝術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論,好像搭起一套腳手架那樣來保證指揮官到處都有依據,是根本不可能的。為消除戰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矛盾,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理論不應是對戰爭實踐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這種考察就是對事物進行分析探討。

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確切的認識。他認為,戰爭理論主要是幫助指揮官和從事戰爭的人們確定思考的基本路線,而不應像路標那樣指出行動的具體道路。

5、精神要素:軍隊的武德和軍事天才

克勞塞維茨之前的軍事理論家往往過分誇大物質因素在決定戰爭勝負中的作用,忽視乃至否認精神因素的作用。克勞塞維茨充分肯定精神因素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對軍事力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他指出,在戰斗過程中,精神力量的損失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原因。

6、集中兵力:戰略上最重要又簡單的准則

克勞塞維茨認為,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因此,在決定性的戰斗中盡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比過去更高的地位。尤其是交戰雙方在科學水平、武器裝備和訓練等方面越是處於均勢,兵力的對比就越起決定性的作用。

他還把數量上的相對優勢進一步區分為空間上的兵力集中和時間上的兵力集中。在克勞塞維茨看來,雖然在戰術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戰略上兵力卻必須同時使用。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爭取的。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准則是集中兵力。

7、進攻和防禦:兩種最基本的作戰形式

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和防禦是相輔相成的。每一種防禦手段都會引起一種進攻手段,同樣,一種進攻手段是隨著一種防禦手段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出現的。也就是說,當防禦的方法一經確定,進攻就針對它們採取對策;防禦研究了進攻所使用的手段,於是又產生新的防禦原則。

進攻和防禦總是這樣相互作用並得到相互促進的。他指出,戰爭中的防禦(其中包括戰略防禦)決不是絕對的等待和抵禦,而只是一種相對的等待和抵禦,因而多少帶有一些進攻因素。同樣,進攻也不是單一的整體,而是不斷同防禦交錯著的。

8、民眾武裝: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

克勞塞維茨對民眾戰爭一貫持贊成態度,並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他認為,民眾武裝如同燎原之勢的熊熊烈火。他們分散隱蔽,突然襲擊,機動靈活,時隱時現,神出鬼沒地採取一切手段打擊和削弱敵人,使敵人索道處處都有抵抗的因素,但是處處又都捉摸不到。

作者簡介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普魯士將軍、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他一生參加了四次戰役:萊茵戰役、奧新塔德會戰、法俄戰爭和滑鐵盧戰役。1792年克勞塞維茨參加普魯士軍隊並參加了對法戰爭,因功升為少尉。後進入柏林軍官學校學習。1803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被任命為奧古斯特副官。

1806年在普法戰爭中被俘,第二年被釋放回國。1809年進總參謀部,因反對普魯士與拿破崙結盟而辭職,前往俄國並參加俄國軍隊,以反對拿破崙的入侵。1813年回柏林,後擔任萊茵軍團參謀長,開始軍事理論研究。1818年以將軍銜調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任職期間著述了《戰爭論》。

(5)戰爭論運用了哪些物理概念擴展閱讀

德國軍事大師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總結了戰爭的核心四原則:

(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一切兵力。

(2)盡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

(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可獲得先機。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

(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一手段。

《戰爭論》中寫道:「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是完成政治目的的手段,政治的利益是戰爭所追求的目標,所以戰爭行為的決策標準是權衡利益。

關於第一條(1)用最高的精力使用我們所可能動用的一切兵力。這是指盡可能的增加作戰力量,這是力的第一個要素,力的大小對作用效果有影響,力越大,效果越大。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增大力F的大小,會使成果MV增大。

第二條(2)盡可能集中兵力在准備作決定性打擊的點上。指的是力的三要素中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點不同,效果不同。集中兵力於決定性的打擊點上,決定性的打擊點就是兵力的作用點。向決定性的打擊點集中兵力,才能取得決定性的成果。

第三條(3)不可浪費時間,行動快速始可制敵機先。奇襲,為獲致勝利的最強力因素。不可浪費時間指的是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時間,增加時間t會使成果MV增大。行動快速始可制敵先機指爭取時間t優勢,快速行動可以使敵人沒有準備,措手不及,這樣敵人的抵抗能力變弱,更容易取得成果,行動快速就是相對於敵人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時間t。

李德哈特說:「最普通的錯誤是:使你的對手,有自由和時間來集中他的兵力,而用以對抗你的集中兵力」。行動快速相對的增加了力量的作用時間t,成果MV便會增大。奇襲就是指改變力量的方向α,由於敵人在此方向上沒有準備,所以取得的成果也會增加。

第四條(4)用最高的精力來追隨已獲的成功。追擊已敗的敵人實為獲致勝果的唯一手段。敵人潰敗時,會選擇逃亡,此時敵人的隊形散亂,不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敵人的抵抗力變得很弱,而相比較下,勝利方的力量F則變得更強。

在廣義動量定理公式Fαt=MV中的F相對變大,則取得的成果MV便會增大。勝利的精神作用容易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而失敗的精神作用會降低士兵的抵抗力。並且在追擊敵人的過程中,敵人由於急於逃命,則更容易從敵人手中獲得戰利品,從而增加勝利的成果,並且相應的減少了敵人的戰爭資源。

追擊已敗的敵人是系統思考中的正反饋,被追擊的敵人戰鬥力變弱,從而相應的我方與敵方的對比優勢變強,從而更大程度的消弱敵人的戰鬥力,形成正反饋效應。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強調集中兵力的重要性,他寫道:「

數量上的優勢不論在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最普遍的致勝因素。

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准則是集中兵力。

人們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是決定一次戰斗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只不過這種優勢必須足以抵消其他同時起作用的條件。從這里得出一個直接的結論:必須在決定性的地點把盡可能多的軍隊投入戰斗。

在一般條件下進行的大小戰斗中,不論其他方面的條件如何不利,只要有顯著的數量上的優勢,而且無需超過一倍,就足以取得勝利了。

如果我們不抱偏見地研究現代戰史,那就必須承認,數量上的優勢越來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決定性的戰斗中盡可能多地集中兵力這個原則,在現在必須提到過去更高的地位。

數量上的優勢應該看作是基本原則,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應該首先和盡量爭取的。

一切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該同時使用,而且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切行動和一個時刻就越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戰爭論

⑥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用了哪些物理概念解釋戰爭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劃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斗;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劃(草稿)。列寧稱克勞塞維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詣極高的軍事問題的著作家。並高度評價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在20世紀,已為一切善於思考的人所接受,"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盡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⑦ 《戰爭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戰爭論》主要內容是指:分別論述戰爭的性質、戰爭理論、戰略、戰斗、軍隊、防禦、進攻和戰爭計劃。

《戰爭論》是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創作的一部軍事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1832年。在《戰爭論》中,克勞塞維茨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根本性質,認為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指明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對於戰爭勝負的作用,認為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等是作戰的關鍵;闡述了戰爭的性質有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對民眾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等理論。

(7)戰爭論運用了哪些物理概念擴展閱讀:

作品思想

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就如同一條變色龍,千變萬化,各不相同。但戰爭的暴烈性,戰爭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卻是其根本屬性之一。

從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看,政治是戰爭的母體,因而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於政治觀點。任何企圖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戰爭爆發之後,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二、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斗才能達到,它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消滅敵人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個方面。

⑧ 戰爭論真深吶,太精髓了,流芳千古的絕學呀。

對啊,要不怎麼能成為軍事經典呢。
《戰爭論》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經典之作,其「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的理論至今仍是我們解讀國際局勢的指南。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對戰爭進行觀察、研究和分析的結晶,是世界軍事思想史上第一部自覺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方法、系統地總結戰爭經驗的著作,具有重要的軍事學術價值。它既是一部軍事理論著作,又是一部哲學著作;它不僅奠定了近代西方資產階級軍事學基礎,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而且也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科學的重要理論來源之一。

⑨ 戰爭論三個作用與三個極限是什麼

戰爭的目的就是通過打垮敵人,迫使敵人服從我們的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作者將戰爭雙方作為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從矛盾的觀點出發,矛盾雙方的關系中斗爭的關系始終是第一位的,斗爭的趨勢總是要使矛盾不斷激化直至矛盾體破裂。因此,既然戰爭雙方是通過使用各種手段,運用各種力量,以制服對方為目的的暴力行為,那麼,雙方的斗爭就必然的有運用最大力量,盡最大努力陷對方於不利,並且運用各種手段使暴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以求一擊致對方於死地的趨勢(作者指出的三種相互作用)。按照柏拉圖的觀點,人是理智、激情和慾望三者的統一體,激情和慾望都有超越理智而無限膨脹的趨勢,這種趨勢就是導致戰爭極端暴力化的原因。

這種理論推導描繪了理想的戰爭情景,當然,這種戰爭是慘不忍睹的,也是不可能出現的,原因就是矛盾雙方的斗爭性雖然有不斷激化的趨勢,但是這種趨勢能否始終發展,能發展到何種程度,最後以什麼結局收場,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最重要的是理性的作用。戰爭不可能一觸即發和一蹴而就,在它的延續過程中,理智會使激情和慾望不斷的受到約束和調整,這種調整必然的會使三種相互作用的極端化趨勢得到緩和,並且在三種相互作用達到極限之前就被理智終結了。

這里所說的理智,最主要的就是指政治目的。作者認為,「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是一種政治行為」。因此,政治目的其實是戰爭的最終目的,也是指導和決定戰爭的最終力量。正是這種因素的作用,再加上戰爭雙方都是通過對對方的不完全的情報掌握和分析來進行進程判斷,這種判斷本身就使得決策者不得不放緩進程,從而使得戰爭的不斷烈化和極端暴力化的趨勢得到調整,使戰爭進程呈現出時緊時松,時斷時續,戰斗過程總是少於間歇過程的情況。

另外,作者提出了戰爭的蓋然性問題,認為戰爭的指揮者是希望通過放緩戰爭進程來提高自己的蓋然性計算的准確率,從而減少戰爭錯誤。

蓋然性是通過對大量事件進行分析來判斷偶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即偶發事件發生的規律性。戰爭是一個必然的藝術,更是偶發的藝術。由於戰爭參與者在過程中受到激情和慾望的強烈的支配作用,其表現就是強烈的自信和勇氣。這種自信和勇氣使人往往採取突破常規的行動,而這種不按常規出牌的作法會創造出大量的偶發事件,又反過來為勇氣和智慧的發揮創造空間,充滿偶發事件的戰爭更加需要參與者充滿智慧,智慧的運用則是戰爭極端暴力化趨勢的緩沖劑。所以,戰爭作為政治的手段,不可能不受任何影響和約束的自由發展,它就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它具有自由的精神,有沖動,但是最終它還是「純粹的理智行為」。

閱讀全文

與戰爭論運用了哪些物理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