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光的物理化學特徵
光同時具備以下四個重要特徵:
1、在幾何光學中,光以直線傳播。筆直的「光柱」和太陽「光線」都說明了這一點。
2、在波動光學中,光以波的形式傳播。光就像水面上的水波一樣,不同波長的光呈現不同的顏色。
3、光速極快。在真空中為3.0×10⁸m/s,在空氣中的速度要慢些。在折射率更大的介質中,譬如在水中或玻璃中,傳播速度還要慢些。
4、在量子光學中,光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構成光的量子(基本微粒),我們稱其為「光量子」,簡稱光子,因此能引起膠片感光乳劑等物質的化學變化。
② 重油瀝青物理化學性質和特徵
一、物理性質
重油和瀝青物理性質的特點是密度大、黏度高和餾分組成偏重。由國內重油和瀝青的物理性質參數(表9-1)可見,20℃時密度均在0.9g/cm3以上,其中單家寺重油20℃的密度高達0.9719g/cm3。它們的50℃動力黏度從幾百到幾千毫帕秒,即使溫度高達80℃或100℃,其動力黏度一般也有幾十毫帕秒,而烏爾禾重油100℃的動力黏度竟高達500mPa·s以上。與我國的重油相比,委內瑞拉和加拿大許多重油的密度更大,黏度和殘炭值也明顯更高(表9-2)。
表9-1 我國稠油的物理性質
續表
注:*<180℃;**180~350℃。
表9-2 國外重油瀝青的性質
重油瀝青的密度如此之大、黏度如此之高,一方面與其化學組成結構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其餾分組成有關。表9-1中的數據清楚地表明,重油瀝青中<200℃餾分的含量很少,一般不到5%;而>350℃常壓渣油的含量基本佔80%以上,甚至達90%;縱然是>500℃的減壓渣油,其含量也大多超過二分之一,有的高達三分之二。
二、化學性質
與常規原油一樣,重油瀝青也主要由碳、氫、氧、氮、硫元素組成,其中尤以碳和氫為主,此外還含有微量的鎳、釩、鐵、銅等金屬元素。
與常規原油相比,重油瀝青元素組成的特點是氫含量較低,氫碳比較小,大多在1.7以下。除勝利油區的孤島、八面河和草橋原油的硫含量較高外,一般硫含量也較低,小於1%(表9-3)。委內瑞拉、加拿大及伊拉克重油瀝青中的硫含量明顯較高,大多含硫達3%以上,其中伊拉克卡亞拉重油瀝青的硫含量竟高達8.4%之多(表9-4)。至於氮含量,則以我國的相對較高。
表9-3 我國稠油的元素組成
表9-4 國外重油、瀝青化學組成
與常規原油一樣,我國的重油瀝青也具有含鎳多、含釩少的特點(表9-5)。其鎳含量以遼河高升重油瀝青為最高,達122.5μg/g,其餘大多為幾十微克/克。而釩含量則很低,一般只有1μg/g左右,因而其鎳、釩質量比都大於1。這一點與國外重油瀝青正好相反,它們的特點是含鎳少、含釩多(表9-4),釩的含量大多為幾百微克/克,其中博斯坎重油瀝青的含釩量甚至高達1220μg/g,因而其鎳釩質量比一般都小於1。有的學者將鎳釩質量比作為一個地球化學指標,認為鎳釩質量比大於1的原油是陸相成油,鎳釩質量比小於1的原油是海相成油。因此,可以認為我國的重油瀝青是陸源的。此外尚須指出,我國的部分重油瀝青中的鈣含量較高,這對於進一步加工有不利影響,往往需要採取措施加以脫除。
從表9-6與表9-4還可以看出,與國外的重油瀝青相比,我國重油瀝青中膠質的含量明顯較低。至於庚烷瀝青質的含量則差別更懸殊,我國重油瀝青中庚烷瀝青質含量一般不到1%,至多也只有2%,而委內瑞拉和加拿大的重油瀝青大多含庚烷瀝青質10%左右,伊拉克卡亞拉重油瀝青中的庚烷瀝青質含量更是高達20.4%。
由於重油瀝青大多屬於環烷基和環烷-中間基,所以其蠟含量一般不高,而酸值則比較高,表明它們富含以環烷酸為主要成分的石油酸。
總的來看,我國重油瀝青的化學組成與國外重油瀝青有顯著差別。與我國大部分常規原油相似,我國重油瀝青的化學組成也具有含硫量低、含氮量高、含鎳多、含釩少及庚烷瀝青質含量低等特點。
表9-5 我國稠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表9-6 我國稠油中蠟、膠質、庚烷瀝青質的含量及酸值
*吸附法。
③ 恆星是一種什麼的天體,有哪些一般的物理化學特徵
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
特徵
恆星的一切幾乎都取決於它最初的質量,包括本質特徵,例如光度和大小,還有演變、壽命和最終的命運。
年齡
多數恆星的年齡在10億至100億歲之間,有些恆星甚至接近觀測到的宇宙年齡—137億歲。目前發現最老的恆星是HE 1523-0901,估計的年齡是132億歲。 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暫,主要是因為質量越大的恆星核心的壓力也越高,造成燃燒氫的速度也越快。許多大質量的恆星平均只有一百萬年的壽命,但質量最輕的恆星(紅矮星)以很慢的速率燃燒它們的燃料,壽命至少有一兆年。
化學組成
以質量來計算,恆星形成時的比率大約是70%的氫和28%的氦,還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因為鐵是很普通的元素,而且譜線很容易測量到,因此典型的重元素測量是根據恆星大氣層內鐵含量。由於分子雲的重元素豐度是穩定的,只有經由超新星爆炸才會增加,因此測量恆星的化學成分可以推斷它的年齡。重元素的成份或許也可以顯示是否有行星系統。 被測量過的恆星中含鐵量最低的是矮星HE1327-2326,鐵的比率只有太陽的廿萬分之一。對照知下,金屬量較高的是獅子座μ,鐵豐度是太陽的一倍,而另一顆有行星的武仙座14則幾乎是太陽的三倍。也有些化學元素與眾不同的特殊恆星,在它們的譜線中有某些元素的吸收線,特別是鉻和稀土元素。
直徑
由於和地球的距離遙遠,除了太陽之外的所有恆星在肉眼淺來都只是夜空中的一個光點,並且受到大氣層的影響而閃爍著。太陽也是恆星,但因為很靠近地球所以不僅看起來呈現圓盤狀,還提供了白天的光線。除了太陽之外,看起來最大的恆星是劍魚座R,它的是直徑是0.057角秒。 我們對恆星的了解大多數來自理論的模型和模擬,而這些理論只是建立在恆星光譜和直徑的測量上。除了太陽之外,首顆被測量出直徑的恆星是參宿四,是由亞伯特·亞伯拉罕·米歇爾森在1921年使用威爾遜山天文台100吋的胡克望遠鏡完成(約450個太陽直徑)。 對地基的望遠鏡而言,絕大多數的恆星盤面都太小而無法察覺其角直徑,因此要使用干涉儀望遠鏡才能獲得這些恆星的影像。另一種測量恆星角直徑的技術是掩星:這種技術精確的測量被月球掩蔽時光度減弱的過程(或再出現時光度回升的過程),依此可以計算出恆星的視直徑。 恆星的尺寸,從小到只有20公里到40公里的中子星,到像獵戶座參宿四的超巨星,直徑是太陽的650倍,大約9億公里,但是密度比太陽低很多。
動能
一顆恆星相對於太陽運動可以提供這顆恆星的年齡和起源的有用信息,並且還包括周圍的星系結構和演變。一顆恆星運動的成分包括徑向速度是接近或遠離太陽,和橫越天空的角動量,也就是所謂的自行。 徑向速度是由恆星光譜中的多普勒位移來測量,它的單位是公里/秒。恆星的自行是經由精密的天體測量來確認,其單位為百萬分之一弧秒(mas)/年。經由測量恆星的視差,自行可以換算成實際的速度單位。恆星自行速率越高的通常就是比較靠近太陽,這也使高自行的恆星成為視差測量的理想候選者。 一旦兩種運動都已測出,恆星相對於太陽恆星系的空間速度就可以算出來。在鄰近的恆星中,已經發現第一星族的恆星速度通常比較老的第二星族的恆星低,而後者是以傾斜於平面的橢圓軌道運轉的。比較鄰近恆星的動能也能導出和證明星協的結構,它們就像起源於同一個巨大的分子雲中共同向著同一個點運動的一群恆星。
磁場
恆星的磁場起源於恆星內部對流的循環開始產生的區域。具有導電性的等離子像發電機,引起在恆星中延伸的磁場。磁場的強度隨著恆星的質量和成分而改變,表面磁性活動的總量取決於恆星自轉的速率。表面的活動會產生星斑,是表面磁場較正常強而溫度較正常低的區域。拱型的星冕圈是從磁場活躍地區進入星冕的光環,星焰是由同樣的磁場活動噴發出的高能粒子爆發的現象。 由於磁場的活動,年輕、高速自轉的恆星傾向於有高度的表面活動。磁場也會增強恆星風,然而自轉的速率有如閘門,隨著恆星的老化而逐漸減緩。因此,像太陽這樣高齡的恆星,自轉的速率較低,表面的活動也較溫和。自轉緩慢的恆星活動程度傾向於周期性的變化,並且可能在周期中暫時停止活動。像是蒙德極小期的例子,太陽有大約70年的時間幾乎完全沒有黑子活動。
質量
船底座η是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之一,約為太陽的100–150倍,所以其壽命很短,最多祇有數百萬年。依據對圓拱星團(Arches cluster)的研究,認為在現在的宇宙應該有質量是太陽150倍的大質量恆星存在,但在實際上卻未能尋獲。雖然這個極限的原因仍不清楚,但愛丁頓光度給了部分答案,因為它定義了恆星在不拋出外層大氣層下所能發射至空間的最大光度。 在大爆炸後最早誕生的那一批恆星質量必然很大,或許能達到太陽的300倍甚至更大,由於在它們的成分中完全沒有比鋰更重的元素,這一代超大質量的恆星應該已經滅絕,第三星族星目前只存在於理論中。 劍魚座AB A的伴星劍魚座AB C,質量只有木星的93倍,是已知質量最小,但核心仍能進行核聚變的恆星。金屬量與太陽相似的恆星,理論上仍能進行核聚變反應的最低質量估計質量大約是木星質量的75倍。當金屬量很低時,依目前對最暗淡恆星的研究,發現尺寸最小的恆星質量似乎只有太陽的8.3%,或是木星質量的87倍。再小的恆星就是介乎於恆星與氣體巨星之間的灰色地帶,沒有明確定義的棕矮星。 結合恆星的半徑和質量可以確定恆星表面的引力,巨星表面的引力比主序星低了許多,而相較於簡並下的狀態,像是白矮星,表面引力則更為強大。表面引力也會影響恆星的光譜,越高的引力所造成吸收譜線的變寬越明顯。 2010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科學家發現了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它在形成初期質量或可達太陽質量的320倍,亮度接近太陽的1000萬倍,表面溫度超過4萬攝氏度[1]。
自轉
恆星的自轉可以透過分光鏡概略的測量,或是追蹤星斑確實的測量。年輕恆星會有很高的自轉速度,在赤道可以超過100 公里/秒。例如,B型的水委一在自轉的赤道速度就高達225 公里/秒甚至更高,使得赤道半徑比極赤道大了50%。這樣的速度僅比讓水委一分裂的臨界速度300 公里/秒低了一些。相較之下,太陽以25 –35天的周期自轉一圈,在赤道的自轉速度只有1.994 公里/秒。恆星的磁場和恆星風對主序帶上恆星的自轉速率的減緩,在演變有著重要的影響。 簡並恆星壓縮成非常緻密的物質,同時造成高速的自轉。但是相較於它們在低自轉速速的狀態由於角動量守恆,—一個轉動的物體會以增加自轉的速率來補償尺寸上的縮減,而絕大部分消散的角動量是經向外吹拂恆星風帶走的。無論如何,波霎的自轉是非常快速的,例如在蟹狀星雲核心的波霎,自轉速率為每秒30轉。波霎的自轉速率會因為輻射發射而減緩。
溫度
在主序帶上恆星的表面溫度取決於核心能量生成的速率和恆星的半徑,並且可以使用色指數來估計。它通常被作為有效溫度,也就是被理想化的黑體在表面輻射出的能量使單位表面積有著相同的光度時所對應的溫度。然而要注意的是有效溫度只是一個代表的數值,因為實際上恆星的溫度從核心表至面是有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少的梯度,在核心區域的溫度通常都是數百萬度K。 恆星的溫度可以確定不同元素被電離或被活化的比率,結果呈現在光譜吸收線的特徵。恆星的表面溫度,與他的目視絕對星等和吸收特點,被用來作為恆星分類的依據。 大質量的主序星表面溫度可以高達50,000 K,像太陽這種較小的恆星表面溫度就只有幾千度。相對來說,紅巨星的表面只有3,600 K的低溫,但是因為巨大的表面積而有高亮度。
④ 物理化學的研究內容、方法和特點
隨著科學的迅速發展和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物理化學與物理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多的互相重疊的新領域,從而不斷地派生出許多新的分支學科,如物理有機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化學物理學等。物理化學還與許多非化學的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冶金過程物理化學、海洋物理化學。一般公認的物理化學的研究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1.化學體系的宏觀平衡性質以熱力學的三個基本定律為基礎,研究宏觀化學體系(含有分子數目量級在10左右的體系)在氣態、液態、固態、溶解態以及高分散狀態的平衡態物理化學性質及其規律性。由於以平衡態為前提,時間不再是變數。屬於這方面的物理化學分支學科有化學熱力學、化學統計力學、溶液化學、膠體化學和表面化學。
2.化學體系的微觀結構和性質以量子力學為理論基礎,研究分子、分子簇和晶體的結構,物體的體相中原子和分子的空間結構、表面相的結構,以及結構與物性之間的關系與規律性。屬於這方面的物理化學分支學科有結構化學、晶體化學和量子化學。
3.化學體系的動態性質研究由於化學或物理因素的擾動而引起的體系的化學變化過程速率和變化機理。此時,時間是與過程密切相關的重要變數之一。屬於這方面的物理化學分支學科有化學動力學、化學動態學、催化科學與技術、光化學、電化學、磁化學、聲化學、力化學(以摩擦化學為代表)等。
在理論研究方面,快速大型電子計算機和數值方法的廣泛應用,擴展了量子化學在定量計算方面的能力。研究對象不僅涉及大分子,還可用以模擬復雜體系的動態過程。福井謙一提出的前線軌道理論以及R.B.伍德沃德和R.霍夫曼提出的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是量子化學應用於具體化學體系時的重要理論成果。但是仍然沒有達到人們所期望的利用量子化學為基礎解決和認識所有化學問題的水平。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和化學實驗的緊密結合將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為此,發展能夠應用於復雜分子體系的量子化學計算方法是實現上述目標的前提之一。因而W.科恩以電子密度泛函理論和J.波普爾以量子化學計算方法及模型化學等研究成果獲得了199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⑤ 煤層物理、化學特徵指什麼
煤層成因是煤地質學的核心。煤層是一種沉積地層,也是一種固體可燃礦產,它遵循沉積學、地層學、岩石學以及礦床學的基本規律,也有特殊性,其成因並不等同於煤的成因。傳統煤地質學的核心觀點是煤層由泥炭沼澤演化而成,其本質就是成煤物質的垂向加積。通過對煤層垂向和側向加積的對比,煤岩與砂岩的類比,以及大面積穩定展布厚煤層低自然伽馬多峰現象、層理與條帶結構等沉積特徵和煤層物理化學性質的研究,認為成煤物質是機械沉積的,煤層像大多數沉積岩層一樣是側向加積形成的,有一個成煤物質在地質作用下被快速分選、搬運、再沉積和富集的成層過程。因為相對於固體地殼升降,地表流體更易運移。
對於厚煤層而言,多期側向加積產生了次生垂向加積,其形成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連續的、線性的垂向累加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不連續的、非線性的側向疊合過程,成煤物質是不連續的、多期多源的,厚煤層中普遍存在的薄層夾矸便是其不連續的證據,同時厚煤層是穿時的。多期側向加積是全球變化的結果,而僅僅垂向加積則需要全球環境的長期穩定性。煤層側向加積與較深水或海相沉積共生,是一個有機連續的整體,符合瓦爾特相律,符合煤層厚度、形態多變,下伏沉積體系多種多樣以及煤層多尺度上的沉積特徵,也符合成煤物質超巨量工業富集,含煤地層灰色灰黑色,煤礦床質量優良的事實。
而煤層由淺水泥炭沼澤演變而成的假說一直缺乏實驗室條件下的模擬或證實,沒有理論和開采實踐證據,需要多種假設,不能解釋厚煤層及夾矸成因,也不符合瓦爾特相律和古生態學原理,並與地殼升降運動不匹配,應該放棄。
物理是根據表面現象探尋其產生的原因或者是運動規律,化學研究物質的組織結構或者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研究的是物質結構,生物研究生物結構,二者有一定的關系,從無機物到有機物進而產生生命,化學和生物之間需要建起溝通的橋梁,二者是相通的。
⑥ 液化石油氣的一般物理化學特性有哪些
物理性質:氣態、密度小於空氣、無色,視成分不同可能會有一點味道。
化學性質:主要由小分子烴類組成,具有一定的還原性,可以燃燒。
⑦ 物理化學_物理化學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做好預習、認真聽課、注重應用(作業)、及時復習。
1、課前認真預習: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
2、主動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
3、注重應用,物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注重經常做實驗,現在很多學校都用VCM模擬實驗做實驗的軟體,同學們可以課後反復做實驗,做的時候多動腦想想,聯系實際生活應用。
4、復習總結提高。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⑧ 恆星是一種什麼樣的天體有哪一些的物理化學特徵
恆星是一種由發光球體的等離子體,通過其自身重力保持在一起的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夜間,從地球上肉眼可以看到許多其他恆星,由於它們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很遠,因此它們在天空中顯示為多個固定的發光點。從歷史上看,最傑出的恆星被分為星座和星空,其中最亮的星獲得了適當的名稱。天文學家已經匯編了星表,以識別已知星並提供標准化星恆星稱號。大多數恆星從地球上用肉眼看不到,包括我們銀河系之外的所有恆星,銀河系。
對於至少其生活的一部分,星形閃耀由於熱核聚變的氫進入氦在其核心,釋放能量橫穿恆星的內部,然後輻射到太空。在恆星的一生中,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都是由恆星的核合成產生的,而對於某些恆星,其爆炸時是由超新星的核合成產生的。恆星在壽命快要結束時,也可能包含退化的物質。天文學家可以確定質量,年齡,金屬性(化學成分)和恆星的許多其他特性,分別觀察恆星在太空中的運動,其光度和光譜。恆星的總質量是決定恆星演化和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的其他特徵(包括直徑和溫度)會在其生命周期內發生變化,而恆星的環境會影響其旋轉和運動。繪制許多恆星的溫度與其亮度的關系圖可得出一個稱為赫茲普勞–拉塞爾圖。在該圖上繪制特定的恆星可以確定該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狀態。
恆星的生命始於主要由氫,氦和微量重元素組成的氣態星雲的引力坍塌。當恆星核足夠緻密時,氫通過核聚變穩定地轉化為氦氣,從而釋放出能量。
⑨ 物理變化的特點是什麼化學變化的特點是什麼
物理變化: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狀態、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導電性等。
化學變化: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等。
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形狀變化:鐵水鑄成鐵鍋。
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
(1)具有足夠的能量;
(2)正確的取向。
因為反應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壘,所以須具有較高的能量來克服分子能壘。兩個相碰撞的分子須有正確的取向才能發生舊鍵斷裂。
(9)物理化學特徵包括什麼擴展閱讀:
若從反應的能量變化的角度看可分為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總能量大於生成物總能量的反應叫做放熱反應。包括燃燒、中和、金屬氧化、鋁熱反應、較活潑的金屬與酸反應、由不穩定物質變為穩定物質的反應。
吸熱反應指的就是化學上把最終表現為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吸熱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低於生成物的總能量。吸熱反應的逆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
從微觀上可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個數沒有變化,僅僅是原子與原子之間的結合方式發生了改變,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微粒。
例如對於分子構成的物質來說,就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物質的化學性質需要通過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方法來研究物質的化學性質,製取新的物質。
⑩ 硫化氫具有哪些物理化學特徵
化學品名稱:硫化氫 (H2S)
分子結構:分子為V形分子、鍵角為92°、極性分子。
化學品描述:
硫化氫是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毒性氣體。當空氣中硫化氫的體積分數過0.1%時,就能引起頭疼暈眩等中毒症狀,故制備或使用硫化氫是必須在密閉系統或通風櫥中進行。水溶液(氫硫酸)為弱酸性。
化學式H2S。式量34.08。
是一種大氣污染物。密度1.539克/升3。熔點-85.5℃,沸點-60.7℃。有毒、惡臭的無色氣體。當空氣中含有0.1%H2S時,就會引起人們頭疼、暈眩。當吸入大量H2S時,會造成昏迷,甚至死亡。與H2S接觸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覺變壞,頭疼、消瘦等。工業生產上,要求空氣中H2S的含量不得超過0.01毫克/升。H2S微溶於水,其水溶液叫氫硫酸。化學性質不穩定,點火時能在空氣中燃燒,具有還原性。能使銀、銅製品表面發黑。與許多金屬離子作用,可生成不溶於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澱。它和許多非金屬作用生成游離硫。
用途:H2S可用來分離和鑒定金屬離子、精製鹽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屬離子),以及制備元素硫等。它是一種好的還原劑。
製法:可由硫蒸氣和氫直接化合而成;也可由金屬硫化物同酸作用來製取。
鑒別:用醋酸鉛(PbAc2)試紙。如果試紙變黑,說明有硫化氫。
硫化氫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無色氣體.低濃度接觸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濃度時全身作用較明顯,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和窒息症狀.硫化氫具有"臭雞蛋"氣味,但極高濃度的硫化氫會很快引起嗅覺疲勞而不覺其味.采礦,冶煉,甜菜製糖,製造二硫化碳,有機磷農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顏料,動物膠等工業中都有硫化氫產生;有機物腐敗場所如沼澤地,陰溝,化糞池,污物沉澱池等處作業時均可有大量硫化氫逸出,作業工人中毒並不罕見. 另外,硫化氫對眼和呼吸道粘膜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氫吸收後主要影響細胞氧化過程,造成組織缺氧.
輕者主要是刺激症狀,表現為流淚,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熱感,或伴有頭痛,頭暈,乏力,惡心等症狀.檢查可見眼結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脫離接觸後短期內可恢復;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狀加重,出現咳嗽,胸悶,視物模糊,眼結膜水腫及角膜潰瘍;有明顯頭痛,頭暈等症狀,並出現輕度意識障礙,肺部聞及乾性或濕性鑼音.X線胸片顯示肺紋理增強或有片狀陰影;重度中毒出現昏迷,肺水腫,呼吸循環衰竭,吸入極高濃度(1000mg/m'以上)時,可出現"閃電型死亡".嚴重中毒可留有神經,精神後遺症.
硫化氫能溶於水,在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能溶解2.6體積的硫化氫
在較高溫度時,硫化氫分解成氫氣和硫 H2S==H2+S
硫化氫是一種可燃氣體,在空氣充足的條件下,硫化氫能完全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生成SO2.如果氧氣不足,硫化氫發生不完全燃燒,生成水和單質硫.
2H2S+3O2==2H2O+2SO2 (條件為點燃)
2H2S+O2==2H2O+2S(條件為點燃)
在硫化氫中,硫處於最低化合價,是-2價,它能失去電子得到單質硫或高價硫的化合物.上述兩個反應中,硫的化合價升高,發生氧化反應,硫化氫具有還原性.
硫化氫的水溶液叫做氫硫酸,是一種弱酸,具有酸的通性.當氫硫酸受熱時,硫化氫會從溶液里溢出.
在實驗室里,通常用硫化亞鐵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製取硫化氫.
FeS+2HCl==FeCl2+H2S↑
FeS+H2SO4==FeSO4+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