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岩溶區溶洞的發育機制分析
岩溶包括溶洞的發育,一般應具備四個條件:可溶性的岩石、岩石具有結構裂隙通道、流動的地下水、水具有侵蝕性。
岩溶區溶洞的發育過程,本質上是水對碳酸鹽岩的溶解作用。而碳酸鹽岩被水溶解的過程,就是組成這類岩石的碳酸鹽礦物如方解石、白雲石等和水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
1.1.1 碳酸鹽岩的溶解作用
碳酸鹽岩可分為純碳酸鹽岩和不純碳酸鹽岩類。純碳酸鹽岩主要由方解石(CaCO3)和白雲石[CaMg(CO3)2]兩種礦物組成,而不純碳酸鹽岩類是碳酸鹽岩(方解石、白雲石組成者)與碎屑岩(砂質和粘土質)之間的過渡類型。
從岩石成因來看,我國的碳酸鹽岩主要分為三大類:①石灰岩,主要是淺海相碳酸鹽岩台地沉積而成,並往往伴有生物成因;②各種成分的大理岩和結晶灰岩,主要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常呈粒狀變晶結構;③白雲岩,由成岩後白雲石化作用形成,常呈晶粒結構。
天然狀態下,碳酸鹽岩的溶解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它既有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有物質微粒的擴散運動。
碳酸鈣是碳酸鹽岩類的重要成分,分析碳酸鈣的溶解過程,可以代表碳酸鹽岩類溶解的基本情況。
國內有學者研究表明[22],碳酸鹽岩的溶解作用具有以下特點:①溶蝕作用包括了化學溶蝕和機械破壞兩方面,溶解作用要佔總量的90%以上,岩溶的發育主要受富含 CO2的侵蝕性水流溶解所致,淺部的岩溶發育強度強於深部,具有更大的開放性,易受大氣、土壤、生物作用的影響使得地下水富含 CO2,具有更大的侵蝕性;②溶蝕度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③機械破壞作用量佔2%~14%。應力破壞有利於岩溶作用的發展,在水動力條件較好的區段,岩溶相對發育;④溶蝕作用指標與岩石化學成分分析結果比較,CaO含量越低,其比溶解度就越低。
1.1.1.1 碳酸鹽岩的溶解反應
碳酸鹽類岩石的溶解,以石灰岩為例,其溶解過程可理解為:首先石灰岩直接溶解於沒有碳酸的純水中,它的反應為: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Ca2+][
表1-1 CaCO3在不含CO2的純水中的溶解度Table1-1 Solubility of CaCO3 in the purity water with no CO2
自然界中純水是極少的。水中含有的CO2,其中一部分呈物理不溶解狀態存在與水中,一部分與水化合成碳酸。在溫度4℃時,水中只有0.7%的CO2是與水化合的,其餘99.3%均呈物理狀態,稱游離CO2,化合狀態CO2稱為侵蝕性CO2。物理狀態的CO2不能直接與石灰岩起化學作用,而是起平衡作用。與石灰岩起化學反應的只有與水化合形成的碳酸,碳酸電離後產生H+離子[24]。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式(1-2)中碳酸電離後的H+離子與(1-1)式中的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即: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由於(1-1)式中
溶解於水中的0.7%的CO2,因溶解CaCO3而逐漸減少,以致與物理狀態的CO2之間失去平衡關系。因此,如果要不斷地溶解石灰岩,就必須從存在於水中的物理狀態的CO2中變來,這樣就開始了連鎖反應,一旦其中的一環節發生變化,就相應地引起其他過程的變更。
還有一點需說明的是,一般人們常常認為岩溶系統是由多種成因的碳酸對碳酸鹽岩的溶蝕結果,但在自然界中,碳酸鹽岩地層,特別是白雲岩地層中多有石膏夾層;在有些自然環境中,硫酸鹽岩(特別是石膏)和碳酸鹽岩成互層沉積。當富含CO2的溶液(大氣降水或地殼深部熱水)沿可溶岩中的構造裂隙運移過程中,發生的復合岩溶導致岩溶溶洞發育。另外,硫酸鹽岩和碳酸鹽岩的岩溶作用在水溶蝕作用機理上,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水對碳酸鹽岩的岩溶作用,需要藉助於溶劑CO2的作用,而水可直接對硫酸鹽岩產生溶蝕作用[25]。
此外,熱液活動則產生另一種岩溶作用。熱液岩溶在美國、匈牙利、義大利、吉爾吉斯斯坦、阿爾及利亞等地已有發現,這種成因的洞穴形態和洞穴沉積物類型不同於大氣降水成因的洞穴系統,大多沒有滲透帶,與地表沒有聯系。國外學者對匈牙利的研究認為,含CO2的熱液在上升過程中對碳酸鹽岩溶解形成地下溶洞受構造升降影響,溶蝕形成的溶洞可轉變為沉澱帶在該系統中,碳酸鹽岩溶解度受CO2分壓、溫度和溶液離子強度的影響[26]。而在對義大利一些深部溶洞成因研究時發現,熱液系統中富集的H2S氣體隨熱液向上運移時,在地下水位附近發生氧化後形成硫酸,從而對周圍的碳酸鹽岩產生侵蝕後形成溶洞[27]。
1.1.1.2 溶解要素之間的平衡關系
碳酸鹽岩的溶解與沉澱既然是可逆反應,它必然受一系列平衡關系所控制[23]。
1.1.1.2.1 pCO2平衡
天然水中溶解CO2的含量與水面空氣的狀態有密切關系。亨利定律指出:氣體的溶解度與該氣體的分壓成正比,與溫度成反比。水中溶解的CO2可按下式計算: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式中:L為取決於溫度的CO2吸收系數;pCO2為水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分壓。
上述關系表示,溶解於水中的CO2含量與水面大氣中的pCO2始終趨於一種平衡狀態,可表示為: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這一平衡關系首先決定著水中所可能含有的CO2,亦即決定著水可能具有的對碳酸鹽岩的溶解能力,稱為pCO2平衡。
1.1.1.2.2 侵蝕性平衡
CO2溶入水中後,與水作用生成H+的反應如式(1-2)。這是一個可逆反應。
岩溶區溶洞及土洞對建築地基的影響
但此時生成的H+是從已帶有1個負電荷的
式(1-4)所反映的平衡關系決定著水中H+和
1.1.1.2.3 碳酸鹽的電離平衡
水溶液侵蝕性的形成已如上述。作為溶質的碳酸鹽岩,溶解的化學反應既然是一種離子反應,那麼,它的溶解就首先取決於它的電離特性。
式(1-4)為碳酸鈣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的熱動力平衡反應式。這一反應總是趨向於達到平衡,才是最穩定的狀態。稱為熱動力平衡或電離平衡,由此決定了CaCO3在一定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的溶解度。
1.1.1.2.4 溶解平衡
當碳酸鹽岩離解成為鹼土金屬的陽離子和碳酸根的陰離子、水溶液中的碳酸也離解成為H+和
從全過程看,在碳酸鹽岩溶解過程中,水裡實際包含了 CO2、H2O、OH-、H+、
1.1.1.2.5 混合溶解作用
除了以上四種平衡關系外,岩溶水還會產生混合溶蝕現象,它是指兩種方解石濃度不等的水混合後,會降低其方解石的飽和度或重新對方解石具有侵蝕性。前蘇聯學者布涅耶夫1912年發現:當一種方解石的平衡溶液與另一種Ca2+濃度不同的水混合後,會重新具有侵蝕性。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有學者用其來解釋一些岩溶和溶洞現象。
1.1.1.3 溶解作用中的影響因素
碳酸鹽岩的溶解,除了受水這一重要因素影響外,還將受岩石性質、溫度、濃度梯度、流速等因素的影響。
(1)岩石性質:一般來說,質純層厚,CaCO3含量高的碳酸鹽岩石較易形成岩溶溶洞。最容易形成溶洞的是石灰岩,次為白雲質灰岩和白雲岩,再其次為泥質灰岩和硅質灰岩,就岩石結構來說,一般顆粒晶粒愈粗,其溶解度愈大,岩溶發育也愈強烈。粗粒結構的岩石孔隙大,岩石的吸水率高,抗侵蝕能力弱,有利於溶洞的發育。
岩石岩層越厚,其含有的難溶物越少,溶解度也越大;薄層碳酸鹽岩常含較多的泥質等雜質,溶解度較小,不利於溶洞的發育。
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研究表明:不同碳酸鹽岩(石灰岩和白雲岩)試片的侵蝕速率試驗表明,外源水對灰岩的侵蝕速率在1000mm/ka數量級;而外源水對白雲岩的侵蝕速率在100mm/ka數量級。且灰岩侵蝕速率對水動力條件的變化遠較白雲岩敏感,即流速增大時,灰岩溶解速率增加明顯,而白雲岩溶解速率僅有少量增加,反映出兩種主要的碳酸鹽岩在溶解速率控制機理上存在差異。
(2)溫度:溫度變化主要從兩個方面產生影響,一是影響CO2在水中的溶解或逸出,從而改變了水溶液對碳酸鹽岩的溶解能力;二是水溶液中各反應離子微粒所獲得的環境活動能量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反應的進行和速率。
一些碳酸鹽岩的溶解速度與溫度的關系如表1-2。從表中可以看出:碳酸鹽岩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速度是不同的。白雲岩溶解速度最大值有一部分出現在60℃,另一部分出現在40℃;而灰岩和大理岩溶解速度最大值是在40℃。高溫(如80℃)或低溫(如0.5℃)溶解速度均較低。可見,40~60℃這個溫度段是岩溶發育的最有利的溫度區間[23]。
表1-2 碳酸水中部分岩石的溶解速度(mg·cm-2·h-1)Table1-2 Dissolve velocity of some rock in carbonic acid water(mg·cm-2·h-1)
在自然界的開放系統中,溫度和氣候條件對碳酸鹽岩溶解的影響還要復雜得多。現階段所表現的中國南方岩溶比北方岩溶強烈,這是由於降水多和氣候炎熱所致,這兩個因素影響岩石的溶解度,因為:它們使可溶岩更易風化和被溶蝕;易於促進細菌繁殖,分解碳水化合物和碳化物,產生大量CO2和水中的其他酸類;易於促進擴散和溶解。
Lahmann(1970)、Balaz(1973)和Bauer(1964)等人指出:潮濕熱帶地區,較高的土壤溫度和繁茂的植物釋放CO2的速度更快。在這些地區的土壤空氣中,生物成因的CO2濃度比大氣中的濃度大30~100倍。滲過土壤層的地下水,具有較高的侵蝕性,所以,濕熱地區岩溶發育也更強烈。
(3)流速和濃度梯度:岩石的溶解作用總是首先在岩石和水接觸的界面上開始的,顯然,岩—水界面處的狀態環境對溶解作用的進行起重要的控製作用。
碳酸鹽離解生成的Ca2+和
岩水界面附近的密集離子層或局部飽和層主要在兩種情況下被移疏開。如果水溶液是流動的,這些密集的離子或分子微粒將被水流攜帶疏開,同時在流動過程中,還由於水動力作用,溶質微粒還要在水流路線上向四周擴散開去,這種現象稱為「水動力彌散」。顯然,水流速越快,溶質的彌散遷移越顯著,結果是使溶質的局部濃度被沖淡,如果水溶液的流動極其緩慢,那麼溶質微粒在其離子或分子活性力影響下,也將從高濃度區沿濃度梯度方向向低濃度區運動,直到濃度梯度消失為止,這種現象稱為離子或分子的「自身擴散」,亦即濃度效應,這也可以使岩水界面處的密集離子層或飽和層自動緩慢疏開。
1.1.2 地質構造與溶洞的發育
不同類型及不同性質的斷裂、褶皺、節理等構造,其力學作用機制和岩石破碎程度不同。地質構造與溶洞發育的關系極為密切。實踐表明,它不僅控制著溶洞發育的方向,而且還影響著溶洞發育的規模和大小。
1.1.2.1 斷裂對溶洞發育的影響[8,28,29]
斷裂構造使岩層產生大量裂隙,為岩溶水活動和溶岩作用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斷裂性質、斷層岩的膠結特性、裂隙發育程度、規模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溶洞的發育。野外調查和實踐表明,溶洞常常沿著斷裂破碎帶發育,並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張性斷裂帶與溶洞的發育:因張性斷裂帶受拉張應力作用,張裂程度較大,斷裂面較粗糙,裂口較寬,斷層岩多為角礫岩、碎裂岩等,斷層角礫岩的角礫稜角尖銳,大小混雜,結構疏鬆。斷層岩粒徑相差懸殊,膠結性差或未膠結,孔隙度高、透水性強、利於地下水的賦存、運移,常為岩溶水的有利通道,故通常岩溶作用和岩溶化程度最為強烈。沿斷裂帶發育的溶洞比較多,規模也比較大。
(2)壓性斷裂帶與溶洞的發育:因壓性斷裂帶受強烈的擠壓應力作用,其寬度一般較大,特別是區域性的大斷裂,破碎帶的寬度有時可達數百米至一千米以上。壓性斷裂帶的斷裂面常平直、光滑,裂口閉合,多為碎裂岩、超碎裂岩和斷層泥所組成,一般呈緻密膠結狀態,孔隙率低,透水性微弱,不利於岩溶水的流通,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斷層而言,其岩溶作用最弱,岩溶溶洞發育程度也最輕微。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在壓性斷裂帶的上盤(或下盤)也可能出現強烈的岩溶溶洞發育現象。
(3)扭性斷裂帶與溶洞的發育:由於扭性斷裂帶受剪應力作用,既有岩石的細粒化,也存在次一級的構造裂隙。斷裂面多陡傾或近直立,延伸較深較遠,有利於岩溶水向縱深方向活動,故岩溶作用及溶洞發育的深度一般較大。
(4)構造節理和層間裂隙與溶洞的發育:這里所指的層間裂隙主要是在構造作用下,由於岩層層面之間的相對位移而產生的裂隙。當向斜軸部岩層總厚度為翼部岩層總厚度的數倍時,此種增厚在脆性岩層中常表現為層間裂隙的擴大,這就為溶洞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實踐表明,很多溶洞現象是沿節理及層面裂隙發育的。
(5)兩組及多組斷層交匯部位:在兩組及多組斷層交匯部位,將產生應力集中,岩石破碎較強烈。當交匯處岩層為厚層、質純、性脆的灰岩時,各組裂隙傾角陡立,相互交切,從而大大提高了交匯部位岩石的孔隙度等,擴大了交匯部位的儲運空間,有利於地下水的活動和岩溶的發育。從動力學和運動學看,兩組斷層交匯(多組斷層交匯同理),包含有最大主應力軸σ1象限的兩岩塊通常發生相向運動,而包含最小主應力軸σ3象限的兩岩塊則發生相背運動。這樣在交匯處,含有最小主應力軸σ3象限的兩岩塊間通常出現拉張空間,為地下水的運動和岩溶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空間」基礎。
1.1.2.2 褶皺各部位溶洞的發育特徵[8,30]
(1)背斜軸部是產生張應力的地方,張節理發育,在地形上往往處於山區分水嶺地段,雨水或地表水沿這些節理裂隙作垂直運動,然後再向兩翼或沿地質構造線方向運動,故岩溶多以落水洞、漏斗、窪地等為主,並具有與構造軸線一致的帶狀分布特徵。在岩溶水運動系統中,此處一般屬於補給部位。例如桂林猴山背斜軸部,為厚層—塊狀岩層碳酸鹽岩,從褶皺的形成機制看,縱彎褶皺作用較易在轉折端形成虛脫,為塌陷准備了至關重要的「空間」條件;從局部應力環境看,背斜轉折端總體處於引張環境,在區域和局部應力共同作用下,一般形成一對斜向共軛剪節理和一組縱張節理,其中縱張節理沿樞紐平行發育,構成引張裂隙帶,它是溶洞及其塌陷有利的構造帶。
此外,背斜的剝蝕深度和地形也極為重要。當背斜剝蝕深度不大時,其軸部仍保留有大部分引張帶的溶蝕破碎岩層,形成有利的儲水空間,也有利於溶洞的發育;而向翼部和地下深處,構造環境轉為擠壓為主,裂隙逐漸閉合乃至消失,成為相對隔水環境,不利於溶洞的發育。
(2)向斜軸部在岩溶水運動系統中屬聚水區或排泄區,岩溶水往往富集於軸部或循構造軸向流動,或向地表河流排泄。岩溶水運動的這一特徵,再加上褶皺軸部較為發育的層間裂隙,就給向斜軸部岩溶水的水平運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這些部位往往形成較大的溶洞,甚至形成暗河。由縱彎褶皺作用形成的向斜變形特徵與背斜大體相同,在區域和局部應力作用下,向斜核部發育一組斜向共軛剪理和一組與褶皺樞紐垂直的橫張節理。同樣,橫張節理寬度大、裂面粗糙、充填性差,是儲水和形成各種岩溶溶洞最為有利的裂隙類型。
(3)褶皺翼部在岩溶水運動系統中居於徑流部位,流速大,水動力作用活躍,岩溶化程度強烈,尤以臨近向斜軸部或河谷邊緣地區更甚。在這一部位既發育有水平岩溶溶洞形態,也發育有與地表相聯系的垂直岩溶溶洞形態。
(4)褶皺構造的轉折端,常常形成各種節理裂隙,是岩溶溶洞發育的集中場所,往往形成大量的溶洞,其規模、形態各不相同。
(5)背斜傾伏端,褶皺的傾伏端,不但發育上面提到的剪節理和縱張節理,有時還發育橫張節理,橫張節理是岩層沿走向受到某種限制轉為向下傾伏所派生的平行樞紐局部引張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該部位岩石常常破碎、裂隙較為發育,整個褶皺構造的地下水往往都將沿著張裂隙及層間裂隙向傾伏端富集。如果傾伏端地勢低窪,則常形成地下水的排泄區,水岩作用更加充分,極易於溶洞的發育。
(6)向斜揚起端,岩層呈杴狀翹起,褶曲幅度大、應力局部增強,各種裂隙特別是層間裂隙發育。如揚起端地勢低窪,埋藏淺,常出現降落漏斗,地下(表)水匯集的良好場所,是岩溶溶洞的易發構造部位。
1.1.3 溶洞發育的影響因素
1.1.3.1 地形、地貌對溶洞發育的影響
岩溶丘陵山區與平原接壤的過渡地帶、溶蝕堆積平原和丘陵地區的窪地、槽谷等地段,地面標高相對較低,容易長年積水,地下水徑流強烈,有利於形成豎井、落水洞、溶洞等。
1.1.3.2 碳酸鹽岩與非碳酸鹽岩的空間位置對溶洞發育的影響[8]
由於碳酸鹽岩層透水性相對較強,而粘土岩為不透水或為弱透水層。因此它們在空間位置上的不同排列,就構成了不同的地下水徑流條件與不同的岩溶發育規律。
(1)產狀平緩的灰岩,上覆不透水粘土岩時,因受粘土岩的阻隔,灰岩不能從垂直方向得到降水的直接補給,只能從水平方向得到地下水補給,因此岩溶溶洞一般不發育。只是在地表溝谷切割劇烈的情況下,在溝底下部及兩側產生較強的岩溶作用,形成溶洞。
(2)產狀平緩的灰岩,下伏不透水粘土岩,當二者的接觸面高於鄰近的河水面時,由於岩溶水受粘土岩的阻隔,灰岩與粘土岩的接觸面上,常有岩溶泉以懸掛的形式,出露在河谷斜坡之上。
(3)陡傾或直立產狀的灰岩與砂頁岩相間排列時,兩者的接觸帶是岩溶水動力現象最活躍的場所,岩溶作用強烈,常在這些接觸帶附近形成一系列的溶洞、落水洞、漏斗等岩溶現象。
1.1.3.3 地殼運動對溶洞發育的影響
現代地殼運動的表現之一是間歇性升降運動,相應地引起侵蝕基準面的變化。當岩溶地區上升時,基準面相對下降,地下水隨著向下溶蝕,岩溶水垂直循環帶變厚,發育垂直的岩溶形態。在地殼活動相對穩定時期,岩溶水向當地主要基準面排泄,水平運動強烈,長期穩定在一定高程內,形成較大的水平溶洞。地殼的間隙性上升,造成侵蝕基準面的改變,岩溶水適應其變化,形成了溶洞成層發育現象。侵蝕基準面的改變促使河流階地的發育,因此階地與成層分布的溶洞往往對應發育,每一層溶洞的高度與某一級階地的高度相當。例如,桂林灕江底部由於多次的地殼運動,形成了三層高度不同的水平溶洞。
1.1.3.4 氣候條件的影響
氣候對岩溶發育的影響也很大,我國廣西、貴州、雲南以及華南各省為亞熱帶、熱帶氣候,降水量大、降水季節長,因此岩溶發育比較強烈。我國華北各省如河北、山西以及遼寧為半乾旱半濕潤氣候,降水量小、降水季節較短,地表徑流與地表可溶岩接觸時間較少、較短,地下徑流與可溶岩接觸時間較長,地表岩溶一般發育微弱,而地下岩溶較為發育,常有大型岩溶泉出露,如山西省的一些岩溶泉。而西北和內蒙古一帶,氣候乾旱,岩溶發育就較微弱。
1.1.3.5 水文條件對溶洞發育的影響
一般來說,較大規模的溶洞主要分布在河流岸邊及其中上游地區,如廣西桂林位於灕江中上游地區,發育有大量的大型溶洞,灕江底部發育有三層溶洞。這是由於在水系發育地帶,河流流域多是下切較深的谷地,在岸邊地帶地下水水力梯度大,水交替強烈,並有外源地表水和遠處地下水的補給。外源水不但從水量上增強降水的作用,而且來自非岩溶地區的水具有較低的碳酸鹽飽和度,對碳酸鹽介質溶蝕和侵蝕能力強。遠離水系相對水力梯度變小,匯水面積小,岩溶作用相對較弱,一般發育的溶洞規模也較小。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區地勢較高,河流切割深度大,常常導致梯度較大的水動力條件,有利於岩溶作用,常形成規模較大的溶洞及地下河。另外,中上游地區地形變化小,溶蝕窪地和岩溶谷地發育,降水主要匯入這些負地形中補給地下水,有利於形成集中徑流,也形成較大規模的溶洞。下游地區是山地、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帶,地形坡度小,地表溝谷發育,降水主要形成地表徑流排泄,不利於形成大的溶洞。
『貳』 什麼是溶洞溶洞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景區,特別是溶洞,特別引人注目,也讓人嘆為觀止,因為這些溶洞是非常漂亮並且也是非常精湛的,可以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溶洞是一些可溶性岩石在經過喀什的作用之後所形成的一種地下溶洞,並且這些溶洞的形狀都是經過風化或者是地下水沖刷而形成的,長期一種溶蝕形成的結果。因為這些溶洞中的主要物質就是石灰岩在受空氣中的一些物質所作用之後,轉化為的碳酸氫鈣,由於各層岩石的構造以及硬度不相同,所以長期空氣以及地下水以及微生物的作用則會形成一種熔蝕性的空洞地下空間。而形成溶洞,主要是由於喀斯特作用。而我國各地的溶洞景觀非常的多,可以說這些景觀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種奇特的景觀。
『叄』 水滴石穿到底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水滴石穿」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水不停地滴下來,能把下面的石頭滴穿」。比喻力量雖小,但功到自然成。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種,有的是物理變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學變化造成的。 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沖擊力比較大,沖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這一過程是物理變化,只是石頭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水滴石穿的另一種原因是由於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與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於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水滴落在石灰石、大理石這一類石塊上時,碳酸就會與石塊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能溶於水的碳酸氫鈣,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
溶洞現象就是水滴石穿的一個典型例子。這個現象大家很熟悉,不多說。還有一種原因是受酸雨的腐蝕。 溶洞給人以神秘,夢幻的色彩,千姿百態的鍾乳石﹑石筍﹑石幔和石花都給人以美的感受。神奇的是,他們竟在悄悄的遊走,長高,變小,可生物學上已經否定鍾乳石等是生物的命題。而今天,我要討論的角度不同,從化學角度分析鍾乳石的不斷變化和不同姿態的形成,破解溶洞的形成。 溶洞中構成乳石的是石灰岩,而石灰岩的性質與大理石,石灰石相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而鍾乳石一系列變化的產生原因來源於主要成分碳酸鈣的一系列變化。 所以,我們不得不探究的是碳酸鈣的性質。
CaCO3碳酸鈣有這樣一種性質:當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時就會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Ca(HCO3)2]其化學反應式為: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如果受熱或遇壓強突然變小時溶在水中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積下來,並同時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可見溶洞中的各種景象的形成是遵循這兩條反應的。CaCO3在兩條反應中分解又析出,不斷發生上述反應,就形成了溶洞中各種奇異的,遊走變化的乳石。 參觀過溶洞的人不難發現,乳石互不相依,上面的圖案各不相同,十分有層次感,像層層雲朵。若僅考慮上文提出的兩條反應是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的。
接下來在已提出的兩反應的基礎上,讓我們探討乳石的層層疊疊,圖案各異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而雕琢這幅傑作的大師是石灰石地區地下長期溶蝕的結果。 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即參與反應的CaCO3的量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陡峭秀麗,層層疊疊的山峰和奇異的溶洞。例如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 分情況來說,還是遵循著兩條反應的,只是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鍾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石幔、石花。如若洞頂的鍾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了。總結來說,石灰岩中CaCO3的不斷反應溶解,不斷析出,再加上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以及外界環境提供的不同反應條件,都聯手打造出溶洞這美麗的奇跡。 趣味化學實驗——溶洞的形成模擬實驗 原料 磷酸三鈉(晶體)、三氯化鐵(晶體)、氯化銅(晶體)、膽礬(晶體)、明礬(晶體)、硫酸鎂(晶體)、蒸餾水等。 儀器設備 天平、粗鐵絲、塑料鏤孔隔板、鑷子、燒杯(1000mL)、葯匙等。 原理 5%磷酸三鈉溶液能與多種晶體鹽表面形成具有半透膜性質的難溶鹽,將晶體放在瓶中生長液的頂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晶體表面的難溶鹽從上往下生長。
操作步驟
1、將配製好的 5%磷酸三鈉溶液倒入標本瓶內靜置,備用。
2、將固定有晶體的支架,輕輕放在步驟 1 標本瓶的液面上方,觀察奇妙的實驗現象。
『肆』 「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水滴石穿」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水不停地滴下來,能把下面的石頭滴穿」。比喻力量雖小,但功到自然成。我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種,有的是物理變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學變化造成的。
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沖擊力比較大,沖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這一過程是物理變化,只是石頭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水滴石穿的另一種原因是由於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與水的共同作用。二氧化碳溶於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水滴落在石灰石、大理石這一類石塊上時,碳酸就會與石塊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能溶於水的碳酸氫鈣,使石塊局部緩慢溶解並流失。
溶洞現象就是水滴石穿的一個典型例子。這個現象大家很熟悉,不多說。還有一種原因是受酸雨的腐蝕。
溶洞給人以神秘,夢幻的色彩,千姿百態的鍾乳石﹑石筍﹑石幔和石花都給人以美的感受。神奇的是,他們竟在悄悄的遊走,長高,變小,可生物學上已經否定鍾乳石等是生物的命題。而今天,我要討論的角度不同,從化學角度分析鍾乳石的不斷變化和不同姿態的形成,破解溶洞的形成。
溶洞中構成乳石的是石灰岩,而石灰岩的性質與大理石,石灰石相似,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而鍾乳石一系列變化的產生原因來源於主要成分碳酸鈣的一系列變化。
所以,我們不得不探究的是碳酸鈣的性質。
CaCO3碳酸鈣有這樣一種性質:當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時就會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Ca(HCO3)2]其化學反應式為: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如果受熱或遇壓強突然變小時溶在水中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積下來,並同時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可見溶洞中的各種景象的形成是遵循這兩條反應的。CaCO3在兩條反應中分解又析出,不斷發生上述反應,就形成了溶洞中各種奇異的,遊走變化的乳石。
參觀過溶洞的人不難發現,乳石互不相依,上面的圖案各不相同,十分有層次感,像層層雲朵。若僅考慮上文提出的兩條反應是無法解釋這一現象的。
接下來在已提出的兩反應的基礎上,讓我們探討乳石的層層疊疊,圖案各異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而雕琢這幅傑作的大師是石灰石地區地下長期溶蝕的結果。
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於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即參與反應的CaCO3的量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陡峭秀麗,層層疊疊的山峰和奇異的溶洞。例如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
分情況來說,還是遵循著兩條反應的,只是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鍾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石幔、石花。如若洞頂的鍾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了。總結來說,石灰岩中CaCO3的不斷反應溶解,不斷析出,再加上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以及外界環境提供的不同反應條件,都聯手打造出溶洞這美麗的奇跡。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趣味化學實驗——溶洞的形成模擬實驗
原料
磷酸三鈉(晶體)、三氯化鐵(晶體)、氯化銅(晶體)、膽礬(晶體)、明礬(晶體)、硫酸鎂(晶體)、蒸餾水等。
儀器設備
天平、粗鐵絲、塑料鏤孔隔板、鑷子、燒杯(1000mL)、葯匙等。
原理
5%磷酸三鈉溶液能與多種晶體鹽表面形成具有半透膜性質的難溶鹽,將晶體放在瓶中生長液的頂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晶體表面的難溶鹽從上往下生長。
操作步驟
1、將配製好的 5%磷酸三鈉溶液倒入標本瓶內靜置,備用。
2、將固定有晶體的支架,輕輕放在步驟 1 標本瓶的液面上方,觀察奇妙的實驗現象。
現在的學生學習壓力很大,很少有機會到大自然去接觸到真實的溶洞,所以通過在實驗室中模擬出溶洞的形成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可以促進學生對於化學知識的了解與應用。
八張圖搞清高考化學知識框架
『伍』 滴水石穿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肯定有,石塊在水滴的打擊下會有磨損。一滴水帶來的質量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但時間是把殺豬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長日久石塊的形狀就會發生明顯的改變。由於在磨損的過程中,石塊只是形狀變化,並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至於有沒有化學變化,得看是什麼材質的石塊,如果是以硅酸鹽為主的石塊,由於硅酸鹽化學性質穩定,可以認為沒有化學變化,如花崗岩中SiO2含量多在70%以上(我們通常說的沙子主要成分也是SiO2)。
如果是以碳酸鈣為主的石塊,由於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實際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當水滴在含有較多碳酸鈣的大理石、石灰石這類石塊上時,發生化學侵蝕,生成可溶的碳酸氫鈣,這個過程有新物質生成,當然屬於化學變化了。
另外,水滴不僅可以穿石,條件適宜時水滴還可以成石,如在溶洞中的鍾乳石就是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分解。
(5)溶洞中會有什麼物理現象擴展閱讀
物理變化:變化時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
化學變化:變化時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依據變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質」這一本質特徵,可以區別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是判斷化學變化的唯一依據。
而變化過程中所伴隨的現象,如發光、放熱、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只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不能作為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例如,冰→液態水→水蒸氣,是同一物質的三種狀態變化,變化過程中水本身並沒有變成其他物質,屬於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有三種常見形式:
1、狀態的改變(固、液、氣三態的變化);
2、形狀的改變;
3、某種能量形式的改變(如物理學中通過傳導、對流以及輻射形式改變物質的溫度)。
例如,教室里電燈通電發光並放熱就是電能轉化為光能和熱能,屬於物理變化;而手電筒里燈泡發光是電池中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再轉化為光能,則屬於化學變化。
『陸』 溶洞形成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原理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相信很多朋友都欣賞過溶洞,但是溶洞的形成一般人都不了解,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溶洞形成的原因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溶洞形成的原因
岩溶作用所形成的空洞的通稱。
CaCO3碳酸鈣有這樣一種性質:當它遇到溶有CO2的水時就會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Ca(HCO3)2] 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如果受熱或遇壓強突然變小時溶在水中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 =CaCO3↓+CO2↑+H2O 在自然界中不斷發生上述反應於是就形成了溶洞中的各種景觀。
如聞名於世的桂林溶洞、北京石花洞,它們就是由於水和二氧化碳的緩慢侵蝕而創造出來的傑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當從溶洞頂滴到洞底時,由於水分的蒸發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澱。這些沉澱經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鍾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鍾乳石、石幔、石花。洞頂的鍾乳石與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了,就會形成奇特的石柱。
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 雨水 ,會使石灰石構成的岩層部分溶解,使碳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
CaCO3+CO2+H2O=Ca(HCO3)2
當受熱或壓強突然減小時溶解的碳酸氫鈣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澱
Ca(HCO3)2=CaCO3↓+CO2↑+H2O
大自然經過長期和多次的重復上述反應。從而形成各種奇特壯觀的溶洞,如桂林的七星岩、蘆笛岩、肇慶的七星岩、宜春的竹山洞等。在溶洞里,有千姿百態的鍾乳和石筍,它們是由碳酸氫鈣分解後又沉積出來的碳酸鈣形成的。
天然河水或井水中,常常含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鎂、硫酸鈣、硫酸鎂等雜質,如果含量較大,則這種水叫做硬水。硬水不宜作工業用水,因它在鍋爐中受熱分解會形成鍋垢,造成導熱不良,浪費燃料,甚至釀成事故。硬水也不宜飲用,如長期飲用,會患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用硬水洗滌衣物,洗滌效果差。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別是碳酸鹽類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蝕,有時並加以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狀,有洞穴、石芽、石溝、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種地貌地區,往往奇峰林立。
我國廣西、雲南、貴州等地有這種地貌。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現的奇峰異洞就是這樣形成的。
舊稱喀斯特,源於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地名。
地表水在運動過程中對所經過的沉積物或岩石有著重要的侵蝕作用,既包括水動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運,又包括水對岩石或沉積物的化學溶蝕作用,還包括碎屑物在搬運過程中的磨蝕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對碳酸鹽岩侵蝕作用的結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彎曲的溝壑、高高的冰蝕懸谷、氣勢磅礴的大峽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學侵蝕作用的寫照。
溶洞的主要分類
按其發育演化,岩溶可分出以下6種。
1)地表水沿灰岩內的節理面或裂隙面等發生溶蝕,形成溶溝(或溶槽),原先成層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溝分開成石柱或石筍.
2)地表水沿灰岩裂縫向下滲流和溶蝕,超過100m深後形成落水洞。
3)從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層後發生橫向流動,形成溶洞。
4)隨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發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積小,稱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積大則稱陷塘。
5)地下水的溶蝕與塌陷作用長期相結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橋。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在舊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繼續進行。雲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階段(溶溝階段)的產物,這里的自然風光因阿詩瑪姑娘的動人 傳說 而變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則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廣西境內,經常可看到這種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稱“神女鏡”或“仙女鏡”。
溶洞的攝影技巧
溶洞攝影需事先做好准備。
最好選用帶有內測光的單反照相機,口徑越大越好,若能使用帶廣角的變焦鏡頭最好。要准備一隻手電筒,用來提供照明以便操作。
溶洞內一般有裝飾燈,所以攝影時要注意避免燈光直射鏡頭,並使用鏡頭遮光罩。
『柒』 溶洞的相關知識
大自然的景觀千奇百怪,有許多奇妙的景觀。例如,杭州的瑤琳仙境,宜興的張公洞、善卷洞,桂林的七星岩、蘆笛岩……這些溶洞都是旅遊勝地。到過這些溶洞的人都不會忘記那千姿百態的石鍾乳、石筍和石柱,不會忘記那寬敞高大的洞穴、曲折迂迴的通道。人們不僅喜歡這些溶洞,更關心那些引人入勝、宛如地下龍宮的溶洞的形成原因。
溶蝕說
過去人們有一種看法,就是這些溶洞是地下水沉澱和溶蝕的結果。雖然溶洞都是十分堅硬的碳酸鹽質岩石,但由於長期沉浸在地下水中,因此被溶解,特別是當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其溶解速度更加迅速。這樣,一年又一年,堅硬的岩層就會被溶蝕出一個個洞穴。當溶有石灰質的地下水再次滴入洞中時,由於環境中壓力、溫度的變化,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從而降低了水對石灰質的溶解力。這樣,原本溶解在水中的部分石灰質會因為過於飽和而沉澱析出,長時間的累積就會形成一根根形態各異的石鍾乳、石柱和石筍。
「生物建造」新理論
不久前這種傳統的觀點受到了中國科學家的挑戰。經過5年的考察,中國溶洞科學家發現,溶洞的形成和藻類生物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溶洞形成的「生物建造說」新理論。生物建造學認為,雖然溶洞的洞穴空間的形成和水的溶蝕作用相關,但溶洞里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鍾乳、石筍和石柱的形成,應該主要是由藻類生物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逐漸建造起來的,然後經過後來的石化作用,才形成今天的面貌。
藻類的貢獻
生物建造說認為,藻類是一種地球上最早出現、到現在依然廣泛分布的原始植物,它們與其他植物一樣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和趨光生長的特性。因為它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鈣質,可以收集、粘結微細的石灰質顆粒,而溶洞中的石鍾乳幾乎都是迎著光線向上彎麴生長的,這符合藻類的趨光生長的特性。石鍾乳、石筍內部還有像樹木年輪一樣的同心圓狀構造,這又可以理解為是藻類生物逐年生長,分泌、收集和粘結石灰質微粒的結果。另外,在有些溶洞的岩石中還找到了近似古代藻類生物的層狀化石結構;在有些溶洞的表層,還發現至今依然生長著的多種多樣的藻類生物。
『捌』 溶洞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溶洞的形成是水對碳酸鹽岩溶蝕、侵蝕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和水的搬運作用共同作用的結果。溶蝕作用是水中微弱的碳酸與碳酸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溶解於水中的鈣離子和重碳酸根。此反應是可逆的,其條件就是溫度和壓力。侵蝕作用是水流動產生的機械能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由於形成鍾乳石的水動力不同及其沉積部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類型,主要有:石鍾乳、石筍、石柱、鵝管、石旗、石盾、石簾、捲曲石、邊石、雲盆、鈣板、穴珠、晶花等,以及它們的組合形態。
『玖』 溶洞是怎麼形成的
在上「二氧化碳的性質」一節給學生介紹溶洞的形成時,由於教學條件所限,沒有相應的資料片,我就讓學生回想開春時房檐上形成的「冰溜子」或水滴在地上逐漸形成「冰柱」的現象,就可以理解溶洞內鍾乳石、石筍、石柱的形成過程。(只是「冰溜子」形成是由於溫度變化引起的,而「溶洞」的形成是由於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受熱或壓強變小時發生分解反應而形成的。)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與這個相似?這時有位同學問:「老師,語文課上老師講過『水滴石穿』這個成語,它的形成和你所說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呀?」這時有位同學說:「『水滴石穿』的『水』指的是房檐流下的夏天的雨水和老師說的『水』是不同的。」另一位同學說:「對,老師說的是地下水,是溶有碳酸氫鈣的水,是和雨水根本不同的。」
這時我想:應該利用這個問題,調動學生自主運用所學知識積極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好時機。於是就說:「這個問題同學們問的很好,而且剛才兩位同學的解答也很有見地,下面請同學們分組進一步討論,如何從我們所學過的理論知識中
尋找正確的答案?」經過討論有的小組說:「這兩種水是不同的,溶洞中的水是地下水,它裡面溶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鈣經過反應後,由它的生成物形成了鍾乳石,是一個化學變化;『水滴石穿』的水是雨水,它滴在石頭上,就象人用一個小鐵錘敲石頭一樣,天長日久,石頭被擊穿了,是一個物理變化。」有的小組反駁說:「這兩個現象都是化學變化,溶洞中的水是地下水,溶有碳酸氫鈣,碳酸氫鈣經過分解反應後生成碳酸鈣形成了鍾乳石,而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形成了碳酸,它又與石頭中的碳酸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了可溶性的碳酸氫鈣,時間久了,石頭被溶解而形成了一個小洞的。」也有的小組說:「我們認為溶洞的形成是地下水中溶有的碳酸氫鈣分解後形成的,是個化學變化,但『水滴石穿』應是既有物理變化——雨水的敲打作用,又有化學變化——碳酸水的溶解原因,應該說是這兩種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討論,同學們的意見逐步統一為第三種結論。
這時,下課鈴聲響了,同學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愉快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