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地球季節之分
季節之分還是由南北半球之分決定的
北半球有北回歸線,南半球有南回歸線
由於地軸是傾斜的
所以造成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同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半球來回移動
當太陽直射點到達北回歸線時,就是北緯23度26分時,是夏至,也就是6月22日,這時北半球任何一個地方太陽高度角最大,北半球也就是夏季
當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南回歸線的時候,就是南緯23度26分,是冬至,也就是12月22日,這時北半球任何一個地方的太陽高度角最小,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
以上是我的回答
Ⅱ 以北半球為例地球上的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以北半球為例地球上的四季是劃分的:
三月份--五月份是春季;六月份--八月份是夏季;九月份--十一月份是秋季;十二月月份--次年二月份是冬季。
Ⅲ 一年四季怎麼分 每個季節各是哪幾個月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每個季節的月份是不能固定的。
第一種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第二種
天文學分類法(即西方分類法)四季劃分更強調四季的氣候意義,是以二分二至日作為四季的起始點的,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這種四季比我國傳統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第三種
為了准確地反映各地的實際氣候情況,劃分四季常採用氣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學者張寶坤分類法,採用候平均氣溫劃分四季。並且規定:候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22℃的時期為夏季,小於或等於10℃的時期為冬季,介於10℃~22℃之間的為春季或秋季。
按此標准劃分四季,中緯地區季節與氣候相一致,低緯地區和極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溫度變化很不明顯。同時,在中緯地區,各季的長度也不一樣。這就是氣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這種方法,可以結合各地的具體氣候,農業,故運用較多。
第四種
氣候統計法,因為一般以1月份為最冷月,因此,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種四季分類法,比較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3)物理地球季節如何快速分辨擴展閱讀:
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現為一種天文現象,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當然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改變,決定了溫度的變化。
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周期性變化規律。
從春分經夏至到秋分,北半球處於夏半年,南半球處於冬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處於極晝,南極處於極夜;北回歸線以北的太陽高度始終大於平均值,南回歸線以南則小於平均值。
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北方的地平圈上。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陽均升起於正東方,降落於正西方。
從秋分經冬至到春分,北半球處於冬半年,南半球處於夏半年。在此期間,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都同上述情況相反。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於東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於西南方的地平圈上。
從夏至經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在此期間,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極晝帶逐漸縮小;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極夜帶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太陽高度一直在減小,南回歸線以南則在增大。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出升方向由東北變為東南,降落方向由西北變為西南。秋分日由正東升起,正西降落。
從冬至經春分到夏至,北半球由冬半年變為夏半年,南半球由夏半年變為冬半年。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極晝極夜和太陽高度的變化同上述情況相反。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的方向由東南變為東北,降落方向由西南變為西北。
從冬至到春分和從夏至到秋分,全球各地晝長都向平均值(12小時)接近,極晝、極夜的范圍都逐漸縮小。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都在向平均值接近。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起方向逐漸接近正東,降落方向接近於正西。
從春分到夏至和從秋分到冬至,全球各地晝夜長短都在向極值變化,極晝、極夜的范圍都逐漸擴大。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的太陽高度也趨向極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升、落的方向,分別向東北、東南和西北、西南移動。
由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較復雜,所佔篇幅較多,我們沒有充分地說明,讀者自行總結出規律來也是不難做到的。在分析的時候,最好能分成幾個階段來進行。
例如,在北半球,可以從春分到太陽直射該地算做一個階段,再到夏至為第二個階段,夏至以後到再次太陽直射為第三個階段,以後可以把到冬至作為下一個階段,由冬至到春分是最後一個階段,太陽完成了一次回歸運動。
每個階段晝夜長短、太陽高度、太陽的升落方向及正午時太陽的方向(例如,北半球夏至時,太陽在正午時位於天頂以北,冬至時則在天頂以南),等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參考資料:
四季(天文現象)_網路
Ⅳ 在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中,怎麼辨別春夏秋冬。要詳細仔細地講,謝謝各位了!!
辨別春夏秋冬應根據太陽光直射地球的半球位置以及地球公轉方向進行辨別。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繞太陽公轉過程中,自轉軸對地球軌道面是傾斜的。由於地軸與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軸與地球軌道面交角應是90°——23°26′,即66°34′。地球無論公轉到什麼位置,這個傾角是保持不變的。因此,可以從太陽光直射地球的半球位置判斷夏季和冬季:
太陽光直射的半球為夏季,與之相對的就是太陽光直射另一個半球,即冬季。而介於二者之間的就是春季或秋季。分辨哪個為春季哪個為秋季,主要依據地球公轉方向,順著地球公轉方向,春季在冬季之後,秋季在夏季之後。
(4)物理地球季節如何快速分辨擴展閱讀
地球公轉的特點有:
1、由於黃赤交角的影響,使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一年有兩次太陽直射,在南北回歸線上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以北和南回歸線以南地區一年中沒有太陽直射。
2、視太陽由春分點經過夏至點到秋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慢,需要186天多,長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
3、視太陽由秋分點經過冬至點到春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快,需要179天,短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見,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長的根本原因。
4、地球是在公轉過程中,所經過的路線上的每一點,都在同一個平面上,而且構成一個封閉曲線。
5、地球公轉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陽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陽的公共質量中心,不僅地球在繞該公共質量中心在轉動,而且太陽也在繞該點在轉動。
Ⅳ 看地球公轉圖如何判斷春夏秋冬
看圖中太陽光線直射地球的位置來判斷。
如上圖中,地球在公轉軌道的A點時,太陽光線直射北半球,為夏至日前後,則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地球在公轉軌道C點時,太陽光線直射南半球,為冬至日前後,則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
而當地球在B點和D點時,太陽光線直射赤道,則這兩點分別是秋分日和春分日,北半球分別是秋季和春季,南半球的季節則相反。
Ⅵ 如何判斷地球上任意兩個點的季節相不相同
如果單單問季節很簡單,只要兩地在同一個半球,比如北半球或者南半球,季節相同。如果一個北半球一個南半球,季節相反
Ⅶ 怎麼通過圖(四季交替)來區分那個地球表示的是哪個季節
地里最重要的就是看圖.一般考到的季節有四種 春分 夏至 秋分 和冬至 .春分的時間是3月21日 夏至是6月22 秋分是9月23 冬至是12月22 .春分和秋分時的圖是一樣的都是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夏至則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北半球晝長夜短、冬至則是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那半球晝長夜短.其餘的得具體落實到圖上、才能分析.
Ⅷ 書上有4個地球圖,怎麼識別它的季節
你好!
首先地球都是向右歪的,在左側時,北邊離太陽近(即夏季),在右邊是南邊離太陽近(即冬季),地球繞太陽是逆時針轉,所以上方的為春季,下方的為秋季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Ⅸ 書上有4個地球圖,怎麼識別它的季節
看地球圖的地軸,如果地球的地軸是「/」這樣,而地球圖在太陽的左邊即是夏天,地球圖在太陽的那邊即是春天,地球圖在太陽右邊即是冬天,在太陽的眼前邊即是秋天。
反過來,如果你的地球圖的地軸是這樣「」,那麼地球圖在太陽的左邊即是冬天,在眼前邊即是春天,在太陽的右邊即是夏天,在太陽的那一邊即是秋天。
Ⅹ 四季如何區分
四季是根據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變化來劃分的。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10)物理地球季節如何快速分辨擴展閱讀:
在氣候上,四個季節是以溫度來區分的。在北半球,一般來說每年的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在南半球,各個季節的時間剛好與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時,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時,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個季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季節的轉換是逐漸的。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而且與其自轉的平面有一個夾角。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