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描述地球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質

描述地球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質

發布時間:2022-09-25 07:59:36

①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質及其研究意義(歸納地球科學概論)

1,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學科的統稱,我們生活在一個星球上,通常情況下,地理學,地質學,海洋學,大氣物理學,古生物學等學科,地球科學,地球科學,地球系統(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間)的變化過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礎學科。 3,本理論的顧氏衛法的遺產的各種地質??事件的地質現象和結果,利用現代地質作用的法律,古地質事件,條件,過程和反推力裝置的功能。 4深深的裂痕地球表面凹陷,構造地殼下降區范圍內的高角度斷層拉長,數百到數千公里的大型地質單位。 5,山脊,也被稱為洋中脊,脊長或中央。隆起在中央和整個世界的海洋,在這個星球上最長,最廣泛的全球海洋中山系在海底。島弧,大陸和海洋盆地弧形分布的島嶼。弦支穹頂結構;穹頂結構的丹霞地貌發育平台蓋背斜的形式大致呈圓形,中央為圓頂狀。
8,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地震烈度分布在某一個地方的地面震動的強度。如圖9所示,磁傾角;地球的表面之間的角度,在任何點在相對於水平面的地球的磁場矢量的總強度。 10個冰川冰川緩慢移動或天然冰自身的重力沿坡緩緩流淌的壓力。 11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環境,生物和他們的生存和生活,互相交流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交流,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
12,在附近的地面鬆散層率的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非常低的,通常只有幾百米每秒,稱為低速區,地殼由各種岩石面莫霍面圓。 14日,組成地球的岩石圈的岩石在地殼和上地幔殼實心球的頂部。 15,沉積岩,也被稱為「沉積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的風化形成的風化,侵蝕的條件下,,和外力地質岩石一系列由以前的(母岩),和然後通過輸送,沉降,形成鞏固的岩石。

② 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特徵並簡要概述地球內部的主要物理性質

地球作為一個整體,在構造上有它自己顯著的特徵,即它是由同心圈所組成,不論是地球內部還是地球表面都是如此。

地球最外面的一層叫地殼(lithosphere,the earth's crust),這就是地球的表皮,假如把地球比作雞蛋的話,那麼,地殼就相當於雞蛋的蛋殼。地殼由各種岩石組成,除地表覆蓋一層薄薄的沉積岩、風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崗岩類的岩石組成,由於富含硅和鋁,稱為硅鋁層;硅鋁層的厚度並不到處一樣,在大洋深處有的地方甚至沒有硅鋁層,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輝長岩類的岩石組成,由於富含硅和鎂,稱為硅鎂層。除大洋底部有硅鎂層直接露出處,其餘都埋在硅鋁層之下。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3公里,大陸所在的地方比較厚一些,海洋的地方比較薄,最薄的地方10公里都不到。如我國青藏高原下面的地殼厚度在65公里以上。海洋下面的地殼,厚度只有5-8公里。在地殼表面還有一層風化殼,上面「發育」了一層薄薄的土壤。地殼的壓力由上至下逐漸加大,由表面的一個大氣壓增至1300個大氣壓,溫度至底部增加到攝氏1000度左右。

地殼同我們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最密切,裡面含有大量的礦產,可供我們開采利用。

地殼往下的那一層叫做地幔(mantle),又稱「中間層」,介於地殼和地核之間,是固體層,厚度2900公里左右。地幔可分為上下兩層。上地幔深度35-1000公里,上地幔最靠地殼的一層是由橄欖岩一類的物質組成,這種物質非常堅硬。現在知道最深的地震,是發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即地幔上部。地幔的物質可能是固態的,也可能象粘膠一樣處在半流動狀態,當它受到外力作用時,能夠變形而不致破裂。如果地殼的某個地方發生了裂縫,「地幔」上部的物質就會噴出地表,變成熔融赤熱的熔岩,這就是火山噴發了。下地幔離地面1000-2900公里,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鐵。地幔體積佔地球總體積的83%,質量占整個地球的66%。

地幔再往裡就是地核(core),它的半徑約3500公里。地核可分為「外地核」和「內地核」兩層。處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體狀態。4980-5120公里深處,是一個過渡帶,從5120公里直到地心則為內地核,是固體狀態。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鐵,另外還有一些鎳和碳的元素。內地核的半徑約1300公里,因為地核離開地面太深,很少有「訊息」傳來,所以我們至今對它了解得很少。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核成分是鐵呢?我們通過對地震波的研究,可以估算出地核物質的平均密度大約為每立方厘米10.7克。人們通過計算,大概知道地核處的壓力在每平方厘米1550噸~3880噸之間,溫度在5000度左右。在如此高溫高壓下,有什麼樣的物質可以使它的密度達到10.7克/立方厘米呢?而這種物質又必須是一種比較普遍存在的,至少要佔整個地球質量的三分之一。這樣,人們就會自然考慮到宇宙中最為普遍的重元素,密度為7.86克/立方厘米的鐵。它在地心高溫高壓下的密度值會達到10.7克/立方厘米左右。這是從地球本身的特點分析而得出的結論。

此外,人們還從落到地球上的大量隕石的物質組成加以合理的推論。一般說,隕石有兩種,一種是硅酸鹽類組成的石質隕石;另一種是含90%的鐵與9%的鎳和1%的其他元素組成的鐵隕石。科學家們已基本弄清楚,隕石是一顆碎裂的行星的殘屑;鐵質隕石就是這顆行星的內核碎屑。這不能不使人想到地核的內核也是以鐵為主的鐵鎳核心。

也有的科學家認為地核與地幔的成分相似,到底地核的成分是什麼,還有待科學家的進一步探索。
好運

③ 地球內部的主要物理性質

地球內部的主要物理性質包括密度、壓力、重力、溫度、磁性及彈塑性等。

(一)密度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可算出地球的質量為5.974×1021 t,再利用地球體積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6 g/cm3。但地表岩石實測的平均密度僅為2.7~2.8 g/cm3,由此可以肯定地球內部必定有密度更大的物質。

目前,對地球內部各圈層物質密度大小與分布的計算,主要是依靠地球的平均密度、地震波傳播速度、地球的轉動慣量及萬有引力等方面的數據與公式綜合求解而得出的。計算結果表明,地球內部的密度由表層的2.7~2.8 g/cm3 向下逐漸增加到地心處的12.51 g/cm3,並且在一些不連續面處有明顯的跳躍,其中以古登堡面(核-幔界面)處的跳躍幅度最大,從5.56 g/cm3 劇增到9.98 g/cm3;在莫霍面(殼-幔界面)處密度從2.9 g/cm3 左右突然增至3.32 g/cm3。各圈層物質密度的大小及變化見圖3-3a及表3-1。

圖3-3 地球內部的主要物理性質

(二)壓力

地球內部的壓力是指不同深度上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實質上是壓強。在地球內部某點,來自其周圍各個方向的壓力大致相等,其值與該點上方覆蓋的物質的質量成正比。地球內部的這種壓力又稱為靜壓力或圍壓,按靜壓力平衡公式可表示為p=hρhgh(即靜壓力p等於某深度h和該深度以上的地球物質平均密度ρh與平均重力加速度gh的乘積)。

因此,地球內部壓力總是隨深度連續而逐漸地增加的。如果知道了地球內部物質的密度大小與分布,便可求出不同深度的壓力值。例如,地殼的平均密度約2.75 g/cm3,那麼深度每增加1 km,壓力將增加約27.5 MPa。計算證明,壓力值在莫霍面處約1200 MPa,古登堡面處約135200 MPa,地心處達361700 MPa。地球內部各圈層的壓力大小及變化情況見圖3-3b及表3-1。

(三)重力

地球上的任何物體都受著地球的吸引力和因地球自轉而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地球吸引力和離心力的合力就是重力(gravity)。地球的離心力相對吸引力來說是非常微弱的,其最大值不超過引力的1/288,因此重力的方向仍大致指向地心(圖3-4)。地球周圍受重力影響的空間稱重力場。重力場的強度用重力加速度來衡量,並簡稱為重力(單位為伽(Gal)或毫伽(mGal)。

圖3-4 地球引力、慣性離心力和重力的關系示意圖

地球表面各點的重力值因引力與離心力的不同呈現一定的規律性變化。根據萬有引力定律(F=Gm1 m2/r2),地球表面的引力與地球半徑的平方成反比,而地球的形狀接近於一個赤道半徑略大、兩極半徑略小的扁球體。因此,地球兩極的重力值最大,並向赤道減小,減小數值可達1.8 cm/s2 左右。依照離心力公式(C=mω2 r),在角速度相同的情況下,地表各點的離心力與它到地球自轉軸的垂直距離成正比。因此,離心力以赤道最大,可達3.4 cm/s2,並全部用來抵消引力;向兩極離心力逐漸減小為零,所以,在引力與離心力的共同影響下,重力值具有隨緯度增高而增加的規律,赤道處重力值為978.0318 cm/s2,兩極為983.2177 cm/s2,兩極比赤道增加5.1859 cm/s2

在地球內部,重力因深度而不同。由於地球內部的慣性離心力變得更加微弱,故地球內部的重力可簡單地看成是引力。地球大體上是一個由均質同心球層組成的球體,在這樣的球體內部,影響重力大小的不是地球的總質量,而只是所在深度以下的質量。如質點位於地下2885 km深處的核-幔界面上時,對質點具有引力的只是地核,而地殼與地幔對質點的引力因其呈圈層狀而正好相互抵消。根據上述原理,利用地球內部的密度分布規律,便可求出地球內部不同深部的重力值。從地表到地下2885 km的核-幔界面,重力值大體上隨深度而增加,但變化不大,在2885 km處達到極大值(約1069 cm/s2)。這是因為地殼、地幔的密度低,而地核的密度高,以致質量減小對重力的影響比距離減小的影響要小一些。從2885 km到地心處,由於質量逐漸減小為零,故重力也從極大值迅速減小為零,見圖3-3c及表3-1。

(四)溫度

礦井隨深度增加而溫度增高、溫泉、火山噴出熾熱的岩漿等事實,都告訴我們地球內部是熱的。溫度在地球內部的分布狀況稱為地溫場(geothermal field)。

在地殼表層,由於太陽輻射熱的影響,其溫度常有晝夜變化、季節變化和多年周期變化,這一層稱為外熱層。外熱層受地表溫差變化的影響由表部向下逐漸減弱,外熱層的平均深度約15 m,最多不過幾十米。在外熱層的下界處,溫度常年保持不變,等於或略高於年平均氣溫,這一深度帶稱為常溫層。在常溫層以下,由於受地球內部熱源的影響,溫度開始隨深度逐漸增高。通常把地表常溫層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溫度稱為地熱增溫率或地溫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溫度每增加1 ℃所增加的深度則稱為地熱增溫級)。世界上不同地區地溫梯度並不相同,如我國華北平原約為2.5~3.5℃/100 m,大慶油田可達4.5 ℃/100 m。據實測,地球表層的平均地溫梯度約為3 ℃/100 m;海底的地溫梯度一般為4~8 ℃/100 m,大陸一般為1~5 ℃/100 m,海底的地溫梯度明顯高於大陸的地溫梯度。

地溫梯度是根據地殼淺部實測所得的平均值,一般只適合於用來大致推算地球淺層(地殼以內)的地溫分布規律,並不適用於整個地球內部。如果按平均100 m增溫3 ℃計算,至地殼底部地溫將超過900 ℃,到地心將高達200000 ℃的驚人數值,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地球內部除了地殼以外當絕大部分處於熔融甚至氣體狀態,這與地球內部絕大部分可以通過地震波橫波(即主要為固態)的觀測事實不符。實際上,地溫梯度是隨深度增加逐漸降低的。對於地球深部的溫度分布,目前主要是根據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熔點溫度的關系式推導得出的。根據目前最新的推算資料,在莫霍面處的地溫大約為400~1000 ℃,在岩石圈底部大約為1100 ℃,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約650 km深處)大約為1900 ℃,在古登堡面(核幔界面)附近大約為3700 ℃,地心處的溫度大約為4300~4500 ℃(圖3-3d,表3-1)。

由於熱具有從高溫向低溫傳播的性質,所以地球內部的高溫熱能總是以對流、傳導和輻射等方式向地表傳播並散失到外部空間,通常把單位時間內通過地表單位面積的熱量稱為地熱流密度(geothermal heat flow)。目前全球實測的平均地熱流密度值約為61.3 mW/m2(mW讀毫瓦),大陸地表熱流密度的平均值(61.0 mW/m2)與海底的平均值(61.5 mW/m2)基本相等。地表的不同地區地熱流密度值並不相同,一般在一些構造活動的地區(如年輕山脈、大洋中脊、火山、島弧等)熱流密度值偏高,而在一些構造穩定的地區熱流密度值偏低。

地表熱流密度值或地溫梯度明顯高於區域平均值或背景值的地區稱為地熱異常區。地熱異常可以用來研究地質構造的特徵(包括地震活動),同時對研究礦產(如金礦、石油等)的形成與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地熱也是一種重要的天然資源,尋找地熱田可用於發電、工業、農業、醫療、旅遊和民用等。

(五)磁場

圖3-5 地球的偶極磁場

地球周圍存在著磁場,稱地磁場(geomagnetic field)。地磁場近似於一個放置地心的磁棒所產生的磁偶極子磁場(圖3-5),它有兩個磁極,S極位於地理北極附近,N 極位於地理南極附近。兩個磁極與地理兩極位置相近,但並不重合,磁軸與地球自轉軸的夾角約為11.5 °。以地磁極和地磁軸為參考系定出的南北極、赤道及子午線被稱為磁南極、磁北極、磁赤道及磁子午線。1980年實測的磁北極位置為北緯78.2 °,西經102.9 °(加拿大北部),磁南極位置為南緯65.5 °,東經139.4 °(南極洲)。長期觀測證實,地磁極圍繞地理極附近進行著緩慢的遷移。

地磁場的磁場強度是一個具有方向(即磁力線的方向)和大小的矢量,為了確定地球上某點的磁場強度,通常採用磁偏角、磁傾角和磁場強度三個地磁要素(圖3-6)描述。

圖3-6 地球的磁場強度矢量及地磁要素

磁偏角是磁場強度矢量的水平投影與正北方向之間的夾角,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之間的夾角。如果磁場強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東稱東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稱西偏。我國東部地區磁偏角為西偏,甘肅酒泉以西多為東偏。

磁傾角是磁場強度矢量與水平面的交角,通常以磁場強度矢量指向下為正值,指向上則為負值。磁傾角在磁赤道上為0°;由磁赤道到磁北極磁傾角由0° 逐漸變為+90 °;由磁赤道到磁南極磁傾角由0 °逐漸變為-90 °。

磁場強度大小是指磁場強度矢量的絕對值。地磁場的強度很弱,平均為50 μT(T為特[斯拉]的符號);在磁力線較密的地磁極附近強度最大,為60 μT左右;由磁極向磁赤道強度逐漸減弱;在磁赤道附近最小,為30.7 μT。

近代對地磁場的研究指出,地磁場由基本磁場、變化磁場和磁異常三個部分組成。

基本磁場佔地磁場強度的99%以上,是構成地磁場主體的穩定磁場。它決定了地磁場相似於偶極場的特徵,其強度在近地表時較強,遠離地表時則逐漸減弱。這些特徵說明了基本磁場是起源於地球內部。對於基本磁場的起源,過去曾認為地球本身是一個大永久磁鐵,使得它周圍產生磁場。但現代物理證明,當物質的溫度超過其居里溫度點時,鐵磁體本身便失去磁性。鐵磁體的居里溫度是500~700 ℃,而地球深部的溫度遠遠超過此數值,所以地球內部不可能是一個龐大的磁性體。現今比較流行的地磁場起源假說是自激發電機假說。該假說認為地磁場主要起源於地球內部的外地核圈層。由於外地核可能為液態,並且主要由鐵、鎳組成,因此它可能為一個導電的流體層,這種流體層容易發生差異運動或對流。如果在地核空間原來存在著微弱的磁場時,上述差異運動或對流就會感生出電流,產生新的磁場,使原來的弱磁場增強;增強了的磁場使感生電流增強,並導致磁場進一步增強。如此不斷進行,磁場增強到一定程度就穩定下來,於是便形成了現在的基本地磁場。

變化磁場是起源於地球外部並疊加在基本磁場上的各種短期變化磁場。它只佔地磁場的很小部分(<1%)。這種磁場主要是由太陽輻射、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的黑子活動等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它常包含有日變化、年變化及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即較劇烈的變化)等成分。

磁異常(magnetic anomaly)是地球淺部具有磁性的礦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場,它也疊加在基本磁場之上。一個地區或地點的磁異常可以通過將實測地磁場進行變化磁場的校正之後,再減去基本磁場的正常值而求得。如所得值為正值稱正磁異常,為負值稱負磁異常。自然界有些礦物或岩石具有較強的磁性,如磁鐵礦、鉻鐵礦、鈦鐵礦、鎳礦、超基性岩等,常常能引起正異常。因此,利用磁異常可以進行找礦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質情況。

(六)彈塑性

地球具有彈性,表現在地球內部能傳播地震波,因為地震波是彈性波。日、月的吸引力能使海水發生漲落即潮汐現象,用精密儀器對地表的觀測發現,地表的固體表面在日、月引力下也有交替的漲落現象,其幅度為7~15 cm,這種現象稱為固體潮,這也說明固體地球具有彈性。同時,地球也表現出塑性。地球自轉的慣性離心力能使地球赤道半徑加大而成為橢球體,表明地球具有塑性;在野外常觀察到一些岩石可發生強烈的彎曲卻未破碎或斷裂,這也表明固體地球具有塑性。地球的彈、塑性這兩種性質並不矛盾,它們是在不同的條件下所表現出來的。如在作用速度快、持續時間短的力(如地震作用力)的條件下,地球常表現為彈性體;在作用力緩慢且持續時間長(如地球旋轉離心力、構造運動作用力)或在地下深部較高的溫、壓條件下,則可表現出較強的塑性。

④ 地球的物理性質

遠日點距離: 152,097,701 km (1.016 710 333 5 AU)
近日點距離: 147,098,074 km (0.983 289 891 2 AU)
軌道半長軸: 149,597,887.5 km (1.000 000 112 4 AU)
軌道半短軸: 149,576,999.826 km (0.999 860 486 9 AU)
軌道周長: 924,375,700 km ( 6.179 069 900 7 AU)
軌道離心率: 0.016 710 219
平均公轉速度: 29.783 km/s (107,218 km/h)
最大公轉速度: 30.287 km/s (109,033 km/h)
最小公轉速度: 29.291 km/s (105,448 km/h)
軌道傾角: 0 (7.25°至太陽赤道)
升交點赤經: 348.739 36°
近日點輻角: 114.207 83°
衛星: 1個(月球)
物理特徵
橢圓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徑: 6,372.797 km
赤道半徑: 6,378.137 km
兩極半徑: 6,356.752 km
縱橫比: 0.996 647 1
赤道圓周: 40,075.02 km
子午圈圓周: 40,007.86 km
平均圓周: 40,041.47 km
表面積: 510,065,600 km²
陸地面積: 148,939,100 km²(29.2 %)
水域面積: 361,126,400 km²(70.8 %)
體積: 1.083 207 3×1012 km³
質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m³
赤道表面重力: 9.780 1 m/s²]] (0.997 32 g)
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
恆星自轉周期: 0.997 258 d (23.934 h)
赤道旋轉速率: 465.11 m/s
軸傾斜: 23.439 281°
北極赤經: 未定義
赤緯: +90°
反照率: 0.367
表面溫度: 最小:184K (-89.2 ℃)
平均:287k (14℃)
最大:331k (57.7 ℃)

⑤ 試論述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質

你好, 地球(英語: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運動軌跡與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是目前發現的星球中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

中文名:地球
外文名:Earth
別稱:蓋亞(Gaia)
分類:行星
質量:5.965×10^24kg
平均密度:5507.85kg/m³
直徑:12756千米
表面溫度:15攝氏度(59華氏度)
逃逸速度:11.2km/s(≅39,600 km/h)
反照率:0.367
自轉周期:23h56min4s
赤經:未定義
赤緯:+90°
半長軸:149,597,887.5km
離心率:0.016710219
公轉周期:一年(365.24219天)
軌道傾角:0(7.25°至太陽赤道)
體積:1.0832073×10^12km³
遠日點距離:152,097,701.0km
近日點距離:147,098,074.0km
軌道周長:924,375,700.0km
近日點輻角:114.20783°
軌道半短軸:149,576,999.826km
平均公轉速度: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轉速度: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轉速度:29.291km/s(105,448km/h)
衛星:月球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恆星日:0.997258d(23.934h)
赤道圓周長:40,075.13km
縱橫比:0.9966471
赤道旋轉速率:465.11m/s
希望能幫到你。

⑥ 地球主要的物理特性是什麼

地球主要的物理特性: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萬生物的家園,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地球平均密度 5,515.3 kg/m³、公轉周期 365日6時9分10秒 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是目前發現的星球中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

⑦ 地球的物理性質包括哪些

答:地球的物理性質包括:鐵鎳內核、地幔、熔岩、地殼以及高山海洋大氣層組成的。地磁發自內核,有南北極之分,從而保護了地球生命不受外太空射線的傷害。地球自西向東圍繞著地軸24小時一周的速度旋轉。並圍繞著太陽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轉。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有27度夾角,一年中有了四季之分。才有了滄海桑田,萬物繁榮的今天。

⑧ 地球的哪些物理性質有利於地球生命的存在

地球哪些特性有利於生命的存在呢?

(1)首先,地球距日距離適中,不太近,也不太遠。這樣就有利於接受適中的光照,給植物提供太陽能,讓其自如利用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太陽能夠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太陽。此外,太陽輻射還能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運動的主要動力。所以,地球距離太陽適中的距離,使地球得到穩定的太陽光照,是適合人類居住的重要條件。而其他的星球,距日距離不是太遠,就是太近。

(2)其次,宇宙上的行星運動都有相同的特點:共面性、同向性、近圓性,並且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這也就形成了地球安全的空間運動軌道,有利人類生存。

這是地球適合人類居住的外部條件。而地球自身也擁有優越的、其他星球不具備的生命存在條件。

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生命的活動需要的能量是通過新陳代謝供給的,而過冷或過熱的環境都不利於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也就不利於生命的正常活動。所以,適宜的溫度是生命活動必需的。

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大氣層保護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而地球上有合適的大氣和重要的大氣層保護。它可以擋住來自宇宙空間強烈的紫外線,讓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傷害;它可以擋住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隕石,保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它可以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光均勻散發,避免了地球溫度的劇烈變化

(3)生命都離不開水,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分,也為生命提供了適合生存的條件。

(4)地球是太陽中唯一具有板塊構造的行星。正是板塊構造把構成生命基礎的營養物質和其他物質送進行星內部,然後再回到地表。

(5)地球是唯一擁有一個氧氣佔五分之一的大氣圈的行星。這種氧氣是由單細胞生物在漫長的歷程中產生的,他反過來刺激了多細胞生物的演化。

總結,宇宙的存在是必然,生命的產生是偶然,我們應該感謝地球母親孕育了生命,滋養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我們要珍惜地球保護地球。以上就是地球的哪些特性有利於生命存在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⑨ 地球的那些物理性質有利於地球生命的存在

一,宜居帶 地球正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適宜的溫度區間使得地球上的水可以以液體的形式存在
二,磁場 地球的地核依舊處於高溫活躍的旋轉和對流狀態,使得地球有穩定的磁場,磁場可以吸引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流往地球的兩極運動,使地球上大部分區域不會受到太陽風的影響
三,大氣層 地球的質量保證地球可以有穩定的大氣層存在,大氣層也可以阻礙很多高能有害的宇宙射線到達地表,保護地表的生物圈
四,月球 月球的存在穩定了地球的自轉軸,使地球上的氣候穩定,有利於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同時也抵擋了一部分小行星的威脅
五,太陽系的巨型氣體行星 木星和土星都處於地球外圍,兩者質量很大,可以吸引拋射出很多從外軌道進入內軌道的小行星和彗星,顯著減少了此類威脅,小行星撞擊地球據信是造成恐龍滅絕的根本原因,如果沒有外圍的木星土星,此類災難發生的頻率可能顯著增加
可以說是太陽系的諸多巧合保證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進化

⑩ 地球的宏觀物理性質

地球的物理性質包括:鐵鎳內核、地幔、熔岩、地殼以及高山海洋大氣層組成的。地磁發自內核,有南北極之分,從而保護了地球生命不受外太空射線的傷害。

地球自西向東圍繞著地軸24小時一周的速度旋轉。並圍繞著太陽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轉。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有27度夾角,一年中有了四季之分。才有了滄海桑田,萬物繁榮的今天。

氣候

地球的大氣層並無明確邊界。離地表越遠,空氣越稀薄,最後消失在外太空。大氣層四分之三的質量集中在離地表11千米的對流層。

來自太陽的能量將地表和上面對流層中的氣體加熱,空氣受熱膨脹,因密度減小而上升,周圍較冷、密度較高的氣體填補過來,形成了大氣環流。這使得熱量重新分布,並產生各種天氣現象和氣候條件。

閱讀全文

與描述地球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