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位時間是什麼
例如 220w每小時 單位時間就是 小時 米每秒 單位時間就是秒
② 什麼是單位時間
日常生活中的單位時間有很多,比如說一年,一月,一星期,一天,一小時,一分,一秒等,它們都是單位時間。
常用的速度單位也有很多,米/秒,厘米/秒,千米/時等等,
其中最常用的時米每秒及千米每時,且1米/秒=3.6千米/時
參考自初中蘇科版物理八年級上冊教材
③ 在物理學中單位長度與單位時間各指什麼
在物理學中單位長度一般用 米
單位時間一般用 秒
④ 單位時間是什麼意思
時間單位,是7種基本單位之一,長度、時間、質量、物質的量、光照度、電流 和(熱力學)溫度 是七種基本單位。 本詞條中時間單位以時間從大到小列。 現時每晝夜為二十四小時,在古時則為十二個時辰。當年西方機械鍾表傳入中國,人們將中西時點,分別稱為「大時」和「小時」。隨著鍾表的普及,人們逐漸將「大時」淡忘,而「小時」沿用至今。
銀河年
銀河年(GY),也稱為宇宙年,是太陽系在軌道上繞著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周的時間,估計在2.25億至2.5億「地球年」之間 。
千年
千年是跨越一千年的時間跨度。在陽歷中,如果一個年份可以被1000整除就被稱為千年(或者那個年份之後的一年),如2000年或2001年都可被認為是新千年。在2000年全球慶祝新千年到來時,就發生了有關到底2000年還是2001年才是新千年開始的爭論。一派觀點認為,由於陽歷歷法從公元1年開始算起,因此公元1年至1000年是第一個千年,而第二個千年開始於1001年,這樣推算下去,2001年才是新千年的開始。
世紀
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當用來計算日子時,世紀通常從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後一年開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這種奇數的紀年法來自於耶穌紀元後,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紀從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紀則從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不過,有人將公元1世紀定為99年,而以後的世紀則為100年,如果按照這種定義的話,2000年則為21世紀的第一年。
年代
我們把一個世紀分為10個單位,1個單位10年,每10年叫做1個年代。同時年代也常適用於用公元紀年。一個世紀為100年,依次按每10年為一個歷史時期進行劃分為10個年代,依次分別叫做10年代,20年代,30年代......90年代,100年代。
年
年是與地球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有關事件再現之間的時間單位。
一般而言,年的長度取為太陽在天球上沿黃道從某一定標點再回到同一定標點所經歷的時間間隔。由於所選取的定標點不同,年的定義也不同,通常有:
近點年=365.25964日
恆星年=365.256363004個平太陽日(≈365日6時9分10秒)
回歸年(貝塞爾年)=365.242199174日(≈365日5小時48分45.5秒)
交點年=346.62003日(346日14小時52分52.9秒)
1984年起,天文學上採用儒略年(不可和歷法上的儒略歷相混淆)作為統一的年的時間單位,規定為365.2425日,與回歸年相比每3000年誤差1日。
現代公歷里,平年一年為365天(包含52周1天),閏年一年為366天(包含52周2天)。
貝塞耳年
恆星年是以天球上固定的點(如遙遠的恆星)為參照物的運動周期,用於天文而不是歷法。
回歸年
回歸年是太陽中心在黃道上連續兩次經過春分點(或秋分點、冬至點和夏至點)的時間間隔,即太陽連續兩次直射於北回歸線(或南回歸線)的時間間隔。因此,回歸年又稱「季節年」。回歸年稍短於恆星年,其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應用於日食,月食的推算。
近點年
地球繞日運轉的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地球中心連續兩次經過軌道上的近日點(或遠日點)的時間間隔,是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周期。這是近點年的定義。由於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前移(每年東移11秒)其長度為:T=365.25964日比恆星年長0.00328日,近點年也是日地距離變化的周期,又是整個地球接受太陽輻射能數值發生變化的周期,不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
交點年
交點年是太陽沿黃道連續兩次經過同一黃白交點所需的時間,其長度為346.6200日。由於黃白交點每年西移20°,因此,交點年相應地比恆星年短。約短20日。交點年又稱食年,因同日食,月食的成因有關,故名。
季度
人們俗稱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月
月是歷法中的一個時間單位,照理說,他的長度應該與月球繞地球公轉的自然軌道周期相當,但傳統上都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也就是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是會合月(朔望月),大約是29.53日。對出土文物符木的研究推斷,在舊石器時代的早期,人類就已經會依據月相來計算日子。迄今,會合月仍是許多歷法的基石。一年分為12個月;中國農歷一年也為12個月,農歷的閏年為13個月,多出的一個月稱為閏月。
旬
旬 ,本義是十日。旬的概念從夏朝開始已經存在,在甲骨文中就有旬字。中國古代天干紀日,每十日周而復始,稱一旬。因此專門用一個「旬」字來表示這個時間概念。中國人仍然使用旬來表示十天這個時間。一月可以分為三旬,分別為上旬、中旬和下旬。同時旬也可以作為十歲講。如:八旬老者等。
周
星期,又作周或禮拜,是古巴比倫人創造的一個時間單位,一個星期為七天。
星期的起源應該是連系著月亮的周期,因為七天大約是月亮一周的四份之一。
後來猶太人把它傳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傳到羅馬,公元3世紀以後,就廣泛地傳播到歐洲各國。明朝末年,它也隨基督教傳入了中國,因而稱為禮拜。
一星期的七天是從拉丁語直接轉變過來的,拉丁語中星期日為「太陽日」,星期一為「月亮日」,星期二為「火星日」,星期三為「水星日」,星期四為「木星日」,星期五為「金星日」,星期六為「土星日」;法語直接採用拉丁語的名稱,只是將星期日改為「主的日」;因為五顆行星的名稱都是古羅馬神話中的神的名字。英語將其中幾個換成古日爾曼人神話中的神,如星期二變為日爾曼戰神「提爾」的日子,星期五變為日爾曼女神「弗麗嘉」的日子,星期三變為日爾曼神「奧丁」的日子、同樣地星期四也是日爾曼神「索爾」的名字;俄語和斯拉夫語言中,已變成「第一」、「第二」日……。
在中國,可能是在8世紀時透過明教的傳入,使中國有了星期的觀念,並以「七曜」來分別命名[1]。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中國在民國成立後改稱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這七曜,但在日本、韓國和朝鮮仍沿用此名字。
⑤ 對於剛接觸物理的學生如何講解單位時間
單位時間:是指1秒鍾(S)、1分鍾(min)、1小時(h)。講清楚了,學生很容易理解。
⑥ 在物理學中單位長度與單位時間各指什麼
在物理學中單位長度一般用 米
單位時間一般用 秒
⑦ 時間的基本單位是什麼符號是什麼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t。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
http://ke.haosou.com/doc/4366515-4572266.html
⑧ 物理比熱容中的「單位時間」「單位質量」到底是什麼
單位質量就是1個單位的質量。
這里指的就是1千克。
單位時間也是指一個單位的時間。
通常使用1秒或者是1小時。
⑨ 物理意義上的「時間」是怎麼定義的
時間是物理學中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符號為t。在國際單位制(SI)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符號s。
在1967年召開的第13屆國際度量衡大會對秒的定義:銫-133的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間躍遷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周期的持續時間。
這個定義提到的銫原子必須在絕對零度時是靜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環境是零磁場。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定義的秒,與天文學上的歷書時所定義的秒是等效的。
生活中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毫秒ms、分min、小時h、日(天)d、月m、年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