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td-lte中,應用層速率,pdcp層速率,mac層速率,物理層速率,哪個值最大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如果您想要用盡量少的詞來記住這個第一層,那就是「信號和介質」。
D最大
物理層速率
② 什麼叫物理層和MAC層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中文釋義:媒體訪問控制子層協議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
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註解:該協議位於OSI七層協議中數據鏈路層的下半部分,主要負責控制與連接物理層的物理介質。在發送數據的時候,MAC協議可以事先判斷是否可以發送數據,如果可以發送將給數據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終將數據以及控制信息以規定的格式發送到物理層;在接收數據的時候,MAC協議首先判斷輸入的信息並是否發生傳輸錯誤,如果沒有錯誤,則去掉控制信息發送至LLC層。
應 用:不管是在傳統的有線區域網(LAN)中還是在目前流行的無線區域網(WLAN)中,MAC協議都被廣泛地應用。在傳統區域網中,各種傳輸介質的物理層對應到相應的MAC層,目前普遍使用的網路採用的是IEEE 802.3的MAC層標准,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式;而在無線區域網中,MAC所對應的標准為IEEE 802.11,其工作方式採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③ MAC層,RLC層,PDCP層速率差別特別大是為什麼
PDCP層速率<RLC層速率<MAC層速率,因為每隔一層都需要損耗一部分速率。
④ 物理層帶寬和MAC層帶寬的區別及聯系
您好!
很簡單:
基於物理層的都是電器特性與條件保障。就是說,這個是個大前提。應用到實際就是,你的網路在至少在物理上是支持最高54Mbps的無線速率的。
而鏈路層MAC子層,這個是基於協議和設備互連的,就是說,不同的網路設備在互相聯系時,彼此要使用相協商出的相兼容的速率和協議才行。
由於網路設備的工作原則之一是【由細匹配】,所以這里雖然有兩個速率,但是真正被設備使用的,則是更加細化一層的MAC層協議速率,從這個角度看,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以上。
⑤ MAC層和物理層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
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通信通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0」或「1」)。實際的比特傳輸必須依賴於傳輸設備和物理媒體,但是,物理層不是指具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而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上一層(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制)子層定義了數據包怎樣在介質上進行傳輸。在共享同一個帶寬的鏈路中,對連接介質的訪問是「先來先服務」的。物理定址在此處被定義,邏輯拓撲(信號通過物理拓撲的路徑)也在此處被定義。線路控制、出錯通知(不糾正)、幀的傳遞順序和可選擇的流量控制也在這一子層實現。
⑥ LTE中測試的速率是MAC還是物理層的速率
我們通常所說的速率都是物理層的速率,
另外測試也有別的層的速率的要求,比如rlc,pdcp,應用層等
⑦ 應用層與物理層哪個速率較快
計算機7層結構,物理層是最底層,也就是寫傳輸介質,你要用光纖的話那肯定快!!!應用層最頂層,基本都是用戶界面了!!!高層軟體層面!!!這兩個怎麼比?????
⑧ 無線區域網的幾種標准及對應的速度
1. 802.11b
IEEE802.11b(Wi-Fi)使用開放的2.4GHz頻段,物理調制方式為補碼鍵控(CCK)編碼的直接序列擴頻(DSS),最大數據傳輸 速率為11Mbps,無需直線傳播。
2. 802.11a
IEEE802.11a工作在5GHz U-NII頻帶,從而避開了擁擠的2.4GHz頻段,所以相對802.11b來說幾乎是沒有干擾。物理層速率可達54Mbps,傳輸層可達25Mbps。
3. 802.11g
802.11g是IEEE為了解決802.11a與802.11b的互通而出台的一個標准,它是802.11b的延續,兩者同樣使用2.4GHz通 用頻段,互通性高,被看好是新一代的WLAN標准。
HomeRF無線標準是由HomeRF工作組開發的,旨在家庭范圍內,使計算機與其他電子設備之間實現無線通信的開放性工業標准。
除了IEEE,歐洲電信標准協會(ETSI)也在針對歐洲市場,制訂名為「HiperLAN」的無線接入標准。所制訂的標准有4 個:HiperLAN1、HiperLAN2、HiperLink和HiperAccess。其中HiperLink用於室內無線主幹系 統,HiperAccess用於室外對有線通信設施提供固定接入,HiperLAN1和HiperLAN2則用於無線區域網接入。
「藍牙」的英文名稱為「Bluetooth」,是一種開放性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准。它是面向移動設備間的小范圍連接,其本質可以說它是一種代替線 纜的技術。轉載,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