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物理學家費曼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物理學家費曼
費曼是20世紀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參與了曼哈頓計劃。(也就是美國原子彈的研製)同時,也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他主要成就是集中在量子力學中。他曾經給大學本科生授課,這門課程的內容後來被整理成書,這本書就叫做《費曼物理學講義》,是如今最暢銷的大學物理學教材。
Ⅱ 愛因斯坦的資料,我們老師要上公開課!!!!!!!!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西南的烏耳姆城,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為電站和照明系統生產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他拉小提琴。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時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
父親的生意做得並不好,但卻是一個樂觀和心地善良的人,家裡每星期都有一個晚上要邀請來慕尼黑念書的窮學生吃飯,這樣等於是救濟他們。其中有一對來自立陶宛的猶太兄弟麥克斯和伯納德,他們都是學醫科的,喜歡閱讀書籍、興趣廣泛。他們被邀請來愛因斯坦家裡吃飯,並和羞答答、長著黑頭發和棕色眼睛的小愛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麥克斯可以說是愛因斯坦的「啟蒙老師」,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普及讀物給他看。麥克斯在愛因斯坦十二歲時,給了他一本施皮爾克的平面幾何教科書。愛因斯坦晚年回憶這本神聖的小書時說:「這本書里有許多斷言,比如,三角形的三個高交於一點,它們本身雖然並不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證明,以致任何懷疑似乎都不可能。這種明晰性和可靠性給我留下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印象。」
愛因斯坦還幸運地從一部卓越的通俗讀物中知道了自然科學領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科普讀物不但增進了愛因斯坦的知識,而且撥動了年輕人好奇的心弦,引起他對問題的深思。
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系,可是入學考試卻告失敗。他接受了聯邦工業大學校長以及該校著名的物理學家韋伯教授的建議,在瑞士阿勞市的州立中學念完中學課程,以取得中學學歷。
1896年10月,愛因斯坦跨進了蘇黎世工業大學的校門,在師范系學習數學和物理學。他對學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認為它使人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去思考其他問題。幸運的是,窒息真正科學動力的強制教育,在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要比其他大學少得多。愛因斯坦充分的利用學校中的自由空氣,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熱愛的學科上。在學校中,他廣泛的閱讀了赫爾姆霍茲、赫茲等物理學大師的著作,他最著迷的是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他有自學本領、分析問題的習慣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早期工作
1900年,愛因斯坦從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由於他對某些功課不熱心,以及對老師態度冷漠,被拒絕留校。他找不到工作,靠做家庭教師和代課教師過活。在失業一年半以後,關心並了解他才能的同學馬塞爾·格羅斯曼向他伸出了援助的手。格羅斯曼設法說服自己的父親把愛因斯坦介紹到瑞士專利局去作一個技術員。
愛因斯坦終身感謝格羅斯曼對他的幫助。在悼念格羅斯曼的信中,他談到這件事時說,當他大學畢業時,「突然被一切人拋棄,一籌莫展的面對人生。他幫助了我,通過他和他的父親,我後來才到了哈勒(時任瑞士專利局局長)那裡,進了專利局。這有點象救命之恩,沒有他我大概不致於餓死,但精神會頹唐起來。」
1902年2月21日,愛因斯坦取得了瑞士國籍,並遷居伯爾尼,等待專利局的招聘。1902年6月23日,愛因斯坦正式受聘於專利局,任三級技術員,工作職責是審核申請專利權的各種技術發明創造。1903年,他與大學同學米列娃.瑪麗克結婚。
1900~1904年,愛因斯坦每年都寫出一篇論文,發表於德國《物理學雜志》。頭兩篇是關於液體表面和電解的熱力學,企圖給化學以力學的基礎,以後發現此路不通,轉而研究熱力學的力學基礎。1901年提出統計力學的一些基本理論,1902~1904年間的三篇論文都屬於這一領域。
1904年的論文認真探討了統計力學所預測的漲落現象,發現能量漲落取決於玻爾茲曼常數。它不僅把這一結果用於力學體系和熱現象,而且大膽地用於輻射現象,得出輻射能漲落的公式,從而導出維恩位移定律。漲落現象的研究,使他於1905年在輻射理論和分子運動論兩方面同時做出重大突破。
1905年的奇跡
1905年,愛因斯坦在科學史上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奇跡。這一年他寫了六篇論文,在三月到九月這半年中,利用在專利局每天八小時工作以外的業余時間,在三個領域做出了四個有劃時代意義的貢獻,他發表了關於光量子說、分子大小測定法、布朗運動理論和狹義相對論這四篇重要論文。
1905年3月,愛因斯坦將自己認為正確無誤的論文送給了德國《物理年報》編輯部。他靦腆的對編輯說:「如果您能在你們的年報中找到篇幅為我刊出這篇論文,我將感到很愉快。」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論文名叫《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
這篇論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廣到光在空間中的傳播情況,提出光量子假說。認為:對於時間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而對於瞬時值,光則表現為粒子性。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觀客體的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這文章的結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輕而易舉的解釋了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的光電效應,推導出光電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頻率之間的關系。這一關系10年後才由密立根給予實驗證實。1921年,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這一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這才僅僅是開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光、熱、電物理學的三個領域中齊頭並進,一發不可收拾。1905年4月,愛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5月完成了《熱的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這是兩篇關於布朗運動的研究的論文。愛因斯坦當時的目的是要通過觀測由分子運動的漲落現象所產生的懸浮粒子的無規則運動,來測定分子的實際大小,以解決半個多世紀來科學界和哲學界爭論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問題。
三年後,法國物理學家佩蘭以精密的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預測。從而無可非議的證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觀存在,這使最堅決反對原子論的德國化學家、唯能論的創始人奧斯特瓦爾德於1908年主動宣布:「原子假說已經成為一種基礎鞏固的科學理論」。
1905年6月,愛因斯坦完成了開創物理學新紀元的長論文《論運體的電動力學》,完整的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是愛因斯坦10年醞釀和探索的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19世紀末出現的古典物理學的危機,改變了牛頓力學的時空觀念,揭露了物質和能量的相當性,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世界,是近代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
狹義相對論不但可以解釋經典物理學所能解釋的全部現象,還可以解釋一些經典物理學所不能解釋的物理現象,並且預言了不少新的效應。狹義相對論最重要的結論是質量守恆原理失去了獨立性,他和能量守恆定律融合在一起,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他還有比較常講到的鍾慢尺縮、光速不變、光子的靜止質量是零等等。而古典力學就成為了相對論力學在低速運動時的一種極限情況。這樣,力學和電磁學也就在運動學的基礎上統一起來。
1905年9月,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短文《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作為相對論的一個推論。質能相當性是原子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也為20世紀40年代實現的核能的釋放和利用開辟了道路。
在這短短的半年時間,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前無古人」。即使他就此放棄物理學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愛因斯坦都會在物理學發展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筆。愛因斯坦撥散了籠罩在「物理學晴空上的烏雲」,迎來了物理學更加光輝燦爛的新紀元。
廣義相對論的探索
狹義相對論建立後,愛因斯坦並不感到滿足,力圖把相對性原理的適用范圍推廣到非慣性系。他從伽利略發現的引力場中一切物體都具有同一加速度這一古老實驗事實找到了突破口,於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這一年,他的大學老師、著名幾何學家閔可夫斯基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四維空間表示形式,為相對論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用的數學工具,可惜愛因斯坦當時並沒有認識到它的價值。
等效原理的發現,愛因斯坦認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後的工作卻十分艱苦,並且走了很大的彎路。1911年,他分析了剛性轉動圓盤,意識到引力場中歐氏幾何並不嚴格有效。同時還發現洛倫茨變化不是普適的,等效原理只對無限小區域有效……。這時的愛因斯坦已經有了廣義相對論的思想,但他還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數學基礎。
1912年,愛因斯坦回到蘇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學、母校任數學教授的格羅斯曼幫助下,他在黎曼幾何和張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工具。經過一年的奮力合作,他們於1913年發表了重要論文《廣義相對論綱要和引力理論》,提出了引力的度規場理論。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規結合起來,使黎曼幾何獲得實在的物理意義。
不過他們當時得到的引力場方程只對線性變換是協變的,還不具有廣義相對論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標變換下的協變性。這是由於愛因斯坦當時不熟悉張量運算,錯誤的認為,只要堅持守恆定律,就必須限制坐標系的選擇,為了維護因果性,不得不放棄普遍協變的要求。
科學成就的第二個高峰
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愛因斯坦科學成就的第二個高峰,類似於1905年,他也在三個不同領域中分別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除了1915年最後建成了被公認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的廣義相對論以外,1916年在輻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論,1917年又開創了現代宇宙學。
1915年7月以後,愛因斯坦在走了兩年多彎路後,又回到普遍協變的要求。1915年10月到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場方程,於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一連向普魯士科學院提交了四篇論文。
在第一篇論文中他得到了滿足守恆定律的普遍協變的引力場方程,但加了一個不必要的限制。第三篇論文中,根據新的引力場方程,推算出光線經過太陽表面所發生的偏轉是1.7弧秒,同時還推算出水星近日點每100年的進動是43秒,完滿解決了60多年來天文學的一大難題。
1915年11月25日的論文《引力的場方程》中,他放棄了對變換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協變的引力場方程,宣告廣義相對論作為一種邏輯結構終於完成了。1916春天,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總結性的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同年底,又寫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冊子《狹義與廣義相對論淺說》。
1916年6月,愛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場方程的近似積分時,發現一個力學體系變化時必然發射出以光速傳播的引力波,從而提出引力波理論。1979年,在愛因斯坦逝世24年後,間接證明了引力波存在。
1917年,愛因斯坦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來研究宇宙的時空結構,發表了開創性的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所做的考察》。論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間上是無限的」這一傳統觀念,指出它同牛頓引力理論和廣義相對論都是不協調的。他認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具有有限空間體積的自身閉合的連續區,以科學論據推論宇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無邊的,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大膽的創舉,使宇宙學擺脫了純粹猜想的思辨,進入現代科學領域。
漫長艱難的探索
廣義相對論建成後,愛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滿足,要把廣義相對論再加以推廣,使它不僅包括引力場,也包括電磁場。他認為這是相對論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統一場論。
1925年以後,愛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統一場論。開頭幾年他非常樂觀,以為勝利在望;後來發現困難重重,他認為現有的數學工具不夠用;1928年以後轉入純數學的探索。他嘗試著用各種方法,但都沒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義的結果。
1925年~1955年這30年中,除了關於量子力學的完備性問題、引力波以及廣義相對論的運動問題以外,愛因斯坦幾乎把他全部的科學創造精力都用於統一場論的探索。
1937年,在兩個助手合作下,他從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推導出運動方程,進一步揭示了空間——時間、物質、運動之間的統一性,這是廣義相對論的重大發展,也是愛因斯坦在科學創造活動中所取得的最後一個重大成果。
在同一場理論方面,他始終沒有成功,他從不氣餒,每次都滿懷信心底從頭開始。由於他遠離了當時物理學研究的主流,獨自去進攻當時沒有條件解決的難題,因此,同20年代的處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學界非常孤立。可是他依然無所畏懼,毫不動搖地走他自己所認定的道路,直到臨終前一天,他還在病床上准備繼續他的統一場理論的數學計算。
最偉大的科學家的風格
愛因斯坦因為在科學上的成就,獲得了許多獎狀以及名譽博士的授予證書。如果一般人就會把這些東西高高掛起。可是愛因斯坦把以上的東西,包括諾貝爾獎獎狀一起亂七八糟地放在一個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英費爾德說他有時覺得愛因斯坦可能連諾貝爾獎是什麼意義都不知道。據說他在得獎的那一天,臉上和平日一樣平靜,沒有顯出特別高興或興奮。
少年時代的愛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時,過的是窮學生的生活,他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義大利面條加上一點醬他就感到很滿意。成名後,成為教授以及後來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移民美國,他是有條件過很好的物質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窮學生那樣簡朴無華的生活。
當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的高等科學研究所工作時,當局給了他相當的高薪——年薪一萬六千美元,他卻說:「這么多錢,是否可以給我少一點?給我三千美元就夠了。」
愛因斯坦對自己的衣著也是不注意的,長年披著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襪子,不結領帶,褲子有時既沒有綁皮帶也沒有吊帶,他和人在黑板前討論問題時,一面寫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褲子用手拉住,這種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頭發卻留得長長的,不加修飾。這對當年「貴族學府」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來說是驚異的事,難怪他們要希望上帝叫他把頭發剪掉。
愛因斯坦是很節儉的人,他在計算的紙上是兩面都寫,而且他把許多寄給他的信的信封裁開,當作計算的草稿紙,不讓它們在進了紙簍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價值。愛因斯坦在外出時經常坐二、三等車,平時只吃一些簡單的食物。
1909年7月,愛因斯坦應邀到日內瓦,參加隆重的日內瓦大學三百五十周年校慶和紀念建校人加爾文的慶祝活動,並接受日內瓦大學頒發給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在慶祝活動的遊行中,學校里的顯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頭戴高禮帽,或者身穿中世紀式的銹金長袍,頭戴平頂絲帽,而愛因斯坦卻穿著一套平時上街穿的衣服,戴著一頂草帽。對這次慶祝活動所舉辦的盛大宴會,愛因斯坦很不以為然,他對坐在旁邊的人說,「如果加爾文還活著,他會堆起一大堆柴禾,因為搞這樣的鋪張浪費的盛宴而把我們全都燒死。」
愛因斯坦自己曾說過:「安逸和幸福,對我來說從來不是目的。我稱這些倫理基礎為豬倌的理想……」。他甚至拒絕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會中,而居於與眾不同的地位,對社會上對他的特殊照顧感到憤怒。
愛因斯坦是很珍惜時間的人,他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與宴會,他曾諷刺地說:「這是把時間喂給動物園。」他集中精神專心的鑽研,他不希望寶貴的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社交談話上。他也不想聽那些奉承和贊揚的話。他認為:「一個以偉大的創造性觀念造福於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後人來贊揚。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經給了他一個更高的報答。」1929年3月,為了躲避五十壽辰的慶祝活動,他在生日前幾天,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個花匠的農舍里隱居起來。
作為物理學革命中的偉大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從來沒有自認為是一個超人。他認識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過的道路的延伸,科學的新時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的合理發展,因此他總是抱著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贊賞前人的貢獻。
在談到相對論的創立時,他說:「相對論實在可以說是對麥克思韋和洛倫茲的偉大構思畫了最後一筆,因為它力圖把場物理學擴充到包括引力在內的一切現象。」愛因斯坦曾幾次在信中對贊揚他的成就的朋友寫道:「我完全知道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興趣、專一、頑強工作,以及自我批評使我達到我想要達到的理想境界。」
全人類命運的關注者
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也熱愛人類。他沒有因為埋頭於科學研究而把自己置於社會之外,一直關心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並為之頑強、勇敢地戰斗。他說過:「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實際上是短暫而又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他自己正是這樣去做的。
1914年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9月,愛因斯坦參與發起反戰團體「新祖國同盟」,在這個組織被宣布為非法、成員大批遭受逮捕和迫害而轉入地下的情況下,愛因斯坦仍堅決參加這個組織的秘密活動。
10月,德國的科學界和文化界在軍國主義分子的操縱和煽動下,發表了所謂「文明世界的宣言」,為德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辯護,鼓吹德國高於一切,全世界都應該接受「真正德國精神」。在「宣言」上簽名的有九十三人,都是當時德國有聲望的科學家、藝術家和牧師等。就連能斯脫、倫琴、奧斯特瓦爾德、普朗克等都在上面簽了字。當徵求愛因斯坦簽名時,他斷然拒絕了,而同時他卻毅然在反戰的《告歐洲人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一舉動震驚了全世界。
1917年,列寧領導的蘇聯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愛因斯坦熱情地支持這個偉大的革命,贊揚這是一次對全世界將有決定性意義的、偉大的社會實驗,表示:「我尊敬列寧,因為他是一位有完全自我犧牲精神、全心全意為實現社會正義而獻身的人。我並不認為他的方法是切合實際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象他這種類型的人,是人類良心的維護者和再造者。」
1918年11月,德國工人和士兵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和鼓舞下,發動起義,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下台第三天,愛因斯坦即給他的母親連續寫了兩張明信片,歡呼「偉大的事變發生了……親身經歷了這個事變是多麼榮幸!」
在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愛因斯坦基本上是一個絕對的和平主義者。但是,侵略和掠奪戰爭不斷發生的現實,打破了他那美好的夢想。特別是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德國日益法西斯化,使愛因斯坦意識到新的野蠻戰爭不可避免,促使他改變了自己的觀點。他明確表示:「當法律和人類尊嚴必需保衛時,我們一定要戰斗。自從法西斯的危險到來後,現在我不再相信絕對的被動的和平主義是有效的了。只要法西斯主義統治歐洲,那就不會有和平。」
由於愛因斯坦的進步活動,又因為他是猶太人,因而被德國納粹分子列為重要的迫害對象,幸而他1932年底離開德國到美國講學,才未遭毒手。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搗毀,他的財產被沒收,他的著作被焚毀,納粹還懸賞二萬馬克要殺害他。面對納粹分子暗殺的危險,愛因斯坦沒有絲毫的畏懼,而是更堅定地戰斗。當他的摯友勞厄寫信勸他對政治問題採取明哲保身的態度時,他不顧個人安危,大聲疾呼,指出法西斯就意味著戰爭,和平必須用武裝來保衛,呼籲美國人民起來同法西斯作斗爭。
在為人類的進步事業而戰斗的歷程中,愛因斯坦一直關心著被壓迫、被奴役的國家和民族。他反對法西斯滅絕猶太人的暴行,為爭取猶太人的生存權利而大聲疾呼。但他也反對狹隘的猶太民族主義,希望看到猶太人「同阿拉伯人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達成公平合理的協議,而不希望創立一個猶太國」。他反對美國的種族歧視政策,支持黑人的解放運動,並呼籲「美國黑人在這個方向上所作的堅定的努力,應當得到大家的贊揚和支援」。
在五十年代美國麥卡錫份子興風作浪的時期,麥卡錫參議員說他是「美國的第一敵人」,而一些狂熱人士還造謠說他是共產份子,並且說他的前助手英費爾德從他那裡知道原子彈的材料,准備供給蘇聯這些情報。事實上他除了擔心納粹能製造新式武器,在1939年8月2日向羅斯福總統建議這方面該進行研究寫的一封信外,他以後完全不知道美國政府秘密從事原子彈的製造,一些從事這一工作的愛因斯坦的朋友也對他保密,不讓他知道有這回事。但當他知道德國沒有製成原子彈,而美國已造出原子彈後,他的心情感到沉重和不安。他說,如果他知道德國不會製造原子彈,他就不會為「打開這個潘多拉魔匣做任何事情。」
當愛因斯坦後來從無線電廣播知道美國對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殺傷許多平民時他感到非常痛心。他後來寫了一封告美國公民書,說:「我們將此種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學家們,對於一切事物都要優先負起責任,必須限制原子能絕對不能使用來殺害全人類,而是用來增進人類的幸福方面。」1955年,愛因斯坦與羅素聯名發表了反對核戰爭和呼籲世界和平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在1949年愛因斯坦寫了一篇《為什麼要社會主義?》的論文。在這里,他提出了現在看來還是正確的看法!「計劃經濟還不就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本身可能伴隨著對個人的完全奴役。社會主義的建成,需要解決這樣一些極端困難的社會——政治問題,鑒於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的高度集中,怎樣才有可能防止行政人員變成權力無限和傲慢自負呢?怎樣能夠使個人的權利得到保障,同時對於行政權力能夠確保有一種民主的平衡力量呢?」
巨星隕落
1955年4月18日,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因主動脈瘤破裂逝世於美國普林斯頓。巨星隕落,舉世同悲。
在愛因斯坦去世的前幾天還錄音對以色列廣播,他說:「我們這時代最大的問題是人類分成兩個互相對敵的陣營:共產世界和所謂的自由世界。由於「自由」及「共產」這兩個詞的意義對我很難理解,我寧願用「東方」和「西方」的權力沖突來說,然而,這地球是圓的,這樣「東方」和「西方」的真正精確意義也不能清楚。」
愛因斯坦生前不要虛榮,死後更不要哀榮。他留下遺囑,要求不發訃告,不舉行葬禮。他把自己的腦供給醫學研究,身體火葬焚化,骨灰秘密的撒在不讓人知道的河裡,不要有墳墓也不想立碑。在把他的遺體送到火葬場火化的時候,隨行的只有他最親近的12個人,而其他人對於火化的時間和地點都不知道。
愛因斯坦在去世之前, 把他在普林斯頓默謝雨街112號的房子留給跟他工作了幾十年的秘書杜卡斯小姐,並且強調:「不許把這房子變成博物館。」他不希望把默謝雨街變成一個朝聖地。他一生不崇拜偶像,也不希望以後的人把他當作偶像來崇拜。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自己不過是自然的一個極微小的部分」,他把一切獻給了人類從自然界獲得自由的征程,最後連自己的骨灰也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但是正如英費爾德第一次與他接觸時所感受到的那樣:「真正的偉大和真正的高尚總是並肩而行的」,愛因斯坦的偉大業績和精神永遠留給了人類。
逸事
愛因斯坦逃學記
1895年春天,愛因斯坦已16歲了。根據德國當時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歲以前離開德國才可以不必回來服兵役。由於對軍國主義深惡痛絕,加之獨自一人呆在軍營般的路易波爾德中學已忍無可忍,愛因斯坦沒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決定離開德國,去義大利與父母團聚。
但是,半途退學,將來拿不到文憑怎麼辦呢?一向忠厚、單純的愛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個自以為不錯的點子。他請數學老師給他開了張證明,說他數學成績優異,早達到大學水平。又從一個熟悉的醫生那裡弄來一張病假證明,說他神經衰弱,需要回家靜養。愛因斯坦以為有這兩個證明,就可逃出這厭惡的地方。
誰知,他還沒提出申請,訓導主任卻把他叫了去,以他敗壞班風,不守校紀的理由勒令退學。
愛因斯坦臉紅了,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能離開這所中學,他都心甘情願,也顧不得什麼了。他只是為自己想出一個並未實施的狡猾的點子突然感到內疚,後來每提及此事,愛因斯坦都內疚不已。大概這種事情與他坦率、真誠的個性相去太遠。
韋伯先生的慧眼
愛因斯坦十六歲時報考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工業大學工程系,可是入學考試卻告以失敗。看過他的數學和物理考卷的該校物理學家韋伯先生卻慧眼識英才,稱贊他:「你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愛因斯坦!」
參考資料:http://www.ikepu.com/datebase/details/scientist/19st/Einstein_albert_total.htm
Ⅲ 誰能說一下物理史的前前後後
從愛因斯坦締造「奇跡年」開始,世界物理學發展已歷百年,我國的近現代物理學更是經歷了從無到有到發展的過程。日前,記者采訪了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研究員戴念祖,他饒有興趣地向記者介紹了中國百年物理史上一些鮮為人知的「第一」和「最早」。
「物理學」名詞第一次出現在中國
戴念祖說,近代物理在中國的傳播,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的,除了有稱為「格致」的一些書籍外,陸續有「重學」(即力學)、電學、光學等物理學分支的中譯本出現。第一本被稱之為「物理學」且具有大學水平的物理學教科書,是依日文本翻譯並由江南製造局於1900年出版的《物理學》。
這本書的翻譯者是清末民初的物理學著作翻譯家王季烈。「這個王季烈家裡可是出了不少大家!」戴念祖補充介紹說:王季烈的母親謝長達是近代著名的女教育家,王季烈同一輩中有王季同、王季點、王季緒、王季玉等科技專家、教育家,下一輩中更涌現出王守競、王守武、王淑貞、何澤慧、何怡貞等一批我國科技界的泰斗人物。
中國第一位物理學博士
我國的第一位物理學博士叫李復幾。戴念祖介紹說,李復幾早年就讀於長沙習武學堂和上海南洋公學。1901年獲獎學金資助,於當年冬天到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和芬斯伯里學院學習,畢業後又在倫敦機械工程師研究所實習一年。1905年赴德國波恩皇家大學繼續深造,在著名物理學家、大氣中氦的發現者凱瑟爾的指導下,從事光譜學研究,於1907年獲該校高等物理學博士學位。
戴念祖說,李復幾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關於P.Lenard的鹼金屬光譜理論的分光鏡實驗研究》。P.Lenard是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李復幾以實驗證實他的光譜理論假說的錯誤,對物理學的正確發展是有助益的。
然而,這樣一位受到良好教育的物理學博士,回國後卻沒有用武之地,因為當時國內根本沒有適合他專業的工作崗位。戴念祖幾經周折,才查到李復幾回國後在南洋勸業會從事就業指導會工作。李復幾雖學得滿腹的物理學知識,還是沒能有所成就。
中國最早最好的物理學大師
嚴濟慈曾經說:「夏元瑮和何育傑是中國最早和最好的物理學大師。」戴念祖重點向記者介紹了夏元瑮。夏元瑮1884年生於杭州,1904年就讀於上海南洋公學。1905年,廣東省招考留學生,夏元瑮即去應考,在600名考生中榮獲第一。
夏元瑮第一年在美國伯克利學校補習理化實驗,1906年秋進耶魯大學攻讀物理學,畢業後到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和其老師、物理學大師普朗克結下友誼。回國後,應北京大學校長嚴復之聘,任該校理科學長(相當於後來的理學院院長)和物理學教授。他和何育傑在北京大學培養了第一屆物理學本科畢業生,開創了中國的物理學大學教育史。夏元瑮關於理科學制、學科設置等提出了改革方案,對我國上世紀20年代的理科教學具有一定的影響。
1919年,夏元瑮重回柏林,聽普朗克和魯本斯講課,並隨愛因斯坦學習相對論。第二次回國後,夏元瑮不僅繼續執教講壇,主講相對論和理論物理課程,而且著手將相對論介紹到中國。他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翻譯完了愛因斯坦的名著《相對論淺釋》。
戴念祖說,夏元瑮熱愛教學工作,喜歡研究學問,在國內多所大學擔任過校長、物理系主任等職位。後來,夏元瑮輾轉西南教學數年。1944年,這位中國近現代物理學教育的先驅因心臟病去世。
1921年 發明利用原子束在不均勻磁場中偏轉的方法測量原子的磁矩,為量子論中空間方向量子化原理提供了證據(德國 斯特恩、蓋拉赫)。 首次發現類似於鐵磁現象的所謂鐵電現象(美國 瓦拉塞克)。 1922年 實驗第一次精確證實重力加速度和落體成分無關(德國 厄缶)。 提出液體中密度熱起伏引起光散射的理論,後被用到液體聲測量中(法國 布里淵)。 提出用石英壓電效應調制電磁振盪的頻率(美國 卡第)。 1923年 提出物質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概念,標志著新量子論的開始(法國 德布羅意)。 提出經典統計力學中的准備態歷經假說,用以代替不能成立的各態歷經假說(義大利 費米)。 用舊量子論研究原子譜線的反常塞曼效應,發現角動量決定譜線分裂的g因子公式(德國 朗德)。 在X射線散射實驗中發現波長改變的效應,提出自由電子散射光子的量子理論(美國 康普頓)。 提出空間周期性引起粒子動量改變的量子規則,用以解釋光柵對一束輻射的衍射效應(美國 杜安)。 1924年 首次用德拜-體克耳電解質理論研究電離化氣體(英國 羅斯蘭德)。 發現光量子(光子)服從的統計法則,據此用統計方法推出普朗克的輻射公式(印度 玻色)。 發現服從玻色統計法則的體系在溫度為絕對零度附近時,其粒子都迅速降到基態上的現象,即所謂愛因斯坦凝結(瑞士、美籍德國人 愛因斯坦)。 推出光折射率的量子論公式,即克雷默茲-海森堡色散公式(荷蘭 克雷默茲,德國 海森堡)。 各自發現磁控電子管能自動發生高頻電磁振盪,隨著性能良好的磁控管問世,引出微波技術的發展(德國 哈邦,捷克 查契克)。 1925年 在氣體放電研究中發現等離子體靜電振盪,引起的電子反常散射現象(美國 蘭米爾)。 提出矩陣力學,一種強調可觀察量的不連續性的新量子論(德國 海森堡)。 提出電子自己有自旋角動量和磁矩的概念,用以解釋光譜線的精細結構(荷蘭 烏侖貝克、古茲米特)。 提出兩個電子不能共處於同一量子狀態上的不相容原理,用以解釋光譜線在強磁場中的反常分裂(奧地利 泡里)。 發明符合計數法,用以確定宇宙射線的方向和性質,用符合計數法,證實光子電子碰撞過程中能量守恆律、動量守恆律都成立(德國 玻蒂)。 發明光電顯像管,是近代電視照像術的先驅(美籍蘇聯人 茲渥里金)。 提出鐵磁性的短程作用模型,假定影響磁化的僅是最鄰近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美國 伊興)。 1926年 提出物質波的波動力學,一種強調物質波性的新量子論,把電子看成一團電荷分布,即所謂電子雲(奧地利 薛定鍔)。 提出薛定鍔波動力學中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德國 玻恩)。 提出受泡里不相容原理限制的粒子所服從的統計法則(義大利 費米)。 指出電場和磁場對帶電粒子運動路線的透鏡聚焦作用,是電子光學研究的開始(德國 布希)。 用狹義相對論力學說明為什麼電子磁矩是一個波爾磁子而不是半個(美國 托馬斯)。 精確地測定了光的傳播速度(美國 邁克耳遜)。 提出飛行體後湍流的尾流理論(德國 普蘭特耳)。 設計並發射以液態氧和汽油為推進劑的火箭,首次攜帶簡單儀器進行高空研究,隨後提出多級火箭理論,企圖射到月亮(美國 戈達德)。 1927年 根據質譜儀測量結果,揭示出同位素質量偏離整數規則的變化趨勢,後人據此指出釋放原子能的可能性(英國 阿斯頓)。 提出所謂「雙重解理論」,作為薛定鍔波動力學的決定論因果解釋(法國 德布羅意)。 分別用晶面反射法、薄膜透射法觀察到電子束的衍射效應,證實電子的德布羅意波性(美國 戴維森、傑默,英國 湯姆森)。 根據波粒二象性,推出測不準關系,即所謂不確定性原理(德國 海森堡)。 提出波粒兩觀點互相補充的並協原理,成為哥本哈根學派的基本觀點(丹麥 尼·波爾)。 提出電磁輻射場的(二次)量子化理論,以及輻射的吸收和發射的初步理論,進一步體現光的波粒二象性(英國 狄拉克)。 提出空間宇稱(左右對稱性)守恆的概念,用以解釋光譜(美籍匈牙利人 維格納)。 發現電離層上層(150哩高處)反射無線電短波。澄清在大氣電離層的等離子體中無線電波傳播的理論,即「磁離子理論」(英國 阿普爾頓)。 提出固體量子論中的能帶概念(德國 斯特拉特)。 發現宇宙射線的緯度效應(荷蘭 克雷)。 在雲霧室中發現幾乎不受磁場偏轉的高能量帶電粒子,為數足以解釋宇宙射線引起的電離作用(蘇聯 史考貝爾金)。 用磁粉溶液塗於紙帶上,干後用作電信號記錄,後即發展成磁帶錄音機(美國 奧尼爾)。 1928年 提出強電場下金屬發射帶電粒於的量子力學隧道效應理論(英國 佛勒、諾德海姆)。 發現透明物質散射的光中有頻率改變的效應(印度 錢·拉曼)。 提出符合狹義相對論要求的電子的量子論,成功地得出電子的自旋和磁矩(英國 狄拉克)。 應用量子力學中粒子穿透位壘的隧道效應,解釋原子核的α衰變現象,取得和蓋革-納托爾經驗公式形式上的符合(美籍俄國人 伽莫夫,美國 康登、格尼)。 應用費米和狄拉克的量子統計法發展金屬的自由電子理論(德國 索末菲)。 提出韋斯鐵磁性理論的量子力學解釋(德國 海森堡)。 提出決定一體系佔有某量子狀態幾率的時間變化率的基本方程(奧地利 泡里)。 1929年 把電磁場看作動力學體系,提出電子和電磁場相互作用的相對論性量子力學,是量子場論的先驅(德國 海森堡,奧地利 泡里)。 提出超聲波在氣體中被反常吸收的理論(美籍奧地利人 赫茨菲,美國 弗·賴斯)。 首次實現彩色電視的試驗(美國 伊夫斯)。 提出等離子體的高頻率靜電振盪理論,用以解釋放電管中反常電子散射(美國 湯克斯、蘭米爾)。 發明高頻直線加速器,成為後來共振型加速器的先驅(挪威 維德羅)。 各自發明油擴散真空泵,可得千萬分之一乇。,(10-7 毫米汞柱)的真空(英國 伯奇,美國 希克曼)。 提出極性分子理論,確定分子的偶極矩,對測定分子中原子間實際距離提供了可能,井可以預測分子的介電性能及電介質在交變電場中引起功率損耗的弛豫(荷蘭 德拜)。 1930年 提出未被電子佔有的負能態,其行為如帶正電粒子的假說,即狄拉克空穴理論(英國 狄拉克)。 發現第二種液態氦的超流動性(荷蘭 刻松、凡登安德)。 在固體能帶論中提出所謂「布里淵區」概念(法國 布里淵)。 發明迴旋加速器(美國 勞倫斯)。 發現相差襯托方法能觀察到光通過厚薄交替的透明體後的相位效應(荷蘭 澤尼凱) 本
Ⅳ 大學本科物理學專業,專業課學習內容有哪些書目!
喜歡物理的話,無論是從知識的系統性還是可讀性考慮,建議參照國外高校。
下面這個鏈接是麻省理工MIT列出的關於本科物理的課程。如果連接打不來可以自己搜索MIT公開課。
ocw.mit.e/courses/find-by-topic/#cat=science&subcat=physics
Ⅳ 08諾貝爾物理獎的研究內容是什麼知道的還麻煩告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兩名日本學者和一名美國籍日本科學家7日分享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3名物理學家分別在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通過數學模型「預言」了量子世界自發性對稱破缺現象的存在機制和根源。 然而,這些預言直到本世紀初才通過高能粒子實驗驗證。 今年9月11日啟動的世界最大強子對撞機探索的粒子世界正是這些科學家的「領地」。 提出理論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美國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南部陽一郎因發現亞原子物理學中的自發性對稱破缺機制而獲獎。他將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獎金,即500萬瑞典克朗(約合70萬美元)。 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名譽教授小林誠和京都大學名譽教授益川敏英則因有關對稱性破缺起源的發現而獲獎。他們兩人將分享另外500萬瑞典克朗。 對稱破缺是量子場論的重要概念,對探索宇宙的本原有重要意義。它包含「自發對稱破缺」和「動力學對稱破缺」兩種情形。 根據已知理論,大約137億年前,宇宙在一次「大爆炸」中誕生。之後,誇克、電子等粒子和同樣數量質量但電荷相反的反粒子構成了物質。粒子和反粒子一旦碰撞,將在釋出光後「同歸於盡」。因此,如果兩者始終並存,宇宙中的物質最終將消失殆盡,但是,現在的宇宙中只有粒子「倖存」,沒有發現反粒子。 科學家認為,反粒子倖存率不如粒子,是因為除電荷相反外,還存在其他微小差異,這種粒子和反粒子的性質差異被稱為「對稱破缺」,它的機制是亞原子物理學的一大謎團。 南部對自發性對稱破缺機制的研究奠定了亞原子物理學的「標准理論」基礎。 「早在1960年,南部陽一郎就闡明了基本粒子物理中自發對稱破缺的數學描述,」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獎評語中寫道:「自發對稱破缺機制隱藏著表面上雜然無序的自然秩序。它被證明極其有用,南部的理論奠定了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標准模型。這一模型融合了所有物質最微小的組成部分,使4種自然力量中的3種在同一理論中得到解釋。」 4種自然力量指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和重力。「標准理論」能同時解釋前三種力的作用機制。 支撐理論 小林誠和益川敏英的貢獻體現在他們「在標准模型的框架內解釋了對稱破缺機制」,並據此「預言」了3種誇克的存在。 授獎評語說,自發對稱破缺似乎早在宇宙誕生時就存在,但直到小林和益川於1964年通過粒子試驗才向世人證實了這一「神秘存在」。 兩人1972年發表論文,解釋了對稱破缺的起源。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兩人分別只有29歲和33歲。 根據他們的理論,只要存在6種以上誇克,對稱破缺就能發生。發表這篇論文時,科學家只發現了3種庫克。另外3種誇克分別發現於1974年、1977年和1995年。此後再無誇克發現。 剩下的課題是通過實驗確證對稱性破缺。2001年和2004年,美國斯坦福實驗室和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的粒子探測器分別獨立實現了對稱性破缺。 「結果與小林、益川30年前的預測一致,」評語特意點出。 「小林-益川理論」也因此成為支撐亞原子物理學標准理論的重要支柱。
Ⅵ 高中物理有哪些課程啊
2019曾珍物理全套課程(珍哥高清)網路網盤
鏈接: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Ⅶ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七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他們分別是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發現宇稱原理的破壞」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丁肇中因「發現一類新的基本粒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李遠哲因「發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詳細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成為可能,為研究化學新領域—反應動力學作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朱棣文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與德國的霍斯特·斯托爾默和美國的羅伯特·勞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政道
法籍華人 高行健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一、生平簡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論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學(當時一年級在貴州永興)物理學系學習;得到老師束星北的啟迪,而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44年因翻車受傷停學。1945年轉學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6年受他的老師吳大猷的推薦,得國家獎學金,去美國深造,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過了研究生資格考試,開始在費米的指導下作博士論文研究。
1949年底,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完成了關於白矮星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在該校天文學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物理系一年任講師並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來自上海的大學生秦惠君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子李中清,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歷史教授;次子李中漢,現任密歇根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1964年任該大學費米物理學講座教授,1983年任該大學全校講座教授。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楊振寧:把高質量的學生變成高質量人才
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1957年與李政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回顧20世紀科學的發展,楊振寧認為主要成就體現在3個方面:學會了控制電子的行動;發現了研究極小結構的方法;離開了地球引力實現了登月夢想。
展望21世紀,楊振寧認為中國將於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大國。「我這樣說原因有四:一、中國有數不清的絕頂聰明及可塑造性強的年輕一代,這是科技發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在重人倫和勤儉的同時,也重視教育,勢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為。三、中國在過去一百年的發展中已經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對近代科學的熱忱。四、中國內地、香港、台灣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科技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後盾。」
楊振寧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十幾年就成功研製出原子彈,從那時就培育和積累了一大批基礎人才。「中國人是有很高素質的。比如清華大學的生源就不比美國哈佛大學的差,但我們要考慮的是,怎樣把高質量的生源變成高質量的人才。」楊表示有信心隨著經濟的發展、科研條件的改善,繼本世紀的華裔科學家之後,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必將於下個世紀在重要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本土出生、成長,並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學家要獲得諾貝爾獎,從現在算起,20年足夠」。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歲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學院領取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獎自1901年開始頒發,從那時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金榜提名,獲得此項殊榮的中國血統科學家。在隆重的頒獎
儀式上,他先用漢語然後用英語發表了著名的演講。他說「 得到諾貝爾獎是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榮譽,我是在舊中國長大的,因此想借這個機會向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強調實驗工作的重要性。中國人有句古語:『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種落後的思想,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們有很大害處 。由於這種思想,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都傾向於理論研究而避免實驗工作。事實上,自然科學理論不能離開實驗的基礎。特別是物理學,它是從實驗產生的。我希望由於我這次得獎,能夠喚起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注意實驗工作的重要性。」
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縣。1936年1月出生在美國
密執安州的安阿伯,當時他的父母正在美國進行訪問。後來 ,丁肇中曾這樣說起過自己的身世。他說:「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出生在一個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組成的家庭里。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國,但在他們訪問美國時,我提早出世。由於這個意外,我成為美國公民。這個突來的小插曲 ,卻也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出生3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丁觀海教授一家人回國後不久便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七 ·七事變」,孩提時代的丁肇中,伴隨著兵慌馬亂的歲月。
他回憶這段時日時曾說:「我在出生3個月的時候回到了中國。由於當時中國的境況,我一直是個難民,不斷地從一個地方逃到另一個地方……」其父丁觀海先在山東大學執教,1938年到重慶大學任工程學教授。母親丁雋英任四川教育學院心理學教授。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國大陸度過的。起初就讀於重慶磁器口小學,直至抗戰勝利後,隨父母遷到天津,勉強念完小學。1948年冬,丁觀海到台灣省台南工學院教書,並舉家遷至台灣。1956年9月他隻身赴美,進入密執安大學工學院研讀。起初學的是機械工程,後來他發覺自己的興趣主要在物理方面。第二學期,他選了些物理學和數學的課程。大學第二學年,他轉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物理系。
1959年他畢業於該校研究院,取得了數學和物理方面的兩個工學學士學位。翌年又獲得理學碩士學位。他還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特別獎金。不久又獲得美國科學基金會獎。1962年,丁肇中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直到1974年夏末秋初,丁肇中的實驗進入到關鍵的時刻,高能加速器中質子相撞,每時每刻都在牽動著他與同事們的心。當他們將粒子質量的方位降到30—40億電子伏這個范圍的時候,突然間一個新的粒子出現了,它以極長的壽命分解出正負電子。丁肇中此時興奮極了。不過,嚴謹、慎重的這位華人學者並沒有立即宣布這一發現。從8月至10月,他們又進行了多次這樣的實驗,待取得無懈可擊的
數據時,丁肇中才於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這一驚人的成果。科學實驗有很多趣聞。丁肇中的實驗是在東海岸進行的,正當他已經捕捉到瞬息萬變的J粒子的時候,在西海岸,美國物理學家希特帶領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組也發現了這種新的粒子。的來,東海岸和西海岸發表的實驗報告幾乎一樣。不同的是,對這種新粒子,丁肇中稱之為「
J」,希特呼之為「Ψ」。那麼到底是誰首先發現這種新粒子的呢?這是一樁難分難解的懸案。因此,丁肇中和希特同時獲得1976年的諾貝爾物理將,他們所發現的新粒子被稱之為J/Ψ粒子。
[李遠哲] 1936年出生於台灣新竹縣,1965年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博土學位後,先後在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和哈佛大學任博士後。1968—1974年在芝加哥大學任教,升為教授,1974年又回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化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和李遠哲合作從事分子束研究的赫希巴哈教授稱贊他為「驚人的實驗天才」。後來李遠哲發展了赫希巴哈用交*分子束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的思想,創造了新的一代交*分子束裝置。用此裝置來研究分子反應動力學所得到的信息和反應過程的細節遠遠走在反應軌跡的理論計算前面。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分子束裝置。李遠哲被譽為「分子束化學真正的實現者」。到1986年為止據不完全統計李遠哲發表的各種論文有180多篇。李遠哲還在反應動態學、光化學、光譜學、分子間與分子內能量傳遞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86年李遠哲教授榮獲諾貝爾化學獎、1986年美國化學會德拜物理化學獎、美國國家科學獎。他是獲獎中最年輕也是近十年來研究成果最多的化學家之一,也是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第一位華裔化學家。李遠哲是中國人,他在祖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中也做了一定的貢獻,他幫助台灣省搞原子分子研究所,1986年指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建成分子光束激光裂解產物譜儀。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等單位的分子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也給予了很多指導。
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二天,朱棣文說,他騎著自行車,朝著目標往山路上攀爬,達到了目的地。這種攀登高峰的踏實感受,也只有在努力過之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掌聲響起。在瑞典皇室、全球頂尖學者以及貴賓一千四百人的目光下,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華裔朱棣文正站在學術最高殿堂之上。此時此刻,盡管歐洲正飄飛著聖誕季節的白雪,朱棣文心裡卻是無比的熾熱。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他接下了榮耀,腦子里閃過的是許許多多在實驗事里度過的日子——看著實驗結果成功失敗,起起落落……而今,他終於精精確確地以「光束蜜糖(雷射製冷捕捉技術,Laser Cooling Trapping)」抓住了原子,從而擁有了學士界最閃亮的光環,永遠在世界物理學的史冊上留名。
朱棣文,這位史丹福大學第一位華裔教授,學生喊他Steven。平日里習慣穿著淡色長袖襯衫,袖子整齊地卷得高過手肘,顯得很是清爽自然。自從1997年10月14日凌晨那個劃破寧靜夜空的、來自斯得哥爾摩的電話傳來喜訊,他和他的家人便開始不得清靜。從那時起,他就被媒體包圍著。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仍是一身簡單的休閑服裝,在電視、報紙、雜志上出現。他還是一樣的他。
朱棣文祖籍是中國江蘇太倉。1948年2月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士市,1970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數學及物理雙學士,1976年獲柏克萊加大學物理學博士,並在學校從事兩年博士後研究。1978年,他到美國貝爾實驗室擔任電磁現象研究員,五年後,升為電子學研究部主任,並在1987年赴史丹福大學任教授至今,曾於1990年擔任系主任。
1993年,他與另一名研究學者共得國際大獎沙烏地阿拉伯「國際科學獎」,兩人合得獎金約十萬美金。
同年又被選為美國科學院第130屆院士。1996年,榮獲古根漢研究獎,並獲美國物理學會學術獎。這次諾貝爾物理獎,朱棣文是與馬里蘭州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科學家菲利普斯以及法國科學家柯恩但諾吉一同分享這分殊榮。三人同時共分諾貝爾獎金約100萬美金。
朱棱文是繼1957年的楊振寧、李政道,1976年的丁肇中和11年前的李遠哲之後,第五位獲諾貝爾獎的華裔科學家。在他之後,還有一位華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崔琦又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六位華裔獲獎人中,除李遠哲為諾貝爾化學獎外,其餘皆是物理獎。
朱棣文的獲獎研究,得追溯到十四年前。當時他還是貝爾實驗室的一員。在低溫物理的研究領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這個物理學名詞它讓朱棣文「甜在心中,愛不擇手」。原來「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的效果。朱棣文他們所進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卻原子後,能夠進行精確測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溫中非常活潑,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亂跳,若利用雷射光達到冷卻,氣體冷卻至幾近絕對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時活動得非常緩慢,再利用光與原子交互作用的時間拉長了,便可用來精確測量物理量。
這個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應用。事實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測量」,這樣的解析早已令學術界和科技業界感到驚喜樂觀。利用原子在超低溫狀態時,科學家可進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運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這項應用將使得石油開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對這項研究非常有興趣。相同的應用還可能發現環宙間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應用則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術,可以解讀DNA。
朱棣文的父親朱汝瑾也是當代科學家,1949年自大陸來美,現在已有八十高齡。朱汝瑾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博士,他的妻子是當年曾在同一大學念經濟系的朱李靜貞。朱汝瑾和朱棣文同屬台灣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父子檔」。朱父於1964年當選第五屆院士,朱棣文則在父親以及另四名院士崔琦、卓以和、顧毓秀以及田炳耕共同推薦下,於1994年以高票獲選為院士。朱汝瑾曾在美國聖路易、維吉尼亞、紐澤西等多個大學任教授,還擔任過美歐地區化工、石油、太空等六十多個企業公司的顧問。 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哥哥朱築文為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哈佛醫學院畢業,現在是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弟弟朱欽文是哈佛法學博士,現為洛杉礬執業律師。這個家庭,真的稱得上是一個「博士之家」。
作為一名成熟的科學家,朱棣文有著自己的人生皙學。他常說:「我們不一定要是天才,但我們知道自己的目標和計劃;我們會時常受到挫折,但不要失去熱情。」 雖然朱父和三個傑出的兒子都是頂尖科學人才,其實,當年朱父不太贊同朱棣文念物理,因為「這一行要出頭太難了」。從小就愛畫畫的朱棣文,父親覺得或許建築對於他是個不錯的出路。然而,身上滿是物理細胞的朱棣文把繪畫的天分用在繪制物理結構圖上了。好在父親後來並沒有太刻意地阻攔他;而他,也終於以自己的努力,沖破了這條被視為崎嶇的路。
在學生及友人眼中,朱棣文有著濃厚的科學家氣質,而且饒富幽默口才。他常常能即興地發表學術演說,深度中還能穿插趣味。無論是在研究上、工作上,甚至是教學上,他都有一套「以退為進」的哲學。他對自己、對學生並不會定下過高的要求,他覺得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才會激起更旺盛的動力,使自己更有信心。他酷愛運動,每周五固定騎自行車到校園,並趁著實驗空檔「溜車」。在他,運動帶來的爆發力正如同物理實驗中擊出的美麗火光一般,是物理之「力」與人生之「美」的結合。
朱棣文在研究中兢兢業業,悠遊於物理的世界中。在他,獲得全球的認同,是否是自己最大的心願?朱棣文卻答:視自己為一名科學家,最大的希望是無論在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後,自己在斗大的實驗室中的成果,能夠對人類產生貢獻,與人類的生活真正的結合在一起。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後加以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崔琦,一九三九年生於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後到美國繼 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在美國,貝爾實驗室被稱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崔琦正是在這里和施默特發現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1982年),兩人因此在1998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挪威裔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長女愛琳曾在武漢留學。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參考資料:http://www.lczxx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0&ID=830
Ⅷ 找資料諾貝爾物理獎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簡介
楊振寧,安徽省合肥縣人,民國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
一九二八年就讀廈門國小、一九三三年就讀北平崇德中學、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萬中學高中二年級、一九四二年西南聯大畢業、一九四四年西南聯大研究所畢業、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聯大附中教學後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物理獎、一九五八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應紐約州立大學校長托爾邀請籌備創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門、一九六六年離普林斯頓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擔任教授至今。楊氏於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學歷,考取當時由清華、北大、南開三個大學合並的西南聯大的化學系,後來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愛因斯坦的「宇稱守恆定律」,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學金。他們這項貢獻得到極高評價,被認為是物理學上的里程碑之一。盡管他們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華人」,消息傳來,中國人無不引以為傲。楊氏也是以曾經接受中國文化的薰陶為自傲的,那年他們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他代表致辭,最後一段,他說:「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這就是: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沖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簡介
一九四五年的春天,忽然有一個胖胖的,十幾歲孩子來找我。拿了一封介紹信。信是一九三一年我初到密其根大學遇見的梁大鵬兄寫的。梁不習物理,十幾年未通音訊了,不知怎樣會想起我來。他介紹來見我的孩子叫李政道。他原在宜山浙江大學,讀過一年級,因為日軍逼近宜山,他便奔去重慶。他的姑姑認識梁,梁便介紹李來昆明見我。那時是學年的中間,不經考試,不能轉學,我便和聯大教二年級物理數學課程的幾位先生商量,讓李去隨班聽講考試,如他合格,則候暑假正式轉學入二年級時,可免他再讀二年級的課程。其實這不過是我自己以為合理的辦法,並未經學校正式承認許可的
李應付課程,綽有餘裕,每日都來我處請我給他更多的閱讀物及習題。他求知心切,真到了奇怪的程度。有時我有風濕痛,他替我捶背。他幫我作任何家裡的瑣事。我無論給他甚麼難的書和題目,他很快的做完了,又來索更多的。我由他的作問題的步驟,很容易的發現他的思想敏捷,大異尋常。老實的說,在此後的一年中,我因為自己的問題——冠世(吳博士之夫人——編者)的卧病;每日的買菜,升爐,煮飯;物價的日日上漲,實在沒有心緒來預備許多的參考書和題目給他。好在他的天資高,亦不需我的講解。
一九四五年,曾昭掄先生忽然來找我,說軍政部部長陳辭修先生、次長俞大維先生,想約我和華羅庚談談為軍政部計劃些科學工作事。我和曾雖是同事十年多,華亦六七年,但都無深交。陳俞二先生,更從未晤面。我所習的物理,亦與實用無關。但想想,去談談亦無礙。於是和華去渝,先後見俞、陳二先生。
陳俞二先生想知道怎麼計劃,以有助國防的科學工作機構的意思。我即想了幾日,擬就一建議,以為我國人材缺乏,任何計劃,必須從根做起,即是:(1)成立研究機構,培植各項基本工作人材,(2)初步可派物理,數學,化學人員外出,研習觀察近年來各部門科學進展情形,擬一具體建議,計劃籌建一研究機構,並即時選送優秀青年數人出國,習物理、數學等基本科學。
我擬寫的建議,陳俞二先生考慮後,以為可行,即令華和我負責數學及物理二部門。我們並建議請曾昭掄負責化學部門。
返昆明後,我告冠世一切經過。談到推選青年習物理者二人時,冠世和我皆不猶疑的決選李政道。當時在西南聯大的研究生及助教中,天賦勤奮未有如李的(楊振寧已考取清華留美;黃昆考取中英庚款留英)。
李政道表示,雖然他在吳大猷門下只有一年二個月的時間,但卻是他一生中獲益最多的時期。他說,我從吳師學到的不僅包括人格的涵養,最重要的是學到對知識的『忠誠』(dedication)。然而對這樣一段重要過程,李政道卻談得不多。因為他認為,我與吳師的關系很長,不是一句可以說得完的,否則也就不重要了。他承認,吳大猷是影響他最深遠的一位師長。
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簡介
1936年1月27日出生於美國,3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
1956年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在物理系與數學系學習。
1960年獲碩士學位。
1962年獲博士學位,在瑞士歐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
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朱棣文簡介
瑞典皇家科學院1997年10月15日宣布,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教授朱棣文、美國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和法國學者科昂.塔諾季,以表彰他們發明了用激光冷卻進行低溫下俘獲原子的方法。這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和李遠哲之後又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也是華人4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簡介
瑞典皇家科學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崔琦是香港培正中學的畢業生。
瑞典皇家科學院十三日在斯德哥爾摩發表的新聞公報說,斯托爾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
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公報強調說,這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崔琦和斯托爾默在一九八二年對在強磁場和超低溫實驗條件下的電子進行了研究。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這樣大量電子就在這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結合體放置在僅比絕對零度高十分之一攝氏度(約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溫環境中,然後加以相當於地球磁場強度一百萬倍的超強磁場。他們發現,在這種條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電子可以形成一種新的量子流體,這種量子流體具有一些特異性質,比如阻力消失、出現幾分之一電子電荷的奇特現象等。一年之後,勞克林教授對他們的實驗結果做出了解釋。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科學家又陸續作出一些重大發現。
電子量子流體現象的發現是量子物理學領域內的重大突破,它為現代物理學許多分支中新的理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四月,崔琦因此獲得美國著名的弗蘭克林獎。
崔琦在互聯網自己開設的網址上稱,他的主要學術興趣是研究金屬和半導體中電子的性質。他的這些研究將可應用於研製功能更強大的電腦和更先進的通信設備。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於中國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學畢業,隨後到美國繼續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此後到貝爾實驗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目前他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崔琦的妻子是美國人,他們有兩個女兒。
在美國,據新華社引述崔琦教授來自中國的學生李濟群等人介紹,崔琦為人隨和,但對學生要求非常嚴格。他思維敏銳,在師生中威望很高。十三日清晨崔琦像往常一樣來到學校,當大家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像平常那樣微微一笑,只說了句「謝謝」就躲了起來。據介紹,崔琦非常關心祖國,經常與中國學生談論祖國的發展情況。
1986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李遠哲簡介
李遠哲(Yuan Tseh Lee),公元1936年11月29日生於中國台灣省新竹市,先後就讀於新竹國民小學、新竹中學;195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化學,1961年在台灣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考獲碩士學位。
1962年赴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在化學系讀博士班。1965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加入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跟布魯士.馬亨教授做博士後研究,1967年轉到哈佛大學繼續博士後研究。1968年,受聘於芝加哥大學,任化學系助理教授,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以後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化學系任教授,同時擔任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高級主任研究員。197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被聘為中央研究院院長。
李遠哲主要從事化學動態學的研究,在化學動力學、動態學、分子束及光化學方面貢獻卓著。分子束方法是一門新技術,1960年才開始試驗成功,交叉分子束方法起初只適用於鹼金屬的反應,後來由李遠哲在1967年同赫休巴赫(D. R. Herschbach)教授共同研究創造,把它發展為一種研究化學反應的通用的有力工具。此後十多年中,又經李遠哲將這項技術不斷加以改進創近,用於研究較大分子的重要反應。他所設計的「分子束碰撞器」和「離子束碰撞器」,已能深入了解各種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的每一個階段過程,使人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化學反應所出現的各種狀態,為人工控制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過程提供新的前景。
李遠哲曾獲得美國化學學會的哈里遜豪獎、彼得.德拜物理化學獎、美源都的勞倫斯獎、美國國家科學獎、英國皇家化學佰法拉第獎和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等。此外,李遠哲獲得各國學術團體、大學授予之榮譽博士、榮譽教授、榮譽講座、傑出校友等榮譽名銜數十項。
李遠哲教授雖然科研、教學工作繁重,仍積極投入社會服務,參與國際學術團體、美國聯邦政府、加州州政府、加州大學的多種委員會咨詢工作。李遠哲始終關心家鄉祖國的科學與教育的發展,近十年來每年回國多次,奔波於海峽兩岸,主持學術講習,參加學術會議,尤其對中央研究院原子分子研究所的籌建,注入大量心血。1994年元月,李遠哲回國接受中研院院長之重擔,同時決定放美國國籍,全力投入推動國內科研的發展,體現出他濃郁的愛鄉情懷與無私奉獻的品格。
Ⅸ 究竟什麼是物理物理里重要是講些什麼
物理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現代物質文明的建立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很多新興學科和技術的誕生都是以物理學的發展為基礎的。原子能的研究和應用,激光技術的出現,半導體材料的發現,及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都與本世紀物理學中的兩個偉大發現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建立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可以預見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發展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是發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學,又是具有方法論性質、被人們公認為最重要的基礎科學。物理學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力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國際純粹物理和應用物理聯合會第23屆代表大會的決議《物理學對社會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學是一項國際事業,它對人類未來的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驅動技術,改善生活以及培養人才。 物理學簡介 物理學是人們對無生命自然界中物質的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種智能。 誠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玻恩所言:「如其說是因為我發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個自然現象的發現,倒不如說是因為那裡包含了一個關於自然現象的科學思想方法基礎。」物理學之所以被人們公認為一門重要的科學,不僅僅在於它對客觀世界的規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還因為它在發展、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體系。正因為如此,使得物理學當之無愧地成了人類智能的結晶,文明的瑰寶。 大量事實表明,物理思想與方法不僅對物理學本身有價值,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貢獻。有人統計過,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諾貝爾化學獎、生物及醫學獎,甚至經濟學獎的獲獎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學的背景;——這意味著他們從物理學中汲取了智能,轉而在非物理領域里獲得了成功。——反過來,卻從未發現有非物理專業出身的科學家問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例。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難怪國外有專家十分尖銳地指出:沒有物理修養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總之物理學是概括規律性的總結,是概括經驗科學性的理論認識。
Ⅹ 物理學家費曼為何會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因為量子力學隱晦難懂,畢竟,它是微觀世界粒子運動的一種規律,宏觀世界的人類,很難用正常的邏輯理解。我們都知道,量子力學,可謂是目前人類前沿物理學界最至關重要的學科之一,在推動我們科學技術的進步上發揮了很關鍵的作用。
量子力學,誕生於一百年前,經過了愛因斯坦,波爾,海森堡等人的添磚加瓦,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地步。因此,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應用到了量子科技,比如說手機,電腦,通訊技術等等。
所以,宏觀世界裡的人類,才會覺得“沒人能夠真的懂得量子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