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什麼是物理學習能力

什麼是物理學習能力

發布時間:2022-10-03 10:29:54

①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高中物理自主學習能力

1 激發興趣是培養能力的前提
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必須是學生有興趣學,最終在興趣的驅動下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實現有能力學.興趣是推動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可以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自覺地去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怎樣才能做到激勵、喚醒、鼓舞,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習的興趣.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 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首要環節,精心設計的導入,猶如戲劇的序幕,可以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的興趣,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導入新課時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在導入新課即將完成時,除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外,另一個任務是讓全體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的,這樣的課堂才能樂而不散.
1.2 注重情境的創設
以前的非生命化課堂教學以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知識為終極目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培養目標形同虛設,試想:自我感覺皆已喪失,那麼,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又從何談起?這樣的教學談何價值?因此,當今的生命化課堂教學追求人格心靈的完整、個性的發展和情感與興趣的滿足.通過課堂互動,師生雙方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境界.正因為如此,精心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顯得尤其重要,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
1.3 優化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運用和推廣,為中學物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變革提供了前所末有的機遇.多媒體計算機使圖、文、聲、像集於一體,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做好學法指導
有效的學習必須是有序的學習,學生對物理問題的理解以及學習經驗不如我們教師,我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助手,給予其學習方法上的指導.
2.1 做好課前准備
除思想上和文具上的准備外,還有更重要的實質上的准備:課前預習.每一個人的基礎不一樣,准備不會千篇一律,但大致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復習上節課所學過的內容,二是預習熟悉新課內容.復習要抓重點,預習不是看小說,要注意新課疑難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
2.2 上好每一節物理課
如何才叫上好每節課呢?筆者認為應該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處理每個學習環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通過本節課想一想我學會了什麼?我掌握了哪些知識?
(2)處理好聽課和筆記的關系;聽好課是主要環節,筆記是只需記下簡單的關鍵詞語和圖形即可,抄黑板不是筆記的目的,而是為課後的復習提供依據.
(3)處理好聽課和思考的關系;以聽課為主,沒有聽懂的暫不要思考,課後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3 搞好復習
及時地復習有助於知識快速、穩固地納入知識體系,首先明白自己在知識能力上的缺陷是什麼,下功夫把最薄弱的部分補上,先重點再一般,及時復習,學會一單元,就系統復習,形成並構建知識網路,達到「熟能生巧」.
2.4 做好作業
(1)在復習知識內容的基礎上作業;
(2)規范解題步驟;
(3)對批改的作業要及時反思和糾正;
(4)通過總結和類比,鞏固知識,最終達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3 強化物理過程教育和思維方法滲透
物理學習過程應該從學科特點出發,我們的教學要強化過程教育,同時注重思維方法滲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將蘊含物理思維方法的教學過程分為螺旋式上升的三個階段
3.1 從物理感覺過渡到物理知覺
高中物理知識源於人們對生活中和自然中現象的思考,感覺是認識的初級形成,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它屬於認識的感性階段.物理概念、規律的形成都需要經過分析大量的物理現象及物理實驗的驗證,才能使其感知主體,形成對物理過程的整體認識.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時,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就是觀察後的一種感覺,繼續觀察,完全相同的2張紙,一個揉成團,一個平攤下落,結果下落時間不一樣.那麼,對物體下落有了新的認識,從感覺到知覺的過渡,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猜想.
思考:下落時間與質量似乎沒有關系,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平攤著下落時間變長了呢?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很自然地理解這是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
猜想:如果不計一切阻力,物體自由下落,那麼情況又該如何呢?
物體將只受重力,加速度相同,落地時間一樣.
3.2 從物理知覺過渡到物理表象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了物理知覺,則其大腦開始對客觀事物或物理現象進行初步分析和綜合,這是學生開始用物理思維的一個重要一環.有了物理知覺由此出發,結合自己頭腦中原有的物理概念和經驗,通過抽象可以實現由物理知覺向物理表象的過渡,即用物理語言抽象地概括物理知覺,不過這一過程還屬於感性認知階段,仍屬於人們對事物直觀特徵的一種心理反映,不過有了具體的表象,為接下來的思維的發展和形成物理概念和規律,搭建了平台. 3.3 從物理表象到抽象思維
對於學生的學習而言,表象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抽象,但是對於物理概念而言屬於非本質的東西,僅僅靠表象,我們很難發現最為本質的物理規律,即需要我們學生用理性思維,去思考表象背後最為本質的東西,實現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最終建立正確的概念,發現更為精確的規律.實踐經驗表明,只有這種由現象到本質的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正確的認識.
4 高度重視演示實驗
4.1 藉助演示實驗豐富學生感性認知
高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容易混淆,學生普遍感到物理「難學」,演示實驗具有形象真實、生動有趣的特點.課堂演示實驗比生硬的講解概念更能豐富課堂氣氛,同時能為學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前營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學生感受更深.所以我在教學中,必須高度的重視演示實驗.
例如「微小形變」學生缺少感性認識,用玻璃水瓶進行演示時,可把硬玻璃瓶給學生擠壓,讓他們事先感覺在手壓力的作用下,憑眼睛是無法察覺是否發生形變,順勢利導假想堅硬的玻璃換為軟礦泉水瓶會有什麼變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爭先恐後的思考容器的體積發生變化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提示體積變化不大該如何放大?指導學生在水瓶瓶塞中塞入一根內徑約1 mm左右的玻璃管,再擠壓玻璃瓶,演示台前面學生能較清楚的發現玻璃管水柱上升,但後排學生不易發現.進而再引導學生思考在瓶中滴些紅色水,並在玻璃瓶後用白色紙屏襯托的方式明顯的再現玻璃瓶在外力作用下容積的變化.
4.2 藉助實驗培養學生思維嚴謹性
實驗都要用嚴謹的科學態度進行對待,特別是我們電學的一些實驗,只有規范的實驗操作才能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
例如:在「研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中,我們在做演示實驗之前就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實驗時,要在理解電路的基礎上,考慮安全、操作和讀數方便,先安排好儀器再接線路.接線時,先連主迴路,再連其它部分,電源先不要接入,開關也要斷開.電路連好後要仔細檢查:電路連接是否正確,各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接通電源,合開關時應採用躍接法(輕合開關立即斷開),同時觀察各儀表是否正常,一切正常時再緊合開關,開始實驗.實驗完畢後,將儀表調到安全位置,斷開開關,拔下電源插頭,拆線時先拆電源,將儀表導線整理好.

②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物理能力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探討

高一學生在進入高中學習以前,或者剛進入高中學習就聽一些高中學生或者其他一些人說:高中物理是最難學的的學科,由於先入為主的影響,一進入高中就覺得「物理難學,我可能學不好物理」,從而對物理產生了畏難情緒(特別是女生居多)。由於物理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有時候物理上用到的數學知識會超前於數學),同時更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同學都感到學好物理特別難,進入高中以後,經常可以聽到同學這樣說:「物理是『學著容易,做著難』」,不少同學對物理科的反應是:上課聽得懂,看書沒問題,書上作業易解決,但就做不起其他資料上的習題,考試成績更理想。因此,在高中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物理難,化學繁,數學作業做不完」。那麼,高中物理是不是真的難學呢?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學好它呢?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我們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門功課是完全可以學好的。但也有的同學認為:「我初中物理學得不錯,高中物理肯定能學好」,這樣想也是會出問題的,可以說高中物理是各學科中成績分化最早、最嚴重的學科,有許多同學在高中仍然用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結果成績卻很不理想。其關鍵就在於一個學習方法的問題。在此,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一、高、初中物理的差異

首先要明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差異,之後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改進學習方法。初中物理定性結論多,定量計算少;純理論多,聯系實際少;機械記憶多,理解較少;死搬硬套多,靈活運用少;只要把公式背住,考試就能得高分。而高中物理則不然,它要求理解的成分更多,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的物理問題較多,特別是高中物理中規律、定理公式等比較多,單純地死記硬背是不行的,因為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清楚這些公式、結論的適用條件或范圍,才能有效地進行運用。在初中,要求學生具備形象思維的能力,而在高中要求更多的則是抽象思維。有不少學生不理解這些,到了高中仍然靠單純地死記硬背,當然不會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進入高中以後,有不少同學問「怎樣學習高中物理?學習物理有沒有捷徑呢?」答案是否定的,學習物理是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我們來不得半點虛假。雖然沒有捷徑,但科學的學習方法確是有的。那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嚴格按照「預習→上課→復習→作業→質疑→小結」六個環節,另外對於每一章或一單元在學習完之後還應該「系統總結」。

1、預習

高中物理與初中有差異較大,無論是從知識要求的深度和廣度,還是課堂的容量上,都需要我們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每次上課前,花一定時間(時間長度沒有限制)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預先瀏覽一下,熟悉課堂上所要學習的知識,明確課堂的重點,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難點,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去聽課;另外,也能培養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2、上課

上課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習的中心環節。上課時應該注意三個問題:

(1) 主動聽課

在教學活動中,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能夠根據老師講課的程序積極主動地思考,在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難點和重點進行推理性的思維和接受,以主動的態度去聽課,積極地進行思考,努力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去,那麼,學習效率一定會很高。

(2)注意課堂要點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於抓課堂的要點,上課時,我們應有意識地去注意老師講課的重點內容。有經驗的老師,總是將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進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點強調;或板書綱目,仔細講解等;對於難點,就需要我們在預習時做到心中有數,到時候注意專心聽講。總之,我們要做到「會聽課」。

(3)做到聽課和做筆記兩不誤

有的同學一上課就不停的記不停的寫,結果一節課下來一點都沒有聽到,不知道這節課老師講了些什麼?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好聽課和做筆記的關系呢?我認為,上課時,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聽課上,而不是做筆記上,筆記中要記的內容應該是:課堂重點、課堂難點、課堂疑點、補充結論或例題等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並不是教師的所有板書內容。總之,我們應該有摘要、有重點地記。有的同學從來就不做筆記,這也不好,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是不利的。因為我們的記憶是有限的,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長會逐漸遺忘,沒有做筆記我們以後復習有些內容就找不到。

3、復習

有的同學只要老師一布置了作業就會馬上去做,覺得完成了作業,就完成了學習任務,就掌握了知識,結果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翻課本、筆記,到頭來知識沒有掌握。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將每課堂課所學的內容進行認真思考、回顧,在此基礎上再去完成作業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知識在學習最初的兩三天內遺忘是最快的,也是最多的,所以,我們只有對知識進行及時的復習才能減少遺忘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4、作業

在復習的基礎上,我們再做作業。做作業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二是運用課上所學來知識解決一些具體的實際問題。因此,做作業時,應該認真對待,獨立完成,積極思考,注意總結。應該明確 「做題的目的是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水平」,切忌「為了做題而做題」。

5、質疑

在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分析錯誤的原因,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於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查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如果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問題越積越多,影響學習信心,甚致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為此我要求每位同學都准備一個「疑難、錯題記載本」,專門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後對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提供有效的依據。另外,我們還應該積極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於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良好習慣。

6、小結

小結是對所學知識的歸納總結。小結的常用方法是列提綱,將所學的知識要點以提綱的形式列出,使零散的知識形系統化、條理化,使我們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入,掌握起來更容易;其實,小結的過程,也是認識再提高的過程,經過認真小結的知識,既容易融會貫通,又便於理解和記憶。

以上六個環節是學習新課的基本進程,每一環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對學習的進程產生不良影響。

此外,在學完每一章後,我們就應該對這一章的知識進行系統總結,把所學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識、物理規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要學會總結,提綱挈領,把「厚」書變「薄」,又要學會能舉一反三,聯系實際,將「薄」書變「厚」。這樣,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常用的方法是畫該章的知識結構圖,它可以使我們對該章的知識有一系統、全面的了解,讓我們從「宏觀」的角度來重新認識該章,實現對知識掌握的「升華」。當然,為了拓展知識面,在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的同時,適當的看一些參考書、課外資料,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這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善於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習物理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生產和生活物理現象的科學。它包括力現象、聲音現象、熱現象、電和磁現象、光現象、原子和原子核的運動變化等現象。學習物理的主要任務就要研究這些現象,了解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找出其中的規律,以便更好地為生產和生活服務。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觀察周圍存在的各種物理現象。

觀察首先要廣泛,全面。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於觀察,善於觀察的。因而,這些同學往往興趣廣泛,視野開闊,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在學習物理時,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比較容易掌握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從而建立起正確的物理情景,進行正確的分析。例如,在緒言課中,我們演示了光的色散現象,有的同學不單純地觀察到了五彩斑斕的色彩,而且注意觀察了裡面有幾種顏色?以及這幾種顏色的排列順序。勤於觀察,善於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才能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觀察要有針對性。同學們在廣泛觀察的基礎上,應該重點觀察與已學的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高一學習了摩擦力之後,就應重點觀察接觸物體接觸面的情況(粗糙程度,有沒有花紋等),有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等,並與摩擦力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久而久之,大腦中必然存儲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觀察還必須目的明確。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看到的現象,不應只注意到它的新奇,應當找出這些現象所隱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規律。例如:汽車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人向後或向前傾倒,或者,汽車轉彎時,車上的人向彎外傾斜,看到這一現象就應當與慣性憐惜起來。只有這樣,我們觀察的目的才算達到。

我們千萬不要對周圍的一些現象不關心,不觀察,不思考,這對學習物理是不利的。其實,物理學上許多定律的發現都是源於觀察。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細觀察蘋果落地這一現象的基礎上的。過去一些同學進入高中以後往往覺得物理越學越難,這和他們長期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生活現象,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要勤於思考, 注意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由於高中物理是一門規律性很強、邏輯性非常強,聯系實際多,靈活性強,數學基礎知識要求較高的一門學科,學好物理單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於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規律。愛因斯坦說過:「學習知識要勤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勤於思考,首先要善於思考。善於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體的實際中加以培養和訓練。每學過一個概念,要力圖弄清:這個概念是怎麼得來的?如何定義的?物理意義是什麼?和其他物理量之間有什麼關系?…… 每學過一個規律,要力圖搞清:這個規律是如何得來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是什麼?和其他規律之間有什麼關系?…… 每做一道習題,要力圖搞清:這題描述的是什麼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如何?該用哪個規律去解題?…… 只要同學們能夠改變「上課記筆記,復習背筆記,」的機械學習方法,勤於思考,善於總結,就一定會不斷提高分析、判斷、推理、歸納和想像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學習物理。

物理學習切忌張冠李戴,不注意規律的應用范圍和條件,拿起題目就去「套公式、套類型」、「依葫蘆畫瓢」,結果往往要出錯。做物理題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過程,建立起正確地物理情景,分析它滿足的條件,從而正確的選用物理規律,不能把物理題簡單當作數學題去解。

(四)要重視實驗,,手腦並用,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物理規律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從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要獲得知識,僅靠書本上的知識不夠的,還必須我們親身實踐,做到手腦並用。

中學物理中,有不少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對於演示實驗,一定要創造條件開設,在老師演示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儀器的性能與使用,明確實驗的步驟。對於學生實驗一定要強調人人動手,不能做「觀眾」;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依據步驟,認真實驗,仔細紀錄,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在課後適當布置一些教材上的小實驗(如:「懸掛法」找重心)或課外小實驗、課外小製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上課或看書時,要求每個同學隨時都有一本草稿本,一支筆,便於邊聽課或邊看書,邊在草稿紙上演算、分析,做到手腦並用。解題時要讓同學養成邊思考邊畫草圖的習慣,提高利用圖形、圖象、框圖進行分析的能力。

(五)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在實踐的基礎上學好物理

很多生產和生活現象都是物理現象,很多物理知識都來於生產生活,反過來又指導我們改進生產生活。因此,物理這一門自然科學,其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不應當作為一門純理論來學習,如果作一門純理論來學習與研究,那樣自然就會覺得枯燥無味。如果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起來,更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六)指導學生解題的正確方法及規范解題

做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學生復習、鞏固應用知識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指導學生解題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運用正確解題的方法。例如:在指導學生解答問答題時,要求學生按三步進行:講道理、擺事實、得結論。如游泳時用手和腳向後劃水,人就能前進,這是為什麼?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和腳向後劃水,手和腳給水一個向後的力,由牛頓第三定律水則給人一個向前的力,故人就能前進。通過訓練,學生就能掌握這一類題目的一般解題方法;再如:在做力學題時要求學生必須畫受力圖等等。

同時,解物理題時要規范、全面,符合要求。計算題要寫明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原始公式,導出式,代入數據要有單位,最後得出結果。教師在上新課時,除把知識要點和概念講清楚外,在講解例題時注意解題的方法和書寫格式,對學生的作業嚴格要求。通過歸類講解、認真分析、規范訓練、嚴格要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和養成規范解題的習慣。

學習的方法多種多樣,不是一成不變的,因人而異,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還需要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不斷的探索,不斷的總結。同學們經過幾年的學習也積累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如能再加上做到上述幾點。我想,學好物理這門學科也將不是一個很難的問題。

③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建議
平時學習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多聯系生活實際,要常聯系自然現象。
二是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學會善於應用數學知識來幫助學習物理。這樣可以使物理數學同時進步。

④ 如何培養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為社會和高一級學校輸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投入教學改革,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激發學生興趣,訓練學生想像和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能力;興趣;動機;想像;知識;發散思維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造性思維是指認識主體在強烈的創新意識下,以頭腦中已有的信息為材料,通過發散思維與集中思維,藉助於想像與聯想,直覺與靈感等,以漸進性或突發性形式對頭腦中的現有知識和信息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從而產生新觀點、新設想的過程。如果說人的創造意識需要一定的教育環境啟發、喚醒,人的創造思維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實踐活動中訓練、提高,那麼物理教學無疑是實現兩者完美結合的最好的實踐活動。物理課程是一門培養和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礎課程。物理教育是科學素質教育的搖籃,對創造型學生的培養,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培養創造型學生是物理教學的首要任務。那麼,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慾的強大內在動力。一般來說,學生對物理產生了興趣,就對物理知識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就能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維,執著地去探索。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從旁觀者、被動的接受者變成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的主體者,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是能讓學生產生共鳴的,能激發起濃厚探索興趣的問題。那麼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問題通過教師的構建變成一個個能使學生睜大眼睛、閃耀著智慧的火花呢?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的情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大氣壓強」這一節時,由於大氣壓強這個物理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所以物理教師應該多做些演示實驗。如:將卡片把水杯倒過來,問學生:當把手移開後會產生什麼現象?鬆手後學生驚訝不已。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又如:可以選取空易拉罐兩只、鐵架台、膠袋、酒精燈、水這些器材,先取出一隻空易拉罐,然後提問學生:如果我用手捏這個易拉罐,會出現什麼現象?接著,將另一隻空易拉罐內裝入少量水,然後放在鐵架台上,用酒精燈進行加熱,待易拉罐罐口出現白霧後立即用膠帶封住灌口,撤去酒精燈讓其冷卻後觀察現象,學生觀察到現象後感到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把易拉罐壓扁了?這時,教者因勢利導,從而引起學生學習大氣壓強的極大興趣。二、聯系教材內容介紹科技發展前景,激發學生創造的動機創造動機是學生進行創造活動的內驅力。只有學生產生了發自內心的進行創造活動的要求和慾望,才能真正調動其心智能量進行創造活動。物理學科的內容較親近生活、親近社會、親近學生的實際,為學生研究物理問題提供了條件。實踐活動給中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材料,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概念、認識規律奠定了基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鞏固、深化、靈活運用知識,了解自然科學的社會意義。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開展實踐活動時,要多聯系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前景,激發學生創造的動機。如講靜電時,教師可以介紹靜電除塵、靜電滅菌以及靜電處理污水等技術的進展與前景;學習物質結構時我們可以介紹納米技術的應用可以使陶瓷材料棒打成結,利用隧道掃描顯微鏡我們能觀察到物質的原子,並可以隨意移動其中某個原子;學習光學時,我們可以介紹激光測距技術使我們精確地測出了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激光制導技術可以利用激光束指引導彈的飛行方向從而提高命中率,信息高速公路的開通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等。如果教者能將教材內容與科技發展前景緊密聯系起來,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三、創設寬松學習環境,誘發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 初次學習物理的學生一般都覺得物理比較有興趣,這是因為物理知識、物理現象來源於生活,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許多物理實驗都能讓學生浮想連翩。但過不了多久,一部分學生就會對教師自認為是很精彩的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麻木甚至是討厭。這是因為教師在講解這些知識時沒有及時滿足學生好奇的各種提問,折斷了學生聯想的翅膀,把學生的思維一個個地抓進了他們不心甘情願進去的知識框框中。 愛因斯坦在回答別人問他為什麼能作出創造時說:「我沒有什麼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問問題罷了。」所以,要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讓位於學生的學,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而不是主宰者。寬容待人,讓學生能平等地人人參與教學,使學生能克服心理障礙,大膽地質疑問難。其次在教學中,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成熟眼光看待學生的世界。多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求異質疑,激勵學生多提問題,鼓勵他們以研究者和創造者的姿態去獨立思考。在教學中可以介紹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學勇士的事跡,以此來鼓勵學生對前人的一些現成的科學理論和傳統觀點,有大膽質疑的勇氣;對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規律,有勇於發展的精神。即使某些發問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錯誤的,某些探索是失敗的,教師也要從積極的方面加以鼓勵,並幫助學生分析錯誤和失敗的原因,變錯誤為正確,變失敗為成功,不挫傷學生求異思維的積極性。總之,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中,不要把學生的創造性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在請記住愛因斯坦說過的話:「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四、拓寬知識領域,形成良好認知結構、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 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先導,有了興趣不等於就有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的。開拓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學生有了廣博的知識和合理的認知結構,就更能使學生容易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聯系,受到啟示,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和新的理論,達到認識上新的飛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說過:「偶然的機會對素有準備的人有利。」這說明了知識的廣博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頓悟」性之間的必然聯系。開拓知識面,構建合理的認知結構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開拓學生知識領域,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必須建立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課內要狠抓「雙基」的教學和訓練,廢除注入式,提倡啟發式。講要精,學要透,練要巧,用要活,減輕學生那些不必要的負擔,扎扎實實地讓學生學好課內的基礎知識,練好基本技能,使學生有能力打開分析問題的思路。其次鼓勵學生求異和發散。求異思維是對一個問題,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發散思維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個中心向四周輻射開,尋求事物間的縱橫向聯系,對一個問題從多角度、多側面去思考問題的思維方法。求異和發散是創造性思維最重要的思維方法。在習題教學中力求擺脫習慣性認識程序的束縛,開拓思路,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設想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五、建立興趣小組、鼓勵小創作小發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具有創造性的學生應具有:創新的科學思想及百折不撓的科學精神,認真嚴謹的科學態度,正確成功的科學方法,對知識有新的理解,具有創造能力、應變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能力等。課外科技活動是豐富學生精神生活、擴大視野、陶冶情操、激勵創新的有效陣地。它為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營養及良好的情緒和環境。學生在這種活動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圍和教師傾向的束縛,獨立地、自主地發展。因此,課外活動要講究內容的豐富、新穎,形式的多樣,方法的靈活,如舉辦「雞蛋碰地球」的比賽,用什麼辦法使雞蛋從六樓扔下不破碎,從而發動學生進行小發明、小製作、小創造。讓他們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製作光控窗簾、聲控開關、音樂卡片、航模、無塵黑板擦等,還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製作簡易實驗裝置等。實踐證明這都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小發明、小創造的成果使學生體會到創造不再神秘莫測,不再是只有"天才"、專家才能做的事,從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動機。還可布置適當的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動腦、動手,多思、多做,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使學生在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的活動中觀察課內教學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領悟課內教學所來不及深透的奧秘,去觸摸課內教學所無法涉及的東西。通過小製作和小實驗等物理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手、動腦和自我發展的機會,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創新素養,不斷提高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新技能。 總之,物理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啟迪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⑤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研究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及其運動基本規律的學科。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應用於生產技術的各個部門,它是一切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

科學素質是大學生素質教育中重要組分.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之母. 物理學實質上是人類文化體系中重要而基礎的內容, 物理教育直接關繫到科學素質教育的的質量, 潛力和成敗. 物理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處於核心地位。科學史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物理學史,研究物理學史有助於闡明科學的發展規律,有助於了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科學與技術的關系,以及科學與哲學的關系。
奇妙宇宙誰知曉,萬能定律在物理。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

一.聯系生活實際,勤於觀察思考是基礎
觀察就是充分利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對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包括實驗現象)的知覺過程。伽利略通過觀察吊燈的擺動,認識了擺的等時性。倫福德在從事槍炮製造時,觀察到鑽孔時落在地上的金屬碎屑具有極高的溫度,他認為這么多的熱並不是金屬提供的,並做了一系列金屬鑽孔的實驗,根據實驗結果,倫福德斷言熱質說不足為信,應當把熱看成是一種運動形式。後來,英國的戴維做了更加嚴格的實驗,為熱是物質微粒的一種運動形式奠定了實驗基礎。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是在反復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觀察既然如此重要,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應建立「隨時觀察」、「用心觀察」的意識
①觀察時要集中注意力,不放棄偶然目標,不輕易放過那些你甚至覺得毫無關系的現象。長期訓練,使之形成一種一絲不苟的科學習慣。
②走進實驗室去實驗,盡量地重現生活實際的現象,並反復觀察,找出實驗中產生某種現象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
③作好觀察後的總結,對觀察到的現象和記錄的數據進行認真分析,以便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規律。例如,觀察凸透鏡成像實驗,首先要明確實驗時主要觀察蠟燭和屏的位置變化以及屏上像的變化。本實驗過程中,注意力應集中在蠟燭的位置、屏的位置和像的情況上。為了更准確地觀察這些現象,可進行多次實驗,最後總結出物距、像距、焦距以及像的虛實、放大、縮小等現象之間的關系。
④觀察時不放過細微的地方。那些往往是比較隱蔽的現象,往往就是本質的物理過程。例如,浮沉子實驗中,當用手擠壓瓶子時,浮沉子會下沉。而擠壓引起下沉的本質是擠壓使浮沉子上部的空氣柱的體積減小,所受浮力減小所至。有的人只發現擠壓與下沉的簡單關系。而有的人則能發現擠壓是造成下沉的本質原因。
二.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是關鍵
應從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出發,先分析物理現象,找出產生這些現象的本質因素,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再選擇適當的物理知識來解答物理問題。如:夏天冰棍冒「白煙」,水缸「出汗」等都是水蒸氣液化現象。05年北京市中考的壓軸題就是把居民樓的電梯看作被提升的物體,一組機械看作動滑輪,提升重物。問題難度大大降低。
再如:三個溫度計都指示在20℃的位置,但有一個溫度計的刻度不準確,因此肯定有一個溫度計測量到的溫度與實際溫度不符,是什麼原因導致a、b、c三個圖中的實際溫度出現偏差呢?

圖c杯中的酒精與空氣相通,由於蒸發吸熱,使得它的溫度低於室溫,而圖b瓶中雖然也裝滿了酒精,但不會蒸發,因此它的溫度應和室溫相同,於是可以判斷圖c的溫度計刻度不準確。
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①順藤摸瓜法,即正向推理法,它是從已知條件推論到其結果的方法。
②發散思維法,即從某條物理規律出發,找出規律的多種表述。這是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的重要方法。例如,從歐姆定律以及串並聯電能的特點出發,推出如下結論:串聯電路的總電阻大於任何一個分電阻、並聯電路的總電阻小於任何一個分電阻;串聯電路中,阻值大的電阻兩端的電壓大,阻值小的電阻兩端的電壓小;並聯電路中,阻值大的電阻通過的電流小,阻值小的電阻通過的電流大。
③老鼠走迷宮式思維法:老鼠走迷宮時走遍所有的路線,記住走錯的路線,不重復,最終走出迷宮。如:為判斷兩盞分別標有「220V 40W」、「220V 60W」的白熾燈在一電路里發光是串聯還是並聯,用電壓表測得兩者的電壓同為220V。分析:如果兩燈串聯,因兩燈型號不同,電壓定不會相同,故串聯不可能,只能並聯。正面分析可知,並聯時不論型號相同與否電壓都相同。
三.准確運用物理基礎知識是解決問題的保障
俗話說「熟能生巧」,巧了自然就會快。物理基礎知識是指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原理組成的知識體系。對生活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做出正確的解釋、判斷或合理的解決。應做到:
首先要熟練掌握課本知識,牢記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結論。其次,克服沒有根據的猜想和亂套公式的習慣。如:「兩輛同規格的汽車,一輛高速賓士,一輛低速行駛,慣性大小相比, 大。」對於此類問題有的同學認為是高速賓士的汽車慣性大,產生錯誤的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慣性概念的含義,物體的慣性大小是由物體的質量決定的,與物體速度的大小無關,只要物體的質量不變,物體慣性的大小不會發生改變。速度的大小影響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速度較大的那輛汽車動能較大。
四.多動手實驗或參加一些科技小製作活動來提高
實驗是物理科學的基礎,也是物理知識的源泉,加強實驗是物理教學的時代特徵,又是提高學習質量的先決條件。同樣,實驗或科技小製作也是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規律的重要方法,物理學習就是通過對物理現象、過程獲得必要的感性認識,這種感性認識可以來源於實際生活,也可以來源於實驗提供的物理事實。從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來自復雜的運動形態,本質的、非本質的因素通常交融在一起,僅通過這種途徑形成概念,建立規律有相當的困難。而實驗則可提供經過簡化和純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將物理事實自然轉化為具體的認識。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是直接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分析歸納得出的結論;聲音的發生是從實驗現象中分析歸納得出的結論;杠桿平衡條件是由大量的實驗數據,經歸納和必要的數學處理得到的結論,液體的壓強是先從實驗現象中得出定性的結論,再進一步尋求嚴格的定量關系。
進行一些科技小製作如:潛望鏡的製作、小孔成像的製作、門鈴的小製作、自己設計和製作某些簡單模型或玩具等,能逐步養成用實驗解決物理問題的習慣,是非常好的一舉多得的做法。
物理學在形成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種物質觀,即物質普遍存在於相互作用之中,普遍存在於運動之中,普遍存在於能的轉化與守恆之中。於是,研究宏觀物體的受力、運動、和機械能的規律形成了力學。研究分子的受力、運動和內能的規律形成了熱學。研究電、磁之間的受力、運動和能的規律形成了電磁學等。在物理學習時,當我們形成了這種物質觀,就會有目的去認識和理解物質的相互作用規律、運動規律和能的轉化與守恆規律,學習就會更上一個台階。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搞好學習的事半功倍的金鑰匙。然而成功的學習靠的是辛勤的勞動,天道籌勤

應該夠了吧

⑥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 激發興趣是培養能力的前提
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必須是學生有興趣學,最終在興趣的驅動下提升物理學習能力,實現有能力學.興趣是推動求知的一種內在力量,可以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有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就會自覺地去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因此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偉大的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怎樣才能做到激勵、喚醒、鼓舞,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習的興趣.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1 精心設計導入環節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首要環節,精心設計的導入,猶如戲劇的序幕,可以在學習新課一開始就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習的興趣,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導入新課時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那整個教學過程就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在導入新課即將完成時,除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外,另一個任務是讓全體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目的,這樣的課堂才能樂而不散.
1.2 注重情境的創設
以前的非生命化課堂教學以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知識為終極目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培養目標形同虛設,試想:自我感覺皆已喪失,那麼,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又從何談起?這樣的教學談何價值?因此,當今的生命化課堂教學追求人格心靈的完整、個性的發展和情感與興趣的滿足.通過課堂互動,師生雙方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境界.正因為如此,精心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顯得尤其重要,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
1.3 優化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信息量日益增大,教學手段日趨現代化,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已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多媒體技術的發展、運用和推廣,為中學物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變革提供了前所末有的機遇.多媒體計算機使圖、文、聲、像集於一體,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做好學法指導
有效的學習必須是有序的學習,學生對物理問題的理解以及學習經驗不如我們教師,我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助手,給予其學習方法上的指導.
2.1 做好課前准備
除思想上和文具上的准備外,還有更重要的實質上的准備:課前預習.每一個人的基礎不一樣,准備不會千篇一律,但大致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復習上節課所學過的內容,二是預習熟悉新課內容.復習要抓重點,預習不是看小說,要注意新課疑難問題,帶著問題去聽老師講課.
2.2 上好每一節物理課
如何才叫上好每節課呢?筆者認為應該引導學生有節奏地處理每個學習環節,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通過本節課想一想我學會了什麼?我掌握了哪些知識?
(2)處理好聽課和筆記的關系;聽好課是主要環節,筆記是只需記下簡單的關鍵詞語和圖形即可,抄黑板不是筆記的目的,而是為課後的復習提供依據.
(3)處理好聽課和思考的關系;以聽課為主,沒有聽懂的暫不要思考,課後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2.3 搞好復習
及時地復習有助於知識快速、穩固地納入知識體系,首先明白自己在知識能力上的缺陷是什麼,下功夫把最薄弱的部分補上,先重點再一般,及時復習,學會一單元,就系統復習,形成並構建知識網路,達到「熟能生巧」.
2.4 做好作業
(1)在復習知識內容的基礎上作業;
(2)規范解題步驟;
(3)對批改的作業要及時反思和糾正;
(4)通過總結和類比,鞏固知識,最終達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
3 強化物理過程教育和思維方法滲透
物理學習過程應該從學科特點出發,我們的教學要強化過程教育,同時注重思維方法滲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筆者將蘊含物理思維方法的教學過程分為螺旋式上升的三個階段
3.1 從物理感覺過渡到物理知覺
高中物理知識源於人們對生活中和自然中現象的思考,感覺是認識的初級形成,是一切知識的源泉,它屬於認識的感性階段.物理概念、規律的形成都需要經過分析大量的物理現象及物理實驗的驗證,才能使其感知主體,形成對物理過程的整體認識.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時,重的物體下落快,輕的物體下落慢!就是觀察後的一種感覺,繼續觀察,完全相同的2張紙,一個揉成團,一個平攤下落,結果下落時間不一樣.那麼,對物體下落有了新的認識,從感覺到知覺的過渡,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猜想.
思考:下落時間與質量似乎沒有關系,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平攤著下落時間變長了呢?是什麼因素導致的呢?很自然地理解這是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
猜想:如果不計一切阻力,物體自由下落,那麼情況又該如何呢?
物體將只受重力,加速度相同,落地時間一樣.
3.2 從物理知覺過渡到物理表象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了物理知覺,則其大腦開始對客觀事物或物理現象進行初步分析和綜合,這是學生開始用物理思維的一個重要一環.有了物理知覺由

⑦ 請問學習物理學的能力的具體表現包括哪些呢

其實物理並不難學,只是人們被它嚇到了,物理的學習方法有很多,多寫是不用說的,還要培養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因為物理中的實驗很多。
還有多留意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如:雷電、水的蒸發和沸騰等。對物理有充分的興趣,這是關鍵!
我的物理是年級的第一,我就是這樣學的。相信你能學好!加油!!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物理學習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