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許多物理學家都在做核裂變的實驗,但誰的實驗室沒有做出來
1,吳有訓 (1897-1977),江西高安人,吳有訓是我國最早的一位具有國際聲譽的物理學家,任過清華大學教授、西南聯大教授,楊振寧、李政道當時都是西南聯大的學生。
2、錢三強,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黨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後改為原子能所)所長、計劃局局長、副秘書長,二機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92年逝世。
3,黃昆院士 男 1919年9月出生於北京,黃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對固體物理學作出了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黃昆於2005年7月6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6歲。
4,(1891—1968) 饒毓泰,物理學家、教育家,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研究了氣體導電過程,對低壓汞弧放電機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倒斯塔克效應、分子光譜等方面取得很有意義的研究成果。畢生致力於我國物理學教學和科研事業。創辦南開大學物理系;長期擔任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大力建設研究實驗室,使北京大學物理系迅速位居國內物理教學和研究的前列。執教40餘年,培養了吳大猷、馬仕俊、馬大猷、郭永懷、虞福春、黃昆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物理學家,為我國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5,王淦昌 (1907~),中國核物理學家。生於中國江蘇常熟。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4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34年至1936年任山東大學物理系教授。1936年至1950年任浙江大學物理系教授並曾任系主任。1950年至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1年後兼任副所長。1956年至1960年任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員,1959年至1960年兼任副所長,直到1960年底回國。1961年至1978年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研究院副院長。1978年至1982年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兼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長。1982年任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譽所長和研究員。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院士)。
6,周光召(1929~),他在理論物理學領域作出過許多重要貢獻。在粒子物理學方面,嚴格證明CP破壞的一個重要定理,1960年推導出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PCAC),這對弱相互作用理論起了重大推進作用,因此世界公認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次引入了螺旋振幅的概念和相應的數學描述;他還用色散關系理論對非常重要的光核反應做了大量理論研究工作。他組織領導了許多中青年對相互作用統一、CP破壞、陪集規范場、非線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論、超對稱性破缺、量子場論的大范圍拓撲性質及其與反常的聯系等等方面作了許多有意義的研究工作。在凝聚態物理方面,他領導的小組發展了非平衡態統一理論中的數學形式——閉路格林函數方法。他還參加並組織領導了中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和試驗工作。1985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歷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等職。
7, 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病去世。
8黃祖洽先生1924年10月出生於湖南長沙,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是中國核反應堆理論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現為中科院院士、北師大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
9,錢學森(1911.12.11-),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式控制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0,物理界-中國著名女物理學家-----吳健雄
吳健雄(1912-1997)江蘇太倉人。女。1930-1934年就讀於中央大學物理系,獲學士學位。後赴美留學,獲柏克萊加州大學博士學位。1958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75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1982年受聘為母校南京大學名譽教授,1986年又被南京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每次回國,必到南大訪問、講學,並在南大設立有「吳健雄、袁家騮獎學金」。先後以實驗驗證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稱不守恆」和「β衰變中矢量流守恆定律」。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將國際編號為275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吳健雄星」。1994年首批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② 固體物理學的超點陣和低維固體
這是近二十年來固體物理學中新興的領域。從60年代起人們開始在超高真空條件下研究晶體表面的本徵特性以及吸附過程等。通過粒子束(光束、電子束、離子束或原子束)和外場(溫度、電場或磁場)與表面的相互作用,獲得有關表面的原子結構、吸附物特徵、表面電子態以及表面元激發等信息,加上表面的理論研究,形成表面物理學。這些新的實驗手段主要是各種表面能譜儀。它們及其分析方法已經發展成為表面技術,廣泛用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監控和分析等領域。同體內相比,晶體表面具有獨特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這是由於表面原子所處的環境同體內原子不一樣,在表面幾個原子層的范圍,表面的組分和原子排列形成的二維結構都同體內與之平行的晶面不一樣的緣故。表面微觀粒子所處的勢場同體內不一樣,因而形成獨具特徵的表面粒子的運動狀態,限制粒子只能在表面層內運動並具有相應的本徵能量,它們的行為對表面的物理、化學性質起重要作用。 界面有固體-固體、固體-液體、固體-氣體界面之分。固體器件的基礎是在界面發生的物理過程,隨著微電子技術發展,器件的尺寸日益縮小,表面和界面的物理效應更加突出。特別是硅場效應管的硅——二氧化硅界面形成表面勢阱,在其中的電子構成二維運動的電子氣,具有獨特的性質,包括電子態局域化和von.克利青在1980年發現的量子霍耳效應以及D.崔琦在1981年發現的分數量子霍耳效應,涉及固體物理基本問題的現象。許多電化學過程發生在固體-電解液界面,腐蝕則常發生於固體-氣體和固體-液體界面,因此界面物理和表面物理一樣具有巨大的實際意義。 能帶理論用於表面和界面的電子態的計算仍然有效。由於表面、界面電子的勢能依賴於表面態、界面態中電子的填充情況,因此計算必須是自洽的。能帶理論同表面技術的結合導致半導體超點陣材料出現。分子束外延技術使制備這種材料成為現實。再利用調制摻雜技術,可制備出高遷移率晶體管用於微波技術,以及性能優越的激光器用於光電子學技術。用這種材料特製的樣品,在低溫和強磁場下也觀察到分數的量子霍耳效應。金屬超點陣的研究也正在增長(見超結構)。 低維固體還包括層狀化合物和鏈狀結構的物質以及微顆粒組成的固體。它們具有獨特的物理性質和微觀過程。是現今很活躍的研究領域,在應用上富有潛力。層狀結構化合物的主要特點是它的能帶結構和電導率都是各向異性的,平行於層面的電導率與垂直層面的電導率之比可達千倍至十萬倍。有的材料電導率可與銅、鋁相比,在層狀材料中由於費密面的結構以及與之有關的不穩定性質存在著電荷密度波或自旋密度波。鏈狀材料具有準一維的結構,有的是導體,有的是半導體,也有的在一定壓力下成為超導體。特別是聚乙炔等一維有機半導體。它具有兩種不同的基本結構,兩種結構交接處是一個界區,形成類似孤立子缺陷態,摻雜可使「孤立子」帶電。它在鏈上運動引起電導。利用聚乙炔已可製成半導體器件,展示其應用前景(見低維導體)。
③ 固體物理有什麼前沿的課題固體物理有什麼比較前沿的
固體物理學的展望
新的實驗條件和技術日新月異,正為固體物理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極低
溫、超高壓、強磁場等極端條件、超高真空技術、表面能譜術、材料制備的新技術、同步輻射技術、核物理技術、激光技術、光散射效應、各種粒子束技術、電子顯微術、穆斯堡爾效應、磁共振技術等現代化實驗手段,使固體物理性質的研究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由於固體物理本身是微電子技術、光電子學技術、能源技術、材料科學等技術學科的基礎,也由於固體物理學科內在的因素,固體物理的研究論文已佔物理學中研究論文三分之一以上。其發展趨勢是:由體內性質轉向研究表面有關的性質;由三維體系轉到低維體系;由晶態物質轉到非晶態物質;由平衡態特性轉到研究瞬態和亞穩態、臨界現象和相變;由完整晶體轉到研究晶體中的雜質、缺陷和各種微結構;由普通晶體轉到研究超點陣的材料。這些基礎研究又將促進新技術的發展,給人們帶來實際利益。同時,固體物理學的成就和實驗手段對化學物理、催化學科、生命科學、地學等的影響日益增長,正在形成新的交叉領域。
「863」計劃的重大項目
信息技術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 ·高性能計算機及其核心軟體 ·軟體重大專項
·高性能寬頻信息網
生物和醫葯技術 ·創新葯物和中葯現代化 ·組織器官工程 ·生物反應器
·功能基因組和生物晶元
·非典型肺炎防治關鍵技術及產品研製 新材料技術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配套材料 先進製造技術 ·微機電系統 ·燃氣輪機 先進能源技術 ·電動汽車
④ 固體物理的內容簡介
《固體物理》作為一本簡明的固體物理教材,作者力圖從原創的科學家的思想出發,介紹固體物理學中主要的概念、實驗和理論,其中包括了固體物理學史、化學鍵與晶體形成、固體結構、晶體振動和固體熱性質、固體電子理論、固體的電性質(輸運過程)、固體的磁性、固體的介電性質和光學性質等內容。本書適合於涉及電子、器件與材料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學習。
⑤ 如何形象地理解固體物理中的空間
k空間是尋常空間在傅利葉轉換下的對偶空間,主要應用在磁振造影的成像分析,其他如磁振造影中的射頻波形設計,以及量子計算中的初始態准備亦用到k空間的概念。k和出現在波動數學中的波數相應,可說都是「頻率空間頻率」的概念。
磁振造影中造影階段,對於資料取得與重建的分析;可稱為「造影k空間」(imaging k-space)。
磁振造影中激發階段,對於射頻與梯度磁場共同設計的分析;可稱為「激發k空間」(excitation k-space)。
磁振造影在某些場合中,需要對某特定體積進行射頻激發,然而一般的射頻激發方法可能又會遇上疊影問題。John Pauly、Dwight Nishimura、Albert Macovsk等人於1989年提出對於小角度射頻磁場與梯度磁場兩者,採用k空間分析的方法同時進行設計。這種方法允許例如橫膈膜上小區域的激發,用以對呼吸造成的橫膈膜運動做出監測,以利胸腔磁振影像的取像處理。
此外,這項方法也可用於設計對空間以及對共振頻率同時做選擇性激發的射頻與梯度磁場。應用場合包括了水影像與脂肪影像的個別取得,或者磁振頻譜影像(MRSI)方面的應用。
固體物理學(solid state physics)是研究固體的物理性質、微觀結構、固體中各種粒子運動形態和規律及它們相互關系的學科。物理學的重要分支,涉及力學、熱學、聲學、電學、磁學和光學等各方面的內容。固體的應用極為廣泛,各個時代都有自己特色的固體材料、器件和有關製品。現代固體物理形成於20世紀前40年代,它是先進的微電子、光電子、光子等各項技術和材料科學的基礎,其重要性是顯然的。
固體物理學的成就和實驗手段對化學物理、催化學科、生命科學、地學等的影響日益增長,正在形成新的交叉領域。
固體通常指在承受切應力時具有一定程度剛性的物質,包括晶體和非晶態固體。固體是由大量原子(離子或分子)凝聚成相對穩定而緊密的、有自持形狀的、能承受切應力的物體。按原子排列的特點,固體可分為晶體、准晶體和非晶體三大類。組成晶體的粒子,在三維空間的排列形成晶格,具有周期性及與周期性相容的空間取向有序性。所有晶體可分成三斜、單斜、正交、四方、三角、六角和立方七個晶系。晶體的對稱性,可由32個點群和230個空間群描述。1984年D.謝虛曼等發現准晶體,它的組成粒子在空間的排列形成准晶格,沒有周期性而有區別於晶體的空間取向序。非晶固體又稱無定形固體或玻璃固體,其中的粒子排列是無序的。但在1—2個原子間距范圍,由於化學鍵的作用,在總體無序結構中存在短程有序。用X射線、電子束、中子束衍射技術等可鑒別和測定這三類固體的結構。
⑥ 固體物理學的固體磁性
指固體具有的來源於電子自旋和軌道磁矩的一種物性。抗磁性是物質的通性,來源於電子軌道因外磁場而發生變化所產生的與磁場反向的微弱磁矩。金屬的磁性比較復雜,除上述抗磁性外,還有源於金屬電子氣自旋磁矩的總和趨於同磁場平行的順磁性。非金屬順磁體的磁性來源於固體中原子或離子固有磁矩趨於與磁場的同向排列。原子核亦有磁矩,核磁共振已成為探索物質結構的有力工具。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則是當今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 鐵磁性和亞鐵磁性是兩類磁有序結構固體具有的強磁性。溫度在居里點TC以上固體呈順磁性,在居里點TC時發生相變而呈鐵磁性或亞鐵磁性。1907年P.外斯用分子場唯象理論解釋鐵磁性。1926年實驗確定過渡金屬鐵磁性來源於3d殼層的電子自旋磁矩。W.海森伯在1928年以固體中原子之間電子自旋的直接交換作用給予分子場量子力學的解釋。1934年E.斯通納提出巡遊電子模型,可解釋一部分實驗規律。20世紀50年代M.茹德曼、C.基泰耳、T.糟谷和K.芳田奎提出固體中兩個相鄰局域磁矩通過傳導電子氣為媒介傳遞的間接交換作用,稱為RKKY互作用,其特點是互作用能隨兩磁矩間距離呈振盪型衰減。亞鐵磁性是由於一些化合物晶體中含有兩種磁性離子,它們有不相等的電子自旋磁矩,且按磁矩反平行方式排列形成兩個磁子晶格。鐵氧體就是典型例子,在高頻和微波領域有重要應用。反鐵磁體和亞鐵磁體相似,但其兩個磁子晶格的離子磁矩大小相等而反平行排列。反鐵磁體的溫度高於奈耳點TN,其反鐵磁性消失,變為順磁性。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未摻雜的母材具有反鐵磁性。 非晶磁性材料和各種磁記錄材料發展迅猛,特別是磁光記錄材料將應用延伸到光波領域。1988年在多層磁薄膜中發現巨磁電阻效應,後來又發現具有超巨磁電阻效應的新磁性晶體,為發展磁電子學提供了基礎。
固體磁性是一個有很久歷史的研究領域。抗磁性是物質的通性,來源於在磁場中電子的軌道運動的變化。從20世紀初至30年代,經過許多學者努力建立了抗磁性的基本理論。范扶累克在1932年證明在某些抗磁分子中會出現順磁性;朗道在1930年證明導體中傳導電子的非局域的軌道運動也產生抗磁性,這是量子的效應;解釋了石墨和某些金屬之所以具有反常大的抗磁性。居里在1895年測定了順磁體磁化率的溫度關系,朗之萬在1905年給出順磁性的經典統計理論,得出居里定律。順磁性的量子理論連同大量的實驗研究,導致順磁鹽絕熱去磁致冷技術出現,電子順磁共振技術和微波激射放大器的發明,以及固體波譜學的建立。關於鐵磁體,1926年人們從實驗中判知鐵磁性同電子自旋磁矩有關。L.奈耳在1932年提出反鐵磁體的唯象理論,後來人們的確發現過渡金屬氧化物有反鐵磁性。H.克喇末在1934年和P.安德森在1950年相繼提出通過氧離子耦合的交換作用解釋氧化物的反鐵磁性。這一理論已成為在技術上有重要應用的鐵氧體的亞鐵磁性的基礎。金屬鉻是反鐵磁體但沒有局域磁矩,其根源在於每一種自旋的電子密度在空間有周期性的變化,即形成自旋密度波。稀土金屬的鐵磁性,來源於未滿的4f殼層的局域磁矩。它們通過巡遊電子耦合趨於平行排列,產生鐵磁性。居里溫度很低的弱鐵磁體,其中沒有局域磁矩,它的鐵磁性同自旋密度的起伏有關。過渡金屬的鐵磁性是一個困難又復雜的多體問題,還沒有比較滿意的理論處理。
電子具有自旋和磁矩,它們和電子在晶體中的軌道運動一起,決定了晶體的磁學性質,晶體的許多性質(如力學性質、光學性質、電磁性質等)常常不是各向同性的。作為一個整體的點陣,有大量內部自由度,因此具有大量的集體運動方式,具有各式各樣的元激發。
⑦ 全球著名的固體物理實驗室有哪些
一、荷蘭的萊頓低溫實驗室
二十世紀初,這個實驗室在昂納斯(K.Onnes)領導下,在低溫領域獨占鰲頭,最先實現了氦的液化,發現了超導電性,並一直在低溫和超導領域居領先地位.特別是它以大規模工業技術發展實驗室,開創了大科學的新紀元.荷蘭是一個工業小國,荷蘭萊頓低溫實驗室的經驗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勞倫斯輻射實驗室
它是電子直線加速器的發源地,創建於30年代,當時正值經濟蕭條時期,創建人勞倫斯以其特有的組織才能,充分發掘美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起了第一批加速器.在他的領導組織下,實驗室成員開展了廣泛的科學研究,發現了一系列超重元素,開辟了放射性同位素、重離子科學等研究方向.它是美國一系列著名實驗室:Livermore,Los
Alamos,Brookhaven等實驗室的先驅,也是世界上成百所加速器實驗室的楷模.
第二類實驗室屬於國家機構,有的甚至是國際機構,由好幾個國家聯合承辦.它們大多從事於基本計量,高精尖項目,超大型的研究課題,和國防軍事任務.例如:
三、德國的帝國技術物理研究所(簡稱PTR)
帝國技術物理研究所建於1884年,相當於德國的國家計量局,以精密測量熱輻射著稱.十九世紀末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致力於黑體輻射的研究,導致了普朗克發現作用量子.可以說這個實驗室是量子論的發源地.
四、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簡稱NPL) 英國的國家物理實驗室,是英國歷史悠久的計量基準研究中心,創建於1900年.
1981年分6個部:即電氣科學、材料應用、力學與光學計量、數值分析與計算機科學、量子計量、輻射科學與聲學.
作為高度工業化國家的計量中心,與全國工業、政府各部門、商業機構有著廣泛的日常聯系,對外則作為國家代表機構,與各國際組織、各國計量中心聯系.它還對環境保護,例如雜訊、電磁輻射、大氣污染等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議.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共有科技人員約1000人,1969年最高達1800人.
五、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簡稱CERN)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創立於1954年,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國際性的實驗組織.它的創建、方針、組織、選題、經費和研究計劃的執行,都很有特點.1983年在這里發現W±和Z0粒子,次年該中心兩位物理學家魯比亞和范德梅爾獲諾貝爾物理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是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下,由歐洲11個國家從1951年開始籌劃,現已有13個成員國.經費由各成員國分攤,所長由理事會任命,任期5年.下設管理委員會、研究委員會和實驗委員會,組織精幹,管理完善.人員共達6000人,多為招聘制.三十餘年來,先後建成質子同步迴旋加速器、質子同步加速器、交叉儲存環(ISR)、超質子同步加速器(SPS)、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LEP)、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氫氣泡室(BEBL).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作為國際性實驗機構,擁有雄厚的財力、物力和技術力量.由於工作涉及許多國家和組織,在建設和研究中難免會出現種種矛盾和磨擦,但經過協商和合作,工作進行順利,龐大計劃都能按時兌現,接連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參見:高能物理,1985年第3期,第26頁).
第三類實驗室直接歸屬於工業企業部門,為工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服務.其中最著名的有貝爾實驗室和IBM研究實驗室. 六、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原名貝爾電話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是一所最有影響的由工業企業經營的研究實驗室.主要宗旨是進行通訊科學的研究,有研究人員20000人,下屬6個研究部,共14個分部,56個實驗室,每年經費達22億美元,其中10%用於基礎研究.除了無線電電子學以外,在固體物理學(其中包括磁學、半導體、表面物理學)、天體物理學、量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等方面都有很高水平.在這個研究機構中擁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員,幾十年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先後有:發明電子衍射的戴維森,發明晶體管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坦,發明激光器的湯斯和肖洛,理論物理學家安德遜,射電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
貝爾實驗室的經驗很值得注意.工業企業對科學研究,特別是對基礎研究的重視;開發和研究二位一體;領導有遠見有魄力,善於抓住有生命力的新課題,這些都是有益的經驗.
七、IBM研究實驗室 IBM是International Bi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簡稱,現已發展成為跨國公司,在計算機生產與革新中居世界領先地位.它創建於1911年,原名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C.T.R.),是由三家生產統計機械、時間記錄器的公司組成.這些公司分別創建於1889、1890、1891年.1984年底,IBM公司的雇員超過39000人,業務遍及130個國家.
IBM研究實驗室也叫IBM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員3500人,(還吸收許多博士後和訪問學者參加工作),專門從事基礎科學研究,並探索與產品有關的技術,其特點是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科學家在這里工作,一方面推進基礎科學,一方面提出對實際應用有益的科學新思想.研究部下屬四個研究中心:
(1)在美國紐約的Thomas
J.Watson研究中心.從事計算機科學、輸入/輸出技術、生產性研究數學、物理學、記憶和邏輯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物理學包括:凝聚態物理、超微結構、材料科學、顯微技術、表面物理、激光物理以至天文學和基本粒子.
(2)在美國加州的Almaden研究中心.除了計算機科學以外,還進行高溫超導、等離子體、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同步輻射等研究.
(3)瑞士Zurich研究中心.重點是激光科學與技術,特別是半導體激光器、光學儲存、光電材料、分子束外延、高溫超導、超顯微技術等方面,還進行信息處理等計算機科學研究.
(4)日本東京研究中心.內分計算機科學研究所、新技術研究所和東京科學中心,主要是結合計算機的生產和革新進行研究.
進入80年代,IBM研究中心成績斐然,兩屆諾貝爾物理獎都被它的成員奪得:一是因發明掃描隧道顯微鏡,賓尼格(G.K.Ginnig)與羅勒爾(H.Rohrer)共獲1986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一半,二是因發現金屬氧化物的高溫超導電性,柏諾茲(J.G.Bednorz)和繆勒(K.A.Müller)共獲1987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