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必做20個實驗有哪些
物理必做20個實驗:
一、基本操作類實驗
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3、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4、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5、用電流表測量電流。6、用電壓表測量電壓、7、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二、測定性實驗
1、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2、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3、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4、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三、探究性實驗
1、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2、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3、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4、探究光的反射規律。5、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6、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7、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8、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9、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 初中物理實驗有哪些
初中物理的實驗是很多的,包括熱學,聲學,光學,電學。力學實驗。
中考考試的時候,重點的實驗在於光學裡面的平面鏡成像,凸透鏡成像,還有光的反射規律。
力學裡面的重點實驗有很多,例如動能。重力勢能影響因素壓強的影響因素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液體壓強的特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機械效率的測量,測量功率。電學實驗的包括串並聯電路電流,電壓的規律。測電阻測小燈泡的電功率。探究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熱血的實驗包括晶體的熔化,水的沸騰還有,比熱容的測量。以及焦耳定律驗證。
3.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1
《壓強和浮力》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和對比法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於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 方法 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後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
⑴推導壓強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線的概念時,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導過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壓強:p=F/S=ρgh
⑶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系圖象:
5、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一首先確定壓強p=ρgh;二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F=G
6、連通器: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 面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cmHg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E標准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1標准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
2標准大氣壓=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20.6m
5、大氣壓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氣壓變化規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說明:若水銀氣壓計掛斜,則測量結果變大。在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的刻度改成高度,該無液氣壓計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計。
7、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8、沸點與壓強:內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應用:高壓鍋、除糖汁中水分。
9、體積與壓強:內容: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應用:解釋人的呼吸,打氣筒原理,風箱原理。
☆列舉出你日常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知識的幾個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②給鋼筆打水③使用帶吸盤的掛衣勾④人做吸氣運動
浮力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3)、說明:
①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G則:ρ液V排g=ρ物Vg
ρ物=(V排/V)?ρ液=23ρ液
③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F浮=G
不同:懸浮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⑤物體吊在測力計上,在空中重力為G,浸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塊、蠟塊、等密度小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面不變,冰中含有鐵塊、石塊等密大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t由排水量m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m/ρ液;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mg;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輪船和貨物共重G=mg。
(2)、 潛水 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盪,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8、浮力計算題方法 總結 :
(1)、確定研究對象,認准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1、示重差法,就是物體在空氣中的重與物體在液體中的重的差值等於浮力。即。
2、壓力差法:應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3、公式法:F浮=ρ液gV排=G排液
4、受力分析法:如果物體在液體中處於漂浮或懸浮狀態,則物體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則F浮=G物。如果物體受三個力而處於平衡狀態。則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個力的方向,當第三個力方向與重力同向時,則F浮=G物+F3,當第三個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則F浮=G物-F3。
5、排水量法:F浮=排水量(千克)×g
輪船的滿載重量,一般是以排水量表示的,即是排開水的質量,船也是浮體,根據浮體平衡條件也得:船受到的總F浮=G總,而排水量(千克)×g,就是船排開水的重,即是浮力,又是船、貨的總重力。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2
第1節分子熱運動
1、擴散現象含義: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2、擴散現象例子氣體擴散現象例子:
(1)打開一瓶香水,很快會聞到香味;
(2)走進花園,很遠就聞到花香;
(3)如下圖,抽出玻璃板後,裝空氣的瓶子顏色變深,裝二氧化氮的瓶子顏色變淺液體擴散現象例子:
(4)硫酸銅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5)在清水中滴一滴墨水,墨水會自動散開
(6)開水中放一塊糖,過一會整杯水都會變甜固體擴散現象例子:
(7)鉛塊和金塊緊挨在一起五年後,彼此擴散1毫米
(8)長期堆放媒的牆角,牆壁內較深的地方也會發黑
(9)黑板上的子長久不檫就很難檫干凈
3、擴散現象說明了:
(1)、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
(2)、分子間存在間隙(典型實驗:水和酒精混合後總體積變小)
4、影響分子運動快慢的因素:溫度。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
5、分子熱運動的含義:由於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的熱運動
分子間的作用力
6、分子間同時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間存在引力的例子:
(1)兩個底部削平的鉛柱緊壓在一起後,下面吊一個重物都不能把它們拉開
(2)固體很難被拉伸。
(3)用細線把很乾凈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後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會變大
分子間存在斥力的例子: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
7、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改變而改變
(1)當分子間距離過小,引力小於斥力,表現為斥力
(2)當分子間距離過大,引力大於斥力,表現為引力
(3)當分子間相距很遠,分子間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氣體分子;破鏡難重圓)
8、固、液、氣三態物質的宏觀特性和微觀特性
9、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改變而改變
(1)當分子間距離過小,引力小於斥力,表現為斥力
(2)當分子間距離過大,引力大於斥力,表現為引力
(3)當分子間相距很遠,分子間作用力很微弱,可忽略。(如氣體分子;破鏡難重圓)
10、固、液、氣三態物質的宏觀特性和微觀特性
第2節內能
注意:內能是一種與熱運動有關的能量,任何一個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一、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1、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同時,溫度越高,內能越大。(如:如同一鐵塊,溫度越高,內能越大)
2、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相同時,質量越大,內能越大。(如:溫度相同的一大桶水的內能比一小杯水的內能大)
3、材料:在物體的溫度、質量、狀態相同時,材料不同,內能可能不同。
4、狀態: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狀態不同,內能也可能不同。
(如零度的水放熱後凝固成零度的冰,內能減小)
注意:內能是指物體的內能,而不是分子的。內能具有不可測量性。
改變內能的二種方式:熱傳遞和做功(對改變內能來說,這二種方式是等效的。)
1、熱傳遞
(1)、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例子:太陽能熱水器;爐子燒水;鐵塊在火中加熱到發紅、一盆熱水放在室內,一會兒就涼了;用熱水袋取暖;冬天,對手呵氣。
(2)熱傳遞的條件:物體之間有溫度差。
(3)熱傳遞方向:內能從高溫物體向低溫物體傳遞,或從同一物體的高溫部分向低溫部分傳遞
(4)熱傳遞的實質:內能在物體間的轉移(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放出熱量,內能減少。)
(5)熱量: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轉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熱量的國際單位是焦耳)注意:熱量是一個過程量,它對應於熱傳遞的過程。不能說:一個物體含有或具有多少熱量。只能說:一個物體吸收了多少熱量或放出了多少熱量
2、做功
(1)通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例子:古時鑽木取火;天冷了,搓搓手,手變暖和;溜滑梯屁股好燙;刀具和飛輪摩擦出火花;隕石進入地球,與大氣層摩擦升溫燃燒變流星;鋸條鋸木變熱;用鐵錘反復敲打鐵塊,鐵塊會升溫;用錘子敲打刀具,刀具變熱;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過一會,氣筒壁發熱;壓縮氣體,氣體內能增大;氣體膨脹,氣體內能減小;開啤酒瓶時,裡面的氣體把瓶塞頂出,瓶口溫度降低;燒開水時,鍋內水蒸氣頂起鍋蓋。
(2)做功的實質:內能和其他能的轉化(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
(3)關於氣體做功的兩個代表實驗;
A、一個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管中放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在快速向下壓活塞的過程中。現象:棉花會著火。原因:活塞壓縮空氣做功空氣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達到乙醚的燃點棉花燃燒
B、大口玻璃瓶內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氣,給瓶內打氣,當瓶塞跳起時現象:當瓶塞跳起時,瓶內出現白霧。原因:空氣推動瓶塞對瓶塞做功瓶內空氣內能減小瓶內溫度降低瓶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第3節比熱容
一、探究物質的吸、放熱性能實驗
1、提出問題: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2、猜想假設:與物質種類、物體質量、溫度升高多少有關。
3、探究物體吸收熱量多少與物質種類是否有關。
原理:
(1)器材:水、食用油、相同的電加熱器(或酒精燈)、溫度計、秒錶,相同的兩個玻璃杯、鐵架台等
(2)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
方案一:取等質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相等的熱量)後,比較溫度的升高量(即保持m、Q吸相同,通過比較(t-t0)來比較c,(t-t0)大的c小)
方案二:取等質量的水和煤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的時間(吸收熱量的多少)。(即保持m、(t-t0)相同,通過比較Q吸來比較c,Q吸大的c大)
(3)實驗過程
(4)實驗現象:
a、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熱時間相同(吸收相等的熱量)時,水比食用油溫度升高的少、變化的慢。(即m、Q吸相同時,水的(t-t0)小,水的c大)
b、質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加熱的時間比食用油長(即水吸收的熱量比食用油多)。(即m、(t-t0)相同時,水Q吸的大,水的c大)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3
【電學部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八年級 下全部物理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時,G÷F浮=P物÷P液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相關 文章 :
★ 初三下冊物理知識點:磁場
★ 2019九年級物理知識點
★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 中考總復習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 初三物理電學基礎知識歸納
★ 初中物理力學超詳細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 初中物理所有章節知識點總結
★ 2020初三物理知識點重點提分關鍵
★ 初三物理重要知識點梳理
★ 中考物理重點知識點必考
4.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及每種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中國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中國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 初中物理實驗有哪些
1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演示實驗
2用毫米刻度尺測長度學生實驗
3測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簡單的運動學生實驗
4物體振動發聲聲現象演示實驗
5聲音靠介質傳播演示實驗
6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演示實驗
7響度與振幅的關系演示實驗
8溫度計、體溫計(實物或掛圖)熱現象演示實驗
9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學生實驗
10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演示實驗
11蒸發吸熱演示實驗
12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演示實驗
13觀察水的沸騰學生實驗
14壓縮體積、氣體液化演示實驗
15碘的升華和凝華演示實驗
16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演示實驗
17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實驗
18平面鏡成像演示實驗
19凹面鏡的會聚作用和凸面鏡的發散作用演示實驗選做
20測量教室中不同位置的照度演示實驗選做
21光的折射現象光的折射演示實驗
22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演示實驗
23凸透鏡成像演示實驗
24觀察凸透鏡所成的像學生實驗
25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實物模型或掛圖)演示實驗
26白光的色散演示實驗選做
27研究透明物體和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演示實驗選做
28色光的合成演示實驗選做
29天平構造和使用方法質量和密度演示實驗
30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學生實驗
31相同體積不同物質的質量不等演示實驗
32相同質量不同物質的體積不等演示實驗
33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演示實驗
34用天平和量筒測定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學生實驗
35對物體的推、拉、提、壓等作用力演示實驗
36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實驗
37彈簧測力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演示實驗
38用彈簧測力計測力學生實驗
39研究力的三要素演示實驗
40物重跟質量的關系演示實驗
41重垂線演示實驗
42研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演示實驗
43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演示實驗選做
44合力跟二力夾角的關系演示實驗選做
45運動物體受到阻力越小,前進距離越遠力和運動演示實驗
46物體的慣性演示實驗
47二力平衡的條件演示實驗
48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和表面狀況有關系演示實驗
49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演示實驗
50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演示實驗
51壓力的作用效果與那些因素有關壓強液體的壓強演示實驗
52液體內部的壓強規律演示實驗
53研究液體的壓強學生實驗選做
54連通器演示實驗
55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演示實驗
56托里拆利實驗(掛圖)演示實驗
57氣壓計(實物或掛圖)演示實驗
58水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演示實驗
59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模型和掛圖)演示實驗選做
60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演示實驗
61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浮力演示實驗
62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稱重法測浮力)演示實驗
63物體的浮沉條件演示實驗
64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實驗
65輪船、飛艇、氣球、潛水艇(模型或掛圖)演示實驗
66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演示實驗選做
67機翼的升力(模型或掛圖)演示實驗選做
68杠桿的作用簡單機械演示實驗
69杠桿的平衡條件演示實驗
70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學生實驗
71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演示實驗
72輪軸演示實驗選做
73豎直提起和水平拉動物體作功功演示實驗
74研究功的原理演示實驗
75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學生實驗
附:實驗詳解三份,並不全面,希望樓主回歸課本,跟著老師走,實驗滿分不是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么么噠~~
6. 初中物理的經典實驗有哪些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首先,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首先要將蠟燭的火焰,凸透鏡,光屏調整到同一水平直線上,根據猜想,實驗時先改變物距,由大到小進行幾次實驗。注意:看虛像時應該向光屏的左手方看(通常是這樣)
「探究串聯電路的特點」
探究串聯電路的特點:
學生動手實驗:根據方案甲連接實物電路,並檢驗此設計方案是否正確
提問:串聯電路中電流有幾條路徑?
觀察:閉合開關小燈泡發光後取下其中一個燈泡,觀察另一個燈泡是否發光?(學生動手操作後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結論:串聯電路中電流只有一條通路,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的工作要相互影響。
」並聯電路的特點「
學生動手實驗:根據方案乙連接實物電路,並檢驗此設計方案是否正確
提問:並聯電路中電流有幾條路徑?
觀察:閉合開關,小燈光發光後取下一個燈泡,觀察另一個燈泡是否發光?(學生動手操作後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結論:並聯電路中電流有兩條及兩條以上通路,並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的工作互不影響。
馬德堡半球實驗
托里拆里實驗
電磁感應
7. 內能實驗有哪些(九年級物理)
1.
儀器
:瓶子 瓶塞 水 出氣筒
2.
瓶子塞上瓶塞,里裝有一些水。瓶塞鑿個孔,向瓶里用力打氣。瓶塞先未跳起。
分析: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內氣體的內能將 增加,原因是壓縮瓶內氣體做功,內能增加
3繼續打氣,當瓶塞跳起時,觀察到瓶內有白霧產生,說明瓶內氣體對外做功時內能減小了
分析:繼續打氣,當瓶塞跳起時,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時瓶內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出現白氣.
壓縮瓶內氣體做功,內能增加;
還要嗎 回話呀
8. 求初中物理所有實驗名稱
1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規律
2探究通過導體上的電流和兩端電壓的關系
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4研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5研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6測石塊的密度
7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8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9測平均速度
10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1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12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3研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
9. 初三物理知識點蘇教版
沒有加倍的勤奮,就沒有才能,也沒有天才。天才其實就是可以持之以恆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奮一直都是學習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三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上冊物理公式和知識點
電磁
1.永磁體包括人造磁體和天然磁體.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體或磁針,靜止後總是一端指南(叫南極),一端指北(叫北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得到磁性的過程叫磁化.鐵棒磁化後的磁性易消失,叫軟磁鐵;鋼棒磁化後的磁性不易消失,叫硬磁鐵.
2.磁體周圍空間存在著磁場.磁場的基本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因此可用小磁針鑒別某空間是否存在磁場.
3.人們為了形象地描述磁場引入了磁感線(實際並不存在)。(採用了模型法)磁感線的疏密表示該處磁場的強弱,磁感線的方向(即切線方向)表示該處磁場方向。在磁體外部磁感線從北極出發回到南極,在磁體內部磁感線從南極指向北極。磁感線都是閉合曲線。
4.可以用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那麼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來判定電流產生的磁場方向。對於通電螺線管,用右手四個手指的環繞方向表示螺線管上的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指向即為通電螺線管的N極。
5.電磁鐵與永磁體相比有很多優點,它可以通過調整電流的有無、強弱、方向,達到控制磁場的有無、強弱、方向。利用電磁鐵做成的電磁繼電器(電鈴)在自動控制和遠距離操縱上常有應用。
6.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7.直流電動機就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到力的作用發生轉動而製作的。在這一過程里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直流電動機里利用換向器改變線圈中電流方向,使線圈在磁場力作用下持續沿同一方向轉動。
8.閉合迴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感應電流,這就是電磁感應現象。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一是電路閉合;二是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即導體運動方向不能與磁感線平行。
9.發電機是利用閉合線圈在磁場中作切割磁感線轉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原理製成的,它是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10.電池分化學電池(正極是銅帽碳棒)、水果電池、伏打電池(有里程碑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電池)、蓄電池(有鉛和硫酸,污染大)、太陽能電池(無污染,利用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發電廠發電有以下幾種方式:火力發電,水利發電,風力發電,核能發電,潮汐發電等。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
《壓強和浮力》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於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 方法 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後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p=F/S)。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初三物理學習技巧
一、的學習動力就是興趣,興趣是的老師
英語一直是我最差的科目,並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沒有興趣。小時候受到一首打油詩影響「我是中國人,為何學中文,考試不及格,表示愛國心」,所以一直對英語並不感興趣,所以一直對英文學習不感興趣,成績也特別差,後來四六級考試也難以通過。後來認識了幾個外國朋友,出於交流需要,以及對他們 文化 的興趣,我的英語成績雖然不說一日千里,但是也是有了長足的進步。
物理學習也是一樣,通過認真的學習、思考、 總結 ,不斷提高自己對物理的興趣,有了興趣你就容易走進理科這個殿堂。
二、建立物理學科知識樹,學會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
以前我高中的語文老師告訴我, 語文學習 就是要把書讀厚了,每學到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延伸到更多,這樣,自己積累的知識就會越來越多,語文學習就是厚積薄發,把書讀厚了。而我的班主任化學老師說,化學學習就是要把書讀薄了。
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那麼繁雜的物理內容便化成了簡單的幾個部分,學習起來自然就會輕輕鬆鬆、游刃有餘。例如:在物理量的定義中,速度、密度、壓強、功率、電流等,它們的定義方式都是一樣的,而那麼多的演示實驗,卻幾乎都是用控制變數法,只要我們掌握了控制變數法的實質,所有的實驗便不都迎刃而解了。
現在有一種 學習方法 叫做 思維導圖 ,這就是我們當年所謂的知識樹,把所有的知識點歸納總結後形成屬於自己獨特的知識樹,那麼物理學習就會變得很簡單。
三、物理屬於探索性學科,需要勤於動手做實驗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探索性的地方特別的多,縱觀課本上的實驗內容,演示實驗、學生實驗、課後小實驗、小製作等,大大小小不下百十個,由此可見物理與實驗的不可分割性,這么多的實驗如何才能搞得清,弄得明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物理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
初三物理知識點蘇教版相關 文章 :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
★ 蘇教版物理九年級上冊知識點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梳理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復習資料
★ 初三物理復習知識點總結(4)
★ 初三物理重要知識點梳理
★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10.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及每種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中國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中國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