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記得初中物理有個計算身高和腳長的公式,求大神計算下23厘米的腳長,按公式計算身高應該是多少
普遍規律是身高是腳長的7倍,23×7=161cm
2. 測量野人腳的大小,用什麼工具初二物理的題,額
你好這個簡單。首先你不能按 「數方格,超過一半算一個,算面積」 的方法,因為不準確。
正確的方法是:把方格紙貼在厚薄均勻的勻質薄鋁板上,剪取50個格,再把方格紙接掉(方格紙有質量),用天平測一下這50個格的重量,除以50,得到一個格是多少重量。(單位面積重量)
再用紙把腳印描下來,貼到鋁板上,小心的裁下來,再接掉紙,用天平測這時候的鋁板重量,除以第一步的單位重量,就得出面積!
希望能幫到你!
3. 初二物理!!!長度單位怎麼換算。
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1納米=0.000001毫米;
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一個數的負次方即為這個數的正次方的倒數。
a^-x=1/a^x
例:2的-1次方=1/2的一次方。
1/2的-1次方=2的一次方。
5的-2次方=1/5的二次方,
1/5的-2次方=5的二次方。
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
由於檔案米的變形情況嚴重,於是,1872年放棄了「檔案米」的米定義,而以鉑依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製造的米原器作為長度的單位。
米原器是根據「檔案米」的長度製造的,當時共制出了31隻,截面近似呈X形,把檔案米的長度以兩條寬度為6~8微米的刻線刻在尺子的凹槽(中性面)上。
1889年在第一次國際計量大會上,把經國際計量局鑒定的第6號米原器(31隻米原器中在0℃時最接近檔案米的長度的一隻)選作國際米原器,並作為世界上最有的長度基準器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地下室中,其餘的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與會各國。規定在周圍空氣溫度為0℃時,米原器兩端中間刻線之間的距離為1米。
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又對米定義作了嚴格的規定,除溫度要求外,還提出了米原器須保存在1標准大氣壓下,並對其放置方法作出了具體規定。
但是使用米原器作為米的客觀標准也存在很多缺點,如材料變形;測量精度不高(只能達0.1μm)。很難滿足計量學和其他精密測量的需要。
另外,萬一米原器損壞,復制將無所依據,特別是復製品很難保證與原器完全一致,給各國使用帶來了困難。因此,採用自然量值作為單位基準器的設想一直為人們所嚮往。20世紀50年代,隨著同位素光譜光源的發展。
發現了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加上干涉技術的成功,人們終於找到了一種不易毀壞的自然標准,即以光波波長作為長度單位的自然基準。
這一自然基準,性能穩定,沒有變形問題,容易復現,而且具有很高的復現精度。中國於1963年也建立了氪-86同位素長度基準。
米的定義更改後,國際米原器仍按原規定保存在國際計量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
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樣,基於光譜線波長的米的定義就被新的米定義所替代了。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6)微米
微米是長度單位,符號 [micron],讀作[miú]。1微米相當於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此即為「微」的字義)。換算關系如下:1微米(μm) = 1 000納米(nm) = 0.001毫米(mm) = 0.000 1厘米(cm) 。
(7)納米
納米(符號為nm)是長度單位,原稱毫微米,就是10-9米(10億分之一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相當於4倍原子大小,比單個細菌的長度還要小。單個細菌微生物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用顯微鏡測直徑大約是五微米,也就是五千納米。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也就是說,一納米大約就是0.000001毫米,納米科學與技術,有時簡稱為納米技術,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
(8)皮米(pm)
皮米(picometer或pm)是長度單位,1皮米相當於1米的一萬億分之一。有時在原子物理學中稱為微微米(micromicron)。換算關系如下:1皮米=10-12米=0.001 納米(nm) =0.000 001 微米(μm)。
4. 初二女生腳丫39碼算大嗎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網友私信我說:
她家的寶貝女兒今年9歲,身高1.50米,體重85斤,可是已經穿了39碼的鞋子。關鍵她和爸爸的腳都不算太大,媽媽身高1.68米,穿38碼的鞋子,而爸爸的身高是1.78米,穿41碼的鞋子。
網友非常困惑這女兒長了這么大的腳到底是遺傳了誰呢?今年才剛9歲,腳丫以後肯定還是會繼續長的,女孩長這么大腳 ,以後可咋整啊?
確實是如此,我就是個大腳丫,從上高中的時候就開始穿40碼的鞋子,買鞋的時候經常買不到合適的,特別羨慕人家小腳的。可是我媽媽也是40碼的大腳丫。
一、很多朋友會問:腳丫的大小會不會有父母遺傳的情況呢?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的身體生長發育和父母的遺傳密不可分。孩子腳丫的大小肯定也是父母遺傳的,大腳的孩子相信父母的腳也並不會特別小。
同樣,後天的良好營養以及其他外界的因素也會影響腳的大小。
二、那麼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腳的大小呢?
【1】生活環境
有些爸媽就喜歡給孩子穿比較寬松的鞋子,這樣比較省錢,買一雙能穿好久。可是穿大鞋一定就會影響孩子腳部發育,腳丫時刻處於一個伸展的狀態,也不利於走路和跑跳。
還有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穿小鞋」,腳長了家長卻遲遲沒有發現,這也不利孩子腳丫的發育。所以在買鞋子的時候,最好給孩子買合適的鞋子,到底怎麼幫孩子選鞋呢?這個我們會後面會再講到。
【2】生活習慣
還有一些家長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喜歡讓孩子光腳丫接觸地面,這樣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爸媽們也要注意不要讓孩子踩在過涼的大理石地板上,容易造成孩子腎氣不足的情況。
如果家裡地面鋪的是木地板或是地毯的話,可以讓孩子光著腳直接在地板上行走,光腳行走有助於促進孩子的腳部神經器官的發育,但是如果是大理石的,最好還是給孩子穿上輕薄透氣的棉襪比較合適。
【3】營養充足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一般家庭孩子都有比較充足的營養攝入。日常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和雞魚肉蛋類,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以及免疫力提升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和作用。後天的因素也會促進孩子的身體發育,同樣也會影響孩子腳部的大小。
三、孩子的腳丫和身高有什麼關系嗎?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是大腳,但是他們的身材屬於中等狀況;有些人的腳很小,可是他們身材卻很高大。所以孩子的身高和腳的大小並不會成正比。
家長朋友們不要把孩子的腳丫大小和身高直接扯上聯系。
孩子的身高是由父母的遺傳所決定的,父母的遺傳佔比70%,另外30%取決於後天的營養豐富、睡眠充足、保持愉悅的心情,還要長期堅持運動,這些都和促進孩子長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的腳長、身高也會長,孩子的腳停止發育,身高也會停止,民間有個說法是「長腳不長個」。其實並不是如此。孩子的腳長到幾歲是由個人的體質來決定的,不同的人群發育的時間長短並不一樣,腳部的定型情況也不盡相同,所以腳部的發育和身高的高矮並沒有相關的統一數據。
四、如何給孩子選擇一雙適合的鞋子?
以上說了這么多,爸媽們最重要的還是要給孩子選一雙合適的鞋子。我們先來看一下兒童腳長對照表,我家女兒今年5歲,現在腳長19厘米,已經開始穿31或是32碼的鞋子了。可是對應到這個表格上,大約是在7歲的年齡,明顯看得出來我女兒的腳丫是屬於偏大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選鞋、量腳長呢?
1、如何量腳長?
1)爸媽們可以把孩子的腳放在地上,然後拿一張A4的白紙量一下孩子大拇指指尖和腳後跟的距離,這樣量出來的就是孩子的腳長。
2)還有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是拿出5元、10元、20元的人民幣,和寶寶的腳丫比較一下長短,這樣也能比較方便的量出孩子的腳丫長度。
3)如果寶寶現在有穿的比較合適的鞋子,把鞋墊拿出來涼一下也就是寶寶現在的腳丫長度。
2、如何選擇尺碼?
爸媽們在給孩子選擇鞋子的時候,最好根據孩子的實際腳長選擇大0.5-1厘米的鞋子。這樣選擇的鞋子寶寶穿上去不會太大,也不會太小,跑、跳的時候比較跟腳,腳丫在鞋子里也會比較舒適,不會有掉鞋子的現象。
3、一般買幾雙鞋子?
孩子腳丫長得比較快,一個季節給孩子購買3-4雙鞋子即可,孩子熱量比較足,比較容易出汗,能夠有換洗的就可以了。不要給孩子買的過多,會造成浪費的現象,可能很多鞋子孩子穿不過來就小了。當然家裡有礦的,不在此范圍之內。
4、多久給孩子換鞋子?
剛才有提到孩子的鞋子小了,家長卻發現不了,這也比較正常。爸媽們最好是每三個月重新檢視一下孩子的鞋子大小,是否需要更換等等問題。因為孩子腳長得比較快,根據季節的更替,每三個月基本上都要幫孩子重新買一批鞋子了。
五、在哪裡給孩子買鞋比較合適?
孩子腳長得快,不建議爸媽們給孩子買名牌鞋。當然家裡條件好的可以考慮,畢竟有些品牌鞋子特價搞活動的時候,性價比也比較不錯。
帶孩子買鞋子的時候,如果尺碼拿不準的話,最好去實體店購買,讓孩子現場試穿。選擇鞋子一定要注意透氣性、舒適度及柔軟度,不要為了好看而給孩子買一些過於花哨的鞋子,不好穿還有可能對孩子的腳部造成傷害。
結語:
俗話說:「一雙好鞋能夠帶你到美麗的地方。」所以幫孩子選擇一雙既舒適又好看的鞋子也是比較重要的。通過今天的分享,希望能給爸媽們一些參考性的意見,在給孩子選擇鞋子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評估,選擇舒適柔軟的又透氣的鞋子,這樣才能讓孩子運動起來比較方便。
5. 怎麼由腳長計算鞋子碼數
國內目前的鞋號只有長度的碼,對寬度沒有統一的標定,下面這種演算法算是比較規范的:
1、首先先來了解腳的測量方法:
先放一張A4大小的紙在地下;
雙腳除去襪子,自然站立,一隻腳放在A4紙上面;
用筆垂直緊貼著腳(但不壓迫腳),將腳的輪廓畫下來;
然後用尺子量出腳的最長及最寬的距離;
最長的距離,即是將腳長,用於參考的尺碼;
最寬的即是將腳寬,可用於參考鞋型的寬窄;
尺碼表找到對應的將腳長;
如凈腳寬偏大,則應選取凈腳寬所在尺碼。(通常按凈腳長選取大半碼更為穩妥)
2、腳長與鞋碼的計算方法:
例如腳長為24.5cm,那計算方法就是
計算方法:24.5cm×2-10=39碼(24.5)
反過來:(39碼+10)/2=24.5cm
3、量腳注意事項:
①量腳姿勢:請在量腳長腳寬時雙腳均勻受力站立於地面上。
②測量說明:用筆畫線時,筆垂直或適當傾斜15度左右,貼緊腳面但不壓迫腳
③測量數據:人的腳只是基本對稱,請以偏大那隻腳的數據為准。
④測量時間:建議您在下午測量腳長腳寬,這時的腳會較大。
⑤特殊說明:網球鞋、部分足球鞋因為有很好的包裹感,所以有時會感覺鞋型較小或較窄。
6. 請問初中物理運算時的角碼怎麼標
固定標記的有:摩擦力Ff,支持力或壓力:FN,
一般是根據題意自行標記,相同的物理量,用數字區分就可以。比如F1、F2等等。
也可根據名稱標記,比如你可以說,設某物體的拉力為F1,或F拉,都可以。
其實這個不用請教別人,因為物理計算也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的,說明白了,就可以。
7. 初二物理 在天平上算物體的質量怎麼算 詳細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碼要歸零。
2.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兩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准中央刻度線。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左物右碼)。根據稱量物的性狀應放在玻璃器皿或潔凈的紙上,事先應在同一天平上稱得玻璃器皿或紙片的質量,然後稱量待稱物質。
4.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減小。托盤天平只能稱准到0.1克。加減砝碼並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直至指針再次對准中央刻度線。
5.過冷過熱的物體不可放在天平上稱量。應先在乾燥器內放置至室溫後再稱(或在特殊器皿中稱量)。
6.物體的質量 =砝碼重量+游碼所顯示的度數
7.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輕拿輕放,取下的砝碼應放在砝碼盒中,稱量完畢,應把游碼移回零點。
8.稱量乾燥的固體葯品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後把葯品放在紙上稱量。
9.易潮解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10.砝碼若生銹,測量結果偏小;砝碼若磨損,測量結果偏大。
望採納
8. 記得初中物理有個計算身高和腳長的公式,求大神計算下23厘米的腳長,按公式計算身高應該是多少
普遍規律是身高是腳長的7倍,23×7=161cm
9. 初二物理單位換算技巧
換算單位的技巧:
一、大單位劃為小單位用乘法,小單位化為大單位用除法(簡稱:大化小乘,小化大除)學生在以前的數學學習中已經學過,當「大單位劃為小單位時用乘法,小單位化為大單位時用除法」。可發現學生在學習時很多時候並不清楚哪一個是大單位或小單位。
二、判斷大、小單位的方法
單位不同,數值也不同,如果數值較大的一邊的單位就較小,而數值較小的一邊的單位就較大。如:
①「1米=100厘米」,由於1<100,所以可得出單位「米」比「厘米」大。
②「1安=1000毫安」,由於1<1000,所以可得出單位「安」比「毫安」大。
初中物理常見的單位換算
1、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其中米(m)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km=10³m、1m=10dm=10²cm=10³mm。
1mm=10³μm、1μm=10³nm、1nm=10-9m。
2、時間單位:時間單位有時(h)、分(min)、秒(s)、毫秒(ms)、微秒(μm)、納秒(ns)。其中秒(s)為國際基本單位,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h=60min、1min=60s、1s=10³ms。
1ms=10³μm、1μm=10³ns。
3、體積單位:體積單位有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升(L)、立方厘米(cm³)、毫升(ml),各單位之間的換算如下。
1m³=10³dm³、1dm³=1L、1cm³=1ml。
1dm³=10³cm³、1L=10³ml。
1m3=103dm3=106cm3。
4、質量單位換算:
1t=10³kg、1kg=10³g1g=10³mg。
5、面積單位換算:
1m2=102dm2=104cm2。
10. 初二物理單位 密度 速度 換算題
換 算 公 式
運 動 粘 度 換 算
1斯(St)=10-4米2/秒(m2/s)=1厘米2/秒(cm2/s)
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
1厘斯(c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
體 積 換 算
1美吉耳(gi)=0.118升(1) 1美品脫(pt)=0.473升(1)
1美誇脫(qt)=0.946升(1) 1美加侖(gal)=3.785升(1)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侖(gal) 1英畝·英尺=1234立方米(m3)
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英加侖(gal)=4.546升(1)
10億立方英尺(bcf)=2831.7萬立方米(m3) 1萬億立方英尺(tcf)=283.17億立方米(m3)
1百萬立方英尺(MMcf)=2.8317萬立方米(m3)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iter)
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桶(bbl)
壓 力 換 算
壓力 1巴(bar)=105帕(Pa) 1達因/厘米2(dyn/cm2)=0.1帕(Pa)
1托(Torr)=133.322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工程大氣壓=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英寸2(psi)=0.0102千克力/厘米2(kgf/cm2) =0.0098大氣壓(atm)
1磅力/英寸2(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厘米2(kg/cm2)=0.0689巴(bar)
=0.068大氣壓(atm)
1物理大氣壓(atm)=101.325千帕(k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巴(bar)
動 力 粘 度 換 算
動力粘度 1泊(P)=0.1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磅力秒/英尺2(lbf·s/ft2)=47.88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kgf·s、m2)=9.80665帕·秒(Pa·s)
重量百分比這是專業寫法
1WT%=10000PPM
PPM=mg/kg=1/1000000
你上面提到的界限0.4%就是4000PPM
面 積 換 算
1平方公里(km2)=100公頃(ha)=247.1英畝(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公頃(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畝(acre)
1英畝(acre)=0.4047公頃(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1英畝(acre)=0.4047公頃(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
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平方碼(yd2)=0.8361平方米(m2)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長 度 換 算
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碼(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寸(in)=2.54厘米(cm)
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英尋(fm)=1.829(m)
1碼(yd)=3英尺(ft) 1桿(rad)=16.5英尺(ft)
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12英寸(in)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
質 量 換 算
1長噸(long ton)=1.016噸(t) 1千克(kg)=2.205磅(lb)
1磅(lb)=0.454千克(kg)[常衡] 1盎司(oz)=28.350克(g)
1短噸(sh.ton)=0.907噸(t)=2000磅(lb)
1噸(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噸(sh.ton)=0.984長噸(long ton)
1市斤= 10兩 1兩=50克
1公斤(千克)=2市斤 1市斤=500克
密 度 換 算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
API度=141.5/15.5℃時的比重-131.5
1磅/英加侖(lb/gal)=99.776千克/米3(kg/m3)
1波美密度(B)=140/15.5℃時的比重-130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
1磅/美加侖(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
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力 換 算
1牛頓(N)=0.225磅力(lbf)=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9.81牛(N)
1磅力(lbf)=4.45牛頓(N) 1達因(dyn)=10-5牛頓(N)
溫 度 換 算
K=5/9(°F+459.67) K=℃+273.15
n℃=(5/9·n+32) °F n°F=[(n-32)×5/9]℃
1°F=5/9℃(溫度差)
傳 熱 系 數 換 算
1千卡/米2·時(kcal/m2·h)=1.16279瓦/米2(w/m2)
1千卡/(米2·時·℃)〔1kcal/(m2·h·℃)〕=1.16279瓦/(米2·開爾文)〔w/(m2·K)〕
1英熱單位/(英尺2·時·°F)〔Btu/(ft2·h·°F)〕=5.67826瓦/(米2·開爾文)〔(w/m2·K)〕
1米2·時·℃/千卡(m2·h·℃/kcal)=0.86000米2·開爾文/瓦(m2·K/W)
熱 導 率 換 算
1千卡(米·時·℃)〔kcal/(m·h·℃)〕=1.16279瓦/(米·開爾文)〔W/(m·K)〕
1英熱單位/(英尺·時·°F)〔But/(ft·h·°F) =1.7303瓦/(米·開爾文)〔W/(m·K)〕
比 容 熱 換 算
1千卡/(千克·℃)〔kcal/(kg·℃)〕=1英熱單位/(磅·°F)〔Btu/(lb·°F)〕
=4186.8焦耳/(千克·開爾文)〔J/(kg·K)〕
熱 功 換 算
1卡(cal)=4.1868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
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
1英熱單位(Btu)=1055.06焦耳(J)
1千瓦小時(kW·h)=3.6×106焦耳(J)
1英尺磅力(ft·lbf)=1.35582焦耳(J)
1米制馬力小時(hp·h)=2.64779×106焦耳(J)
1英馬力小時(UKHp·h)=2.68452×106焦耳
1焦耳=0.10204千克·米
=2.778×10-7千瓦·小時
=3.777×10-7公制馬力小時
=3.723×10-7英制馬力小時
=2.389×10-4千卡
=9.48×10-4英熱單位
功 率 換 算
1英熱單位/時(Btu/h)=0.293071瓦(W)
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
1卡/秒(cal/s)=4.1868瓦(W) 1米制馬力(hp)=735.499瓦(W)
速 度 換 算
1英里/時(mile/h)=0.44704米/秒(m/s)
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滲 透 率 換 算
1達西=1000毫達西 1平方厘米(cm2)=9.81×107達西
地 溫 梯 度 換 算
1°F/100英尺=1.8℃/100米(℃/m)
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
油 氣 產 量 換 算
1桶(bbl)=0.14噸(t)(原油,全球平均)
1萬億立方英尺/日(tcfd) =283.2億立方米/日(m3/d)=10.336萬億立方米/年(m3/a)
10億立方英尺/日(bcfd)=0.2832億立方米/日(m3/d) =103.36億立方米/年(m3/a)
1百萬立方英尺/日(MMcfd)=2.832萬立方米/日(m3/d)=1033.55萬立方米/年(m3/a)
1千立方英尺/日(Mcfd)=28.32立方米/日(m3/d)=1.0336萬立米/年(m3/a)
1桶/日(bpd)=50噸/年(t/a)(原油,全球平均)
1噸(t)=7.3桶(bbl)(原油,全球平均)
氣 油 比 換 算
1立方英尺/桶(cuft/bbl)=0.2067立方米/噸(m3/t)
熱 值 換 算
1桶原油=5.8×106英熱單位(Btu)
1噸煤=2.406×107英熱單位(Btu)
1立方米濕氣=3.909×104英熱單位(Btu)
1千瓦小時水電=1.0235×104英熱(Btu)
1立方米干氣=3.577×104英熱單位(Btu) (以上為1990年美國平均熱值)
(資料來源:美國國家標准局)
熱 當 量 換 算
1桶原油=5800立方英尺天然氣(按平均熱值計算)
1立方米天然氣=1.3300千克標准煤
1千克原油=1.4286千克標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