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碟定址方式主要有
硬碟有兩種定址模式,一種就是C/H/S(Cylinder/Head/Sector)定址模式,也可以稱為三維地址模式,這是硬碟最早採用的定址模式,當時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人們採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Disk Geometry),既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 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定址方式。
在老式硬碟中,由於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與軟盤一樣),所以外磁軌的記錄密度要遠低於內磁軌,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碟空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硬碟容量(C/H/S定址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後面會提到),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說,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採用這種結構後,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定址,即以扇區為單位進行定址,這種定址模式叫做LBA,全稱為Logic Block Address(即扇區的邏輯塊地址)。
扇區的三維物理地址與硬碟上的物理扇區一一對應,即三維物理地址可完全確定硬碟上的物理扇區。而在LBA方式下,系統把所有的物理扇區都按照某種方式或規則看做是一個線性編號的扇區,即從0到某個最大值方式排列,並連成一條線,把LBA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而不再是具體的實際的C/H/S值,這樣只用一個序數就確定了一個惟一的物理扇區,顯然線性地址是物理扇區的邏輯地址。
為了與使用C/H/S定址的老軟體兼容(如使用BIOS Int13H介面的軟體)在硬碟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地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C/H/S參數翻譯成LBA地址。
Ⅱ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是什麼
物理地址是內存的實際地址,如RAM,虛擬地址只是緩存和RAM之間的邏輯地址映射。在操作系統中,每當我們談論代碼或其部分的地址或地址空間時,我們指的是該部分代碼所在的內存位置。讓我們通過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異常來了解操作系統中的定址。
邏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特點
當我們談論邏輯地址時,我們指的是CPU分配給每個進程的地址,正如我們已經討論過的,一個進程在內存中所處的實際地址與進程認為它所處的地址是不一樣的,這種地址映射基本上是在進程共享內存時所必需的,而不需要讓進程知道它們彼此共享相同的內存空間。
物理地址是進程及其內容放置在主內存或硬碟中的地址,每當我們運行一個進程或將一些數據存儲在計算機的主存儲設備或輔助存儲設備中時,我們總是將其存儲起來以備將來隨時訪問。比如我在電腦的D盤存了一個word文件,我想訪問它,以後怎麼訪問,當然是去D盤打開word文件。
但是如果我將一個進程保存在主存中的某個存儲單元或內存單元中,並希望將來訪問它,該怎麼辦,就我們在本教程中研究過的地址而言,我們知道每當一個進程被創建時,CPU 都會生成它的虛擬地址,但又是一團糟。虛擬地址與進程實際放置在內存中的地址不同。
然而,內存單元存儲在由物理地址(用戶未知)訪問的主內存中,我們所知道的只是進程的邏輯地址,那麼當我們需要訪問進程的時候我們將如何訪問物理地址呢,到目前為止,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這當然不是因為我們從計算機誕生到現在一直在訪問創建的進程。
因此,我們需要詳細討論這個問題,在進程創建時,CPU 不僅會生成虛擬地址,還會使用一些硬體支持將(先前生成的)虛擬地址映射到實際存儲它的物理地址,這在下面的地址映射部分進行了討論。
因此,當我們嘗試訪問內存中已經保存的進程時,CPU 將虛擬地址返回給硬體,硬體將虛擬/邏輯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上,並間接訪問進程的內存空間。
Ⅲ 怎樣查看電腦硬碟的物理地址
網卡才有物理地址
Ⅳ 電腦硬碟序列號地址查詢方法
怎麼查看電腦硬碟序列號?現在電腦越來越普及,硬碟是電腦的存儲和內存便攜設備,我們電腦上的硬碟都有序列號,而且硬碟序列號跟我們身份證編號同樣具有唯一性,那我們電腦硬碟序列號要怎麼看呢?下面小編就教大家獲取電腦硬碟序列號的方法。
查看硬碟序列號的方法如下:
1.首先,敲擊鍵盤「WIN+R」,然後在打開的運行窗口裡輸入cnd,再點確定。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硬碟的序列號查詢方法,按照上述步驟就能查看到電腦硬碟序列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Ⅳ 物理地址是不是指計算機存放數據在硬碟等存儲設備里的地址
不是存放在硬碟的,物理地址是記錄在各個硬體固件晶元上的,不可變更,每個硬體的物理地址都是唯一的,如網卡物理地址就是MAC地址例如:e0:fd:b2:d8:ff。硬碟的物理地址是一串字元如:wne72002048ed0001927。通常物理地址用於本地硬體識別,以便確定數據進出硬體是哪一個,在網路中相當於手機識別碼或人的身份證。
Ⅵ 磁碟的定址方式
硬碟有兩種定址模式,一種就是C/H/S(Cylinder/Head/Sector)定址模式,也可以稱為三維地址模式,這是硬碟最早採用的定址模式,當時硬碟的容量還非常小,人們採用與軟盤類似的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硬碟碟片的每一條磁軌都具有相同的扇區數,由此產生了所謂的3D參數(Disk Geometry),既磁頭數(Heads)、柱面數(Cylinders)、 扇區數(Sectors),以及相應的定址方式。
在老式硬碟中,由於每個磁軌的扇區數相等(與軟盤一樣),所以外磁軌的記錄密度要遠低於內磁軌,因此會浪費很多磁碟空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進一步提高硬碟容量(C/H/S定址的容量是有限制的,後面會提到),人們改用等密度結構生產硬碟,也就是說,外圈磁軌的扇區比內圈磁軌多。採用這種結構後,硬碟不再具有實際的3D參數,定址方式也改為線性定址,即以扇區為單位進行定址,這種定址模式叫做LBA,全稱為Logic Block Address(即扇區的邏輯塊地址)。
扇區的三維物理地址與硬碟上的物理扇區一一對應,即三維物理地址可完全確定硬碟上的物理扇區。而在LBA方式下,系統把所有的物理扇區都按照某種方式或規則看做是一個線性編號的扇區,即從0到某個最大值方式排列,並連成一條線,把LBA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而不再是具體的實際的C/H/S值,這樣只用一個序數就確定了一個惟一的物理扇區,顯然線性地址是物理扇區的邏輯地址。
為了與使用C/H/S定址的老軟體兼容(如使用BIOS Int13H介面的軟體)在硬碟控制器內部安裝了一個地址翻譯器,由它負責將C/H/S參數翻譯成LBA地址。
那麼LBA地址到底如何與實際的C/H/S值相對應呢?如何把C/H/S地址轉換為LBA地址,把LBA地址轉換成C/H/S值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從C/H/S到LBA線性地址的轉換規則。由於系統在寫入數據時是按照從柱面到柱面的方式,在上一個柱面寫滿數據後才移動磁頭到下一個柱面,並從柱面的第一個磁頭的第一個扇區開始寫入,從而使磁碟性能最優,所以,在對物理扇區進行線性編址時,也按照這種方式進行。即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頭(0面)的第一扇區(1扇區)編為邏輯「0」扇區,把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頭(0面)的第二扇區(2扇區)編為邏輯「1」扇區,直至第一柱面(0柱)第一磁頭(0面)的第63扇區(63扇區)編為邏輯「62」扇區,然後轉到第一柱面(0柱)第二磁頭(1面)的第一扇區(1扇區),接著上面編為邏輯「63」扇區,0柱面所有扇區編號完畢後轉到1柱面的0磁頭1扇區,依次往下進行,直至把所有的扇區都編上號。
另外還要注意C/H/S中的扇區編號從「1」至「63」,而LBA方式下扇區從「0」開始編號,所有扇區順序進行編號。
掌握了這個關系,我們就可以列出公式來對兩種定址模式進行相互轉換。
從C/H/S到LBA的轉換公式:
這里規定用C表示當前柱面號,H表示當前磁頭號,S表示當前扇區號,CS表示起始柱面號,HS表示起始磁頭號,SS表示起始扇區號,PS表示每磁軌扇區數,PH表示每柱面磁軌數,所以公式為:
LBA=(C–CS)﹡PH﹡PS+(H–HS)﹡PS+(S–SS)
一般情況下,CS=0,HS=0,SS=1,PS=63,PH=255。
下面帶入幾個值驗證一下:
當C/H/S=0/0/1時,代入公式得LBA=0
當C/H/S=0/0/63時,代入公式得LBA=62
當C/H/S=0/1/1時,代入公式得LBA=63
這里不再過多驗證,請讀者自己進行跟多值的驗證,下面來看從LBA到C/H/S的轉換關系。
首先介紹兩種運算DIV和MOD(這里指對正整數的操作)。DIV稱做整除運算,即被除數除以除數所得商的整數部分。比如,3 DIV 2=1,10 DIV 3=3;MOD運算則是取商的余數。比如,5 MOD 2=1,10 MOD 3=1。DIV和MOD是一對搭檔,一個取整數部分,一個取余數部分。
各參數仍然按上述假設進行,則從LBA到C/H/S的轉換公式為:
C=LBA DIV (PH﹡PS)+CS
H=(LBA DIV PS)MOD PH+HS
S=LBA MOD PS+SS
同樣可以帶入幾個值進行驗證:
當LBA=0時,代入公式得C/H/S=0/0/1
當LBA=62時,代入公式得C/H/S=0/0/63
當LBA=63時,代入公式得C/H/S=0/1/1
Ⅶ SD卡地址第一個數據物理地址初始值 用winhex怎麼查
1、首先點「工具」點「打開磁碟」選擇你要看的磁碟,U盤也能看,點「位置」點「轉到偏移」然後再輸入「0」點「OK」就可以了。
2、快捷方式:打開軟體後按F9選擇要看的磁碟,然後alt+g或者ctrl+g。然後再輸入「0」點「OK」就可以了。
物理地址是存儲器中存儲單元對應實際地址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質訪問控制)地址是識別LAN(區域網)節點的標識。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燒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WinHex是一個專門用來對付各種日常緊急情況的小工具。它可以用來檢查和修復各種文件、恢復刪除文件、硬碟損壞造成的數據丟失等。同時它還可以讓你看到其他程序隱藏起來的文件和數據。
Ⅷ 什麼是電腦里的「物理地址」
網路中的地址分為物理地址和邏輯地址兩類,與網路層的IP地址 傳輸層的埠號以及應用層的用戶名相比較,局域望網的MAC層地址是由硬體來處理的,叫做物理地址或硬體地址.IP地址 傳輸層的埠號以及應用層的用戶名是邏輯地址一由軟體處理.我認為你說的MAC地址應該就是物理地址. 大多數區域網通過為網卡分配一個硬體地址來標識一個聯網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所謂物理地址是指固化在網卡EPROM中的地址,這個地址應該保證在全網是唯一的.IEEE注冊委員會為每一個生產廠商分配物理地址的前三位元組,即公司標識.後面三位元組由廠商自行分配.即一個廠商獲得一個前三位元組的地址可以生產的網卡數量是16777216塊.即一塊網卡對應一個物理地址.也就是說對應物理地址的前三位元組可以知道他的生產廠商. 如果固化在網卡中的地址為002514895423,那麼這塊網卡插到主機A中,主機A的地址就是002514895423,不管主機A是連接在區域網1上還是在區域網2上,也不管這台計算機移到什麼位置,主機A的物理地址就是002514895423 .它是不變的,而且不會和世界上任何一台計算機相同.當主機A發送一幀時,網卡執行發送程序時,直接將這個地址作為源地址寫入該幀.當主機A接收一幀時,直接將這個地址與接收幀目的地址比較,以決定是否接收. 物理地址一般記作00-25-14-89-54-23(主機A的地址是002514895423)
Ⅸ 電腦里的硬碟ID和moc地址怎麼查找
1,右鍵點擊我的電腦或計算機(windows系統版本不同名稱不同)選擇「管理」點開設備管理器,再點擊磁碟驅動器就看到硬碟信息了。
2,你說的是mac地址吧,也就是網卡物理地址。點開始菜單-運行輸入ipconfig /all 在出現的內容往下找就看到,mac地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