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層都有哪些東西
生活中大多數物質都是物理層的,你說的這些幾乎都是物理層得。同學,要努力學習了呀!
㈡ 屬於物理層的設備
常見的物理層設備:網卡;光纖;CAT-5線;RJ-45接頭;集線器有整波作用;Repeater加強信號;串口;並口。
物理層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物理層要盡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設備和傳輸媒體,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數據鏈路層感覺不到這些差異,只考慮完成本層的協議和服務。
2、給其服務用戶(數據鏈路層)在一條物理的傳輸媒體上傳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為串列按順序傳輸的比特流)的能力,為此,物理層應該解決物理連接的建立、維持和釋放問題。
3、在兩個相鄰系統之間唯一地標識數據電路。
(2)物理層設備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即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
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㈢ OSI上的每一層分別有那些設備
物理層:集線器
數據鏈路層:交換機,中繼器
網路層:路由器,防火牆,防毒牆,IDS,IPS,VPN
㈣ 屬於物理層的互連設備是什麼
1,物理層的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DTE即數據終端設備,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
2,物理層: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
㈤ 簡述工作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上的設備分別有哪些
物理層的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於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
地址定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於osi第三層即網路層設備,它根據
ip
地址進行定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最大的好處是快速,由於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
地址,直接根據mac
地址產生選擇轉發埠演算法簡單,便於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從過濾網路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設備)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但是與工作在網路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體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路進行劃分。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
lan
連起來,根據
mac
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
地址進行轉發)。遠程網橋通過一個通常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網橋與路由器的比較:網橋並不了解其轉發幀中高層協議的信息,這使它可以同時以同種方式處理
ip、ipx等協議,它還提供了將無路由協議的網路(如netbeui)分段的功能。由於路由器處理網路層的數據,因此它們更容易互連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如令牌環網段和乙太網段。網橋通常比路由器難控制。像ip等協議有復雜的路由協議,使網管易於管理路由;ip等協議還提供了較多的網路如何分段的信息(即使其地址也提供了此類信息)。而網橋則只用
mac
地址和物理拓撲進行工作。因此網橋一般適於小型較簡單的網路。
網橋不同於中繼器和集線器:網橋是通過邏輯判斷而確定如何傳輸幀。這個邏輯是基於乙太網的協議的,符合
osi的第二層規范。所以網橋可以被看作是第二層的設備。
中繼器(repeater
)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工作於osi的物理層,是最簡單的網路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用於完全相同的兩類網路的互連。
集線器(hub)屬於數據通信系統中的基礎設備,它和雙絞線等傳輸介質一樣,是一種不需任何軟體支持或只需很少管理軟體管理的硬體設備。它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場合。集線器工作在區域網(lan)環境,像網卡一樣,應用於osi參考模型第一層,因此又被稱為物理層設備。集線器內部採用了電器互聯,當維護lan
的環境是邏輯匯流排或環型結構時,完全可以用集線器建立一個物理上的星型或樹型網路結構。在這方面,集線器所起的作用相當於多埠的中繼器。其實,集線器實際上就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埠服務,所以集線器又叫多口中繼器。
自己整理的,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㈥ 請列舉工作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的各種網路連接和互連設備
物理層的主要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二層交換機、網橋
網路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於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 地址定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於OSI第三層即網路層設備,它根據 IP 地址進行定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最大的好處是快速,由於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 地址,直接根據MAC 地址產生選擇轉發埠演算法簡單,便於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從過濾網路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在網路層實現互連的設備)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但是與工作在網路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體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路進行劃分。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 LAN 連起來,根據 MAC 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 地址進行轉發)。遠程網橋通過一個通常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網橋與路由器的比較:網橋並不了解其轉發幀中高層協議的信息,這使它可以同時以同種方式處理 IP、IPX等協議,它還提供了將無路由協議的網路(如NetBEUI)分段的功能。由於路由器處理網路層的數據,因此它們更容易互連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如令牌環網段和乙太網段。網橋通常比路由器難控制。像IP等協議有復雜的路由協議,使網管易於管理路由;IP等協議還提供了較多的網路如何分段的信息(即使其地址也提供了此類信息)。而網橋則只用 MAC 地址和物理拓撲進行工作。因此網橋一般適於小型較簡單的網路。
網橋不同於中繼器和集線器:網橋是通過邏輯判斷而確定如何傳輸幀。這個邏輯是基於乙太網的協議的,符合 OSI的第二層規范。所以網橋可以被看作是第二層的設備。
中繼器(Repeater )是連接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中繼器工作於OSI的物理層,是最簡單的網路互聯設備,主要完成物理層的功能,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完成信號的復制、調整和放大功能,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由於存在損耗,在線路上傳輸的信號功率會逐漸衰減,衰減到一定程度時將造成信號失真,因此會導致接收錯誤。中繼器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完成物理線路的連接,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保持與原數據相同。一般情況下,中繼器用於完全相同的兩類網路的互連。
集線器(HUB)屬於數據通信系統中的基礎設備,它和雙絞線等傳輸介質一樣,是一種不需任何軟體支持或只需很少管理軟體管理的硬體設備。它被廣泛應用到各種場合。集線器工作在區域網(LAN)環境,像網卡一樣,應用於OSI參考模型第一層,因此又被稱為物理層設備。集線器內部採用了電器互聯,當維護LAN 的環境是邏輯匯流排或環型結構時,完全可以用集線器建立一個物理上的星型或樹型網路結構。在這方面,集線器所起的作用相當於多埠的中繼器。其實,集線器實際上就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埠服務,所以集線器又叫多口中繼器。
自己整理的,希望能對你有點幫助:)
㈦ 計算機網路各層分別有哪些設備
第一層:物理層,代表設備:網卡,網線,光纖,atm線纜等。第二層:數據鏈路層,代表設備:二層交換機,hub。第三層:網路層,代表設備:路由器,三層交換機,防火牆。第四層:傳輸層,代表協議:tcp,udp。之後的5-7層就是各種協議的表示了。這個主要是開發人員用的多一些,如http,smtp,ftp等等。
計算機:
計算機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
㈧ 屬於物理層的互連設備是什麼
1,物理層的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DTE即數據終端設備,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
2,物理層: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
㈨ 物理層有哪些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即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物理層(或稱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區域網與廣域網皆屬第1、2層。
㈩ 物理層的組成部分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間的互連設備。DTE即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和連接器。 物理層的介面的特性
(1) 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的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
(2) 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3) 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意。
(4)規程特性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物理層的主要特點:
(1)由於在OSI之前,許多物理規程或協議已經制定出來了,而且在數據通信領域中,這些物理規程已被許多商品化的設備所採用,加之,物理層協議涉及的范圍廣泛,所以至今沒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層協議,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規程,將物理層確定為描述與傳輸媒體介面的機械,電氣,功能和規程特性。
(2)由於物理連接的方式很多,傳輸媒體的種類也很多,因此,具體的物理協議相當復雜。
信號的傳輸離不開傳輸介質,而傳輸介質兩端必然有介面用於發送和接收信號。因此,既然物理層主要關心如何傳輸信號,物理層的主要任務就是規定各種傳輸介質和介面與傳輸信號相關的一些特性。
1.機械特性
也叫物理特性,指明通信實體間硬體連接介面的機械特點,如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這很像平時常見的各種規格的電源插頭,其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
已被ISO 標准化了的DCE介面的幾何尺寸及插孔芯數和排列方式。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數據終端設備,用於發送和接收數據的設備,例如用戶的計算機)的連接器常用插針形式,其幾何尺寸與.DCE(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數據電路終接設備,用來連接DTE與數據通信網路的設備,例如Modem數據機)連接器相配合,插針芯數和排列方式與DCE連接器成鏡像對稱。
2.電氣特性
規定了在物理連接上,導線的電氣連接及有關電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發送器電路特性的說明、信號的識別、最大傳輸速率的說明、與互連電纜相關的規則、發送器的輸出阻抗、接收器的輸入阻抗等電氣參數等。
3.功能特性
指明物理介面各條信號線的用途(用法),包括:介面線功能的規定方法,介面信號線的功能分類--數據信號線、控制信號線、定時信號線和接地線4類。
4.規程特性
指明利用介面傳輸比特流的全過程及各項用於傳輸的事件發生的合法順序,包括事件的執行順序和數據傳輸方式,即在物理連接建立、維持和交換信息時,DTE/DCE雙方在各自電路上的動作序列。
以上4個特性實現了物理層在傳輸數據時,對於信號、介面和傳輸介質的規定。 物理層的一些標准和協議早在OSI/TC97/C16 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之前就已制定並在應用了,
OSI也制定了一些標准並採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將一些重要的標准列出,以便讀者查閱。
ISO2110:稱為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它與EIA(美國電子工業協會)的RS-232-C基本兼容。
ISO2593:稱為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
ISO4902:稱為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與EIARS-449兼容。
CCITT V。24: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
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上。 反映在物理介面協議中的物理介面的4個特性是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與規程特性。:
(1)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這很像平時常見的各種規格的電源插頭的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
(2)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物理層的電氣特性規定了在物理連接上傳輸二進制位流時線路上信號電壓高低、阻抗匹配情況、傳輸速率和距離的限制等.早期的電氣特性標準定義物理連接邊界點上的電氣特性,而較新的電氣特性標準定義的都是發送器和接收器的電器特性,同時還給出了互連電纜的有關規定.比較起來,較新的標准更有利於發送和接收線路的集成化工作.物理層介面的電氣特性主要分為三類:非平衡型,新的非平衡型和新的平衡型。
非平衡型的信號發送器和接收器均採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每個信號用一根導線傳輸,所有信號共用一根地線.信號的電平是用+5V~+15V,表示二進制0,用-5V~-15V,表示二進制1.信號傳輸速率限於20Kbps以內,電線長度限於15M以內.由於信號線是單線,因此線間干擾大,傳輸過程中的外界干擾也很大。
在新的非平衡型標准中,發送器採用非平衡方式工作.接收器採用平衡方式工作(即差分接收器).每個信號用一根導線傳輸.所有信號共用兩根地線,即每個方向一根地線.信號的電平使用+4v~+6v表示二進制0,用-4V~-6V表示二進制1.當傳輸距離達到1000M時,信號傳輸速率在3kbps以下,隨著傳輸速率的提高,傳輸距離將縮短.在10M以內的近距離情況下,傳輸速率可達300kbps。由於接收器採用差分方式接收,且每個方向獨立使用信號地,因此減少了線間干擾和外界干擾.
新的平衡型標准規定,發送器和接收器均以差分方式工作,每個信號用兩根導線傳輸,整個介面無需共用信號就可以正常工作,信號的電平由兩根導線上信號的差值表示.相對於某一根導線來說,差值在+4V~+6V表示二進制0,差值在-4V~-6V表示二進制1.當傳輸距離達到1000M時,信號傳輸率在100kbps以下;當在10m以內的近距離傳輸時,速率可達10Mbps。由於每個信號均使用雙線傳輸,因此線間干擾和外界干擾大大削弱,具有較高的抗共模干擾能力。
(3)功能特性,規定了介面信號的來源、作用以及其他信號之間的關系。即物理介面上各條信號線的功能分配和確切定義。物理介面信號線一般分為數據線、控制線、定時線和地線。
DTE/DCE標准介面的功能特性主要是對各介面信號線作出確切的功能定義,並確定相互間的操作關系。對每根介面信號線的定義通常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一線一義法,即每根信號線定義為一種功能,CCITT V24、EIA RS-232-C、EIA RS-449等都採用這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一線多義法,指每根信號線被定義為多種功能,此法有利於減少介面信號線的數目,它被CCITT X。21所採用。
介面信號線按其功能一般可分為接地線、數據線、控制線、定時線等類型。對各信號線的命名通常採用數字、字母組合或英文縮寫三種形式,如EIA RS-232-C採用字母組合,EIA RS-449採用英文縮寫,而CCITT V。24則以數字命名。在CCITT V。24建議中,對DTE/DCE介面信號線的命名以1開頭,所以通常將其稱為100系列介面線,而用於DTE/ACE介面信號線命名以2開頭,故將它稱做200系列介面信號線。
(4)規程特性, 定義了再信號線上進行二進制比特流傳輸的一組操作過程,包括各信號線的工作順序和時序,使得比特流傳輸得以完成。
DTE/DCE標准介面的規程特性規定了DTE/DCE介面各信號線之間的相互關系、動作順序以及維護測試操作等內容。規程特性反映了在數據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可能發生的各種可能事件。由於這些可能事件出現的先後次序不盡相同,而且又有多種組合,因而規程特性往往比較復雜。描述規程特性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是利用狀態變遷圖。因為狀態變遷圖反映了系統狀態的變遷過程,而系統狀態遷移正是由當前狀態和所發生的事件(指當時所發生的控制信號)所決定的。
不同的物理介面標准在以上4個重要特性上都不盡相同。實際網路中比較廣泛使用的是物理介面標准有EIA-232-E、EIA RS-449和CCITT的X。21建議。EIA RS-232C仍是目前最常用的計算機非同步通信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