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學發展史是什麼
1. 古代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15世紀,是物理學的萌芽時期。無論在東方還是在西方,物理學還處於前科學的萌芽階段,嚴格的說還不能稱其為「學」。物理知識一方麵包含在哲學中,如希臘的自然哲學,另一方面體現在各種技術中,如中國古代的科技。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表面的觀察、直覺的猜測和形式邏輯的演繹;在知識水平上基本上是現象的描述、經驗的膚淺的總結和思辨性的猜測;在內容上主要有物質本原的探索、天體的運動、靜力學和光學等有關知識,其中靜力學發展較為完善;在發展速度上比較緩慢,社會功能不明顯。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對於西方又可分為兩個階段,即古希臘-羅馬階段和中世紀階段。〖1〗古希臘-羅馬階段(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5紀)。主要有古希臘的原子論、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公元前212)的力學、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約90-168)的天文學等。〖2〗中世紀階段(公元5世紀至公元15世紀)。主要有勒·哈增(AL-Hazen,約965-1038)的光學、沖力說等。
2. 近代物理學時期 (又稱經典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16世紀至19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發展和完善時期。物理學與哲學分離,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迅速形成比較完整嚴密的經典物理學科學體系。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實驗與數學相結合、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和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等方法;在知識水平上產生了比較系統和嚴密科學理論與實驗;在內容上形成比較完整嚴密的經典物理學科學體系;在發展速度上十分迅速,社會功能明顯,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與社會的迅速發展。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又可細分為三個階段。〖1〗草創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主要在天文學和力學領域中爆發了一場「科學革命」,牛頓力學誕生。〖2〗消化和漸進階段(18世紀)。建立了分析力學,光學、熱學和靜電學也取得較大的發展。〖3〗鼎盛階段(19世紀)。相繼建立了波動光學、熱力學與分子運動論、電磁學,使經典物理學體系臻於完善。
3. 現代物理學時期
這一時期是從19世紀末至今,是現代物理學的誕生和取得革命性發展時期。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得到巨大的拓展,實驗手段與設備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強,理論基礎發生了質的飛躍。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有如下特徵:在研究方法上更加依賴大規模的實驗、高度抽象的理性思維和國際化的合作與交流;在認識領域上拓展到微觀(10-13)與宇觀(200億光年)和接近光速的高速運動新領域,變革了人類對物質、運動、時空、因果律的認識;在發展速度上非常迅猛,社會功能十分顯著,推動了社會的飛速發展。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又可大致地分為兩個階段。〖1〗革命與奠基階段(1895年至1927年)。建立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2〗飛速發展階段(1927年至今)產生了量子場論、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半導體物理學、現代宇宙學、現代物理技術等分支學科。
㈡ 物理學起源於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臘對嗎
不對,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
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物理學起始於伽利略和牛頓的年代,它已經成為一門有眾多分支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也是一門崇尚理性、重視邏輯推理的科學。物理學充分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2)物理學起源於公元前多少年擴展閱讀:
學科性質
物理學是人們對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和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大致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物理學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
微觀物理學的誕生,起源於宏觀物理學無法很好地解釋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原子光譜等新的實驗現象。它是宏觀物理學的一個修正,並隨著實驗技術與理論物理的發展而逐漸完善。
㈢ 近代西方物理學發展史
1、 近代物理學時期又稱經典物理學時期,這一時期是從16世紀至19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誕生、發展和完善時期。
近代物理學是從天文學的突破開始的。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說」,即認為地球位於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發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學大成》,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系統地確立了地心說。
這一學說從表觀上解釋了日月星辰每天東升西落、周而復始的現象,又符合上帝創造人類、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宗教教義,因而流傳時間長達1300餘年。
公元15世紀,哥白尼經過多年關於天文學的研究,創立了科學的日心說,寫出「自然科學的獨立宣言」——《天體運行論》,對地心說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16世紀初,開普勒通過從第谷處獲得的大量精確的天文學數據進行分析,先後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開普勒的理論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礎。從開普勒起,天文學真正成為一門精確科學,成為近代科學的開路先鋒。
近代物理學之父伽利略,用自製的望遠鏡觀測天文現象,使日心說的觀念深入人心。他提出落體定律和慣性運動概念,並用理想實驗和斜面實驗駁斥了亞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錯誤觀點,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16世紀,牛頓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統的提出了力學三大運動定律,完成了經典力學的大一統。16世紀後期創立萬有引力定律,樹立起了物理學發展史上一座偉大的里程碑。
之後兩個世紀,是電學的大發展時期,法拉第用實驗的方法,完成了電與磁的相互轉化,並創造性地提出了場的概念。19世紀,麥克斯韋在法拉第研究的基礎上,憑借其高超的數學功底,創立了了電磁場方程組,在數學形式上完成了電與磁的完美統一,完成了電磁學的大一統。
與此同時,熱力學與光學也得到迅速發展,經典物理學逐漸趨於完善。
(3)物理學起源於公元前多少年擴展閱讀:
近代物理學發展越發緩慢,主要是因為數學模型的復雜度和詮釋的難度的提高造成的吧,或者換句話說,並不是物理學的發展變慢了,只是想把它簡單的表述給人們變得越來越難。人們無從了解,自然就覺得是學科不發展。
早在經典物理比如經典力學和熱力學,雖然數學模型也不簡單但是詮釋是很直觀的。就是說數學符號對應的物理實際是很顯而易見的。
而現代的,比如量子場論和弦論,甚至廣義相對論的數學模型比經典物理要復雜的多。而且很多數學模型還不完備,這些其實都不是大問題。關鍵是如何詮釋,如何理解量子場論中的量子場的物理實際,甚至更低級別一些,量子力學中的波函數是什麼,目前雖有一些公認的解釋但是很不令人滿意。
而且對於物理過程的概率詮釋從一方面直接從理論層面阻礙了對更基礎的物理結構的研究,這也跟我們的實驗觀察能力的限制有關。我們不能建立超越我們觀察能力的理論,或者我們可以建立任何理論但是對於超越觀察能力的部分我們不能做任何研究。
綜上所述,其實物理學現在的發展並不慢,只是人們的認知問題而已。
㈣ 公元前的物理學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臘人發現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輕物體;發現磁石吸鐵。
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柏拉圖學派已認識到光的直線傳播和光反射時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認識到聲音由空氣運動產生,並發現管長一倍,振動周期長一倍的規律(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世紀,實驗發現斜面、杠桿、滑輪的規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靜力學的基礎(古希臘阿基米德)。
公元前3世紀,發明舉水的螺旋,至今仍見用於埃及(古希臘 阿基米德)。
公元前2世紀,發明水鍾、水風琴、壓縮空氣拋彈機(用於戰爭)(埃及 悌西比阿斯)。
公元前1世紀,最先記載過磁鐵石的排斥作用和鐵屑實驗(羅馬盧克萊修)。 公元前480~前380年間戰國時期,《墨經》中記有通過對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的實驗研究,發現物像位置和大小與鏡面曲率之間的經驗關系(中國墨子和墨子學派)。
公元前480一前380年間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杠桿平衡的現象(中國 墨子學派)。
公元前480一前380年間戰國時期,研究築城防禦之術,發明雲梯(中國 墨子學派)。
公元前250年左右,戰國末年的《韓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記載,「司南」大約是古人用來識別南北的工具(或為磁石指南勺)。《論衡》敘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動指南,它是後來指南針發明的先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度、量、衡,其進位體制沿用到二十世紀。
公元前2世紀,中國西漢記載用漏壺(刻漏)計時,水鍾使用更早。
公元前31年,中國西漢時創用平向水輪,通過滑輪和皮帶推動風箱,用於煉鐵爐的鼓風。
㈤ 物理學的發展史
近代意義的物理學誕生於歐洲15—17世紀。人們一般將歐洲歷史作為物理學史的社會背景。從遠古到公元5世紀屬古代史時期;5—13世紀為中世紀時期;14—16世紀為文藝復興運動時期;16—17世紀為科學革命時期,以N.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為代表的近代科學在此時期產生。
從此之後,科學隨各個世紀的更替而發展。近半個世紀,人們按照物理學史特點,將其發展大致分期如下:從遠古到中世紀屬古代時期。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是經典物理學時期。牛頓力學在此時期發展到頂峰,其時空觀、物質觀和因果關系影響了光、聲、熱、電磁的各學科。
甚而影響到物理學以外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隨著20世紀的到來,量子論和相對論相繼出現;新的時空觀、概率論和不確定度關系等在宇觀和微觀領域取代牛頓力學的相關概念,人們稱此時期為近代物理學時期。
(5)物理學起源於公元前多少年擴展閱讀: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人類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奠定了人類現代物理科學的發展基礎。1900~1926年 建立了量子力學。1926年 建立了費米狄拉克統計。1927年 建立了布洛赫波的理論。1928年 索末菲提出能帶的猜想。1929年 派爾斯提出禁帶、空穴的概念。
同年貝特提出了費米面的概念。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巴丁、布拉頓和肖克萊發明了晶體管,標志著信息時代的開始。1957年 皮帕得測量了第一個費米面超晶格材料納米材料光子。1958年傑克.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大規模集成電路。
發展前景: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問題的研究和應用,技術開 發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應用材料如半導體等,應用儀器的研製如醫學儀器、生物儀器、科研儀器等。
應用物理專業的就業范圍涵蓋了整個物理和工程領域,融物理理 論和實踐於一體,並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如具有扎實的物理理論的功底和應用方面的經驗,能夠在很多工程技術領域成為專家。我國每年培養本科應用物理專業人才約12000人。
和該專業存在交叉的專業包括物理專業,工程物理專業,半導體和材料專業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國對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仍舊是供不應求。
㈥ 物理學的創始人是誰
古希臘時代的阿基米德已經在流體靜力學和固體的平衡方面取得輝煌成就,但當時把它們歸為應用數學,也就是說還沒出現物理這個詞,但已經在做物理學的研究了.
文藝復興時期,加利略把物理理論和定律建立在嚴格的實驗和科學的論證上,因此被尊為物理學之父或科學之父.物理學由此誕生.
但實際中國的歷史上出現有關物理學的記載比西方早的多:公元前480~前380年間戰國時期,《墨經》中記有通過對平面鏡、凹面鏡和凸面鏡的實驗研究,發現物像位置和大小與鏡面曲率之間的經驗關系(中國墨子和墨子學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間戰國時期,《墨經》中記載了杠桿平衡的現象(中國墨子學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間戰國時期,研究築城防禦之術,發明雲梯(中國墨子學派).
公元前四世紀,柏拉圖學派已認識到光的直線傳播和光反射時入射角等於反射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認識到聲音由空氣運動產生,並發現管長一倍,振動周期長一倍的規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紀,實驗發現斜面、杠桿、滑輪的規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靜力學的基礎(古希臘阿基米德).
㈦ 物理的起源是
俗話說:「人是人他媽生的,妖是妖他媽生的。」凡物都有個媽;無論是雞生出了蛋,還是蛋孵出了雞,凡事總有個起源。現在,我們就來給「物理」找媽媽。可是:「天上有無數顆星星,那顆最小的就是我, 我不知道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我在哪裡生。 地上有無數個龍人,那個最小的就是我,我不知道我從哪裡來,也不知道我在哪裡生。」要尋找物理他媽,就像小龍人找她娘一樣地困難。
普遍的觀點認為物理起源於哲學。因為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等哲學家就開始思考物理問題了。但他們絕不是第一琢磨物理問題的人。因為早他們幾百年在中國就有公開出版的《易經》。《易經》是一個搞占卜的迷信書,初看它和以科學為本的物理格格不入,但請您不要忘記《易經》里也誕生了最初人們的樸素唯物思想。比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似乎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預示宇宙的起源——我們現在普遍認為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而中國的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等等都是對天地起源的思考和探索。雖然神話終歸是胡說八道,但畢竟這還是人類在動腦子的產物。或許神話傳說就是物理的雛形。
㈧ 物理什麼時候有的
物理發展史起於1564年。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物理學史】
●伽利略·伽利雷(1564年-1642年)人類現代物理學的創始人,奠定了人類現代物理科學的發展基礎。
● 1900-1926年 建立了量子力學。
● 1926年 建立了費米狄拉克統計。
● 1927年 建立了布洛赫波的理論。
● 1928年 索末菲提出能帶的猜想。
● 1929年 派爾斯提出禁帶、空穴的概念,同年貝特提出了費米面的概念。
● 1947年貝爾實驗室的巴丁、布拉頓和肖克萊發明了晶體管,標志著信息時代的開始。
● 1957年 皮帕得測量了第一個費米面超晶格材料納米材料光子。
● 1958年傑克.基爾比發明了集成電路。
●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大規模集成電路。
物理與物理技術的關系:
● 熱機的發明和使用,提供了第一種模式:技術—— 物理—— 技術
● 電氣化的進程,提供了第二種模式:物理—— 技術—— 物理
當今物理學和科學技術的關系兩種模式並存,相互交叉,相互促進「沒有昨日的基礎科學就沒有今日的技術革命」。例如:核能的利用、激光器的產生、層析成像技術(CT)、超導電子技術、粒子散射實驗、X 射線的發現、受激輻射理論、低溫超導微觀理論、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幾乎所有的重大新(高)技術領域的創立,事先都在物理學中經過長期的醞釀。
物理學的方法和科學態度:提出命題 → 理論解釋 → 理論預言 → 實驗驗證 →修改理論。
現代物理學是一門理論和實驗高度結合的精確科學,它的產生過程如下:
①物理命題一般是從新的觀測事實或實驗事實中提煉出來,或從已有原理中推演出來;
②首先嘗試用已知理論對命題作解釋、邏輯推理和數學演算。如現有理論不能完美解釋,需修改原有模型或提出全新的理論模型;
④新理論模型必須提出預言,並且預言能夠為實驗所證實;
⑤一切物理理論最終都要以觀測或實驗事實為准則,當一個理論與實驗事實不符時,它就面臨著被修改或被推翻。
㈨ 「物理」一詞起源何時
1900年日本人藤田豐八從日語轉借過來的。
㈩ 物理這個詞最早是在公元300多年前,哪位科學家首次使用
物理,是翻譯過來的,不可能在「公元300多年前,哪位科學家首次使用」
再說表示時間,有」300多年前「、」公元前300多年「,沒有「公元300多年前「的說法。
公元前384年,亞里士多德生於富拉基亞的斯塔基爾希臘移民區。他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宮廷侍醫 ,所以他的家庭應該屬於奴隸主階級中的中產階層。亞里士多德於公元前367年遷居到雅典,曾經學過醫學,還在雅典柏拉圖學院學習過很多年,是柏拉圖學院的積極參加者。
從十八歲到三十八歲在亞里士多德雅典跟柏拉圖學習哲學。這二十年對亞里士多德來說是個很重要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習和生活對他一生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又受教於柏拉圖,這三代師徒都是哲學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在雅典的柏拉圖學園中,亞里士多德表現的很出色,柏拉圖稱他是「學園之靈」。但亞里士多德不是一個只崇拜權威,在學術上唯唯諾諾而沒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談玄理的老師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種圖書資料,勤奮鑽研,甚至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圖書室。在學院期間,亞里士多德就在思想上跟老師有了分歧。他曾經隱喻的說過,智慧不會隨柏拉圖一起死亡。當柏拉圖到了晚年,他們師生間的分歧更大了,經常發生爭吵。公元前347年,柏拉圖去世後,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又繼續呆了兩年,此後他開始游歷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聘請,擔任起太子亞歷山大的老師。當時,亞歷山大十三歲,亞里士多德四十二歲。
腓力於公元前336年被刺身亡。他的兒子、年僅二十歲的亞歷山大即位為王。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軍和希臘各邦的聯軍出征波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他打跨了號稱百萬的波斯大軍,接著摧毀了古老的波斯帝國。一個空前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其領土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南 到埃及,北抵中亞——建立起來了。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故。這個憑著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大帝國,經過混戰,分裂成幾個獨立的王國。就在這個時局動盪的年代裡,亞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裡一住就是二十年,即從亞歷山大出發遠征的前一年到亞歷山大去世的那一年。
亞里士多德來到雅典,可能肩負有說服雅典人服從馬其頓的政治使命。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優待,除了在政治上的顯赫地位以外,他還得到了亞歷山大和各級馬其頓官僚大量的金錢、物資和土地資助。他所創辦的呂克昂學園,佔有阿波羅呂克昂神廟附近廣大的運動場和園林地區。在學園里,有當時第一流的圖書館和動植物園等。他在這里創立了自己的學派,這個學派的老師和學生們習慣在花園中邊散步邊討論問題,因而得名為「逍遙派」。據說,亞歷山大為他的老師提供的研究費用,為八百金塔蘭(每塔蘭重合黃金六十磅)。亞歷山大還為他的老師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為亞里士多德收集動植物標本和其他資料。
事實上,亞里士多德浩瀚的著作,實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譬如,他曾對一百五十八種政治制度作了概述和分析,這項工作所需要涉及的大量搜集整理工作,如果沒有一批助手的協助,是不可能做完的。
當亞歷山大去世的消息傳到雅典時,那裡立刻掀起了反馬其頓的狂潮,雅典人攻擊亞里士多德,並判他為不敬神罪,當年蘇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處死刑的。但亞里士多德最終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他就去世了,終年六十三歲。
研究領域:
亞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士多德認為分析學或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他是形式邏輯學的奠基人,他力圖把思維形式和存在聯系起來,並按照客觀實際來闡明邏輯的范疇。
在天文學方面,他認為運行的天體是物質的實體,地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體由不同的物質組成,地球上的物質是由水氣火土四種元素組成,天體由第五種元素「以太」構成。
在物理學方面,他反對原子論,不承認有真空存在;他還認為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
在生物學方面,他對五百多種不同的植物動物進行了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鯨魚是胎生的,還考察了小雞胚胎的發育過程。
在教育方面,他認為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主張國家應對奴隸主子弟進行公共教育。使他們的身體、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諧地發展。
亞里士多德還曾提出許多數學和物理學的概念,如極限、無窮數、力的合成等。
相關作品:
1、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後來由他的注釋者匯編成書,取名叫作《工具論》。他們繼承了亞里士多德的看法,認為邏輯學既不是理論知識,又不是實際知識,只是知識的工具。《工具論》主要論述了演繹法,為形式邏輯奠定了基礎,對這門科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2、亞里士多德的另一著作《物理學》討論了自然哲學,存在的原理,物質與形式,運動,時間和空間等方面的問題。
3、亞里士多德在《論天》一書中開始討論物質和可毀滅的東西,並進而討論了發生和毀滅。
4、《氣象學》討論了天和地之間的區域,即行星、彗星和流星的地帶;其中還有一些關於視覺、色彩視覺和虹的原始學說。
5、亞里士多德的其他重要著作有:《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分析前篇和後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