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怎麼樣,在那裡讀研究生如何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地處成都,家屬區在二環,每天有班車接送,朝九晚五。待遇在成都的研究院中算中等水平,其中聚變所最大,研究領域為聚變相關,國際合作較多,出國的機會很多,基本不會涉密。
2.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雙流)怎麼樣包括前景、待遇、福利等有沒裡面工作的人請教,謝謝。
忽悠你的,沒那麼高薪水,我剛逃出來
3.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怎麼樣工資夠在成都買房和生活嗎還有出國參加iter項目的機會大不大,或者說
單位是個好單位,如果你能當領導,那很快就能買房,出國機會很小,除非你是骨幹成員或者關系過硬。
4.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待遇情況
體放電的,二所是企業部專門做鍍膜和電源的,一所呢又有8個室,實驗期間是要加班的(5室除外),一般是雙六制,學生呢是住在二環路大院那,如果是招聘的職工是不提供住宿的,另外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壓抑,工資很低,發展前景肯定不錯的,50年後可能我們的核聚變事業會取得發展吧,近幾十年就是個醬油的角色。 如果不是四川本地人,或者不打算在這兒安家的話~~~還是奉勸LZ三思啊,,
5.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待遇及發展前景如何
以前類似「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這類的地方是事業單位編制的,
現在國家要求事業單位編制逐步取消的,或改為政府部門(沒可能),或改為企業類型的,
所以當前的轉軌期待遇不會太好的,編制問題就別想了,已經沒有編制的概念了。
6.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具體情況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分1所和2所,一所是做等離子體放電的,二所是企業部專門做鍍膜和電源的,一所呢又有8個室,實驗期間是要加班的(5室除外),一般是雙六制,學生呢是住在二環路大院那,如果是招聘的職工是不提供住宿的,另外工作環境相對比較壓抑,工資很低,發展前景肯定不錯的,50年後可能我們的核聚變事業會取得發展吧,近幾十年就是個醬油的角色。 如果不是四川本地人,或者不打算在這兒安家的話~~~還是奉勸LZ三思啊,,
7.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待遇怎麼樣
進入正式編制可能性很小,現在國家在減少財政支出,他們只是拿這個做誘餌,去了就知道了。
8.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研究生待遇是第一年在中國原子能院中學習理論知識,研一每個月補助為850(比大學多)。研二與研三每個月補助2000.本人感覺不錯。其實學習以及搞科研,沒有必要老是想的待遇問題。基本問題肯定都能解決很好的。
9.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怎麼樣待遇,前景等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建院於1965年,隸屬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我國最早從事核聚變能源開發的專業研究院,集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生產經營於一體。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支持下,依託核工業體系,經過40多年的努力,擁有完整的進行核聚變能源開發所需的學科及相關實驗室,先後承擔並出色完成國家「四五」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環流器一號裝置研製」及「十五」「中國環流器二號A(HL-2A)裝置工程建設項目」建設任務,實現了我國核聚變研究由原理探索到大規模裝置實驗的跨越發展,是我國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唯一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單位。首創的分子束加料技術廣泛應用於JET等國際知名聚變研究裝置,HL-1M(HL-1的改進裝置)裝置實驗研究數據列入ITER實驗資料庫,12種等離子體診斷設施列入國際托卡馬克物理活動(ITPA)組織的診斷資料庫,為我國核聚變能源開發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院創建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位於四川省樂山市郊區,「七五」期間部分遷至成都市,九十年代於成都市近郊新建了聚變研究實驗基地,2000年與成都理工大學合作在樂山基地創辦了「成都理工大學樂山學院」,該學院2003年發展為「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全院現有職工1700餘人,科技人員1190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研究員66人,副研究員及高級工程師164人,中級研究人員357人。
本院主要科研方向是磁約束受控核聚變,包括等離子體約束、平衡、加熱實驗與理論研究以及高壓大電流、超高真空、強磁場、強流離子源、微波加熱、自動控制、復雜信息獲取與處理、低溫深冷、超導、大型電物理裝置設計建造與維護維修、聚變堆工藝與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經過近40年的艱苦奮斗,建成了22個受控核聚變等離子體實驗研究裝置,開展了一系列物理實驗。特別是1984年建成的中國環流器一號(HL-1)和1994年建成的中國環流器新一號(HL-1M)兩個中型托卡馬克裝置及其實驗研究成果,代表了當時我國磁約束聚變實驗研究的水平,處於國際上同類型、同規模裝置的先進行列。我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托卡馬克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 A(HL-2A)於 2002年建成,利用該裝置開展國際前沿物理實驗必將把我國核聚變實驗研究的整體水平和國際地位提升到一個嶄新的高度。本院自「七五」以來,承擔的國家「863」高技術項目「聚變-裂變混合堆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倍受國際聚變界關注。
80年代中期,本院部份科技人員轉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致力於核聚變與等離子體應用技術的成果轉化,已成功地開發出材料改性多功能離子注入機系列、等離子體鍍膜機系列、低溫改性處理機、低溫冷凝吸附泵、多媒體大屏幕顯示屏、核磁共振成像稀土永磁體及超導磁體、真空計等高新技術產品 及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廣泛應用於工業、科研與日常生活等領域,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本院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堅持高起點、高標准,瞄準國際前沿課題與先進水平,廣泛利用國際合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科技成果。目前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及美國、德國、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等30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科研機構、大學及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都有外藉科學家來院講學、進行學術交流或短期技術合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院先後派出600多人次赴國外工作、進修和學術交流。建院40多年來,全院已取得了5000多項科研成果,獲部省級成果獎400多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本院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分別於1978年和1986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批准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並於1999年經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博士後流動站,已培養出200餘名碩士、70餘名博士研究生。此外,選派優秀科技工作者到國內外進修也是本院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2000年經四川省教育廳批准, 成都理工大學在本院樂山基地建立了樂山學院 ,2003年發展為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從事碩士、本、專科學歷教育。
至於機械專業 該院前途不錯 但並不是最主要專業 並不是太好
至於待遇 不太好說 要看學歷及工作能力 以及職業種類選擇
機械專業前景比較客觀 但前提是技術與學院推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