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常生活中,物理變化的現象是有哪些
1、熔化吸熱:冰雪熔化時要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環境溫度降低,即使有太陽,也感到寒冷。
2、凝固放熱: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熱而使窖內溫度不致太低。
3、凝固: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屬,有時會發生粘手的現象,好像金屬表面有一層膠,是因為用比較濕的手摸金屬時,手上的熱會迅速傳遞到金屬上,手上的溫度下降,使得手上水分凝固。
4、蒸發:夏季的氣溫較高,而河中的水由於不斷地蒸發吸熱,因此水溫比氣溫要低。人剛從水中上岸時,身體表面沾的水會不斷蒸發,從人體上吸熱使人感到冷。當蹲下身子抱成團時,人體表面與空氣接觸的面積比站立時減小,水蒸發速度減慢,就會感覺比站立時暖和些。
5、液化放熱:100度的水蒸汽燙傷比100度的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液化時還要放出大量的熱。
6、液化:牙醫為病人檢查牙齒時,常把一個帶把的金屬小平面鏡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後放入病人的口腔中,主要目的是用酒精燈火焰烤過的平面鏡溫度高於口腔內的溫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鏡面上,導致醫生看不清牙齒,影響診斷。
⑵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⑶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生活中有哪些(各求20個)
這個只要知道他們的區別就好了,剩下的你自己去找好了。物理變化主要是物體形態的變化,化學變化是只有其他的物質生成的變化。
物理變化;冰-水-水蒸氣;木材-傢具;鋼鐵-刀劍
碘的升華,酒精的揮發等
化學變化:燃燒,生銹,醋酸除水垢,發酵,鍍鋅,鹽酸鐵銹,銅綠的生成,等等
⑷ 常見的物理變化有哪些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下面整理了常見的物理變化,供參考。
1、水蒸發
蒸發是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的一種方式。水由很多的水分子組成,液態水的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由的移動,由於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水的表面有一些分子會跑到空氣中。這些跑到空氣中的水分子完全失去了束縛,變成了水蒸氣。
2、金屬熔化
金屬是晶體,晶體熔化的條件有兩個:一、溫度達到其熔點(冰的熔點是0攝氏度);二、繼續吸熱。只要冰不斷吸收熱量,溫度就會逐漸升高到熔點,然後繼續吸熱,就能熔化。
3、焰色反應
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它並未生成新物質,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4、二氧化碳凝華成乾冰
把二氧化碳冷凝成無色的液體,再在低壓下迅速凝固可以得到乾冰。在二氧化碳凝華成乾冰的過程中,只是相態發生了變化,沒有生產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
5、蔗糖溶解
蔗糖固體溶於水後,蔗糖分子進入水分子中去了, 蔗糖分子在水中不斷運動,不斷擴散到水分子中的過程。這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雖然蔗糖分子與水分子混合,但並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⑸ 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在生活中有什麼例子
日常生活中的化學變化有鐵生銹、紙的燃燒、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水鹼的形成和銀的飾品發暗等現象;物理變化有棒冰上面有霧氣、水結冰、升華和凝華、水蒸氣液化和水滴石穿等現象。
(一)化學變化:
1、鐵生銹:
生銹是一種化學反應,本質上是金屬的氧化反應。最常見的生銹現象是鐵製品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和氧氣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蝕成為氧化物。
2、紙的燃燒:
紙在高溫下(達到紙的著火點)與氧氣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並產生光和熱。紙張燃燒的實質主要就是纖維素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同時伴有能量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
3、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少量二氧化碳溶於水中,和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CO2+Ca(OH)2=CaCO3↓+H2O,CaCO₃基本上不溶於水,因此石灰水會變渾濁。
4、水鹼的形成:
水裡夾帶著不容易溶解的物質,如硫酸鈣CaSO4等沉澱下來的。硫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由於水的溫度增高,會降低它的溶解度,因此它就沉澱在壺底了。水中還夾帶著一些溶解的物質,如酸性碳酸鈣Ca(HCO3)2、酸性碳酸鎂Mg(HCO3)2等,這些物質受熱就會分解,生成碳酸鈣和碳酸鎂等不溶解於水的物質,就沉澱在壺底。
5、銀的飾品發暗:
銀飾戴久了發黑是因為和空氣發生了氧化反應。因為每個人的內分泌結構不一樣,有些人的汗液含酸比較多,有些人比較少,有些人的氨含量比較高,所以佩戴銀飾產生了不同的結果,酸的容易黑,不酸的就不太容易黑,甚至有些油脂分泌旺盛的人會把自己的銀飾帶得油光發亮。
(二)物理變化:
1、棒冰上面有霧氣:
因為棒冰剛從冰箱里或者冷藏櫃里拿出來,是冷的,空氣中的水分遇冷凝結成液體,所以棒冰上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霧。
2、水結冰:
水結冰的過程是凝固的過程。 凝固是指物質從液相變為固相的相變過程。 在一定壓強下,液態的晶體物質,其溫度略微低於熔點時,微粒便將規則地排列成為穩定的結構。
3、升華和凝華:
用久的電燈泡會發黑是因為鎢絲發生了物態變化。燈泡裡面發光的鎢絲,由於電流通過時產生強烈的高溫,鎢絲的表面有一小部分變成蒸氣揮發出去,遇到了比較冷的燈泡玻璃後,就凝結在玻璃上,時間一長,便結了一層薄薄的黑霜。
4、水蒸氣液化:
火箭發射時,在發射台下有一個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火箭升空瞬間,看到的白色「氣團」是水蒸氣液化形成。
5、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沖擊力比較大,沖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
⑹ 生活中的物理變化有哪些
1、NaOH潮解:NaOH等無機鹽放置在空氣中,過幾天再摸,會感覺有水,因為該物質會潮解;
2、汽油揮發:把沒有密封的容器放在桌面上,加入汽油,不密封,過幾天會變少;
3、礦石粉碎:礦石在山體上是一整塊大的岩石,礦石被機器粉碎成很小的小礦石;
4、膽礬粉末:把膽礬放在研磨器上面,用磨具磨,膽礬被磨成細小的粉末;
5、衣服晾乾:衣服放在陽台上,過幾天,用手去摸,衣服邊幹了,沒有水分了,因為水分被太陽曬出來了;
物質的基本三態變化,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屬於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概念: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只是物質在外形和狀態方面發生了變化)
實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本身不變,只是粒子之間的間隔運動發生了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
很多同學會把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混淆,其實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就在於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如銅生成銅綠的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宏觀:沒有新物質生成
微觀:構成分子的原子之間的距離不變(化學鍵鍵長不變),物質形狀大小變化,分子本身不變,原子的結合方式不變。
⑺ 物理變化有哪些
常見的物理變化有水蒸發、金屬熔化、焰色反應、蔗糖溶解、凝固、蠟燭燃燒等等。
⑻ 生活中有哪些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1、棒冰上面有霧氣
2、鐵融成鐵水
3、冰箱里的飲料拿出後有水珠
4、水開時上面有霧氣
5、水結冰
6、衣服縮水
7、白紙塗成紅色
8、筷子斷裂
9、扳手被別彎了
10、表絲斷了
化學變化:
1、放鞭炮
2、紙燃燒
3、久置的澄清石灰水便渾濁
4、硫酸腐蝕鐵塊
5、鐵生銹
6、氫氧化鈉變質,
7、生物生長,
8、植物光合作用,
9、鹽酸除銹
10、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11、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12、食物發霉
⑼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二)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6、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9、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水先迅速汽化後又液化,並發出「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降低,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降低。
(三)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
2、長期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看見裡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擴散到牆內,所以颳去一層,仍可看到裡面呈黑色。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廚房裡,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爐灶、器皿以及做飯、炒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定會發現很多處要用到物理知識。
⑽ 生活中有哪些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
是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1①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於物理變化。
1②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1③汽油揮發
1④蠟燭熔化
1⑤木頭加工課桌,
1⑥鐵鑄成鍋,
1⑦黃金打造成金箔
1⑧燈泡發光的屬於物理變化
1⑨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嘴還沒有從管內吸氣時,管內外液面是相平的。這時,管內外液 面上的氣體壓強相等;在嘴從管內吸氣時,管內氣體減少,管內液面上的壓強也減少,這時管子內液面上的氣體壓強小於管外作用的液面上的大氣壓。所以,我們說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喝汽水時,首先要將管子插入汽水裡,當嘴吸氣里,管內便有一部分氣體被吸進嘴裡,便造成了管內剩餘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且小於管外的大氣壓,因而在管外大氣壓的作用下,汽水便沿管子上升,被吸進嘴裡。
1⑩月亮跟著人一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