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
初二即將結束, 總結 重點的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復習初二下冊物理。接下來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的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1-4章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方向:跟形變的方向相反。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義: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四、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5-8章
五、二力平衡
1、定義: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
六、摩擦力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產生的條件:①兩物接觸並擠壓;②接觸面粗糙;③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4、增大摩擦的 方法 :①增大壓力;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滾動為滑動。
5、減小摩擦的方法:①減少壓力;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③變滑動為滾動;④加潤滑油。
七、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公式:單位:Pa。1Pa=lN/m2。
4、(1)增大壓強的方法:①增大壓力: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①減小壓力:②增大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由液體重力產生,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液體壓強公式:p=ρgh。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6、大氣壓是由空氣重力產生,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存在,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八、浮力
1、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方向:豎直向上的。
2、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重力。公式:
4、計算浮力方法有三種: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 ,即ρ液V排g =ρ物V物g (適合漂浮、懸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壓力差法:F浮= F向上的壓力—F向下的壓力)。
5、物體的浮沉條件:浮力與物體重力比較:
F浮 <G ,下沉 ②F浮>G,上浮 ③F浮=G,懸浮或漂浮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9-12章
九、功
1、定義: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單位:焦耳(J)。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如:推而不動;
(2)有距離無力,如:人對拋出手的物體;
(3)有力有距離,但是力垂直距離。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義: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單位時間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①定義式P=W/t ②推導式P=FV
3、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千瓦,符號kW。
十一、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功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①物體的質量;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初二物理下冊重點知識點總結:13-16章
十三、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是機械能的總和不變。
十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十五、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
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
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十六、機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3、總功: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叫總功, W總=FS= W有用+ 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η= W有用/ W總。機械效率總是小於1。
(1)用同一滑輪組(動滑輪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體,提升的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輪組(動滑輪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動滑輪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
2. 初二下物理學什麼
根據版本不同,學的內容有所差異。以人教版為例,初二下學期主要是力學,包括力的基本認識,運動和力,壓強,浮力,功和能,簡單機械。
你的教材是什麼版本的呢?
3. 初二下學期物理的內容
第六章 電壓 電阻
一、電壓
二、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三、電阻
四、變阻器
第七章 歐姆定律
一、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二、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四、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
第八章 電功率
一、電能
二、電功率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四、電與熱
五、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六、生活用電常識
第九章 電與磁
一、磁現象
二、磁場
三、電生磁
四、電磁鐵
五、電磁繼電器 揚聲器
六、電動機
七、磁生電
第十章 信息的傳遞
一、現代順風耳——電話
二、電磁波的海洋
三、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四、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4. 初二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總結
物理是初中學習中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下面是初二下冊物理重點知識點的總結,希望能對大家物理學習提供幫助。
1、電荷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稱帶有電荷的物質為「帶電物質」。
2、電荷,為物體或構成物體的質點所帶的正電或負電,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1)摩擦起電
實質:電子在不同物體間的轉移.
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2)感應起電
實質:將金屬導體中的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於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1、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說明: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1)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2)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利用慣性: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
1、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銅絲與電阻絲串聯,電流相同,相同時間,電阻絲阻值大,發熱多。
2、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通電時間大小的關系:(課本圖試驗)電流相同,電阻相同,通電時間長,發出熱多。
3、焦耳定律
(1)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
(2)寫成公式Q=I2Rt,其中電流I(A),電阻R(Ω),通電時間t(s),熱量Q(J).用電器的電阻一般認為不變。
(3)電流通過導體時,消耗的電能(電流所做和功)W全部用來產生熱量的情況下。
4、電熱的應用和防止
(1)電熱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製成加熱設備.電熱器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熱體.發熱體是由電阻率大、熔點高的合金絲繞在絕緣材料上製成的。
(2)常見的電熱器有電爐、電烙鐵、電熨斗、電飯鍋、電烤爐等。
(3)電熱器優點:①清潔衛生,沒有環境污染.②熱效率高,使用方便.③能方便地調節溫度。
(4)電熱的危害:電流過大,燒壞導體;絕緣材料老化,甚至燒壞,引起火災:但可用電熱來驅潮。
5.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
一、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
(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
(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
(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並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叫並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
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
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
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20xx年7月3日星期六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第一部分:聲現象及物態變化
(一)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音。
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聲音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雜訊減弱的途徑: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二)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2攝氏溫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3溫度計
(1)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2)構造:玻璃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及液體
(3)使用:使用溫度計以前,要注意觀察量程和認清分度值
4、使用溫度計做到以下三點
①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
②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5、體溫計,實驗溫度計,寒暑表的主要區別
構造、量程、分度值、用法
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縮口,35—42℃、0.1℃
①離開人體讀數
②用前需甩
實驗溫度計:無—20—100℃、1℃,不能離開被測物讀數,也不能甩
寒暑表:無—30—50℃、1℃,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7、熔點和凝固點
(1)固體分晶體和非晶體兩類
(2)熔點: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叫熔點
(3)凝固點:晶體者有一定的凝固溫度,叫凝固點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跟它的熔點相同
8、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汽化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方式都要吸熱
9、蒸發現象
(1)定義: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10、沸騰現象
(1)定義: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收熱量
一、力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②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二、彈力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
2、方向:跟形變的方向相反。
3、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義: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豎直向下。
4、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
四、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2、慣性:一切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
六、摩擦力
1、定義: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叫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產生的條件:
①兩物接觸並擠壓;
②接觸面粗糙;
③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
3、決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間的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靜摩擦、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滾動為滑動。
(2)減小摩擦的方法:
①減少壓力;
②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③變滑動為滾動;④加潤滑油。
七、壓強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的公式:
單位:Pa。1Pa=lN/m2。
4、(1)增大壓強的方法:
①增大壓力:
②減小受力面積。
(2)減小壓強的方法:
①減小壓力:
②增大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由液體重力產生,大小與液體密度和液體深度有關,液體壓強公式:p=ρgh。連通器里的液體在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6、大氣壓是由空氣重力產生,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存在,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八、浮力
1、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方向:豎直向上的。
2、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氣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氣體)的重力。公式:xxxxxx。
4、計算浮力方法有三種: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適合漂浮、懸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壓力差法:F浮=F向上的壓力—F向下的壓力)。
5、物體的浮沉條件:
浮力與物體重力比較:
F浮G,上浮③F浮=G,懸浮或漂浮
九、功
1、定義:力與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單位:焦耳(J)。
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②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3、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1)有力無距離,如:推而不動;
(2)有距離無力,如:人對拋出手的物體;
(3)有力有距離,但是力垂直距離。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義: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單位時間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
①定義式P=W/t
②推導式P=FV
3、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千瓦,符號kW。
十一、動能
1、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體的質量;
②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大,物體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①物體的質量;
②物體被舉高的高度。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十三、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
2、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物體發生彈性形變的程度。物體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盡管動能、勢能的大小會變化,但是機械能的總和不變。
十四、杠桿
1、定義: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
2、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桿的應用:
(1)省力杠桿:動力臂大於阻力臂的杠桿,省力但費距離。
(2)費力杠桿:動力臂小於阻力臂的杠桿,費力但省距離。
(3)等臂杠桿:動力臂等於阻力臂的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
十五、滑輪
1、定滑輪實質是一個等臂杠桿;特點: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
2、動滑輪實質是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特點: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且多費一倍的距離。
3、滑輪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但是費距離。
十六、機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額外功: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額外功。
3、總功:使用機械時,人們對機械做的功叫總功,W總=FS=W有用+W額外。
4、機械效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η=W有用/W總。機械效率總是小於1。
(1)用同一滑輪組(動滑輪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體,提升的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輪組(動滑輪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動滑輪重量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體,斜面越陡,機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