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有關物理學家的傳記有哪些

有關物理學家的傳記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30 10:17:58

A. 有哪些物理學家的故事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出生於英格蘭東米德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庄園。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師,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等。

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牛頓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B. 牛頓傳記,緊急

牛頓是英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1642年12月25日生於林肯郡的伍爾索普;1727年3月20日卒於倫敦。
牛頓,這個許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的最天才,幼年時地頗為不幸。他是個遺腹子,又是早產兒(生於伽利略*去世的那年),並差點兒夭亡。三年後母親改嫁,把他留給了外祖父母。(繼父在他還上小學的時候就死了。)在學校里,牛頓是個古怪的孩子,就喜歡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做風箏、日規、滴漏之類器物。他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並不是顯得特別聰明。十來歲時,他在學習上好象還相當遲鈍,後來卻明顯地超過了班上的小霸王----他恰恰是班裡學習的第一名十七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家裡叫他停學,到他母親的農場上去幫忙。他顯然是天下最蹩腳的農夫。他的舅父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發現了這個年青人的學識,極力主張送他到劍橋大學去讀書。1660年這事兌現,1665年牛頓畢業,成績並不突出。從古代一直到中世紀,人們都信奉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認為天上萬物和地上萬物,各自遵循一種自然法則,兩者並不相同;與運動有關的法則更是如此。因此,認為同一個力既控制月球又控制蘋果就是一個大膽的設想。

牛頓推導出物體的下落速度改變率與重力的大小成正比,而重力大小與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就是有名的「平方反比」律。)在比較蘋果與月亮的下落速率時,牛頓必須找出月亮與地心的距離比蘋果與地心距離大多少倍;換句話說,用地球半徑來衡量時,月亮有多遠。

考慮了在月亮那裡的地球引力比地球表面上引力弱多少之後,牛頓便算出了月球的下落速度變化率所應有的數值。結果算出的數值只不過是實際觀察到的數值的八分之七。牛頓非常失望。差異大得使他的理論好象是一文不值。

有些人把此差異解釋為牛頓所採用的地球半徑數值太小的緣故。如果是這個原因,他就會算出地球引力隨距離減小得過快了點,自然就會得出一個比實際下落速度變化率略小的數值。(所謂月球下落實際上就是月球軌道中運行。但無論如何也不會使月球更接近地球。)

另一些人認為,牛頓不能肯定用計算與地心距離的方法來確定重力大小的定正確,因而退縮了。能將地球這個大球體視為吸從其中心吸引月球嗎?對這一點,直到他創立微積分這個數學工具以後才敢重新肯定。

這第二個原因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牛頓把重力問題擱置了十五年。1672年牛頓被選入皇家學會,並立即向學會報告了他的色與光的實驗----遂與胡克*立即發生了沖突。
十七世紀八二年代是牛頓一生中的黃金時期。1684 年,胡克遇見雷恩*和哈畦*時,以一種令人討厭的肯定口氣吹噓說,他已經研究出天體運動的規律。雷恩對胡克的說法不感興趣,並賞徵求解決這個問題的人。
牛頓至死都持「唯一神教派」的觀點,但他守口如瓶。因為,他要是公開不信人們所崇拜的救世主耶穌基督,就不能在劍橋立足。對牛頓詳述到此,看來還是引用兩段詩作收尾的好。

一首是蒲柏寫的著名詩句:

大自然和它的規律,

隱匿在黑暗中。

上帝說,「讓牛頓出世!」

一切便都分明。

一首是華滋華斯在凝視牛頓的半身塑像時吟出的詩句:

這大理石標志的心靈,

在奇妙的思維之海上永遠航行,

永遠,永遠,

獨自向前。

C. 請問誰有物理學家狄拉克和天文學家哈勃的傳記(或故事),越詳細越好,拜託啦。

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曾任英國牛津大學數學教授,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創立者,1902年8月8日出生於英國布里斯托爾。他曾經進商業學校讀書,以後在布里斯托爾大學改讀電氣工程,1921年在該校畢業時,獲得電氣工程理學士學位。由於沒有找到電氣工程方面的職業,他只好在布里斯托爾研究數學,兩年後他又考進了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研究生院攻讀數學。

1925年海森堡矩陣力學理論提出之後不久,狄拉克立刻就開始研究這個課題。他採用更一般的非互換量的演算,完全獨立地得出與海森堡同樣的理論,並連續發表了許多論述這一理論的多種應用以及有關這一理論的基礎和范圍的文章。1926年薛定諤關於波動力學的論文發表後,狄拉克把非相對論的薛定謬方程推廣到相對論的情況作了進一步研究。他利用時空對稱的四維空間,與1928年建立了電子理論上著名的狄拉克方程。這使得相對論的「自旋」理論成為可能,並且揭示了相對論思想和自旋觀念之間的一種微妙的、相當隱蔽的關系。由狄拉克方程可以自動得出電子具有的總能量既可以具有正值也可以具有負值等極其重要的結論。但是對於能量為負值的狀態,已有的理論無法解釋,同時也使人們難以想像和理解。為了解決狄拉克方程中的負能態的困難問題,狄拉克根據泡利不想容原理於1930年又提出了有名的空穴理論。他認為所謂真空狀態並非真的空無一物,而是所有電子負能態都有粒子佔有,形成了負能態的電子海,同時所有正能態卻是都沒有粒子佔有的狀態。所謂空穴,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正電子。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遜(Carl D·Anderson)從宇宙射線實驗中居然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這樣,正電子理論的預言終於得到實驗的證實。

狄拉克於1926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一年以後,他成為聖約翰學院的研究員,又在1930年成為皇家學會研究員。1932年他被委任為劍橋大學魯卡辛(Lucasian)講座的數學教授,一直任職到1969年成為榮譽退體教授;1971年以後他就任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至今仍健在。

1926年以來;他進行了廣泛的旅行並在許多外國大學,包括哥本哈根、哥廷根、萊頓、密執安、普林斯頓、威斯康星和邁阿密等大學作短期逗留。1929年他做了一次環球旅行,在美國逗留了五個月。當他訪問日本並橫貫西伯利亞時由海森堡陪同回國。1934一1935年間,他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後來還多次到這個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狄拉克是世界著名的數學物理學家,他對量子力學和量子電動力學的貢獻很大。狄拉克最引人人勝的成就,是他在純數學物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狄拉克方程,並預言了一個新的基本粒子——正電子的存在。幾年後這個正電子終於在實驗上被發現。正電子的發現從原則上啟發人們去尋找其他基本粒子的反粒子問題。例如,如果我們把狄拉克方程應用於已有的質子,那麼這個理論也應當可以預言有反質子的存在。盡管尋找反質子的工作花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但是人們終究於1954年的夏天第一次觀測到反質子。此外,狹拉克還與費米分別獨立地提出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所服從的統計分布規律,即費米—狄拉克統計。這一研究成果已成為研究基本粒子的基礎。

狄拉克的科學論著很多, 1930年發表的《量子力學原理》是一部經典名著,該書已重版四次,1958年出的第四版本與初版相比只修改最後一章,並且已譯成各種文字。書中他對量子力學的理論基礎作了系統的總結,並提出了完整的一套數學表示方法。他所利用的右矢與左矢概念,簡潔而深刻地反映出量子力學中各量之間的內在關系,闡述了量子力學的理論結構。他所引進的狄拉克符號,現在巳為科學界所普遍採用。1969年,他在美國邁阿密大學的學術演講稿《希爾伯特空間中的旋量》於1974年出版。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任教期間,狄拉克提出了他的宇宙學的大數假設。

狄拉克和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教授共同獲得193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因為他們建立了新型原子理論。此外,由於發展新的量子力學,1939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皇家獎章,並且還授予科普利獎章。蘇聯莫斯科大學曾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

--------------------------------------------------------------------

名人姓名:哈勃
出生年代:1889-1953
名人職稱:研究現代宇宙理論最著名的人物之一,是河外天文學的奠基人。
名人國家:美國

相關介紹:

20世紀的天文學,由於觀測手段更先進,把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140億光年的空間距離。天文學進入了全波時代。

天體物理學在20世紀發展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它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誕生了將整個宇宙作為研究對象的現代宇宙學。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理論基礎,以大尺度的天文觀測、特別是河外星系的普遍紅移和宇宙背景輻射為事實依據,宇宙學展示了宇宙整體的物理特徵。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了有無數發光的星星外,還有彌散狀的星雲。關於星雲的本質長時期存在爭論,一種觀點認為星雲是銀河系內的星際物質,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星雲實際上是像銀河系一樣巨大的恆星集團,只是因為太遠才看起來像「雲」。由於觀測手段跟不上,兩種觀點各執其詞,難以判明是非。

正如霍金在他的《時間簡史》一書中所說,「1924年,我們現代的宇宙圖象才被奠定。那是因為美國天文學家埃得溫·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 1889~1953)證明了,我們的星系不是惟一的星系。事實上,還存在許多其他的星系,在它們之間是巨大的空虛的太空。」

哈勃,1910年芝加哥大學天文系肄業,後赴英國留學,進牛津大學學習法學。1913年回國從事法律事務。1914年在葉凱士天文台進修。1917年獲理學博士學位。1919年起在美國威爾遜山天文台任職,當選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和美國全國科學院院士。他利用美國在威爾遜山上建成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2.5米口徑的反射望遠鏡,發現仙女座大星雲的12顆造父變星,並運用光度方法確定它們的距離是——仙女座大星雲位於70萬光年之外,遠遠超出了銀河系的范圍。這就最終證明了某些星雲確實是與銀河系一樣的恆星系統、即遙遠的星系。哈勃因而成為星系天文學的奠基人。他一鼓作氣,此後10年致力於觀測河外星雲,並找到了測定更遠距離的新的光度標准,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了5億光年的范圍。

與此同時,美國天文學家斯里弗(V.M.Slipher, 1875~1969)在恆星光譜的研究中,從1912年開始將視線對准了河外星雲,發現它們的光譜線普遍存在著向紅端移動的現象。隨著觀測的進展,哈勃又進而發現幾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這時哈勃已證明這些星雲確實是河外星系)的光譜都有紅移現象。如果按照多普勒效應解釋,這就意味著這些星系都在遠離我們地球而去,而且退行的速度相當大。比如室女座星雲的速度達到了每秒1000公里。這樣大的速度是令人稱奇的。頭腦敏銳的哈勃通過分析研究,於1929年提出:甚至星系紅移的大小也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和星系離開我們的距離成正比,即,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和跟離之間存在著簡單的線性關系。它被隨後的進一步觀測所證實。這一發現指出了河外星系的系統性紅移,反映了整個宇宙的整體特徵。哈勃發現的這個重要關系,說明宇宙中的星系在不斷地遠離我們,換句話講,宇宙處於膨脹狀態。這一重要關系後來被稱為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的發現是天文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僅為宇宙膨脹提供了觀測證據,更重要的是為宇宙學研究開創了新的方法,結束了長期以來宇宙學研究僅僅停滯在思維和理論討論的局面,把觀測和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一門新科學——觀測宇宙學。另外,哈勃發明的星系分類法,也被廣泛採用。

為紀念已故天文學家、河外天文學和宇宙膨脹理論創始人之一的哈勃,美國將目前世界上最復雜的太空望遠鏡命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並於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把它送入了高空軌道。哈勃太空望遠鏡長13.1米、重11600公斤,造價15億美元,裝有直徑2.4米的主體鏡和直徑0.3米的次級鏡。它使人類的觀測距離達到140億光年,也就是可以觀測到宇宙中140億年前發出的光。它的升空,是自1609年伽利略用自製望遠鏡首次觀察天體以來,觀測天文學上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D.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或者計算機科學家的傳記

推薦一些重要科學家:

  1. 諾貝爾傳: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勵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

  2. 美麗心靈——納什傳:30歲以前,他就已經解決了一系列數學界公認的難題,成為一顆璀璨的明星。此後,他遭受了災難性的精神崩潰,成為普林斯頓一個在黑板上亂塗數學命理瘋話的幽靈人物,幾乎被世界所遺忘,直到他從癲狂中蘇醒,獲得諾貝爾獎。同名電影《美麗心靈》就是根據這本傳記改編的。

  3. 沃爾特·艾薩克森編著的《愛因斯坦傳》:是愛因斯坦的所有文稿解密之後問世的第一部有關愛因斯坦的內容詳盡、可讀性極強的傳記。書中記錄了愛因斯坦科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閃光的品質成就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本書榮獲美國國家科學總院2008年度科學傳播最佳圖書獎!英文版首印50萬冊、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艾薩克森是非常著名的傳記作家,寫出了《富蘭克林傳》、《基辛格傳》、《喬布斯傳》等暢銷傳記。

  4. 《居里夫人傳》這本傳記在國內非常有名,說它感動過整整一代人大概也不過分,一直到現在還占據了各大圖書電商科學家傳記類銷售榜的前列。居里夫人是近代科學史上的一個奇跡,她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勇氣和毅力,譜寫了史無前例的科學篇章,對全人類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如果沒有居里夫人的努力,人類可能晚發現鐳元素幾十年,那將不知會有多少生命由於缺少有效的診療手段而白白喪失,也不知會有多少重大的相關發現因缺少鐳的啟示而遲遲不能面世,原子能時代也不會來得如此迅捷。這樣非凡卓越的貢獻,竟是由一位當時很少見的女科學家在難以想像的艱苦條件下做出的,這不能不使世人對她的背景、她的人生、她的性格、她的為人、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情形發生濃厚的興趣。這部傳記自問世以來,先後被譯成近三十種語言傳遍了全世界,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講述著居里夫人那令人感動、催人奮進的故事。

E. 收集物理的名人傳記

牛頓(1643—1727)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坐在樹底下被蘋果砸了後,發現地球引力的人就是牛頓)
牛頓發現了力學的三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物體原狀態不變:空間位置不變,運動方式不變(運動速度不變)
2、牛頓第二定律——力=加速度×質量
3、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絕對值)。
牛頓對高等數學的貢獻——完成了由不定積分到定積分的過度,使積分學進入使用領域。

F. 科學家傳記有哪些

錢學森(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家。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貢獻。)

錢三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竺可楨(地理學家、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一代宗師,是我國物候學研究的創始者、推動者)

李四光(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大地構造學家、第四紀冰川學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始人。「�」化石新分類標準的提出、中國南方震旦紀與北方石炭紀地層系統的建立、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發現與研究是他對地質科學的重大貢獻。)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他於1981年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等等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 還是去網路慢慢找吧

G. 關於牛頓的人物傳記(600字左右)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7)有關物理學家的傳記有哪些擴展閱讀:

牛頓的主要成就:

1、力學成就

1679年,牛頓重新回到力學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對行星軌道的作用、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與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學上的討論。他將自己的成果歸結在《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1684年)一書中,該書中包含有初步的、後來在《原理》中形成的運動定律。

2、數學成就

大多數現代歷史學家都相信,牛頓與萊布尼茨獨立發展出了微積分學,並為之創造了各自獨特的符號。根據牛頓周圍的人所述,牛頓要比萊布尼茨早幾年得出他的方法,但在1693年以前他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內容,並直至1704年他才給出了其完整的敘述。

3、光學成就

牛頓曾致力於顏色的現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鏡研究日光,得出結論:白光是由不同顏色(即不同波長)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見光中,紅光波長最長,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長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頓的這一重要發現成為光譜分析的基礎,揭示了光色的秘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頓

H. 古今中外有哪些物理學家(要物理人物傳記)

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中國核物理學家,1924年6月25日生於安徽懷寧,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平,16歲隨其姐來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1945年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受業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戰勝利後,遷返北平,應聘於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念研究生,被選入「留美科協」總會幹事會。新中國的誕生促使他決心盡早回到祖國。1950年8月,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九天,沖破重重險阻登上了回國輪船。1950年10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後歷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是我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共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委員。
1985年7月患直腸癌,堅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1986年7月29日卒於北京,終年62歲。

李政道
李政道(1926—),理論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生於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學(當時一年級在貴州永興)物理學系學習,得到老師束星北的啟迪,而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1944年因翻車受傷停學。1945年轉學到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物理學系。1946年受他的老師吳大猷的推薦,得國家獎學金,去美國深造,入芝加哥大學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過了研究生資格考試,開始在費米的指導下作博士論文研究。
1949年底,在費米的指導下,李政道完成了關於白矮星的博士論文,獲得博士學位。以後在該校天文學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物理系一年任講師並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來自上海的大學生秦惠君結婚。他們有兩個孩子,長子李中清,現任加州理工學院歷史教授;次子李中漢,現任密歇根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0—1963年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教授兼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63年任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講座教授,1964年任該大學費米物理學講座教授,1983年任該大學全校講座教授。他還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李政道對近代物理學的傑出貢獻是:1956年和楊振寧合作,深入研究了當時令人困惑的「θ�6�1γ」之謎,即後來所謂的K介子有兩種不同的衰變方式,一種衰變變成偶宇稱態,一種衰變成奇宇稱態。認識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進一步提出了幾種檢驗弱相互作用中宇稱是不是守恆的實驗途徑。次年,這一理論預見得到吳健雄小組的實驗證實。因此,李政道與楊振寧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學術界的公認,並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
丁肇中(1936—),實驗物理學家。祖籍山東日照。1956年到美國密執安大學,在物理系和數學系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63年,他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5
年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他所領導的馬克�6�1傑實驗組先後在幾個國際實驗中心工作。
由於丁肇中對物理學的貢獻,他在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發現J/Ψ粒子),並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88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學獎。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前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學(1978年)、香港中文大學(1987年)、義大利波洛格那大學(1988年) 和哥倫比亞大學(1990年)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他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名譽教授。他曾獲得過許多獎章,如1977年獲美國工程科學學會的埃林金獎章,1988年獲義大利陶爾米納市的金豹優秀獎及義大利布雷西亞市的科學金質獎章。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Nuclear Physics B)》、《核儀器方法(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和《數學模型(Mathem atical Modeling)》等科學期刊的編委。

I. 科學家的傳記有哪些

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的《富蘭克林自傳》。雖然科學家自傳有很多,但是這本是勵志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唯一一本入選《羊皮卷》叢書的傳記類文學作品。如果你喜歡勵志的書籍,建議你讀一下《羊皮卷》,非常好的

閱讀全文

與有關物理學家的傳記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