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九年級上冊物理滬粵版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九年級上冊物理滬粵版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發布時間:2022-11-02 17:21:27

『壹』 初三物理中關於機械效率的講解方法

1、機械效率等於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它與機械是否省力和機械功率大小,做功多少是無關的,一般情況下,省力的機械效率低。
2、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在這分組實驗中,應把根據原理圖裝配器材,為培養學生實驗能力,老師應讓學生知道本實驗的原理,按排實驗步驟,裝配器材,設計表格,以達到逐步發展學生實驗能力的目的。
3、關於本節課文後面的實驗思考題,應啟發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必要時,教師也可作適當提示或組織學生討論三個問題,可按如下思路分析(題目略):
(1)因為W總=W有用+W額外
一般情況下,同一滑輪組掛不同的鉤碼時,W額外變化不大,因而可以近似地認為其不變,但掛不同鉤碼時,W有用不同,由上式可知,這時機械效率η也不同。
(2)兩滑輪組同時掛2個鉤碼時,當提升相同高度時,W有用是相同的,此過程中,滑輪組所做的額外功主要為提升滑輪,所做功與克服摩擦力所做功之和,因第二種滑輪組提升的動滑輪為2個,它需做的額外功大於第一種滑輪組需做的額外功。故由上式即可知,第二種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第一種的小。
(3)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措施有:使滑輪組在滿載情況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例,在滑輪的轉軸中加潤滑油,以減小摩擦阻力,減小滑輪組中動滑輪的自重等,即在有用功一定的情況下,減少額外功,提高效率。

『貳』 九年級物理斜面的機械效率知識點歸納

機械是物理學應用的最廣泛的一個,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九年級物理 《斜面的機械效率》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物理《斜面的機械效率》知識點歸納

斜面的機械效率:

有用功 W有用=Gh

總功 W總=Fl

W總=Gh+fl

(f為摩擦力)

額外功 W額外=W總-W有用

W額外=fl

機械效率

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實驗目的】: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

【器材】斜面,鐵架台,小車,彈簧秤,米尺

【操作】

(1)照圖那樣安裝好斜面,將小車放在斜面上。用彈簧秤緩慢地把小車拉上斜面,記下彈簧秤的示數F,測出小車沿斜面通過的距離L,用彈簧秤稱得小車重G,並測出小車上升的高度h,算出斜面的效率η1=Gh/FL。

(2)把小車翻過來(輪子朝上)放在斜面上,重復上述實驗,根據實驗數據算出此時斜面效率η2。

(3)增大斜面的傾角,小車仍翻著放在斜面上重復實驗,算出斜面效率η3。

比較η1、η2、η3的大小,可知η1>η2,η2<η3。分析實驗結果可得:斜面的效率主要受斜面和小車間的摩擦的影響,在(1)中由於輪子和斜面間的滾動摩擦小,必需做的額外功少,效率就高。在(3)中,當傾角增大,車對斜面的壓力減小,從而摩擦也減小,因此效率比(2)時高。比較操作(2)、(3)中的F及η的大小,可知斜面越省力其效率不一定越高。

提高斜面機械效率的 方法 :

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斜面表面粗糙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低;機械效率與物體重量無關,物體斜面之間接觸面大小無關。

例:如圖所示,斜面高為1m,長為3m,工人用 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將重為840N的箱子拉到汽車上,在這過程中拉力做了______J的功,機械效率為______。要提高該斜面的機械效鋁,應該_______。(寫出一條 措施 )

解析:

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是減小總功,以增大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例。

答案:1200 70% 減小斜面的粗糙度

初中物理斜面的機械效率知識點(二)

斜面機械效率定義

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的優劣的重要標志之一。總功等於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佔總功的一部分。顯然,有用功所佔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

斜面的機械效率公式

斜面機械效率公式為:η=W有/W總=Gh/Fs。(G為物體重量,h為斜面豎直高度,F為拉力大小,s為斜面長度。)

推導公式:η=

(θ為斜面傾角,μ為滑動摩擦系數)

推導過程:如圖,將物體重力垂直分解為垂直於斜面的力F⊥和平行於斜面的力F∥,則:

η=W有/W總=Gh/Fs=Gh/(f+F)s=Gh/(μF⊥+F∥)s=Gsinθ*s/(μGcosθ+Gsinθ)*s=sinθ/μcosθ+sinθ=1/(μcotθ+1)

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

研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

猜想: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實驗過程中,保持木塊所受重力G不變,斜面長S不變,改變的是斜面的高度h和拉力F)

實驗步驟:(將所測數據填入表格一中)

①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G

② 用刻度尺量出斜面的長度S和高度

③ 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④ 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量出斜面的高度

⑤ 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計算公式:

表格一:

附:試驗參考數據

結論: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斜面的傾斜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高

研究斜面機械效率與斜面之間接觸面大小關系

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斜面之間接觸面大小無關

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實驗過程中,保持木塊的重量G不變,斜面長S不變,斜面的高度h不變,改變的是物體斜面接觸面積,和拉力F)(建議有困難的學生選此實驗)

實驗步驟:(將所測數據填入表格二中)

①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G

② 用刻度尺量出斜面的長度S和高度h

③ 把木塊平放,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④ 把木塊側放,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計算公式:

表格二:

附:試驗參考數據

結論: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斜面之間接觸面大小無關

研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它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猜想:表面越光滑,機械效率越高

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實驗過程中,保持木塊的重量G不變,斜面長S不變,斜面的高度h不變,改變的是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拉力F)

實驗步驟:(將所測數據填入表格三中)

①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G

② 用刻度尺兩處斜面的長度S和高度h

③ 把木塊放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④ 在木板上鋪好毛巾,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

計算公式:

表格三

結論: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斜面表面粗糙程度越大,機械效率越低

研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量的關系

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量無關

實驗器材:斜面、木塊、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實驗過程中,保持斜面長S不變,斜面的高度h不變,改變的是物體重量G和拉力F)

實驗步驟:(將所測數據填入表格四中)

①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的重力G1,用刻度尺兩處斜面的長度S和高度h

② 把木塊放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F1

③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和鉤碼的重力G2

④ 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和鉤碼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拉力F2

表格四

附:試驗參考數據

*此處為51%是因拉力四捨五入所致。

結論:機械效率與物體重量無關

經典例題

為了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傾斜程度的關系,小黃同學用彈簧測計拉著同一木塊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如圖所示,實數據記錄如表:

實驗次數 斜面的傾斜程度 木塊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長s/m 機械效率η

1 較緩 10 0.4 6.6 1

2 較陡 10 0.5 7.6 1 65.8%

3 最陡 10 0.6 8.4 1 71.4%

(1)根據表中數據可求出第1次實驗:有用功是_____J,機械效率是_____,木塊和斜面的內能增加了_____J.

(2)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斜面傾斜程度越陡,斜面的機械效率越_____.

答案:

4 60.6% 2.6 高

解析:

(1)利用斜面時,有用功利用W有=Gh計算,總功利用W總=Fs計算,機械效率利用η=×100%計算;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木塊與斜面之間有摩擦,因此會摩擦生熱,增加內能即為額外功.

(2)根據控制變數法,比較第二列和最後一列即可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

解:(1)第一次實驗:

有用功為:W有=Gh=10N×0.4m=4J;

總功為:W總=FS=6.6N×1m=6.6J;

斜面的機械效率為:η=×100%=×100%≈60.6%.

木塊和斜面的內能增加W額=W總-W有=6.6J-4J=2.6J.

(2)由表格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斜面傾斜程度不同,斜面的機械效率也不同,故可的結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斜面傾斜程度越陡,斜面的機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為:(1)4J;60.6%;2.6J;(2)高.

在「探究斜面」的實驗活動中,為了探究:「斜面省力與斜面傾角的關系」和「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因素」。某小組做了在斜面上勻速拉動同一材料物塊滑動的探究實驗(如圖所示),並記錄實驗數據如下:(θ1<θ2<θ3)

(1)根據表中數據,計算第5次實驗中,總功為_______J,機械效率________。

(2)分析第2、4、5次實驗的數據, 總結 出的結論為:在接觸表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斜面傾角越小,越__________。

(3)分析第_________次實驗的數據,可知斜面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無關。

(4)綜合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實際生活、生產中利用斜面工作時,提高斜面機械效率的切實可行的措施是什麼?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0.60;83 %

(2)省力

(3)2、3

(4)盡可能減少斜面的摩擦阻力

『叄』 如何提高機械效率

提高機械效率的主要辦法::

1.減少機械自重.

2.減少機械的摩擦等來減小額外功.

3.在額外功一定時,增大有用功.

4.改進結構,使它更合理、更輕巧.

5.在使用中按照技術規程經常保養,定時潤滑,使機械處於良好的運轉態。

實驗中一定要勻速拉動彈簧秤

因為只有勻速拉動彈簧秤,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彈簧秤的讀數才是不變的,否則,彈簧秤上的讀數變化不定,就不能讀准拉力的大小。

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動滑輪重、摩擦、物重。

(3)九年級上冊物理滬粵版如何提高機械效率擴展閱讀:

意義

(1)機械效率是反映機械性能的優劣的重要標志之一。總功等於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因而有用功只佔總功的一部分。顯然,有用功所佔比例越大,機械對總功的利用率就越高,機械的性能就越好。物理中,用機械效率來表示機械對總功得了利用率。

(2)在計算機械效率時,注意物理量名稱所表示的意義。總功:即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稱之為動力功,也叫輸入功。理想機械:W總=W有用,W輸入=W輸出,W動=W阻。實際機械:W總=W有用+W額外,W輸入=W輸出+W額外,W動=W有用阻力+W無用阻力。

效率方法

根據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減小額外功.(減少機械自重.減少機械的摩擦)來增大機械效率,(例如我們用輕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鐵桶打水,就是運用這個道理);

如果額外功不變,我們可以通過增大有用功來提高機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我們會發現同一個滑輪組,提起的重物越重,機械效率越高,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時,減小額外功更好。提高機械設備的機械效率有著重要的的現實意義。

增大效率

1、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Gh

2、額外功: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L

3、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4、機械效率: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公式:定滑輪:

動滑輪:滑輪組:

5、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通常用百分數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6、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肆』 九年級物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什麼因素有關

我覺得用公式更好理解吧
機械效率==W有用÷W總
==W有用÷(W有用+W額外功)
與有用功成正比,有用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也就是同樣的裝置,每次拉的物體越重效率就越高;
與額外功成反比,物重一定,額外功越大,機械效率越低。當然額外功就包括滑輪重力,摩擦力等等。。。

『伍』 九年級 機械效率

1.有沒有機械效率為100%的機械?為什麼?答:沒有。因為在做功的
同時
,不論機器多麼的精密,總要由於散熱或摩擦等因素做一部分
無用功
,這樣,有用功的總小於
總功
,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即小於100%。第2題,
教材
版本不同,我們這用的是滬科粵教版。總之一句話,要提高機械效率,就要努力減少無用功,使有用功點總功的
比率
增大。

『陸』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2020

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2020,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1

第十三章《壓力和壓強》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 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 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 = 物體的重力G

⑶ 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1. F壓=G2. F壓=G3. F壓=F+G4. F壓=G-F5. F壓=F-G6. F壓=F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採用了控制變數法。和 對比法

3、壓強:

⑴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

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B特例:對於放在桌子上的直柱體(如:圓柱體、正方體、長放體等)對桌面的壓強p=ρgh

⑷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時,其腳下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腳的壓力為:1.5×104N

⑸ 應用:當壓力不變時,可通過增大受力面積的 方法 來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也可通過減小受力面積的方法來增大壓強如:縫一針做得很細、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後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部的壓強。

3、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對容器底和測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4、壓強公式:

⑴推導壓強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線的概念時,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這個方法今後還會用到,請認真體會。

⑵推導過程:(結合課本)

液柱體積V=Sh;質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壓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壓強:p= F/S=ρgh

⑶液體壓強公式p=ρgh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5、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一首先確定壓強p=ρgh;二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

壓力:①作圖法②對直柱形容器F=G

6、連通器:

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

歷史上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後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後,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 面相 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3)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4)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後,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D若外界大氣壓為H cmHg 試寫出下列各種情況下,被密封氣體的壓強(管中液體為水銀)。

E標准大氣壓: 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准大氣壓。

1標准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105Pa

2標准大氣壓=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約20.6m

5、大氣壓的特點:

(1)特點: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且空氣中某點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都相等。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氣壓變化規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內,每上升10米,大氣壓大約降低100 Pa

6、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說明:若水銀氣壓計掛斜,則測量結果變大。 在無液氣壓計刻度盤上標的刻度改成高度,該無液氣壓計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計。

7、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8、沸點與壓強:

內容: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應用:高壓鍋、除糖汁中水分。

9、體積與壓強:內容: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不變時,氣體的體積越小壓強越大,氣體體積越大壓強越小。

應用:解釋人的呼吸,打氣筒原理,風箱原理。

☆列舉出你日常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知識的幾個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②給鋼筆打水③使用帶吸盤的掛衣勾④人做吸氣運動

三、浮力

1、浮力的定義: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浮沉條件是物理名詞,指的是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兩個力: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這兩個力的大小決定了物體在液體中的運動狀態。根據物體所受浮力與重力的大小的不同,物體的浮沉存在三種情況。

如下:浮沉條件示意圖

ρ:密度 G:重力

F:力 M:質量

條件:

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m物>m排

懸浮:ρ物=ρ液,G物=F浮 ,m物=m排

上浮:ρ物<ρ液,G物<f浮 p="" ,m物<m排

漂浮:ρ物<ρ液,G物=F浮 ,m物=m排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對物的支持力,F浮<g< p="">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如果它的密度小

於液體密度,物體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於液體的密度,物體懸浮;如果它的密度大於液體的密度,物體下沉。[1]

5、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歷年中考頻率較高,)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 t

由排水量m 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 = m g ;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 = m g 輪船和貨物共重G=m g 。

(2)、 潛水 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盪,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8、浮力計算題方法 總結 :

(1)、確定研究對象,認准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稱量法:F浮= 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壓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 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 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2

第十四章《機械能》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鞏固:☆某同學踢 足球 ,球離腳後飛出10m遠,足球飛出10m的過程中人不做功。 (原因是足球靠慣性飛出)。

3、力學里規定:功等於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公式:W=FS

4、功的單位:焦耳,1J= 1N·m。 把一個雞蛋舉高1m,做的功大約是0.5 J。

5、應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 功的單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二、功的原理:

1、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於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2、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①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於任何機械都適用。

②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③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④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3、應用:斜面

①理想斜面:斜面光滑

②理想斜面遵從功的原理;

③理想斜面公式:FL=Gh

其中:F:沿斜面方向的推力;L:斜面長;G:物重;h:斜面高度。

如果斜面與物體間的摩擦為f ,則:FL=fL+Gh;這樣F做功就大於直接對物體做功Gh 。

三、機械效率:

1、有用功:

定義:對人們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斜面:W有用= Gh

2、額外功:

定義: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額= 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斜面:W額=f L

3、總功:

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或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FS= W有用/η

斜面:W總=fL+Gh=FL

4、機械效率:

① 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η=W有/W總

公式: η=W有/W總

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n為承擔力的繩子的段數)

③有用功總小於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於1 。

通常用百分數 表示。某滑輪機械效率為60%表 示有用功占總功的60% 。

④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5、機械效率的測量:

應測物理量:鉤碼重力G、鉤碼提升的高度h、拉力F、繩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器 材:除鉤碼、鐵架台、滑輪、細線外還需刻度尺、彈簧測力

步驟:必須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使鉤碼升高,目的:保證測力計示數大小

結論: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動滑輪越重,個數越多則額外功相對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對就多。

C 摩擦,若各種摩擦越大做的額外功

繞線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響滑輪機械效率。

四、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義: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P=W/t =UI

4、單位:主單位W 常用單位 kW mW 馬力

換算:1kW=103W 1mW=106 W 1馬力=735W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 內做功66000J

5、機械效率和功率的區別:

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機械效率表示機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機械能

(一)、動能和勢能

1、能量: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

①能量表示物體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並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做功」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識結構

3、探究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和速度有關;

② 實驗研究:研究對象:小鋼球 方法:控制變數;

如何判斷動能大小:看小鋼球能推動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變:使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則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變鋼球速度:使鋼球從不同同高度滾下;

③分析歸納:保持鋼球質量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保持鋼球速度不變時結論:運動物體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④得出結論:

物體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速度越大動能越大,質量越大動能也越大。

練習:☆右表中給出了一頭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學生百米賽跑時的一些數據: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對物體動能大小影響較大的是速度你判斷的依據

人的質量約為牛的1/12,而速度約為牛的12倍此時動能為牛的12倍說明速度對動能影響大

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理解:①有動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②有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③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的物體具有機械能。

(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1、知識結構:

2、動能和重力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加速下降,則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②質量一定的物體,如果減速上升,則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動能與彈性勢能間的轉化規律:

①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減小,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大,則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②如果一個物體的動能增大,而另一個物體的彈性勢能減小,則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4、動能與勢能轉化問題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決定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看動能和重力勢能(或彈性勢能)如何變化。

⑵還要注意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過程中的能量損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外沒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沒有其他形式能量補充或沒有能量損失),則動能勢能轉化過程中機械能不變。

⑶題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動」則「光滑」表示沒有能量損失——機械能守恆;「斜面上勻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損失——機械能不守恆。

(三)、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處的水落下時把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水的一部分動能轉移到水輪機,利用水輪機帶動發電機把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練習:☆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麼?大壩為什麼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築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梳理相關 文章 :

★ 九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

★ 初三物理上冊知識點復習

★ 初三物理重要知識點梳理

★ 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知識點總結

★ 初三物理電路知識點歸納

★ 初三物理電學基礎知識歸納

★ 初三物理知識點歸納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

★ 九年級物理上冊第一單元重要知識點總結

★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識點提綱超全超詳細

『柒』 初三物理中關於機械效率的講解方法

1、
機械效率
等於有用功跟
總功

比值
,它與
機械
是否省力和
機械功率
大小,做功多少是無關的,一般情況下,省力的機械效率低。
2、測
滑輪組
的機械效率,在這分組
實驗
中,應把根據
原理圖
裝配器材,為培養學生
實驗能力
,老師應讓學生知道本實驗的
原理
,按排實驗
步驟
,裝配器材,設計
表格
,以達到逐步發展學生實驗能力的目的。
3、關於本節
課文
後面的實驗思考題,應啟發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必要時,教師也可作適當提示或組織學生討論三個問題,可按如下思路分析(
題目
略):
(1)因為W總=W有用+W額外
一般情況下,同一滑輪組掛不同的鉤碼時,W額外變化不大,因而可以近似地認為其不變,但掛不同鉤碼時,W有用不同,由上式可知,這時機械效率η也不同。
(2)兩滑輪組同時掛2個鉤碼時,當提升相同高度時,W有用是相同的,此過程中,滑輪組所做的
額外功
主要為提升
滑輪
,所做功與克服
摩擦力
所做功之和,因第二種滑輪組提升的
動滑輪
為2個,它需做的額外功大於第一種滑輪組需做的額外功。故由上式即可知,第二種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比第一種的小。
(3)提高滑輪組機械效率的主要措施有:使滑輪組在滿載情況下工作,以增大有用功在總功中的比例,在滑輪的
轉軸
中加潤滑油,以減小
摩擦阻力
,減小滑輪組中動滑輪的自重等,即在有用功一定的情況下,減少額外功,提高效率。

『捌』 九年級上冊滬粵版物理知識提綱

物理是中考的一項科目,我們要學好物理首先要找對 方法 ,正確的方法將指引我們前行。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級上冊滬粵版物理知識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九年級上冊滬粵版物理知識提綱

機械能

1.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

11.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內能

1.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

2.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3.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4.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5.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6.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

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7.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8.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9.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10.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1.比熱的單位是:J/(kg?℃),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2.水的比熱是:C=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3.熱量的計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是初始溫度;t是後來的溫度。

②Q放=cm(t0-t)=cm△t降

熱機和熱值

1.熱值(q):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qm;(Q放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熱值,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 措施 。

簡單電路

1.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2.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閉合電路。

4.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等。

5.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6.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7.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斷路:斷開的電路叫斷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8.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9.串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10.並聯:把電路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並聯。(並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電流

1.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

2.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μA)。1A=103mA=106μA。

3.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電壓

1.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2.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4.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5.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對人體安全的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電阻

1.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3千歐;1千歐=103歐。

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4.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

(1)滑動變阻器:

①原理: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②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③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電流是2A。

④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的地方。

(2)電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

中考 物理 學習方法

1.扎實基礎,立足課堂。課堂是學習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主陣地,只有把握課堂,抓牢「雙基」,學習必要的方法,才會有拓展、提高的可能。

2.注重探究過程,學習研究方法。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學習物理要注重科學探究的過程,對於每一個實驗探究不僅要知道怎樣做,而且要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並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作出適當的評估;除了學習物理知識,還應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如:轉化法,控制變數法,對比法,理想實驗推理法,歸納法、等效法、類比法、建立理想模型法等。

3.強化訓練,提高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課外適當做一些補充練習是消化、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提高的一種較為有效的措施。在解題過程中注意培養、提高審題能力。

物理沖刺學習法

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會的題目搞會,並進行知識擴展識記,會收獲頗豐。

物理概念和規律形成的過程和伴隨的科學方法。在最近幾年的中考物理試題中,此類題目的分值要佔到10%左右。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規律形成的過程經常採用的是「控制變數法」。

教材中的實例分析(包括各類插圖、生活及有關科技發展的實例等)。

各種實驗的原理、研究方法、過程。

相關的物理學史。筆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學中發現,許多學生在復習迎考過程中埋頭苦做習題,忽視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閱讀教材,在升學考中造成不該有的失分而後悔莫及。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論過程,還是實踐過程,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 抽象思維 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九年級上冊滬粵版物理知識提綱相關 文章 :

★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復習提綱

★ 滬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復習提綱

★ 九年級物理復習提綱滬粵版

★ 瀘科版九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

★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2)

★ 滬粵版九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計劃(3)

★ 滬粵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2)

★ 粵滬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 滬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復習提綱

★ 滬粵版九年級物理教學計劃

『玖』 九年級物理: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什麼因素有關

有關因素:
1、被提物體的重量,G越大,機械效率越高。2、滑輪自重,滑輪組如果越多,雖然省力但是無用功多,機械效率越小。3、繩與滑輪之間的摩擦。
無關因素
1、繞線方式,2、物體被提高的距離,3、提物體的速度。

『拾』 九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

九年級上冊物理的重要知識點很多,下面整理了九年級上冊物理重點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密度

1.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2.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103kg/m3

4.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導體和絕緣體

1.導體:定義: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 鹼 鹽溶液

導電原因:導體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動的電荷

2.絕緣體:定義:不容易導電的物體。

常見材料:橡膠、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導電的原因:幾乎沒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3.導體和絕緣體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一定條件下,絕緣體也可變為導體。

電荷

1.電荷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稱帶有電荷的物質為「帶電物質」。

2.電荷,為物體或構成物體的質點所帶的正電或負電,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①摩擦起電

實質:電子在不同物體間的轉移.

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

②感應起電

實質:將金屬導體中的電子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於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機械能

(一)功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兩個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4.比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時間。時間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時間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時間均不相同,比比值。

做功/時間的值越大,做功越快。

(二)機械效率

1.機械效率是指機械在穩定運轉時,機械的輸出功(有用功量)與輸入功(動力功量)的百分比。

2.增大機械效率

(1)有用功:W有用=Gh(提升重物)=W總-W額=ηW總

(2)額外功:W額=W總-W有用=G動h(忽略輪軸摩擦的動滑輪、滑輪組)

(3)總功:W總=W有用+W額=FS

(三)機械能

1.機械能是動能與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2.決定動能的是質量與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的是質量和高度;決定彈性勢能的是勁度系數與形變數。

3.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

4.勢能和動能的關系:動能增加量等於重力勢能減少量。

摩擦力

1.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他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是:與想要運動或已經運動的方向相反。

3.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且有壓力

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

6.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滾動摩擦。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冊物理滬粵版如何提高機械效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