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預習提綱怎麼寫
[思路分析]
注意根據課本的內容寫~~~
[解題過程]
首先是確定文章的標題。前面說的選題主要是研究的課題,而寫成論文,內容會相對集中,又要考慮表達得鮮明突出,所以標題不一定和選定的課題相同,要更能夠反映文章的核心內容與研究的角度、特色。學術論文的題目最好起得簡潔、明晰、實在一些。
其次是考慮中心論點和各個層面小論點的羅列組合。要有思路逐步展開的順序和線索,注意每一個小論點前後相關的邏輯聯系。比較重要的小論點也可以作為文章的小標題。通常這是比較難的一步,所謂可操作的思路,主要就是在這時候理出來,所以用的時間不妨多一點,考慮周到一點。
再次是論據與相關材料的考慮。各個論點應該大致有什麼論據支持,提綱中也可以先羅列出來。這時候資料的梳理、提取、分類就必須進入更為實質性階段。必用和備用的材料論據都最好在提綱上先標明,以便寫作時採用。
② 八年級物理預習提綱怎麼寫
一條主線,二個規律,三串公式…,
一條主線概括為「3721」,具體數字表示如下:
「3」指3個基本電學實驗儀器——電流表(安培表)、電壓表(伏特表)、滑動變阻器。「7」指7個電學物理量(初中)——電量、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電熱。「2」指2個基本電路連接方式——串聯電路、並聯電路。「1」指1種最為典型的電學實驗方法——伏安法(測電阻、電功率等)。
二個規律指: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內容、公式、適用范圍)。
三串公式指:基本公式(定義式)、導出式、比例式。
現在就各要點進行詳細說明:(一)對3個電學儀器要求掌握如下:電流表、電壓表(作用、電路符號、量程、最小刻度值、使用規則),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電路中的作用)。電流表可用「二要二不」加以記憶,電壓表可用「二要一不」加以記憶,滑動變阻器可用「串聯接在電路中,接線一上加一下。AC、AD接線柱,P左R小反則大。BC、BD接線柱,P左R大反則小。AB接線阻值定,CD接線阻值無。」加以記憶(其中各符號如課本P88 圖7—11所表示)。(二)對7個物理量要求掌握定義(意義)、物理量符號、單位(國際、常用)、公式(導出式)、串並聯電路中的特點。
1、電量:(1)定義:物體含有電荷的多少叫電量,用符號「Q」表示。(2)單位:庫侖(庫),用符號「C」表示。(3)檢驗:驗電器(結構、原理、使用)。
2、電流: (1)定義:1秒鍾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電流)。用符號「I」表示。(2)公式:I=Q/t (定義式)式中I表示電流強度(電流),Q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t表示通電時間。
(3)單位:國際單位——安培(安)(A) 常用單位還有——毫安(mA)、微安(μA)。(4)測量:電流表。(5)電路特點: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即: I1=I2=I3=…=In 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中的電流之和,即 I總=I1+I2+…+In
3、電壓:(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用符號「U」表示。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了電能,而在對外供電時,卻又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3)單位:國際單位——伏特(伏)(V)常用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4)幾種電壓值:一節干電池的電壓U=1.5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於36伏(U≤36伏)(5)測量:電壓表。(6)電路特點:串聯電路兩端的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即U=U1+U2+…+Un並聯電路里,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均相等。即U=U1=U2=…=Un
4、電阻: (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符號「R」表示。(2)單位:國際單位——歐姆(歐)(Ω)常用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於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5)等效電阻: a.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串聯導體電阻之和。即R總=R1+R2+…+Rn 若各電阻均為r,則R=nrb.並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並聯電阻的倒數之和。即1/R=1/R1+1/R2+…+1/Rn若各並聯導體的電阻均為r,則1/R=n/R即得:R=r/n
5、電功:(1)定義:電流通過某段電路所做的功叫電功,用符號「W」表示。
(2)實質:電流做功的過程實質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電能。(3)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其它單位——千瓦時(kwh),生活中也用「度」來表示。(4)公式:定義式——W=UIt=Pt 導出式——W=I2Rt W=(U2/R)t W=UQ (Q在這指電量)(5)測量:用電能表(電度表)測量。應掌握它的讀數方法(最後一位是小數)。
電能表上銘牌上通常有以下內容: 「220V」——表示電能表的額定電壓是220伏「5A」——表示這只電能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安.「kwh」——表示電功的單位,即「度」 「3000R/kwh」——表示每消耗1度電,電能表的轉盤就轉過3000轉。(6)電功特點:a.電功特點: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中,電流所做的總功等於各部分用電器電流所做功之和。即W總=W1+W2b.串聯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串聯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正比,即W1:W2=R1:R2c.並聯電路中電功分配關系:並聯電路中,電流通過各電阻所做的功與其電阻成反比,即W1:W2=R2:R1
6、電功率: (1)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電功率。用符號「P」表示。意義:它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單位:國際單位——瓦特(瓦)(W) 常用的單位還有——千瓦(kW)
(3)公式:定義式——P=W/t 決定式—P=UI (因為W=UIt=Pt) 導出式——P=U2/R=I2R (因為P=UI、I=U/R、U=IR)(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另也可以用電能表和秒錶測量。(5)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用電器銘牌上標的通常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如某燈上標有「PZ220—60」、「220V 60W」等,要懂得從當中求出R(因為P=U2/R所以R=U2/P),也可以從中求出該燈正常工作時的電流I(因為P=UI所以I=P/U)。燈的亮暗決定於它的實際功率。(6)電功率特點: a.電功率特點: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消耗的總功率都等於各用電器所消耗的功率之和。即P總=P1+P2b.串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正比。即P1/P2=R1/R2 c.並聯電路中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並聯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所消耗的功率與它的電阻成反比。即P1/P2=R2/R1
7、電熱:(1)定義:電流通過導體時所產生的熱量叫電熱。即電流的熱效應。用符號「Q」表示。
(2)單位:國際單位——焦耳(焦)(J)(3)公式:定義式——Q=I2Rt (焦耳定律) 導出式——Q=W=UIt Q=(U2/R)t 這兩個導出式成立的前提是,電路為純電阻電路,也就是這時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全部轉化為內能,而沒有同時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就是電流所做的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
(4)電熱器的發熱體——電阻率大、熔點高。保險絲——電阻率較大、熔點較低的鉛銻合金絲。
(5)電熱特點:
a.電熱特點:不論是串聯電路還是並聯電路,電路中所產生的總熱量都等於各用電器產生的熱量的總和。即Q總=Q1+Q2b.串聯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正比。即Q1/Q2=R1/R2c.並聯電路中電熱與電阻的關系:並聯電路中各用電器(電阻)產生的電熱與其電阻成反比。即Q1/Q2=R2/R1
(三)對2個基本電路聯接方式要求掌握典型電路圖的畫法、實物電路圖的連接、電流特點、電壓特點、等效電阻、電功特點、電功率特點、電熱特點。
(四)對1個重要電學實驗——伏安法,應掌握在測電阻和測電功率的具體實驗中的常規處理方法,包括它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電路圖、操作方法等。
一、溫度與溫度計
溫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溫度計是利用 原理製成的,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
攝氏溫度(t):是把 的溫度規定為零度,把一標准大氣壓下 的溫度規定為100度。
使用溫度計時應注意:選用量程合適的溫度計;看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測液體溫度時,玻璃泡要 被測液體中,不接觸 ,待溫度計示數 後再讀數;讀數時不要從液體
中 溫度計,視線要與液柱 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
物質從 變為 叫做熔化,要 熱;從 變為 叫做凝固,凝固過程要 熱。
晶體都有一定熔化溫度和凝固溫度分別叫做 、 。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熔點 ,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凝固點。
晶體熔化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溫度必須達到 ,二是熔化過程中要繼續 熱、但溫度 。 同樣凝固時要 熱,但溫度
三、汽化和液化
物質從 變為 叫做汽化,汽化時要 熱。汽化的兩種方式是: 和 。
蒸發:(1) 是在 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可以在 溫度下發生。
(2) 液體蒸發時要從周圍物體 熱,液體本身溫度降低(蒸發有致冷作用)
(3) 影響蒸發快慢的三個因素: 、 、
沸騰:(1) 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 和 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 。
(2) 沸騰的條件是:液體的溫度達到 ,必須繼續 熱,液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
(3) 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同種液體沸點與壓強有關。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隨液面上方氣壓 時降低,隨液面上方氣壓 時升高。
物質從 變化為 叫液化,液化時要 熱。霧、露的形成是 現象。
液化的兩種方法是: 、 。
四、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 直接變成 叫升華,升華過程中要 熱;物質從 直接變成 叫凝華,凝華過程中要 熱。霜的形成是 現象。
答案如下
2.固態 液態 吸熱 液態 固態 放熱
熔點 凝固點 相等
熔點 吸熱 不變 放熱 不變
3 。 液態 氣態 吸熱 沸騰 蒸氣
液體表面 任何溫度 吸
溫度 液體表面積 上方空氣流速
液體表面 液體內 沸點
沸點 吸 不變
降低 升高 氣態 液態 放 液化
降溫 壓縮體積 固態 氣態 吸 氣態 固態 放 凝華
③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
物理教學要注意因材施教,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注意循序漸進,教學過程既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1
一、指導思想
以中學物理教學大綱為綱,以新編中學物理教材為本,在落實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多下功夫。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以校備課組為主體,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學的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究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和物理教學質量。以校教科處計劃為指導,團結奮斗,發揚「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精神,認真實施高中新課改、全面完成教學教研任務。
二、具體工作 措施
1、一如既往的做好集體備課,繼續加強學科周集中教研活動和日常研討機制。提前思考每周集中備課組活動的議題和內容,並將不同的議題內容分配教師個人,特別要做好集體備課中的說課環節,提前分配任務,說課老師早做准備,提前准備發言提綱,說課完畢,全組認真討論,根據集體意見認真修改。在集體備課的前提下,各位教師要做好二次備課
2、及時做好每次周考的質量分析,並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整改措施。我們年輕教師要多學習,多鑽研,多聽課,力爭在大幅度提高自己的 教育 教學水平的同時,發揮好教學生力軍的作用。使聽課、評課常態化。
3、為了達成目標和計劃,本學期要真正做到降低難度,減少內容,加強訓練,反復記憶,尤其在課堂上,要真正落實先學後教、精講多練的原則。要提高課和作業的效率。認真貫徹新課程理念,繼續深入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 方法 ,堅定不移地推行「 高效課堂 」的課堂教學模式,緊緊圍繞教育教學目標,
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注重打牢學習的基礎,突出學習主動性要求,規范學習行為和習慣,堅持教學班區分層次教學、分類重點指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4、深入教室,深入學生,增加親和力,多找學生談心,從多方面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規范作業要求,提高作業質量。統一、精選作業內容,嚴格控製作業量,並做到分不同層次教學班提出不同要求。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三、高二下學期物理教學進度安排表:略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2
我本學期繼續承擔:高二(7)、(8)班的教學工作;並擔任高二(8)班班主任工作。每周10課時。
本學期進行物理(選修3-4)和物理(選修3-5)[廣東版]的教學。物理選修(3-4)主要內容包括:
1、機械振動
2、機械波
3、電磁振盪與電磁波
4、光
5相對論;物理選修(3-5)主要內容包括:
1)碰撞與動量守恆
2)波粒二象性
3)原子結構之謎
4)原子核等。
根據高考知識點分布情況和新課改要求,並針對物理班的教學特點和高考要求,特製定如下策略:
一、教學設計:
1、根據高二學生的生理和心裡特點,以及新的課改精神和物理X科的高考要求和特點,制定符合特區學生認知規律的. 教學方法 和策略。
2、認真鑽研教材,力求准確把握教材編寫意圖,抓住重點和難點,設計重點訓練和難點突破辦法。
3、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加強演示實驗的設計和使用。
二、認真上課:
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加強訓練:
加強專題訓練,是提高解題能力和成績的必由之路。本學期將進行如下專題訓練:
1、動量定理題型歸類2、動量守恆①人船模型②臨界問題③多物體系統動量守恆④子彈打木塊模型⑤碰撞模型⑥碰撞中圖像問題3、擺類問題4、機械波圖像專題5、折射與全反射專題等
四、課後輔導:
加強作業批改,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跟蹤,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五、認真學習:
1、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 經驗 ,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2、積極參加市裡、區里及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
3、注意專業知識和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的學習。
總之,我要盡心盡力地完成教學工作。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3
本學期在七校聯合體中居二爭一。在新課改這個大的前提下,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准,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具體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認真分析學生情況
物理是理科學生的必考科目,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特別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不牢,雖經過高一一年的學習和訓練,但對建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還有待加強,知識點的連貫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獨立分析物理過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還需加強培養,有待提高。
二、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學任務
本學期理科學的是選修3-1、3-2的內容,有靜電場、恆定電流、磁場、電磁感應、交變電流、感測器的教學內容。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認真組織教學,向課堂要效益、要質量。
知識方面,使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物理思想;知識和能力方面,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情感態度方面,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解題的規范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考試中力爭學生成績能穩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做好思想工作,堅定學好物理的信心,由於物理學科理解性強,加之中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產生了畏懼情緒,為此,多在班級介紹 學習方法 ,做學生思想工作,使學生對物理學科有深刻認識,掌握學習物理的規律和方法。
2、講求質量,提高能力,從教學入手扎扎實實做好教學工作。認真學習新的《物理課程改革標准》,利用集體備課活動時間交流體會,並將理論學習的成果滲透到課堂教學當中。
3、認真研究考綱,明確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要求。由於自己教有一個實驗班和一個普通班,所以要注意做到每節課針對不同的學生能有不同的側重點,進一步做好分層次教學工作。做好每節課的課後 反思 。
4、各班的作業量要適中,能及時批改並加以反饋。對學生的作業,做到全批全改,以便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
5、利用自習課等時間段,加強對學生的輔導,既要優秀率,還要注意全員的平均分。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4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務處的教育方針全面展開物理教學,實施素質教育,依據學生現狀,不斷搞好基礎知識,基本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大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達到學生能力增強的目的。學生能獨立完成教材上的習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老師課外布置的習題,能做其他參考書上的部分練習,逐步培養學生熱愛物理,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三、教學方法
針對本年級的總體成績,主要在於重點打好基礎,具體措施如下:
1、精講精練
a、精講: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講解務必要清楚。為此應該對重點的內容反復強調,對重點概念的引入和理解應用要多舉例,結合情景進行教學,這是課改的要求,其次,把握好進度,切勿圖快,尤其在難點的教學中,要把握好進度。
b、精練:本學期的習題肯定不少,如何以最好的效率獲得最好的效果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尤其體現在習題的練習和講解中,作業和課堂練習題都打算在歸類的基礎是上分層,做到有縱有橫。
2、及時的反饋
本學期要在課上和課後都有一個較完整的反饋機制,比如在上課及時進行反饋性的練習,作業有問題的學生要與之交流,從中了解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改進,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經常溝通。
四、教材分析
新物理課程標准改變了原有物理課程的模式,在高一學習了物理必修1和必修2兩本教材,這兩本主要在於基礎的學習。現在到了高二了,文理科選修的模塊各不相同,文科選修的是物理1-1,主要的是研究對基本內容的認識。對於理科選修的物理3系列的,這個系列的強調的是要求學生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知識以及在於對這些知識的應用。在物理選修3-1整本書中,主要研究的是電學與磁學,可以說是整個物理學中比較難的,它與必修模塊中的內容緊密的聯系的在一起。在選修3-2中,主要是對選修3-1進行了加深,將電學與磁學聯系在一起,形成了電磁學,其次對電流也進行了加深,還加上了現在比較熱門的感測器。
五、學生情況分析
翔宇中學的現高二學生理科班的學生基礎稍好,但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計算能力很差, 邏輯思維 能力有待於提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他們,與他們多溝通,給他們以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物理興趣;另一方面要抓住課堂這塊主要陣地,講究技巧和趣味性,切實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以後的會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5
一、教材分析:
這學期所教的內容是選修3—1,如果時間上允許,再進行選修3—2第一章的教學。選修3—1,共分為三章,分別是第一章靜電場、第二章恆定電流、第三章磁場。靜電場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內容之一,它的核心是電場的概念及描述電場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節內容,從電荷、電場的角度來研究電學中的基本知識。恆定電流為第二章內容,其中要研究的內容為一些基本的電路知識,主要包括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並聯電路等。本章的知識要以靜電場的相關知識作為基礎,在教學中應注意聯系靜電場的有關內容。最後一章為磁場,磁場和電場密切聯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過對比可以對本章內容起到良好的幫助。
二、學生分析:
這屆高二學生基礎較差,對少部分同學要提高要求,除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外還應掌握分析物理問題,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並提高能力。對於大部分同學則重點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今後學習打好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針對本學期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採取重知識和重概念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能力的方法:強調學生的 課前預習 ,爭取少講、精練、多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加強學生實驗的教學,加強物理綜合知識的分析和討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
四、教學要求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及調整意見、體會教材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學習過程,了解不同學生的主要學習障礙,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方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2。要特別強調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是能力培養的基礎。對課堂例題與習題要精心篩選,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強調例題與習題的教育教學因素,強調理解與運用。
3。加強教科研工作,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掌握基本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方面。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4。教學改革的重點和出路在於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綱要相關 文章 :
★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2021
★ 2020高中物理的教學工作計劃5篇
★ 高中物理教學計劃
★ 高中物理教師教學計劃
★ 高一物理的教學計劃
★ 2017高一物理教學計劃3篇
★ 高中物理學科教學計劃
★ 高中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 2020高二物理教學計劃五篇
★ 高中物理教學的工作計劃
④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
在初二的物理學習過程中,要隨時做好每個知識點的 總結 ,才能更好的應對考試。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
【力學】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
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
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 方法 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力和運動】
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經驗 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利用慣性: 跳遠 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5、滑動摩擦力:①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初中 物理 學習方法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准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怎樣學好中考物理
1.怎樣學好物理概念
對於物理概念,要掌握它的定義、物理意義、大小與方向,單位和測量方法,以及與相似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2.怎樣學好物理規律
對於物理規律,要掌握它的內容、公式、應用范圍、變形,以及與相近規律的區別與聯系。
3.怎樣做好物理實驗
對於物理實驗,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步驟,會處理數據、得出結論,並能用學過的儀器、方法做研究性實驗。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相關 文章 :
★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 初中物理力學超詳細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 2021初中物理力學復習提綱
★ 超全的初二物理中考知識點考點的提綱
★ 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
★ 初二物理的中考知識點提綱
★ 中考初二物理知識點復習提綱
★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識點提綱超全超詳細
★ 初二物理知識點大總結
★ 初二物理力學易錯難題歸納總結
⑤ 如何預習和學習初中物理
一、按預習提綱進行預習。預習提綱可幫助學生在預習中抓住重點、難點進行自學。帶著問題預習,任務明確、目標清楚,有利於抓住要領,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對於重點內容要劃上標記。將物理規律和物理公式的建立或推導、物理意義、成立條件、應用方法等弄清楚,並在課本的空白處做上適當標注,特別是對於定律、概念中難懂或易混淆的詞、句、段落要逐字逐句推敲,反復閱讀理解。只有通過反復閱讀、分析,才能對物理概念、規律、定律、推論等達到較高的認知層次。
三、難點、疑點要特別標明。對不理解的推導過程、搞不清的實驗現象等用筆記下,以便在聽課時,更能注意老師對相關問題的分析,這樣做目的性更明確、針對性更強、注意力更集中。也就是說,要達到最佳聽課效果就要事先預習,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做一番掃描,了解自己哪些知識理解了,哪些知識沒有理解,哪些知識還存有疑點,並把不理解的部分用記號特別標明,達到知己知彼的目的。
四、預習例題和練習題 。看例題的方法不是直接看解答過程,而是先閱讀題目,審清題意,已知什麼,要求什麼,根據所學知識想清楚:用什麼方法解才能解得結果,想清楚之後再看答案;對比答案,看看自己的想法跟例題所給的解答過程是否一樣,不一樣的話再想想例題為什麼這樣解。
⑥ 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
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方面比較吃力,想知道如何才能學好初二物理呢?有什麼 方法 和技巧?初中物理到底有哪些知識點呢?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肯定會對你有所幫助的,來閱讀一下吧!
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
一、選擇題
1、物態變化
思路:分清楚變化前後各是什麼物態,伴隨的熱量變化
2、聲音
音調:頻率的高低(女高音、男低音)
響度:振幅的大小(大聲說話、輕聲細語)
音色:每個發聲體的發聲特點不同(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不一樣,每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樂音:人們喜歡聽的聲音
噪音: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干擾的聲音(你喜歡聽的音樂,對別人來說或許是噪音)
減弱噪音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消音器)、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隔音牆)、在人耳處減弱(帶耳塞)
3、光現象
直線傳播: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子、日全食)
反射:光在同種介質鍾傳播(照鏡子、倒影)
折射: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海市蜃樓、凸透鏡成像、水中的魚兒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凸透鏡對光的折射:會聚作用(遠視眼佩戴的眼鏡)
凹透鏡對光的折射:發散作用(近視眼佩戴的眼鏡)
4、常見物理量
平時需要記憶,注意單位
5、物質固有屬性
質量、密度(固體和液體)、熱值、比熱容等都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不隨溫度、位置、形狀、多少而變化。
6、磁現象
磁性材料:鐵鈷鎳都是磁性材料
磁場:真是存在的,兩個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磁感線:為了形象描述磁場,人為加上的帶箭頭的閉合曲線
地磁場: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存在的夾角叫磁偏角,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最早記錄。小磁針靜止時,南極指向地理南極(地磁北極)。
7、電和磁
發電機模型(電磁感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有電流產生。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發現的。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只改變導體運動方向,電流方向改變;只改變磁場方向,電流方向也改變;既改變導體運動方向,又改變磁場方向,電流方向不變。)(手搖發電機、動圈式話筒)
電動機模型: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電動機、動圈式音箱)
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開關閉和後導體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奧斯特發現的。影響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大小和線圈匝數。(增加鐵芯會大大增強磁性,即電磁鐵)
8、擴散現象
說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分子間有間隙
柳絮、塵土都是微小顆粒,不是分子
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引力:兩分子間的距離大於平衡位置時表現為引力。(鐵絲很難被拉長)
斥力:兩分子間的距離小於平衡位置時表現為斥力。(液體很難被壓縮)
內能:物體內分子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不管溫度高低,物體的內能不會變成0。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
9、壓強
固體壓強:與壓力成正比,與受力面積成反比。
增大壓強的方法: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力(圖釘尖很尖銳、菜刀越磨越鋒利)。
減小壓強的方法: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力(書包背帶較寬、滑雪板、鐵軌下鋪枕木)
液體壓強:同種液體,同一深度出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大氣壓:隨海拔的升高,大氣壓降低。
10、力與運動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一切物體,在不受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慣性的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運動狀態無關。
平衡力:等大、反向、共線。受力物體只有一個。(物體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靜止)
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共線。受力物體是兩個。(杯子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杯子的支持力)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拉長皮筋)、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用球拍打 乒乓球 )
11、浮力
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液體的密度和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的體積(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與物體的體積無直接關系。如果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深淺無關。
12、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
家庭電路中所有用電器都是並聯,開關接在用電器和火線之間。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有金屬外殼的用電器,金屬外殼必須接地。
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不弄濕用電器、不損壞絕緣層。
觸電者施救方法:關閉電源或用絕緣體把觸電者身上的導線撥開。
13、滑輪組
做題思路:先判斷有幾段繩子承擔重量(n=?)然後根據滑輪組的特點計算各物理量:
14、電路故障
做題思路:1、判斷電路的連接方式(並聯、串聯)
2、各電表分別測量那一部分的數值
3、電流表無示數,說明電路某處斷路了。
電壓表無示數,說明電壓表正負接線柱不能跟電源連通。
電流表示數變大,說明電路中總電阻變小了。
電壓表示數變大了,說明與之並聯的電阻與總電阻的比值變大了。
15、動態電路題型
做題思路:先判斷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移動過程中,接入電阻的阻值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根據滑動變阻器阻值的變化情況判斷出電流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出各電表的示數變化情況,進一步判斷各電阻實際功率的變化情況和小燈泡亮度的變化情況。
16、電路題
做題依據:
二、填空題
1、簡單運動
參照物的選取(與研究對象發生位置變化)
平均速度的計算:
圖像:先看錶頭,是s-t圖像還是v-t圖像。s-t圖像中與X軸平行,說明物體靜止,線傾斜的越厲害,說明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v-t圖像中與X軸平行,說明物體做勻速運動。(1m/s=3.6km/h)
2、平面鏡成像
像物等大,像距等於物距,不管物體遠離還是靠近平面鏡,像的大小都不會變。
3、測電筆的用法:手必須接觸筆尾金屬體,不能接觸筆尖金屬體。
4、能量轉化
判斷物體在能量轉化前後的變化情況(位置、運動狀態、溫度、是否有電流、是否有化學變化等)
5、杠桿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臂:動力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
阻力臂:阻力作用線到支點的距離。
6、摩擦力
靜摩擦力:大小與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動摩擦力:不管速度多大,動摩擦力大小不變,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7、電能(二次能源)
電能表的讀數:電能表最後一位是小數,單位是kw·h 。表上的「10A」:表示電能表額定電流是10A。「2500r/kw·h」:表示電路消耗1kw·h的電能,圓圈轉2500轉。電表轉了n圈,電路消耗的電能是
8、四沖程內燃機(汽油機、柴油機)
吸氣沖程:進氣門打開、排氣門關閉,活塞向下運動。
壓縮沖程: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上運動。機械能→內能
做工沖程:進氣門、排氣門都關閉,活塞向下運動。內能→機械能
排氣沖程:進氣門關閉、排氣門打開,活塞向上運動。
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吸進來的是空氣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機吸進來的是空氣。
壓縮沖程末端,汽油機火花塞產生電火花,點燃汽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柴油機噴油嘴噴出霧狀柴油,柴油遇到高溫空氣自燃。
9、電路
給出用電器銘牌,題目中提示小燈泡電阻不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暗含的信息是要求出小燈泡的阻值
,根據串並聯電路的特點求出相關物理量。
三、作圖題
1、磁場
通電螺線管: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性的南北極,四指方向為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為N極,也是螺線管內部磁場方向。
磁體:磁場從N極出發,S極進入(N出S進)
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的方向為該點磁場的方向。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2、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像物等大,像距等於物距,像物對應點的連線垂直於鏡面。
反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都在平面鏡同一側。
折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法線兩側,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
註: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或者玻璃時,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重合,但也要標上方向。光垂直射向水或者玻璃時,折射光線方向不改變。
3、杠桿
動力臂:找到動力作用線,然後過支點做動力作用線的垂線,如果動力作用線太短,用虛線將其延長。
阻力臂:找到阻力作用線,然後過支點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如果阻力作用線太短,用虛線將其延長。
註:畫好垂線後一定要標上垂足,並標上
4、電路圖
電路圖轉化成實物圖:注意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接線柱(量程),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柱(滑片左右移動時阻值的變化),要符合題意,電路圖和實物圖中滑片向左(右)移動時,阻值變化要一致。
實物圖轉化成電路圖:每個電器元件的次序不能亂,線要畫的橫平豎直,滑動變阻器在電路圖和實物圖中滑片向左(右)移動時,阻值變化要一致。
四、實驗題
1、探究小燈泡電功率
注意:小燈泡的電功率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電壓表的示數要調到小燈泡的額定電壓。
考點:1、連接電路時開關要斷開
2、滑動變阻器滑片要移到最大阻值處
3、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要使小燈泡兩端電壓等於額定電壓
4、小燈泡的電功率P=UI
2、探究物體吸熱能力大小
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
兩個不同電阻產生的熱量判斷依據:
電流相等,通電時間相同時,導體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酒精燈加熱不同液體判斷依據:
相同質量的不同液體,用同樣的酒精燈(單位時間內放出的熱量一樣多)加熱時,比熱容大的液體溫度升高的慢。
3、伽利略理想斜坡實驗(影響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不變數:同樣的斜坡、同樣的小球、每次都從同一高度處自由釋放。變數: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同<即阻力大小不同>。)
① 阻力越大,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越短,時間越短,速度減小的越快;
阻力越小,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越長,時間越長,速度減小的越慢;
阻力為零時,小球在平面上走的路程無限長,時間無限長,速度不會減小。即小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②動能的大小通過推動木塊運動的距離比較。速度的大小是通過小球釋放的高度決定的。
實驗說明:物體質量一定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物體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注意:不能說是成正比,因為動能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與速度不成正比。)
4、探究凸透鏡成像
實驗條件:物體、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線上(物體的像成在光屏中間)
注意:物左像左,物右像右;物近像遠大,物遠像近小。
5、探究電流電壓與電阻的關系
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
控制電源電壓不變,導體的電阻跟通過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同一個電阻,電阻兩端的電壓與電路中的電流成正比;
控制電流不變,電阻兩端的電壓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1、專心上課
學習物理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不能死記一些結論。學生要獲得知識,上課聽講最重要,尤其是學新課時,一定要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聽懂,將這些內容的來龍去脈理解,融會貫通並記住。上課以聽講為主,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
2、及時復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學好物理學生記得要及時復習,要記得牢,就要反復強化。在復習過程中,要善記憶,會記憶,提高記憶效益。
3、有效練習
練習是掌握知識,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練習包括課堂預習、作業練習、實驗操作練習、單元練習及綜合練習等。數理化都是靠練出來的,一定要多做練習題,通過練習查漏補缺,溝通物理概念、定律之間的內在聯系。
4、解決疑難
疑是學習的開端、思維的動力,所以初二的學生在做題時,遇到有什麼疑難,一定要抓住不放,這樣才能提高能力,提高學習成績。對某些題目進行巧妙的設疑,多動腦積極思維,多質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和規律。
5、系統 總結
培養自己 學習總結 的習慣,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通過大量的題目分類,總結不同類型的題目的規律,從而不斷提高解題能力,提高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對提高能力和增強解題能力非常有益。
學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有哪些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么有魅力,這么有趣。!
2.學會從「定義」去尋找錯因。打好基礎。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復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志!
3.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4.把「錯題」變成「熟題」!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贊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贊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范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相關 文章 :
★ 物理初中總知識點提綱
★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
★ 九年級物理復習提綱知識點
★ 初二物理的中考知識點提綱
★ 中考初二物理知識點復習提綱
★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識點提綱超全超詳細
★ 初三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
★ 超全的初二物理中考知識點考點的提綱
★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⑦ 八年級上冊地理、生物、物理預習提綱
生物
1、 目前己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脊椎動物,它們的體內有脊柱;另一類是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體
內沒有脊柱。
2、生物的多樣性:1)種類的多樣性;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3)運動方式的多樣性。
3、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兩個特點是至關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獲取食物和防禦敵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魚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結構:流線形(梭子形)身體;身體表面分泌粘液。
5、魚在游泳時,靠軀幹部有尾部的左右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來保持平衡,靠尾鰭保持前進的方向。
6、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製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7、各種鰭在運動中起到輔助協調的作用。
8、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9、鰓中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鰓是鮮紅色的。
10、鰓絲又多又細,是為了擴大與水接觸的面積,有利於充分進行氣體交換。鰓不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氧,魚離開水後,鰓絲相互覆蓋,減小了與空氣接觸面積,不能從空氣中得到足夠的氧氣,因此缺氧而死。
11、魚鰓對水中呼吸至關重要的特點:鰓絲鮮紅,含豐富毛細血管;鰓絲又多又細。
12、水從魚口流入,從鰓蓋後緣流出。
13、流出魚鰓的水中,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氣體交換:水中O2——鰓絲的毛細血管中
鰓絲中Co2—水中
15、魚的主要特徵:體表常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16、有口無肛門,食物從口進入消化腔,消化後的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這些動物稱為腔腸動物。
17、身體柔軟靠貝殼來保護身體的動物,稱為軟體動物。
18、體表長有質地較硬的甲的動物,叫做甲殼動物。甲殼動物用鰓呼吸。
19、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動物都是無脊椎動物。
20、水中各種生物都是水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緊密而復雜的聯系,同時又都受水域環境的影響,其種類的變化和數量的消長都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
21、與水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比較乾燥;2)晝夜溫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氣態的氧;(5)陸地環境復雜多變。
22、陸地生活的動物對環境的適應:1)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結構;2)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用於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多種運動方式,以便覓食和避敵;3)一般具有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於身體內部的各種呼吸器官,比如氣管和肺;4)普遍具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能夠對多變的環境及時做出反應。
23、環節動物不是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4、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稱為環節動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的土壤中,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變化不大,適合蚯蚓生活。
26、身體分節可以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剛毛的支撐和固定運動。
28、蚯蚓沒有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來完成。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黏液里,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恆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30、恆溫動物比不恆溫動物較高等,更能適應環境,有利於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的體溫恆定,不僅靠體表的毛,還需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兔的後肢較長,前肢較短,後肢肌肉發達,適於跳躍。
33、門齒——切斷食物 犬齒——撕裂食物 臼齒——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臟和肺的結構及部位與人體的相似,這說明了人與兔的分類很接近,同屬哺乳動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 雜食性(如人)
36、盲腸主要用於消化纖維,草食性動物盲腸發達。
37、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適於切斷植物纖維,臼齒適於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發達的盲腸,這些都是與它們吃植物的生活習性相適應的。
38、兔有發達的大腦及遍布全身的神經,有發達的四肢,使它們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動物,種類很多,地球上大約有4000多種,除極個別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徵(其他特徵: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恆定,屬恆溫動物,牙齒有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
41、鳥的外形呈流線形,減少飛行時空氣的阻力。
42、鳥的羽毛分正羽和絨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軸,翼呈扇形,可增大與空氣接觸的面積,便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3、鳥的胸肌發達,附於龍骨突,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44、鳥的骨骼中空,輕而堅固,胸骨突出,有龍骨突的結構,便於發達的胸肌附於胸骨(龍骨突),減輕重量,利於飛行。
45、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強,滿足飛行時能量的消化;2)糞便不貯存,減輕體重,利於飛行;3)直腸短,排便頻繁。
46、鳥的心臟發達,工作能力強,血液輸送氧氣的能力強,有利於飛行。
47、鳥的身體里有發達的氣囊(不是呼吸器官),輔助肺進行呼吸,滿足飛行時氧氣的需要。
48、鳥的全身都是為飛行而設計。
49、恆溫動物 哺乳動物 鳥類
50、鳥類的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具有迅速飛翔的能力,身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呼吸,體溫高而恆定。
51、昆蟲是種類最多的一類動物,已知的種類超過100萬種(占動物種類的4/5),昆蟲有三對足,能爬行;有的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足,能跳躍;大多數昆蟲都有翅,能飛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中惟一會飛的動物。
52、昆蟲的翅與鳥翼結構不同,但就適於飛行來看都有這些共同點:都有利於飛行的扇形結構,這些結構的運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氣中產生向上的升力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來說,都有輕、面積大的特點,利於扇動空氣而飛行。
53、 翅對昆蟲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義:有利於取食,逃避敵害,擴大活動和分布范圍,有利於尋偶交配,尋找適宜的產卵場所。
54、昆蟲的外部特徵: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運動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發達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蓋在昆蟲身體表面的堅韌的外殼(會發生蛻皮),有保護和支持內部柔軟器官、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
55、昆蟲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節肢動物除昆蟲外,還有蜘蛛、蜈蚣、蝦、蟹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56、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經過變態發育,此後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樣的動物叫做兩棲動物。
57、動物的行為依賴於一定的身體結構。
58、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運動肌肉)、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如關節))組成的。
59、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接(如關節)組成。
60、人有206塊骨 顱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動);軀干骨(半活動)
四肢骨(能活動);能活動的骨連結(關節)
61、人有26塊脊椎骨(半活動骨連結)
62、關節結構:關節頭、關節囊、關節腔(有滑液,使關節活動靈活)、關節窩、關節軟骨(緩沖作用);關節囊;關節頭;關節腔;關節軟骨;
關節窩
63、 關節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是骨繞著轉動的點。
64、 人體主要的關節:上肢;肩關節;下肢;髖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腕關節;踝關節;指關節;趾關節.
65、所有脊椎動物都有關節。
66、運動時,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容易受傷。
67、如何在運動中保護關節:一、運動前做好充分的准備運動;二、運動強度應適當;三、佩戴護腕和護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
70、為什麼骨骼肌能牽動骨: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71、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塊骨骼肌,雙臂自然下垂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都舒張。
73、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
74、當然,運動並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75、一句話概括骨、關節、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著關節活動,於是軀體就產生運動。
76、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另一類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
77、有很多行為是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二者結合的結果,如鳥的遷徙。
78、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學習行為使動物更能適應多變的環境,更好地生存。
79、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越能適應復雜環境。同樣,環境越復雜,要學習的行為越多。
80、先天性行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種生物只有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就會被自然淘汰。
81、對一個人來說,技能的訓練和知識的學習是與大腦的發育階段相適應的,一旦錯過學習的關鍵時期就很難彌補。
82、社會行為的特徵:1、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3、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
83、群體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制度。
84、「首領」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會對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還擊,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群的行動。
85、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
86社會行為對動物生存的意義:靠群體的力量往往更易獲得食物和戰勝天敵的侵襲,能有效保證物種的繁衍,使群體更好地適應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活。
87、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獸有獸語)。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成為統一的整體。
88、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在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就叫生態平衡。
89、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2)動物可以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3)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來防治病蟲害。除以蟲治蟲外,還有以鳥治蟲、以菌治蟲等。
91、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供人們食用;在醫葯保健方面發揮作用;在觀賞、娛樂方面,文學藝術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們在生活中用來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點;動物傳播給人類一些疾病(害處)。
92、 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93、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動物)做「生產車間」,生產人類所需的某些物質,這就是生物反應器。
94、生物反應器的好處:可以節省建設廠房和購買儀器設備的費用,可以減少復雜的生產程序和環境污染。
95、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設備,這就是仿生。
96、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為菌落。
97、細菌的菌落比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乾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細菌菌落大幾倍到幾十倍。黴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有時還能呈現紅、褐、綠、黑等不同的顏色。
98、從菌落的形態、大小和顏色,可以大致區分細菌和真菌,以及它們的不同種類。
99、菌落常用來作為菌種鑒定的重要依據。
100、培養細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製含有營養物質的營養基。2)培養基進行高溫滅菌冷卻。3)將少量細菌或真菌放在培養基上(此過程叫接種)。4)培養皿放在保持恆定溫度的培養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進行培養。
101、細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廣泛分布的生物。
102、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需要水分、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還有有機物。
103、經過嚴格高溫黴菌的環境不可能有細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無氧的條件下才能把有機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106、有些細菌互相連接成團或長鏈,但每個細菌也是獨立的生活的。
107.細胞結構示意圖:
108、營養方式分為自養和異養,細菌和真菌的營養方式都為異養,異養又分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細菌生長發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小而輕還可以隨風飄散各處,落在適當環境中,又能萌發成細菌。細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們無處不在。(細菌分裂速度極快)
110、酵母菌為單細胞真菌。黴菌、食用菌、大型真菌為多細胞真菌。
111.
112、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進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為出芽生殖。
114、青黴:孢子青綠色,排列呈掃帚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5、麴黴:孢子有多種顏色,排列呈放射狀。營養方式為異養。
116、引起食物發霉的真菌為黴菌。
細菌 真菌
相 同 點 :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異養)。
不 同 點 :單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分裂生殖。 既有單細胞種類也有多細胞種類,細胞內有真正的細胞核,多數為孢子生殖。
117、比較真菌與細菌:
118、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參與物質循環;(2)引起動、植物患病(3)與動物共生。
119、大多數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的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進而製造有機物。可見 細菌和真菌對於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
121、細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種類營寄生生活,它們從活的動植物體和人體吸收營養物質,導致動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一旦分開,兩者都不能獨立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共生。(一旦分開,可以獨立生活,叫做共棲)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4、酵母菌發酵狀態: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多用於做麵包]
有機物 酵母菌 二氧化碳+酒精+水+能量(少) [用於釀酒]
125、發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也稱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這些細菌和真菌可從食品中獲得有機物,並在食品中生長和繁殖,導致食品的腐爛,因此食品保存中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敗所依據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內的新軍和真菌殺死或抑制它們生長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稱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學家還能用現代技術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種基因轉入一些細菌內部,只這些細菌能夠生產葯品(用細菌做生物反應器)。
129、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類的意義:了解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每個物種在生物分類上的位置一目瞭然,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131、生物分類主要是根據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態結構、內部構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實和種子往往作為分類的重要依據。
133、每個界分為六個更小的等級,它們從從大到小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
134、兩種生物之間共有的分類單位越多,它們的親緣關系越近。
135、綱 < 亞門 < 門
136、分類登記越高,射干內務體間的差異越大,共同特徵越少,所含生物數量越多。
137、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樣式,外在形式是種類的多樣性。
138、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被稱為「裸子植物的故鄉」。
139、生物的各種特徵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態系統的多陽性受到破壞就會導致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喪失。
141、自然條件下,平均2000年一種鳥類滅絕。平均8000年一種哺乳動物滅絕。
142、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1)生存環境改變和破壞;2)掠奪式的開發利用;3)環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為保護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護法》。(每個法律前要加「中華人民共和國」)
144、建立自然保護區分為:就地保護和圈地保護。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陸生生物的家園。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銀杉是裸子植物。
⑧ 高效課堂的案例典範
高效課堂的內容、環節及其時間分配模式。 一般模式亦稱基本模式,為10+30+5;分為三個環節:預習指導+合作交流+達標測評。
在45分鍾的課堂上,教師佔用的時間不多於10分鍾,包括新課導入、分配任務、疑難點撥、歸納總結、組織測評。
課堂上學生用於自主學習的時間不少於30分鍾。高效課堂倡導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以獨學(自學)、對學(同質對子合作)、「群學」(小組學習)形式實現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5分鍾為當堂達標測評時間。當堂達標測評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試卷測試或者作業,而是通過學習小組,組織進行對子之間的「兩兩」檢測,形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採用當堂「小紙條」測評,也可以簡單到「口頭」測評。 常態模式:10+35
教師可支配時間為10分鍾,學生自主學習時間為35分鍾。
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課外擴展、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明確目標——強調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各小組聯系組別展示情況,對本組展現的答案進行課外擴展;
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等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杜郎口的預習提綱
數學新授課預習提綱:
(1)學習目標;
(2)知識梳理;
(3)做一做(3—4個習題);
(4)記一記(重點知識的梳理);
(5)練一練(2—5個習題,也可以是典型例題)。
物理新課預習提綱
(1)學習目標;
(2)知識過關;
(3)學習反饋(5個以內的習題)。
預習本
如:初二數學「旋轉」的預習本上有以下內容:
一、預習目標(寫了5點)
二、基礎知識(雙色回答、有6點)
三、典型例題(用紅色筆回答,3個習題)
四、錯例分析(6個題,每個題有四個欄目:1.題目;2.錯解;3.正確的解法;4.自我反思)
五、實踐應用(也有欄目:1.題目;2.解答;3.分析;4.方法總結)
⑨ 高一物理彈力預習提綱 !!
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1.彈簧因縮短而產生彈力 :上圖中,小虎用力向左推小車,小車對彈簧產生力的作用,使彈簧發生形變---縮短.撤去外力後,被壓縮的彈簧由於要恢復原狀,對小車產生彈力的作用,推動小車向右運動,直到彈簧恢復原長,與小車脫離(小車由於慣性能繼續向右運動). 2.撐桿因彎曲而產生彈力:撐桿跳高過程中,在運動員上升的階段,撐桿因受力發生彎曲.在運動員逐漸上升到接近最高點的這一階段,撐桿由於逐漸恢復原狀,對運動員產生的彈力作用,使運動員能繼續升高到達最高點,在最高點處,撐桿基本恢復到原狀,運動員越過標桿後再下落到墊子上面。 3.發生彎曲的跳板產生彈力:在跳水運動中,發生彎曲的跳板對跟它接觸的運動員產生力的作用,把運動員彈起來. 三.形變的類型:(1)彈性形變和塑性形變.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在外力撤消後能完全恢復原狀的這種形變,叫做彈性形變:反之在形變過大,超過一定限度,即使完全撤除外力,物體的形變不能完全恢復的這種形變叫做塑性形變,這個限度稱為彈性限度.
(2)由於外力對物體作用的方式不同,使物體形狀的變化不同,形變又有:拉伸(壓縮)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物體形變產生的彈力跟形變的大小的關系是: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消失,彈力也隨著消失.
⑩ 如何提高數學教師課堂導入的技能預期成果
1.數學課堂導入技巧,可以通過一些數學小故事進行課堂的導入,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2.但是注意,導入的時間不能太長,同時導入的數學小故事必須與該課程相關。
3.也可以回顧上節課知識點的方式來進行導入,雖然這種導入方式沒有別的導入方式有趣,但是卻是最實在的一種。
4.還可以通過預設一些問題,由淺入深引入學生進入課堂內容。
5.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有主意,就去經驗豐富的老師那裡聽課,學學他們是如何進行導入的。
總結
1、可以通過一些數學小故事進行課堂的導入。
2、導入的時間不能太長,同時導入的數學小故事必須與該課程相關。
3、也可以回顧上節課知識點的方式來進行導入。
4、還可以通過預設一些問題,由淺入深引入學生進入課堂內容。
5、去經驗豐富的老師那裡聽課,學學他們是如何進行導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