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速是什麼東西又用什麼單位來表示
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常量,國際公認值為c=299792458米/秒。
介質中的光速不同介質中有不同的光速值。
B. 光速是什麼
光速定義值:c=299792458m/s 光速計算值:c=(299792.50±0.10)km/s 英文:speed of light/ velocity of light 定義: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沒有任何物體或信息運動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理論 人無論靠什麼推進器,速度都是無法達到光速的,更不要說超光速了。因為,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原理如下: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質能等價理論。質能等價理論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最重要的推論,即著名的方程式E=mC^2,式(質能方程)中為E能量,單位電子伏特(eV),m為質量,單位MeV/c^2 ,C為光速;也就是說,一切物質都潛藏著質量乘於光速平方的能量。 一個靜止的物體,其全部的能量都包含在靜止的質量中。一旦運動,就要產生動能。由於質量和能量等價,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應加到質量上,也就是說,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增加。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遠低於光速時,增加的質量微乎其微,如速度達到光速的0.1時,質量只增加0.5%。但隨著速度接近光速,其增加的質量就顯著了。如速度達到光速的0.9時,其質量增加了一倍多。這時,物體繼續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當速度趨近光速時,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直線上升,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質量趨向於無限大,需要無限多的能量。因此,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只有質量為零的粒子才可以以光速運動,如光子。 若考慮微觀狀態(量子力學),有可能超過光速。 黑洞的存在於光速沒有關系,黑洞是由於引力場使空間彎曲造成的,不會影響光速 。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物理常數(符號是c),等於299,792,458米/秒。
C. 光速 是描述什麼的物理量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常數,符號為c(來自英語中的constant,意為常數;或者拉丁語中的celeritas,意為迅捷),c不僅僅是可見光的傳播速度,也是所有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等於299,792,458米/秒(1,079,252,848.8千米/小時)。這個速度並不是一個測量值,而是一個定義。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米於1983年10月21日起被定義為光在1/299,792,458秒內傳播的距離。使用英制單位,光速約為186,282.397英里/秒,或者670,616,629.384英里/小時,約為1英尺/納秒。
在任何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介質(比如玻璃和水)中,光速會降低;c比光速在某種介質中的光速就是這種介質的折射率。重力的改變能夠彎曲光所傳播的空間,使光像通過凸透鏡一樣發生彎曲,看上去繞過了質量較大的天體。光彎曲的現象叫做引力透鏡效應,根據變化了的光線在光譜外波段呈現的不規則程度,可以推算發光星系的年齡和距離。
D. 光速是矢量還是標量啊
它是矢量,卻不遵從矢量合成法則,即三角形法則或平行四邊形法則。任何相對於光源的速度加上光速仍然是光速,即你和一個與光源相對靜止的人一同出發,你以十分之三光速速度運動,他以五米每秒速度運動,但是你們兩個測到的光速一模一樣,因為你們兩個的時間流動不一樣了,速度不同的物體時間流動速度也不同,這里有一個轉換關系,這個關系的核心就是他們測到的光速一定是一樣的
E. 什麼是光速
光速定義值:c=299792458m/s 光速計算值:c=(299792.50±0.10)km/s 英文:speed of light/ velocity of light 定義: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沒有任何物體或信息運動的速度可以超過光速。 理論 人無論靠什麼推進器,速度都是無法達到光速的,更不要說超光速了。因為,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原理如下: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質能等價理論。質能等價理論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最重要的推論,即著名的方程式E=mC^2,式(質能方程)中為E能量,單位電子伏特(eV),m為質量,單位MeV/c^2 ,C為光速;也就是說,一切物質都潛藏著質量乘於光速平方的能量。 一個靜止的物體,其全部的能量都包含在靜止的質量中。一旦運動,就要產生動能。由於質量和能量等價,運動中所具有的能量應加到質量上,也就是說,運動的物體的質量會增加。當物體的運動速度遠低於光速時,增加的質量微乎其微,如速度達到光速的0.1時,質量只增加0.5%。但隨著速度接近光速,其增加的質量就顯著了。如速度達到光速的0.9時,其質量增加了一倍多。這時,物體繼續加速就需要更多的能量。當速度趨近光速時,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直線上升,速度無限接近光速時,質量趨向於無限大,需要無限多的能量。因此,任何物體的運動速度不可能達到光速,只有質量為零的粒子才可以以光速運動,如光子。 若考慮微觀狀態(量子力學),有可能超過光速。 黑洞的存在於光速沒有關系,黑洞是由於引力場使空間彎曲造成的,不會影響光速 。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物理常數(符號是c),等於299,792,458米/秒。 光速的測量方法: 最早光速的准確數值是通過觀測木星對其衛星的掩食測量的。還有轉動齒輪法、轉鏡法、克爾盒法、變頻閃光法等光速測量方法。 1983年,光速取代了保存在巴黎國際計量局的鉑制米原器被選作定義「米」的標准,並且約定光速嚴格等於299,792,458米/秒,此數值與當時的米的定義和秒的定義一致。後來,隨著實驗精度的不斷提高,光速的數值有所改變,米被定義為1/299,792,458秒內光通過的路程。 根據現代物理學,所有電磁波,包括可見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常數,即是光速。強相互作用、電磁作用、弱相互作用傳播的速度都是光速,根據廣義相對論,萬有引力傳播的速度也是光速,且已於2003年得以證實。根據電磁學的定律,發放電磁波的物件的速度不會影響電磁波的速度。結合相對性原則,觀察者的參考坐標和發放光波的物件的速度不會影響被測量的光速,但會影響波長而產生紅移、藍移。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基礎。相對論探討的是光速而不是光,就算光被稍微減慢,也不會影響狹義相對論。
滿意請採納
F. 光速是多少
光速是299792458m/s。光速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真空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發現的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它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
光速是怎樣測出來的:
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O.C.羅默利用木星衛星的星蝕時間變化證實光是以有限速度傳播的。
1728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1693—1762)採用恆星的光行差法,再一次得出光速是一有限的物理量,布萊德雷在地球上觀察恆星時,發現恆星的視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在一年之內,所有恆星似乎都在天頂上繞著半長軸相等的橢圓運行了一周。
他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恆星發出的光傳到地面時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此時間內,地球已因公轉而發生了位置的變化,他由此測得光速為:C=299930千米/秒。
G. 光速是什麼單位 光速單位的解釋
1、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光速是一個速度單位,既不是時間也不是距離,大約能達到每秒30萬千米,是人類已知的最快速度,最早的一次光速測算,是17世紀伽利略在距離較遠的山頭,通過燈光嘗試測算出的。
2、簡單來說光速就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光速應該表示的是速度單位,既不是時間單位也不是距離單位,根據相對論,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自然界中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可達到每秒299792458米,也就是大約每秒30萬千米。
H. 光速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
個人意見。自然界中一切物理量的絕對數量,即能夠基於給定的單位制,通過實驗方式為人所具體感知的數量,在數學意義上都是無理數,除非它本身被選做基準。對於常數而言,只要是自然常數,即數值不會隨著實驗條件變化而變化的常數,包括萬有引力常數,在給定的單位制下都應該是無理數,除非該數本身被用作基準,比如溫度的表示,按攝氏溫標,絕對零度的具體值是無理數,而以絕對零度為基準,那麼絕對零度的數值便是0這個有理數。而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相對數量,比如上面提到的無量綱常數,也許可以基於物理學中最基礎的理論,以嚴格的數學證明,像數學中嚴格證明π或e是無理數的方式一樣來證明其是不是無理數,但目前為止人類還並未做到。而另一些表示相對量的常數,比如阿伏伽德羅常數,按定義它是整數,所以嚴格來說它不是自然常數,只是個人為規定的數值。阿伏伽德羅常數實際上是根據碳12原子質量的測量值規定的一個數值,其值是受碳12原子質量的測量影響的,所以本身不是個自然常數。但從物理的角度來說,物理中涉及的「數」與數學里研究的「數」並不一樣,物理中的「數」是「數據」,這個數在數學上通常是無理數,但在物理上我們只會以有理數的眼光對其進行考量。一方面,物理學中一切數量的表達,都必須基於給定的量綱和測量儀器的精確度,也就是說物理學中數量表示的基礎就是近似。測量儀器能將一個物理量測定到小數點後無數位,但其表達出來的方式終究只是個有限小數。另一方面,物理學中的數量都要基於量綱來表達,而量綱本身就是一種有理數限定,比如國際單位制中秒是「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持續時間」,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這裡面的限定都是有理數,也就說單位制本身就是一種限定在有理數范圍內的近似表量。綜上所述,自然界中的數量,基於給定的單位制,在數學上會是無理數,但在物理學上,人們只會從有理數的范疇對其進行考量。
I. 光速是什麼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或稱superluminality)會成為一個討論題目,源自於相對論中對於局域物體不可超過真空中光速c的推論限制,光速(真空中大約為3億米/秒,光速定義值c=299792458m/s=299792.458km/s)成為許多場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頓力學並未對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除非世上存在自旋超過5的粒子,不然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超光速超越了光速)2011年9月22日,義大利物理學家在OPERA實驗中發現了一種超光速的中微子,如果實驗數據確鑿無誤,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將會受到挑戰。OPERA的此次實驗由位於義大利中部山區的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LNGS)與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合作進行,實驗結果基於對16,111次中微子測量事件的觀察, 標示出了中微子的旅行速度以40322.58分之一超出光速, 為現實中宇宙速度的極限。考慮到這是一個潛在的影響深遠的結果,在結論被駁斥或堅實建立之前,還需要更多獨立而無關的測量。但是該實驗最終錯誤,是測量人員的技術失誤。於2012年6月8日世界公布實驗錯誤。2000年7月,由於英國《自然》(Nature,2000,406:277)雜志發表了一篇關於「超光速」實驗的論文,引起了人們對超光速到底是否存在的討論。其實對在介質中使光脈沖的群速度超過真空中光速c, 科學家們早有研究,超光速而Nature中報道的這個實驗就是實現了這種想法。但是這並非是人們想像的那種所謂違反因果律(或者相對論)的超光速,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看一看由華人科學家王力軍所做的這個實驗。 光脈沖是由不同頻率、振幅、相位的光波組成的波包,光脈沖的每個成分的速度稱為相速度,波包峰的速度稱為群速度。在真空中二者是相同的,但是在介質中如我們所知道的存在如下的群速度與介質。折射率的關系:vg = c / ng , ng = n + ω(dn/dω)顯然在一定的情況下(如反常色散很強的介質)可以出現負的群速度,此時,光脈沖在介質中傳播比真空中花的時間短,其差ΔT = (L/v) - (L/c)達到絕對值足夠大時就可以觀察到「超光速」現象,即「光脈沖峰值進入介質以前,在另一邊已經有脈沖峰出射了」(由王力軍原文譯)。那麼這種超光速是不是違背因果律呢?我們仔細考查王的實驗就會發現,出射光脈沖雖然是在入射脈沖峰值進入介質之前出現的,但在這之前入射脈沖的前沿早已進入介質了(如圖),因此出射脈沖可以看作是由入射脈沖前沿與介質相互作用產生的。其實王的實驗重要意義正在於實現了可觀測的負群速度的這一現象,而不是像媒體炒作的那樣發現了什麼「超光速」,負的群速度在這里就不能理解為光的速度了,它也不是能量傳輸的速度。當然,這一實驗本身就說明我們人類對光的認識又前進了一步。對這個實驗的解釋只憑折射率與群速度的關系這個公式是遠遠不夠的,這其中包含了量子干涉的效應,涉及到對光的本質的認識,揭開蒙在「超光速實驗」頭上的面紗,仍然是科學家們奮斗的目標。很多人在了解了這個實驗後就會想到能否用這種「超光速」效應來傳遞信息,在王的實驗中,「超光速」的脈沖不能攜帶有用的信息,因此也就無從談起信息的超光速傳遞,同樣能量的超光速傳輸也是不行的。
J. 光速,是一種速度度量還是一種物理性質
光速是一種速度度量,他指的是光在一秒鍾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之所以叫它為速度的度量是因為它可以用來衡量其他速度,如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2 X 10的8次方米每秒。用光速來衡量時通常說其為2/3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