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物理層介面與協議有哪些
1、物理層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在連接各種計算機的傳輸媒體上傳輸數據比特流,而不是指連接計算機的具體的物理設備或具體的傳輸媒體。現有的網路中物理設備和傳輸媒體種類繁多,通信手段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物理層的作用正是要盡可能地屏蔽掉這些差異,使數據鏈路層感覺不到這些差異,這樣數據鏈路層只需要考慮如何完成本層的協議和服務,而不必考慮網路具體的傳輸媒體是什麼。物理層的重要任務是確定與傳輸媒體的介面的一些特性。
2、:
(1)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的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
(2)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意。
(4)規程特性
說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Ⅱ 應用層 傳輸層 網路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中常見的協議 分別有什麼
應用層 http smtp pop3 telnet snmp ftp dhcp tftp ssh
傳輸層 tcp udp spx
網路層 ip ipx 『apple talk』
數據鏈路層 802.3、802.4、802.5、802.11、FDDI、ATM
物理層 v.24 v.35 RS232 RS485
Ⅲ 物理層有哪些協議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參考模型物理層部分的規格,它決定了連接器形狀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電氣特性及表示信號意義的邏輯特性。
RS-232-C是EIA發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來是為連接模擬通信線路中的數據機等DCE及電傳列印機等DTE拉介面而標准化的。現在很多個人計算機也用RS-232-C作為輸入輸出介面,用RS-232-C作為介面的個人計算機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點:採用直通方式,雙向通信,基本頻帶,電流環方式,串列傳輸方式,DCE-DTE間使用的信號形態,交接方式,全雙工通信。RS-232-C在ITU建議的V.24和V.28規定的25引腳連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換性。
RS-232-C所使用的連接器為25引腳插入式連接器,一般稱為25引腳D-SUB。DTE端的電纜頂端接公插頭,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電纜的形狀並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帶屏蔽的24芯電纜。電纜的最大長度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進行數據傳輸。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發表的標准,它規定了DTE和DCE之間的機械特性和電氣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開發的標准,但是幾乎所有的數據通信設備廠家仍然採用原來的標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歡迎的介面而被廣泛採用。
RS-449的連接器使用ISO規格的37引腳及9引腳的連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電路以外的所有相互連接的電路都使用37引腳的連接器,而2次通道電路則採用9引腳連接器。
RS-449的電特性,對平衡電路來說由RS-422-A規定,大體與V.11具有相同規格,而RS-423-A大體與V.10具有相同規格。
V.35
V.35是通用終端介面的規定,其實V.35是對60-108kHz群帶寬線路進行48Kbps同步數據傳輸的數據機的規定,其中一部分內容記述了終端介面的規定。
V.35對機械特性即對連接器的形狀並未規定。但由於48Dbps-64Kbps的美國Bell規格數據機的普及,34引腳的ISO2593被廣泛採用。模擬傳輸用的音頻數據機的電氣條件使用V.28(不平衡電流環互連電路),而寬頻帶數據機則使用平衡電流環電路。
X.21
X.21是對公用數據網中的同步式終端(DTE)與線路終端(DCE)間介面的規定。主要是對兩個功能進行了規定:其一是與其他介面一樣,對電氣特性、連接器形狀、相互連接電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層進行了規定;其二是為控制網路交換功能的網控制步驟,定義了網路層的功能。在專用線連接時只使用物理層功能,而在線路交換數據網中,則使用物理層和網路層的兩個功能。X.21介面用的連接器引腳也只用15引腳電氣特性分別參照V系列介面電氣條件的V.10和V.11。數字網的同步都是從屬於網路主時鍾的從屬同步。
Ⅳ 物理層協議有哪四大特性
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
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
過程特性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Ⅳ OSI參考模型中物理層協議包括哪四個方面的內容
物理層規定了激活、維持、關閉通信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以及過程特性。該層為上
層協議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物理媒體。
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Ⅵ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什麼主要協議有哪些傳輸的數據單位各是什麼
物理層的主要功能是實現比特流的透明傳輸,為數據鏈路層提供數據傳輸服務。
網路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出現兩個分支:一類是基於點對點通信線路,另一類是基於廣播信道。
物理層傳輸的數據單位是比特序列。
Ⅶ 物理層協議有哪四大特性
物理層協議的四大特性:
1、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等。
2、 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3、功能特性: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
4、過程特性: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Ⅷ ethernet的物理層協議主要有
Ethernet 的物理層協議主要有:
10BASE-T 100BASE-T 1000BASE-T
Ⅸ OSI七層模型的每一層都有哪些協議謝謝!
第一層:物理層
物理層規定了激活、維持、關閉通信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以及過程特性。該層為上層協議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物理媒體。只是說明標准。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環網等。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幀(frame)。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第三層:網路層
網路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包(packet)。網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層:傳輸層
傳輸層是第一個端到端,即主機到主機的層次。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此外,傳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段(segment)。傳輸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層:會話層
會話層管理主機之間的會話進程,即負責建立、管理、終止進程之間的會話。會話層還利用在數據中插入校驗點來實現數據的同步。會話層協議的代表包括:RPC、SQL、NFS 、X WINDOWS、ASP
第六層:表示層
表示層對上層數據或信息進行變換以保證一個主機應用層信息可以被另一個主機的應用程序理解。表示層的數據轉換包括數據的加密、壓縮、格式轉換等。表示層協議的代表包括:ASCII、PICT、TIFF、JPEG、 MIDI、MPEG
第七層:應用層
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應用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9)物理層協議有哪些擴展閱讀:
談到網路不能不談OSI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OSI/RM)的全稱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網路系統互連模型。雖然OSI參考模型的實際應用意義不是很大,但其的確對於理解網路協議內部的運作很有幫助,也為我們學習網路協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七層理解:
物理層:物理介面規范,傳輸比特流,網卡是工作在物理層的。
數據層:成幀,保證幀的無誤傳輸,MAC地址,形成EHTHERNET幀
網路層:路由選擇,流量控制,IP地址,形成IP包
傳輸層:埠地址,如HTTP對應80埠。TCP和UDP工作於該層,還有就是差錯校驗和流量控制。
會話層:組織兩個會話進程之間的通信,並管理數據的交換使用NETBIOS和WINSOCK協議。QQ等軟體進行通訊因該是工作在會話層的。
表示層:使得不同操作系統之間通信成為可能。
應用層:對應於各個應用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