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三物理浮力知識點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點:浮力計算方法
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對象,認准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量法:F(浮)=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浮、懸浮時,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點: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t由排水量m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m/ρ;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mg;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輪船和貨物共重G=mg.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盪,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初中物理浮力的知識點:漂浮問題「五規律」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初中物理浮力的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初中物理浮力的知識點: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3)說明: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
2/3ρ
分析:F浮
=
G
則: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3ρ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
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
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點:浮力的方向與產生的原因
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② 跪求初中物理力學方面的公式 單位(單位的意義) 以及定義
是力學不是其他的吧.好我有很多值得參考的,請看下面.
速度V(m/S) v= S:路程/t:時間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時間
壓強p
(Pa) P=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
(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熱量Q
(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
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點
③ 初中物理公式「F=G=mg」是什麼意思
這個公式是計算物體在漂浮或懸浮時所受的浮力
F指浮力 ,單位為N
G指重力,單位為N
m指物體的質量,單位取kg
g是重力加速度,通常g取10N/kg,精確的是9.8N/kg
浮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液體(氣體)壓力的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計算可用他推導公式F浮=ρ液gv排。
補充:
四種公式計算浮力
示重法:F浮=G-G1(空氣中重力減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彈簧測力計)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沒)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壓力差)
特例:當物體和容器底部緊密接觸時,即物體下部沒有液體。此時物體沒有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即F浮=0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這是重要前提!),
則: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證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④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點
初中物理知識點: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
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ρ液
⑤ 求解釋一下初中物理的浮力公式
對於第二條:你可以這么想,物體一共受兩個力作用,一個是重力,一個是浮力,物體平衡,浮力自然等於重力,至於你說的「既然有在液體中的部分,那也應該有這部分的重力」,那隻能說你對浮力的概念沒了解透徹,浮力是指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差,所以考慮浮力,就不需要考慮物體上面液體的重力了。
對於第三條:這么想,物體放入液體(液體在一個容器中),液面升高,但液體體積不變,怎麼會升高?是因為物體的一部分(或全部)體積浸在液體里,把液體排開了,所以它所指的體積是這個東西,國際單位制中是m²
最後,F>G上浮F=G懸浮或飄浮,F<G下沉
⑥ 初中物理單位的物理意義
給我分
溫度: 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速度: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
密度不說
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浮力:水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
功: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
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
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熱量(Q) :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
比熱容(c )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 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
熱值(q )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電功(W) :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電功率(P)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
波長λ:波在一個周期類傳播的距離,單位是 m.
⑦ 初中物理 的 壓強 浮力 的公式 都是什麼
壓強公式:P=F÷S(P指壓強,F指力,S指力的作用面積)
液體壓強公式:P=ρgh(ρ指液體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h指物體的深度)
液體浮力公式:F=ρgv(ρ指液體密度,g指重力加速度,v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7)初中物理浮力單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浮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
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浮力等於物體下沉時排開液體的重力),計算可用它推導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液體密度,單位千克/立方米;g: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g可以取10N/kg,單位牛頓;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立方米)。液體的浮力也適用於氣體。
當一個浮體的頂部界面接觸不到液體時,則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壓力才會產生浮力。至於一個位於容器底面上的物體,這種現象並不多,因為只要其間有一層很薄的液膜,就能傳遞壓強,底面就有向上的壓力,物體上下表面有了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
⑧ 初中物理 浮力
1、冰塊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等於冰塊的重力:f浮=g冰
2、阿基米德原理:受到浮力等於排開液體的重力:f浮=g排
3、物體的狀態變化但質量是不變的,即冰化為水後:g冰=g水
所以,冰塊排開的液體重量與冰塊熔化後成為水的重量是相等的:g排=g水
因此,冰塊變為水後原來水杯中的水位不會升高!(剛好填補了被排開的水的空缺)
⑨ 初中物理浮力知識
浮力的利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於水的材料製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單位t由排水量m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m/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mg;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輪船和貨物共重G=mg。
(2)、潛水艇:
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盪,人們把氣球發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漂浮條件來進行工作。
構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的液體密度越來越大。
這篇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的內容,希望會對各位同學帶來很大的幫助。
定義:
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差產生的。
1、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對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浮力的大小由液體密度ρ液和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兩個因素決定。浮力大小與物體自身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及物體的形狀無關。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隨深度的變化而改變。
(2)阿基米德原理對浸沒或部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適用。
(3)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V排=V物,當物體部分浸在液體中時,當液體密度ρ液一定時,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氣體,其計算公式是:F浮=ρ氣gV排。
2、如何判斷物體的浮沉:判斷物體浮沉的方法有兩種:
(1)受力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體上浮;
F浮
F浮=G物,物體懸浮;
(2)密度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只要比較物體的密度ρ物和液體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斷物體的浮沉。
ρ液ρ物,物體上浮;
ρ液ρ物,物體下沉;
ρ液=ρ物,物體懸浮;
對於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如空心球,求出物體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較密度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浮沉。
3、正確理解漂浮條件:漂浮問題是浮力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浮力問題的關鍵是理解物體的漂浮條件F浮=G物。
(1)因為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為F浮=G物(漂浮條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體漂浮時V排ρ物,即物體的密度小於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浮在液面上。此時,V物=V排+V露。
(2)根據漂浮條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中漂浮時,ρ物、V物不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與液體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4、計算浮力的方法一般歸納為以下四種:
(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於已知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形狀規則的物體。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這個公式對任何受到浮力的物體都適用。計算時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將掛在彈簧秤下的物體浸在液體中,靜止時,物體受到重力,浮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這三個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據漂浮、懸浮條件:F浮=G物,這個公式只適用於計算漂浮或懸浮物體的浮力。
運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時,要明確它們的適用范圍,弄清已知條件,不可亂套公式。
5、浮力綜合題的一般解題步驟:
(1)明確研究對象,判斷它所處的狀態。
當物體浸沒時,V排=V物,
當物體漂浮時,V排+V露=V物,
(2)分析研究對象的受力情況,畫出力的示意圖,在圖中標出已知力的符號、量值和未知力的符號。
(3)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數值、進行計算,得出結果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浮力計算題方法總結:
(1)確定研究對象,認准要研究的物體。
(2)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畫出受力示意圖,判斷物體在液體中所處的狀態(看是否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3)選擇合適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慮平衡條件)。
計算浮力方法:
①量法:F(浮)=G——F(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產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浮、懸浮時,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或體積時常用)
⑤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知道物體質量時常用)
⑩ 關於初中物理浮力,簡單解釋
由於人在水中屬於漂浮狀態,故重力等於浮力為80*10=800N;
浮力F=ρgV,則V=F/ρg=0.08m^3,
因為人露出水面的體積為1/10,即在水中的體積為9/10;所以人的體積V'=0.08/(9/10)=0.9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