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低維半導體物理研究什麼

低維半導體物理研究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19 05:29:05

1. 國家重點學科有哪些

全國重點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

該學科點近20年來穩步發展,2001年,被定為校重點發展學科,與外國哲學共建的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又被評為教育部重點科研基地。目前在編人員19名,其中教授11名、博士生導師9名。教授中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學者,理論基礎扎實,外語好、思想活躍,並能把握正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學科點在堅持基本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在四個方向上同時擴展:向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最前沿的理論問題研究擴展、向與其它學科特別是現代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擴展、向現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擴展、向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社會轉型重大問題研究擴展,都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學科點具有服務於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目標的強烈意識,每年組織的上海重大熱點問題大型社會調查為各方面所關注,成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據。

外國哲學

該學科點"九五"期間被列入"211"建設重點學科,並設有教育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目前學科點在梯隊建設、教學、科研、國際交流等方面都居國內前列。有一支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研究面涵蓋較廣、水平較高的學術梯隊。9名博導中7名為中青年。大多數教師具有在歐美學習、研究、講學的經歷,專業基礎扎實,通曉多種西語,對中哲和馬哲也都有一定的造詣,能從事較高的前沿性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在教學上已轉向以研究生培養為主,2001年在讀博士生達41名,博士後人員8名。學科點正逐步推廣外語授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流派》等教材已經或即將出版,是體現最新研究水平的新編本。

科研成果突出,僅2001年1-10月,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兩種權威刊物以及由《新華文摘》和《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的論文就有15篇,在國內同學科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承擔著多項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國家社科、教育部重點基地等研究項目。

學科點自覺地使學科研究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文化建設服務,有突出成果,而且大多在國內領先。

每年都主辦或主持國際學術會議,就各方面的問題與西方學者交流對話,主編了多部學術論著用英語在美國出版。

政治經濟學

該學科點自198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重點學科以來,學科建設進展較快,目前已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近期又成立了"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教研隊伍穩定,第二代、第三代學術骨幹已成為中堅力量。其中,陸德明的"社會主義生產勞動與新價值論"是上海市社科2001年唯一的重大課題,張軍和袁志剛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石磊和張軍的兩個教育部重大課題也是學科科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人共同構成的有實力、有層次、有合作精神的科研教學隊伍,是該學科作為重點學科的人力資源基礎。

在科研和教學中始終注重突出"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復旦特點",已形成了以此為主要風格的教學、教材和科研體系。最近出版的由蔣學模教授主編的《高級政治經濟學》、前不久出版的由復旦政治經濟學專業10位學者撰寫的"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十卷本叢書、洪遠朋教授主編的《經濟利益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根據學校"十五"規劃,學科將在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領域、新思潮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新問題,以此形成新優勢。

上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新的前沿,該學科有條件而且應該成為這個前沿上的一個陣地。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研究所和世界經濟系是國內最早建立的世界經濟研究和教學的系所之一,在國內同類學科中具有較大的影響。重新組合的世界經濟研究所又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已形成基礎理論研究扎實、綜合研究能力較強的優勢,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近年來共計出版專著與教材近10部,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超過10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課題11項,正在承擔的17項,共計有15部論文著作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目前學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世界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大國經濟、區域經濟等五個方面世界經濟中的重大問題。每一個方向都有博士生導師作為學科帶頭人進行研究。

學術隊伍整齊,梯隊合理,整體水平較高。目前有正教授8人,其中46歲至55歲6人,超過55歲的2人;副教授7人,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學位;講師7人,基本上都是近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

金融學

我校在50年代初就開設了金融類課程,在國內較早就獲得了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目前,主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均從美英獲得博士學位,並取得了先進的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分別榮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人事部(中組部、教育部)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入選者、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全國模範教師等稱號。

近幾年,國際金融、數學金融為代表的金融學科連續獲得多項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的學術成果,在SCI文章發表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在省部級(指國家四大獎及教學成果獎)以上科研成果獎的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培養了獲得國際證書的我國第一位保險精算師和第一位金融分析師。專業特色鮮明,取得了一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

金融學科於2000年春就被列為校"985工程"的"重中之重"學科。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原名工業經濟學)於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是全國同類兩個原國家重點學科之一。

該學科已形成三個主要研究方向:產業發展與東方管理、產業組織與管理心理、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已培養了博士生百餘名、碩士生200名、博士後20多名,其中已有20名晉升為博導或教授,不少人提升為市長、廳局長、部長。

該學科點已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重大科研項目40多項,出版著作近200部,論文近1000篇,獲國家級國家教委、上海市各級獎項達46項,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5項。《產業經濟學》被教育部選定為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重點教材。

開辦的"產業經濟學高級研討班",已經舉辦5期,培養了產業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學科帶頭人多名。

該學科涌現了一批學術造詣頗深的著名學者,形成了由一批博士生導師為主的、老中青結合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隊伍。

該學科於1997年起,連年主辦"世界管理大會"、"現代國際經濟管理高級研討班"、"產業經濟與東方管理論壇"等國際學術性會議,共有3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參加,參加組織國際會議60餘次。

政治學理論

該學科點20多年來,在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等學科領域確立了優勢,建立了一支年輕化的學科建設隊伍,保證了學科建設持續發展的潛力。

已形成從本科到博士的培養體系,經過上海市5年重點學科項目的資助和學校"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學科的項目建設,在學科建設的硬體、軟體和人才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共培養政治學博士學位獲得者48人。

已出版論著近百部(包括在內地和香港出版了兩套有影響的政治學叢書),形成了重理論、重學術、重前沿的研究風格,在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制度方面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優勢。90年代以來,在基層民主政治、發展政治學、中國公民文化以及電子政府等新領域獲得新的發展成果,進一步充實了學科發展的基礎。

研究和教學密切聯系中國社會發展實際,尤其是地方實際,在理論創新、人才培訓和政策設計等方面與地方黨委、政府形成密切的關系,使學科點成為直接服務於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為學科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良好的區域優勢。

國際關系

該學科點是1988年首批全國高等院校重點學科;1997年,學科點"國際關系與全球問題"項目被列入"九五"期間"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1年初,屬於學科點的美國研究中心正式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具有國際關系史、國際關系理論、大國對外戰略、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5個重點研究方向。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是該學科點的傳統強項,基礎扎實,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大國對外戰略方向的研究起步早,具有整體性,其若干成果獲得廣泛重視。國際安全和軍控方向80年代中期即已形成,在國內明顯處於領先地位,並具有相當的國際影響。美國國會和中美關系為近年來著重發展的新領域,已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學術梯隊,實力和發展潛力都比較強。同時,學科點與美、歐、日、俄等國外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國內各兄弟單位保持著密切聯系,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語言文字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具有堅實的學術基礎和寬廣的研究領域,是國家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漢語史方向)。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取得了大量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如三十年代的《修辭學發凡》,五十年代的"廣義形態"理論,六十年代的《現代漢語》教材,八十年代的"三個平面"學說、《上海市區方言志》,九十年代的漢語動詞研究、吳語方言、修辭學史研究等,整體研究實力和理論水平明顯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學術力量雄厚,學術思想活躍,不斷創新,進行符合漢語實際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目前,學科點在保持原來學術優勢和特色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將語言理論的研究成果逐步運用到現代科技、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

近年來,學科點的成果獲得了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餘個重要獎項。目前,5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承擔了國家和地方的重要課題。

中國古代文學

該學科點歷史悠久,實力雄厚,50年代就形成了國內一流的陣容。1981年,該學科點曾包含的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各體文學均列入全國首批博士點(現合並)。教學科研隊伍結構合理,潛力厚實,僅1996年來獲國家和省部級獎21項,而且形成多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該學科點為教育部所設國內唯一的中國古代文學重點研究基地,同時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國文學批評史、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中國文學古今演變,涵蓋了古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方面,且各方向配置有相當充分的研究力量。總體研究特色鮮明,能做到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相結合、通史與斷代史研究相結合、文獻資料的整理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不斷開辟新的學科增長點,成為國內少數佔領先地位的單位之一;因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該學科在國際上也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

傳播學

傳播學是21世紀的"朝陽學科"。傳播學涵蓋了信息、新聞、宣傳、娛樂、廣告、公共關系等各種傳播現象,契合了當今全球信息化時代(包括知識經濟和網路媒介興起)的迫切需求,對於促進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學科點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位置。起步最早,所在的新聞學院1929年建系,在中國及亞洲同行中歷史最為悠久。1956年即開始譯介國外傳播學成果;1978年又率先恢復傳播學的引進與深入研究,最早開設傳播學課程,並設立國內首批傳播學博士點、碩士點。1984年建立的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2000年擴建為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是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傳播學重點研究基地。擁有一支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歷年來承擔各類項目80餘個,完成了一大批質量較高的學術成果,並擁有國內一流的圖書資料室、實驗室。

歷史地理學

該學科點1982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是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點,培養了我國首批文科博士;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1996年列"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999年組建為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同年被批准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0年學科點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單位;是國內專職人員最多、門類最全、總體水平最高、實力最強的歷史地理專門研究機構;擁有一批國內公認的學科帶頭人,梯隊結構比較合理。近年來承擔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的重點課題,完成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獲得多項省部級及以上獎項;正在進行的"中國歷史地理信息系統"(CHGIS)項目實行廣泛國際合作,以一流學術與世界先進技術結合,有望取得世界第一的成果;培養了一批優秀博士、碩士,2篇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向高層領導提供了咨詢報告;國際交流頻繁,召開過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基礎數學

1981年該學科點被評為首批博士點,1988年被評為重點學科。1989年批准建立國家教委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994年批准成立"非線性數學模型與方法"國家教委所屬部門開放實驗室(現改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211工程"重點學科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自1982年以來,該學科點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四等獎2項,省部級獎多項,其中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項,華羅庚數學獎1項、陳省身數學獎2項。其中1996年以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1998年以來,有3位博士的論文分別入選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學術交流渠道暢通,研究領域覆蓋面廣,有一支包括3名中科院院士、2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14名博導的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應用數學

是原有的國家重點學科,我國首批博士點、"211工程"重點學科及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在應用數學基礎理論和應用開發兩方面均取得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及三等獎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及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並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1項。一直重視模型、加強基礎、關注應用,堅持教學改革,注重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數學人才,在人才培養、課程及教材建設等方面均取得豐碩成果。近五年來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國家教委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2項等獎勵。先後建立了"上海應用數學咨詢開發中心"、"友邦-復旦保險精算中心"及"中法應用數學研究所"等學術組織機構。

運籌學與控制論

該學科點於1985年被批准為博士點,1988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1999年教育部批准設立"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在科研、教學和與應用領域結合方面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國際上也有相當的影響,尤其在控制理論方面。學科的工作被國際同行稱為"復旦學派"的工作。2001年,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曾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國內有權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將有新的系列教材出版(部分已經完成,等候出版)。近年來,開展了數學金融學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有些方面在國外也屬領先。

理論物理

該學科點是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委員會理論物理三個重點學科點之一。同時,也是"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學科("光物理與離子束物理"之理論物理部分)和校"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研究工作曾獲國家和省部級各種獎勵,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承擔國家重大、重點、"863"、"973"等項目多項。目前正承擔國家級研究課題20多項。自60年代開始培養研究生,到目前為止已授博士學位42人。於志剛博士的論文入選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現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導師9名)、副教授5名,年齡結構合理,既有知名的資深教授,又有40歲以下教授6名,其中3名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是一支可持續發展的科研隊伍。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凝聚態理論、納米磁學和軟凝聚態理論、材料計算物理、粒子、核和場的理論、量子統計和介觀物理。重點建設的"物理計算和模擬實驗室",現初步具備了並行運算的能力,開拓了研究課題。

凝聚態物理

該學科1981年批准為國家首批博士點,1988年批准為國家首批重點學科,1990年批准在該學科點內建設"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1996年列入"211工程"建設項目,2000年列入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設項目。現已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在國內同行中公認的我國凝聚態物理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現有教授14名、副教授8名、講師6名。分別在表面物理、低維半導體物理、計算凝聚態物理、磁學與強關聯電子體系、軟凝聚態物理等5個研究方向上開展工作。這些研究領域皆屬目前國際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主流,而且還與新型微電子、光電子及磁電子學器件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

光學

該學科點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光學學科之一,1988年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擁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歷次由國家組織的學科點和博士點評估中,均位於全國光學專業的前列。近幾年來獲得國家"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建設。

長期從事光學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科學研究,有很好的研究積累,1978年以來,已完成和正在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共15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包括國家級)各類獎項17項。屬國家物理學理科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1年以來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研究人員。

今後發展的兩個主攻方向(飛秒光科學、先進光子學材料和器件物理)均屬21世紀國際前沿科學和技術發展領域,研究成果不僅將顯著提高我國在光科學領域的學術水平,並將適應我國21世紀信息技術領域及其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物理化學

該學科點是原全國重點學科和"211工程"一期建設的重點學科,是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該學科點一直處於國內最強的物理化學學科之列,是國內極少數研究方向比較齊全的物理化學學科之一。研究方向包括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學、納米多孔材料物理化學、量子化學和理論催化、激光化學和分子反應動態學及電化學,基本覆蓋了物理化學的主要研究領域。近年來在非晶態合金材料催化、功能分子篩材料的合成和開發、多相催化反應和機理研究及小分子反應動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先進行列或國內領先水平。199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基礎研究項目50餘項,多次承擔了"973"等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發表SCI收錄的論文近400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省部級以上獎勵12項,授權專利10項。同時注意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在開發銀催化劑系列、功能分子篩和鋰電池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2000年發表SCI論文近100篇,四分之三發表在國外刊物上。科研力量雄厚,既有院士,又有一批年青的骨幹,其中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和教育部"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36名教師中,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45歲以下的佔60%以上。

電路與系統

該學科點1990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重點學科,1999年獲得"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是ASIC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96年來,得到"211工程"和校"985工程"的重點投資,承擔科研項目95項,總經費1600萬,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圖書一等獎等在內的各級獎勵16項,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SCI、EI論文250多篇。學科充分發揮我校文、理、醫綜合性大學的優勢,適應信息技術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發展趨勢,注重與醫學、生物等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已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基礎雄厚的學科方向。在醫學超聲信息處理、遙感系統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在人工神經網路、數字信息處理與系統設計等方面處於國內先進,並與生命科學、醫學結合逐步形成新的學科增長點。目前承擔著"973"、國家計委、航天部等多個重大項目。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該學科點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首批碩士、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1993年成立高分子科學系和高分子科學研究所。1994年建立國家教委開放實驗室,1999年被定為"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997年列為"211工程"學科建設項目。2000年被列為校"重中之重"建設學科點之一。

該學科點主持"973項目"1項,承擔"973項目"(工程組織)子課題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3項,"863項目"1項,"攀登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2項和重點項目2項及青年基金項目7項。在"九五"期間,已發表SCI論文220餘篇,申請專利29項。舉辦國際學術會議3次。1996年以來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三等獎3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篇。

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網址: http://www.meplab.fudan.e.cn

生理學

該學科點為原國家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為當前的前沿領域且著眼於重大疾病的基礎研究。

主編全國規劃教材《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著作。在研項目經費合計669萬元,已取得一系列創新研究成果,2000年獲中國高校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2001年申請發明專利3項。

學科點的主要研究方向如心肌重構機制的研究、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機制、血管新生的調控、膜蛋白相互作用機制等屬於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不但涉及到至今尚未解決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還與目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一些重大疾病密切相關。

人才梯隊基本形成,現有8名教授,7名副教授,其中包括2名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

神經生物學

1982年,原上海醫科大學成立了神經生物學教研室,1992年建立了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995年被評為博士點,1997年被定為"211工程"重點學科,1999年成為首批"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專業;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國內主辦和出版了《復旦神經生物學講座》,至今已有17年的歷史,1997年成立了跨多種學科的腦科學研究中心;2000年7月,成立了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現有的神經生物學學科。該學科被評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現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名,博士生導師10名。

近5年中,承擔"973"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重大或重點基金6項,總研究經費達1555.9萬。在SCI刊物上發表論文182篇。主編並出版研究生教學用《神經生物學》教材。

遺傳學

該學科點是於1961年在全國高校中建立的第一個遺傳學研究所發展而來。1988年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列入"211工程"和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學科建設涉及遺傳學研究所、遺傳和遺傳工程系、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81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基因治療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00年,人類新基因研究課題組被自然科學基金委選為首批"創新科研群體"。

承擔了"863"和"973"子項目15項,國家攀登項目2項,傑出青年基金3項,國家重大自然科學基金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8項以及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以基因工程技術產品為支撐組建了6個高科技公司,總資產達10億元以上。

5年來共發表SCI論文145篇,申報中國專利280項,國際PCT專利79項;舉辦了2次國際學術會議。有院士1名、"長江計劃"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

生態學

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維持過程與機制、外來種入侵、基因多樣性與轉基因生物安全和城市生態等為重點;以長江河口濕地與相鄰三角洲地區為主要研究區域。

在SCI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並被廣泛引用;獲兩項國家級獎勵,承擔多項國際合作和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每年科研經費和論文大幅增加。學術帶頭人及骨幹均擔任學術機構或刊物重要職務。

有11位博士生導師。該學科點以"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生物學國家級教學與科研人才培養基地"為依託,基礎設施精良。被列為校"985工程"重點學科。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該學科點源於1958年創立的半導體物理專業,是全國最早開始集成電路研究和教學的單位之一。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授予權及博士後流動站,並設"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建有"ASIC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自建重點學科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等獎項25項,專利18項。1996年來承擔"973"、"863"、省部級以上等科研項目100餘項,發表SCI、EI論文近200篇,出版專著8本。一系列科研成果已向"復旦微電子公司"、"上海華虹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等轉移,產生了顯著的效益。近年來,形成了"SOC設計方法和技術"和"超深亞微米/納米薄膜與器件技術和微機電系統"研究方向。

被列為校"985工程""重中之重"學科;已被正式批准在浦東建立"復旦-張江微電子研究院"。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該學科點成立於1927年,1981年被批准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4年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89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被列為"211工程"和校"985工程"扶植學科;目前在神經形態與神經再生、影像解剖與計算機三維重建、心血管形態與血流動力學、淋巴解剖與腫瘤淋巴轉移、肝臟學與樹突狀細胞研究、視網膜發育等前沿研究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九五"期間承擔科研項目24項,爭取經費600萬元,發表論文21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0部,

2. 低微材料物理是研究什麼的

《低維材料熱物理》將突出介紹低維材料熱物理性質特有的基本理論和實驗研究方法。全書結構安排如下:第一章簡要介紹三維材料的熱物理性質一般規律和常用測試技術,幫助讀者對材料熱物理研究快速入門;第二章介紹低維材料內的熱輸運過程,這是決定低維材料熱物理性質的基本理論;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別介紹二維材料、一維材料和零維材料的熱傳導性質;第六章介紹低維材料的比熱容;第七章介紹低維材料的熱膨脹性質;第八章介紹低維材料的熱發射性質;第九章介紹低維材料的熱電性質;第十章介紹低維材料熱物性的理論分析方法。該書是我國第一本專題介紹低維材料熱物理性質的著作,而同類書籍往往著墨於微/納米尺度傳熱、納米結構輸運等等,相比而言,《低維材料熱物理》可讀性更強,更切合實際。

關於熱輻射本質的理論,最早提出的「微粒說」,不能解釋「繞射」現象和光譜中的光色問題,隨後麥克斯威爾根據電磁場結構理論提出了「電磁波動說」,但也不能解釋輻射的所有現象。於是,根據20世紀初普朗克創建的「量子說」,在「能」的觀點上修改了過去的「微粒說」,認為單色光是由一群能量子即光子組成的,從而對「光電效應」、光譜中輻射能量的分布作出了解釋。但是,至今只用一種理論還不能解釋輻射的所有現象。輻射既具有波動特性,又具有量子特性。

3. 低維材料物理是研究什麼的

維數比三小的叫低維材料,具體來說是二維、 一維和零維材料。
二維材料,包括兩種材料的界面,或附著在基片上的薄膜.界面的深或膜層的厚度在納米量級。半導體量子阱屬二維材料。
一維材料,或稱量子線,線的粗細為納米量級.
零維材料,或稱量子點,它由少數原子或分子堆積而成,微粒的大小為納米量級.半導體和金屬的原子簇 (cluster)是典型的零維材料.
由於這些材料晶體結構的特異性,故而造成許多低維度材料展現非常奇特的物理現象。例如,這些材料中的電子被限制在一維的線性鏈或二維的平面上做傳輸,因而他們的導電性會在某一(或二)晶格方向特別好,而在其他方向導電性明顯較差。我們平時常見的銅線或金泊,是不是他們的導電性就只會在銅線線的方向或金泊平面的方向較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微小電子的世界,銅線或金泊仍然是三維的,電子的傳輸方向仍然是遵循古典的統計法則而四面八方都有可能。

4. 半導體物理和固體物理在研究方向上有什麼不同

固體物理主要介紹凝聚態物理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又稱材料物理(固體物理與材料科學合並)。
半導體物理主要介紹半導體基礎(晶體結構、能帶結構)主體(載流子)及應用(pn結,MIS結構,金屬半導體接觸)。
兩者聯系:
固體物理是基礎,很多問題如果在固體物理中學好,半導體物理學起來就會輕松許多。

5. 江潮的介紹

江潮:男, 1965年1月生。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現為國家納米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低維半導體納米結構的外延生長制備和物性研究。1989年和1998年分別獲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半導體研究所理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所學專業為半導體物理和材料。

6. 物理九大基本學科

力學
聲學
熱學
分子物理學
電磁學
光學
原子物理學
原子核物理學
固體物理學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以及它們的各種實際應用的科學.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是近代科學技術的主要源泉.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物理學研究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手段和精密測量方法,不但成為其它學科諸如天文學、化學、生物學、地學、醫學、農業科學和計量學等學科的組成部分,還推動了這些學科的發展.物理學還與其它學科相互滲透,產生了一系列交叉學科,如化學物理、生物物理、大氣物理、海洋物理、地球物理、天體物理等.
物理學也是各種技術學科和工程學科的共同基礎.在近代物理發展的基礎上,產生了許多新的技術學科,如核能與其它能源技術,半導體電子技術,材料科學等,從而有力的促進了生產技術的發展和變革.19世紀以來,人類歷史上的四次產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都是以對物理某些領域的基本規律認識的突破為前提的.當代,物理學科研究的突破不斷導致各種高新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從而在近代物理學與許多高科技學科之間形成一片相互交疊的基礎性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相結合的寬廣領域.物理學科與技術學科各自根據自身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領域的研究,既促進了物理學的發展和應用,又促進了高科技的發展和提高.
通常根據研究的物質運動形態和具體對象不同,物理學可主要分為如下幾個二級學科: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聲學、光學以及無線電物理,本專業的主要涉及光學、凝聚態物理和理論物理三個二級學科十學科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內容:
1.光信息存儲與顯示(光學)
X射線影像存儲材料和電子俘獲光存儲材料的制備、性能、存儲機理及其應用的研究;有機、無機電致發光材料的制備、傳輸機制、激發態過程的機理及其顯示器件的研究.
2.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物理(光學)
研究稀土發光、半導體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高能射線發光、上轉換發光、長余輝發光、白光LED照明、無汞熒光燈、光學薄膜基本設計、超聲、光存儲、有機發光、載流子傳輸材料、有機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材料等的制備;研究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機理、載流子傳輸機制等;研究發光二極體、無機有機薄膜電致發光器件、厚膜交/直流驅動軟屏、電子油墨(或電子紙)、光電探測器等光電子器件;研究這些材料和器件的新技術和新工藝以及它們的應用.
3.激光與光電檢測技術(光學)
主要研究各種激光與光電檢測方法、技術及其應用,包括激光干涉測量技術、光電感測技術、激光超聲技術、激光多普勒振動檢測技術、紅外檢測技術、激光掃描測量技術及微納米測量技術等.此外常規的無損檢測手段中光電技術的使用也是本領域的研究內容之一.
4.光信息傳輸與光信號處理(光學)
研究光在各種光纖和各種光波導中的傳輸特性,以及由它們構成的光纖通信系統與光纖感測系統.包括導波光學、非線性光纖光學、光纖通信系統;以及利用光纖構成的感測系統,比如電壓、電流、氣體等感測器和智能蒙皮、分布感測系統、生物光纖感測器等.並涉及到全光網路、全光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研究課題.
5.光物理(光學)
本研究方向在激光與原子、分子、團簇及凝聚態物質的相互作用、光學超快現象、光與生物體相互作用和THZ光的理論和應用等前沿課題上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激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用於激光探測等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希望在非線性光學、激光與原子分子相互作用、OCT、超快光物理、有機聚合物的光子學和THz物理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開拓和發展若干新的研究方向,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
6.稀土物理(凝聚態物理)
本方向研究凝聚態物質中稀土離子的能級和激發態過程.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稀土離子高能激發態的結構,輻射躍遷,無輻射躍遷,電子--聲子偶合,組合混雜,真空紫外激發的稀土發光材料中的物理問題.
7.納米結構與低維物理(凝聚態物理)
低維體系是研究小空間尺度的新的物理效應,已成為凝聚態物理最活躍和最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前言領域之一,它與物理、化學、生物、醫葯學、材料、電子學、光電子學、磁學、能源和環境等多學科交叉,該體系的能帶可人工剪裁性、表面界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隧穿效應等賦予它許多原來三維固體不具備的、內涵豐富而深刻的新現象、新效應、新規律,並廣泛地被用來開發具有新原理、新結構的固態電子、光電子器件.
8.固體發光(凝聚態物理)
固體發光是固體光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物體將吸收的能量轉化為光輻射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光致發光、陰極射線發光、高能射線發光、電致發光和生物發光等.固體發光有很多重要的應用,例如:照明光源、陰極射線等各種發光顯示器、高密度光存儲材料、核輻射探測等.近年來固體光學又有很多新的發展,諸如有機電致發光、多孔硅、低維體系、量子剪裁等.本研究方向瞄準學科前沿,主要開展了無機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及機理、發光存儲材料及機理、上轉換材料及機理等諸多有特色的研究工作.
9.數學物理與計算物理(理論物理)
數學物理學是以研究物理問題為目標的數學理論和數學方法.它探討物理現象的數學模型,即尋求物理現象的數學描述和詮釋和.從二十世紀開始,由於物理學內容的更新,數學物理也有了新的面貌.伴隨著對電磁理論,量子理論和引力場的深入研究,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數學物理成為研究物理現象的有力工具.隨著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數學物理中的許多問題可以通過數值計算來解決,由此發展起來的計算物理都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計算機直接模擬物理模型也成為重要的方法.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數學物理的幾何結構,大型物理體系的數值計算和並行演算法等.
10.凝聚態理論(理論物理)
理論物理的一個重要分支是凝聚態物理中的量子多體理論,它是應用現代多體理論和量子場論研究凝聚態物理中的新現象、揭示新現象中的物理本質.當前研究的主要方向:計算凝聚態物理,強關聯電子系統和介觀體系中的物理問題,低維量子系統中的電聲相互作用,凝聚物質中的量子輸運理論,以及非費米液體、自旋輸運和Mott相變等.

7. 朱邦芬的生平

朱邦芬1948年1月出生於上海,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81年獲清華大學固體物理學碩士學位,1981年3月至2000年1月先後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期間多次出訪,曾任美國UIUC等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2000年1月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2003年4月起被聘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系主任。2003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院士。現任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理論與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快報」副主編、「理論物理通訊」等刊物編委。 朱邦芬與黃昆先生一起確立了半導體超晶格光學聲子模式的理論,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黃朱模型」。這一系統理論引起了國際上普遍重視,多個著名實驗室設計實驗來檢驗黃朱模型。黃朱模型被國際學術界廣泛接受,在多本國外專著及研究生教材中有整節介紹。朱邦芬在第二十屆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作的40分鍾邀請報告,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在代表該領域最高學術水準的國際系列會議上作特邀報告。黃朱模型被廣泛用於研究低維半導體物理、材料與器件研究。
朱邦芬建立了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態波理論。在激子四分量旋量態波函數的基礎上,他指出只有一個分量對激子光躍遷有貢獻,給出了量子阱中正確的激子光躍遷選擇定則,成功地將實驗中觀測到h12a峰指派為輕空穴激子2p態。以後,他又研究空間反演不對稱性的量子阱系統的激子旋量態理論,解釋GaAs量子阱較體材料幾個量級增強的Pockels效應的實驗。
朱邦芬和黃昆等一起建立了一個系統的量子阱中拉曼散射的微觀理論,解決了宏觀對稱性分析不能解釋的疑難問題,證明了在體材料中禁戒的弗洛里希散射在量子阱中允許的原因主要在於輕重空穴混合,並給出聲子對稱性、電聲子互作用機制與光散射偏振配置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論所預言的外電場下拉曼散射特點,宇稱禁戒激子態對喇曼散射可能的重要貢獻,均被實驗證實。
朱邦芬提出時間域介觀物理概念,與他的學生一起,提出半導體中動力學Fano共振原理,預言激子穩化現象。他還在低維結構的電子態,輸運性質等其他多個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工作。他發表論文60餘篇,著作2本,編書3本,論文被他人引用870餘次。他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各一項,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兩項,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8. 半導體物理學的內容簡介

《半導體物理學(第7版)》較全面地論述了半導體物理的基礎知識。全書共13章,主要內容為:半導體的晶格結構和電子狀態;雜質和缺陷能級;載流子的統計分布;載流子的散射及電導問題;非平衡載流子的產生、復合及其運動規律;pn結;金屬和半導體的接觸;半導體表面及MIS結構;半導體異質結構;半導體的光、熱、磁、壓阻等物理現象和非晶態半導體。
《半導體物理學(第7版)》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科學與技術類微電子技術、半導體器件,以及集成電路設計等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相關專業的科技人員參考。

9. 李樹深的人物介紹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 ,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光電技術學院院長
李樹深,2011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半導體低維結構中的量子調控」學術帶頭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入選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11、12屆專家評審組成員。
1979年入河北師范大學物理系學習,1983年畢業。1983年至1993年在河北師范大學物理系工作。1989年先後在西南交通大學獲碩士學位。1994年考取中科院博士研究生,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曾先後在日本NEC電器株式會社築波研究所、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進行光電子器件相關性能預測研究。現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半導體學報》常務副主編,《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中英文刊、《物理學進展》、《物理》、科學出版社《半導體科學與技術》專著叢書編委,多種國內外核心期刊特約評審,黃昆半導體物理科學獎(基金會)秘書長。先後參加和主持國家八五、九五攀登計劃、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973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多項,2004年和2009年兩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近年來,在包括美國科學院院刊和美國物理評論快報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研究工作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其中包括國際著名半導體物理專家的綜述性論文),並被寫入專著。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維半導體物理及器件、光電子器件性能預測、固態量子信息。
2015年11月21日,發展中國家科學院(TWAS)第26屆院士大會上經TWAS提名委員會提名、全體參會TWAS院士選舉通過,李樹深正式成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士,任期為2016至2018年。

10. 朱邦芬的簡介

凝聚態物理學家。1948年生於上海市,原籍江蘇宜興。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81年獲清華大學固體物理碩士學位。現任清華大學教授,物理系主任。與黃昆先生提出的半導體超晶格光學聲子模型被國際上稱作「黃朱模型」,在多本國外專著及研究生教材中詳細介紹,帶動了該領域的發展;關於半導體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態理論和半導體超晶格拉曼散射的微觀理論,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現從事凝聚態物理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受限小量子系統物理和半導體超快光學過程理論。
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畢業(1970年)
清華大學固體物理學碩士學位(1981年),
朱邦芬與黃昆先生一起確立了半導體超晶格光學聲子模式的理論,被國際學術界命名為「黃朱模型」。這一系統理論引起了國際上普遍重視,多個著名實驗室設計實驗來檢驗黃朱模型。黃朱模型被國際學術界廣泛接受,在多本國外專著及研究生教材中有整節介紹。朱邦芬在第二十屆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作的40分鍾邀請報告,是中國學者第一次在代表該領域最高學術水準的國際系列會議上作特邀報告。黃朱模型被廣泛用於研究低維半導體物理、材料與器件研究。
朱邦芬建立了量子阱中激子旋量態波理論。在激子四分量旋量態波函數的基礎上,他指出只有一個分量對激子光躍遷有貢獻,給出了量子阱中正確的激子光躍遷選擇定則,成功地將實驗中觀測到h12a峰指派為輕空穴激子2p態。以後,他又研究空間反演不對稱性的量子阱系統的激子旋量態理論,解釋GaAs量子阱較體材料幾個量級增強的Pockels效應的實驗。
朱邦芬和黃昆等一起建立了一個系統的量子阱中拉曼散射的微觀理論,解決了宏觀對稱性分析不能解釋的疑難問題,證明了在體材料中禁戒的弗洛里希散射在量子阱中允許的原因主要在於輕重空穴混合,並給出聲子對稱性、電聲子互作用機制與光散射偏振配置三者之間的關系。理論所預言的外電場下拉曼散射特點,宇稱禁戒激子態對喇曼散射可能的重要貢獻,均被實驗證實。
朱邦芬提出時間域介觀物理概念,與他的學生一起,提出半導體中動力學Fano共振原理,預言激子穩化現象。他還在低維結構的電子態,輸運性質等其他多個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研究工作。他發表論文60餘篇,著作2本,編書3本,論文被他人引用870餘次。他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各一項,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兩項,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和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閱讀全文

與低維半導體物理研究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