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與推進的主戰場。大家都在說「要向四十分鍾要質量」,也就是說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大家都在嘗試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探究。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比較難組織好的,如果教師不講究教學藝術,老是採用單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慢慢變淡,只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欣賞學生 教法多樣化 分層次教學 注重溝通 激發興趣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課改的推行不但要求教師要吃透教材,還要有豐富的相關知識和良好的組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認知的方法,養成探究的習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要注重提高「有效性」。「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的「有效性」離不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教學有效性既指如何教,同時學得如何也是重要的考量標准。從教師角度來看,教師的有效教學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能提高學習效率,獲得學習結果,強化了學習體驗。那麼,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這是所有信息技術教師都關注的問題。下面來談談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幾點做法。
一、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學會欣賞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學會去贊賞學生。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多表揚學生,學會欣賞學生。例如,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耐心地加以指導,如果總是大聲責怪學生,學生往往會產生畏懼心理,就不敢大膽動手操作了,這樣會約束了學生的發展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要適當進行鼓勵和表揚,這樣不但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方法多樣化
信息技術不同於其它學科,有其很鮮明的特徵: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並重,包含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課時安排少,間隔周期長。我們不能完全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應該有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學生剛開始學習計算機,覺得計算機很神秘,並且覺得可以玩游戲,非常想學,但隨著教學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要理解、記憶,枯燥無味,難度增大,學生的興趣就慢慢地降下來。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結合新課程的要求,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並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常見的教學方法有:情境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操作完成法、興趣激勵法、游戲引路法等。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比如:在講《信息與信息技術》一課時,通過師生列舉生活中的各種信息實例來講解什麼是「信息」,信息和人們生活的關系。學生談生活中的實例,有話可說,而且易於理解。讓學生對「信息」概念有較深刻的理解。就拿每天大家都看電視來說,我們從電視上能獲取各種信息,如廣告、招生、天氣情況等信息。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很容易理解「信息就是對人們有用的消息」這個概念。這樣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將難懂的理論形象化;又如,在教學計算機的組成時,我拆開一台計算機,對主機內各個組成部分及作用逐一進行實物演示講解,讓學生對計算機的硬體有一個感官上的認識。在學習難掌握的操作時,教師首先進行演示,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操作步驟,然後再讓學生去操作,學習效果會更好。而對於比較簡單的操作,主要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可以讓優生輔導後進生,教師只作個別指導。
三、採用分層次教學,實現個性化學習
在教師系統講解保證每一個學生達到了本課基本要求後,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練習,練習的內容有容易的,也有難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自由選擇練習內容,這樣讓所有學生都有事做,就不會出現不會做在那兒玩的現象。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超前學習新知識或自學其他軟體,挖掘其潛在能力,實現個性化學習。
四、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
在平時的教學,我很注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特別是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單純師生交流之外非常重要而有益的補充。在學生自主學習時,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向老師請教,同時也可以向同學求助。這樣,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得輕松,很願意去學習。這樣,自然地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五、藉助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現代課堂教學強調學生參與,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思考,豐富了他們的感性認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計算機多媒體的優勢,把教學內容通過文字、圖表、動畫等多種表現形式呈現,改善了傳統教師枯燥的板書和講解,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指法時,通過多媒體課件,能夠更清晰地講解如何進行正確的指法操作。首先通過展示手指分工圖,講解正確的手指分工,讓學生對雙手的分工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然後再通過播放指法操作示範錄像,讓學生對正確的操作加深感覺上的認識。這樣,再讓學生去練習指法,教學效果會更佳。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大家在教學中不斷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去創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貳』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物理教學能力
需要不斷開展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模式與方法,要學會創景導入模式和設疑引探模式,激發學生興趣,用任務驅動帶著學生走入物理殿堂。
『叄』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物理課堂教學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支持物理課堂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隨著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深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以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僅是豐富的資源,而且成為拓展人類思維的創造性工具。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課堂教學有利於素質教育的有效實施,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信息技術對於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結合多年來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應用信息技術讓物理課堂教學優質高效,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與做法。
1、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加大信息容量,豐富學生的感知系統,有利於知識的形成。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通過大量事實及實驗進行分析、歸納而得來的,而這又需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感性認識為依託,但每個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同,感知能力不同,短時間內很難積累與教學相關的內容。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學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現象等現實生活中學生積累不多、比較貧乏的都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很好地展現出來,可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為他們進一步學習提供幫助。
例如:選修3-3《布朗運動》一節在學習時,由於水分子是微觀粒子,在具體的實驗中,用顯微鏡要想觀察到這些粒子是很困難的。如果讓學生觀察了布朗運動實驗的現象後,再利用信息技術應用軟體的三維動畫描繪出了實驗室的實驗裝置,並對「布朗運動實驗」中的水分子碰撞花粉粒進行了模擬演示,很大程度上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僅可以使學生知道微觀物質的存在性,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花粉粒的運動是由於水分子碰撞的緣故,從而確定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的反映,避免學生認為花粉粒運動就是分子運動的錯誤看法。
又如在拋體運動的教學中,有關飛機連續投彈,學生難於理解炸彈在空中的排列情況。若利用計算機技術模擬或錄相技術拍攝飛機「實際」投彈情景,讓學生在課堂上「看到」飛機投彈,便有利於學生很好地認識物理規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物理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創新慾望。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是創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變被迫、被動地學習為主動、創造性地學習。而興趣作為支配人們行為的動機,並非人的頭腦中固有的,為使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除了要在教學內容上挖掘外,還可以藉助一定的外部條件, 魯迅先生說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教育信息顯示的多樣化(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色彩、動畫等)、新穎、形象、直觀、藝術化的特點,可創設出悅耳、悅目、悅心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無疑會誘發學生感情上的參與,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索精神。
例如:在選修3-5「核能」部分教學時,教師從課件庫中調用原子彈、氫彈爆炸的照片,使學生了解核能的巨大威力,產生學習興趣,同時演示課件中核反應速度的方法和利用反應堆工作時釋放的熱能來發電的原理,再調用我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有關的資料及圖片,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核能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生動的實際情景,可以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好奇心, 同時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
3、利用信息技術強化物理實驗,增強實驗效果。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往往少不了演示實驗,實驗中的現象和過程能直觀、清晰、有效的展現是物理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物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在普通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於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盡人意。而結合利用信息技術製作成模擬演示實驗的課件,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選修3-4《機械波》這一章的學習中,由於機械波非常抽象且不便於實驗演示,對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吃力。教學時通過用波動演示器演示之後,針對學生最難於理解的機械波的傳播,機械波在傳播的過程中質點的振動情況、波的干涉等問題,利用信息技術製作課件來演示機械波的傳播、機械波在傳播時各質點的振動、波的干涉等幾個演示動畫的過程,演示效果既能動態演示也能靜態分析,使學生在學習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質點是如何運動的,波發生干涉時的加強區、減弱區是如何變化的以及質點的運動情況都有了深刻的認識。
4、信息技術為學生在物理教學的探究學習中提供了技術工具和環境氛圍。
新課程改革中,學生越來越多地參與探究性課題的研究,進而意識到他們自己所學知識與科學發展、社會生活的關聯。在探究過程中,他們不是機械地記憶信息,而是根據某項「任務」,自主搜尋、檢索、分析、組合與探究課題有關的資訊,從而達到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素養的目的。
「模擬物理實驗室」是一款平台軟體,可以支持物理學習和物理教學,特別適用於物理探究性學習。它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實驗器材完備的綜合性模擬實驗室。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真實」實驗體驗的基礎上,利用模擬實驗室進行綜合性的實驗研究,使課堂教學設計得到優化。
例如:在選修3-4「單擺」實驗中利用「模擬物理實驗室」軟體提供了一個單擺的實驗裝置,讓學生通過改變各種物理參數(如擺長、擺角、擺球質量、振幅等),並在擺動過程中隨時顯示擺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以及各時刻的瞬時數據形成的圖像,十分生動、直觀,使學生通過觀察認識了單擺振動過程中各個物理量的變化,並且總結出單擺周期與哪些因素(如擺球質量)無關,與哪些因素(如擺長、重力加速度)有關,有什麼樣的關系(周期公式)。
事實上,計算機模擬確實是現代科學研究中的一種先進方法,例如:模擬核試驗、計算機模擬氣象變化、模擬導彈運行軌跡、模擬橋梁受力情況等等。我們通過這類計算機模擬實驗,不僅使學生加深了認識,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讓學生初步學會了一種真正的科學研究方法。這對於培養21世紀的創新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5、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拓寬學習領域,改變學習方式。
傳統的物理課堂是封閉式的,教師、教材是學生的唯一知識源泉,而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的整合則突破了時空限制,可以通過網路隨地進行物理學習和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去交流和溝通。學生可以通過網路進行觀察、探究、製作等物理學習與實踐活動。所以說,網路拓寬了學生學習領域,增加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時機。學生不但可以從網路資源中看到、聽到各種信息,而且可以利用主題學習網站、博客、QQ、電子郵件等,使課堂探究性學習得到延伸。學生圍繞選題,通過網路資源,查找有關資料,整理自己的成果,寫成小論文在網上發布;也可利用電子郵件、BBS論壇等,圍繞探究的主題進行討論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斷,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相互解疑、爭辯和評價,相互合作解決各種問題。在網路上提出和設計研究課題,指導學生在現實生活和文字資料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然後利用網路進行跨時空交流。
例如:在必修2學習《宇宙航行》一節涉及萬有引力理論的實踐成就——航天事業的發展時,讓學生進行網上沖浪,使之了解中國及至世界航天事業發展的概況;如何為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利用網路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必將改變學生單一學習模式、大大提高學生在信息時代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信息素養。
6、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好方式。
例如:在選修3-2《電磁感應》一節的教學中,為了體現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增強學生對學習物理重要性的認識。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電和磁的多種應用,作為本節課的尾聲。學生通過色彩豐富的動態畫面,看到了電和磁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感受到了物理知識廣泛的應用前景,體驗到了物理學科對時代發展的深遠意義,從而極大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其德育效果遠遠勝過了空洞的說教,也使緊張的學習變得活潑、輕鬆了。
利用了信息技術後學生在物理學習的興趣上、在勤於動腦思考問題方面以及在思維方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感到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高於以前,表現在他們愛動腦筋,愛思考問題,更善於提問題。包括一些差生,都敢於質疑,都表現出很高的積極性,而且在思維方式上,學生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不僅愛思考,而且還逐漸學會了思考的方法。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可以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展,讓物理課堂教學優質高效,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相信通過我們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信息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強大功能必將會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肆』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物理教學的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的「超文本」功能,進行物理教學.
二、用多媒體技術的「放大」作用,進行物理教學.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擴大時空」作用,進行物理教學.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再現」作用,進行物理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模擬」作用,進行物理教學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
六、利用豐富的網路資源,搞好探究性學習.
『伍』 如何做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整合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能有效地落實三個維度的培養目標
1.創設物理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我在許多課程的教學中利用播放視頻動畫等激趣導學,很成功,深受學生喜愛。例如,在《牛頓第三定律》的教學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台灣專業拔河比賽的視頻」,這個多媒體資源是從網路下載的。激發了學生的極大學習熱情,要求我重播,當時我真實地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強化了我研究運用信息技術的信念。《怎樣分解力》的教學中,我也特別精心選擇一段視頻《印度女孩拉汽車》,收到激趣引思發問的良好效果。
2.使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有關的物理過程現象及變化,呈現研究問題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我在《自由落體運動規律》教學中,運用了清華同方教育技術研究院多媒體資源《自由落體頻閃照片的拍攝》,有效展現了拍攝情景、模擬拍攝、照片獲得過程,讓學生耳目一新,深受啟發,領略到科學方法。
3.跨越時空,增加信息量,開闊視野
我在實施《伽利略對落體運動的研究》的教與學時,把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並設計了一段穿越時空的對話,效果非常好。《怎樣分解力》的課件中更是選用了豐富的圖片、視頻,也自製了幻燈片,像南浦斜拉索大橋,天門山盤山路等圖片,「怎樣輕松拉汽車」的視頻,展現了物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以及物理在生產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二)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進行整合能有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進行整合要著眼於學生能力的提高,信息技術在整個教學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並將它有效地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這樣,學生就有了明確的目的,而「當一個人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並以它來推動自己的學習時,這種學習的目的就成為一種有力的動機」([美]奧蘇伯爾語)。有意義接受,不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識,而且能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我的教學案例《怎樣分解力》,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與多媒體資源庫,基本實現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動手能力、歸納知識等綜合能力。
二、如何做好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整合
根據加涅的學習階段理論,學生的學習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個系統而完整的信息加工過程,也是信息的攝取、加工、貯存和反饋的過程,即知識的知覺選擇、理解領會、記憶貯存和作業反饋的過程,特別是內部加工過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為此,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庫,廣泛收集多媒體資源,建立學校資源庫,把信息技術與在新課改中的合理運用,讓物理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定的問題情境之中,使之成為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
『陸』 如何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物理教學
1、通過多媒體教學,使物理教學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富有表現力,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求知慾,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真實反饋教學信息,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促使物理教學結果和質量的提高。
2、轉變教學理念,處理好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的關系。
3、著眼教學現實,明確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的關系。
4、著眼教學效果,處理好用與不用的關系。
『柒』 如何把信息技術應用到物理課堂教學中
盤錦市第三完全中學項悅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滲透到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給教師駕馭課堂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能夠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由於物理學科自身的特點,中學物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信息技術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在無力教學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而它的知識比較抽象,有很多同學覺得它們看不見也摸不到,更是難以想像,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科會失去興趣,而信息技術的加入能創設物理情境,並進一步優化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信息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整合物理學科教學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視頻技術、實物展台、多媒體投影儀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媒體,在物理實驗中具有直觀形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改變時空、動靜變化、,快慢可調、重復再現等功能,為以實驗為主要教學手段的物理學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對於整合物理學科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 、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以計算機網路為主的信息技術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機遇,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在有關物理的網站上學生可以查閱古今中外的物理學家的生平簡介、他們的故事和趣事、中國和世界物理的發展史、課堂自學題和趣味題、以及學習中的有關問題等,在網上可以自由的涉獵、開闊眼界、豐富知識、掌握許多終身受益的方法。
二、信息技術的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教師的職業,突出教師的作用和地位,強調教師的「教」,是以教師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的。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與「學」組成的對立統一體,「學」是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是為了學,「教學」即「教師教學生學」,把學生的「學」放在首位。信息技術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來了解物理這一門學科,聯系實際生活,打破了傳統課堂上老師為主導的模式,使學生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到物理的研究探索中來。使課堂的教學不再沉悶。信息技術的加入,讓學生產生了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與動力。
三、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
教育無法孤立的存在於社會之中,社會的進步促進這教育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及時了解到當前世界頂級物理學者的信息,也可以了解我國物理研究發展的趨勢,更可以了解到物理教育領域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只依靠課本來了解物理,他們所接觸到的物理不再是單純課本中若干年之前的論點,而是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的新觀點和理論依據,這也可以將實際與理論相結合,讓學生感到,在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也是必不可少了,將物理從單純書本學科這個狹小空間里脫離出來。
四、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能夠將抽象變為具體
物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實驗是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利用實驗課不僅可以讓學生記住某些相關結論、實驗步驟,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夠使學生透徹理解並且完全掌握產生實驗結論的過程。在物理課堂的演示實驗中,由於受到常規實驗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如本人在做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先用常規儀器按傳統實驗方法進行演示,由於常規實驗儀器的限制蠟燭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隨著物距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一現象不是很明顯,致使學生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不甚理解,並產生迷惑。此時我改為採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凸透鏡成像規律模擬實驗,演示物距從無窮遠至小於焦距的整個實驗過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變化的情況,整個模擬實驗過程流暢、直觀、明了,從而使學生對該實驗有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由此可知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整合,可以突破常規實驗儀器的局限性,所以我們應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特長,對那些難以觀察到的、復雜、困難的實驗進行模擬和提供幫助,成為常規實驗的補充,並把兩者結合起來,使實驗教學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從而有助於學生發現規律、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實驗技能水平。
五、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可以優化教學過程。
科學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課堂生動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潑輕松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接受快,課堂效果好。
(1)巧妙創設情景。利用多媒體,可以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又與學生實際緊密相連的生動的社會、文化、自然情景,形成一種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給學生多種刺激,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充分激發學生的多元智力來認識理解物理現象和本質,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促進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設計模擬實驗。有些物理實驗對其過程很難分步觀察與判斷,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模擬控制實驗的速度,調整教與學的進度,在教師與計算機的共同啟發下,達到實驗學習的目標。同時,模擬物理實驗能讓學生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和變化過程,明確觀察對象產生變化的現象和條件,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3)力求突破難點。教學中的難點,有些很難用傳統的方法讓學生理解突破,若用電腦模擬,往往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製作動畫來描述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或者一個物理過程,會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此時可以把靜止的圖片變成能夠運動的二維或三維動畫,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了解更為直觀,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4)整合已有知識。物理教學中經常要對不同時期學習的內容進行比較、歸納、概括、總結。在畢業班復習物理實驗時,如用常規手段進行復習,教師很難把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儀器裝置一一畫出,也不可能把做過的實驗全部重做一次。此時若利用電腦模擬,再現實驗裝置、實驗過程和現象,喚起學生對舊知識的回憶,有利於比較、加深理解記憶,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同時會節約大量時間。
六、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提倡主體性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是國際上教育改革的趨勢。主體性教育的過程,是教師引導下的學生獨立學習和自主活動的過程。按認知學習理論的觀點,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在這種互動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按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也可以選擇不同教學模式來學習,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自豪,滿足求知慾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應用多媒體課件,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認知作用,較好地實現了上述要求。
七、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學習效果和培養能力
如果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通過這樣多種感官刺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如果讓學生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的效果。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課堂信息量加大,學生易於接受,在愉快的氣氛、交互討論中掌握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相當明顯。
同時,應用計算機與網路的功能創設引入概念的情境、創設推導規律的情境、創設提出能夠逐步深入的問題情景、創設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外化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所設置的物理問題情景中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手段是輔助課堂教學,幫助教師完成「創設情景、激發動機、提出問題、建立圖景、引導討論、畫龍點睛」的極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為主」進行教學的基本思想,多媒體課件不僅僅有利於知識傳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創設情境進行能力培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應用課件創設物理情景、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
2、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物理過程,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3、應用多媒體課件分析圖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創設動態、變化的圖象,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事物總是運動變化的,事物的變化分為量變與質變,其中質變是突變,而量變就有一個過程,並且事物在量變的過程中質並不變。因此尋找變化中保持不變的部分,乃是把握事物本質的重要方法。
變化中不變以及在變化中求不變的思想是辯證思維在物理學中的重要體現,也是物理學的靈魂,貫穿於物理學始終,應用幾何畫板或其他教學軟體,展現動態圖景,幫助學生在探索本質、尋求真理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變化中求不變的意識,引導學生對物理問題進行哲學上的思考,從而培養他們「全面、本質看問題」的基本素質。
八、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應用可以切實解決課時矛盾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互動式網路等方式,可使教學過程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知識面更廣。學生們在這些動感學習環境中,對教學內容更容易領會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教學進度的加快,為學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習時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很多內容是很難通過說就能解決問題的,如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便是講一節課,學生也難以理解,反而只會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畏懼感。這些知識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大家看到模擬的直觀的情況,這不僅可以將內容講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長學生的見識。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可大大加快教學進度,從而節約大量時間。對於少數學生不能及時弄懂的內容可以反復播放,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
多媒體課件教學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隨時可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實驗步驟、指導學生學習或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學生在使用多媒體的課堂上,既能學習到「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踐操作技能,做到省時、高效,課時矛盾迎刃而解。
另外,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教學技術只是一種工具,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展示時,一定要考慮到它的工具性,而不能讓它成為教學的主題,使學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技術上,而不是教學內容上。否則的話,教學技術反倒成為干擾因素。因此,運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時,一定要努力防止和排除各種干擾,保證教學的有序進行。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計算機已作為教學過程中一種理想的認知工具,在教育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可以預見,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課件教學,將不僅是促進教學手段的變革,同時還必將促進關於教材的觀念與形式、教學方法與課堂教學結構的變革,進而促進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改革與發展。
『捌』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物理課
如何應用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物理課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程理念已慢慢滲入到基礎教育的課堂中,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實現課改目標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學科課程的有機整體中,成為課程的組成部分,從而使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整理、組合,相互融合,達到整體優化,以高效達成課程目標。
一、利用信息技術,演示物理學中奇特現象,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課堂教學中重要環節,讓學生更真切的了解物理現象,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物理現象是八年級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對物理學持久興趣的主要教學內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現象,如「冰凍狀態小金魚的復活」,「不同頻率的聲音」,「液氮下的幾個實驗」,「周遊世界的小水滴」,「紫外線與溴氧層」……如果不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來,普通中學的物理學實驗室根本無法完成,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標就會落不實處。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 模擬一些重要的,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能夠再現科學的真實性,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的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學生日常生活中難得一見的物理現象演示出來,能夠開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好奇。通過這種物理現象演示,更好地是實現了學生對知識的升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夠更直接地培養他們對科學的探究意識。
二、藉助於網路技術,發揮學生自主探究性實驗作用
新課程的理念中,注重對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培養,讓學生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體驗科學探究,親歷「科學家發現真理」的過程,並且把「過程與方法」作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傳統實驗中,因客觀性原因,物理實驗室中一方面由於諸多實驗室規章制度對學生操作諸多限制,怕發生意外和造成實驗儀器的損失;另一方面由於實驗環境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實驗結果往往和物理理論不相符,甚至出現試驗數據相反的情況,綜其結果,限制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縮小了學生實驗中發現問題的層面,使學生更多的按部就班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
藉助於網路技術,利用多媒體軟體教學,讓學生在網路環境下進行虛擬實驗室操作,則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傳統電學實驗課時,通常會告訴學生,電流表的接線柱不能接錯、電壓表不能超過量程、電池組不能短路等,並且很多實驗限制學生自己操作,這些規定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於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在網路環境下,倡導學生自主探討性實驗,既可保護儀器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並能把很多傳統實驗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現。例如在網路環境下利用「模擬物理實驗室」虛擬電學實驗室軟體(在線版網路軟體),能夠實現網路與物理學科教學的整合。學生在網路技術環境中進行多媒體實驗操作,通過網上人機對話,學生可以一邊操作一邊在網上暢游,與其他同學交流,共同獲取新知識。如果學生在網路虛擬實驗室遇到問題,就可以通過網路從其他同學那裡獲取相關信息,進行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利用網路自主學習,自主觀察模擬實驗,能夠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成果和學習方法。網路虛擬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全新全方位的開放性操作環境,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了虛擬世界的真實體驗。
信息技術與物理實驗教學整合,能夠培養學生自主模擬實驗、觀察實驗,並歸納、總結,抽象成所需知識的能力,從而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物理知識,提高對問題的發現創新能力,培養他們建立正確的科學世界觀。
三、 利用網路教學資源,實現物理教學互動,擴大教師學生探究知識的層面
信息網路時代,網路提供了豐富的多元化知識庫、資源庫、信息庫,網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逐漸成為一個現代教育工作者必備素質。網路資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易互動、針對性強等特點,例如:中國中小學教育教育資源庫物理學科、等都可謂是一間完整的中小學數字資源庫,它們很多能夠提供在線同步教學、課堂教案、優秀課件等多種資源,且藉助於網路論壇,可以實現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從而實現知識信息的交流共享。通過這種交流共享,可以實現知識信息的最優化,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物理課堂教學中,利用網路技術,進行物理實驗與網路整合的探究模式,在學生實驗探囊取物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自己創建網頁,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知識的延伸拓展整合到網頁上,通過教師對知識的分析、加工、整合,使教學內容變得更易於接受、興趣性強、有利於發揮學生創造性思維,通過理論與社會現實的結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建解,從而檢查學習效果,又能讓學生關注社會上的一些實際問題,並提出建議,也把「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提升了物理課堂學習的品味。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環境中進行學習, 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網路技術與物理學科的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學科教學、加大了學科信息容量,而且很好地提高了課堂四十五分鍾的教學效率。
四、挖掘信息技術潛在優勢,優化課堂教學
(一)了解物理學科發展時事形勢、把握教學動態:
我們通過Internet在官方權威網站上查看有關物理發展動態,可以做到在時事政策上緊跟形勢,在物理學科教學時作出及時調整。物理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大量的習題是必要的,但訂購的習題集往往又存在著題型偏舊、信息過時的缺點,這對於學生習題更新、掌握中考的習題形勢是不利的。為了克服這一缺點,我們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這一信息資源,從網路如上的物理試題中心、試題集錦欄目和其他一些重點中學網站試題庫上下載最新的試卷、搜集物理相關試題,用來給學生作為測試題和平時練習。實際情況證明:這些題目題型新穎、信息准確,對於啟發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增進學習交流、提高教學水平
網路的交互性給物理教師互相學習交流提供了機會。教師可以一方面利用電子郵件與有關專家進行交流,學習前沿的理論知識,獲取名教師的經典教案;另一方面還可以參與網上的教師繼續教育和參與一系列教育門戶網站的教育論壇,如在我們可以與重點學校的名師專家探討物理教育應培養怎樣的人才的教育論壇我們可以與各地的同行探討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對物理教學改革的看法,通過網上學習交流,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五、總結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將信息技術引進教育領域將給學生、教師、學校帶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契機。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增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欣喜之餘,我們也應該注意到不能迷信信息技術,不能將過去的「人灌」改為「電灌」, 不能將計算機模擬代替學生的自主實驗,將學生的學習過程,思考、獲得知識的過程完全用課件來代替,必須能夠科學合理的安排。只有充分考慮到信息技術和物理學的學科特點,才能夠將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實現整合,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玖』 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在物理實驗教學中
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在物理實驗教學中
在世界教育改革風浪中,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已經成為最重要的議題。我國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在新課程中明確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目標與內容。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物理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規律和定律等都建立在實際實驗基礎上的。合理的利用電化教學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驗教學中優化實驗過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實物投影,提高演示實驗的可視度。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們經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實驗,但是演示實驗往往存在一個可視性不強的問題,很多學生在由於距離老師比較遠,觀察不到實驗現象。利用實物投影可以放大實驗器材,呈現良好的實驗效果。例如:在研究影響分子運動速度的實驗中,我們把盛有不同溫度水的燒杯放在實物投影的演示台上,在兩杯水中分別滴入一滴紅墨水,紅墨水在兩杯水中的擴散過程就非常清晰的展現在大屏幕上,每一位學生都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實驗現象。再例如:觀察電能表的實驗,電能表是演示實驗用器材,但是電能表上的數據比較小,電能表接入電路後表盤的轉動都是在演示實驗中不容易看清楚的。用實物投影這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把電能表接入電路後放在實物投影的演示台上,調解放大倍數就可以讓所有同學都能看清表盤數據並觀察實驗現象。彈性形變時物體的微小形變,
二、利用錄像,讓學生觀察到不容易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有一些實驗現象是在課堂中不容易演示的,我們可以通過用錄像播放一些成功實驗,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托里拆里實驗是用水銀做的,有的同學就會問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會怎麼樣呢?這個實驗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演示的,我們可以通過人教版所配製的錄像演示科研人員所做的實驗,通過觀察比三層樓還要高的水柱,極大加深了學生對大氣壓的認識。再例如:在學習物態變化這一部分時恰好是夏季,霧、霧淞、霜、雪、冰雹是絕對看不到的,雲、雨、露珠雖然能出現,但是在課堂中我們很難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直接觀察到。所以我們用錄像把這些自然現象濃縮在一個幾分鍾的片子里,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材料的各種性質、
三、利用計算機教學課件,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初中物理知識中有些物理現象、過程難以被剛剛接觸物理學科的學生想像,僅僅用語言的描述很難讓沒有感性認識的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清晰的概念。這些知識點往往成為學生的學習難點,而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對學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有很重要的幫助作用。我們用計算機做的逼真的物理模擬,可以把抽象的規律和概念形象化,幫助學生擺脫思維障礙。例如:很多學生對聲波的形成和傳播過程難以理解,我們用flash工具做成一個演示課件,通過形象的模擬音叉的振動,放大的空氣中分子的疏密變化展現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聲波形成過程,大大降低了這個知識點的難度,促進學生對聲波形成和傳播過程的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現象、磁體的磁化過程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把抽象的原理變得形象生動,易於理解。
四、復習階段,計算機教學課件再現實驗過程,提高復習效率
在復習階段,免不了要復習實驗。如果把實驗重新做一遍就會費時費力,而我們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再現實驗過程,就會大大節省實驗時間,同樣再現實驗過程,達到復習效果。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實驗,在復習時我們把各個因素對浮力大小的影響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再現,學生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重新回顧實驗的過程,再次總結實驗規律,提高復習的效率。影響物體吸收熱量多少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理想實驗、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實驗等實驗的復習均可以採取這種方法。
五、要把握好合理利用原則,不能用計算機教學課件全盤代替物理實驗
物理學科的特點就是通過對實驗的觀察並通過討論總結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實驗,能逐漸掌握觀察、實驗、類比、對比、轉換等方法,最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實驗活動,動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如果用多媒體把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實驗製作成動畫課件,上課時教師在熒幕上演示實驗過程,實驗效果也非常明顯。從表面上看教師上課容易了,教師在熒幕上指一指前面講一講好象把實驗過程講明白了,結論也非常清楚。但是學生沒有動手、動腦機會,一個很好的發現學習的機會就變成了電子版的填鴨式教學過程。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微機輔助教學課件不能全盤代替物理實際實驗。應該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製作或選擇優秀的適合的教學課件,把通過現有的實驗條件難以在課堂完成的實驗做成教學課件,起到輔助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
『拾』 如何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
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的方法,信息技術使物理課堂變得生動而豐富。1.創設逼真的學習情境。2. 解決教學重點、難 點。3.指導學生把計算機網路作為進行自主學習的工具。由於由於信息化技術的加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學生的學習方式呈現多種方式。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日益普及,們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樣,它也在影響並促進著們中小學教育的發展,並給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變革。
初中物理的新課程理念是: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初中物 理不是單單為了學知識而學物理。更注重的是學生能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如何指導、協助學生去解決問題,學生再利用找到的答案如何來解決相關的物理現象這一過程,使學生在經歷中獲得方法與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是使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學生逐步變成學習的主體,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種教學模式出發點是很好的,但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比如:學生生活經驗匱乏,發現不了問題。研究問題的過程費時間,規定課時完成不了。還有些物理現象比較復雜,學生難以理解其本質等等。
實物投影的最大優點是可視性很好,很適合班級授課,它可以把微小的實驗放大很多倍,使教室的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得到。所以有些實驗即使器材比較小,可視性差一點也是可以演示的。比如:酒精和水混合體積變小。這些需要用到量筒的實驗。放大後的讀數清晰可見。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率,學生也看得清楚,學得明白。另外,在處理習題或實驗數據時,實物投影的作用更加突出。就像物理的探究實驗需要分析數據,需要全班進行交流。如果沒有這個設備,就只好抄在小黑板上,很慢。而且只能抄少量的幾組。採用實物投影後,就可以把學生的數據直接投過來,一目瞭然,不僅便捷還易於分析。
大大提高了上課的效果和效率。處理習題就更加方便了,學生在作習題時難免會有錯誤,有些錯誤具有普遍性,需要一起來注意。原來只能把錯誤拿出來在黑板上改比較慢,而且不是「原裝」的錯誤,學生不是很在意。用投影之後,學生爭先恐後的把自己的練習放到前面。全班同學一起批改,批的比老師還認真,一點點問題都能挑出來,效果非常好。 總體看來,由於由於信息化技術的加入,使教師的教學方法更為多樣,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對與物理教學來說,信息化技術只是教學一種輔助手段,它是不能取代物理實驗教學的。
以上談到的僅僅是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應用階段(CAI)和計算機輔助學生學習的學習階段 (CAL),其形式是利用課件等形式來改進、優化教學過程和利用計算機作為輔助學生學習的工具。就是利用信息化技術變成教師教的工具再變成學生學的工具。在這個階段中,教學目標會逐步轉向以學為主。而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的最佳狀態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此階段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 如何使學生能在網路環境下有效的進行學習。
關於這種教學模式的建立,國內外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其實大家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也曾經嘗試過。但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於是找了《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課,教學重點就是新能源和常規能源的開發利用情況。上課前的准備工作很重要。要使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就必須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任務,所以要分組,先給全班分成兩大組,一組研究常規能源的利用,另一組是研究新能源的,具體每一組要研究什麼,有哪些方面,由老師給出大概要求,由每一組的組長負責把任務分到每個同學,分到最後,可能是一兩個同學負責搜集水能的利用,還有同學負責編輯整理等。上課的時候,在收集材料的時候花費的時間很多,學生總覺得時間不夠,在交流的時候。
教師負責調控、切換電腦,各組同學一邊利用電腦給大家展示自己的內容,一邊講自己的觀點。課後總結一下,其實對於學生收獲最大的是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因為要自己查清楚,還要講給別人聽。所以覺得採取的這種方式,在查找資料這方面花費時間太多。還不如回家查,上課交流。所以,課程整合,需要加強校園網、區域網的建設,教師可以把資源進行重組,可以把作業等疑難題解答放到網上,使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看到。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網上課堂,開辟校園論壇,每個學校也建設自己的資源庫,一是方便教師的使用,減少時間的浪費,對於學生也可以進行比較方便的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