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義和幾何意義是什麼
物理意義:管內作穩定流動的理想液體具有壓力能、勢能和動能三種形式的能量,在適合限定條件的情況下,流場中的三種能量都可以相互轉換,但其總和卻保持不變,這三種能量統稱為機械能.。由此可以得出:伯努利方程在本質上是機械能的轉換與守恆。
幾何意義:給你一個不可壓縮的、無粘性流體的流動場,你將可以找出那個流動場的壓強場。也就是說,你可以知道每個點的壓強是多少。
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伯努利原理」。這是在流體力學的連續介質理論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學所採用的基本原理,其實質是流體的機械能守恆。即:動能+重力勢能+壓力勢能=常數。其最為著名的推論為:等高流動時,流速大,壓力就小。
(1)總壓的物理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舉例⒈
飛機為什麼能夠飛上天?因為機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飛機飛行時機翼周圍空氣的流線分布是指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的流線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線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機翼上方的壓強小,下方的壓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作用在機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應用舉例⒉
噴霧器是利用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製成的。讓空氣從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的壓強小,容器里液面上的空氣壓強大,液體就沿小孔下邊的細管升上來,從細管的上口流出後,空氣流的沖擊,被噴成霧狀。
應用舉例⒊
汽油發動機的化油器,與噴霧器的原理相同。化油器是向汽缸里供給燃料與空氣的混合物的裝置,構造原理是指當汽缸里的活塞做吸氣沖程時,空氣被吸入管內,在流經管的狹窄部分時流速大,壓強小,汽油就從安裝在狹窄部分的噴嘴流出,被噴成霧狀,形成油氣混合物進入汽缸。
應用舉例⒋
球類比賽中的「旋轉球」具有很大的威力。旋轉球和不轉球的飛行軌跡不同,是因為球的周圍空氣流動情況不同造成的。不轉球水平向左運動時周圍空氣的流線。球的上方和下方流線對稱,流速相同,上下不產生壓強差。再考慮球的旋轉,轉動軸通過球心且平行於地面,球逆時針旋轉。
球旋轉時會帶動周圍得空氣跟著它一起旋轉,至使球的下方空氣的流速增大,上方的流速減小,球下方的流速大,壓強小,上方的流速小,壓強大。跟不轉球相比,旋轉球因為旋轉而受到向下的力,飛行軌跡要向下彎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伯努利原理
❷ 伯努利方程中各項意義是什麼
伯努利方程:p+ρgz+(1/2)*ρv^2=C
式中p、ρ、v分別為流體的壓強、密度和速度;z為鉛垂高度;g為重力加速度。
上式各項分別表示單位體積流體的壓力能p、重力勢能ρgz和動能(1/2)*ρv^2,在沿流線運動過程中,總和保持不變,即總能量守恆。
但各流線之間總能量(即上式中的常量值)可能不同。對於氣體,可忽略重力,方程簡化為p+(1/2)*ρv^2=常量(p0),各項分別稱為靜壓、動壓和總壓。
顯然,流動中速度增大,壓強就減小;速度減小,壓強就增大;速度降為零,壓強就達到最大(理論上應等於總壓)。
(2)總壓的物理意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應用舉例⒈
飛機為什麼能夠飛上天?因為機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飛機飛行時機翼周圍空氣的流線分布是指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的流線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線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機翼上方的壓強小,下方的壓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作用在機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應用舉例⒉
噴霧器是利用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製成的。讓空氣從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的壓強小,容器里液面上的空氣壓強大,液體就沿小孔下邊的細管升上來,從細管的上口流出後,空氣流的沖擊,被噴成霧狀。
❸ 壓強的物理意義壓強有什麼物理意義
1、意義: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3、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4、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❹ 壓強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壓強的物理意義是表示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垂直壓在物體上的力叫做壓力.壓力的方向與接觸面垂直.物理學中把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pa=1N/㎡物理意義表示這個物體每平方米受到的壓力為1N以上是壓強的物理意義全部內容。
壓強的概念
壓強的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壓強的物理意義用於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強的單位國際單位:帕斯卡(Pa)1Pa=1N/m21Pa有多大大概相當於一張報紙平鋪時對桌面的壓強。常用單位還有kPa、MPk1MPk=103kPa=106Pa。
❺ 7.4總壓對相對揮發度有何影響 a的物理意義
相對揮發度是指溶液中易揮發組分的揮發度對難揮發組分的揮發度之比,以α表示。它表示氣相中兩組分的摩爾分數比為與之成平衡的液相中兩組分摩爾分數比的α倍。
❻ 壓強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物體受到力的作用產生壓力,而只要某物體對另一物體表面有壓力,就存在壓強,同理,水由於受到重力作用對容器底部有壓力,因此水對容器底部存在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對容器壁有壓力,因此液體對容器壁也存在壓強。
馬德堡半球實驗:
1654年5月8日,馬德堡市有一大批人圍在實驗場上。每個人各執己見,有的支持格里克市長,希望實驗成功;有的斷言實驗會失敗;人們在議論著,在爭論著;在預言著;格里克和助手當眾把這個黃銅的半球殼中間墊上橡皮圈;再把兩個半球殼灌滿水後合在一起;然後把水全部抽出,使球內形成真空。
最後,把氣嘴上的龍頭擰緊封閉。這時,周圍的大氣把兩個半球緊緊地壓在一起。格里克一揮手,四個馬夫牽來八匹高頭大馬,在球的兩邊各拴四匹。格里克一聲令下,四個馬夫揚鞭催馬、背道而拉。通過這次「大型實驗」,人們都終於相信有真空;有大氣;大氣有壓力;大氣壓很驚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壓強
❼ 物理中什麼叫壓力
力:
定義: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 國際單位: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這是為了紀念英國科學家伊薩克·牛頓而命名的。
根據力的效果可分為拉力、張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
壓力:垂直作用於流體或固體界面單位面積上的力。
界面可以是指流體內部任意劃分的分離面,也可以是流體與固體之間的接觸面。任意流體元表面都受到來自外界的作用力,稱表面力。
對於流體質點所受的表面力,可以用通過該點任意3個互相垂直表面(其外法線方向分別為x、y、z)上的應力表示。σx、σy、σz為3個面上的法應力,由於流體不承受拉力,法應力必為負值,即指向內法線方向。τxy、τyx、τyz、τzy、vzx、τxz為剪應力(如vxy為垂直y表面上沿x方向應力),即流體層之間的摩擦應力或粘性應力,取決於流動狀態。若流體處於靜止狀態,或雖處於運動狀態,但流體是理想的(即完全忽略其粘性),則所有剪應力都為零,流體質點僅承受各方向相等的法應力。對於運動的粘性流體,6個剪應力不會同時為零,3個法應力也不會都相等,通常定義質點壓力為3個法應力平均值的負值,即p=-(1/3)(σx+σy+σz),同樣是與方向無關的。運動流體中質點實際承受的壓力為靜壓。若流體速度為v,當流體等熵地減速至零時所能具有的壓力稱為總壓。(1/2)ρvsup>2(ρ為密度)具有壓強量綱,可視為流體具有的一種潛在的壓力,稱為動壓。根據伯努利方程,不可壓縮流體的總壓等於靜壓與動壓之和。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為帕斯卡(簡稱帕),1帕=1牛頓/米2。標准條件【溫度T=288.15開(K),空氣密度ρ=1.225千克/立方米】下海平面高度大氣壓力為101325帕,稱為標准大氣壓。工業上採用1千克力/厘米2為1個工程大氣壓,其值為98066.5帕。氣象學中定義106達因/厘米2為1巴,1巴=105帕,接近1個標准大氣壓。流體的壓力與溫度、密度等參數有關。理想氣體壓力p=ρRT,式中R為氣體常數,與氣體種類有關,空氣的R=287.0焦/(千克·開/攝氏度)【J/(kg·K/℃)】。液體壓力隨密度而增加。
❽ 高二物理必修二知識點
一、固體
1、晶體:外觀上有規則的幾何外形,有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為各向異
2、非晶體:外觀沒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無確定的熔點,一些物理性質表現為各向同性
①判斷物質是晶體還是非晶體的主要依據是有無固定的熔點
②晶體與非晶體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晶體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晶體(石英→玻璃)
3、單晶體多晶體
如果一個物體就是一個完整的晶體,如食鹽小顆粒,這樣的晶體就是單晶體(單晶硅、單晶鍺)
如果整個物體是由許多雜亂無章的小晶體排列而成,這樣的物體叫做多晶體,多晶體沒有規則的幾何外形,但同單晶體一樣,仍有確定的熔點。
二、液體
1、表面張力:當表面層的分子比液體內部稀疏時,分子間距比內部大,表面層的分子表現為引力。如露珠
2、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各向異性,可自由移動,位置無序,具有流動性
各向異性:分子的排列從某個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齊的,從另一方向看去則是雜亂無章的
三:飽和汽與飽和汽壓
①汽化
汽化: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
1、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
2、液體在沸騰過程中要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一溫度叫沸點。不同物質的沸點是不同的。而且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大氣壓越大,沸點也就越高。
②飽和汽與飽和汽壓
飽和汽:與液體處於動態平衡的蒸汽叫做飽和汽。沒有達到飽和狀態的蒸汽叫做未飽和汽。
飽和汽壓: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汽的壓強是一定的,叫做飽和汽壓。未飽和汽的壓強小於飽和汽壓。
1、飽和汽壓只是指空氣中這種液體蒸汽的分氣壓,與其它氣體的壓強無關。
2、飽和汽壓與溫度和物質種類有關。
四:物態變化中的能量交換
①熔化熱
1、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而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注意:晶體在熔化和凝固的過程中溫度不變,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凝固的過程中溫度不斷降低。
2、熔化熱:某種晶體熔化過程中所需的能量(Q)與其質量(m)之比叫做這種晶體的熔化熱。
I、用λ表示晶體的熔化熱,則λ=Q/m,在國際單位中熔化熱的單位是焦爾/千克(J/Kg)。
II、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增大分子勢能,破壞晶體結構,變為液態。所以熔化熱與晶體的質量無關,只取決於晶體的種類。
III、一定質量的晶體,熔化時吸收的熱量與凝固時放出的熱量相等。
注意:非晶體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會不斷變化,而不同溫度下非晶體由固態變為液態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化熱。
②汽化熱
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而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2、汽化熱:某種液體汽化成同溫度的氣體時所需要的能量(Q)與其質量(m)之比叫這種物質在這一溫度下的汽化熱。用L表示汽化熱,則L=Q/m,在國際單位制中汽化熱的單位是焦爾/千克(J/Kg)。
I、液體汽化時,液體分子離開液體表面成為氣體分子,要克服其它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能量。
II、一定質量的物質,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汽化時吸收的熱量與液化時放出的熱量相等。
III、液體的汽化熱與液體的物質種類、液體的溫度、外界壓強均有關。
認識靜電
一、靜電現象
1、了解常見的靜電現象。
2、靜電的產生
(1)摩擦起電:用絲綢摩擦的玻璃棒帶正電,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帶負電。
(2)接觸起電:(3)感應起電:
3、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
二、物質的電性及電荷守恆定律
1、物質的原子結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組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以及環繞原子核運動的帶負電的電子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在一般情況下,物體內部的原子中電子的數目等於質子的數目,整個物體不帶電,呈電中性。
2、電荷守恆定律:任何孤立系統的電荷總數保持不變。在一個系統的內部,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系統的總的電荷時不改變的。
3、用物質的原子結構和電荷守恆定律分析靜電現象
(1)分析摩擦起電(2)分析接觸起電(3)分析感應起電
4、物體帶電的本質:電荷發生轉移的過程,電荷並沒有產生或消失。
第二節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一、電荷量和點電荷
1、電荷量:物體所帶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簡稱電量。單位為庫侖,簡稱庫,用符號C表示。
2、點電荷:帶電體的形狀、大小及電荷量分布對相互作用力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把帶電體簡化為一個點,並稱之為點電荷。
二、電荷量的檢驗
1、檢測儀器:驗電器
2、了解驗電器的工作原理
三、庫侖定律
1、內容:在真空中兩個靜止的點電荷間相互作用的庫侖力跟它們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2、大小:
方向:在兩個電電荷的連線上,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3、公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
4、成立條件
①真空中(空氣中也近似成立),②點電荷
第三節電場及其描述
一、電場
1、電場:電荷的周圍存在著電場,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周圍的電場發生的。
2、電場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
3、電場力: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作用力,這種力叫電場力
電荷間的靜電力就是一個電荷受到另一個電荷激發電場的作用力。
電勢差
電勢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於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電場中兩點的電勢之差叫電勢差,依教材要求,電勢差都取絕對值,知道了電勢差的絕對值,要比較哪個點的電勢高,需根據電場力對電荷做功的正負判斷,或者是由這兩點在電場線上的位置判斷。
電流之所以能夠在導線中流動,也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勢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通常用字母V代表電壓。
電源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
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符號:V)測量。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
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和。
公式:ΣU=U1+U2
並聯電路電壓規律:
並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且等於電源電壓。
公式:ΣU=U1=U2
歐姆定律:U=IR(I為電流,R是電阻)但是這個公式只適用於純電阻電路。
串聯電壓之關系,總壓等於分壓和,U=U1+U2。
並聯電壓之特點,支壓都等電源壓,U=U1=U2
1。關系式:U=Ed或者E=U/d。後者的物理意義:勻強電場中場強在數值上等於沿電場方向通過單位距離的電勢差(電勢降落)。
2。適用條件:只有在勻強電場中才有這個關系。
3。注意:式中d是指沿電場方向兩點間的距離。
1。定義:電場中電勢相等的點組成的面(平面或曲面)叫做等勢面。
2。特點:
①等勢面與電場線一定處處正交;
②在同一等勢面上移動電荷時,電場力不做功;
③電場線總是從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
④任意兩個電勢不相同的等勢面既不會相交,也不會相切;
⑤等差等勢面越密的地方電場線越密。
一、電源和電流
1、電流產生的條件:
(1)導體內有大量自由電荷(金屬導體——自由電子;電解質溶液——正負離子;導電氣體——正負離子和電子)
(2)導體兩端存在電勢差(電壓)
(3)導體中存在持續電流的條件:是保持導體兩端的電勢差。
2電流的方向
電流可以由正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也可以是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也可以是由正負電荷同時定向移動形成。習慣上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
說明:
(1)負電荷沿某一方向運動和等量的正電荷沿相反方向運動產生的效果相同。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方向相反。
(2)電流有方向但電流強度不是矢量。
(3)方向不隨時間而改變的電流叫直流;方向和強度都不隨時間改變的電流叫做恆定電流。通常所說的直流常常指的是恆定電流。
二、電動勢
1、電源
(1)電源是通過非靜電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勢能的裝置。
(2)非靜電力在電源中所起的作用:是把正電荷由負極搬運到正極,同時在該過程中非靜電力做功,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勢能。
【注意】在不同的電源中,是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
2、電動勢
(1)定義:在電源內部,非靜電力所做的功W與被移送的電荷q的比值叫電源的電動勢。
(2)定義式:E=W/q
(3)物理意義:表示電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靜電力做功)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大小。電動勢越大,電路中每通過1C電量時,電源將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數值就越多。
【注意】:①電動勢的大小由電源中非靜電力的特性(電源本身)決定,跟電源的體積、外電路無關。
②電動勢在數值上等於電源沒有接入電路時,電源兩極間的電壓。
③電動勢在數值上等於非靜電力把1C電量的正電荷在電源內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所做的功。
3、電源(池)的幾個重要參數
①電動勢:它取決於電池的正負極材料及電解液的化學性質,與電池的大小無關。
②內阻(r):電源內部的電阻。
③容量:電池放電時能輸出的總電荷量。其單位是:A·h,mA·h。
【注意】:對同一種電池來說,體積越大,容量越大,內阻越小。
【學習方法】
及時完成學習任務
進入高二,同學們應該適時調整學習時間,要注意當天的學習任務要當天完成,不能留下問題,免得積少成多,問題越多,學習壓力越大,這樣會影響到學好物理的信心。
總的來說,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嚴密而完整,知識的系統性較強。因此,應注重掌握系統的知識、培養研究問題的方法。
重視實驗,勤於實驗
電學實驗是高中物理的難點,也是高考常考的內容,因此一定要學好這部分的內容。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有能力的同學可以自己設計一些實驗,並且到實驗室進行驗證。這對實驗能力的提高是很大的幫助。
聽講與自學相結合
較之高一、高二的教學內容多,課堂容量大,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聽教師的講解,跟上教師的思路。上課認真聽,是同學們學習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聽課中要積極思考,不斷地給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聽講獲得解答。要達到課堂的高效率,必須在課前進行預習,預習時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預習既增加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審題能力。久而久之,同學們的自學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定期復習總結
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定期復習總結的好習慣。復習不是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升華提高的過程。一是當天復習,這是高效省時的學習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復習,明確每章知識的主幹線,掌握其知識結構,使知識系統化。找出節與節之間、章與章之間的聯系,建立新的認識結構和知識系統。既鞏固和加深了所學知識,又學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單純需要記憶的內容不多,多數需要理解。通過系統有效的復習,就會發現,厚厚的物理教科書其實是「很薄的」。要試著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盡快改變不良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1、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
(1)通過認真審題,確定研究對象。
(2)採用隔離體法,正確受力分析。
(3)建立坐標系,正交分解力。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5)統一單位,求出答案。
2、解決連接體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選取的研究對象。選取研究對象時可採取「先整體,後隔離」或「分別隔離」等方法。一般當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時,可當作整體研究,當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時,要分別隔離研究。
(2)對選取的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依據牛頓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求出答案。
3、解決臨界問題的基本方法是:
(1)要詳細分析物理過程,根據條件變化或隨著過程進行引起的受力情況和運動狀態變化,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
(2)在某些物理過程比較復雜的情況下,用極限分析的方法可以盡快找到臨界狀態和臨界條件。
易錯現象:
(1)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用拉力F直接拉物體與用一重力為F的物體拉該物體所產生的加速度是一樣的。
(2)在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組成的系統在豎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時支持力等於重力。
(3)在加速系統中,有些同學錯誤地認為兩物體要產生相對滑動拉力必須克服它們之間的靜摩擦力。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就不變)
4、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生而產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量為1kg的物體產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1、根據靜電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和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應用有:
靜電復印、靜電除塵、靜電噴漆、靜電植絨,靜電噴葯等。
2、利用高壓靜電產生的電場,應用有:靜電保鮮、靜電滅菌、作物種子處理等。
3、利用靜電放電產生的臭氧、無菌消毒等
雷電是自然界發生的大規模靜電放電現象,可產生大量的臭氧,並可以使大氣中的氮合成為氨,供給植物營養。
4、防止靜電的主要途徑:
(1)避免產生靜電。如在可能情況下選用不容易產生靜電的材料。
(2)避免靜電的積累。產生靜電要設法導走,如增加空氣濕度,接地等。
❾ 在風機中動壓,靜壓,總壓有什麼區別
總壓或者說全壓,是動壓與靜壓之和。動壓,就是指流體經葉片後所獲得的動能,是速度能頭。在葉輪上說的靜壓和和平常說的流體由重力產生的靜壓意義不同。這里的靜壓是由於葉片對流體產生的葉片後與葉片前的壓力差。與葉片的速度有關。還與葉片進出口管道的幾何尺寸有關,可以理解為斷面的變化而引起的壓力能的變化。當然,對於靜壓與動壓的所佔全壓的比例,還與葉片的型式有關。
常說風機的靜壓按理說應該是指總壓。但在實際考慮上,一般都會想到是靜壓。因為這部分獲得的壓力差能頭是最有利的,而盡量避免由速度能轉化為壓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