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論述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有哪些影響
不良地質現象對工程建設會造成常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基塌陷等影響。
由地球的外營力和內營力作用所產生的、對工程建築造成危害的地質作用和現象,稱為不良地質現象,也稱為物理地質現象自然界中,對工程建築造成危害的地質作用和現象很多,如斷層、滑坡、崩塌、岩溶、潛蝕、地震、泥石流、風化、凍脹、融陷、地表侵蝕等。
物理地質現象的調查內容有調查滑坡、崩塌、蠕變、泥石流、岩體風化、凍土等的分布位置、形態特徵、規律、類型和發育程度,分析產生的原因、發展趨勢和對工程建設可能產生的影響。
概念
物理地質現象是指大量的地質變遷現象,地質現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積層)、軟弱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凍土、水害、采空區以及強震區(高地應力)等地震次級災害。
天然地震是地球構造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一次強烈地震的發生通常伴隨大規模的地震斷層或其他地表破壞現象的出現,建築物倒塌、堤壩裂縫等。
㈡ 地球物理學的研究包括哪些內容
地球物理學 (geophysics) 是地球科學的主要學科,用物理學的方法和原理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動力,研究范圍包括地球的水圈和大氣層。 地球物理學研究廣泛系列的地質現象,包括地球內部的溫度分布;地磁場的起源、架構和變化;大陸地殼大尺度的特徵,諸如斷裂、大陸縫合線和大洋中脊。現代地球物理學研究延伸到地球大氣層外部的現象(例如,電離層電機效應〔ionospheric dynamo〕、極光放電〔auroral electrojets〕和磁層頂電流系統〔magnetopause current system〕),甚至延伸到其他行星及其衛星的物理性質。
㈢ 地質作用的分類
1、物理地質作用:
(1)內力地質作用:
內力地質作用的動力來自地球本身,並主要發生在地球內部,按其作用方式可分為地殼運動、岩漿作用、變質作用和地震作用四種。
地殼運動按其運動方向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形式。
水平方向的運動常使岩層受到擠壓產生褶皺,或使岩層拉張而破裂。垂直方向的構造運動會使地殼發生上升或下降,青藏高原數百萬年以來的隆升是垂直運動的表現。
(2)外力地質作用
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太陽熱輻射引起,主要發生在地殼的表層。一般按下面的程序進行:風化一剝蝕一搬運一沉積一固結成岩。主要包括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作用方式。
2、工程地質作用——人為地質作用:
工程地質作用或人為地質作用是指人類活動引起的地質效應。例如,采礦特別是露天開采穆動大量岩體會引起地表變形、崩塌和滑坡;人類在開採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時因岩土層疏干排水會造成地面沉降;特別是興建水利工程,會造成土地淹沒、鹽漬化、沼澤化或是庫岸滑坡、水庫地震。
(3)物理地質現象包括哪些地質現象擴展閱讀
產生地質作用的能量主要是內能和外能,內能是來源於地球本身的能源系統,主要有地內熱能、重力能、地球旋轉能、化學能和結晶能;外能則是指來源於地球以外的能源,主要有太陽輻射熱、位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
①放射性熱能是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蛻變而產生的。
②重力分異產生的熱能是地球物質在地心引力作用下按不同比重發生分異的過程中,釋放出的位能轉化成的熱能。
③沖擊、壓縮產生的熱能是地球在由星際物質聚積而成的過程中,微星體以高速沖擊地球時巨大動能轉變而來的。
另外原始地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壓縮,體積逐漸收縮而產生壓縮熱。此外,地球內部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結晶時會釋放熱,構造運動的機械能也可以轉為熱能。
據計算,地內每年產生的熱總量與經地表每年散失的總熱量相抵後還有剩餘,這部分剩餘熱能便是岩漿活動和變質作用的主要能量來源。
㈣ 物理地質現象包括哪些地質現象
物理地質現象指的是動力地質現象,是物理作用引起的,一般就是岩石變形的相關現象,例如斷裂、褶皺、物理風化等等
㈤ 地質作用有哪些類型,各大類型有哪些作用方式,其特徵呢
地質作用有哪些類型,各大類型有哪些作用方式,其特徵呢?
地質作用的類型有哪些啊?
1、內力地質作用:內力地質作用的動力來自地球本身,並主要發生在地球內部。是由地球內動力所引起的地殼岩石發生變形、變位(如彎曲、錯斷等)的機械運動。
2、外力地質作用:外力地質作用主要由太陽熱輻射引起,主要發生在地殼的表層。一般按下面的程序進行:風化一剝蝕一搬運一沉積一固結成岩。
3、人為地質作用:例如,采礦特別是露天開采穆動大量岩體會引起地表變形、崩塌和滑坡;人類在開採石油、天然氣和地下水時因岩土層疏干排水會造成地面沉降等。
(5)物理地質現象包括哪些地質現象擴展閱讀
地質作用可能產生的災害: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體由於某種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向下滑動的現象。
2、崩塌:是指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的回地質現象。
3、泥石流:是山區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於降水而形成的一種帶大量泥沙、石塊等固體物質條件的特殊洪流。識別:中游溝身長不對稱,參差不齊;溝槽中構成跌水;形成多級階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體在自然或人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並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現象。
㈥ 地質現象有哪些
地質現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積層)、軟弱土、膨脹土、濕陷性黃土、凍土、水害、采空區以及強震區。
㈦ 地質作用有哪些,地質災害有哪些,泥石流,滑坡
地質作用主要分為構造運動、岩漿活動、地震作用、變質作用、風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和固結成岩作用等。
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泥石流是山區常見的一種自然地質災害,大都形成於溝谷和坡地,由於暴雨或冰湖、水庫等潰決而在溝谷或坡面產生的一種攜帶有大量泥砂、石塊等固體物質的特殊洪流,是一種危害性極強的地質災害.泥石流災害具有突然爆發、歷時短暫和破壞力強大的特點,是各種自然因素和人類工程活動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
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泥石流的形成通常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有物源條件、水源條件和特定的地貌條件
1、物源條件:系指物源區固體鬆散物的分布、類型、儲備量以及補給距離等,能提供大量的固體鬆散物.固體鬆散物的來源決定於地層岩性、風化作用和氣候條件等因素.
圖1-3 泥石流示意圖
物源條件主要受地質構造和岩性、新構造運動、不良物理地質作用、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的制約.在斷裂強烈發育帶,岩石破碎,易風化而處於不穩定狀態,從而為泥石流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岩石性質不僅決定著岩體破壞的難易和方式,而且還決定所形成泥石流的性質.
2、地形地貌條件:地形地貌條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內因和必要條件,它制約著泥石流的形成和運動,影響著泥石流的規模和特性.在泥石流的形成條件中,地形地貌條件是相對穩定的,其變化是緩慢的,同時在泥石流的活動過程中,也被再塑造.
地形地貌對泥石流的發生和發展主要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首先是通過溝床的地勢條件為泥石流提供位能,賦予泥石流一定的侵蝕、搬運和堆積的能量;同時在坡地或溝槽的一定演變階段內,提供足夠數量的水體和土體.溝谷的流域面積、溝床縱坡降、流域內山坡平均坡度、溝谷形態以及植被覆蓋情況等都對泥石流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泥石流的發生、發展和分布無不受到山地地貌特徵的影響.
泥石流活動的過程形成—運移—堆積就是地表一次破壞和塑造過程:平面呈一不對稱的啞鈴形成區和堆積區的形態極不穩定;形成區由條帶狀向樹枝狀發展;流通區在發展過程中相對穩定;堆積區由於流域內來沙量的增長而不斷擴展,進逼下游大河變形,導致河流改道.
3、水源條件:水不僅是泥石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固體物質的搬運介質.降雨歷程、降雨量以及降雨強度等對泥石流形成具有明顯的影響.
可能誘發泥石流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由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發程度和規模也在不斷發展.當人類活動違反自然規律時,必然引起大自然的報復,有些泥石流的發生就是由於人類不合理的開發而造成的.近年來,因為人為因素誘發的泥石流數量正在不斷增加.可能誘發泥石流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合理開挖:修建鐵路、公里、水渠以及其他工程建築的不合理開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鐵路以及其他建築活動時破壞了山坡表層而形成的.如香港多年來修建了許多大型工程和地面建築,幾乎每個工程都要劈山填海或填溝方可獲得合適的建築場地.1972年一次暴雨,使正在施工的挖掘工程現場120人死於滑坡造成的泥石流.
2、不合理的棄土、棄渣、採石:不合理的棄土、棄渣及採石等形成的泥石流事例很多.如四川冕寧縣瀘沽鐵礦漢羅溝,因不合理堆放棄土礦渣,1972年一場大雨暴發了礦山泥石流,沖出鬆散固體物質約10萬立方米,淤埋成昆鐵路300米和喜(德)——西(昌)公路250米,中斷行車,給交通運輸帶來嚴重損失.
3、濫伐亂墾:濫伐亂墾會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護、土體疏鬆、沖溝發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進而山坡穩定性破壞,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結果就很容易產生泥石流.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溝山上大耳頭,原是森林區,因毀林開荒,1976年發生泥石流毀壞下游的村莊、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當地群眾說:「山上開畝荒,山下沖個光」.
滑坡是斜坡岩土體在重力和水,以及其他外營力的作用下,沿某一薄弱結構面產生剪切破壞的一種不良地質現象,是自然作用或與人類活動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圖1-2).自然界中,無論是天然斜坡還是人工斜坡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斜坡一直處於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之中.
滑坡的形成與氣象水文、地層岩性、地質構造、地形地貌、外營力改造和人類工程活動等因素密切相關.鬆散土體和高陡的斜坡是形成滑坡的內因,河流沖刷及淘蝕是產生滑坡的外因,人類工程活動和降雨是發生滑坡的主要誘發因素.
1、地層岩性:岩、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通常,各類岩、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松軟,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易發生變化的岩、土,如鬆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岩、泥岩、煤系地層、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軟硬相間的岩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理面、岩性界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只有處於一定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岸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築物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於10度、小於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作用:各種軟弱層、強風化帶因組成物質中粘土成分多,容易阻隔、匯聚地下水,如果上坡上方或側方有豐富的地下水補給,則這些軟弱層或風化帶就可能成為滑動帶而誘發滑坡.
地下水在滑坡的形成和發展中的主要作為表現為:
地下水進入滑坡體增加了滑體的重量,滑帶土在地下水的浸潤下抗剪強度降低;地下水位上升產生的靜水壓力對上覆不透水層產生浮托力,降低了有效正壓力和摩擦阻力;地下水與周圍岩體長期作用改變岩土的性質和強度,從而引發滑坡;地下水運動產生的動水壓力對滑坡的形成和發展起促進作用.
5、人為工程活動影響
不合理人為工程活動,如人工開挖斜坡前緣開挖坡腳或後緣堆載,改變了斜坡的外形和應力狀態,增大了滑體的下滑力,減小了斜坡的支撐力,從而引發滑坡.農田灌溉、水渠和水池漫溢和漏水、廢水排放等加劇滑坡的可能性.
可能誘發滑坡的人類工程經濟活動
違反自然規律,破壞斜坡穩定條件的人類活動都會誘發滑坡.例如:
1、開挖坡腳:修建公路、鐵路、依山建房、建廠等工程,常常因使坡體下部失去支撐而發生下滑.例如,我國西南、西北的一些鐵路、公路,因修建時大力爆破、強行開挖,事後,陸陸續續地在邊坡上發生了滑坡,給道路施工、運營帶來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漏水、工業生產用水和廢水的排放、農業灌溉等,均使水流滲入坡體,加大孔隙水壓力,軟化土石,增大坡體容重,從而促進或誘發滑坡的發生.水庫的水位上下急劇變動,加大了坡體的動水壓力,也可誘發滑坡發生.
3、堆填載入:在斜坡上大量興建樓房、修建重型工廠、大量堆填土石、礦渣等,使斜坡支撐不了過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軟弱面下滑.尤其是礦廠廢渣的不合理堆棄,常常觸發滑坡的發生.
此外,劈山開礦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體受振動而破碎,產生滑坡,在山坡上亂砍濫伐,使坡體失去保護,便有利於雨水等水體的入滲從而誘發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類作用與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結合,則就更容易促進滑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