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nature四大子刊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nature四大子刊有Nature Astronomy、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atalysis。
❷ nature四大子刊是什麼
Nature的四大子刊如下:
1、Nature Astronomy
2、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 Nature Biotechnology
4、Nature Catalysis
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志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志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志。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Nature》上。
(2)被Nature子刊有哪些是物理的擴展閱讀:
Nature的主要讀者是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但雜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眾也能理解雜志內最重要的文章。雜志開始部分的社論、新聞、專題文章報道科學家一般關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資助、商業情況、科學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欄目。
在《Nature》上發表文章是非常光榮的,《Nature》上的文章會經常會被引用。這有助於晉升、獲得資助和獲得其它主流媒體的注意。因此科學家們在《Nature》或《科學》上發表文章的競爭很激烈。與其它專業的科學雜志一樣,在《Nature》上發表的文章需要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
❸ molecular psychiatry是nature子刊嗎
是的
《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為世界著名的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的子刊,月刊。
《Nature》雜志1869年創刊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涵蓋生命科學、自然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等領域。自成立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❹ Nature,Science以及CELL的子刊有哪些
自然雜志近年來發展的很快,出版集團還出版了其它專業雜志如《自然醫學》,《自然免疫學》,《自然遺傳學》,《自然細胞生物學》,《自然神經科學》、《自然生物學技術》、《自然方法學》、《自然臨床實踐》、《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自然評論》,《自然化學》,《自然物理學》,《自然納米技術》,《自然材料學》和《自然綜述系列》,總共37個子系列雜志,另外還有其他語言版的《自然中國》,,《自然印度》等系列。應該說自然是乞今為止世界上最權威,最有影響力,學科最齊全,相對來說最為公正的科學雜志!其中的《自然醫學》, 《自然免疫學》,《自然遺傳學》三份的影響因子已和《自然》《科學》一樣高,在專業領域里威望很高。《自然》雜志不光關注生命科學,還積極跟蹤新興科學像納米技術和材料科學。個人的感覺是自然雜志以其親民撲實的作風,敏銳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學科復蓋面,大有一統科學文獻江山的氣概和實力。
《科學》(Science) 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出版的一份學術雜志 。1880年,紐約新聞記者約翰·麥克爾創立了《科學》雜志,這份雜志先後得到了托馬斯·愛迪生以及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資助。此後,由於財政困難《科學》於1882年3月停刊。一年後,昆蟲學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復活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學》重新陷入財政危機,隨後被以500美元的價格轉讓給心理學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與美國科學促進會秘書Leland O. Howard達成協議,《科學》成為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後,AAAS成為《科學》新主人。這本雜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同時,《科學》也刊登關於科學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科學》刊登各個學科的原創論文。目前,《科學》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志之一,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英國出版的《自然》雜志。像自然一樣,《科學》雜志也是周刊,稿件學術水準和質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學沒有子刊系列,也沒有像《自然》那樣的定期發表綜述的刊物。因為這一點,《科學》雜志的影響力是不及《自然》的。
在生命科學領域,《細胞》(Cell)雜志為另一份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主要發表實驗生物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細胞》是一分深受關注並具有較高學術聲譽的期刊,刊登過許多重大的生命科學研究進展。與《自然》和《科學》一樣,是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雜志之一。單從其影響因子來看,它一直高於《自然》和《科學》兩雜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廣受引用。
《細胞》是由愛爾塞維亞(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發行。《細胞》雜志主要以美東學術重鎮波士頓為基地,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生命科學家為後盾。《細胞》雜志前主編Benjamin Lewin不光主導這份生物學中最有份量的雜志,而且親自主編教課書《Gene》,該書出版後廣受好評,被毆美大學列為生物遺傳學的第一首選教課書。 Lewin先生的知識也更新的很快,該書差不多每兩年再版一次,現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雙螺旋的發現者沃森教授也寫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過,沒有Lewin先生的書流行。《細胞》雜志也有許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學中的重量級刊物。再加上愛爾塞維亞(Elsevier)出版公司擁有的大量其他刊物,愛爾塞維亞(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學文獻界能夠呼風喚雨的出版公司。
個人對這三份雜志的感覺是,全世界的科學家對《自然》要略微青睞一些,自然對發展中國家的投稿都比較友好,編輯會對來自英語國家的稿件進行英語修改和完善。編輯部的原則是科學第一,語言第二。《自然》雜志幅蓋面很廣,應該是龍頭老大的地位。《科學》雜志也許一直會保留其風格,即在學術水平上跟《自然》爭風斗艷,但是刊物還沒有要擴張的跡象。
《科學》即是《自然》的對手,又和《自然》一起協手並肩統領報道人類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的進程,比如當人類歷史上耗資最大的人類基因測序工作完成後,《自然》發表了由Landers博士領導的學術界的人類基因測許結果;而《科學》則發表了由Venter博士領導的工業界完成的人類基因測序結果,可謂比翼雙飛,也顯示了英語在世界科學的領導地位。《細胞》雜志在生命科學界則是獨樹一旗,跟《自然》和《科學》的以短篇報道方式科學研究中的突破和進展不同之處是《細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長篇大論,文章必須要敘述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和結果,每期《細胞》的文章總數一般不超過15 篇。此外《細胞》跟其名一樣,文章的角度也多從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和方法展開,相對來說,較少從分子遺傳學,群體遺傳學,化學生物學的角度出發。
這三份DJ學術期刊不僅是各大學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歐美大學許多教授,科研人員都自己定閱這些刊物,其中《科學》個人定閱價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許多雜志一樣,歐美雜志的做法是定閱者交的費用只是像證性的,雜志主要靠名氣和發行量後面所帶來的廣告費掙錢維持生計,雜志越有名,發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愛爾塞維亞(Elsevier) 這樣擁有眾多雜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現出很強的攏斷行為,曾幾何時,以波士頓地區哈佛麻省理工為代表的新英格蘭派系的《細胞》雜志的學校、研究所定閱費(往往是圖書館的定閱雜志,全校師生可以下載文章)昂貴的連美國的公立大學都感到難以承受,以加州大學,密西根大學為首的幾十所公立大學曾經罷投《細胞》雜志的稿件,以表達他們的不滿,雙方的掙執曾使牛氣十足的《細胞》雜志降下身段接受發展中國家科學家的稿件,中國也有了事隔二十幾年得以重返《細胞》雜志的大事記!
這幾份牛氣的DJ學術的壟斷行為和昂貴的訂閱費也引起了一些科學家的煩感,終於有一些人站了出來,他們決心創辦一份真正免費的生命科技雜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這樣誕生的產物,它是完全開方的,免費閱讀, 免費列印!只有發表是收費的,多完美的主意!記得幾年前我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做博後時,有一天所里來了一個講座,就是關於Plos雜志,題目就是介紹一份全新的雜志Plos-公共科學雜志,當時聽講的人並不多,比起一般的學術講座真可謂廖廖無幾,主持人開場白介紹-講演者也是一位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後期間有7篇論文發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後來她加入了《自然》雜志的編輯行業。她講到在她做編輯的時候才感覺到,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大學的財力無力訂閱全《自然》家族的雜志,因為稿費昂貴的原因,一些優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這樣的DJ刊物,這種情況被諾貝爾獎獲得者NIH前院長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學的生化教授,基因晶元技術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遺傳學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發起創辦了一份屬於大眾的科學雜志,真正意義上的免費雜志!這樣2000年10月Plos終於誕生了。如果你能細看一看Plos雜志的核心原則,就就會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眾的科學學書雜志!對於發展中國家,Plos給予了最無私的優惠政策:
可喜的是Plos雜志今天已成為了僅次於《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極大影響力的刊物,並且成為了擁有Plos-one和Plos生物,醫學,遺傳學,計算生物,病原學,熱帶醫學7個成員的大家庭, 雖然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和少數幾份雜志也是免費的,但都沒有Plos這樣有高的引用率和影響力。
《Plos》雜志的成功和貢獻再一次告訴我們,發展科學技術一定要有一套體系,從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頂尖大學及研究所,特別是最後一個環節-發表科學技術成果的平台和媒體-科技雜志,每一樣都極其重要!中國以人數眾多的科技人才,龐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庫和飛速發展的經濟為後盾,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大國和強國的現實只是時間問題,要想在這個問題上不走彎路,早日實現這一目標。創辦一份成功的類似於《自然》或《Plos》這樣的科技雜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絕對需要的。
❺ 物理學頂級期刊(頂級期刊有哪些)
美國的Science。科學。和英國的Nature。自然。是兩部面向所有非人文類一級學科的雜志,包括數理化……。是全球最權威的雜志。如果專說面向物理學科的雜
國內有哪些著名物理科研雜志
科學通報。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編。周光召。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等。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
就是那種物理學家公布自己科研結果的雜志如法國的自然等等求推薦我想拿來
所有喜歡物理又害怕數學的人,這本超級英雄物理學是我們的福音在超級英雄物理學中,我們將與作者一同探討,如果漫畫中的超級英雄們生活在現實中,那麼
國際頂級科學期刊自然,世界科學美國化學會主辦的環境科學與技術學科國際頂尖雜志環境科學與技術世界頂級商務雜志經濟學家世界經濟世界頂
什麼叫一區物理雜志很多,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作為世界頂級科學類雜志就不說了。物理類的最好的應該是PhysicalReviewLetter。中文翻譯物理評論快報。了。
這個期刊的數學里方程挺難的,但是這個期刊歸類的時候屬於物理大類裡面,所以還屬於SCI4區的雜志,但是在數學裡面的認可度很高,小類里可能屬於2區。頂級期刊算
physicalreviewletters,naturephysics,physicalreviewA/B/C/D/E
文機械工程與技術英文ModernMechanicalEngineering
2012年國內。不包括台灣地區。有150多種學術期刊被SCI收錄,影響因子最高的是526CELLRES。影響因子2的有15種,1。2之間的有40種,1。0.5之間的有50種。
是物理復習資料。我在中科院高能所,跟方老師。我們那裡就是用PRL做復習資料的。。
❻ 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個什麼雜志
nature communications是英國nature集團旗下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是一個僅在網上出版的多學科雜志,專門發表生物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各領域的高質量研究論文。
《Nature》雜志1869年創刊於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涵蓋生命科學、自然科學、臨床醫學、物理化學等領域。自成立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
《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志,2種工具書。
(6)被Nature子刊有哪些是物理的擴展閱讀:
Nature子刊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❼ nature常用來查化學文獻的子刊都有哪些
nature communications英nature集團旗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僅網版科雜志,專門發表物、物理化等各領域高質量研究論文
Nature刊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
❽ Nature有哪些子刊
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道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突破。影響因子40.137(17年數據)。其辦刊宗旨是「將科學發現的重要結果介紹給公眾,讓公眾盡早知道全世界自然知識的每一分支中取得的所有進展」。
《Nature》網站涵蓋的內容相當豐富,不僅提供1997年6月到最新出版的《Nature》雜志的全部內容,其姊妹刊物《Nature》出版集團(The 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的8種研究月刊,6種評論雜志,2種工具書。
❾ nature四大子刊是什麼
Nature的四大子刊如下:
1、Nature Astronomy
2、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3、Nature Biotechnology
4、Nature Catalysis
Nature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學雜志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與當今大多數科學雜志專一於一個特殊的領域不同,其是少數依然發表來自很多科學領域的一手研究論文的雜志。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Nature》上。
《自然》是一份在英國發表的周刊。
其出版商為自然出版集團,這個集團屬於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而它則屬於格奧爾格·馮·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團。《自然》在倫敦、紐約、舊金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東京、巴黎、慕尼黑和貝辛斯托克設有辦公室。
自然出版集團還出版其它專業雜志如《自然神經科學》、《自然生物學技術》、《自然方法》、《自然臨床實踐》、《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和《自然評論》系列等。
❿ 重磅!《Nature》子刊:顛覆理論!金屬材料軟而堅韌可以兼得
導讀:物理冶金學的傳統方法是在金屬中添加合金元素來增加它們的強度。還不太清楚固溶強化是否會發生在納米尺度的物體中,也完全不知道合金化會如何影響無缺陷面納米顆粒的強度。純金屬無缺陷納米顆粒顯示出接近理論極限的超高強度。在壓縮試驗中,它們彈性變形,直到第一次位錯成核,之後它們塌陷成扁平形狀。本文發現鎳納米粒子與鈷的合金化降低了它們的極限強度。這種反常的固溶軟化效應可以用溶質誘導的分解剪應力的局部空間變化來解釋,從而導致過早的位錯成核。隨後的粒子變形需要更多加工,使其更加堅韌。強度和韌性之間的折衷使合金納米顆粒有了很好的應用前景。
晶體材料的理論強度的作用類似於物理學中光速的作用:它無法達到,但設定了可能達到的物理極限。 達到金屬材料的理論強度是物理冶金的聖杯。金屬的理論強度通常在G/30–G/8的范圍內,其中G是金屬的彈性剪切模量。實際上,金屬和合金在低得多的應力下塑性屈服。它們的塑性變形由新的和現有的位錯運動以及新的內部位錯源的激活所控制。已經 探索 了幾種提高材料強度的策略,例如合金化、沉澱強化、晶粒尺寸減小、晶界工程和微觀結構調整。雖然這些策略確實有助於提高力量,但仍遠低於理論極限。
60年前,布倫納發現金屬晶須的強度隨著直徑的減小而增加,從幾微米到更小,最終達到GPa水平。強度的增加主要歸因於塑性變形機制的改變,從塊體材料中的位錯運動和增殖到亞微米尺寸的無缺陷樣品中的位錯成核。 通過固態去濕獲得的金屬微粒和納米顆粒是強度接近理論極限的無缺陷金屬物體的例子。 它們表現出比在拉伸中測試的無缺陷金屬晶須高得多的壓縮強度。在後一種情況下,大的表面積在比在壓縮中測試的納米顆粒所能支持的小得多的應力下催化位錯半環的異質成核 。
最近,據報道,由固態去濕產生的無缺陷面心立方鎳納米粒子的強度達到創紀錄的34 GPa。顆粒具有多面的形狀,具有相對圓形的角和邊緣,並且(111)頂面平行於基底排列。在壓縮過程中,顆粒表現出高達約0.2的彈性行為,隨後突然塌陷成圓餅形狀。圓形的邊緣和拐角降低了應力集中,並延遲了坍塌,直到應力接近理論極限 。最近,通過兩階段固態去濕生產的體心立方鉬微粒達到了甚至更高的壓縮強度46 GPa(金屬材料有史以來報道的最高強度) 。變形模式和尺寸指數與面心立方鎳納米顆粒相似,表明 缺陷的存在和顆粒形狀對強度比晶體結構更重要 。分子動力學模擬有助於理解無缺陷納米粒子強度的位錯機制。
以前對無缺陷納米粒子的研究集中在純金屬上。同時,大多數技術應用使用合金而不是純金屬。 合金化是常規冶金中提高材料強度的標准方法。在塊狀合金中,溶質原子充當釘扎中心,阻礙位錯運動並增加強度。 然而,合金化對納米粒子成核控制變形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 在變形的彈性階段積累的巨大彈性能可以推動新成核的位錯高速穿過粒子。尚不清楚傳統的固溶硬化機制能否在如此極端的條件下運行。此外,溶質可以通過影響位錯成核過程來影響顆粒強度。 然而,溶質對無缺陷金屬納米顆粒強度的影響從未通過實驗或模擬進行過研究。
鈷在高溫下在催化裂化鎳中表現出無限的溶解度。這使我們能夠集中研究不受沉澱硬化和其他合金強化機制影響的固溶效應。 基於對大塊鎳鈷合金和鎳鈷合金線的了解,可以預期鈷的加入會增迦納米顆粒的強度。事實上,鎳鈷合金在整體形式和線材形式上都完全遵循經典的固溶硬化模式。直徑為1 mm的退火鋼絲的屈服應力從純鎳的47.7 MPa增加到Ni-0.3Co wt.%合金的68.3 MPa,流動應力從176 MPa增加到262 MPa。分子動力學模擬預測,Ni-Co納米線的強度在添加0.05至0.10摩爾分數的Co後增加到約10 GPa。
與這一預期相反, 以色列理工學院的 Eugen Rabkin 和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 Yuri Mishin 等人 發現無缺陷鎳鈷納米粒子的強度實際上隨著鈷的加入而降低,產生違反直覺的溶質軟化效應。 分子動力學模擬表明,軟化是由顆粒近表面區域局部分解剪切應力的統計變化增加引起的,觸發了第一位錯的早期成核。同時,我們表明顆粒的韌性隨著鈷的加入而增加,產生了強度和韌性的組合,這對於技術應用是有吸引力的。相關研 究成果以題「 T he impact of alloying on defect-free nanoparticles exhibiting softer but toug her behavior 」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2707-x
納米粒子是由單晶藍寶石襯底上的 30納米厚的鎳鈷雙層膜通過固相去濕制備的 (圖1a)。制備了兩種靶成分為 Ni-0.3Co和Ni-0.5Co (摩爾分數)的薄膜,以下分別稱為 Ni-0.3Co和Ni-0.5Co。也沉積了相同厚度的純鎳膜作為參考。納米粒子是在1150 的溫度下從襯底上 去濕薄膜而形成的。
圖1 固態去濕法制備無缺陷鎳鈷納米粒子。(a)(0001)取向藍寶石襯底上初始鎳鈷雙層薄膜示意圖。(b)用於薄膜去濕的熱處理方案。
圖2 固態去濕法制備鎳和鎳鈷納米粒子的表徵。通過固態去濕獲得的多面單晶(a) Ni ,(b) Ni-0.3Co和(c)Ni-0.5Co納米粒子的掃描電鏡顯微照片。明場透射電鏡顯微照片、選區電子衍射(SAED)圖和透射電鏡能譜元素分布圖(藍色:鎳;黃色:鈷)為(d)Ni-0.3Co和(e)Ni-0.5Co納米粒子。沿著(d)和(e)中標記的線AA和BB穿過顆粒的濃度線輪廓。
圖3 鎳和鎳鈷納米粒子的力學測試。在這項工作中測量了(a) Ni,(b)Ni-0.3Co和(c)Ni-0.5Co顆粒的工程壓縮應力-應變曲線,Ni-0.3Co顆粒的掃描電鏡圖像(a)在壓縮試驗期間和(b)在塌陷成圓盤導致應變破裂後。
這里發現的合金化效應的一個有趣特徵是顆粒強度對溶質濃度的非單調依賴性。 模擬顯示,在較高濃度下反彈之前,添加約( 0.10-0.15 )鈷原子後,顆粒強度相對於純鎳下降約33%(圖5c)。我們已經驗證了這一假設,即這種效應是由材料的彈性軟化引起的,從應力-應變圖的初始部分的斜率可以明顯看出(圖5a)。然而,彈性最小值出現在大約( 0.20–0.25 )鈷,並且太淺(相對於純鎳大約12%)以至於不能解釋強度的深度最小值。一個更合理的解釋是,強度的最小值是由兩個相反因素之間的競爭引起的:溶質誘導的第一次位錯成核勢壘的減少,以及一旦成核勢壘被克服,阻礙位錯運動的溶質摩擦。 如果第一種效應在較低的鈷濃度下更強(導致軟化),而第二種效應在較高的濃度下佔主導地位(導致硬化),則可能出現最小值。
圖4 合金化對納米粒子機械強度的影響。(a) Ni,(b)Ni-0.3Co和(c)Ni-0.5Co的實驗抗壓強度與粒度的函數關系。直線顯示線性擬合。
圖5 納米粒子的機械特性。(a) 40納米顆粒的典型工程應力-應變曲線。 (b)強度是顆粒大小的函數。(c)強度是35納米顆粒化學成分的函數。誤差線代表一個標准偏差。
圖6 塑性變形早期的位錯過程。(a) Ni和(b)Ni-0.5Co的60納米粒子中的位錯成核和增殖。這些數字表示從模擬開始的時間(以皮秒為單位)。位錯通過DXA演算法可視化,紅色原子代表堆垛層錯。非錯位原子是看不見的。 (c)幾種化學成分的35納米納米顆粒中的位錯節數。
圖7 合金化增加了納米粒子的韌性。(a) 35納米納米顆粒在350.5鈷的應變下變形的應力-應變曲線示例。 ( b ) 35納米顆粒的韌性是應變的函數。 (c)鎳和(d)N i-0.5Co 35納米顆粒的變形形狀。原子根據勢能被著色,較亮的顏色代表較大的能量。圖像下方顯示了張力 。
圖8 壓縮下納米顆粒應力的表徵。(a)在純N i 和N i-0.3Co的35納米粒子中,按最小-最大公式(1)縮放的MRAS分布。插圖顯示了粒子橫截面中的最小-最大縮放的MRAS分布。 ( b )作為垂直於基底的z坐標的函數粒子中的MRAS(在粒子中心z=0)。為了清楚起見,只顯示了MRAS分布的高端。(c)粒子頂視圖中(b)所示點的位置。六邊形對應於頂部(111)面。請注意,最高MRAS值在 Ni-0.3Co粒子中達到,並集中在刻面邊緣(紅色圓圈)。
本文報道的實驗和模擬表明,無缺陷的鎳納米粒子與鈷的合金化降低了它們的強度。這種反常的固溶軟化效應與以固溶硬化為主的大塊合金的既定行為相矛盾。 同時,合金化使顆粒更堅韌,增加應變硬化,並穩定塑性流動。應該強調的是,盡管相對軟化,納米粒子的強度仍然保持在幾十GPa的水平。這種超高強度和更高韌性的結合可以使合金納米粒子成為許多技術、生物和醫療應用的有前途的候選材料,包括納米電子、納米材料和催化。特別是,金屬納米粒子的催化活性可以通過應變工程來優化。例如,催化活性可以通過核殼粒子的殼中產生的粘著應變來增強,但前提是材料能夠承受足夠高的應力。通過合金化實現的強度和韌性之間的協同作用可以為設計具有高級催化性能的金屬納米粒子打開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