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
青年人首先要樹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決心為國家、人民作一個有用的人才;為此就要選擇一個奮斗的目標來努力學習和實踐。對於高中生,無非就是成績還有好大學,那就為此奮斗吧!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高一物理 學考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1
一.時間和時刻:
①時刻的定義:時刻是指某一瞬時,是時間軸上的一點,相對於位置、瞬時速度、等狀態量,一般說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時刻。
②時間的定義:時間是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通常說的「幾秒內」,「第幾秒」都是指的時間。
二.位移和路程:
①位移的定義: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變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於又向線段的長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②路程的定義:路程是物體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是一個標量。在確定的兩點間路程不是確定的,它與物體的具體運動過程有關。
三.位移與路程的關系:
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是過程量,兩者都和參考系的選取有關系。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並不等於路程的大小。只有當物體做單方向的直線運動是兩者才相等。
1、時刻和時間間隔
(1)時刻和時間間隔可以在時間軸上表示出來。時間軸上的每一點都表示一個不同的時刻,時間軸上一段線段表示的是一段時間間隔(畫出一個時間軸加以說明)。
(2)在學校實驗室里常用秒錶,電磁打點計時器或頻閃照相的 方法 測量時間。
2、路程和位移
(1)路程:質點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它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2)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動的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它是用一條自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來表示,位移的大小等於質點始、末位置間的距離,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取決於初、末位置,與運動路徑無關。
(3)位移和路程的區別:
(4)一般來說,位移的大小不等於路程。只有質點做方向不變的無往返的直線運動時位移大小才等於路程。
3、矢量和標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2)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
4、直線運動的位置和位移:在直線運動中,兩點的位置坐標之差值就表示物體的位移。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2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3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數(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
★ 高一物理必修一必背知識點
★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和知識點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匯總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復習手冊
★ 高一物理知識點口訣匯總
★ 高一物理知識點整理歸納
★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識點梳理
★ 高一物理必修一考點(期末必備)
⑵ 新高考高一會考都有哪幾科 包括哪些科目
高中會考一般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科目,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會考的文化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共計11科;實踐科目為:物理、化學、通用技術、生物的實驗操作。
高中會考變身「學業水平考試」後,將升級為國家級考試,高中階段共考14門科目,其中包括體育、藝術、計算機等5門操作性科目,將不考筆試,只考操作。作為高考改革的重要部分,教育部正在制定「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意見」,會考未來將成為高考、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考試科目的成績報告分為4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績報告只分2個等級(及格、不及格)。
雖然很多人不重視高中會考,認為高中會考成績與高考無關,只要過關就行。但是高中會考作為檢驗學生高中學習成果的考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連高中會考都考不好,對於難度更高的高考,就很難取得好成績。
高中畢業會考是由各個省組織的對學生高中課程畢業水平的檢測,它與高校招生選拔考試性質有所不同。前者著重於高中階段學習的完成情況,後者著重於大學階段學習潛力的表現情況,兩者的著眼點也是不相同的。所以會考與高考從本質上說是沒有什麼相關性的。正因為這樣,有不少人沒有上過正式高中,更沒有參加過高中畢業會考,由於他的學業水平達到或超過了高中畢業程度,他們參加高考也順利地被大學錄取。
⑶ 高一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總結 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高一物理 會考知識點總結歸納,以供大家參考!
高一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基本公式
(1)速度-時間關系式:
(2)位移-時間關系式:
(3)位移-速度關系式:
三個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個,就可求出其餘兩個。
利用公式解題時注意:x、v、a為矢量及正、負號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題時要有正方向的規定。
2.常用推論
(1)平均速度公式:
(2)一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的中間位置的瞬時速度:
(4)任意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間隔(T)內位移之差為常數(逐差相等):
【對運動圖象的理解及應用】
1.研究運動圖象
(1)從圖象識別物體的運動性質
(2)能認識圖象的截距(即圖象與縱軸或橫軸的交點坐標)的意義
(3)能認識圖象的斜率(即圖象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的意義
(4)能認識圖象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的物理意義
(5)能說明圖象上任一點的物理意義
2.x-t圖象和v-t圖象的比較
高一物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1、物質與運動
世界是物質的,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恩格斯說:「運動,就它被理解為存在方式,被理解為物質的固有屬性這一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囊括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從單純的位置變動起直到思維。」運動是標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范疇。
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者,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2、運動與靜止
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而物質在運動過程中又有某種暫時的靜止,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樣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變動性、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穩定性、有條件性。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條件的絕對運動和有條件的相對靜止構成了事物的矛盾運動。只有把握了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才能正確理解物質世界及其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才能理解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3、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物質運動與時間和空間的不可分割證明了時間和空間的客觀性。
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特點是一維性。
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特點是三維性。
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沒有離開物質運動的「純粹」時間和空間,也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具體物質形態的時空是有限的,而整個物質世界的時空是無限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客觀實在性是絕對的,物質運動時間和空間的具體特性是相對的。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物質、運動、時間、空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高一物理重要知識點總結
一、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物體與質點
1、質點: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而言影響不大或沒有影響時,為研究問題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狀,把物體看做一個有質量的點,這個點叫做質點。
2、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
條件:①研究的物體上個點的運動情況完全一致。
②物體的線度必須遠遠的大於它通過的距離。
(1)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物體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對所研究的問題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就可以把物體當作質點
(2)平動的物體可以視為質點
平動的物體上各個點的運動情況都完全相同的物體,這樣,物體上任一點的運動情況與整個物體的運動情況相同,可用一個質點來代替整個物體。
小貼士:質點沒有大小和形狀因為它僅僅是一個點,但是質點一定有質量,因為它代表了一個物體,是一個實際物體的理想化的模型。質點的質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體的質量。
●參考系
1、參考系的定義:描述物體的運動時,用來做參考的另外的物體。
2、對參考系的理解:
(1)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都是相對於參考系而言的,例如,肩並肩一起走的兩個人,彼此就是相對靜止的,而相對於路邊的建築物,他們卻是運動的。
(2)同一運動選擇不同的參考系,觀察結果可能不同。例如司機開著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以車為參考系,司機是靜止的,以路面為參考系,司機是運動的。
(3)比較物體的運動,應該選擇同一參考系。
(4)參考系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
小貼士:只有選擇了參考系,說某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物體怎樣運動才變得有意義參考系的選擇是研究運動的前提是一項基本技能。
●坐標系
1、坐標系物理意義:在參考繫上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從而,定量地描述物體的位置及位置變化。
2、坐標系分類:
(1)一維坐標系(直線坐標系):適用於描述質點做直線運動,研究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物體時,要沿著運動直線建立直線坐標系,即以物體運動所沿的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定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例如,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位置可用離車站(坐標原點)的距離(坐標)來確定。
(2)二維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適用於質點在平面內做曲線運動。例如,運動員推 鉛球 以鉛球離手時的位置為坐標原點,沿鉛球初速方向建立x軸,豎直向下建立y軸,鉛球的坐標為鉛球離開手後的水平距離和豎直距離。
(3)三維坐標系(空間直角坐標系):適用於物體在三維空間的運動。例如, 籃球 在空中的運動。
歸納整理: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是運動學乃至整個力學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質點是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質點的運動是相對的。為了描述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物體為參考系。坐標系則是參考系中各個點的定量表示。本節重點內容是對質點概念的理解以及研究問題時如何選取參考系。
二、時間和位移
●時間和時刻:
①時刻的定義:時刻是指某一瞬時,是時間軸上的一點,相對於位置、瞬時速度、等狀態量,一般說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時刻。
②時間的定義:時間是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通常說的「幾秒內」,「第幾秒」都是指的時間。
●位移和路程:
①位移的定義: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變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於又向線段的長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②路程的定義:路程是物體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是一個標量。在確定的兩點間路程不是確定的,它與物體的具體運動過程有關。
●位移與路程的關系: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是過程量,兩者都和參考系的選取有關系。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並不等於路程的大小。只有當物體做單方向的直線運動是兩者才相等。
三、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速度的定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瞬時速度、平均速率與平均速度:
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經過某一位置或是某一時刻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平均速度:物體在某段時間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能夠粗略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的大小和物體運動的階段有關系。定義式:v=s/t適用於所有的運動形式。
平均速率: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時間之比。平均速率是標量。定義式:v=s/t.
注意: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往往是不相等的,只有物體做無往復的直線運動時兩者才相等。
歸納整理:物體的運動有快慢之分。不同的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可以用速度來描述。本節重點圍繞與速度相關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時速度、瞬時速率等概念及相關的公式和應用。
四、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打點計時器的分類:電磁打點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
1、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記錄運動物體在一定時間間隔內位移的儀器。它使用交流電源,工作電壓在10V以下,當電源的頻率為50Hz時,它每隔0.02S打一個點。
電磁打點計時器的構造如圖所示。
2、電火花計時器:電火花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工作電壓是220V.
電火花計時器的構造如圖所示。主要由脈沖輸出開關,正負脈沖輸出插座、墨粉紙盤、紙盤軸等構成。
3、計時原理:
電火花計時裝置中有一將正弦式交變電流轉化為脈沖式交變電流的裝置當計時器接通220V交流電源時,按下脈沖輸出開關,計時器發出的脈沖電流經接正極的放電針和接負極的墨粉紙盤軸產生火花放電。利用火花放電在紙帶上打出點跡,當電源的頻率為50Hz時,它每隔0.02S打一個點。
●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瞬時速度
處理這類問題可採用兩種 方法 :一是與某點相鄰的點間距離所對應的時間很短。只有0.02S,故只要測出某點與其相鄰點間的距離x,再利用v=x/t求出平均速度,就可用這個平均速度來代表某點的瞬時速度;二是利用某點左側的位移與時間(0.02S)的比值求出速度v1,再利用某點右側的一段位移與時間(0.02S)的比值求出速度v2,利用Va=(v1+v2)/2就可得出a點更准確的瞬時速度。
高一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歸納相關 文章 :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最新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
★ 2020高中會考物理知識點總結歸納
★ 最新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
★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
★ 2018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
★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識點歸納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總結(人教版)(3)
★ 物理高一必修一必考知識點總結
★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最新
⑷ 2018年高中會考考哪些科目
會考科目
會考的文化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共計10科;實踐科目為:物理、化學、通用技術、生物的實驗操作。
文化科目的會考方式分為考試、考查兩種,採用「3+3+4」的形式,即語文、數學、外語3門作為必考科目,在其餘科目中考生可任選3門作為考試科目,餘下4門作為考查科目(筆試),要求考生在第一次報名時就選定考試和考查科目。實踐操作科目均為考查科目。
考試科目的成績報告分為4個等級(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考查科目的成績報告只分2個等級(及格、不及格)。
會考時間及科目安排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將考14門科目,其中5門操作性科目——體育、音樂、藝術、通用技術、信息技術,將不考筆試,只考操作,成績只分合格、不合格兩檔;另外語、數、外、史、地、政、理、化、生9門進行筆試,成績或採用合格制、等級制兩種。學生完成每門課程的學業後可以考試,高中期間可以考2次甚至更多次,不及格可以補考。具體成績可分為分數、等級兩種,各省自定相關細則。這意味著,將來體育考試不及格或成績差,勢必影響考生的高考錄取。
⑸ 山東高中畢業生物理會考試題
山東省2010年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物理全真模擬試題
注意事項:本試題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單項選擇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多種題型組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為全體考生必做題,提供了兩個選修模塊的試題,考生必須選擇其中一個模塊的試題作答。
第一部分(共48分 共同必做)
一、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選對的得3分,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關於速度,速度改變數,加速度,正確的說法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改變數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體,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為零
C、某時刻物體的速度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為零
D、加速度很大時,運動物體的速度一定很大
2、沿一條直線運動的物體,當物體的加速度逐漸減小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運動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體運動的速度一定減小
C、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量一定減少 D、物體運動的路程一定增大
3、如圖所示為某物體做直線運動的圖象,關於這個物體在4s內運動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始終向同一方向運動
B、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
C、4s末物體離出發點最遠
D、4s內通過的路程為4m,位移為零
4、如圖,A、B兩物體通過跨過光滑滑輪的細線連在一起,它們均處於靜止狀態,A物體的受力情況是
A.受4個力作用,其中彈力有2個
B.受4個力作用,其中彈力有1個
C.受3個力作用,其中彈力有2個
D.受3個力作用,其中彈力有1個
5、木塊在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如不改變力F的大小,而使F與水平面的夾角α逐漸增大(不超過90º),則
A.木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
B.木塊對地面的壓力逐漸減小
C.木塊對地面的摩擦力逐漸增大
D.木塊對地面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6、一個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而保持靜止,後來物體所受的各力中只有一個力逐漸減小到零後又逐漸增大,其它力保持不變,直至物體恢復到開始的受力情況,則物體在這一過程中
A.物體的速度逐漸增大到某一數值後又逐漸減小到零
B.物體的速度從零逐漸增大到某一數值後又逐漸減小到另一數值
C.物體的速度從零開始逐漸增大到某一數值
D.以上說法均不對
7、神州五號成功發射,楊利偉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當他處於超重狀態時,他不可能處在
A.火箭發射升空的過程中 B.航天器在預定軌道上運行的過程中
C.載人倉返回地面的過程中 D.在離心機上訓練時
8、人站在地面上將兩腳彎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離地面,人能跳起的原因是
A.人對地球的作用力大於地球對人的引力
B.地面對人的作用力大於人對地面的作用力
C.地面對人的作用力大於地球對人的引力
D.人除了受地面的作用力外,還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力
9、關於平拋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因為軌跡是曲線,所以平拋運動是變加速運動
B、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和初速度共同決定
C、水平位移僅由初速度決定
D、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
10、如圖所示,在斜面底端的正上方h處水平越出一個物體,飛行一段時間後,垂直地撞在傾角為45°的斜面上.可知物體完成這段飛行的時間是
A. B.
C. D.條件不足,無法計算
11、從空中某處平拋一個物體,不計空氣阻力,物體落地時,末速度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a。取地面物體重力勢能為零,則物體拋出時,其動能與勢能之比為
A.sin2a B.cos2a� C.tan2a D.cot2a�
12、一輛質量為 ,額定功率為 的小車從靜止開始以恆定的加速度 起動,所受阻力為 ,經時間 ,行駛距離 後達到最大速度 ,然後勻速運動,則從靜止開始到最大速度過程中,機車牽引力所做的功為
A. B. C. D.
13、人造地球衛星在圓形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行時有:
A.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長 B.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軌道半徑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長 D.軌道半徑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長
14、6、A、B兩顆行星,各有一顆衛星,衛星軌道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如果兩行星的質量比為MA:MB=p,兩行星的半徑比為RA:RB=q,則兩衛星的周期之比為:
A. B.q C.p D.q
15、伽俐略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伽俐略的斜面實驗程序如下:
(1)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
(2)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3)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時的高度。
(4)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方向做持續的勻速運動。
請按程序先後次序排列,並指出它究竟屬於可靠的事實,還是通過思維過程的推論,下列選項正確的是(數字表示上述程序的號碼):
A、事實2→事實1→推論3→推論4; B、事實2→推論1→推論3→推論4;
C、事實2→推論3→推論1→推論4; D、事實2→推論1→推論4→推論3;
16、自由下落的小球,從接觸豎直放置的輕彈簧開始,到壓縮彈簧有最大形變的過程中,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球的動能逐漸減少 B.小球的重力勢能逐漸減少
C.小球的機械能守恆 D.小球的加速度逐漸增大
第二部分(共30分 共同必做)
二、本題包括2小題,第17小題4分,第18小題8分,共12分。根據題目要求將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指定位置。
17、在「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中,由於打點計時器兩限位孔不在同一豎直線上,使紙帶通過時受到較大阻力,這樣會導致實驗結果( )
A. > B. <
C. = D. 以上均有可能
18、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測量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如圖是採用正確的實驗手段,用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圖.0,1,2,3,4是所取的五個計數點,圖中數值是各計數點對應的以厘米為單位的尺的讀數.
(1)打點計時器的周期是 s ,相鄰兩個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是 s .
(2)利用圖中的刻度尺,量出由計數點2到計數點3的位移 cm ,由計數點3到計數點4的位移 cm .
(3)由以上數據,計算出小車的加速度為 m/s, 打下計數點3時小車的速度 m/s .
三、本題包括2小題,每題9分,共18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後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9、如圖所示,以速度v0=12m/ s沿光滑地面滑行的光滑小球,上升到頂部水平的跳板上後由跳板飛出,當跳板高度h多大時,小球飛行的水平距離s最大?這個距離是多少?(g=10 m/ s2)
20、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恆力F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沿水平面運動,經時間t後撤去外力F,物體又經時間2t後重新靜止.求:
(1)物體所受阻力.
(2)物體發生的總位移.
第三部分(共22分 選做題)
考生可從下列兩個選修模塊試題中選做一組,不可跨模塊選做。如果考生選做了多個模塊的試題,以選做模塊試題中先呈現的一組計分。
第1組(選修1—1)
四—1、本組共4小題,21、22小題各5分,23、24小題各6分,共22分。根據題目要求將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指定位置。
1—21、下圖中表示磁場B、正電荷運動速度V和磁場對電荷作用力F的方向相互關系圖,且B、F、V垂直,這四個圖中畫得正確的是:( )
1—22、有一些辦公大樓的大門能「看到」人的到來或離開而自動開和關,其中利用了下哪種感測器( )
A、生物感測器 B、紅外感測器 C、溫度感測器 D、壓力感測器
1—23、在探究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做了下面實驗:
(1)實驗(一)如圖甲
研究對象:由線圈,電流表構成的閉合迴路。
磁場提供:條形磁鐵。
請完成下面實驗操作及觀察到現象
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或不偏轉)
條形磁鐵插入線圈過程
條形磁鐵插入線圈中靜止
條形磁鐵取出線圈過程
(2)實驗(二)如圖乙
研究對象:線圈B和電流表構成的閉合迴路
磁場提供:通電線圈A
請完成下面實驗操作填寫觀察到現象
電流表的指針(偏轉或不偏轉)
斷開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
接通開關瞬間
接通開關,移動變阻器滑片
接通開關,變阻器滑片不移動
斷開開關瞬間
(3)由上兩個實驗我們得出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是: 。
1—24、現代家庭電器化程度越來越高,用電安全是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
下表提供了一組部分人的人體電阻平均值數據。
測量項目 完全乾燥時 出汗或潮濕時
電阻 電流(加220V) 電阻 電流(加220V)
手與手之間 200kΩ 1.1×10-3A 5kΩ
手與腳之間 300kΩ 7.3×10-4A 8kΩ
手與塑料鞋底之間 8000kΩ 2.8×10-5A 10kΩ
①從表中可看出乾燥時電阻大約是潮濕時電阻的 倍。
②在空格中填入,對人體加220伏電壓後的電流值。
③若對人的安全電流是25mA以下,上述哪幾項是十分危險的。
④電路上有規格為10A的熔絲(俗稱保險絲),如右圖所示用電器R的功率是1500W,這時通過熔絲實際電流是多少?一個潮濕的人,手腳觸電,為什麼熔絲不會斷(即熔絲不能救人命)。
第3組(選修3—1)
四—3、本組共4小題,21、22、23小題各5分, 24小題7分,共22分。根據題目要求將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指定位置。
3—21、圖中表示一個帶電粒子在磁場中某時刻的運動情況,請說明該粒子的偏轉方向,(填向上偏、向下偏、向左偏、向右偏、或不偏轉)
3—22、某同學在做測定小燈泡功率的實驗中得到如下一組U和I的數據:
編號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 0.06 0.10 0.14 0.17 0.19 0.20 0.20
燈泡發光情況 不亮 微亮 逐漸變亮 正常發光
(1)從圖上畫出I-U圖象。
(2)從圖象上可以看出,當功率逐漸增大時,
燈絲電阻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
(3)這表明導體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__________。
3—23、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電粒子(不計重力),以平行於電場線的初速度v0射入勻強電場,經過t(s)時間,帶電粒子具有的電勢能與剛射入到電場時具有的電勢能相同,則此勻強電場的場強為________,帶電粒子在電場中所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___ .
3—24、如果把帶電量為 C的點電荷從無窮遠移至電場中的 A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 J。試求:
(1)q在A點的電勢能和在A點的電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
(2)q未移入電場前A點的電勢是多少?
⑹ 如果考高中物理的話一般會考什麼
高中物理的重點應該是放在力學,運動和能量,靜電場和磁場上,其餘的基本只會出點小題
力學運動和能量
1999年高考科研測試題如圖1所示,在光滑地面上並放兩個相同的木塊,長度皆為l=1.00m,在左邊的木塊的左上端放一小金屬塊,它的質量和一個木塊的質量相等.現令小金屬塊以初速度v0=2.00m/s開始向右滑動,金屬塊與木塊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0,取g=10m/s2,求右邊木塊的最後速度.
�解若金屬塊最後停在左邊的木塊上,則兩木塊和金屬塊以相同的速度運動,設共同的速度為v,x表示金屬塊最後距左邊木塊的左端的距離,則0<x≤l.
�方法一達共同速度v歷時為t,兩木塊移動距離為s,金屬塊及兩木塊的加速度分別為a1和a2,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得
�μmg=ma1,μmg=2ma2,
�v=v0-a1t,v=a2t,
�v2-v02=-2a1(s+x),v2=2a2s.
�方法二由動量守恆及功能關系可得
�mv0=3mv,(1/2)mv02=(1/2)•3mv2+μmgx.
�以上兩法代入數據均可解得x>l,不合理.證明金屬塊最後不能停在左邊的木塊上.
�設金屬塊最後停在右邊木塊上距離左端為y處,0<y≤l.令v1和v2表示兩木塊最後的速度,v0′表示金屬塊到達左邊木塊右端時的速度.
�方法一t1、t2分別表示金屬塊在左、右兩邊木塊上滑動的時間,s1、s2分別表示在t1時間內兩木塊移動的距離和在t2時間內右邊木塊移動的距離,a3表示金屬塊在右邊木塊上滑動時右邊木塊的加速度.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可得�
μmg=ma3,
�v0′=v0-a1t1,v1=a2t1,
�v0′2-v02=-2a1s1,v12=2a2s1,
�v2=v0′-a1t2,v2=v1+a3t2,
�v22-v0′2=-2a1(s2+y),v22-v02=2a3s2.
�方法二由動量守恆和功能關系可得
�mv0=mv1+2mv2,
�(1/2)mv02=(1/2)mv12+(1/2)•2mv22+μmg(l+y),
�mv0=mv0′+2mv1,
�(1/2)mv02=(1/2)mv0′2+(1/2)•2mv02+μmgl.
�由以上兩法均可得
v1=1m/s或(1/3)m/s,v2=(1/2)m/s或(5/6)m/s.
�因為v1不能大於v2,所以得
�v1=(1/3)m/s,v2=(5/6)m/s.
�還可解得y=0.25m,此值小於l,是合理的.證明金屬塊既沒有停在左邊木塊上,也沒有超過右邊木塊.右邊木塊最後的速度(即v2)為(5/6)m/s≈0.83m/s.
電磁
(2000年高考科研試題)如圖3所示,兩根相距為d的足夠長的平行金屬導軌位於水平的xOy平面內,一端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在x>0的一側存在沿豎直方向的非均勻磁場,磁感強度B隨x的增大而增大,B=kx,式中的k是一常量.一金屬直桿與金屬導軌垂直,可在導軌上滑動.當t=0時位於x=0處,速度為v0,方向沿x軸的正方向.在運動過程中,有一大小可調節的外力F作用於金屬桿以保持金屬桿的加速度恆定,大小為a,方向沿x軸的負方向.設除外接的電阻R外,所有其他電阻都可以忽略.問:
�(1)該迴路中的感應電流持續的時間多長?
�(2)當金屬桿的速度大小為v0/2時,迴路中的感應電動勢有多大?
�(3)若金屬桿的質量為m,施加於金屬桿的外力F與時間t的關系如何?
圖3
�解(1)金屬桿在導軌上先是向右做加速度為a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到導軌右方最遠處速度為零,後又沿導軌向左做加速度為a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當過了y軸後,由於已離開了磁場區,故迴路不再有感應電流.以t1表示金屬桿做勻減速運動的時間,有t1=v0/a.從而,迴路中感應電流持續的時間
�T=2t1=2v0/a.
�(2)以x1表示金屬桿的速度變為v1=v0/2時它所在的x坐標,由v12=v02-2x1,可得
�x1=3v02/8a,從而,此時金屬桿所在處的磁感強度�
B1=kx1=3kv02/8a,所以,此時迴路中的感應電動勢
�1=B1v1l=3kv03d/16a.
�(3)以v和x表示t時刻金屬桿的速度和它所在的x坐標,有�
v=v0-at,x=v0t-(1/2)at2,�
故由金屬桿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動勢
�=Bvd=kxvd=k(v0t-(1/2)at2)(v0-at)d,(式中t<T=2v0/a)
�從而,迴路中的電流�
I=/R=k(v0t-(1/2)at2)(v0-at)d/R,
�考慮到力的方向,金屬桿所受的安培力
�f=-IBd=-k2(v0t-(1/2)at2)2(v0-at)d2/R,
�由牛頓第二定律知
�F+f=-ma,�
解得作用在金屬桿上的外力�
F=(k2(v0t-(1/2)at2)2(v0-at)d2/R)-ma.(式中t<T=2v0/a)
⑺ 高一會考都有哪幾科
高中會考的文化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共計10科;實踐科目為:物理、化學、通用技術、生物的實驗操作。
高中會考,即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和教育考試規定,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考試,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制度。考試成績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實施學業水平考試,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真學習每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7)2018年山東高一物理會考考什麼擴展閱讀:
高中會考文化科目一年開考兩次,第一次安排在1月左右,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高二學生;第二次安排在6月左右,思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6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
考生如不參加春季高考招生,可不參加語文、數學、英語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其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當次當科考生總數98%以上的成績可視為相應科目考試成績合格。
⑻ 山東高中合格考物理考試范圍
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於合格考的各種細節還存在疑問,比如合格考試最終成績呈現是什麼?能不能補考?各科到底怎麼考?通過合格考難不難?面對家長和學生的種種問題,我們梳理了相關文件,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解答這些問題。
一、山東合格考各科都怎麼考的?
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
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9個學科的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均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布成績。試卷分值均為100分,60分為合格。語文學科的考試時間為120分鍾,其他8個學科均為90分鍾。
信息技術
學業水平合格考試採用機考方式,由全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組織閱卷、統一公布成績。分值為100分,60分為合格。考試時間為40分鍾。
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的合格考試,除了省統一組織的測評,還有過程性測評和學校自主制定實施方案的評定部分,具體如何實施呢?不同科目的要求也不一定,具體情況如下:
⑼ 高中會考考哪些科目 高中會考考什麼科目
高中會考的考試科目:
1、會考的文化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共計10科。
2、會考的實踐科目為:物理、化學、通用技術、生物的實驗操作。
語文、數學和外語為單科設置的考試,其中外語語種要依教學狀況適時增加;理化生綜合,史地政綜合或者理化綜合、政史綜合和生物地理綜合,主要是對各種基本知識、能力的檢測。
但涉及各科難度應低於原來的分科設考,原則上不設置跨學科的綜合題,總題量也大幅度減少,與之同時,對藝術特長的高中史地政綜合,單獨命題,可增減一些內容,如增一些審美內容,減一些地理方面的內容;理化生綜合課則降低難度。
體育專業見長的學校理化生綜合側重生物、力學等方面,史地政適當降低難度。體育考試要加強,但考試方式要改革,允許考生選擇一個項目考試,只要達到一定水平(如三級或接近三級運動水平)即可。球類項目由縣(區)會考部門組織或學校實施,逐步規范。
考查課程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勞技、信息技術、藝術類任選其中4項,合格即可。社會實踐必須有一定的時間保證,比如做義務工的記錄。考試科目為A、B、C、D四個等第。考查科目為合格與不合格。
(9)2018年山東高一物理會考考什麼擴展閱讀:
一、會考時間及科目安排:
高中會考文化科目一年開考兩次,每次都開考10門。第一次安排在春節前三周左右,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科主要面向高三考生,其他科目主要面向中考學生。
第二次安排在6月中旬,思想政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信息技術等7科主要面向高二考生,其餘3科主要面向中考學生,不再單獨安排補考。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查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主要面向高二年級考生。
二、會考與高中課程計劃始終呈正相關性。就是說,會考對高中課程計劃的實施始終起積極的作用,會考搞得好,組織嚴密,高中課程計劃的實施就能得到有力保障,收到實效。具體說來有以下四點:
1、統一了不同類別學校的辦學要求。
2、保證了高中課程門類的落實。
3、保證了課堂教學過程的落實。
4、指導教師落實課程計劃時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⑽ 山東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鍾表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 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演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 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 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 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 - 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 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數(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第二章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第一、二節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
1.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
2.伽利略的科學方法:觀察→提出假設→運用邏輯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vt2=2gs
豎直上拋運動
1.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 gt位移公式:h=v0t gt2/2
2.上升到最高點時間t=v0/g,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2g
第三節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1.基本公式:s=v0t+at2/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論:1)v=vt/2
2)S2 S1=S3 S2=S4 S3=……=△S=aT2
3)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Sn=1:3:5:……:(2n 1)
4)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tn=1:(√2 1):(√3 √2):……:(√n √n 1)
5)a=(Sm Sn)/(m n)T2(利用上各段位移,減少誤差→逐差法)
6)vt2 v02=2as
第四節汽車行駛安全
1.停車距離=反應距離(車速 反應時間)+剎車距離(勻減速)
2.安全距離≥停車距離
3.剎車距離的大小取決於車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問題:抓住兩物體速度相等時滿足的臨界條件,時間及位移關系,臨界狀態(勻減速至靜止)。可用圖象法解題。
第三章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後,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後,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於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並聯:串聯:1/k=1/k1+1/k2並聯:k=k1+k2
第二節研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最大限度,這個最大值叫最大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 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第三節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系。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4.1)|F1 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最大: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 ,合力最小:F=|F1 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 ,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第五節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
尋找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物體保持靜止或者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物體如果受到共點力的作用且處於平衡狀態,就叫做共點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其平衡條件是這兩個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個矢量分解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標軸上,利於處理多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四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伽利略理想實驗與牛頓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見P76、77,以及單擺實驗)
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2.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受力、運動狀態無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體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受外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節影響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
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設計見B書P93)
第四節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 F/m(k=1)→F=ma
3.k的數值等於使單位質量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從某種特徵到另一種特徵時,發生質的飛躍的轉折狀態叫做臨界狀態。
5.極限分析法(預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
2)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對性:a是相對於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
4)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
5)同體性:研究對象的統一性。
第五節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解題思路:物體的受力情況?牛頓第二定律?a?運動學公式?物體的運動情況
第六節超重與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象(物重)。
第六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物體對它的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質:物質性(必有施/手力物體),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線
異: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產生、變化、小時),異體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質。平衡力不具備同時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質可不同。
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頓第三定律適用於任何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狀態無關。二力的產生和消失同時,無先後之分。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分別產生作用效果。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y/Sx=gt/2Vo
註:(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標量 功的單位:焦耳(J)
1J=1N*m
當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動力
當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當 派/2<= a <派 W<0 F做負功 F是阻力
(3)總功的求法:
W總=W1+W2+W3……Wn
W總=F合Scosa
2.功率
(1) 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P=W/t 功率是標量 功率單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個表達式: P=Fvcosa
當F與v方向相同時, P=Fv. (此時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 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 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 額定功率: 指機器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 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工作時: 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 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恆定)
P=Fv 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 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 (a在減小,一直到0)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2) 汽車以恆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恆定,在逐漸減小到0)
a恆定 F不變(F=ma+f) V在增加 P實逐漸增加最大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 即P一定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關系: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區別: 能是物體運動狀態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物體狀態變化過程有關的物理量,即狀態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 動能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達式 Ek=1/2mv^2 能是標量 也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恆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 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達式 Ep=mgh 是標量 單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
(4)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於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恆定律
(1) 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 是標量 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於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2) 機械能守恆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式: Ek1+Ep1=Ek2+Ep2 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