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簡述OSI物理層的概念和功能
OSI物理層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
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a.媒體和互連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
間的互連設備。DTE既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
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
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
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
和連接器。
b.物理層的主要功能
⑴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
體連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數據傳輸,包括激活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活,就是
不管有多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在通信的兩個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通路.
⑵ 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成適合數據傳輸需要的實體,為數據傳送服務.一是要保證數據能
在其上正確通過,二是要提供足夠的帶寬(帶寬是指每秒鍾內能通過的比特(BIT)數),以減少信
道上的擁塞.傳輸數據的方式能滿足點到點,一點到多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
非同步傳輸的需要.
⑶ 完成物理層的一些管理工作.
c.物理層的一些重要標准
物理層的一些標准和協議早在OSI/TC97/C16 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之前就已制定並在應用了,
OSI也制定了一些標准並採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將一些重要的標准列出,以便讀者查閱.
ISO2110:稱為"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它與EIA(美國電子工業
協會)的"RS-232-C"基本兼容.
ISO2593:稱為"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
ISO4092:稱為"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與EIARS-449兼容.
CCITT V.24: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
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上
② 網路中的物理層是什麼,它的是個概念,還是實物,實物的怎樣的
物理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信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物理層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協議規定了與建立、維持及斷開物理信道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性的和規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確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傳輸。 該層包括物理連網媒介,如電纜連線連接器,集線器和中繼器
③ 物理層加密方法
給你全面回答!物理層可能受到的威脅時搭線竊聽或監聽可以利用數據加密、數據標簽加密、數據標簽、流量填充等方法保護物理層的安全!
④ OSI參考模型中哪些是負責對數據的加密和解密
⑴ 物理層
這是整個OSI參考模型的最低層,其任務是提供網路的物理連接,利用物理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位流傳輸。該層的主要任務是在通信線路上傳輸數據比特的電信號。物理層協議主要規定了計算機或終端和通信設備之間的介面標准,包含介面的機械、電氣、功能和規程四個方面的特性。主要包括電纜、物理埠和附屬設備,如雙絞線、同軸電纜、接線設備(如網卡等)、串口和並口等在網路中都是工作在這個層次的。
物理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比特。典型的物理層協議如RS-232系列等。
⑵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是實現無差錯的傳輸服務。
物理層僅提供了傳輸能力,但信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畸變和受到干擾,造成傳輸錯誤。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功能有建立和拆除數據鏈路;將信息按一定格式組裝成幀,以便無差錯地傳送。此外還具有處理應答、差錯控制、順序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幀。其常見的協議有兩類:一類是面向字元的傳輸控制協議,如BSC(二進制同步通信協議);另一類是面向比特的傳輸控制協議,如HDLC(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
⑶ 網路層
網路層屬於OSI中的中間層次,從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決的是網路與網路之間,即網際的通信問題。網路層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路由,即選擇到達目標主機的最佳路徑,並沿該路徑傳送數據包。此外,網路層還要能夠消除網路擁擠,具有流量控制和擁擠控制的能力。
網路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分組(或包),X.25就是網路層的協議。
⑷ 傳輸層
傳輸層解決的是數據在網路之間的傳輸質量問題,用於提高網路層服務質量,如消除通信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數據傳輸,常說的網路服務質量QoS就是這一層的主要服務。
傳輸層傳送的基本單位是報文。
⑸ 會話層
用戶或進程間的一次連接稱為一次會話,如一個用戶通過網路登錄到一台主機,或一個正在用於傳輸文件的連接等都是會話。會話層利用傳輸層來提供會話服務,負責提供建立、維護和拆除兩個進程間的會話連接。當連接建立後,管理何時哪方進行操作,對雙方的會話活動進行管理。
⑹ 表示層
表示層負責管理數據的編碼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壓縮和恢復。並不是每個計算機都使用相同的數據編碼方案,表示層提供不兼容數據編碼格式之間的轉換,如轉換美國標准信息交換代碼(ASCII)和擴展二進制交換碼(EBCDIC)。
⑺ 應用層
這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它負責網路中應用程序與網路操作系統之間的聯系,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如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等。
⑤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是什麼有誰知道謝謝
物理層(或稱實體層,Physical Layer)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建立、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物理層功能
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通路
傳輸數據
⑥ TCP/IP協議的七層協議分別是什麼根據你的理解,如果設置網路加密應該在哪層
tcp/ip 分5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網路加密可以在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進行。
⑦ 物理層,什麼是物理層,物理層介紹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物理層不是指具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而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上一層(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⑧ 網路中//物理層][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是什麼啊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開放式系統互聯。
一般都叫OSI參考模型
是ISO(國際標准化組織)組織在1985年研究的網路互聯模型。
最早的時候網路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多大型的公司都擁有了網路技術,公司內部計算機可以相互連接。可以卻不能與其它公司連接。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計算機之間相互傳輸的信息對方不能理解。所以不能互聯。
ISO為了更好的使網路應用更為普及,就推出了OSI參考模型。其含義就是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范來控制網路。這樣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規范,就能互聯了。
其內容如下:
第7層應用層—直接對應用程序提供服務,應用程序可以
變化,但要包括電子消息傳輸
第6層表示層—格式化數據,以便為應用程序提供通用接
口。這可以包括加密服務
第5層會話層—在兩個節點之間建立端連接。此服務包括
建立連接是以全雙工還是以半雙工的方式進行設
置,盡管可以在層4中處理雙工方式
第4層傳輸層—常規數據遞送-面向連接或無連接。包括
全雙工或半雙工、流控制和錯誤恢復服務
第3層網路層—本層通過定址來建立兩個節點之間的連接,
它包括通過互連網路來路由和中繼數據
第2層數據鏈路層—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
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
第1層物理層—原始比特流的傳輸,電子信號傳輸和硬體介面
數據發送時,從第七層傳到第一層,接受方則相反。
上三層總稱應用層,用來控制軟體方面。
下四層總稱數據流層,用來管理硬體。
數據在發至數據流層的時候將被拆分。
在傳輸層的數據叫段 網路層叫包 數據鏈路層叫幀 物理層叫比特流 這樣的叫法叫PDU (協議數據單元)
OSI中每一層都有每一層的作用。比如網路層就要管理本機的IP的目的地的IP。數據鏈路層就要管理MAC地址(介質訪問控制)等等,所以在每層拆分數據後要進行封裝,以完成接受方與本機相互聯系通信的作用。
如以此規定。
OSI模型用途相當廣泛。
比如交換機、集線器、路由器等很多網路設備的設計都是參照OSI模型設計的。
知道道這么多就可以了。至少CCNA就考這么多。
⑨ 資料庫加密系統是什麼有什麼功能
透明加密技術是資料庫加密系統的核心技術,用於防止明文存儲引起的數據泄密、外部攻擊、內部竊取數據、非法直接訪問資料庫等等,從根本上解決資料庫敏感數據泄漏問題,滿足合法合規要求。
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主要有四個功能:
1. 對敏感數據進行加密,避免與敏感數據的直接接觸。這項功能主要用於防止三種情況的發生,首先,通過對敏感數據進行透明加密阻斷入侵者訪問敏感數據,構成資料庫的最後一道防線。其次,阻斷運維人員任意訪問敏感數據,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可以保護運維人員,避免犯錯。最後,透明加密系統可以實現,即使在資料庫中的物理文件或者備份文件失竊的情況下,依然保證敏感數據的安全性。
2. 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無需改變任何應用。首先,在對數據進行透明加密時,無需知道密鑰,無需改變任何代碼,即可透明訪問加密的敏感數據。其次,對敏感數據進行加解密的過程透明簡易,可以保證業務程序的連續性,以及保證業務程序不被損傷。
3. 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提供多維度的訪問控制管理,且系統性能消耗非常低。通常資料庫實施透明加密後,整體性能下降不超過10%。
4. 最重要的是,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滿足合規要求,滿足網路安全法、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個人信息安全規范等對於敏感數據加密明確的要求。
另外資料庫透明加密系統可以實現物理旁路部署模式和反向代理兩種部署模式。採用旁路部署模式,即在資料庫伺服器安裝資料庫透明加密安全代理軟體,不需要調整任何網路架構。資料庫透明加密後批量增刪改性能影響較小,整體滿足合規要求,管理便捷。反向代理部署模式,是物理層根據表、列等數據分類執行數據存儲加密,防止存儲層面數據丟失引起泄露,邏輯層通過加密網關實現運維管理端的密文訪問控制,整體實現業務數據正常訪問,運維授權訪問,同時提供直連控制訪問,部署更安全。
⑩ 鏈路加密的定義
鏈路加密(又稱在線加密)是傳輸數據僅在物理層前的數據鏈路層進行加密。接收方是傳送路徑上的各台節點機,信息在每台節點機內都要被解密和再加密,依次進行,直至到達目的地。
鏈路加密,有時也叫做鏈路級或鏈路層加密,它是同一網路內兩點傳輸數據時在數字鏈路層加密信息的一種數字保密方法。在主伺服器端的數據是明文的,當它離開主機的時候就會加密,等到了下個鏈接(可能是一個主機也可能是一個中集節點)再解密,然後在傳輸到下一個鏈接前在加密。每個鏈接可能用的不同的密鑰或不同的加密演算法。這個過程將持續到數據的接收端。
鏈路加密加密發生在最低協議層(OSI模型的第一二層)。因為這一過程保護了傳輸的數據,鏈路加密在不能保證傳輸線的安全的時候就變得尤為重要。然而由於信息在每個傳輸路徑上的主機里解密,當信息必須經過那些不能確定主機間是否安全的通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