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看見東西是什麼物理現象

看見東西是什麼物理現象

發布時間:2022-12-25 11:49:48

『壹』 能用眼睛看到天空的白雲是物理的什麼現象

光的反射現象
白雲 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所以能看見

『貳』 能用眼睛看到天空的白雲是物理的什麼現象

光的反射現象

白雲 反射的光,進入了人眼,所以能看見

『叄』 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什麼原因

(1)眼睛看見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的光,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眼裡.
(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生活中的應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準直等現象.
自然界各種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不同的顏色可以反射出明暗不同的光線,通過角膜進入眼內,經過屈光間質即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在視網膜上成像。視網膜把這些光的刺激變為神經沖動,由神經傳入大腦中樞,然後我們就可以看見物體了。

眼球只是視覺器官的感受部分,完整的視器還應包括它的傳導部分和中樞部分等。而後面這部分的路是很長的,大部分是在顱腔內,與大腦及其他組織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將眼球比作一個電燈泡,電燈泡所以發光,除了它本身特殊的結構和功能外,還必須有它的電源部分(發電機)和電路和傳導(電線)等。否則,只有燈泡是不會自己亮起來的。

眼睛在看東西時,只是外界的物體的影像被視神經細胞所感受。要使我們在主觀上能夠看到這一物體,還必須經過視神經等一系列復雜的傳導,直至大腦枕葉視覺皮質中樞。經過中樞的綜合分析,包括兩個眼睛傳來的不完全十分相同的影像綜合分析以後才能完成。這與只要按動一次快門,底片上爆光一次就可以顯出影像來的簡單照像技術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照相時一般底片感光只是一次,但是眼睛裡的視網膜卻總是在連續的爆光,常常伴隨到人們的生命終結。它的爆光次數一小時內究竟有多少次,是無法計算和統計的。外界環境信息的80%都是通過人的眼睛才被接受的。由此可見,眼睛上這個「底片」也是照相底片所無法比擬的。

我們看東西,要經過視器的感受、傳導和中樞等一系列過程。但這些環節中各種組織都必須完全健康,功能必須完全正常才能完成。否則,任何一個環節發生了障礙,都會影響甚至破壞了視覺的形成。但是這一系列的復雜過程,對正常人來說卻是可以在瞬間完成的,而其精細的程度有時簡直難以令人置信。盡管人類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科學技術,但到目前為止,還是造不出象眼睛這樣的裝置。
眼睛作用:
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卜,形成物體的像;虹膜能調節瞳孔的大小,控制進入眼睛的光的多少;睫狀體起到改變晶狀體的形狀,從而改變晶狀體的焦距的作用;視網膜相當於凸透鏡成像用的光屏。
眼睛的視物原理:
正常的眼睛無論是在眺望遠景時,還是在看近物時,都能看得見。從凸透鏡成像情形分析,那就是當物距較大時,像能成在視網膜上,物距變小時,像仍然能成在視網膜上。光屏未移動像距不變,居然一樣能成像,奧妙何在呢?原來,晶狀體本身是彈性體,它周圍的肌肉可以根據視物的遠近,調節它表面的彎曲程度,改變眼睛的焦距,從而物體的像總能成在視網膜上。這種作用叫做眼睛的調節。可見,眼睛是一種精巧的變焦距系統。

『肆』 人們能看見舞台上的人是什麼物理現象是慢反射還是鏡面反射

漫反射。光照射到人的身上,向四面八方反射,於是舞台下的人都看見了舞台上的人

『伍』 眼睛看得見東西的原理是什麼

俗話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種說法不僅是幾百幾千年來的經驗之談,更已經被很多人奉為真理。但眼睛看見的是否真的就是事物的本身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用以證明一個事物的真實性的表述就是:這是我親眼看到的!但,法庭上卻不承認沒有其他輔助證據的一個人的「親眼所見」。為什麼?眼見不為實嗎?

的確,不可否認眼睛是人的感覺器官中最直接,最能反映事物原貌的。這一點已被美國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科學家托馬斯·詹姆斯及其同事通過兩個實驗證實。

在他的第一個實驗中,托馬斯·詹姆斯等人讓接受實驗的志願者觀看計算機屏幕上的球。這個球是由很多的點構成的,這些點或是向左或是向右轉動,讓人們感覺球在也在相應的方向上轉動。托馬斯·詹姆斯等人讓志願者說出球的轉動方向,結果各有一半的人選定向左或向右。這不出所料,因為那些點向左或是向右轉動的時間是相同的。此後,科學家讓接受實驗者在觀看屏幕的同時,手中還觸摸一個向左或向右轉動的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成的球,希望人的觸覺能影響大腦的判斷。但結果是,只有65%的受驗者宣稱他看的球的轉動方向與他觸摸的一致,這顯示觸覺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托馬斯·詹姆斯等人進行了第二個實驗。他們讓受驗者閉上一隻眼睛來觀看實際存在的轉動的球。由於只用一隻眼,受驗者不能肯定說出球的轉動方向,但是他們又讓受驗者能夠觸摸或感覺到球的轉動方向,結果只有70%的受驗者正確說出了球的轉動方向,另外的30%還是被錯誤的視覺信息所誤導。托馬斯·詹姆斯等人由此得出結論,視覺觀察結果對於大腦判斷最為重要。人的大腦不是將視覺和觸覺所獲得的信息聯合起來,而是分開加以處理的,而且更相信視覺信息,盡管有些時候觸覺信息更可靠。

托馬斯的試驗在證實「眼見為實」的同時,卻也又恰恰證明了「眼見不一定為實」。

其實,自古以來,人類就有很多錯覺,如不用理智來精細推測,用開放的心胸來包容,往往會被表面現象迷惑,將錯就錯,甚至哲學家也不例外。亞里士多德就曾經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落地快,可是後來伽利略的斜塔實驗證明他是錯的。孔子即使被奉為中國的聖人卻也不能避免。因此著名靈魂樂手馬文·蓋在上世紀60年代的流行歌曲中告誡人們:我們應該只相信眼見的一半。

那麼,為什麼自己親眼看得真真切切的東西卻可能並不是我們腦中浮現的呢?這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因為我們眼睛的構造、大腦的工作原理、我們的認識習慣以及一系列傳統觀念的束縛,使得眼見不一定為實。

一、人眼是有視覺限制的。

我們人類有眼睛。正常人的眼睛在接觸光線後,會產生視覺。但是人的眼睛有它特殊的構造,並不是一切光線都能使人產生視覺。紅外線和據說螞蟻能夠"看得見的"紫外線,都不能夠使人產生視覺。因此正常人的眼睛,也可以說是很有"缺陷"的。

二、人腦會創造自己的一套邏輯,將非現實的信息予以合理化。

而現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生物醫學工程系和匹茲堡大學神經生物學系的合作研究顯示,有時你看到的任何事都不能相信。研究人員發現,你實際上正在做的事和你認為你正在做的事,在大腦中顯示的部位不同。

丹尼爾·莫朗是聖路易分校生物醫學工程暨神經生物助理教授。他與合作夥伴——匹茲堡大學的安德魯·修懷茲和安東尼·瑞納專注於研究認知和視覺小把戲,以及獼猴和人對這些小把戲的反應。他們創造了一個虛擬實境電視游樂器對猴子進行實驗,讓它們以為自己在用手描繪橢圓形,而實際上它們是畫著圓形。研究人員監控猴子的神經細胞,並分辨腦中哪一個區域顯示圓形,哪一個區域顯示橢圓形。他們發現主要運動皮質區顯示的是實際行動,而隔壁一個稱之為腹側運動前區的部位,製造著橢圓的幻象。

這項研究顯示,人腦會創造自己的一套邏輯,將非現實的信息予以合理化。例如第一次戴上一副雙焦點的老花眼鏡時,會發現眼睛看到的景象和手觸摸到的周圍環境是不大一樣的。漸漸地大腦會進行調整,消除視覺與觸覺的差異。腹側運動前區在此扮演重要角色。

三、我們的認識習慣使我們往往忽略事物的真實面貌。

我們往往說「一見鍾情」,其中說明我們對於事物的認識其實是十分模糊且第一印象的。我們對於一件事物的認識,一般上一開始只是對視覺信號進行模糊處理,即只對信號進行輪廓辨認和處理,也即只辨認主要特徵。比如人或動物或物體;動的或靜的;大或小;遠或近;男或女;高或矮等等特別明顯的差異進行甄別。我們只有在多次接觸或引起注意的時候才會注意到更多的細節的東西。這就造成我們被第一印象所欺騙。

這也就是說,人在得到一個印象時,一是模糊掃描的,二是將其分成各種要素來記存的。也就是說記存的不是完整的印象。所以,即使是眼光最敏銳和記憶最好的人也無法真正還原一個事物的完整的印象。

四、傳播通道中的「噪音」亦將影響「眼見之景象」

這里的「眼見」指的其實是向別人描述自己「親眼看見的東西」,人們往往把別人看見的東西就當成是事物的本來面目,認為既然有人看見了,又能如此詳細的描述出來這總不會有錯吧?但事實上,這之間往往會出現偏差。

人要將自己看到的事物傳給另外別人時,並不能將原來的「印象」原原本本地送到別人的眼中。而是需要用另外的人體器官如:嘴——語言描述;手——圖畫描寫;這就要轉換,即將腦中記存的要素重新組合成印象並變成語言和動作。因為印象是要重新組合的,所以只要意識上出現偏差這種組合就會出現偏差,而且往往將自己沒注意的差異漏掉。而在信息傳播過程中,也會產生誤差,這些都是「噪音」。接受這樣的描述的人再將這些描述在大腦中進行類似的處理。這樣與事物的原本面貌之間的差異就更大了。有時甚至是很離譜。

五、傳統想法加上利害關系,使人們只看到他們想要看的。

親眼看到的才信,對看不見、不能理解的一概不信,這是一般人判斷真偽的方法。實際上這是由於傳統想法加上利害關系蒙蔽了人的眼睛。正因為人們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這也往往會造成一種麻痹心裡,忽略了其實應該是可以注意到的因素。使他們只看得見他們想要看到的,看不見他們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也是一種迷信,是迷信於自己的眼睛和觀念,而正是這種固步自封的認識方法造成了科技無法進步。

比如我們看見室內的桌子、椅子、筆、硯、杯、盤都是靜止不動的,是堅實無縫的。但是物理學家會告訴我們,在這些物質內部,電子圍繞原子核以光的速度旋轉著,原子與原子也是時刻不停地振動著。

電子與原子核,原子與原子之間都留著極大的空隙,非常疏鬆,像空氣一樣。這和我們看見外表的靜止、堅實完全不一樣。可見,人類的眼睛實際上是看不到物體真相的,必須用合乎邏輯的理智才能推得正確的答案。

平時我們認為確實看得一清二楚的事物,事實上有時也沒有真正看清。科學家告訴我們,人眼所能看到的光線,只在可見光400~700納米的電磁波長范圍內,是極為有限的一部分;聽到的頻率范圍也僅限於20~2萬赫茲。

由於人眼的錯覺,太空中原來大放光明的地方,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漆黑一團,就是因為人眼的視力所限,即使藉助某些工具,人觀察到的也只能是最表層的顯現。後來科學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採用了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來觀察天體,結果豁然開朗,那些隱藏在黑暗中的天體瞬間出現在人類眼前,景象壯觀得令人難以置信。當前最先進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能用紅外線來觀察天體。

正是由於上訴種種原因,使得我們看到的往往與事物本身是有出入的,尤其是第一印象。看上面的那些圖也可以說明這一點,往往是第一眼欺騙了自己,當我們重新認真審視這些圖時,就可以很快發現其中的奧妙了,

對此我們可以發現,對於眼睛所造成的視覺誤差,雖然有人體構造等等的限制我們暫時無法改變,但對於我們的認識習慣等是可以減少我們這種不必要的「麻煩」的。這要我們在關注事物的時候,不要受陷於自己的刻板印象,不要急於下結論,多看多想,多點理性,少點魯莽,很多「誤會」是可以被消除的。

『陸』 看到水中魚在游是什麼物理現象

看到水中魚在游
是光的反射,但是看到魚的位置與實際位置不一樣,這是光的折射原理
看到水中魚在游
是光的反射,但是看以水作為鏡面,水底作為鏡底,魚反射的光經過折射進入人眼,(其實魚在人看見位置的下方,畫光路圖可以解決)雲的光反射也進入人眼,所以魚像在天上.鳥反射的光通過折射進水,又反射出水,進入人眼,所以像在水裡.
到魚的位置與實際位置不一樣,這是光的折射原理

『柒』 初二物理,光現象:人看見物體是由於光從射入

人看見物體是由於 光從物體反射出光線進入人眼
(因為人看見物體是由於物體發出光反射入人眼,所以人眼才能看見物體)

祝你學習進步。

『捌』 人站在水池邊能看見水中的游魚,是由於那種物理現象(例如:光的折射或反射或光沿直線傳播)

光的折射,光在水與空氣兩種介質中傳播是有差別的,在兩種介質接觸面發生折射,因此一般看到的水中的魚都比實際深度要淺!

『玖』 小明看到電視上老師講課的畫面屬於物理上的什麼現象折射還是反射

(1)教師講課的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到學生耳朵的;
(2)黑板的表面是比較粗糙的,可以將射來的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是漫反射.這樣,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筆字.
故答案為:空氣;漫.

閱讀全文

與看見東西是什麼物理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