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物理上都有哪些人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1、胡克: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胡克定律(F彈=kx) 2、伽利略:義大利的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時代的儀器、設備十分簡陋,技術也比較落後,但伽利略巧妙地運用科學的推理,給出了勻變速運動的定義,導出S正比於t2 並給以實驗檢驗;推斷並檢驗得出,無論物體輕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過斜面實驗,推斷出物體如不受外力作用將維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結論.後由牛頓歸納成慣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3、牛頓:英國物理學家; 動力學的奠基人,他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發現,得出牛頓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頓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 4、開普勒:丹麥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運動規律的開普勒三定律,奠定了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 5、卡文迪許:英國物理學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裝置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國植物學家;在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時,發現了「布朗運動」. 7、焦耳:英國物理學家;測定了熱功當量J=4.2焦/卡,為能的轉化守恆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研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的發熱,得到了焦耳定律. 8、開爾文:英國科學家;創立了把-273℃作為零度的熱力學溫標. 9、庫侖:法國科學家;巧妙的利用「庫侖扭秤」研究電荷之間的作用,發現了「庫侖定律」. 10、密立根:美國科學家;利用帶電油滴在豎直電場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電荷e . 11、歐姆:德國物理學家;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歐姆把電流與水流等比較,從而引入了電流強度、電動勢、電阻等概念,並確定了它們的關系. 12、奧斯特:丹麥科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了電流能產生磁場. 13、安培: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 14、湯姆生:英國科學家;研究陰極射線,發現電子,測得了電子的比荷e/m;湯姆生還提出了「棗糕模型」,在當時能解釋一些實驗現象. 15、勞倫斯:美國科學家;發明了「迴旋加速器」,使人類在獲得高能粒子方面邁進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磁感應,親手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提出了電磁場及磁感線、電場線的概念. 17、楞次:德國科學家;概括試驗結果,發表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麥克斯韋:英國科學家;總結前人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 19、赫茲:德國科學家;在麥克斯韋預言電磁波存在後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測得電磁波傳播速度等於光速,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 20、惠更斯:荷蘭科學家;在對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動說.發明了擺鍾. 21、托馬斯·楊:英國物理學家;首先巧妙而簡單的解決了相干光源問題,成功地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雙孔或雙縫干涉) 22、倫琴:德國物理學家;繼英國物理學家赫謝耳發現紅外線,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紫外線後,發現了當高速電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發射出X射線—倫琴射線. 23、普朗克:德國物理學家;提出量子概念—電磁輻射(含光輻射)的能量是不連續的,E與頻率υ成正比.其在熱力學方面也有巨大貢獻. 24、愛因斯坦:德籍猶太人,後加入美國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論及光電效應方程,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提出了「質能方程」. 25、德布羅意:法國物理學家;提出一切微觀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質波概念,任何一種運動的物體都有一種波與之對應. 26、盧瑟福:英國物理學家;通過α粒子的散射現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首先實現了人工核反應,發現了質子. 27、玻爾:丹麥物理學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應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原子的玻爾理論. 28、查德威克:英國物理學家;從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實驗研究中,發現了中子. 29、威爾遜:英國物理學家;發明了威爾遜雲室以觀察α、β、γ射線的徑跡. 30、貝克勒爾:法國物理學家;首次發現了鈾的天然放射現象,開始認識原子核結構是復雜的. 31、瑪麗·居里夫婦:法國(波蘭)物理學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驅者,「鐳」的發現者. 32、約里奧·居里夫婦:法國物理學家;老居里夫婦的女兒女婿;首先發現了用人工核轉變的方法獲得放射性同位素.
B. 有哪些物理學家的故事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出生於英格蘭東米德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Woolsthorpe)庄園。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師,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等。
1687年,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牛頓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在被調查的皇家學會院士和網民投票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C. 哪個物理學家演講時被觀眾問自己的發明有什麼用
古希臘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曾發現杠桿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終身從事物理和數學的研究。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臘的一個天文學家的家庭里,從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寵愛。父親為了使他早日成才,在起名字上絞盡了腦汁,經過反復選擇,在他出生的第 10 天,取名阿基米德。希望這名字給他帶來幸福,並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希臘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隸們的照料下度過的。全家人對他要求很嚴,行走坐立、穿衣吃飯都有規矩,不準他淘氣,也不許他交壞朋友。他8 歲時進了學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隸的陪伴下走很長的路到學校上課。阿基米德的家裡很富有,但他從不騎馬或坐車。
阿基米德學習非常刻苦,有時看書,一看就是一天。隨著阿基米德年齡的增長,他的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開始顯露出來。他把大部分時間用在思考、探討、學習和寫作上,極少想自己的事。為了研究一個問題,常常忘記吃飯,忘記洗澡。連穿衣服、脫衣服這類事情,都得由別人幫助來做,只要他一思 考問題,就會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對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研究簡直著了魔,與它們形影不離,一天總畫呀畫呀,那麼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好像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有一次,在他跨進浴盆洗澡時感覺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輕,突然,他興奮地大叫一聲,從浴盆里跳出來,一絲不掛地在大街上奔跑,一邊朝家跑嘴裡一邊喊:「我想出來了,我想出來了!」
人們望著這個赤身裸體奔跑著的怪人,非常驚異,他們哪裡會想到,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時,發現了一條重要的流體靜力學規律——「阿基米德定律」,即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被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
00
相關問題
誰有物理人物小傳?最好是演講剛好10分鍾,多要幾個著名物理學...
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 (你不必驚訝,在那個時代,愛爾蘭的大學會取錄最有才華的小學生),約在十四歲開始學習大...
2015-06-03
物理學家Drude的簡介?
時,繼續發展了這一觀點——即磁扭線理論的新的宇宙理論。他用復數公然反對物理學的... 他的以著名論文《引力坍塌和時空奇點》為代表的一系列論文,和著名數學物理學家斯蒂...
2021-08-11
物理學家英文
物理小發明
我的電影嚇哭全球觀眾
中國物理學家
藝術家和觀眾的關系
物理學家年輕時顏值
年輕時超帥的物理學家
物理學家楊振寧
誰告訴一個物理學家的生平和貢獻,急!!!!!!!!!!!!!!!!!!
給予法拉第。之後有一次,法拉第將自己在演講中細心抄錄,並旁徵博引,內容達三百頁的... 學家,且懂得使用條理清晰且簡單的語言表達他科學上的想法。他的實驗成果後來被詹姆...
2014-11-15
誰告訴一個物理學家的生平和貢獻,急!!!!!!!!!!!!!!!!!!
給予法拉第。之後有一次,法拉第將自己在演講中細心抄錄,並旁徵博引,內容達三百頁的... 學家,且懂得使用條理清晰且簡單的語言表達他科學上的想法。他的實驗成果後來被詹姆...
2013-11-25
介紹一下物理學家胡克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國實驗物理學家,儀器發明家。1635年出生於英格蘭... 測溫學等也有不少研究。 胡克於1678年曾將自己發現的彈性定律發表在他的講演集《...
2014-08-12
物理學家英文
我的電影嚇哭全球觀眾
富蘭克林避雷針
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
藝術家和觀眾的關系
物理小發明
介紹一下物理學家胡克
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英國實驗物理學家,儀器發明家。1635年出生於英格蘭... 測溫學等也有不少研究。 胡克於1678年曾將自己發現的彈性定律發表在他的講演集《...
2014-07-02
誰有彭若斯(物理學家)的詳細介紹
時,繼續發展了這一觀點——即磁扭線理論的新的宇宙理論。他用復數公然反對物理學的... 他的以著名論文《引力坍塌和時空奇點》為代表的一系列論文,和著名數學物理學家斯蒂...
2013-09-28
求英語中各種學家,如:數學家,劇作家……
bioethicist 物倫理學家 biologist生物學家 biophysicist生物物理學家 biotechnologis... 發明家 thinker 思想家 philosopher 哲學家 ecator 教育家 economist 經濟學家 h...
2013-07-27
3
查看更多相關問題
等你來答
ZXMP S320 設備的NCP板處於配置狀態是,默認的IP是 。
2022.02.15
請問潼南惠耳助聽器可以為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嗎?收費嗎?
2022.07.08
倆個耳朵都不好,配助聽器我應該配哪個耳朵?
2022.05.01
精讀神經裡面的資源為什麼下載不了
2021.11.09
問答首頁
意見反饋
隱私管理
D. 丘成桐開講啦觀後感
丘成桐
數學大滿貫得主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人類歷史上同時得過這3個獎的目前只有兩個人,丘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節目一開始,丘成桐先生介紹了他所帶領團隊研製出的世界上最快的一台三維照相機,並與主持人撒貝南現場配合做演示,通過圖像處理,虛擬人像,呈現出撒貝南多個表情的3D圖像。
丘成桐(Shing-Tung Yau),原籍廣東省蕉嶺縣,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同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美籍華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 。
196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數學系,1971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師從陳省身) ;1993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成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 。目前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 。
丘成桐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丘成桐囊括了菲爾茲獎(1982)、克拉福德獎(1994)、沃爾夫獎(2010)等獎項,特別是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E. 開講啦哪期物理學家講了空間位移
第十一期。
開講啦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和唯眾傳媒聯合製作的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由撒貝南擔任節目主持人。節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他們對於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予中國青年現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
討論青年們的人生問題,同時也在討論青春中國的社會問題。
F. 開講了 楊振寧 莫言你有針尖我五麥芒讀後感
《開講啦》楊振寧、莫言: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觀後感 2013 年 5 月 19 日晚, 撒貝南主持的央視 《開講啦》 請到兩位重量級嘉賓―― 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莫言,令人不禁眼前一亮。本人有幸觀看了這場講課,以 下是我的感受。 一、故事內容本次《開講啦》的主持人是繪畫大家范曾,小撒則很「知趣」地躲到觀眾席中,不時機敏
詼諧地說笑調侃一下, 使現場氣氛更加輕松活躍。 嚴肅的充滿正能量的演講內容和生動活潑
的節目形式。而這次一位自然科學家與一位作家的「科學與文學的對話。「科學與文學的對 話」,是這期《開講啦》的最大看點。 范主持一開始就向楊振寧提出一個問題, 他認為英國天文學家霍金是個了不 起的人物,霍金的《宇宙》 《時間簡史》他只讀懂了十分之二,為什麼霍金沒得
諾貝爾獎? 而楊振寧實話實說: 我拒絕回答你這個問題。
但他馬上反問范、 莫二人: 「我 常想一個問題,假如今天把愛迪生請來,在 21 世紀生活一個星期,他會對什麼 東西最感新奇?」 莫言馬上搶答道:「手機!」
?真情妙悟著文章?。其實這也是科學研究必經的過程。先有?真情?,即對這 件事情的濃厚興趣,才會有努力鑽研的動力;研究中有了進展就是?妙悟?,然後
才有最終結果?著文章?。這三部曲,道盡了科研的必經之路。」。楊振寧認為, 科學研究的是宇宙和自然界中已有的現象,在探索過程中需要猜想,所以科學是
一門「猜想」的學問。他問莫言:你喜歡幻想文學,有沒有幻想科學? 當范主持要求兩位諾獎得主用最簡潔的語言談談各自的「中國夢」時, 楊振寧 說,中國最近幾十年的發展給中國人描繪了一個美好前景,我對「中國夢」的實現
充滿樂觀態度;莫言則詼諧表示:近日看到外國一家公司徵集火星移民,報名者 中中國人最多,這也表達了一種「中國夢」:到天上去!
從科學與文學的關系談到文學創作,楊振寧饒有興趣地問莫言:你說從小喜
歡講故事, 但能講故事的人未必能成文學家, 這里有兩關需要過, 一是過文字關, 1 二是選擇故事。
對這個輕車熟路的問題,莫言不慌不忙,娓娓道來:「我小時候是個愛聽故 事的小孩,聽過之後再向別人轉述,在轉述過程中會添油加醋,相當於一種口頭
創作;然後讓故事變成書,還得會寫字。我幸運地讀了五年小學,學了 500 個漢 字。有人分析,趙樹理的小說中,常用的漢字也就 500 個。小學五年級我因為調
皮搗蛋被學校開除了,在家沒書看待著無聊,家裡有一本新華字典,我背了一些 生辟的字,我小說里那些華麗的字都是背下來的。後來出來一個謠傳,說我是天
才,一本新華字典可以倒背如流,其實沒這回事兒,我一頁也背不下來……」 關於第二道關,莫言說他有一個思想轉變過程:「對一個作家來說,選擇故 事非常重要。
我早期的寫作是挖空心思找故事, 後來文學觀念發生了變化, 由?我 找故事?變成?故事找我?。我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我所認識的人、經歷的事,我
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慢慢變成我寫作的對象。我的長篇小說《蛙》中的姑姑, 就是以我的堂姑為模特兒,又把很多婦科醫生加上我的想像構思完成的。」
之後還增加現場提問環節,分別由三個大學生提問,非常精彩,也代表可青 年力量對科學和文學的心聲。
二、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滋養心靈總體來說對我的感覺是關於此次兩位諾貝爾獎得主走上央視熒屏,進行「科
學與文學的對話」,多數觀眾和媒體給予好評和正面報道,但也有人覺得「對話」 並無太多新意,有失大師水準。依記者看,其實是因時間所限,兩位大師未能充
分展開話題,對期待值很高的觀眾而言不夠「過癮」。 客觀來說, 九十一歲高齡的楊振寧還有如此活躍的思維、敏銳的反應和清淅 的表達,已是人中之傑,令人驚嘆;而相對年輕的莫言是位農民的兒子,從外形
到講話都保持著誠實質朴的本色,二人都是實幹家而非演說家,不能用演說家的 標准和「范兒」要求他們,但兩位大師「對話」本身,便可給人一些思考和啟示。
其一,楊振寧和莫言,一個是物理學家,一個是文學家,兩位諾貝爾獎得主
同時出現在一個講台上,進行「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本身就意義不凡。因為我們 的媒體很少做這種高端的跨界的討論,尤其很少涉及健康、美容和養生之外的自 然科學話題,
這幾乎成了我們的一個軟肋和盲點。 記得上中學時不大喜歡數理化, 2 卻對一本十分流行的外國科普讀物 《趣味物理學》 愛不釋手, 同學之間相互傳閱,
說明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科普教育更能讓青少年接受和喜愛。 因此, 如果我們的電視中能增設科普類節目,經常邀請科學家講述自然科學
知識,配以相應的圖片和影像資料,必定會吸引觀眾眼球,開發他們的智力和創 造力。 例如, 當我們的探月工程和載人飛船上天時, 請專家講述什麼是地球軌道、
失重、宇宙速度等;當社會上流傳「世界末日」論時,請專家從地球物理學角度、 從瑪雅歷法的真相來駁斥反科學的繆論……長期堅持下去,對提倡科學,反對迷
信,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素養功莫大焉。 其二, 在一個充斥著游戲和選秀節目的泛娛樂化時代,央視能開創這樣一檔
相對高端的談話節目,讓人靜下心來聆聽榜樣人物的演講,共同分享對生活、生 命的感悟,哪怕時間段不夠好,收視率不夠高,也是有積極意義的。大眾需要通
過休閑娛樂的方式來放鬆心情,舒緩壓力,但這些「快餐文化」不能給人多少思想 啟迪和審美享受,對一個民族整體文化素質的提高作用也不大。 以莫言為例,
做為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在接受瑞典國王頒獎時為 全球所矚目的熱度, 似乎並未保持到國內, 像有些一夜成名的歌星那樣大紅大紫,
到處做節目、出鏡頭――雖然他本人很低調,沒有這樣的奢望。但多給文學開辟 一些平台,讓作家有更多話語權,卻是倡導精英文化的應有之義。例如,國內許
多有影響的電視訪談節目, 訪談對象多是娛樂明星, 很少出現作家和編劇的身影; 有關文學和讀書的欄目更如鳳毛麟角。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欄目,就可以做一個莫
言作品賞析系列節目,也可請莫言現身說法,講述自己的創作過程和人生感悟, 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他作品的思想意義和文學價值。
G. 科技前沿知識講座全程高能 2021年度《亦庄學院》又上新啦
以科學的眼光認知世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經開區,也稱北京亦庄) 科技 前沿新知系列講座品牌活動《亦庄學院》,將於9月23日(本周四),再次開啟連續上新、全程高能模式。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放射治療裝備技術分會副主任委員、瓦里安醫療系統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曉等三位各自領域重磅大咖,屆時將應邀作為2021年度《亦庄學院》第二批主講嘉賓蒞臨北京經開區,歷時兩天(9月23日至24日),分別以《從5G到6G:移動通信為數字化轉型賦能》《碳達峰、碳中和:中國發展轉型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一個無懼癌症的世界》為主題,接連帶來三場旨在傳播創新知識,分享前沿智慧,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精彩講座。
聚焦全球前沿 科技 普及、前沿產品發布,主打 科技 創新、產業創新的全國首個 科技 前沿新知系列講座品牌活動《亦庄學院》,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宣傳文化部指導,尚亦城(北京) 科技 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文化視頻節目開拓者實力文化承辦,每年會在全球范圍內菁選並邀請處於當今世界 科技 前沿的頂級科學家、 科技 產業創新領軍人物擔任主講嘉賓,圍繞領域熱點話題舉辦系列演講,讓公眾在享受由 科技 新知帶來的樂趣同時,升級科學認知,領略創新魅力。
《亦庄學院》於去年年末正式開講。由天體物理學家、「慧眼」天文衛星首席科學家張雙南教授開啟的首場講座,通過深入淺出地揭示黑洞及星際穿越的秘密,帶領現場與線上觀眾,頗為震撼地感受了一回科學巡天的奇思妙趣。進入2021年,《亦庄學院》加大了 科技 前沿新知的上新力度,於6月份打包式一舉推出年度首輪四場高質量講座。由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集成電路專家魏少軍,著名神經科學家、清華葯學院教授魯白,青年女科學家、西湖大學博士後白蕊,京東方高級副總裁、顯示事業群首席產品官邵喜斌等四位頂尖 科技 領軍人物,分別帶來的關於晶元如何改變世界、AI能不能替代人類大腦、發生在我們體內的RNA剪接真相,以及顯示技術怎樣升級世界的精彩等演講內容,在一次次驚艷到現場觀眾的同時,也以其致力於 科技 新知分享的高標准內容設置,強化面對面問答互動的熱力全開形式,贏得了各方贊譽。
即將啟幕的2021年度《亦庄學院》第二輪三場重磅講座,不僅拓展了 科技 前沿新知的輻射面,涵蓋信息經濟、能源環境、醫療創新等不同領域,更以國際國內及行業前沿時下最新議題,對接企業與個人的當下境遇,以期進一步凸顯世界、國家、未來與行業、職業乃至每個 社會 個體密不可分的關系,進而能為激發大家的 科技 創新志趣,投身產業創新實踐,參與 社會 進步,助益經濟發展,力所及地具體做些什麼提供有益參照。大情懷、新知識、接地氣,強策劃、多互動、重分享,始終是《亦庄學院》這一北京經開區作為高新 科技 集聚高地推出的創新型品牌文化活動,在內容規劃開發方面所追求的目標,也是該項目得以接續精彩,賦能 社會 ,普惠公眾,為北京打造創新文化做出「亦庄貢獻」的生動體現。
縱觀每一輪信息革命,無不引領著 科技 浪潮和產業巨變,同時也影響著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如今,伴隨著5G時代到來,手機換新或秒下電影變為現實, 社會 、經濟、商業、 科技 等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快速變化,同時也在塑造著新的運行模式和思維方式。只是在向數字化邁進過程中,大多數傳統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和創業型企業,為何都沒能成功實現數字化轉型,而從業者個人,面對席捲而來的 科技 潮和紛繁復雜的商業模式,又為何多半並非如想像般那樣如魚得水,反而愈加無所適從呢?知名網路經濟與電子商務專家呂廷傑,是中國聯通等多家5G生態鏈核心企業的獨立董事,對5G相關的商業運用和商業模式有著深度洞察,對即將到來的6G也有著敏銳的預判。且待他登臨2021年度《亦庄學院》講台,為我們打開5G認知新視角,把脈6G前瞻新機遇,解讀移動通信如何為國家、領域、企業與個人的數字化轉型助力賦能。
全球變暖、環境變差,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這一問題之所以日益嚴峻,主要系由碳排放造成。只是碳排放又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而經濟發展則需要消耗能源。好在近些年,國際 社會 在發展經濟與環境質量關系的眾多議題中,碳達峰與碳中和也即「雙碳」概念,逐漸占據了「C位」。中國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後再慢慢減下去,這是碳達峰的目標;而到2060年,針對二氧化碳排放,會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這便是碳中和的目標。而要實現此一「雙碳」戰略目標,勢必得以 科技 創新為先導,這就為 科技 創新提供了廣闊空間。能源專家、「扎耶德未來能源獎」終身成就獎得主李俊峰,長期從事能源經濟和能源環境理論研究,主導起草了能源領域多部重要法律政策。他將為大家帶來的這場關於國家力主「雙碳」戰略,究竟面臨著哪些機遇與挑戰的演講,勢必會啟發關聯企業的廣大 科技 工作者乘勢而上、選對目標、勇於創新、奮力攻關,為共襄綠色發展貢獻出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
癌症現已成為危害我國國民 健康 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我國新診斷的癌症患者數量已超過400萬,因癌症去世的人則超過了280萬。這就意味著,不僅癌症本身離我們每個人其實相去不遠,而且帶癌生存也將成為越來越多病患的日常境遇。好在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突破,各種各樣的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已能夠使得癌症不同程度地緩慢消失。雖還不可能完全消失,但至少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患者在帶癌生存中減少痛苦,改善生活質量。獲評「2017年度中國十大醫葯產業人物之一」及「2019年度創新領軍人物」,致力於擴大放療在中國的普惠率、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倡導創新引領 科技 抗癌先鋒人物張曉,有個頗受稱道的良好願景,那便是創造「一個無懼癌症的世界」,這也正是他和他的團隊,正努力構建的診療技術業態與創新醫療的未來。那麼「一個無懼癌症的世界」會是個怎樣的世界,它會為我們大家帶來什麼樣的識癌防癌新觀念,為癌症患者帶來怎樣的新希望和新福祉,還會給醫療領域理念創新、技術創新帶來哪些有益的啟示呢?就讓我們鎖定《亦庄學院》的演講現場,拭目以待。
2021年度《亦庄學院》第二輪三場 科技 新知講座活動的地點,設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區內企業中芯國際演講大廳,每場活動時長約80分鍾,其中設置了40分鍾的互動時間,現場參與的觀眾可直接向主講嘉賓提問,面對面交流對話,聆聽來自其所代表的領域或行業最前沿資訊。
H. 百家講壇開講的第一人是誰
《百家講壇》首播於2001年7月9日,其主講人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主講題目是《美與物理學》,登錄《百家講壇》官網(bjjt.cctv.com)可以查到。
I. 開講啦丘成桐演講稿:你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開講啦丘成桐演講稿:你為什麼學不好數學?
我第一次來《開講啦》這個舞台有點誠惶誠恐。我當然是做數學的,我每一次到中國來,有很多家長,有些是家裡小孩子才5歲、6歲的都問我,你是出名的數學家,我怎麼去教我的小孩子數學?我當然有點啼笑皆非,因為小孩子的數學其實不是我的專長。怎麼對付兒童心理學,我也沒有這個能力。不過他們有興趣讓小孩子念數學,並不是因為家長喜歡他念數學,而是期望他能夠考試考高分,尤其期望能夠高考考高分。現在這個年頭,家長們都比從前有能力了,我聽講,去年一年就有差不多20萬的自費留學生到美國去。他們很緊張念數學,為什麼呢?因為你要上美國的名校像Harvard(哈佛大學),或者MIT(麻省理工學院),或者Princeton(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一定是要高分的。SAT(美國學術能力測試)考2200分以下的,基本上哈佛就不接受你了,根本看都不看。
我在哈佛大學30年了差不多,也看著我們數學系的學生的成長。我們第四年的時候,是有論文的,一年總有兩三篇這樣的好文章,中國學生始終達不到這個標准。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國的學生中學、大學初期都還不錯,為什麼最後的表現比不上國外的學生?我發覺中國的學生基本上對學問,數學的學問興趣並不是太大。一方面是家長並不期望你去念數學,因為數學是很枯燥的,同時對你的「錢」途,金錢的錢,不能夠得到太大的收入。
其實這是個很錯誤的觀念。我在哈佛大學30年來,沒有看到過一個念數學拿了博士的找不到很好的工作。因為我兩個兒子都念生物,他們比我辛苦得多,從早到晚都在做實驗。可是我們做數學的,游手好閑,走走想想,找些好的題目看看,有的時候出去旅行比他們愉快得多。而事實上數學家畢業以後,很快就能找到好的事情。而念生物的大概要十多年、二十年才能夠穩定下來。為什麼講這個事情呢?我是希望大家曉得念數學並不差。
我講講我自己的經驗。我十四歲那年,父親突然間去世,我們想都沒想過有這個可能。我們一家有8個小孩子,然後我母親一個人要頂住這個家庭讓我們能夠生存下去。我自己也花了不少功夫,去做家教幫補一些家用。這段時間是我人生最痛苦,也是最讓我成熟的一段。所以有些人想攻擊我,有些人想對付我,我講我在當年14歲那年這么無助的時候,我都能夠成長,我不怕任何。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們沒有想要我一定要念醫、念工程這種學科,他們就讓我自己選擇,選擇一門我自己喜歡的學科。
我當時很受我父母的影響,尤其是我父親。我父親是學哲學的,他當時在寫一本書,就關於西洋哲學——《西方哲學跟中國哲學的關系》。家裡面很多學生跟他聊天,就談到希臘的哲學受到數學很大的影響,這個叫自然科學辯證法。那對我來講印象很深刻,就是數學畢竟是個很重要的學科。我那個時候才十二、三歲,父親除了哲學以外,他也教了我很多關於中國的詩詞和古文。要念馮友蘭的《新原道》、《新原人》,郭沫若的哲學書,要念胡適之,還要念錢穆的歷史跟哲學書。我想都蠻有意思的,可是我都看不懂。慢慢過了幾十年以後消化了,看著看著就懂了。這是整個做學問的一個程序,我想你們應當曉得剛開始不懂沒關系,慢慢看,慢慢看就會了解。
我對數學有興趣是因為初中二年半的時候念了幾何。我認為平面幾何漂亮得不得了,又嚴謹又很乾凈,清清楚楚地將一些命題寫出來,讓我很震撼。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漂亮的科學,我很想去找它里邊的內容。可是那個時候,這個圖書館幾乎是不存在的,要到公眾圖書館去找這個書,往往站在書店裡面一站站幾個鍾頭,也沒有錢去買這個書,就站在那邊看。可是有時候,我就在腦海里想這些數學的定理、數學的描述是應當怎麼樣子去處理。所以我很早,就我在十三、四歲的時候,我一邊走路,一邊在想數學、幾何的內容。這個習慣做慣了以後,我對待任何一個問題,我的反應就是想想看它的內容是什麼,它能夠影響到什麼,能夠有什麼發展。所以我對這個事情,直到現在,50年後的現在還是覺得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我當時當然也看很多課外書,當時金庸的武俠小說剛出來沒多久,我們在《民報》就看金庸的第一篇關於武俠小說的。這個書都看,可是我覺得我看數學的書並不比看金庸的小說差。當然也看很多古典的小說,看《水滸傳》、《三國演義》,很多其它的書,魯迅的小說我也看。這些書看起來好像跟數學都沒有關系,可是以後我發覺其實有相當的好處。
我到現在還是以幾何為我的主要研究方向,可是做幾何是一個很有趣但是很復雜的一條路。我在做研究生的時候,1971年我就對沒有物質的引力場有很大興趣。我想,因為從看愛因斯坦的方程,你看來看去看不出來沒有物質,還有什麼東西能夠產生。愛因斯坦方程是相當復雜的一個方程,可是也是一個很漂亮的方程,所以我想解這個方程。可是這個方程是很難解的,古往今來,沒多少人能夠解這個方程。我剛好有一次到圖書館去看書,看到一篇文章是個名教授叫卡拉比,他提這個問題跟我的想法原來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問題他沒辦法解決,可是寫下一個方程,我對這個方程很著迷,花了5年功夫,常常屢戰屢敗,可以講是茶飯不思。在1976年,我將它解決了,解決以後,我將它運用到幾何、微分幾何、代數幾何種種不同的學科裡面,解決了一些重要的問題,有些是數學上幾十年都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也因此讓我一舉成名。
由於物理學家的加入,這個學問在這30年來,成為數學跟物理上一個主流。很出名的物理學家跟很出名的數學家聯手一同研究這方面的學問,也因此解決了數學上更多的猜想和更多主要的問題。很多記者包括電視台的訪問我,第一句問我有什麼靈感。那麼我有時候就講講,譬如來講,1976年我解決卡拉比猜想的時候,剛好我結婚沒多久,兩個禮拜後我就將它解決了。我受我妻子的影響很大,她給我很好的靈感,可是這整個所謂靈感是通過五年來日積月累的奮斗,不同的想法積堆起來,就好像你在看山洪爆發的時候,剛開始山水慢慢積,積得很高,突然一場大雨就將這個山洪爆發出來,這個思想就來了。可是他的思想不可能突然、無緣無故來的,沒有天才這個觀念,能夠突然之間、一秒鍾內發生一個想法。
樂趣是無窮的,可是不要太斤斤計較一下子就能夠成名,總是要腳踏實地地做一些事情。
【 開講啦丘成桐演講要點 】:
1、中國的學生之所以在數學上表現不如國外的學生,是因為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並不是太大。一方面是家長並不期望你去念數學,因為數學是很枯燥的;同時數學對你的「錢」途,金錢的錢,不能夠得到太大的收入。其實這是個很錯誤的觀念。
2、父親的突然離世讓我學會堅強,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們沒有想要我一定要念醫、念工程這種學科,他們就讓我自己選擇,選擇一門我自己喜歡的學科。
3、初中二年半學習幾何讓我對數學產生興趣,我認為平面幾何漂亮得不得了,又嚴謹又很乾凈,清清楚楚地將一些命題寫出來,讓我很震撼。
4、思想不可能突然、無緣無故來的,沒有天才這個觀念,能夠突然之間、一秒鍾內發生一個想法。
5、樂趣是無窮的,可是不要太斤斤計較一下子就能夠成名,總是要腳踏實地地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