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中物理運動學有哪些

高中物理運動學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1-02 19:40:26

① 高中物理運動學有哪些公式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② 高一物理運動學知識點整理

運動學是高一物理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有哪些知識點要我們了解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一物理運動學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物理運動學知識點

一、機械運動

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它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等運動形式.

二、參照物

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而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對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它的運動的描述就會不同,靈活地選取參照物會給問題的分析帶來簡便;通常以地球為參照物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三、質點

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如果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屬於無關因素或次要因素,對問題的研究沒有影響或影響可以忽略,為使問題簡化,就用一個有質量的點來代替物體.用來代管物體的有質量的做質點.像這種突出主要因素,排除無關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問題的思想方法,即為理想化方法,質點即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四、時刻和時間

時刻:指的是某一瞬時.在時間軸上用一個點來表示.對應的是位置、速度、動量、動能等狀態量.

時間:是兩時刻間的間隔.在時間軸上用一段長度來表示.對應的是位移、路程、沖量、功等過程量.時間間隔=終止時刻-開始時刻。

五、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是從物體運動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

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於路程。

六、速度

描述物體運動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即=S/t,單位:m/ s,其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對變速運動的粗略描述.公式=(V0+Vt)/2隻對勻變速直線運動適用。

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上質點所在點的切線方向指向前進的一側.瞬時速度是對變速運動的精確描述.瞬時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標量.

如果細細分析,可以發現速度不是一個簡單概念,它是一個“大家族”,裡面有“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這些成員,還有“速率”這個“近親”。其中瞬時速度是難點,又是重點。有時往往把瞬時速度簡稱為速度,這一點同學們須特別注意。

a.速度的物理意義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義是“位移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的時間之比”,即。速度是矢量。

b.上面式子所給出的其實是“平均速度”。對於運動快慢一直在變化的“非勻速運動”(又叫變速運動),如果要精確描述物體每時每刻運動的快慢程度,就必須引入“瞬時速度”這個概念。當Δt非常小(用數學術語來說,Δt→0)時的就可以認為是瞬時速度。也就是說,要真正理解瞬時速度概念,需要數學里“極限”的知識,希望同學們結合數學相關內容進行學習。

c.速度是矢量,與“速度”對應的還有一個“速率”的概念。按書上的說法,速率(瞬時速率)就是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它是一個標量,沒有方向。不過,日常生活中人們說的速度其實往往就是速率(日常語言詞彙中幾乎沒有速率這個詞)。

*其實速率的原始定義是“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之比”,而不是“位移與所用時間之比”,在物體作曲線運動時,“平均速率”與“平均速度的大小”通常並不相等(因為在作曲線運動時,路程是曲線軌跡的長度,比位移直線長,“平均速率”總是比“平均速度的大小”要大些)。

但是,在發生一段極小的位移時,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所以瞬時速度的大小就等於瞬時速率。因此書上的說法只能理解成“瞬時速率就是瞬時速度的大小”。

七、勻速直線運動

1.定義: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相等的直線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2.特點:a=0,v=恆量.

3.位移公式:S=vt.

八、加速度

1.加速度的物理意義:反映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的定義:速度的變化與發生這一變化所用的時間的比值,即a = =。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並不一定相同。

2.加速度與速度是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加速度是速度的變化率。所以,兩者之間並不存在“速度大加速度也大、速度為0時加速度也為0”等關系,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也沒有必然相同的關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速度、速度變化、加速度的關系:

①方向關系: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一定相同。在直線運動中,若a的方向與V0的方向相同,質點做加速運動;若a的方向與V0的方向相反,質點做減速運動。

②大小關系:V、△V、a無必然的大小決定關系。

3.還有一個量也要注意與速度和加速度加以區分,那就是“速度變化量”Δv,Δv = v2 — v1。Δv越大,加速度並不一定越大,還要看所用的時間的多少。

4.在“速度-時間”圖像中,加速度是圖線的斜率。速度圖線越陡,加速度越大;速度圖線為水平線,加速度為0

九、勻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相等的直線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2.特點:a=恆量.

3.公式:(1)vt=v0十at(2)s=v0t +at2(3)vt2-v02=2as(4)s=.

說明:(1)以上公式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

(2)四個公式中只有兩個是獨立的,即由任意兩式可推出另外兩式.四個公式中有五個物理量,而兩個獨立方程只能解出兩個未知量,所以解題時需要三個已知條件,才能有解.

(3)式中v0、vt、a、s均為矢量,方程式為矢量方程,應用時要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負值;所求矢量為正值者,表示與正方向相同,為負值者表示與正方向相反.通常將v0的方向規定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給出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普遍規律.一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差異就在於它們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時,勻速直線運動;以v0的方向為正方向; a>0時,勻加速直線運動;a<0時,勻減速直線運動;a=g、v0=0時,自由落體應動;a=g、v0≠0時,豎直拋體運動.(5)對勻減速直線運動,有最長的運動時間t= v0/a,對應有最大位移s= 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4、 推論:

(l)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任兩個連續相等的時間里的位移之差是個恆量,即ΔS= SⅡ- SⅠ=aT2=恆量.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該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即==.以上兩推論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等學生實驗中經常用到,要熟練掌握.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某段位移的中間位移處的瞬時速度為

(4)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設T為等分時間間隔):

① IT末、2T末、3T末……瞬時速度的比為Vl∶V2∶V3……∶Vn=1∶2∶3∶……∶n;

② 1T內、2T內、3T內……位移的比為Sl∶S2∶S3∶……Sn=12∶22∶32∶……∶n2;

③ 第一個T內,第二個T內,第三個T內……位移的比為SI∶SⅡ∶SⅢ∶……∶SN=l∶3∶5∶……∶(2n-1);

④ 靜止開始通過連續相等的位移所用時間的比t1∶t2∶t3∶……tn=

十、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圖像

1.對於運動圖象要從以下幾點來認識它的物理意義:

a.從圖象識別物體運動的性質。

b.能認識圖像的截距的意義。

c.能認識圖像的斜率的意義。

d.能認識圖線覆蓋面積的意義。

e.能說出圖線上一點的狀況。

2.利用v一t圖象,不僅可極為方便地證明和記住運動學中的一系列基本規律和公式,還可以極為簡捷地分析和解答各種問題。

1)s——t圖象和v——t圖象,只能描述直線運動——單向或雙向直線運動的位移和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而不能直接用來描述方向變化的曲線運動。

2)當為曲線運動時,應先將其分解為直線運動,然後才能用S—t或v一t圖象進行描述。

a、位移時間圖象

位移時間圖象反映了運動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勻速運動的S—t圖象是直線,直線的斜率數值上等於運動物體的速度;變速運動的S-t圖象是曲線,圖線切線方向的斜率表示該點速度的大小.

b、速度時間圖象

(1)它反映了運動物體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2)勻速運動的V一t圖線平行於時間軸.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線是傾斜的直線,其斜率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加速度.

(4)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一t圖線是曲線,每點的切線方向的斜率表示該點的加速度大小.

十一、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只受重力作用所做的初速度為零的運動.

特點:(l)只受重力;(2)初速度為零.

規律:(1)vt=gt;(2)s=gt2;(3)vt2=2gs;(4)s=;(5);

十二、豎直上拋運動

1、將物體沿豎直方向拋出,物體的運動為豎直上拋運動.拋出後只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

其規律為:(1)vt=v0-gt,(2)s=v0t -gt2 (3)vt2-v02=-2gh

幾個特徵量:最大高度h= v02/2g,運動時間t=2v0/g.

2.兩種處理辦法:

(1)分段法:上升階段看做末速度為零,加速度大小為g的勻減速直線運動,下降階段為自由落體運動.

(2)整體法:從整體看來,運動的全過程加速度大小恆定且方向與初速度v0方向始終相反,因此可以把豎直上拋運動看作是一個統一的減速直線運動。這時取拋出點為坐標原點,初速度v0方向為正方向,則a=一g。

3.上升階段與下降階段的特點

(l)物體從某點出發上升到最高點的時間與從最高點回落到出發點的時們相等。即 t上=v0/g=t下 所以,從某點拋出後又回到同一點所用的時間為t=2v0/g

(2)上把時的初速度v0與落回出發點的速度V等值反向,大小均為;即 V=V0=

注意:①以上特點適用於豎直上拋物體的運動過程中的任意一個點所時應的上升下降兩階段,因為從任意一點向上看,物體的運動都是豎直上拋運動,且下降階段為上升階段的逆過程.

②以上特點,對於一般的勻減速直線運動都能適用。若能靈活掌握以上特點,可使解題過程大為簡化.尤其要注意豎直上拋物體運動的時稱性和速度、位移的正負。

十三、運動學解題的基本方法、步驟

運動學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和基本規律是我們解題的依據,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尋求解題途徑的武器。只有深刻理解概念、規律才能靈活地求解各種問題,但解題又是深刻理解概念、規律的必需環節。

根據運動學的基本概念、規律可知求解運動學問題的基本方法、步驟為

(1)審題。弄清題意,畫草圖,明確已知量,未知量,待求量。

(2)明確研究對象。選擇參考系、坐標系。

(3)分析有關的時間、位移、初末速度,加速度等。

(4)應用運動規律、幾何關系等建立解題方程。

(5)解方程。

高一物理學習方法

多理解

多理解,就是緊緊抓住預習、聽課和復習,對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地理解。預習可分為粗讀和精讀。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學的內容,對重要的部分以小標題的方式加以圈注。接著便仔細閱讀圈注部分,進行深入理解,即精讀。上課時可有目的地聽老師講解難點,解答疑問。這樣便對知識理解得較全面、透徹。課後進行復習,除了對公式定理進行理解記憶,還要深入理解老師的講課思路,理解解題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題的知識點對症下葯,應用什麼定理的公式,使其條理化、程序化。

多練習

多練習,既指鞏固知識的練習,也指心理素質的“練習”。鞏固知識的練習不光是指要認真完成課內習題,還要完成一定量的課外練習。但單純的“題海戰術”是不可取的,應該有選擇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題型。基礎好的同學還應該做一些綜合題和應用題。另外,平日應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培養沉著、自信的心理素質。

多總結

③ 物理常見的運動有哪些,怎麼區分

常見的運動有勻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勻加(減)速運動,非勻變速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拋體運動等。
根據運動軌跡來分,可以分為曲線運動(比如斜拋運動,圓周運動)和直線運動(比如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
根據運動的性質來分,可以分為勻變速運動(比如勻加速運動,勻減速運動)和非勻變速運動(比如變加速運動,變減速運動)。

④ 高中物理運動學公式總結有哪些

高中物理運動學公式總結如下:

1、平均速度:v=△x/△t,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同。

2、瞬時速度:當△t→0時,v=△x/△t,方向為那一時刻的運動方向。

3、平均速度=位移/時間,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4、a(速度變化率)=(V1-V0)/△t。

5、V1=V0+at。

6、X=Vot+1/2at2。

7、V2-v02=2ax。

8、X=(V0+V)*t/2。

9、△x=a(T的平方)。

10、平均速度=(初速度加末速度的和)除以2。

11、V(中間時刻)=平均速度。

12、V(中間路程)=([初速度的平方加末速度的平方的和]除以2)]再開方。

⑤ 高中物理公式運動學

物理對於大部分的高中生來說,都屬於比較難學的科目。但其實只要掌握了正確的 學習 方法 ,養成好的習慣,就會發現其實高中物理是如此簡單有趣。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運動學,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高中物理公式運動學

怎麼學習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公式運動學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論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_R=m(2π/T)^2_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

怎麼學習高中物理

1.端正 學習態度

首先分析一下上面同學們提出的普遍問題,即為什麼上課聽得懂,而課下不會做?我作為學理科的教師有這樣的切身感受: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 文章 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裡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來。

要想學好物理,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

2.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3.要注意學習上的八個環節

制定計劃→ 課前預習 →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 總結 →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4.處理好聽課和記筆記的關系

有的同學從來就沒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是不好的,特別是對於高中物理學習中是不行的。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聽課時間有限,老師講的內容轉瞬即逝,我們對知識的記憶隨時間延伸會逐漸遺忘,沒有筆記我們以後就沒有辦法進行復習。

<<<

高中 物理學習方法

1.獨立做題。要獨立地,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2. 筆記本 。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3.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 抽象思維 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4.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


高中物理公式運動學相關文章:

★ 高中物理平拋運動公式總結

★ 高二物理公式大全

★ 高中物理必背公式總結

★ 高中物理公式必背知識點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 高考物理必備公式大全

★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小結

★ 高中物理公式高一

★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⑥ 高中物理運動學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3、末速度Vt=Vo+at

4、位移s=V平t=Vot+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7、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8、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6)高中物理運動學有哪些擴展閱讀

運動學主要研究點和剛體的運動規律。點是指沒有大小和質量、在空間占據一定位置的幾何點。剛體是沒有質量、不變形、但有一定形狀、占據空間一定位置的形體。運動學包括點的運動學和剛體運動學兩部分。掌握了這兩類運動,才可能進一步研究變形體(彈性體、流體等)的運動。

在變形體研究中,須把物體中微團的剛性位移和應變分開。這些都隨所選的參考系不同而異;而剛體運動學還要研究剛體本身的轉動過程、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更復雜些的運動特徵。剛體運動按運動的特性又可分為:剛體的平動、剛體定軸轉動、剛體平面運動、剛體定點轉動和剛體一般運動。



⑦ 高中物理,運動學主要公式有哪些常用的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Vt-Vo*Vo=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Vo+Vt*Vt)/2]1/2
6.位移s=V平t=Vot+at*t/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T{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s;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t/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Vt=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s≈10m/s*s(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t/2
2.末速度Vt=Vo-gt(g=9.8m/s*s≈10m/s*s)
3.有用推論Vt*Vt-Vo*Vo=-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Vo/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t/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Vx+Vy*Vy)1/2=[Vo*Vo+(gt)*(gt)]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x+y*y)1/2,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註: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s。
註:
(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向心力不做功,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於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注:
(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向=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一同三反);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三、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s≈10m/s*s,作用點在重心,適用於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N/m),x:形變數(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注:
(1)勁度系數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於μFN,一般視為fm≈μFN;
2)力的合成與分解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餘弦定理)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註:
(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運算。
四、動力學(運動和力)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於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於宏觀物體,不適用於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於微觀粒子
注: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或者是勻速轉動。
五、振動和波(機械振動與機械振動的傳播)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六、沖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沖量:I=Ft{I:沖量(Ns),F:恆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4.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動量守恆定律:p前總=p後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6.彈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統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恆}
7.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最大動能}
8.完全非彈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後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9.物體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2發生彈性正碰:
v1′=(m1-m2)v1/(m1+m2)v2′=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論-----等質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恆、動量守恆)
11.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於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並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E損=mVo*Vo/2-(M+m)Vt*Vt/2=fs相對{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移}

⑧ 高一物理運動學公式有哪些

一, 質點的運動(1)----- 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 2 –V0 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為正方向,a與V_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時間(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 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從V_o 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 t2 = 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論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最大高度H_max=V_o 2 / (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_o / 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_x= V_o 2.豎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 V_o t 4.豎直方向位移S_y=gt2 / 2

5.運動時間t=(2S_y / 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 1/2 )

6.合速度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_y / S_x=gt / (2V_o)

注:(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_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 / t=2πR / T 2.角速度ω=Φ / t = 2π / T= 2πf
3.向心加速度a=V2 / R=ω2 R=(2π/T)2 R 4.向心力F心=mV2 / R=mω2 R=m(2π/ T)2 R
5.周期與頻率T=1 / 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 / 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 / s

角速度(ω):rad / s 向心加速度:m / 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 / R3=K(4π2 / 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_1m_2 / r2 G=6.67×10-11N·m2 / 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 V_2=11.2Km/s V_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 / (R+h)2=m4π2 (R+h) / T2
h≈36000 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閱讀全文

與高中物理運動學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