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常見的實驗方法有哪些呢
物理學是由實驗和理論兩部分組成,物理學實驗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它不僅能夠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培養學生探索世界的能力。現將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實驗方法做如下總結:
一、觀察法
是人們為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有目的有計劃的對所顯現的有關事物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是收集獲取記載和描述材料的常用方法之一。
實例:水的沸騰實驗中在使用溫度計前,應該先觀察它的量程,認清它的分度值。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的兩種情況,溫度計在沸騰前和沸騰時的示數變化;在學習聲音的產生時觀察小紙片在揚聲器中的運動狀態,觀察正在發聲的音叉插入水中激起水花,發現發出聲音的物體都在振動;還有光的反射規律;光的折射規律;凸透鏡成像特點等。
二、比較法
是確定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各種物理現象和過程都可以通過比較確定它們的差異點和共同點。
實例:汽車輪船火車飛機它們的發動機各不相同,但都是把燃料燃燒時釋放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裝置。而汽油機和柴油機雖然都是內燃機,但它們的構造、吸入的氣體、點火方式、使用范圍等方面都有不同;再如蒸發與沸騰的比較。
三、控制變數法
是指討論多個物理量的關系時通過控制其中幾個物理量不變,只改變其中一個物理量從而轉化為多個單一物理量影響某一個物理量的問題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在實驗數據的表格上的反映為某兩次試驗只有一個條件不同,若兩次試驗結果不同則與該條件有關,否則無關。
實例:研究導體的電阻跟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研究液體內部壓強;研究動能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琴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粗細、松緊、長短的關系;研究物體吸收的熱量與物質的種類質量溫度的變化的關系;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影響感應電流的方向的因素等都採用此法。
四、等效替代法
所謂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陌生復雜的問題變換成熟悉簡單的模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維方法。
實例:研究串聯並聯電路關系時引入總電阻(等效電阻)的概念,在串聯電路中把幾個電阻串聯起來,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長度,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串聯電阻都大,把總電阻稱為串聯電路的.等效電阻。在並聯電路中把幾個電阻並聯起來,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橫截面積,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並聯電阻都小,把總電阻稱為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在電路分析中可以把不易分析的復雜電路簡化成為較為簡單的等效電路;在研究同一直線上的二力的關系時引入合力的概念。
五、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實例: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一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霧的出現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影子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直線傳播;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六、類比法
所謂類比就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從而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較復雜的實驗和較難的物理知識。
實例:電壓與水壓;電流與水流;內能與機械能;原子結構與太陽系;水波與電磁波;通信與鴿子傳遞信件;功率概念與速度概念的形成等。
七、建立模型法
是用物理模型使抽象的理論加以形象化,便於想像和思考。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建立物理模型和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舊的或不完善的物理模型的過程。
實例: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研究光現象時用到光線模型;研究磁現象是用到磁感線模型;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研究發電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用掛圖及模型;研究內燃機結構和工作原理用掛圖及模型。
八、理想實驗
理想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過程,是邏輯推理和理論研究的重要方法。理想實驗雖然也叫實驗,但它同所說的真實的科學實驗是有原則區別的,真實的科學實驗是一種實踐活動,而理想實驗則是一種思維的活動。
實例:研究真空是否能夠傳聲;牛頓第一定律等。
九、圖像法
圖象表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關系,很直觀。由於物理學中經常要研究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因此圖象在物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和水的沸騰情況的實驗中,就是運用圖象法來處理數據的。它形象直觀地表示了物質溫度的變化情況,學生在親歷實驗自主得出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描點、連線繪出圖象就能准確地把握住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液體的沸騰特點了。
㈡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物理中探究實驗的方法有:
一.對比(比較法):
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對比,這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顏料混合;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研究蒸發快慢的決定因素時,在應用控制變數的同時,也採用了對比的方法,比較哪一個蒸發快。
二.控制變數法
當研究的一個物理量與2個或2個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關時,常採用只改變一個物理量,而使其餘物理量保持不變,從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變數的關系。
如研究蒸發快慢決定因素;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研究壓強和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深度的關系;浮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動能大小和物體質量、速度的關系;重力勢能大小和質量、舉高高度的關系;物體吸熱多少和物質種類、質量、升高溫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電流和電壓及電阻之間的關系;電功和電流、電壓、及通電時間的關系。
三.等效替代法
根據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我們可以用一個合力來代替它。這種「等效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們將研究的問題得到簡化。
四.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
人們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在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時,伽利略通過如圖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結論:運動著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並且一直運動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樣可以用在「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實驗中,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下結論的?
五.轉換法
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或不易直接觀察認識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它所產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徑來認識它,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轉換法
六.類比的方法
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某種關繫上的相似叫類似,從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找出某些相似的關系的思維方法,叫類比。藉助類比,常能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難的問題,在物理學中,現象、屬性、概念、規律、理論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種種關系,都可以是類比的對象。
七、模型法
①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實體或物理過程經過科學抽象轉化為一定的模型,這種轉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這種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可使物理教學簡單化,形象直觀化,又可使具體問題普遍化,便於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
②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透過現象,忽略次要因素,從本質認識和處理問題;建立模型還可以幫助人們顯示復雜事物及過程,幫助人們研究不易甚到無法直接觀察的現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結構時,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塊時,把撬棒當做是杠桿模型。
八、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實驗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儀器對有關物理現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所謂「自然存在的條件」,是指對觀察對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預、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對於觀察對象、觀察范圍、觀察條件和觀察方法作了明確的選擇,而不是觀察能作用於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深入探討、反復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既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十、累積法:
在測量的量很小時,將很多規格、性質相同的物體累加起來測量,然後除以個數算出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方法就叫累積法。
十一、比值法
17. 物理學常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量。請你參照下面給出的題例再舉兩個例子 (需說明定義的物理量名稱及其數學表達式,講明是什麼物理量與什麼物理量的比值及這個比值的物理意義)
例 速度 ,是路程與時問的比值;它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十二、分析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
十三、假設法
物理解題中的假設,從內容要素看有參量假設、現象假設和過程假設等,從運用策略看有極端假設、反面假設等.利用假設,我們可以方便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恰當地運用假設,可以起到化拙為巧、化難為易的效果
㈢ 研究初中物理學時通常用到的實驗方法有哪幾種
1.等效替代法:等效是一種抓住兩個看來不同的物理過程,尋求其相同的效果之處。用此來探究物理概念和規律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2.問題轉化法:為了化抽象為直觀,化難為易,使未知內容向直觀、已知的問題轉化,實行「變數替換」。如電流看不見。摸不著,我們可以通過電流的三大效應來檢驗導體中是否有電流通過。
3.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一些方面的類似性或同一性,以此類推出在其它方面之間也可能類似或同一。
4.演繹法:從一般到個別進行推理的思維方法。應用時,往往是把一般判斷作為推理的出發點(大前提),把敘述的中介判斷稱為小前提,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斷出結果(結論)。
5.抽象和理想化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抽象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初中講動能、勢能的時候,通過演示滾動的小球、舉高的重錘、壓縮的彈簧等實驗都能做功的事實,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形成動能、勢能的概念,就是抽象事物共同的本質特徵。
6.對比法:「比較」是人們常用的探究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的研究方法,通過事物間相同特徵或相異特徵的比較,這樣的研究方法就是對比法。
7.圖表法:圖象是描述物理過程、揭示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觀、動態變化過程清晰等特點,能把物理問題簡化明了,使探究過程優化,有效、簡捷。
㈣ 中學物理基本實驗方法
物理實驗方法有哪些,初中物理常用的八種實驗方法總結。初中物理學的實驗方法有很多,其中初中物理常用的實驗方法有八種。我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中學物理基本實驗方法
圖像法:
1.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2.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數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桿平衡F1L1=F2L2
4.壓強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排
熱量 Q=cm(t2-t1)等公式。
控制變數法:
1.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2.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
3.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4.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5.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6.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7.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
8.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系。
9.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系。
10.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11.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轉換法:
1.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2.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3.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4.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5.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6.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7.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8.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系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實驗推理法:
1.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等效替代法:
1.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2.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3.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4.用自行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道的周長。
類比歸納法:
1.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用「水壓」類比「電壓」。
3.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等。
5.用彈簧連接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物理應該怎樣學?
一、概念——學習物理的基礎
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 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 率;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等;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於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於概念中有相同字 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系。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 「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於形成知識系統。例如: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 力。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④熔解、液化、蒸發、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⑤串聯、並聯、混聯。⑥通路、短路、斷路。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 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學習物理的鑰匙
每一個公式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不能亂用,每一個字母都有著特定含義,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兩物全接觸的公共面積,這個公式既適用於固體,也 可適用於液體和氣體,而P=ρ物gh來說適用范圍就更小,只適用規則固體物體放在水平面上產生的壓強。我們面對每一個公式不能機械記憶其等量關系,廣州中考助手物理老師建議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擴展,這樣才能形成知識體系,提升學習物理的效率。
1、 根據公式想物理概念,對於ρ=m/V,V=S/t,P=F/S,W=F·S可以記:單位體積某物體的質量叫物質的密度。
2、根據公式記單位,記住物理量的 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單位進率。
3、根據公式想變形公式,多進行這樣的訓練有利於擴展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4、根據公式記影響物理量的因素,例如從 f=Fμ記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又如通過P=F/S記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其實質是乘積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 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5.通過公式想實驗。
公式是實驗的原理所在,從公式中想所要測的物理量,從所測物理量想所需的實驗器材,再進一步想實驗過程,操作過 程中的注意事項。
三、規律——學習物理的關鍵
物理規律是人們通過長期努力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結論,必須深入領會,加強理解,為了幫助記憶,我們通過口訣方式歸納如下:
1、彈簧秤原理:彈性限度是條件,伸長縮短很關鍵,變化包括兩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壓。
2、慣性定律:不受外力是條件,保持勻直或靜止,平衡效果合為零,相當沒有受外力。
3、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在液體中,要受浮力不密底,排開液體的重量,V排ρ液乘以g
4、功的原理:任何機械不省功,總功有用額外和,對物對功才有用,機械繩重摩擦額。
5、杠桿平衡條件:靜止不動勻轉動,力乘力臂積相等,支點受力畫力線,作出力臂是關鍵。
6、反射定律:三線共面兩角等,成像都是虛像的,物像鏡面對稱軸,鏡面凹面均適用。
7、折射規律:兩種媒質密不同,三線共面角不等,密度大中角度小,垂入射很特殊。
8、歐姆定律:同一導體同狀態,電壓電阻定電流,電阻導體本屬性,材料長短粗細溫。
9、焦耳定律:通電導體產生熱,I平電阻乘時間,電能全部轉熱,純阻兩推經常用。
10、串聯電路:串聯電流路一條,電流大小處處等。總阻總壓各部和,正比關系歸電阻。
11、並聯電路:並聯電壓處處等,幹路電流支路和。總倒等於各倒和,反比關系歸電阻。
12、安培定則:通電導體產生磁,電流方向定磁場。右手握螺旋管,四指電流拇指北。
13、滑動摩擦力:壓力粗糙成正比,滑動大於滾動的,勻速直線或靜止,根據平衡力來求。
14、大氣壓強:高度溫度和濕度,睛夏高於陰和冬,海拔高度2千內,上升12下降1。
15、物體沉浮:浮力重力相比較,也可比較物液密。物小漂浮懸浮等,物大液密必下沉。
16、決定電阻大小因素:溫度一定看材料,長度正比截面反,拉長壓縮很特殊,四倍關系要分清。
17、決定蒸發快慢的因素:蒸發吸熱要致冷,快慢因素三方面,溫度高低接觸面,空氣流動搖扇子。
18、影響沸點的因素:沸騰沸點要吸熱,沸點高低看氣壓,高山氣低沸點低,高壓鍋內溫度高。
19、晶體熔解:吸熱升溫倒熔點,熔解過程溫不變。熔點溫度物狀態,固態液態或共存。
四、儀器——學習物理學的工具
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觀察法和實驗法。熟悉物理學中的各種儀器是進行觀察實驗的基礎。能正確使用各種儀器,就能很好地學習物理。
1、總綱:根據需要選器材,范圍零刻最小值,使用規則認真記,記錄准確加估讀。
2、刻度尺:水平放置零對齊,刻線緊貼視線垂,特殊方法四小類,積小成多曲線替。
3、彈簧稱:豎直靜止勻速讀,力的平衡替換的,調零觀察最小值,使用不能超范圍。
4、溫度計:熱漲冷縮是原理,接觸范圍不脫體,體溫特殊可脫體,使用之前要先甩。
5、天平:水平放置游碼零,刻盤指針對中塊,左放物體右法碼,游碼始終加右盤。
6、平面鏡:物像相等鏡對稱,物動像動含2倍,鍾面問題十二減,全像鏡長物一半。
7、凸透鏡:二倍焦距見大小,一倍焦距見虛正,實像物近像變大,像大必定像距大。實像倒立虛像正,物距像距反向變。
8、杠桿:勻速轉動或靜止,力和力臂積相等,支點支在支架上,調節螺母水平衡。用力最小力臂大,支點力點連線垂。
9、滑輪:輪上之力必相等,軸上之力輪2倍,省力必定費距離,輪上移距軸2倍。
10、定滑輪:固定不隨物移動,支點軸上在園心,力臂相等為半徑,省力一半不變向。
11、動滑輪:動滑支點在輪上,豎直用力省力半,效率計算要計重,不變方向費距離。
12、滑輪組:n個定動一根繩,定出2n變力方,如要2n多一股,動出多省方不變。
13、伏特表:內阻很大電流忽,並聯要測的兩端,若是串接在電路,V表有數A無數。
14、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的電阻,有效部位分清楚,無效不通或短路,滑片接伏三類型。
五、聯系生活——學習物理的靈丹妙葯
物理現象與生活密切聯系,聯系身邊的生活現象,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變知識為能力,才能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如以下例子:
1、長度測量:太薄太短少積多,圓形彎屈細線法。
2、相對運動:月亮走啊我也走,巍巍青山兩岸走。
3、蒸發:涼曬衣糧吹風扇,水中不冷上岸冷。
4、液化:「白氣」不是水蒸氣,水氣液化小霧滴,霧露石油液化氣,蒸氣湯手更厲害。
5、升華凝華:燈泡變黑霜和雪,冰凍衣服直曬干,人工降雨用乾冰,下雪不冷化雪冷。
6、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形成,瞄準射擊日月食。
7、平面像:鏡子潛艇潛望鏡,水中月亮鏡中花。
8、折射:筷子變彎眼受騙,叉魚河底像變淺。
9、增大摩擦:凹凸花紋灑灰渣,筷子提米要擠壓。
10、增大壓強:磨刀寬頻地基厚,履帶大象和駱駝。
六、思路——學習物理的捷徑
學習物理,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就是一看二想三畫圖,根據模式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要:
首先看題,尋找題設中的關鍵字眼,理解這些字眼中的特殊含義;
二想就是要想該題屬於哪個范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規律或計算公式:
三畫圖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圖形,最後建立解題模式。
1、下列字眼含義深刻,應該理解熟記,達到能快速提高的地步。
①勻速直線運動(靜止):要麼不受力,要麼受平衡力,速度不變,動能不變。
②光滑水平面:不計摩擦,摩擦力為零。
③水平面上:壓力在數值上等於重力。
④照明電路(電壓等於220伏);正常工作:電壓等於額定電壓,電功率等於額定功率。
⑤導線電阻不計,電壓表內耗電流不計,電流表內耗電壓不計。
⑥沒有特殊要求,物體都是實心的。
⑦漂浮 懸浮 浸沒
2、常見解題關鍵和模式
①光學問題抓「法線」,力學題目要從受力的分析,兩力平衡入手;解電學問題要分析電路的性質(是串聯還是並聯),弄清各個電表測量的是什麼量入手(是總壓還是 分壓,是總流還是分流),各個電鍵的作用是什麼?控制什麼用電器(滑動變阻器有效部位是什麼?抓住這些信息分析,問題大都可以迎刃而解)。
②解物理習題的思維程序
審題→文字翻譯→記憶留痕→建立物理情景→找出隱念條件→排除干擾因素→確立解題關鍵→建立思維網路→列方程解題。
翻譯和留痕就是在審題時首先用符號來表示物理量,並標在物理量上,建立物理情景就是運用示意圖變抽象為具體。
七、技巧——學習物理的杠桿
學習物理的方法很多,綜合和分析是一般的思維方式,有時採用特殊方法進行思考,可以使問題簡單化。下面粗略介紹幾種供同學們選擇。
1、因素分析法:運用有關物理公式,列出與問題有關的和類關系式,了解不變因素,分析問題涉及的變數,作出解答,例如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別以5米/秒的速度和1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的大小怎樣變化。
2、圖示法:認真審題,把題設景象通過畫圖表示出來,便如力學中受力分析示意圖,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
3、極端法:有意擴大變數差異,擴大變化可使問題更加明顯,易辯加深對問題的討論。例如測量中的誤差。
4、整體法:把研究的幾個相關聯的對象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可化簡為易。
5、反證法:對一些命題舉出反例給予否定。對於「一定」「肯定」等字眼特別有效。
八、發現——學習物理的最高境界
通過學習,利用所學的知識,發現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又有用的規律,使問題簡化,這是學習物理的標准之一!
例如:
A、規則固體水平放, ρgh算壓強
B、液體流動容器裝,壓力大小看形狀上重下壓形象化,上下相等叫規則
C、物體漂浮液面上,所受浮力等重力V排除以物體積,等於ρ物除ρ液
D、物體全部浸液體,V排等於物體積重力浮力比值等,物液密度的比值
E、純冰漂在液面上,化後液面看液密大於水密要上升,小於等於均不變
F、冰含雜質船拋物,關鍵看物的密度小等液密液不變,大於肯定要下降
G、規則容器放物體,增壓浮力除以底。
九、初中階段常見的常數
㈤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及每種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中國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中國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㈥ 初中物理中實驗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實驗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變數法、實驗推理法、轉換法、類比法、歸納法、比較法(對比法)、比值定義法、圖象法。
在物理學中,在保證某種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一個物理量、物理狀態或過程用另一個物理量、物理狀態或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摒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構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思想。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幾個不同因素的影響,為了確定該物理量與各個不同因素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其固定不變,只研究其中一個因素,看所研究的因素與該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控制變數法。 實驗推理法是以大量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型,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到結論,深刻地揭示出物理規律的本質,是物理學研究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物理學習中,有時需要研究看不見的物質(如電流、分子、力、磁場)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這時就必須將研究的方向轉化到由該物質產生的學生熟知的各種可見的效應、效果上,由此來分析、研究該物質的存在、大小等情況,這種研究方法稱為轉換法。
㈦ 初中物理學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學到的物理探究方法:
1、觀察法2、實驗法3、比較法4、類比法5、等效法6、轉換法7、控制變數法6、模型法8、科學推理法9、影象法。
我記得最重要的一個是:控制變數法。這個高考考過,謝謝
研究物理的科學方法有許多,經常用到的有觀察法、實驗法、比較法、類比法、等效法、轉換法、控制變數法、模型法、科學推理法等。研究某些物理知識或物理規律,往往要同時用到幾種研究方法。如在研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我們同時用到了觀察法(觀察電流表的示數)、轉換法(把電阻的大小轉換成電流的大小、通過研究電流的大小來得到電阻的大小)、歸納法(將分別得出的電阻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有關的資訊歸納在一起)、和控制變數法(在研究電阻與長度有關時控制了材料、橫截面積)等方法。可見,物理的科學方法題無法細致的分類。只能根據題意看題中強調的是哪一過程,來分析解答。下面我們將一些重要的實驗方法進行一下分析。
一、控制變數法
物理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所謂控制變數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或條件加以人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條件按照特定的要求發生變化或不發生變化,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可以說任何物理實驗,都要按照實驗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條件來研究。
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以及導體的電阻都有關系,中學物理實驗難以同時研究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的關系,而是在分別控制導體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的關系,分別得出實驗結論。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在動腦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找到這「兩個關系」,最終得出歐姆定律I=U/R。
為了研究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控制導體的長度和材料不變,研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
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保證壓力相同時,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利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注重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利於扭轉重結論、輕過程的傾向,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學會學習。
中學物理課本中,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的有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研究電壓一定、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研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關系;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系;研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研究琴弦發聲的音調與弦粗細、松緊、長短的關系;研究物體吸熱與物質種類、質量、溫度的關系;研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影響感應電流的方向因素等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
二、轉換法
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巨集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 如:分子的運動,電流的存在等,
如:空氣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空氣流動(風)所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測得,我們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義式計算出其值,如電功率(我們無法直接測出電功率只能通過P=UI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出U、I計算得出P)、電阻、密度等。
中學物理課本中,
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這里也有等效思維)
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
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
大氣壓強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測硬幣的直徑時轉換成測刻度尺的長度
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
通過電流的效應來判斷電流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電流),
通過磁場的效應來證明磁場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磁場),
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在我們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我們將電功的多少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密度、功率、電功率、電阻、壓強(大氣壓強)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轉換法測得的。
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此物受到力的作用;蘋果落地可證明重力存在;馬得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霧的出現可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影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直線傳播;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有磁場;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手機能打電話可證明電磁波的存在;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引力的存在;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
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回答說小球在平面上滑動的越遠則動能越大,就是將動能的大小轉換成了小球運動的遠近。以上列舉的這些問題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
例:1、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但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例項,其中採取的方法與剛才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應線去研究磁場問題
B.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然後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D.研究電流時,將它比做水流
三、放大法
在有些實驗中,實驗的現象我們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觀察。我們就將產生的效果進行放大再進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所以我們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化。嚴格說放大法也屬於轉換法.
四、積累法
在測量微小量的時候,我們常常將微小的量積累成一個比較大的量、比如在測量一張紙的厚度的時候,我們先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在將結果除以100,這樣使測量的結果更接近真實的值就是採取的積累法。
要測量出一張郵票的質量、測量出心跳一下的時間,測量出導線的直徑,均可用積累法來完成。嚴格地說積累法也屬於轉換法。
五、類比法
在我們學習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由於不易理解我們就拿出一個大家能看見的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壓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的,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的,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的,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
我們學習分子動能的時候與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學習功率時,將功率和速度進行類比。
例: 1、某同學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力學實驗現象,進行比較並找出了一些相類似的規律,其中不準確的是( )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B.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C.抽水機工作時消耗水能;類似地,電燈發光時消耗電能
D.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通過類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壓的直觀認識,使得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的電流、電壓等知識躍然紙面,栩栩如生。
六、理想化物理模型:
實際現象和過程一般都十分復雜的,涉及到眾多的因素,採用模型方法對學習和研究起到了簡化和純化的作用。但簡化後的模型一定要表現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點、知識。模型法有較大的靈活性。每種模型有限定的運用條件和運用的范圍。
中學課本中很多知識都應用了這個方法,比如有:
液柱、(比如在求液體對豎直的容器底的壓強的時候,我們就選了一個液柱作為研究的物件簡化,簡化後的模型依然保留原來的特點和知識)
光線、(在我們學習光線的時候光線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見的,我們使用一條看的見的實線來表示就是將問題簡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液片、(在我們研究連通器的特點,求大氣壓時我們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個液面,研究該液面所受到的壓強和壓力,也是將問題簡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
光沿直線傳播;(在我們學習中我們知道真正的空氣是各處都不均勻的,比如越往上空氣越稀薄,在比如因為空氣各處不均勻形成了風,而在光是沿直線傳播一節中我們將問題簡化,只取一個簡單的模型,一條光線在均勻的介質中傳播)
勻速直線運動;(生活中很少有一個物體真正的做勻速直線運動,在我們研究問題的時候勻速直線運動只是一個模型)
磁感線(磁感線是不存在的一條線,但是我們為了便於研究磁場我們人為的引入了一條線,將我們研究的問題簡化。)
光滑平面(研究力學時常用到光滑平面,即物體表面沒有摩擦,但是真正沒有摩擦的表面是沒有的.為了問題的簡化就把很小的摩擦不考慮就假設物體表面光滑)
例:1、在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運用物理模型進行研究的是( )多項選擇
A、建立速度概念 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
C、用磁感應線描述磁場 D、分析物體的質量
七、科學推理法:
當你在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解釋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推理,或說是在做出推論,例如當你家的狗在叫的時,你可能會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門外,要做出這一推論,你就需要把現象(狗的叫聲)與以往的知識經驗,即有陌生人來時狗會叫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得出符合邏輯的答案
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時,當我們把物體在越光滑的平面運動的就越遠的知識結合起來我們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絕對光滑物體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
如:在做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時,當我們發現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就越小時,我們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傳聲的。
八、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時,一個力與兩個力使彈簧發生的形變是等效的,那麼這一個力就替代了兩個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也用到了這樣的方法。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的測出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所以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的大小。
九、歸納法:
是通過樣本資訊來推斷總體資訊的技術。要做出正確的歸納,就要從總體中選出的樣本,這個樣本必須足夠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們買葡萄的時候就用了歸納法,我們往往先嘗一嘗,如果都很甜,就歸納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買上一大串。
比如銅能導電,銀能導電,鋅能導電則歸納出金屬能導電。在實驗中為了驗證一個物理規律或定理,反復的通過實驗來驗證他的正確性然後歸納、分析整理得出正確的結論。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為了驗證F浮=G排,我們分別利用石塊和木塊做了兩次實驗,歸納、整理均得出F浮=G排,於是我們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確性,使用的正是這種方法。
在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中,我們反復做了三次實驗來驗證F1×L1=F2×L2也是利用這種方法。
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結論的得出(在實驗中對多種結論進行分析整理並得出最後結論時),都要用到這一方法。
在驗證導體的電阻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經過多次的實驗我們得出了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材料,橫截面積,溫度有關,也是將實驗的結論整理到一起後歸納總結得出的。
在所有的科學實驗和原理的得出中,我們幾乎都用到了這種方法。運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更具有普遍性。運用這種思維方法時實驗一定要改變條件多做幾次,否則得出的結論可能是特殊結論,而不具備普遍性。
十、比較法(對比法)
當你想尋找兩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就需要用到比較法,可以進行比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對不同或有聯絡的兩個物件進行比較,我們主要從中尋找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從而進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
如,比較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如,比較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異同點
如,電動機和熱機。如,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較法不僅加深了對它們的理解和區別,使同學們很快地記住它們,還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東西。
十一、分類法
把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導體和絕緣體。
十二、觀察法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的許多物理知識是通過觀察和實驗認真地總結和思索得來的。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實驗,如長度、時間、溫度、質量、密度、力、電流、電壓等物理量的測量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進行規范的實驗操作,得到准確的實驗結果,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實驗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觀察法。
十三、比值定義法:
例:密度、壓強、功率、電流等概念公式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十四、多因式乘積法:
例:電功、電熱、熱量等概念公式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
十五、逆向思維法
例:由電生磁想到磁生電
以上這些方法,還只是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會遇到和使用的一些科學方法,列舉出來,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幫助。也希望大家都來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多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學方法,靈活運用,以便於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實驗方法還有轉換法、放大法、歸納推理法等
研究問題的方法還有類比法、理想模型法等。
如焦耳定律實驗中將產生熱量的多少轉換為沒有的溫度
物理:
主要是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對於概念,一定要好好把握,多做選擇題對你對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處。但你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每一題,弄懂每個選項。計算題就是准確的運用公式了。所以要對公式的意義特別了解。多練習,其中的題其實雷同很多。
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方法。
祝學習成功!
類比法 在認識一些物理概念時,我們常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類比,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如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
這有很多啊!
初中物理教材中,潛存著許多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什麼因素有關」「研究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變數法;「研究電壓」中的類比法;「研究物體不受力,將會怎樣」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歸納法。另外,實驗、觀察、假說、比較、嘗試、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作為目標,基礎教育階段的科學探究是一種精心設計的,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服務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經歷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相似的過程,深入理解、掌握物理學的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有什麼不同?
傳統的物理課程通常通過驗證性實驗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現在,高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的能力,強調通過探究性教學促進學生對物理學的理解。驗證性實驗與探究性實驗作為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驗證性實驗是一種步驟驅使的教學活動,探究性實驗是一種問題驅使的教學活動。通常,驗證性實驗的實驗器材、實驗方案通常由教科書、實驗手冊或教師給定、提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按事先制定的步驟進行實驗,收集資料。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按部就班」地操作,其智力活動水平相對不高。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驗證性實驗更強調行為與規則的統一。而探究性實驗需要學生自己設計並進行實驗,尋求答案、發現規律。例如,探究怎樣使水「火箭」飛得更高或更遠,學生將會面臨變數的選擇,變數的控制以及設計、製作或選定實驗器材等諸多問題。不同的變數對應著不同的實驗方案,也對應著不同的問題解決技巧。學生智力活動的水平相對較高,更強調獨立的思考與行為。
驗證性實驗以檢驗已知概念或關系為主要目標,探究性實驗以發現新概念或關系為重點。在驗證性實驗中,學生活動的中心是驗證教學中已經講述過的概念、關系或規律,例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的結果是已知的,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具體實驗,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這一比較抽象的物理規律。從活動過程學生的思維特徵看,驗證性實驗更多地體現出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過程。在探究性實驗中,學生活動中心探究未知的問題,並從中發現新的概念、關系或規律。例如,探究「火箭」裝水的多少與飛行高度的關系,學生需要通過具體的實驗結果,得出裝多少水「火箭」能飛得最高的結論或總結出「火箭」裝水的多少與飛行高度的關系。在探究性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更多地體現出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驗證性實驗有助於促進學生掌握陳述性知識,探究性實驗有助於促進學生掌握程式性知識。在驗證性實驗中,實驗目的通常是促進學生對科學概念、規律這樣的程式性知識的掌握與理解。與驗證性實驗不同,探究性實驗學生則需要自己識別、區別、控制與探究問題有關的變數,並制訂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收集實驗資料,並通過分析與論證得出結論。在這里,結論的正確與否更多地依賴於實驗的過程與方法是否正確、可靠,而不是來自於書本知識。因此,探究性實驗更能發展學生怎樣做實驗這樣的程式性知識。
驗證性實驗的結論具有較大的確定性,探究性實驗的結論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驗證性實驗從實驗原理到設計,從變數的選擇到控制,從器材的製作到選擇等都經過教材的編寫者、實驗器材的開發者以及教師等人員的精心設計、製作與准備,以確保學生的實驗結果與所需驗證的規律達到較好的一致性。驗證性實驗通常很少讓學生面對並處理錯誤的、不確定的問題和概念。探究性實驗則不同,探究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面臨不確定結果的探索過程,也許探究活動的開始環節,如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就決定實驗不可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因此,探究性實驗允許學生從錯誤和失敗中學習,甚至將問題或錯誤視為一種有意義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深入理解。
1、認真觀察的能力。2、閱讀分析的能力。3、語言表達能力。4實驗能力。5、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5、科學探究能力。
有什麼啟示可以引入流量?
必須能驅散黑暗中的陰霾,迎來光明。
痰可我30歲了,什麼都不懂.
姑且不看三個人未來的命運如何,單是看到第三個人工作的態度就十分令人欽佩。肚克
㈧ 初中物理實驗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學實驗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控制變數法。物理學當中的很多的實驗都用到控制變數法啦,例如剛開始接觸物理的時候。擺的振動快慢的影響因素就是控制變數法。隨後在學習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的時候呢也用到了控制變數法。至於壓力,作用。壓力的作用,效果,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重力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歐姆定律探究電阻大小的影響因素等等。但凡用到的實驗呢大多都涉及到控制變數吧。
其次,物理方法呢還有很多是轉換法來說明實驗現象的,例如探究物質的比熱容。焦耳定律,電磁鐵的磁性的強弱做一些都通過轉化法來說明一些咱們沒法直接測量的量值。物理實驗方法當中還有一些對比法法對比法,那大多都是對數據進行對比進行分析得出來的。
所以物理學的方法呢是很多的,通過學習物理實驗。咱們可以得出來很多結論,同時呢還可以好好的加深自己對問題的思考能力。
㈨ 常見物理實驗方法
一、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就是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某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從而轉化為多個單一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在實驗數據的表格上的反映為:某兩次實驗只有一個條件不相同,若兩次實驗結果不同,則與該條件有關,否則無關。反過來,若要研究的問題是物理量與某一因素是否有關,則應只使該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應相同。控制變數法是中考物理實驗方法中的陳獨秀同學,最常用,最常考,沒有之一。
二、理想實驗法
理想實驗法又叫實驗推理法或科學推理法,它是人們在思想中塑造的一種理想實驗,是邏輯推理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它既要以實驗事實作基礎,又必須結合科學推理才能得到正確結論。理想實驗法在物理學的理論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三、轉換法
物理學中有的物理現象不便於直接觀察,有的物理量不便於直接測量,通過轉換為容易觀察或測量的與之相等或與之相關聯的物理現象,從而獲得結論的研究方法叫轉換法。轉換法中被轉換的對象很多,可以是物理模型、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也可以是某個圖形、某個物理量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
有的物理現象不便於直接觀察,如分子、電流、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分別通過墨水的擴散現象、電流產生的效應、磁場中小磁針的偏轉來認識並研究它們。
有的物理量不便於直接測量,如電阻、電功率等量不易直接測量,我們可轉化成用電壓表、電流表分別測出電壓U和電流I,然後分別由公式R=U/I、P=UI計算出電阻和電功率。
四、模型法
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摒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構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一種重要的物理思想。在建立起理想化模型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物理現象、物理問題,還需要引入一此虛擬的內容,藉此來形象、直觀地表述物理情景。理想化模型可分為對象模型、條件模型和過程模型三類。例如,勻速直線運動就是一種理想模型。在生活實際中嚴格的勻速直線運動是無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運動情形都近似於勻速直線運動,按勻速直線運動來處理,大大簡化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