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教學中怎麼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才培養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也就是由以往被動的知識灌輸轉變為通過學生自主地探索、討論和學習去發現及解決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問題來統領教學的整個過程,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帶領學生合作探究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在鞏固遷移、延伸擴展中再生問題。簡單地來說,就是將「問題」當成是一節課程的歸宿和出發點,將問題教學法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問題教學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式
合理科學的探究,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一個教學目標,而且是新課程標准所提倡的教學方式。可以說,沒有科學探究就沒有物理學。初中物理課堂應當將充足的科學研究機會給予學生,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探究中,可以通過自身的思維得到和掌握知識,發現有關物理學的問題,並且提出自己的問題和見解,由任務亦或是問題發展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在自主歸納中獲取知識。這樣,學生既體驗了探究的樂趣和曲折,也培養了問題意識,提高了各種能力。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教學情境並非僅僅是一種思維上的「刺激」,更是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一個知識活動。
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助於學生發現問題,並且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在特定的心理場景中將學生引入,不但能夠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地認知,並且可以促使學生富有感情地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生活中處處時時都有問題出現,而不同的學生又有著其自身不同的感受和經歷,所以,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想像、體驗、思考和觀察,進而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例如,在講「壓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使用鉛筆的筆尖扎手心以及用相同的力用筆端扎手心的感覺,體會輕輕扎和用力扎疼痛的區別,進而引導學生將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出來。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從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發現問題以後,就可以按照具體需要,選擇出合適恰當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
例如,在講「電磁鐵」時,學生按照所掌握的知識可知,結構相同的一個電磁鐵,往往磁力越大,那麼磁性便會越強,並且會吸引越多的小鐵釘。這時,教師應當提出這樣的問題:電磁鐵所具備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相關?首先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猜想,有些學生會猜出與線圈的匝數、電流的大小有關等,這樣學生可以發現,線圈匝數越多、電流越大的電磁鐵,其有著越強的磁性,然後引導學生以「控制變數法」來對實驗進行設計,引導他們作出這樣的假設:其一,電流一定時,線圈匝數與磁性強弱之間的關系;其二,線圈匝數一定時,電流與磁性強弱之間的關系。將學生劃分成兩組進行設計和實驗。在小組的交流中,學生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合作學習的群體,互相幫助、互相啟發,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注重創新,發展思維
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也是物理認知機構的構建過程。學生參與的層面主要是學生內隱的思維,初中物理教師不能將思維難度隨意地降低,而是應當始終密切關注,全面地分析學生的思維到底發展至哪一步,有效地保護學生思維的連續性和流暢性,最大限度地根據學生具體產生的思維層次和思路,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靈活地將教學活動展開,切勿一時興起而和盤托出結論,將學生的地位替代。在三維目標落實的基礎上,教師要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通過以下途徑:
第一,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化。藉助於「一題多解」、「一問多答」來對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行培養。在自主探索的過程當中,通常學生的解答是不深刻、不全面的,在此類狀況下,教師要按照課堂的實際情況,及時地採用以教師為指導的學生分組討論模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共同解惑釋疑。另外,還可以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由教師設計疑問,讓學生小組回答等,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深刻、全面地解答問題。
例如,在講「機械能守恆定律的驗證」時,在探索過程中,可以採用數學方法來進行理論推導證明,還可以通過運用刻度尺、光電門等實驗儀器予以實驗驗證。
第二,深化研究問題。在問題的解決基礎上,注意引導學生勇於質疑,將問題進一步發現。通過「一題多變」和學生自主編題,並且在諸多解決方案中選出最佳方案,進而引導學生將問題提出,促使學生在「求異」思維中,促進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而教師在篩選和識別這些問題以後,將更加深刻的問題情境創設出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問題教學法的應用,並且積極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實施問題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⑵ 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物理問題
老師估計也說了一堆廢話了 然後寫了一堆 解題步驟 和公式 但我認為沒用 我也從來沒記
不過什麼結合 什麼復合場 只要每部分好 自然不怕一起 多過程而已 慢慢解別心急 別怕麻煩就行
不過分析力的時候 有順序 先場力 再接觸力 然後摩擦力 這是前提
⑶ 物理問題
如何學好物理
學習物理重要,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學好物理的「法寶」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復習總結等。大量事實表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是鞏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善於復習、歸納和總結,能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適當閱讀科普讀物和參加科技活動,是學好物理的有益補充;樹立遠大的目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學好物理的動力和保證。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學們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後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並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後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並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瞭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後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四、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後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最優解法練習。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藉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後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五、復習總結提高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後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後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後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後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備,調整好學習心態
在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時,老師都會講物理難學,在未學習物理之前就從高年級同學那裡聽說物理教難學。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物理時都帶有一些不正常的學習心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緊張、畏懼心理。物理難學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害怕上物理課,害怕做物理作業,害怕老師課堂提問,害怕老師的個別談話,怕做實驗、怕動手,千方百計地迴避學習,膽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緊綳著,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越怕越難學,越難越怕學。(2)「一口吃個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績搞上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仍沒有什麼大的起色,隨即產生「反正學不好了」和「我不是學習的料」的錯誤心理。(3)消極心理。學習鬆鬆垮垮、馬馬虎虎,懶惰思想較重,學習缺乏主動性,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上課時經常「開小差」,盼望著「快下課」,老師提問大都說「不會。」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力的圖示時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四定即定作用點、定方向、定標度、定長度,兩標即標箭頭、標數值和單位。」現代社會的發展,物理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學們要以振興中華為已任,以學好物理報效祖國為內部動力,要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從而自發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就一定能學好物理知識。 怎樣學好物理
學習物理重要,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學好物理的「法寶」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復習總結等。大量事實表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是鞏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善於復習、歸納和總結,能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適當閱讀科普讀物和參加科技活動,是學好物理的有益補充;樹立遠大的目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學好物理的動力和保證。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學們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後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並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後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並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瞭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後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四、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後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最優解法練習。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藉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後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五、復習總結提高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後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後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後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後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備,調整好學習心態
在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時,老師都會講物理難學,在未學習物理之前就從高年級同學那裡聽說物理教難學。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物理時都帶有一些不正常的學習心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緊張、畏懼心理。物理難學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害怕上物理課,害怕做物理作業,害怕老師課堂提問,害怕老師的個別談話,怕做實驗、怕動手,千方百計地迴避學習,膽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緊綳著,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越怕越難學,越難越怕學。(2)「一口吃個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績搞上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仍沒有什麼大的起色,隨即產生「反正學不好了」和「我不是學習的料」的錯誤心理。(3)消極心理。學習鬆鬆垮垮、馬馬虎虎,懶惰思想較重,學習缺乏主動性,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上課時經常「開小差」,盼望著「快下課」,老師提問大都說「不會。」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力的圖示時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四定即定作用點、定方向、定標度、定長度,兩標即標箭頭、標數值和單位。」現代社會的發展,物理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學們要以振興中華為已任,以學好物理報效祖國為內部動力,要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從而自發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就一定能學好物理知識
⑷ 硬體出現物理損壞怎麼辦
有壞道的話是沒有辦法還原的,壞道會越來越多,直到系統卡得都開不了機,開機超慢說明你的壞道已經蔓延到系統盤C盤。普通的解救方法就是把壞道圈在一起,讓它蔓延的速度慢一點,但這種方法最多撐小幾個月(有壞道初期還行),對於你這種已經很多壞道的情況不適用。
所以你首先確定你的硬碟還在保修期否,還在的話趕緊送去修或換。如果買了很久過了保修期就趕緊找硬碟把裡面的重要數據拷出來。。。
⑸ 物理總是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低級錯誤,該怎麼努力
本人的一些方法,之前寫過,現在看能不能幫到你!
1:對於平時做題練習,我個人覺得不要買太多的復習資料,有一本的好的訓練冊就行了(咨詢一下老師那本好),2本為止,因為太多的話,一會覺得忙不過來,進而大略的看,這樣就會對問題淺嘗則止,不利於學習和領悟,更不利於消化,做了也等於沒做!也不利於對問題的融會貫通,從而不能舉一反三,所以會出現考試時題目都很熟悉可分數就總上不去,不會做,(這就說明你對以前的所謂領悟其實是記憶上的懂,當記憶模糊後就什麼也不懂了)問題就在這里,你根本沒有吃透!
2:對於課本的例題,最好是先做了,或者課堂上做了後,課後就要找幾道這樣的題行做,不要馬虎,一步一步分析,要正規地寫下來,不要說,哎看看題,恩我懂,就不做了,這時候的懂完全是記憶上的懂,其實你沒有真正理解,再強調一下,要一步一步按考試規矩寫,養成好的解題習慣!不要擔心花費這么點時間,如果真的搞明白後,如果你還是不放心,可以再做一道鞏固!
3:對於選擇題,最好用排除法,如把一些數代上去看符合不,如看單位對不對,如符合常理不,不要一味的計算,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時間,如果每題都計算,很快你頭腦會發熱,這時很容易出錯,對於一些不能排除的那時侯在用計算也不遲,選擇題一般不會很難,除非最後一道,一般要計算的!很重要的是心水清,不要做著做著,頭腦發熱,著就麻煩了!下面的題就完了!
4:填空題,沒得說,要慢慢計,還有一些要記憶的,還是那句話,不要見少分就誰邊了事,這時該要計算的就老實計算,不要浮躁!這是做物理的大忌!
5:對於大題會做但是不高分,你就要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咯,分不高,我個人覺得是因為你平時做題沒有養成好習慣,沒有按部就班做題,比如:1一些重要的物理過程沒有分析清楚,沒有必要的文字說明,記住,物理不是數學,如果純粹計算,那不如把物理說成是數學酸了,還要物理干嗎??再比如說,對於能量守恆定律,你直接寫出公式,代數上去,計算,沒有文字說明,沒有物理過程的分析,誰知道你是在做物理啊,誰知道你的公式是那來的?沒有依據,,沒有物理意義,不給分,還以為你是胡亂寫出來,甚至是抄的泥!都以為你做數學了,所以至少要用文字說明,從那個過程到哪個過程,因為符合那種條件,所以符合那種定律,所以由什麼什麼定律得:公式 這樣才能讓人知道你的公式的來由,你的思路,你的方法,這樣才能得分!
最後:我想說說的是,學物理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每個物理過程,從每一個物理過程中找出一定的關系,根據關系寫出方程式,一般問題都會解決的!
好不說拉!純粹本人的一些愚見!
⑹ 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問題,中學生能夠初步分析、解決的實際問題是十分廣泛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發掘並引入這些實際問題。由於實際問題只給出了具體情境,而未給出相應的物理模型,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首先要對問題進行合理簡化,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後找出這個物理問題與哪些物理概念、規律有聯系,用相應的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實際問題可分為「解釋現象」和「作出判斷或提出方案」兩種類型。
解釋現象的實際問題是用物理知識去說明實際現象背後的為什麼。例如:
(1)燒水的鋁壺壺底有凸凹不平的同心圓圈,這些同心圓圈起什麼作用?
(2)油炸食品時,油鍋中滴入水滴會發生爆裂聲,並把熱油濺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卻沒有類似的現象。這是為什麼?
(3)夏天,自來水管上常有水珠,這是為什麼?
(4)為什麼許多電冰箱的後背都塗成黑色?
在回答這些解釋現象的實際問題時,要注意把問題中原有的日常生活語言轉變為物理語言,做解釋時不要依據直覺的生活經驗而要緊緊依據物理知識。
作出判斷或提出方案的實際問題是利用物理知識進行思維,確定解決問題所應當採取的行動或提出行動的詳細方案。例如:
劉豐打算在他家外屋庫房安裝一個防盜報警裝置,想實現如下效果:只要有人打開他家庫房的房門,裝在住室里的燈和電鈴同時發出警報(燈亮鈴響)。請你設計這個電路,並說明工作原理。
這類問題如能結合實物或現場任務提出,由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和操作,看到實際成果,其教學效果會更好。
當學生用學過的物理知識分析、解決了過去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之後,會進一步認識到物理知識的應用價值,同時會感到一種由衷的喜悅,會感到對自然、對生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將激勵他們以更高昂的熱情去學好新的物理知識。
⑺ 理論物理學領域存在哪些著名的問題解決之後會怎麼樣
宇宙仍然有許多謎團,但是大多數煩惱物理學家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這種物質和能量是通過其引力影響來檢測的,但無法直接觀察到,因此物理學家仍在努力弄清楚它們是什麼。盡管如此,一些物理學家已經提出了關於這些引力影響的替代解釋,它們不需要新形式的物質和能量,但是這些替代對於大多數物理學家來說並不受歡迎。
⑻ 如何處理物理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常常聽學生說,上課聽得懂,下課不會做;也常常聽老師說,我已強調多少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多麼多麼的透徹了,學生還是表現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題時張冠李戴,生搬硬套,表述時邏輯混亂等,不少教師最後得出的結論便是----學生笨!我想,產生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能夠精心設計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主動性思維而變成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從而造成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初中學生年齡較小,好奇心和求知慾都較強,在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針對初中學生的這些特點,設計處理好課堂上引導學生時提出的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意義建構是需要有精心的問題設計為基礎的、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也都需要由精美的問題設計來體現。因此,在物理教學設計中,特別要重視挖掘教材與生活的聯系、與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聯系以及教材前後知識間的聯系,精心設計問題。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問題的設計,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 設計問題 激發思維 突出主體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認知問題,這些問題交織在一起,成為學生學習的心理動力和課堂教學的契機。例如在講解串聯電路的特點時,我設計了如下問題:亮度可調節的台燈的亮度(或收音機音量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答:與電流強度有關。)改變電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變電壓或電阻。)改變電阻有哪些方法?(答:改變導體的材料、截面積、長度以及溫度。)我們學過的什麼儀器可調節電流的大小?(答: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如何連接在電路中?(答:串聯。)進而提出滑動變阻器串聯到電路中後,各部分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如何?自然導入了新課。這樣設計的問題,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中學生有很強的求知慾,時常表現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問甚至是沖突,可引發學生的爭論,而爭論可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通過爭論解決的問題,理解特別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講解所無法達到的。容易引起爭論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現實與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時形成的概念與嚴格定義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問題,設計一些問題,引起學生的爭論,對澄清學生的錯誤認識大有好處。正是這些思想和認知問題驅動學生去追求知識、探索真理。例如力學中「運動員用力一腳把足球踢向空中,這時運動員的腳有沒有對在空中飛行的足球做功?」、「力是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以及「在平地上挑著東西前進做不做功?」等問題,引導學生對照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辯論,收到的效果比較理想。教師通過挖掘教材,精心設計,以問題為契機,通過問題的層層設問和討論,不斷激發思維火花,釋疑解惑,使之成為有序的思維訓練過程,同時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觀點轉化為問題,以展現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藉助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問題設計,促使學生思考,逐步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例如,我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教學中,設計成這樣的問題:同學們先猜想一下,平面鏡對物體所成像的大小會比原物體大還是比原物體小,或者有其他的什麼規律?其中就有不少的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作出「平面鏡距物體越遠,對物體所成的像就越小。」的猜想,然而通過實驗證實的卻是「平面鏡對物體所成的像的與原物體大小相同。」實驗結論與生活經驗的沖突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疑惑,這時我讓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而在學生的討論過程中,我又適時提出這樣的問題:當一位高個子同學站在你眼前時,你會覺得他很高大,而他在距離你一兩百米以外時看他,你還覺得他有那麼高大嗎?在遠處時他真的變小了嗎?隨著問題的提出,不少同學開始有所醒悟……就這樣,學生經過充分的思考和討論,自己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樣通過挖掘教材,設置問題,讓問題在學生新的需要與原有水平之間產生沖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斷切入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不斷地縮短學生原有水平與學習目標之間的距離,從而拓展學生的心智品質。
課堂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聯系生活巧妙設問。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能夠圍繞問題積極思考,本身就是學生主體的表現。在學習上不善於提出問題的學生,從本質上講就是缺少主體性思維。教師應不斷啟發學生在學習中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努力運用科學原理與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二、聯系實際 設計問題 激發興趣 培養能力
傳統的物理教學只重視純知識的教學,教學者為了使自己講得清、講得多,經常把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套用,強加於學生,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有效訓練,思維能力得不到有序發展。久而久之,學生只會處理已簡化了的物理對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師就必須結合生產和生活中的實例,不斷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對象和物理模型。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和要求的問題情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動機。例如,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實際情景:霜及霧氣等的產生、輸送帶送物、剎車滑行、亮度可調的台燈等。將這些真實的實際情景設計成對應的物理問題,如:各種物態變化、摩擦力問題、慣性問題、電功率問題等,穿插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加強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物理知識的意義。另一方面,學生如果在教師的啟發下,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成功地解釋或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和問題,他們不但會感到一種學以致用獲得成功的喜悅,而且還能激發積極思考,培養運用所學的知識動手動腦解決實際問題的好習慣。「熱水瓶是如何防止熱傳遞的?」這是教師提問的一般方式,學生也能作出正確回答。我嘗試改成這樣的問題:熱水瓶外層玻璃破碎後為什麼不保溫;新買的熱水瓶不保溫可能是什麼原因?對照實物讓學生對不銹鋼保溫杯與常見的玻璃保溫杯的保溫原理和保溫性能進行分析及比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作出正確解答。如果有條件,針對課堂提出的問題,安排學生課後進行一些小實驗、小修理、小製作。這樣即可逐步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生活--尋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對加深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更有幫助。
三、優化問題設計 遵循認知規律 培養創新思維
為了使設計的問題更能有效地激發創新思維,教師應在可能的條件下,組織協作學習(開展討論與交流),並對協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著有利於知識意義建構的方面發展。引導的方法包括:提出適當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討論中設法把問題引向深入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規律等。例如在單元或綜合復習時,由學生聯系所學的物理知識,列舉日常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物理現象或原理:「舉例說明分子是運動的」,「舉例說明應用杠桿原理的工具」。這一類問題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努力搜尋記憶中的生活知識,在相互啟發下,可舉出更多的例子。我處理這一類問題的方式,一般是將學生舉的例子簡要記在黑板上,再由學生分辨哪些舉例是對的,哪些錯了,然後再把對的進行分類。如上面舉例中的第一題可分成氣體、液體、固體三類分子運動現象;第二題可按省力、費力、既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分類。這樣處理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問題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知識背景、思想現狀和思維特點。問題設計要具體明確,避免出現教師提出的問題大而無當,內涵外延不明確,使學生無從下手。問題設計要精,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更不可為問題而提問,流於形式,耗費時間。
⑼ 高三學生物理題目會做但就是做不對怎麼辦
學生總是對於自己不會的題更加關注。如果一道題第一遍做錯了,但是同學們看答案後就恍然大悟的題,多是漠不關心的,覺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這次只是自己失誤了。
而相反的是,一些題自己不會做,看了答案之後還是搞不明白的問題,同學們就很認真對待,一般都把這類問題拿來問周圍的同學或老師。
或許是在虛榮心作怪,有不少的同學總認為難題會做了才是實力的學生,考試就能考高分。
同學們已經步入高三,都有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可因為學業壓力大,往往不能冷靜理性的思考一些簡單的問題。看到王尚的這篇文章大家可理性的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這樣的學習問題。
在這里建議同學們加大對第一類問題的研究力度,盡最大的力氣把會而不對的題搞懂,並優化自己的分析思路。
畢竟高考題中有80%是基礎和中等題,如果這些題犯錯,大部分原因是你對自己平時犯錯的地方重視程度不夠;也就是上面的第一類問題重視程度不夠。
而對比來看,試卷中另外20%的難題,要想吃透拿下這些分值,對中等生而言是量力而行多拿分。
搞定這些題,首先需要的時間是非常多的,其次還需要你基礎扎實,第三你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應試能力強。
而這三點如何做到?就是把中等程度的物理題徹底搞懂,每道題的解題規律和切入點都要透徹、清晰。
總之就是一句話,很多學生所犯的錯誤,就是特別看重一些難題,而對中等題,會而不對的題重視程度不夠。
1.關於小球“系”在細繩、輕桿上做圓周運動與在圓環內、圓管內做圓周運動的情形比較
這類問題往往是討論小球在最高點情形。其實,用繩子系著的小球與在光滑圓環內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繩子的拉力為零,圓環內壁對小球的壓力為零,只有重力作為向心力;而用桿子“系”著的小球則與在圓管中的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速度為零。因為桿子與管內外壁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為零。還可以結合汽車駛過“凸”型橋與“凹”型橋情形進行討論。
2.對物理圖像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物理圖像可以說是物理考試必考的內容。可能從圖像中讀取相關信息,可以用圖像來快捷解題。隨著試題進一步創新,現在除常規的速度(或速率)-時間、位移(或路程)-時間等圖像外,又出現了各種物理量之間圖像,認識圖像的最好方法就是兩步:一是一定要認清坐標軸的意義;二是一定要將圖像所描述的情形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關於圖像各種情況我們已經做了專項訓練。)
4.對牛頓第二定律F=ma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第一、這是一個矢量式,也就意味著a的方向永遠與產生它的那個力的方向一致。(F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個分力)
第二、F與a是關於“m”一一對應的,千萬不能張冠李戴,這在解題中經常出錯。主要表現在求解連接體加速度情形。
第三、將“F=ma”變形成F=m△v/△t,其中,a=△v/△t得出△v=a△t這在“力、電、磁”綜合題的“微元法”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幾年連續考到)。
第四、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是一個必須掌握的重點實驗,特別要注意:
(1)注意實驗方法用的是控制變數法;
(2)注意實驗裝置和改進後的'裝置(光電門),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盤與小車質量的關系等;
(4)注意數據處理時,對紙帶勻加速運動的判斷,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5)會從“a-F”“a-1/m”圖像中出現的誤差進行正確的誤差原因分析。
5.對“機車啟動的兩種情形”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機車以恆定功率啟動與恆定牽引力啟動,是動力學中的一個典型問題。這里要注意兩點:
(1)以恆定功率啟動,機車總是做的變加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以恆定牽引力啟動,機車先做的勻加速運動,當達到額定功率時,再做變加速運動。最終最大速度即“收尾速度”就是vm=P額/f。
(2)要認清這兩種情況下的速度-時間圖像。曲線的“漸近線”對應的最大速度
還要說明的,當物體變力作用下做變加運動時,有一個重要情形就是: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時,速度有一個最值。即有一個“收尾速度”,這在電學中經常出現,如:“串”在絕緣桿子上的帶電小球在電場和磁場的共同作用下作變加速運動,就會出現這一情形,在電磁感應中,這一現象就更為典型了,即導體棒在重力與隨速度變化的安培力的作用下,會有一個平衡時刻,這一時刻就是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極值的時刻。凡有“力、電、磁”綜合題目都會有這樣的情形。
6.對物理的“變化量”、“增量”、“改變數”和“減少量”、“損失量”等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遇到一個物理量隨時間的變化,最典型的是動能定理的表達(所有外力做的功總等於物體動能的增量)。這時就會出現兩個物理量前後時刻相減問題,同學們往往會隨意性地將數值大的減去數值小的,而出現嚴重錯誤。其實物理學規定,任何一個物理量(無論是標量還是矢量)的變化量、增量還是改變數都是將後來的減去前面的。(矢量滿足矢量三角形法則,標量可以直接用數值相減)結果正的就是正的,負的就是負的。而不是錯誤地將“增量”理解增加的量。顯然,減少量與損失量(如能量)就是後來的減去前面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