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物理實驗逐差法公式
大學物理試驗中分組求差法,也就是逐差法。
大學物理試驗中分組求差法,也就是逐差法處理數據,需要將數據對稱的分成兩組,用第二組數據減去第一組相同位置的數據,將幾組差值相加,再除以每組數據數目的平方即可。
逐差法是為提高實驗數據的利用率,減小了隨機誤差的影響,另外也可減小了實驗中儀器誤差分量,因此是一種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
(1)物理逐差法如何用擴展閱讀;
在高中物理「求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實驗中分析紙帶。
運用公式△X=at^2;
X3-X1=X4-X2=Xm-Xm-2
當時間間隔T相等時,假設測得 X1,X2,X3,X4四段距離,那麼加速度
a=【(X4-X2)+(X3-X1)】/2×2T2
『貳』 高一物理中的計算加速度的逐差法怎麼用的,詳細
逐差法
當實驗中、兩物理量滿足正比關系時,依次記錄改變相同的量時的值:x1,x2…xn(或者當某一研究對象隨實驗條件周期性變化時,依次記錄研究對象達到某一條件(如峰值、固定相位等)時的值x1,x2…xn:),的間隔周期的求解方法若由x1,x2…xn逐項逐差再求平均:
其中只利用了和,難以發揮多次測量取平均以減小隨機誤差的作用,此時應採用隔項逐差法(簡稱逐差法)處理數據。
逐差法處理數據時,先把數據分為兩組,然後第二組的與第一組相應的 相減,如下表:
n 第一組 第二組 逐差 處理結果 不確定度分析
n為偶數時,每組 個
對,和均含有,則方和根合成有
可採用下式粗略估算不確定度
n為奇數時,可以任意舍掉第一個數據或最後一個數據或正中間的一個數據,再按以上方法處理。但要注意舍掉正中間的數據時兩組相應數據之間的實際間隔大小。
逐差法處理數據舉例:
外加砝碼下,彈簧伸長到的位置記錄如下表,可用逐差法求得每加一個1kg的砝碼時彈簧的平均伸長量(滿足前提條件:彈簧在彈性范圍內伸長,伸長量與外加力成正比),也可求得彈簧的倔強系數。已知測量時,估算(見下表)。
實驗數據 數 據 處 理
處理結果:
1 1.00 2.00 7.90
2 2.00 4.01 7.92
3 3.00 6.05 7.80
4 4.00 7.95 7.87
5 5.00 9.90
6 6.00 11.93
7 7.00 13.85
8 8.00 15.82
逐差法提高了實驗數據的利用率,減小了隨機誤差的影響,另外也可減小中儀器誤差分量,因此是一種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
有時為了適當加大逐差結果為個周期,但並不需要逐差出個數據,可以連續測量 n個數據後,空出若干數據不記錄,到時,再連續記錄 n個數據,對所得兩組數據進行逐差可得:
,不確定度可簡化由:來估算。
嚴格地講以上介紹的一次逐差法理論上適用於一次多項式的系數求解,要求自變數等間隔地變化。有時在物理實驗中可能會遇到用二次逐差法、三次逐差法求解二次多項式、三次多項式的系數等,可參考有關書籍作進一步的了解
『叄』 如何運用逐差法
逐差法是為了減小系統誤差而在實驗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高中階段逐差法主要就在紙帶打點計時器求加速度這一個問題上使用。對於勻變速運動來說,在連續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位移之差是個定值。
設一個物體做初速度為V0的勻加速運動,在連續相等的時間內T內,通過的位移分別用S1,S2,S3……表示,則有
S1=V0T+1/2aT^2
S2=V0*2T+1/2a(2T)^2-S1
ΔS=S2-S1=aT^2
同理,也有
ΔS=Sm-Sn=(m-n)aT^2
這就是我們所講的逐差法的基本原理
『肆』 高一物理逐差法怎麼算
逐差法的基本原理是:Δx=aT^2
有六段相鄰位移的,把前三段看成3T時間內的位移,後三段看成相鄰3T時間的位移
所以:公式為:(s4+s5+s6)-(s1+s2+s3)=a(3T)^2
解得a=(s4+s5+s6)-(s1+s2+s3)/9T^2
是奇數段位移時,從理論上講要捨去最短位移,再用逐差法算。
『伍』 物理逐差法怎麼用啊。。(奇數個的時候)
在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的實驗中,奇數段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公式:
1、三段去掉中間的
x2
a=(x3-x1)/2t^2
2、五段去掉中間的
x3
a=(x4+x5-x1-x2)/6t^2
『陸』 物理逐差法怎麼應用
逐差法的目的只是為了消除誤差,盡量利用到足夠多的實驗測量點,來消除偶然誤差。
在連續相同的時間間隔T內,設第一個T內位移為S1,第二個T內的位移為S2,第三個T內位移為S3....第n個T內位移為Sn.
若n為偶數,則有:
Sn-S(n/2)=a(nT/2)^2
S(n-1)-S(n/2-1)=a(nT/2)^2
...
S(n/2+1)-S1=a(nT/2)^2
將上面n/2個式子相加有:
[Sn-S(n/2)]+[S(n-1)-S(n/2-1)]+...+[S(n/2+1)-S1]=[a(nT/2)^2]*(n/2)
=(naT^2)/2
就也就是一樓中公式:Sm-Sn=(m-n)aT^2 的實際推導過程。
若為奇數,則應舍棄第一個或最後一個點,具體看情況,一般舍棄第一個。
結只有6個點的,只有5個時間間隔,若採用舍棄第一個點的話,從第二點算起,二三點間為S1,三四為S2,四五為S3,五六為S4,則
S4-S2+S3-S1=2aT^2
若已知T的話,就可以求到a了。
不是只有7個計數點的時候才用
『柒』 物理的逐差法怎麼用呢
這樣的問題一般是給出一條紙帶,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選取,每五個點為一個記數點,這樣的話每個記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Δt=0.1s,一般取七個左右,第一點記為O點,測量出相鄰兩點之間距離分別為S1、S2、……S6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相鄰相等時間間隔內位移之差都相等,可以知道ΔS=at^2,為了減少誤差,要取比較遠一點的點來計算。由公式可以推導出S4-S1=3ΔS=3at^2
所以a1=(S4-S1)/3t^2
同理a2=(S5-S2)/3t^2
a3=(S6-S3)/3t^2
多次計算的目的是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
一般來說3個足夠了,然後將求得的三個平均值取平均值得到的就是逐差法計算出的加速度
『捌』 高中物理逐差法公式
逐差法是為提高實驗數據的利用率,減小了隨機誤差的影響,另外也可減小了實驗中儀器誤差分量,因此是一種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
『玖』 高中物理逐差法
高中物理逐差法是為提高實驗數據的利用率,減小了隨機誤差的影響,另外也可減小實驗中儀器誤差分量,因此是一種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逐差法是針對自變數等量變化,因變數也做等量變化時,所測得有序數據等間隔相減後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結果。其優點是充分利用了測量數據,具有對數據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時發現差錯或數據的分布規律,及時糾正或及時總結數據規律。它也是物理實驗中處理數據常用的一種方法。
逐差法應用實例:
在高中物理「求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加速度」實驗中分析紙帶。
運用公式△X=at^2;X3-X1=X4-X2=Xm-Xm-2。
當時間間隔T相等時,假設測得X1,X2,X3,X4四段距離,那麼加速度
a={(X4-X2)+(X3-X1)}/2×2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