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初中物理降落傘比賽怎麼獲勝

初中物理降落傘比賽怎麼獲勝

發布時間:2023-01-10 01:22:12

Ⅰ 高空下蛋(物理實踐比賽)

可樂瓶口改大,底部墊海綿塊裝水,用紅領巾一類布條做尾翼。一人拽布條,一人將雞蛋放在水面之上兩手同時松開。保你贏!

Ⅱ 初二上冊物理《活動:降落傘比賽》,怎樣做一個降落傘

傘面使用輕質的東西(最好是絲綢),繩就用縫紉機上的線吧。就這兩個傘的面積是足夠在了。但是關鍵點是要讓傘能在第一時間內就撐足。所以裡面交叉放兩根細鐵絲!用扎鋼筋的那種就行了。在保證20g的要求下,盡可能大些留空時間一定會長。(注意線是縫上去的,不是扎的,在四周縫的線要分布均勻。)

Ⅲ 初中物理降落傘比賽,懸掛物是有20克,傘面和繩子的重量不超過10克,怎樣做急急急!

傘面當然越大越好 (也不要太大了 物極必反 很容易被風吹走)

繩子當然越輕越好

下面是我的建議

傘面用塑料袋(無視一下限塑令 !!!呵呵)
繩子就用普通的棉繩就行了 下面套上一個紙杯(這個完全是用來裝重物的 紙杯的重量應該算在重物20g里)

應該就可以了
多謝採納

Ⅳ 急 物理問題關於降落傘

1.增大降落傘傘面面積,增大阻力,減慢速度
2.減輕降落傘的重量,減小下落速度

Ⅳ 如何在降落傘比賽中下降的慢,初中物理

1.降落傘要下降的最慢降落傘撐開時面積要大些。
2.降落傘下降的快慢與降落傘的重量和收到的阻力有關。

Ⅵ 初二物理的降落傘怎麼做,才讓它在空中的時間長, 要有圖的,還要每一步的解析和把步驟說明。 有追加

到淘寶搜索降落傘玩具吧。裡面有圖有視頻。

Ⅶ 初二上冊物理《活動:降落傘比賽》,怎樣做一個降落傘詳細!!!!!

材料: 12個塑料袋 一個10G重的砝碼 兩根一樣長的細繩子 一個細錐
製作方法:把12個塑料袋剪成一樣大的正方形,用大拇手指頂著最中間,然後把它攏起來,捏住,用剪子在底部剪成波浪形,展開。用錐子在每個弧形的地方扎一個眼,把兩根繩子重疊起來剪成你穿孔的段數穿在孔里繫上,穿完後把繩子攏在一起,把砝碼系在上面,就OK了。

Ⅷ 物理降落傘比賽,在空中滯留時間最長獲勝,怎麼做才可以啊,需要注意什麼

要有高度。要讓傘受到的阻力盡量接近你和傘的重力,傘受到的阻力和它的面積和下落速度有關。有的可以參考紙飛機的原理。

Ⅸ 塑料袋降落傘怎麼落得慢,落得准,我們學校要比賽,很急啊!!

這么點工具,沒其他支架,那麼保鮮袋應該是5個串聯的,這樣5個袋子承載的空氣最多,下降時阻力最大,雞蛋不易碎,保證5個袋子的口下降時都處於最大開口狀態,這樣是否合理嗎,你覺得呢

Ⅹ 初中物理

一、教學目標要求
1.知道基礎物理由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等。 初步了解物質世界有宏觀、微觀、宇觀三個層次。
2.經歷閱讀、思考、討論,並動手做一系列簡易的實驗過程,初步體會學習物理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方法。
3. 對物質世界產生神秘感,對物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初步認識 「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點與難點
本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三大社會功能。難點是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
2.討論交流與實驗設計
教師再圍繞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廣泛應用生活中的器材開展實驗:
(1)要求每個學生用紙片和橡皮做落體運動實驗。
(2)學生用雙手摩擦,或用手來回與鉛筆摩擦,感受機械能變成熱能的過程。
(3)摩擦帶電實驗。
(4)利用教室中的電器,演示電的現象等。
通過上述身邊實驗,引出物理學中力、熱、聲、光、電的不同內容。並為引出物理學廣泛研究領域作準備。
3.介紹宇觀世界、微觀世界及其基本觀測方法。
結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圖1-1-1、圖1-1-2、圖1-1-3及圖1-1-4進行介紹,主要著眼於說明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學。說明:宇觀世界的觀測需要望遠鏡與探測器,而微觀世界的觀測與研究使用各種顯微鏡、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師也可以針對哈勃太空望遠鏡、「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等一些較為新奇的內容略作展開。
4.用圖片、資料、多媒體,聯系學生身邊的事實以及家居生活的現代化設備,讓學生談談對「物理學是改變世界的科學」這一論斷的初步認識。
5.介紹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6.作業:
1.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看物理書,討論什麼是物理學?討論發生在家裡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對社會進步的主要作用。
2.寫一篇對物理學的初步認識的小論文。
3.做一些小實驗
① 靜電小實驗
② 三原色陀螺

第二節 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運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 了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形式能舉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們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
2. 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大量運動,觀察圖片、演示實驗、多媒體或動手做一些簡單實驗,經歷認識不同形式物質運動的過程,知道觀察研究不同物體運動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過對物質世界運動的觀察,知道物質世界的運動多樣性,復雜性,形成關注物質世界運動及其變化的意識。了解各種運動形式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緊密聯系。初步認識物理學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談話)通過本節學習,應使每一個同學認識到物質世界的運動形形色色,但是並不是每個物體的運動大家都能認識到,需要通過觀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藉助儀器(望遠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有的需要通過間接觀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們的運動。這也是為什麼本節的節名為「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的考慮,希望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世界各種運動的觀察和研究的興趣。
1.認識物質世界運動及運動的普遍性,滲透著運動的相對性。
①讓學生體會判斷物體靜止和運動不能憑感覺,需要有科學方法;判斷有些物質的運動如電磁波,熱運動,雖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電磁運動、分子熱運動產生的效應間接地觀察。
②物質的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舉例說明)
2.逐個認識基本運動形式。
①教師拿出香水,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不知道)教師再打開香水蓋噴,(學生回答:香水)你怎麼知道的?(聞到了香氣)香水在我手中,你們怎麼會聞到?這說明了什麼?香水分子在運動。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來進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認識。
②開閉電燈、收音機、學生互打手機等來認識電電磁運動。
③介紹聲的傳播、光的傳播等。這些是與學生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運動形式。
關於原子內部的運動與第一節介紹過的原子結構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內部有兩種不同運動:一種是核外電子的運動,如導體的導電是原子核最外層電子變成自由電子的運動,原子發光、煤、石油、有機物燃燒是核外價電子的運動;X光、紅外線、激光都是核外內層電子運動。另外一種是核內的運動,常見的是放射性現象,放出α、β、γ三種射線。這三種射線對生命物質都有殺傷作用,原子彈爆炸主要利用這三種射線形成殺傷力,核反應堆為什麼要築起厚厚的防護層,就是防止這些射線影響人體健康,醫療上則用γ射線殺死殘害人體健康的癌細胞。
三、發展空間
(一)「家庭實驗室」指導
(1)觀察油滴在水面上運動。
(2)與媽媽討論做飯中的物質運動形式。

第三節 認識物質世界的能量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切物體都是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種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間進行轉化的過程。
2. 通過聯系生活,觀察教材圖片,讓學生們自己來認識常見的這些能量形式。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初步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3. 通過物質世界不同運動和能量形式的認識,尤其對能量轉化利用的認識,使學生們對大千世界有一個概括的具體的認識,拉近了物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物理學與我們人類生活、生產、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 讓學生們閱讀課文,然後討論下列問題
①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聯系著哪些能量?學生們自己說說每天生活中至少應有哪些能量?
②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麼轉化的,即什麼能轉化成什麼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沒有電能,整個社會將會怎麼樣?沒有光能這個世界又將如何?
④怎樣認識能源技術革命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
2.教師小結,並認識能量的轉化
(1)點燃火柴,觀察光能、內能和化學能及其互相轉化。
(2)啟閉教室內電燈、演示電能、光能和能內及互相轉化。
(3)雙手摩擦或手捋鉛筆體驗機械能、內能及互相轉化。

三、發展空間指導
1. 觀察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填寫下表
洗衣機 電燈 熱水器 電扇 電視 音響 電話
電能變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將一細鐵絲,來回反復彎折,可以折斷鐵絲,這時發現鐵線是否燙手,分析一下這個過程能量轉化。
3.社會調查:(1)市場有一種新型手電筒,不需要電池,晃幾下就可以照明。(2)一種玩具塑料球,從高空落地彈起就可以閃出彩光。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感受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

第二章 走進實驗室
第1節:學習科學探究

一、教學目標要求
1. 認識到測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了解安排這些步驟的原因。
2.觀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現象,初步了解觀察的科學方法。 通過觀察常用實驗儀器,認識到測量工具對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
3. 激發學生初步的探究意識和對探究的渴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緣由。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形成一個概貌性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難點在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的意識。認識「家庭實驗室」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1)參觀實驗室
①要求學生明確走進實驗室有兩大任務: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和了解實驗室的儀器、設施。
②在實驗室,還應引導學生參觀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施,特別是要認識各種常用的測量儀器,為今後學習實驗探究做准備。對這些儀器可以觀看使學生感受物理實驗的氛圍,消除對儀器的神秘感。
(2)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師講故事:
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於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後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並據此發明了鍾表。
然後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值得注意的現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並做出什麼猜想?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科學家對擺動規律的探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3)學習建立家庭實驗室。
簡單地介紹如何利用周圍的事物建立實驗室
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動手;物理學不僅有用,
四、教育學生遵守實驗室守則
一、中小學實驗教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及課外科技實驗活動的專職場所,不得用於與實驗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堆放公、私雜物。
二、中小學實驗教室要配備足夠有效的滅火器材,並制定和落實安全防範措施。
三、中小學生必須熟悉實驗教室的安全規則,並要嚴格遵守實驗教室的紀律。
四、中小學實驗教室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及時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以及實驗時產生的廢液。
五、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允許,任何人不得動用儀器、葯品及其它實驗材料,不得擅自拆卸儀器、設備,實驗教室的公共財產不得帶出室外。
六、實驗前,學生應按教師的要求,檢查儀器、葯品及有關實驗材料是否齊全和完好,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批准,不得進行實驗。
七、實驗時,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儀器設備,要節約葯品、水、電等實驗材料。
八、實驗完畢,學生應按要求整理好儀器、葯品以及其它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若有損壞或丟失,要及時報告任課教師,並如實填寫儀器報損單。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協商後,可根據有關制度准予報損或責成賠償。
九、經任教教師允許後,學生方可離開實驗教室。
十、任課教師、實驗教師和學生課代表應按要求填寫《實驗登記表》。

第2節 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 使學生了解統一計量標準的意義。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以及與其他單位的換算。學習使用刻度尺,了解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誤差,練習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學習記錄、分析、表達數據和結果。
2. 通過一些實例練習測量長度的方法。訓練使用測量工具的規范操作。 通過測量活動,從中體會、練習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 通過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培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訓練實驗技能的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重點和難點
長度的測量是本課時的重點,理解長度測量的基礎性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本節分為三個教學板塊:②測量長度的要點;③綜合的測量活動。
1. 教師講述計量的重要性;
①測量是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物理量的測量首先要規定它的標准量,並以之作為單位,將待測物理量與它的標准量進行比較。以魯班制定中國木工尺為例,說明了統一計量標準的重要性:國際單位制是進行科學、科技、貿易交流的保障。測量本質上是比較,是將被測物和標准物做比較。
「如果不許使用尺子,你怎樣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學生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測量方法,選其中之一進行實際測量,比如請一高一矮兩位同學用步來量教室的寬,必然得出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此向學生指出,同一長度的測量得不出統一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然後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得出統一的結果呢?通過這個活動和魯班的故事,啟發學生認識建立長度標準的必要性,同時認識長度單位以及國際單位制。中國古代在計量方面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老師可適當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信心。
2.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
①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三項內容。使學生明確,今後凡對有刻度的儀器,都要先弄明白這三項內容,比如溫度計、帶游碼的天平、電流表以及電壓表等等。再學習學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並示範。
②明確長度測量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講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測量是實驗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物理學。物理學實驗的許多測量儀器的讀數是以長度的讀數為基礎的,因此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的讀數方法,對所有測量儀器的讀數具有普遍意義.這就是掌握好長度測量的意義。
3.實驗活動——「建立你的信息檔案」。
要求通過測量,認識自己,認識同學,學生會很感興趣。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學生自己的身體練習估算能力,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測量物理量的具體觀念。
4.測量長度的幾種方法:
累積法: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緊密地排繞在鉛筆上若干圈,測出這個線圈總長,計算出細銅絲的直徑。
平移法:測乒乓球直徑。
替代法:測曲線的長度。
輪轉法:用輪子的滾動來測長度,如利用自行車輪測出弧形遺跑道的長度。
長度=輪子周長×輪子轉動的圈數。

四、作業:
1.「自我評價」參考答案:
(1)通過皮尺測得20步走過的距離,然後除以10即可。
(2)圖(a)為正確操作。
2.「物理在線」指導
納米技術的崛起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納米熱潮,教師可以結合「參考資料」中提供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指導。另外在這一技術逐漸應用於日常生活領域的同時,許多虛假的納米商品也紛至沓來,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養成利用物理知識分辨偽科學的意識。

第3節 活動:降落傘比賽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
2. 體驗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過程,領悟「控制變數」等科學研究方法。 經歷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過程,體會物理測量的基本方法,會根據測量對象選擇適當的儀器。
3. 通過經歷探究過程,樹立善於參與討論與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成果的意識。通過參與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善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熱情,以及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物理問題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展示「通知」,學生閱讀過後,教師:同學們,高不高興?生:高興。師:想不想在比賽中獲勝?生:想。師:為了在明天的比賽中獲勝,現在我們一起來准備好不好?生:好!
二、 引導研究:
1.材料的准備:
不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先寫好計劃,為了明天的比賽,我們先應干什麼?(制降落傘),想一想你打算用什麼做材料?(讓學生舉手回答,如紙、布、塑料等,然後綜合得出最好的),還要什麼?繩子。
2.儀器的擇:
①對降落傘還有什麼要求?教師用手在通知書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們用什麼來稱?磅秤?桿秤?案秤?(讓學生回答),為什麼?(因為它們的分度值不同,應該選擇分度值較小的天平秤),你們會使用天平嗎?過一會兒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們再看一看,還有什麼要求?(指出3米)。
怎樣測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麼儀器?(刻度尺)
③比賽是比什麼?(時間長為勝),那麼這又要什麼儀器?(秒錶)
3.天平的使用
我們准備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會使用這些儀器了,上節課就布置了,要求同學們在圖書室或上屆初二學生的物理書上自己找一找有關天平使用的方法,你們找了嗎?有誰會使用天平,請給同學們說一說。學生說後,教師再邊演示邊講解。
4.秒錶的使用
我們一開課就講了怎樣學好物理,請同學說一說?教師再復述一次,秒錶如何使用,現在就要用上這一方法。我們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鈕是干什麼的,然後試一試。證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確。(讓學生,討論、試一試),然後讓學生演示,教師綜合。
5.我們即准備了所需的儀器,又會使用。現在我們應該考慮什麼?(怎樣讓「降落傘」在空中停留時間最長,哪些因素影響下降的速度?),這一問題、也需要自己猜想、實驗,我想:由於時間和環境有限,現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課後再試一試,剩下的時間我們就一起來熟練一下天平、秒錶的使用。
三、比賽活動。

第三章 聲
第1節 什麼是聲音

一 目標要求
1. 初步認識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發生的,聲的傳播必需依靠介質,聲具有能量。 了解在不同介質中聲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聲在固體和液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
2. 通過觀察發聲現象,能簡單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發聲體的共同特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對比和概括能力。通過聲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初步學習在觀察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初步學習實驗探究的方法,體會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3. 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在聲的廣袤空間中,聲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通過聲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 使學生初步領略聲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起對聲的好奇,激發求知的慾望。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聲音發生的條件。難點聲波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提出問題
展示教材中圖3-1-1、圖3-1-2讓學生看圖後,進行思考,討論一些問題,動物都能發聲嗎?舉例說出各種動物(狗、貓、鳥、蟬等)是怎麼發出聲的?你是怎麼會聽到聲音的?聲音是什麼?聲音有什麼作用?讓學生自由發揮,把學生帶入聲的世界,在討論中切入本節主題:聲的產生和傳播。
2.過程展開
(1)觀察發聲體在振動。
讓學生根據身邊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紙、塑料薄膜等發出聲音,進行體驗,當物體振動時可以聽到什麼?當物體停止振動還能發出聲音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總結出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一結論。
對於發聲時,振動不明顯的現象比如敲擊鼓面和音叉發聲,可用實驗進行演示。將紙屑放在鼓面上,讓學生觀察敲擊鼓面發聲時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發聲時紙屑的情況,學生雖然沒看到鼓面的振動,但可從紙屑是否被彈起判斷鼓面是否在振動;將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觸音叉,讓學生觀察音叉發聲和不發聲時小球的情況,判斷音叉是否在振動。進而提出問題:紙屑和小球在什麼時候被彈起跳動?也可以讓學生用手觸摸喉頭進行發聲,感覺聲帶在振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舉P43動物與聲音中的例子,著重指出哪個部位在發出聲音,引出聲源的概念。
(2)聲波
與水波相比較引出聲波。進行如下描述:「……這樣空氣中就形成密疏相間的波動,以鼓面為中心向遠處擴展……」可以以鼓心為中心,用兩種不同顏色的圓,把空氣的密和疏向四周傳播形象地畫出來。
通過對兩種現象進行比較,引出聲波的概念。鼓面振動使周圍空氣振動,並且這個振動由近及遠地傳播,聲波是聲源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體)中的傳播。振動的傳播,實質是能量的傳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紙片上下運動。因為聲波有能量,所以聲波傳入耳中會使耳膜振動,我們就感覺到了聲音。
(3)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和液體中也能傳播。為什麼運動員在水下能聽到音樂進行花樣游泳?或讓學生自己舉例說出固體和液體也能傳聲。
聲在真空中能傳播嗎?學生可進行猜測,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提出證明猜測正確性的方法。學生可能提出許多方案,只要學生說出把聲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產生的情況進行比較,都是正確的,並對其進行鼓勵。
像教材中一樣安排 「聲的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通過探究初步認識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
實驗過程中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並思考問題,比如罩內手機的應答聲是怎麼傳到耳中的?當抽氣機抽去罩內的空氣時手機的應答聲音變小,讓空氣重新進入罩內時,聲又變大,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始終能看罩內手機屏上信號的顯示?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對探究過程現象發生的原因,可進行猜測與討論,然後再得出結論。如玻璃罩內手機的應答聲變化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雖然聽不到真空中的手機的應答聲,但能看到顯示,說明了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
船上的人是怎麼會聽到遠處船隻航行的聲音的?暖氣管是怎麼把敲擊聲傳遍樓內各處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能聽到聲音所需要的條件。
觀察教材上的圖3-1-10、圖3-1-11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並讓學生領會到振動並不一定能感到聲音;要感到聲音,必須要有聲源,介質和接收器。

閱讀全文

與初中物理降落傘比賽怎麼獲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