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開展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實踐
概念抽象、實踐性強是物理學科固有的特點,傳統「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讓學生清晰、直觀地理解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教學效果不明顯。物理興趣小組活動可以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實踐性強的內容開拓學生知識,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具有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那麼,我們該如何開展初中物理興趣小組活動呢?
一、細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做好活動計劃的擬訂有利於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它是開展活動的首要環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水平,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體現學生主體性,又可以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活動計劃。例如:開展「物理課外閱讀」活動時,第一步要確定參加活動的人數:讓想參加的學生到物理辦公室報名,以確定活動的人數和對象;第二步要確定活動時間和地點:根據學校安排和學生的課余時間,把活動安排在周六,地點定為教學南樓一樓階梯教室;第三步要准備教具: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准備《生活中的物理》一書,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第四步要開展活動:組織學生閱讀《生活中的物理》一書,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來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學生通過閱讀,把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掌握下雪之後周圍環境為什麼會很寂靜?男生吹口哨通過什麼來發聲的等,感受到物理無處不在,明白學習物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第五步要檢驗這次活動的效果: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所讀課外書,寫出讀後感,在學生的心得體會中檢驗活動開展達到的效果。做好活動計劃的擬訂,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達到開展活動的預期效果。
二、精心選擇興趣小組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是否符合學生心理、是否有意義是影響活動效果的直接因素。選擇枯燥 、乏味的活動內容,學生沒有參與的慾望,選擇難度系數大的活動內容,學生無法實施,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結合學生的能力水平,選擇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開展「物理課外閱讀」活動,選擇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課外書或雜志,如:《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小魔術》、《數理天地》等,通過閱讀課外讀物,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開展「物理講座」活動,在講座中,可以介紹我國古代的物理成就,如:東漢張衡的候風地動儀、三國馬鈞的記里鼓和指南車等,通過這些物理成就讓學生明白學習物理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開展「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做些趣味橫生而又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實驗,如:做鉛筆芯變阻器的實驗、製作魔術盒和望遠鏡的實驗等,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還可以開展「創新物理」活動,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製作模型,如:自製氣壓計、自製獨弦琴等,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活動的選擇,在有意義、有價值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
三、耐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的過程指導
活動的指導工作是影響整個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做好活動的指導,有利於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活動,提高學習能力。在活動指導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輔助學生開展活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提高活動效果。例如:開展「不同物質吸熱本領不同的實驗」活動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幾個問題:「不同物質在相同的溫度下,吸熱本領相同嗎?」、「物質吸熱的本領與什麼因素有關?」等,學生通過查閱圖書館、上網查詢等方式搜集資料,得出「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吸熱本領各不相同」、「物質吸熱的本領與其自身比熱容有關」的答案。然後教師可以問學生「沙子和水,誰的吸熱本領高」,讓學生做實驗論證自己的觀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分析,合作探究,通過把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的溫度,按照時間的長短記錄沙子和水的溫度,把每個時間段兩者的溫度進行比較等得出沙子吸熱快,但水吸熱多的結論。最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份實驗報告,對學生的實驗報告提出一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完善學生的結論和觀點。做好活動的具體實施,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虛心做好興趣小組活動的總結與反思
活動的總結與反思是組織開展活動的最後一環,也是整個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總結活動的成功之處,積累開展活動的相關經驗,為下一次活動打好基礎,反思活動的每個環節,歸納不足之處,分析原因,找到解決的辦法,完善下一次活動,促使活動達到預期效果。例如:開展「創新物理——自製調光燈」的活動,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打下堅實基礎等,這是開展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反思活動的整個環節:活動內容是不是符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沒有促進作用;活動計劃的安排是否合理,學生能不能接受;活動的指導環節有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能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等。然後分析這些不足之處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下次活動中避免犯同一個錯誤。做好每一次活動的總結與反思,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慢慢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步找到完善興趣小組活動的途徑,提高活動效果。
總之,興趣小組活動可以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是課堂教學重要的輔助手段。傳統「封閉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新課改理念的要求,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輔助課堂教學勢在必行。為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效果,教師應以新的教學理念,擬訂好活動計劃、選擇好活動內容、指導好活動具體實施並對活動各個環節進行總結與反思,積極開展初中物理興趣小組活動,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Ⅱ 初中物理實驗總結
二、重點實驗探究
(一)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考查內容:
1、電阻大小的顯示方法;
2、控制變數法的運用、實驗步驟設計;
3、結論表達。
註:實驗結論的表述是重點
[示例]小芳同學在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②: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
猜想③: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供她選擇的導體如下表所示:
序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
A 鎳鉻合金 0.8 0.5
B 錳銅 0.8 1
C 錳銅 0.8 0.5
D 錳銅 1.2 0.5
她畫出了如右圖甲所示的電路圖(M、N之間為導體),並正確連接了電路.請完成下列填空(只填序號):
(1)要驗證猜想①,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____________;
(2)要驗證猜想②,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____________;
(3)要驗證猜想③,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____________;
(4)電路中,電流表與小燈泡均可用於顯示電流大小,你認為,兩者中,選用________效果更好.在電路中接入小燈泡還可以起到防止________的作用.
(5)有同學提出,要探究電阻與溫度的關系.老師向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廢燈泡的燈芯(圖14-2乙),請用這個燈芯設計一個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
①在圖14-2乙中補全電路圖.
②說明操作、判斷的方法和可能的結果.
(二)探究歐姆定律
考查內容:
1、選擇器材(量程),連接電路圖;
2、控制變數法的運用、操作的特殊要求、電表讀數;
3、實驗數據的處理,如畫成圖像或圖像分析;
4、實驗結論的表達。
註:滑動變阻器的作用、調節的方法、結論表述是重點
[示例]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圖。
(1)由於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即採用了 法。
(2)實驗探究分兩步進行:a.保持________不變,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b.保持_______不變,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3)某步驟的實驗中,第一次是把15Ω的電阻接入電路,調節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 ,讀取電流表示數;再把15Ω的電阻換成10Ω的電阻,繼續進行實驗……
a)請你在下圖中連接第一次實驗所需的電路;
b)當把15Ω的電阻換成10Ω的電阻後,閉合開關,電壓表的示數將________;按照你連接的電路,詳細敘述你接下來的操作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過程中,滑動變阻器所起的作用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上圖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其中正確表示電阻不變,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像是________圖(選填「甲」或「乙」)。
(6)綜合甲、乙丙圖像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
考查內容:
1、實驗原理、選擇器材,連接電路圖;
2、操作過程、電表讀數;
3、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4、減小誤差的措施。
能力拓展:
測量電阻的其他方法:等效替代法、「伏阻」法、「安阻」法。
[示例]做測定電阻Rx阻值的實驗。
(1)小明根據圖甲所示的電路圖,將圖乙中的實驗器材連接成實驗電路。同小組的小亮在檢查時認為,從實驗目的來看,實驗電路上有一根導線連接錯了,建議小明改接。 ①請你在接錯的那根線上打「×」,並另畫一根導線,使電路連接正確;②如果不改接這根導線,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 (具體說明是什麼影響).
(2)小明將電路改接正確後,合上開關,調節變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指示如圖丙所示,則電壓表的讀數是 V,電流表的讀數是 A,被測電阻Rx的阻值是 Ω。
(3)小亮為他倆在全班首先獲得測量結果而高興,准備整理實驗器材結束實驗. 你認為他們的實驗真的結束了嗎?你會給他們提出什麼建議呢?
①寫出你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提出這個建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考查內容:
1、實驗原理、選擇器材,連接電路圖;
2、操作過程、電表讀數;
3、故障分析;
4、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如設計表格、畫「U-I」曲線圖、識別「R-U」曲線圖等);
5、實驗結論(燈絲電阻變化規律)的表述
[示例]如圖所示,小紅同學用「伏安法」研究小燈泡發光時的電阻規律.
(1)小燈泡標有「3.8V」字樣,電阻約為10Ω,則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量程,電壓表應選用________量程;
(2)將下圖的實物圖連接完整(要求滑片P在A端時小燈泡最亮),並在方框內畫出電路圖;
(3)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
(4)實驗中,小紅同學已經得到了下表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8
電 壓/V 1 1.5 2 2.5 3.8
電 流/A 0.16 0.23 0.28 0.31
電 阻/Ω
燈泡亮度 非常暗 很暗 暗 稍亮
①第5次實驗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如圖所示,請將數據填入表格,此時燈泡的阻值為________Ω.
②從已有數據推測,當電壓為3.8V時,燈泡的亮度將________(更亮/更暗),燈泡的電阻將________(更大/更小/不變).
③預期小紅將得出的實驗結論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紅准備在實驗數據全部測出後,對電阻取平均值,請問她這樣做是否有意義?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
考查內容:
1、電功大小的顯示辦法;
2、控制變數法的運用、實驗電路的連接;
3、實驗結論的表述。
點 拔:
1、若用小燈泡顯示電功的大小,則在________時間內,小燈光燈泡越______,表明電流做的功越多;
2、若用溫度計顯示電功的大小,則應取________、________均相等的________(水/煤油),觀察其在________時間內,哪一支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得多
[示例](略)
(六)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考查內容:
1、實驗原理、實驗電路圖;
2、器材選擇、實驗電路的連接;
3、表格設計、實驗操作方法;
4、實驗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能力拓展:
1、只有一個電壓表,如何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2、電壓表的量程不夠,如何解決(A、並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B、用兩個合適的定值電阻,運用分壓原理)
[示例] 某班同學到實驗室做「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被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電阻約為10Ω。實驗室有如下器材:電源(電壓為6V)、電流表(0~0.6A 0~3A)、電壓表(0~3V 0~15V)、開關各一隻,導線若干,滑動變阻器三隻:R1(5Ω 0.5A)、R2(10Ω 0.5A)、R3(500Ω 1A)。同學們設計的電路如圖所示:
(1)電壓表應選用 擋,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選填「R」、「R」、「R」);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於 狀態。
(2)實驗電路接好後,合上開關時,部分同學發現電路出現故障,主要有下表所列的兩種情況,請根據現象和檢測結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
故 障 現 象 檢 測 故 障 原 因
燈泡較暗、兩表的示數均較小 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現象不變
燈泡不亮、電壓表示數較大、電流表無示數 取下燈泡,兩表的示數不變
(3)下表為某小組的實驗記錄分析表:
實驗序號 電壓表示數/V 電流表示數/A 功率/W 額定功率/W
1 3.0 0.36 1.08
2 3.8 0.4 1.52
3 4.5 0.42 1.89
老師認為該小組數據處理過程有誤,你認為正確測量結果P額= W。
(七)探究影響電熱的因素
考查內容:
1、電熱的顯示方法、控制變數法的運用;
2、實驗步驟的設計、電路圖連接;
3、結論表述。
[示例]在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中,R1、R2是兩個電阻圈,R1的阻值大於R2的阻值,電阻圈上各夾一根火柴. 接通電路,一會兒觀察到兩電阻圈上的火柴先後被點燃,這說明電流通過電阻時會產生熱,將 能轉化為 能。若繼續進行以下實驗:
(1)斷開開關,待兩個電阻圈完全冷卻,再重新各夾一根火柴,使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較大。接通電路,經歷時間t1,R1上的火柴先被點燃. 這說明,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________越大,產生的 _越多。
(2)斷開開關,待兩個電阻圈完全冷卻,再重新各夾一根火柴,使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較小。接通電路,經歷時間t2,R1上的火柴先被點燃,比較發現t2小於t1. 由此推理,在電阻和通電時間相同的情況下,_______越大,產生的 _越多。
(八)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考查內容:
1、實驗裝置的作用的判斷;
2、實驗操作方法;
3、實驗結論。
[示例](略)
(九)電磁感應現象
考查內容:
1、實驗裝置的作用的判斷;
2、實驗操作方法;
3、實驗結論。
[示例] 如圖所示,在磁場中懸掛一根導體ab,把它的兩端跟電流表連接起來。依次進行如下實驗,在空白處填寫「偏轉」或「不偏轉」。
(1)導體ab不動,閉合開關,電流表的指針 ;
(2)閉合開關,使導體ab在磁場中上、下運動,電流表的指針 ;
(3)閉合開關,使導體ab在磁場中左、右運動,電流表的指針 ;
(4)實驗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本其他實驗
1、串、並聯電路的比較(認識串、並聯電路的特點與應用)
2、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3、自製水果電池(判斷正負極、探究電壓的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
4、探究串、並聯電路的壓流規律
5、綜合實踐活動——電路設計(包括樓梯電路)
6、嘗試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7、用鉛筆芯使電路中的電流連續地變化(可能會拓展到多種連接方式)
8、綜合實踐活動——設計和製作一個模擬的調光燈
9、認識磁體(吸鐵性、磁性分布不均勻性、磁化)
10、用小磁針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
11、用鐵屑探究磁體周圍的磁場
12、奧斯特實驗
13、探究通電螺線管的外部磁場
14、練習使用電磁繼電器
15、觀察手搖發電機
16、驗證電磁波的存在
內容太多 選取部分 要的話 留下郵箱 我發給你
Ⅲ 綜合實踐課程課程內容
實踐教學是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實踐課程建設是實施綜合實踐教學的前提條件。下面是我整理的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歡迎閱讀。 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他是基於學生 經驗 ,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 綜合實踐課程簡介 (一)是一種經驗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具有嚴密的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是一門強調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為目的的課程。 (二)是一種實踐性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因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比其他任何課程都更強調學生對實際的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 學生是通過動手操作實踐的方式來獲得經歷和體驗的。動手實踐,是綜合實踐的基本學習方式。 (三)向學生生活領域延伸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在活動時空上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 「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個人的知識、能力都是有限的,特別是在這種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社會。查詢、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尤為重要。通過查找資料和學生的實踐,掌握了一定的 方法 ,並學會如何鑒別信息,靈活運用信息的能力。學習書本知識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決生活,必然要跳出書本狹隘的圈子,從生活、自然以及社會交往中去學習。關於「盡信書」的感悟,便是在拓展了的學習領域和實踐中得出來的。 (四)是三級管理的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集中體現了新的課程管理和發展制度。在新一輪基礎 教育 課程改革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由國家統一制定課程標准和指導綱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門根據地方差異加以指導,學校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國家規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與實施」,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特徵表現。 具體講,國家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宏觀目標和原則要求;地方對落實國家的要求提出具體的指導性意見;學校負責針對學生和學校實際,來開發具體的活動內容,針對具體內容來預設具體的活動目標、方式方法的採用、基本活動流程、實施針對性評價等,是校本開發與實施的過程。在校本實施的開發與實施過程中,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個性差異的發展。 綜合實踐課程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中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一門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這一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體驗並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發展良好的科學態度、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 具體說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就是通過研究性學習、 社會實踐 與社區服務等活動,培養學生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實踐與服務技能;培養學生分享、尊重與合作的精神;使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其中,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初步學習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發展合作能力,並初步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走進社區,理解社會,獲得直接經驗,形成對社會的正確認識;參與社區活動,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國家課程,不是其他學科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高度綜合且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的、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它通過聯系社會實際,為學生提供多 渠道 獲取知識、並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綜合應用的機會;它讓學生通過親身的體驗,探索自然、親近社會、發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進行學習,從而改變單純以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並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 學習態度 和良好的學習策略,積累和豐富他們的直接經驗;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把學校環境中的學習與社會、家庭環境中的學習結合起來,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健康積極個性品質的形成及良好素質的全面發展。所以,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綜合性課程。 綜合實踐課程特性 1、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以實踐學習為主要特徵。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各種實踐的學習方式,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在調查、考察、實驗、探究、設計、操作、製作、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積累和豐富經驗,自主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 2、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和單一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其課程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過程;關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表現,其學習活動方式與活動過程、評價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 3、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尊重學生的興趣、 愛好 ,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它客觀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性學習的全過程,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 反思 。指導教師對學生實踐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活動。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發揮在活動過程中自主建構和動態生成的作用,處理好課程的預設性與生成性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學生的活動主題、探究的課題或活動項目產生於對生活中現象的觀察、問題的分析,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展開,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豐富和深化,新的活動目標和活動主題將不斷生成,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形態隨之不斷完善。 5、綜合性。綜合性是由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所面對的完整的生活世界所決定的。學生的生活世界是由個人、社會、自然等彼此交織的基本要素所構成。學生認識和處理自己與自然、社會、自我的關系的過程,也就是促進自身發展的活動過程。因而,學生個性發展不是多門學科知識的雜燴,而是通過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而不斷探究世界與自我的結果。綜合實踐活動的綜合性,要求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要尊重學生在生活世界中的各種關系及其處理這些關系的已有經驗,運用已有知識,通過實踐活動來展開。從內容上來說,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范圍包括了學生與自然、與社會生活、與自我關系等基本問題;無論什麼主題,其設計和實施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 綜合實踐課程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部分內容。這三部分有著共同的課程目標和任務,但又各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 1.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主要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形成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主要分為課題研究和項目設計兩大類。課題研究是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有調查、實驗和文獻研究等方式;項目設計是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包括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項目設計等。 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既可以由學生自行確定主題或項目,也可以由教師提供選題或項目建議;要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重視與社會生活實際的聯系,引導他們從自然、社會、自我等方面提出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可以把科技小發明、小製作納入研究性學習的范圍;要注重與現代科學發展的聯系,讓學生了解一些當代科技發展的最新成就,啟迪思維,激發探究熱情;要加強與學科課程的聯系,再學科知識的拓展和應用中生成研究性學習的內容,英島學生有效地應用各科知識。 研究性學習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經歷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制定方案等過程,學習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觀察研究、文獻研究等科學方法的基本規范和操作要領,養成探究習慣,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初步的創新精神。 2.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 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以社會調查和考察為主的社會體驗性活動、以社會參與為主的實踐性活動、以社區服務為主的公益性活動等。其中社會實踐還包括學校傳統活動如 軍訓 、社會生產勞動、參觀、社會公益活動等內容;社區服務包括擁軍優屬、敬老服務、幫貧扶困、環境保護、主題宣傳、科普活動、定向服務以及維持交通秩序、支援農忙、掃盲輔導等其他志願活動。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重點在於通過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體驗和實踐的機會,促使他們關心和了解社會,培養他們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服務社會的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培養他們善於溝通、樂於合作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促使他們形成關心他人、誠懇助人、樂於奉獻的積極態度和情感,養成綜合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能力;使他們深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總的目標是一致的,屬於同一個課程領域,但各自的具體目標、內容、實施時間及組織方式等又不盡相同,因此,不能相互替代。學校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傳統以及當地課程資源情況對三個方面進行整合與規劃,還可以有效地整合班團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體育節、藝術節等)、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科技教育、等內容,構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開發出個性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獻法 2、調查法 3、訪談法 4、課題研究的探究性學習:包括調查、觀察、文獻檢索與搜集、實驗、數據統計、撰寫研究 報告 等 5、實際應用的設計學習:根據學生生活需要解決面臨的問題。 6、社會考察的體驗性學習:參觀、調查、采訪、 7、社會參與的實踐性學習:包括從事商業活動、手工勞動、工業勞動、農業勞動。 8、自我建構的反思性學習:寫 活動 總結 、寫體驗、寫收獲。 看了什麼是綜合實踐課程的人還看了: 1. 中學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範文3篇 2. 綜合實踐課活動方案範文3篇 3. 高中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範文 4. 小學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5. 2017年初中綜合實踐課程計劃 6. 綜合實踐學習心得3篇 7.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範文6篇 8. 初中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範文 9. 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 10. 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Ⅳ 綜合實踐課包括哪些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尤其注重學生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方式,轉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傳授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課程中國家規定的普通高中必修課程,是一門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
這一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國家課程,不是其他學科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高度綜合且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的、獨立的課程,它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
Ⅳ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精華】綜合實踐活動方案模板匯總六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你知道什麼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我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活動目的
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初中物理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解決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的素質,包括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實踐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表達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養成「探索――發現」品質,熱衷發現、嚮往發明,勇於創新、敢於嘗試,以及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二、參評對象
全市初中二、三年級學生,分初二、初三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
三、參評選題
參賽選手從「自然現象的探究、生活中物理問題的解決、物理知識的應用」三個方面考慮自主擬定活動主題(可以是教材上的綜合實踐活動選題,也可以是其它選題),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每組3至5人。
四、評選內容
依據「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過程性、綜合性」的原則對參賽選手提交的以下三個方面的材料進行綜合評審:
(一)活動方案
1.選題的提出:選題要有創新性,要有對物理學科,物理與自然、物理與生活的獨到思考。
2.活動計劃:設計合理、詳細、操作性強,針對科學探究中的各個環節合理運用實驗方法。計劃中應包含指導老師、小組人員分工、合理的日程安排以及相應的任務分配。
3.實施方案:要有實驗的物理原理以及實驗設計的思路,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實驗設計的思路要新穎、巧妙,實驗器材不限。
(二)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以過程性資料形式呈現,包含過程活動記錄,主要實驗過程的照片、視頻、實驗數據及現象記錄,活動過程或某環節的反思評價,活動方案調整資料等。要求資料詳實、數據完整、現象明顯。
(三)活動成果
活動成果以「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的形式呈現,參加蘇州市級評選的選題要報送不超過10分鍾的校內匯報展評和答辯錄像。
五、評分標准
(一)創新性
活動選題新穎;在技術思路、物理原理、方法運用上有獨到的理解;提交的成果與以前已有的成果相比,有創新見解或有特點的實物製作。
(二)科學性
活動涉及的物理原理或物理定律運用正確,符合學生思維特點;選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實際;研究有一定的深度;研究過程方法科學;問題分析透徹,所得結論經得起推敲和驗證。
(三)實踐性
課題的整個研究過程,必須由參賽學生親自完成;學生表現出積極地參與熱情;團隊成員有明確的分工與協作;「知與行」、「動腦與動手」的結合與統一;活動中學生認知和體驗不斷加深,具有生成性;活動結束時「知、能」均得到發展。
(四)過程性
在網上活動專區按照要求及時上傳:選題思考、活動計劃、實驗方案及修訂方案、實施過程資料(包括文檔、圖片、影像等)、活動成果呈現。上傳資料應反映活動的主要過程,具有真實性。
(五)綜合性
活動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技術、藝術、道德的統一。
成果不得抄襲。如有抄襲現象,取消參賽資格。
六、評選方式
評選活動採用書面與錄像評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一)參評選手登錄z實驗教學研究網(z)初中物理優秀綜合實踐活動專區上注冊報名,上傳活動有關資料,每組限報一個課題,每小組限一名指導教師。
(二)評選分初二與初三兩個組別分別進行評選,每組分初
評和復評兩輪進行。
1.初評
各市、區教育裝備管理部門負責對所轄地區所上傳的作品進行初評,按比例推薦參加全市評選選題。
2.復評
蘇州市教育裝備與勤工儉學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復評,復評根據活動網上上傳資料和成果展示錄像綜合評分。
七、獎項設立
本次評選每個組別分別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並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頒發證書。根據省文件精神推薦優秀作品參加省級比賽。
八、時間安排
(一)初三組
1.20xx年11月1日-20xx年2月15日為注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2月15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3月1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3月30前底完成全市復評。
(二)初二組
1.20xx年3月1日-20xx年5月30日為注冊報名和資料上傳時間,20xx年5月30日18:00停止資料上傳。
2.20xx年6月20日各市、區完成初評工作,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全市復評。
一、指導思想:
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標准,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目標,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本年段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切的體驗,產生積極的感情,激發孩子研究生活和科學的慾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加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 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四、具體工作:
1、設情境 列課題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將根據《綜合實踐活動》中所提供的內容,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產生研究的慾望。激發學生去觀察生活,並對生活進行思考,制定好活動方案,自主探索,自主研究,從而解決問題。
2、重感受 促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無疑是學校課程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則是其中最具人文性的部分。這些評價與我們平時的評價有很多不同,他的評價側重於活動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參與者之間的平等交流,郵資我評價,小組評價,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為師生提供一種反思的參照,從而獲取新的動力。我們將加強小組間的評價交流,將不同的活動方案進行交流,取長補短,使活動更好地發展。
3、學理論 明目標
我們將繼續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理論叢書,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尋找有關理論,聯系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更能達到預想目標,而趨於完善。
五、全冊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1、有趣的紙世界(2課時)
2、錢幣、歷史、生活 (3課時)
3、校園里的浪費現象(3課時)
4、生活中的藝術(3課時)
5、我是社區小主人 (3課時)
6、我為交通繪藍圖(2課時)
7、小導游(3課時)
六、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和主動探究、動手操作、團結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生活並學以致用。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
④、了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系。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內容:(略)
四、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盡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盡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閑,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五、工作措施:
(一)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周2課時,5-6年級每周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范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群龍飛渡,百舸爭流,萬粽飄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再次向我們走來,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並成為了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為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在端午節期間,我校開展「粽情飄香話端午」傳統節日活動旨在提高廣大小學生的愛國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一、活動目標
端午節到了,開展關於「端午」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愛國、愛家、提高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興趣,產生民族自豪感。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通過合作調查、參與實踐、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時間
6月12日——21日
四、活動內容
三年級了解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的別稱、風俗、和來歷,上網瀏覽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以「知我端午愛我祖國」為主題,用手抄報、詩配畫或者作文的形式記錄在A4紙上。
五、總結
1、 各教室領導認真總結端午節學生參與活動情況。
2、美術組將優秀作品出櫥窗展示。
一、指導思想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結合運用知識,直接參予的實踐性活動。
因此,我校本學期將圍繞著學校、學生的實際問題,親歷問題,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現在存在的真問題,同時激發教師加強現論學生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開發和積累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二、總體目標
1、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
2、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3、培養學生的樂於合作的情感和善於合作的技能。
4、養成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
5、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生活和社會環境,增長從事社會活動所需的知識,增強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能力。
三、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和培訓力度
繼續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結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課程改革信息,深入了解學生和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解決途徑,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意識,始終保持和新課程同行,積極倡導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邊學習邊實踐,增強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踐的理解和領悟,從而更科學地指導自己的育人工作
2、調整內容,貼近生活
本學期我們將制定好課程實施計劃,並分層落到教師的「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我們將綜合學生、學校的實際問題、社會環境等因素,著眼於現狀以解決生活問題為准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親歷親為,從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
3、認真組織,共同參予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的有效指導直接影響到活動目標的達成,故而,必須關注活動中教師的定位,解決好活動中各個實施階段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強調從學生實際問題出發,全員參予。
4、及時積累,積極開發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新的課程資源,需要教師的不斷積累,生成與開發,學校要求每位活動主導教師要重視資源的積累和整理工作,把活動開展的方案、案例、總結、反思等材料整理成文,裝訂成冊,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袋」。
積極主動地開拓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形式,把綜合實踐活動引向深入。
四、主要工作
九月份:
1、集中學習新課標,貫徹課改精神
2、成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
3、制定教研組工作計劃
4、制定、討論各年級主題設計方案
5、根據計劃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
十月份:
1、組織學生參加縣綜合實踐活動課評比
2、交流教學心得
十一月份:
1、調研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情況。
2、學生成果展評
十二月、元月份:
1、做好主題活動評價
2、上交反思、論文及主題設計
3、上交綜合實踐活動教案,匯編成集
4、收齊綜合實踐活動資料,做好歸檔工作
5、教學工作總結
一、對象:三年級學生
二、時間:
10月13日至11月7日
三、活動背景:
三年級,是鋼筆字寫字教學的起步階段,學生初次接觸、使用鋼筆都覺得很新奇,但接踵而來的是:三天兩頭就有學生報告鋼筆壞了、少了,作業本上的三花臉也比比皆是。究其根源,問題就出在鋼筆的使用方法不當上。
針對這一問題,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分析,把多種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活動目的:
1、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和實踐能力。
2、通過本次活動學會正確保管和使用鋼筆,延長其使用壽命。
3、能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利用鋼筆寫出整潔、美觀的作業。
4、設計出更加實用、美觀的鋼筆。
五、成果形式:
1、學生的習作、作業、圖畫、攝影等。
2、學生能掌握正確的握筆運筆的方法和寫字姿勢(圖片、攝影、文字)。
3、學生的經歷、體驗、心得體會等。
4、倡議書。
5、舉行「我愛鋼筆」主題活動,綜合展示活動成果。
六、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確立活動主題,分析現狀,提出問題。有的人鋼筆沒用多長時間就壞了、少了,有的同學作業本上有很多墨點,很不美觀,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呢?
(二)、學生組建活動小組,選出小組長。活動內容分選項目與自選項目,各小組根據成員特點,制定小組活動方案。教師做好指導、協調工作、審視方案的可行性。
自選:
A組:調查同學們在使用鋼筆與保管鋼筆上存在那些問題,想一想該如何改進,寫出收獲、體會。
B組:收集資料並討論;如何正確使用和保管鋼筆?請講解並演示。
C組:按從外到里以及如何使用的順序,觀察自己的鋼筆,寫一篇習作。
D組:針對現有不足,設計出更加美觀、實用的鋼筆,爭取申請專利,並可與生產廠家取得聯系。
必選:
1、每人書寫一份整潔、美觀的作業參加展覽。
2、交流擬定倡議書。
Ⅵ 初中物理學科活動有哪些
初中物理的學科活動有很多的一,其中一大類就是科學探究活動。例如課本上的很多的科學探究實驗都屬於活動類型的,那麼在這裡面呢,經常老是會領著學生在教室裡面做演示實驗,或者是學生實驗的。這是一類活動,第二類活動是社會調查活動,例如調查環境的污染與廢舊電池的關系。或者是當地在缺水的條件下是如何進行水的再循環使用的。第三類則是一些開發新的活動,例如產。開發校本教材這類的活動,所以呢物理學科的活動呢是比較多的。
Ⅶ 綜合實踐課包括哪幾種課型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其自身的特點決定著國家、地方和學校都無法以章、節的形式提出課程的內容,而只能從活動的類型、涉及的領域對其做出相對的規定。
1、選題指導型。「問題即課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現象與問題,搜集與分析材料,通過討論與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興趣或關注的問題,然後由小組或班集體匯總、歸納、整理後確立活動主題。
2、方案設計型。適當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設計本身就是創新。擬定方案應統籌兼顧活動資源分布與學生的愛好特長之間的關系。
3、知識普及型。知識只有通過主體自主建構才可能轉化為能力。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形成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
4、自我發展型。實踐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中心環節,「發展自我」也是該課程關注的一個焦點。
5、專題研討型。在一段時間內,學生群體會對生活、學習中某一傾向性的問題特別感興趣,經過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討論,形成集體共同關注的主題後,就可以集中集體的智慧開展專題實踐性研究。
6、設計製作型。「人人動手製作,個個動腦創造」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取向之一。學生勞動體驗的獲得、技術素養的形成離不開課堂內外的反復演練,許多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在科技小製作、小設計、小發明及文化、藝術等動手與動腦的創意實踐中度過的。
7、網路探究型。信息時代讓人們在「地球村」里溝通無限,網路探究也讓小學生樂此不疲。在開放的教學情境下,網路探究活動在擴展實踐時空的同時,應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
8、家庭體驗型。有些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對主題活動涉及到的某些知識和技術給學生講解後,要自覺尋求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9、社區實踐型。以社會考察和社會參與為任務取向的實踐活動主要在學生熟悉的社區進行,在參觀、考察、訪問、生產勞動和社區服務等活動中,使學生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社會閱歷,積淀文化內涵,獲得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實現感。
10、成果交流型。「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該課程的中心任務。」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對前一階段的活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