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問歷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蘭人)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
1902年 E. H. 費雪(德國人)合成了糖類以及嘌噙誘導體
1903年 S . A . 阿倫紐斯(瑞典人)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年 W . 拉姆賽(英國人)發現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年 A .馮·貝耶爾(德國人)
從事有機染料以及氫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國人)從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畢希納(德國人)從事酵素和酶化學、生物學研究
1908年 E. 盧瑟福(英國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理論
1909年 W. 奧斯特瓦爾德(德國人)從事催化作用、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國人)
脂環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國人)發現鐳和釙
1912年 V. 格林尼亞(法國人)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 —— 有機鎂試劑
P. 薩巴蒂(法國人)使用細金屬粉末作催化劑,發明了一種製取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維爾納 (瑞士人)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茲(美國人)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精確地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爾斯泰特(德國人)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頒獎
1918年 F. 哈伯(德國人)發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H. 能斯脫(德國人)從事電化學和熱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國人)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頓(英國人) 發現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並開發了質譜儀
1923年 F. 普雷格爾(奧地利人)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國人)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並確立了膠體化學
1926年 T. 斯韋德貝里(瑞典人)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系統的研究
1927年 H.O. 維蘭德(德國人)
研究確定了膽酸及多種同類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年 A. 溫道斯(德國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 哈登(英國人),馮·奧伊勒 – 歇爾平(瑞典人)闡明了糖發酵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爾(德國人)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及結構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國人),F.貝吉烏斯(德國人)發明和開發了高壓化學方法
1932年 I. 蘭米爾 (美國人) 創立了表面化學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 尤里(美國人)發現重氫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國人)發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國人)提出分子磁耦極矩概念並且應用X射線衍射弄清分子結構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國人) 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從事類胡蘿卜、核黃素以及維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庫恩(德國人) 從事類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類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國人)從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魯齊卡(瑞士人) 從事萜、聚甲烯結構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頒獎
1943年 G. 海韋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過程
1944年 O. 哈恩(德國人) 發現重核裂變反應
1945年 A.I.魏爾塔南(芬蘭人)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貯藏保養鮮法
1946年 J. B. 薩姆納(美國人) 首次分離提純了酶
J. H. 諾思羅普,W. M. 斯坦利(美國人) 分離提純酶和病毒蛋白質
1947年 R. 魯賓遜(英國人)從事生物鹼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發現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年 W.F. 吉奧克(美國人)
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物別是對超溫狀態下的物理反應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爾斯、K.阿爾德(德國人)發現狄爾斯 – 阿爾德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麥克米倫(美國人) 發現超鈾元素
1952年 A.J.P. 馬丁、R.L.M. 辛格(英國人)開發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國人)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鮑林(美國人)闡明化學結合的本性,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年 V. 維格諾德 (美國人)
確定並合成了含硫的生物體物質(特別是後葉催產素和增壓素)
1956年 C.N. 欣謝爾伍德(英國人)
N.N. 謝苗諾夫(俄國人)提出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特別是支鏈反應)
1957年 A.R. 托德(英國人)從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輔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國人)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極普學理論並發現「極普法」
1960年 W.F. 利時(美國人)發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測定法」
1961年 M. 卡爾文(美國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機理
1962年 M.F. 佩魯茨、J.C. 肯德魯(英國人)
測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 K. 齊格勒(德國人)、G. 納塔(義大利人)
發現了利用新型催化劑進行聚合的方法,並從事這方面的基礎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國人)
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測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國人)
因對有機合成法的貢獻
1966年 R.S. 馬利肯(美國人)
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闡明了分子的共價鍵本質和電子結構
1967年 R.G.W.諾里會、G. 波特(英國人)
M. 艾根(德國人)
發明了測定快速 化學反應的技術
1968年 L. 翁薩格(美國人)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年 O. 哈塞爾(挪威人)、K.H.R. 巴頓(英國人)
為發展立體化學理論作出貢獻
1970年 L.F. 萊洛伊爾(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茲伯格(加拿大人)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學結構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國人)確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區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爾(德國人)、G. 威爾金森(英國人)從事具有多層結構的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國人)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實驗兩方面的基礎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亞人)研究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V.普雷洛格(瑞士人)從事有機分子以及有機分子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國人)從事甲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時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熱力學,提出了「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 米切爾(英國人)從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轉換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國人)、G. 維蒂希(德國人)研製了新的有機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國人)從事核酸的生物化學研究
W.吉爾伯特(美國人)、F. 桑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國人) 確定了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
1982年 A. 克盧格(英國人)開發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法,並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的立體結構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國人)闡明了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反應機理
1984年 R.B. 梅里菲爾德(美國人)開發了極簡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爾、H.A.豪普特曼(美國人)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遠哲(中國台灣人)、J.C.波利亞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在位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國人)
J.M. 萊恩(法國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爾、H. 米歇爾(德國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9年 S. 奧爾特曼, T.R. 切赫(美國人)發現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國人)創建了一種獨特的有機合成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發明了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年 R.A. 馬庫斯(美國人)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作了貢獻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國人)發明「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開創「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法
1994年 G.A. 歐拉(美國人)在碳氫化合物即烴類研究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1995年 P.克魯岑(德國人)、M. 莫利納、F.S. 羅蘭(美國人)
闡述了對臭氧層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了人造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1996年 R.F.柯爾(美國人)、H.W.克羅托因(英國人)、R.E.斯莫利(美國人)
發現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稱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國人)、J.E.沃克爾(英國人)、J.C.斯科(丹麥人)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1998年 W.科恩(奧地利)J.波普(英國)提出密度泛函理論
1999年 艾哈邁德-澤維爾(美籍埃及人)將毫微微秒光譜學應用於化學反應的轉變狀態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國人)、麥克迪爾米德(美國人)、白川秀樹(日本人)因發現能夠導電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諾爾斯(美國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氫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萊斯(美國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應」領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約翰-B-芬恩(美國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規模光譜測定分析中發展了軟解吸附作用電離方法。
庫特-烏特里希(瑞士人)以核電磁共振光譜法確定了溶劑的生物高分子三維結構。
2003年 阿格里(美國人)和麥克農(美國人)研究細胞隔膜
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以色列科學家阿龍·切哈諾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國科學家歐文·羅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泛素調節的蛋白質降解。其實他們的成果就是發現了一種蛋白質「死亡」的重要機理。
2005年
三位獲獎者分別是法國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羅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理查德·施羅克。他們獲獎的原因是在有機化學的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烯烴復分解反應廣泛用於生產葯品和先進塑料等材料,使得生產效率更高,產品更穩定,而且產生的有害廢物較少。瑞典皇家科學院說,這是重要基礎科學造福於人類、社會和環境的例證。
2006
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而獨自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
❷ 自由旋轉鏈的Kuhn鏈段長度和等效鏈段數以及柔順性參數(特徵比C和無擾尺寸A)。
高分子其構象被改變的性質被稱為高分子的柔順性。高分子的柔順性受下述因素影響:
l 高分子的主鏈結構;
l 取代基的極性、數量、大小和排布間距;
l 分子鏈的長短;
l 分子間的作用力;
l 支化與交聯的程度。
高分子的柔順性表現了高分子鏈的捲曲程度。對於無規線團狀高分子鏈的捲曲程度可以用
l 均方末端距
l 或均方旋轉半徑
定量描述其柔順性。
末端距是一個線性分子鏈的兩個末端基團之間的空間距離。由於分子鏈上單鍵的旋轉,同一高分子鏈兩個末端距離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在實際分析工作中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得出的末端距被稱為均方末端距。
對於線性高分子鏈,末端距具有明確的意義。當高分子鏈上含一個或多個側鏈時,同一分子內擁有多個端點,這時均方末端距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對於枝化的高分子,採用從分子重心到各質點(基團)向量平方的質量平均值——均方旋轉半徑來表述分子的柔順性。
3.高分子構象和柔順的分析方法
電子顯微鏡:分析高分子鏈的構象
凝膠色譜:分析高分子的鏈段長度,枝化程度和柔順性
數學模擬:利用熱動力學,分子動力學,概率與數理統計方法建立高分子結構模型,通過計算得到高分子的構象、旋轉勢壘、均方末端距或均方旋轉半徑。
激光光散射法
原子力顯微鏡法
❸ 請學物理專業的來回答
首先嚴重同意樓上的觀點,先要打下高等數學的良好基礎,這是研究物理的奠基石,尤其是在這之後還要學到的數學物理方程,這很重要。相信你能明白。
其次是比較重要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量子力學,不過我認為固體物理也佔有一席之地,所以我覺得這5個都挺重要的。
下面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物理專業的課程設置:
序號 課程號 課程名 學分 周學時 總學時
1 00130201 高等數學(B)(一) 5.0 6.0 102.0
2 00130211 高等數學(B)(一)習題課 0.0 0.0 0.0
3 00131460 線性代數(B) 4.0 4.0 68.0
4 00131470 線性代數(B)習題 0.0 0.0 0.0
5 00132380 概率統計(B) 3.0 3.0 51.0
6 00430132 現代電子電路基礎及實驗(一) 3.0 4.0 60.0
7 00430151 現代物理前沿講座Ⅰ 2.0 2.0 30.0
8 00430191 大氣科學導論 2.0 2.0 30.0
9 00431110 力學 4.0 4.0 68.0
10 00431148 光學習題課 0.0 2.0 32.0
11 00431156 光學 4.0 4.0 60.0
12 00431157 原子物理 3.0 3.0 45.0
13 00431159 原子物理習題 0.0 2.0 32.0
14 00431165 近代物理 3.0 3.0 48.0
15 00431169 近代物理專題討論 2.0 2.0 32.0
16 00431180 力學習題 0.0 0.0 0.0
17 00431211 普通物理實驗(A) (一) 2.0 4.0 68.0
18 00431214 綜合物理實驗(一) 2.0 4.0 68.0
19 00431443 計算物理學 3.0 3.0 45.0
20 00431447 應用磁學基礎 3.0 3.0 45.0
序號 課程號 課程名 學分 周學時 總學時
21 00431501 計算概論 3.0 4.0 68.0
22 00431502 計算概論上機 0.0 0.0 0.0
23 00431537 現代電子測量與實驗 3.0 4.0 60.0
24 00431543 天體物理專題 3.0 3.0 45.0
25 00431544 等離子體物理 3.0 3.0 45.0
26 00432108 數學物理方法(上) 3.0 3.0 48.0
27 00432109 數學物理方法(下) 3.0 3.0 48.0
28 00432140 電動力學 (A) 4.0 4.0 68.0
29 00432141 電動力學(B) 3.0 3.0 48.0
30 00432150 量子力學 (A) 4.0 4.0 68.0
31 00432151 量子力學習題 0.0 0.0 0.0
32 00432161 宇宙概論 2.0 2.0 30.0
33 00432162 固體物理導論 2.0 2.0 30.0
34 00432204 數學物理方法習題 0.0 0.0 0.0
35 00432207 衛星氣象學 3.0 3.0 45.0
36 00432211 理論力學 3.0 3.0 45.0
37 00432217 平衡態統計物理 3.0 3.0 45.0
38 00432223 核物理與粒子物理專題實驗 2.0 4.0 60.0
39 00432232 粒子物理 3.0 3.0 45.0
40 00432237 現代光學及光電子學 3.0 3.0 45.0
序號 課程號 課程名 學分 周學時 總學時
41 00432247 大氣物理學基礎 3.0 3.0 45.0
42 00432249 流體力學 3.0 3.0 45.0
43 00432255 天氣分析與預報 3.0 3.0 45.0
44 00432266 環境生態學 2.0 2.0 30.0
45 00432267 工程圖學及其應用 2.0 2.0 30.0
46 00432268 自然科學中的混沌和分形 2.0 2.0 30.0
47 00432270 大氣概論 2.0 2.0 30.0
48 00432274 大氣探測原理 3.0 3.0 48.0
49 00433310 激光物理學 4.0 4.0 68.0
50 00433328 近代物理實驗(II) 3.0 6.0 96.0
51 00433410 半導體物理學 4.0 4.0 68.0
52 00433520 超導物理學 4.0 4.0 68.0
53 00433682 天文文獻閱讀 2.0 2.0 34.0
54 00434010 量子場論 4.0 4.0 68.0
55 00434020 群論 4.0 4.0 68.0
56 00434030 高等量子力學 4.0 4.0 68.0
57 00434040 量子統計物理 4.0 4.0 68.0
58 00434092 納米科技進展 2.0 2.0 34.0
59 00434321 量子光學 4.0 4.0 64.0
60 00434714 核科學前沿講座 2.0 2.0 32.0
課程名稱 教師 開課學期 開放范圍 開課系所 課內學生數 瀏覽次數
大學物理B(1) 李列明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00 391
量子與統計 呂嶸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60 354
普通物理(3) 戴松濤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48 304
大學物理B(1) 劉鳳英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79 268
基礎物理實驗(1) 朱鶴年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274 256
量子與統計 杜春光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36 242
電動力學 王青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11 240
大學物理B(1) 王山鷹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79 213
物理學導論 陳信義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97 206
量子力學 郭永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62 197
基礎物理實驗(3) 朱鶴年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09 187
大學物理B(1) 鄧新元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80 184
大學物理B(1) 馬萬雲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80 152
普通物理(3) 蔣碩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76 150
大學物理B(1) 朱美紅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80 144
大學物理B(1) 安宇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80 121
文科物理 余京智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240 94
文科物理 劉鳳英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77 84
大學物理A(2) 高原寧 2007-2008春季學期 本班 物理系 117 81
下面是全美物理排名第一的麻省理工的課程設置,幫助進行對比,其中Physics是指大學普通物理:
FIRST YEAR
8.01 Physics I
8.011 Physics I
8.012 Physics I
8.01L Physics I
8.02 Physics II
8.022 Physics II
UNDERGRADUATE
8.03 Physics III
8.033 Relativity
8.04 Quantum Physics I
8.044 Statistical Physics I
8.05 Quantum Physics II
8.06 Quantum Physics III
8.07 Electromagnetism II
8.08 Statistical Physics II
8.09 Classical Mechanics II
8.13 Experimental Physics I
8.14 Experimental Physics II
8.18 Special Problems in Undergraate Physics
8.19 Readings in Physics
8.20 Introction to Special Relativity
8.224 Exploring Black Holes: General Relativity and Astrophysics
8.225J Einstein, Oppenheimer, Feynman: Physics in the 20th Century
8.231 Physics of Solids I
8.242 Quantum Electronics and Laser Spectros
8.251 String Theory for Undergraates
8.261J Intro to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8.276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8.277 Introction to Particle Accelerators
8.282J Introction to Astrophysics and Astronomy
8.284 Modern Astrophysics
8.286 The Early Universe
8.287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of Optical Astronomy
8.289 Techniques of Radio Astronomy
8.292J Fluid Physics
8.298 Selected Topics in Physics
8.299 Physics Teaching
8.UR Undergraate Research
8.THU Undergraate Physics Thesis
GRADUATE
8.311 Electromagnetic Theory
8.312 Electromagnetic Theory
8.321 Quantum Theory I
8.322 Quantum Theory II
8.323 Relativistic Quantum Field Theory I
8.324 Relativistic Quantum Field Theory II
8.325 Relativistic Quantum Field Theory III
8.333 Statistical Mechanics I
8.334 Statistical Mechanics II
8.351J Variational Mechanics: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8.361 Quantum Theory of Many-Particle Systems
8.371J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
8.381, 8.382 Selected Topic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8.391, 8.392 Special Problems in Graate Physics
8.395J Teaching College-Level Science
8.398 Selected Topics in Graate Physics
8.399 Physics Teaching
8.421 Atomic and Optical Physics I
8.422 Atomic and Optical Physics II
8.431J Nonlinear Optics
8.481, 8.482 Selected Topics in Physics of Atoms and Radiation
8.511 Theory of Solids I
8.512 Theory of Solids II
8.513 Many-Body Technique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8.514 Strongly Correlated Systems in CM Physics
8.532J Modern Topics in Solid State Physics
8.562 Correlations and Critical Behavior in Condensed Matter
8.575J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 of Complex Liquids
8.581, 8.582 Selected Topic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8.591J Quantitative Biology
8.592 Statistical Physics in Biology
8.593J Biological Physics
8.594J Introction to Neural Networks
8.613J Introction to Plasma Physics I
8.614J Introction to Plasma Physics II
8.624 Plasma Waves
8.641 Physics of High-Energy Plasmas I
8.642 Physics of High-Energy Plasmas II
8.681, 8.682 Selected Topics in Fluid and Plasma Physics
8.701 Intro to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8.711 Nuclear Physics
8.712 Advanced Topics in Nuclear Physics
8.731 Nuclear Physics Seminar
8.781, 8.782 Selected Topics in Nuclear Physics
8.811 Particle Physics II
8.821 String Theory
8.831 Supersymmetry
8.841 Electroweak Interactions
8.851 Strong Interactions/QCD
8.861 Advanced Topics in Superfluidity
8.871, 8.872 Selected Topics in Theoretical Particle Physics
8.881, 8.882 Selected Topics in Experimental Particle Physics
8.896J Supersymmetric Quantum Field Theories
8.901 Astrophysics I
8.902 Astrophysics II
8.913 Plasma Astrophysics I
8.914 Plasma Astrophysics II
8.921 Stellar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8.942 Cosmology
8.952 Particle Physics of the Early Universe
8.962 General Relativity
8.971, 8.972 Astrophysics Seminar
8.981, 8.982 Selected Topics in Astrophysics
8.THG Graate Physics Thesis
部分國內外優秀教材:
索書號 書名 / 作者 / 版次 出版社/出版年 現用院校及適用對象
O413 FN56 Quantum physics :a text for graate students/量子物理:一本研究生教材/Roger G. Newton./Graate texts in contemporary physics Springer/c2002. 本書內容豐富,層次清楚,每章都有精選的習題,適合作為物理、工程物理、等專業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量子力學方面的參考書。
O413 FS93 The strange world of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的奇妙世界/Daniel F. Sty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2000 本書適合作為本科生學習量子力學知識的教材。
O413 FZ61 Quantum mechanic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量子力學:概念和應用/Nouredine Zettili. Wiley/c2001. 本書內容闡述深入淺出,層次清楚,適合作為物理、工程物理、電子工程、材料科學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量子力學方面的參考書。
O413.1 FP63r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相對論量子力學/Hartmut M. Pilkuhn./Texts and monographs in physics Springer/c2003. 本書需要讀者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適合作為物理和與物理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
O413.1 FR13 2002 Quantum mechanics/量子力學/Alastair I.M. Rae./4th ed.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c2002. 該書是第四版,與前三版相比,本書補充了近十年來量子力學的一些應用和發展,增加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和量子場論的內容和介紹,每章都有精選的習題,適合作為物理和與物理相關專業的本科生教材。
O463 FY281 2002 Optical electronic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s/現代通信光電子學/Amnon Yariv./5th ed./國外電子與通信教材系列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stry/c2002. 本書是光電子學領域的權威著作,尤其突出了各種激光器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同時本書還附有大量習題和生動實例。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光電專業的核心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實際工作的工程師們的參考用書。
O469 FS46 Selected topics in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凝聚態物理專題/Ling Ye, Xiangyang Peng; 葉令, 彭向陽./Fudan series in graate textbooks Fudan University Press/c2003. 本書是一本教科書,適合有一定固體物理基礎的研究生作為了解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些前沿問題的教材或參考資料。
O469 FS91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crystals, liquids, liquid crystals, and polymers/固體物理:晶體、液體、液晶和聚合體/Gert Strobl ;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German version by Steven P. Brown. Springer/c2004. 固態物理是物理專業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學生往往只是學習其中的一部分,對液體、非晶態固體了解的並不多。基於此,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約一半內容是介紹晶體物理,其餘內容為液體、液晶和聚合物的相關知識。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物理、材料科學等專業的教材。
O469 FT24 A quantum approach to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一個通向固體物理的量子途徑/Philip L. Taylor, Olle Heinon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2002. 本書通過基本的量子力學知識,向讀者描述了固體中的很多復雜現象,使讀者易於接受和理解固體物理的理論。適合用作物理、材料科學和電子工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參考書。
O48 FE46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固體物理與化學/S.R. Elliott J. Wiley/c1998 本書有以下幾個特點:1、打破了固體物理和化學之間的人為的界線,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固體的研究方法;2、各章節相對獨立,使讀者閱讀起來靈活方便;3、收錄了許多參考文獻,列舉了實例和應用,並提出了200多個實際問題,其精心編排的內容有利於讀者擴展知識面。本書適合作為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O48 FE46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ids/固體物理與化學/S.R. Elliott J. Wiley/c1998 本書從固體物理的基本觀點出發,介紹了固體物理、化學以及材料等方面的問題,並將三者緊密地聯系了起來。其內容涵蓋了最新發展起來的基本理論,如組合庫合成、介孔材料、納米管、光學束縛以及分數電荷的實驗觀察等。適合作為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O481 FM18 Introction to solid-state theory/固態理論導論/Otfried Madelung ; translated by B.C. Taylor.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c2003. 本書力求為讀者提供固態理論的基本體系框架和內容,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物理、材料科學、電子工程專業的核心教材,也可以作為從事固態物理研究的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O484 FV44 2003 Introction to surface and thin film processes/表面和薄膜過程導論/John A. Venables./第4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c2003. 本書全面介紹了表面和薄膜工藝的實驗成果和理論基礎,可作為研究生教材。
O484 FV44 2003 Introction to surface and thin film processes/John A. Venables./表面和薄膜過程導論/第4版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c2003. 本書適合作為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和工程等專業研究生階段的教材。
P142 FB64 Dusty and self-gravitational plasmas in space/太空中的塵埃和自引力等離子體/by Pavel Bliokh,Victor Sinitsin, and Victoria Yaroshenko./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library v. 193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c1995. 本書是迄今為止第一本討論塵埃和自引力等離子體的專著。適合等離子體物理和天體物理領域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員作為教材和參考書使用。
P145.8 FG14 galactic black hole :lectures on general relativity and astrophysics/銀河黑洞: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講稿/edited by Heino Falcke and Friedrich W. Hehl./Series in high energy physics, cosmology and gravitation Institute of Physics Pub./c2003. 本書是一本非常系統的教科書,適合物理、天體物理、天文和應用數學的研究生、博士後和研究人員使用。
P145.8 FH59 Black hole uniqueness theorems/黑洞唯一性定理/Markus Heusler.
Cambridge 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v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1996. 這是一本關於黑洞唯一性定理的教科書,它提供了獨立於黑洞數學理論的緒論和唯一性定理的富於條理性的展示。適合數學物理、廣義相對論、天體物理領域和對於經典黑洞理論感興趣的研究生作為教材使用。
P15 FP16 Physics of star formation in galaxies/星系中恆星形成的物理/F. Palla, H. Zinnecker ;edited by A. Maeder and G. Meynet ; with an introction by George Herbig./Saas-Fee advanced course 29 lecture notes v1999 Springer/c2002. 本書可以看作是一本教科書,適合天體物理研究生作為恆星物理方面的預先溫習的教材使用。
P15 FW36 Measuring the universe :the cosmological distance ladder/測量宇宙:宇宙學距離階梯/Stephen Webb/Springer/Springer-Praxis series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Praxis Pub./c1999 本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教科書,適合作為學生了解天文學的基礎教科書使用。
P152 FH24 Stellar interiors :physical principles, structure, and evolution/恆星內部:物理原理、結構和演化/Carl J. Hansen, S. D. Kawaler./Corrected 3rd printing./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ibrary Springer-Verlag/c1994,1999. 本書是一本關於恆星結構和演化的教科書。書中介紹了基本的恆星結構和演化,強調了恆星生命循環和物理原因的一般圖像。尤其注意了一般教科書中忽略的一些重要基本理論的推導。
P152 FH33 Accretion processes in star formation/恆星形成中的吸積過程/Lee Hartmann./Cambridge astrophysics series v3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1998. 本書是一本關於恆星形成的教科書,適合天體物理學研究生和研究人員作為教材和參考資料使用。
P152.4 FB54 Spiral structure in galaxies :|ba density wave theory/星系的螺旋結構:密度波理論/G. Bertin and C.C. Lin. MIT Press/c1996. 本書介紹了在過去三十年中不斷被新的觀測研究推進的星系螺旋結構的理論發展,描述了密度波理論的關鍵概念和易於理解的天體物理含義。是一本通俗易懂的教科書,適合作為星系結構方面和相近領域的研究生教材使用,也適合作為感興趣的本科生了解天文學的課外讀物。
P153 FH64 An introction to close binary stars/密近雙星導論/R.W. Hildit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2001. 本書是一本教科書,適合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理解雙星系統、恆星結構和演化以及觀測天體物理的教材。
P155.2 FD69 Astrophysics of the diffuse universe/彌散宇宙天體物理/M.A. Dopita, R.S. Sutherland. Springer/c2003.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星際物質的天體物理教科書,是作者把自己的講稿和教學經歷匯總而成,適合作為天體物理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教材。
P156 FM38 Statistics of the galaxy distribution/星系分布統計學/Vincent J. Martez, Enn Saar. Chapman & Hall/CRC/c2002. 本書適合作為研究生教材。
P156.2 FS82 Stellar candles for the extragalactic distance scale/作為河外星系距離標度的恆星標准燭光/D. Alloin, W. Gieren (eds.)/Lecture notes in physics v635 Springer/c2003. 本書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教科書,適合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方面的研究生作為教材使用,也適合對於星系距離測量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P159 FS79 Statistical physics for cosmic structures/宇宙結構的統計物理/A. Gabrielli ... [et al.] Springer/c2005. 本書是一本關於宇宙結構的教科書, 內容比較艱深,適合宇宙大尺度結構研究領域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學習參考。
P159.3 FH29 Stellar evolution/恆星演化/Amos Harpaz. A.K. Peters/c1994. 本書是一本教科書,適合作為天體物理方向本科生的教材。
P172.4 FS34 Cosmic ray astrophysics/宇宙線天體物理學/Reinhard Schlickeiser/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library Springer/c2002 詳細的理論論述使得本書非常合適宇宙線領域的研究生作為教材和參考資料使用。
TB303 FS15 2003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s/碳納米管的物理特性/R. Saito, G. Dresselhaus & M. S. Dresselhau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Ltd/c2003. 本書自1998年初版以來,多次重印,深受讀者的歡迎,適合作為物理學、化學和材料科學專業研究生的基礎教材。
TB303-62 FS69 2004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材料的電學性能/L. Solymar and D. Walsh./7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2004. 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該領域的基本概念和最新進展,每章後附有精心設計的練習題及參考答案,適合作為物理學、材料科學和電子學等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的教科書。
TB383 FS96 Surfaces of nanoparticles and porous materials/納米顆粒與多孔材料表面/edited by James A.Schwarz, Cristian I. Contescu Marcel Dekker/c1999 本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具有大比表面積的納米顆粒與多孔材料的合成與表徵,適合作為物理、表面、化學、膠體、無機、有機、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TB383 FS96 Surfaces of nanoparticles and porous materials/納米顆粒與多孔材料表面/edited by James A.Schwarz, Cristian I. Contescu Marcel Dekker/c1999 本書較為全面地介紹了具有大比表面積的納米顆粒與多孔材料的合成與表徵。適合作為物理、表面、化學、膠體、無機、有機、醫學、材料科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TN201 FK19 Optoelectronics and photonic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光電子學與光子學的原理及應用/S.O. Kasap./通信與信息科學教育叢書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stry :Pearson Ecation Inc./c2003. 本書是《通信與信息科學教育叢書》之一,這套叢書所選取的均是通信與信息科學領域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著作,它們在全世界許多大學被用做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本書是一本專業書籍,適合作為電子工程、工程物理、材料科學和工程學等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根據光碟中提供的精選論題用於研究生的教學參考。
❹ 20世紀化學的三個重大發現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涉及存在於自然界的物質(如礦物,空氣中的氣體,海洋里的水和鹽,動植物體內的化學成分),以及由化學家創造的新物質,它涉及自然界的變化(如因閃電而著火的樹木,生命過程中的化學變化),還有那些由化學家發明創造的新變化.作為自然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化學是當代科學技術和人類物質文明迅猛發展的基礎和動力,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和創造性的科學,是一門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科學.
現在很多化學工作者都在預測21世紀化學學科發展的前景,推測21世紀化學會在哪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會遇到哪些挑戰和難題 什麼是未來化學的新生長點 化學在整個科學體系中佔有什麼地位 實際上,我們只要溫故以知新,就不難看出未來化學發展的動向.
1.20世紀化學的輝煌成就
20世紀人類對物質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的推動了化學學科自身的發展.化學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且在理論的指導下,化學實踐為人類創造了豐富的物質.從19世紀的經典化學到20世紀的現代化學的飛躍,從本質上說是從19世紀的道爾頓原子論,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在原子的層次上認識和研究化學,進步到20世紀在分子的層次上認識和研究化學.如對組成分子的化學鍵的本質,分子的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分子催化,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關系的認識,以至1900多萬種化合物的發現與合成;對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關系的研究促進了生命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化學過程工業以及與化學相關的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如糧食,能源,材料,醫葯,交通,國防以及人類的衣食住行用等,在這100年中發生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過去的100年間化學學科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可從歷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的重大貢獻中獲悉(見表1).
表1 歷屆諾貝爾化學獎獲獎簡況
獲獎年份
獲獎者
國籍
獲獎成就
1901
J. H. van't Hoff
荷蘭
溶劑中化學動力學定律和滲透壓定律
1902
E. Fisher
德國
糖類和嘌啉化合物的合成
1903
S. Arrhenius
瑞典
電離理論
1904
W. Ramsay
英國
惰性氣體的發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確定
1905
A. von Baeyer
德國
有機染料和氫化芳香化合物的研究
1906
H. Moissan
法國
單質氟的制備,高溫反射電爐的發明
1907
E. Buchner
德國
發酵的生物化學研究
1908
E. Rutherford
英國
元素嬗變和放射性物質的化學研究
1909
W. Ostwald
德國
催化,電化學和反應動力學研究
1910
O.Wallach
德國
脂環族化合物的開創性研究
1911
M.Curie
波蘭
放射性元素釙和鐳的發現
1912
V. Grignard
P. Sabatier
法國
法國
格氏試劑的發現
有機化合物的催化加氫
1913
A. Werner
瑞士
金屬絡合物的配位理論
1914
Th. Richards
美國
精密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
R. Willstatter
德國
葉綠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
1916
無
1917
無
1918
F.Haber
德國
氨的合成
1919
無
1920
W. Nernst
德國
熱化學研究
1921
F. Soddy
英國
放射性化學物質的研究及同位素起源和性質的研究
1922
F. W. Aston
英國
質譜儀的發明,許多非放射性同位素及原子量的整數規則的發現
1923
F. Pregl
奧地利
有機微量分析方法的創立
1924
無
1925
R. Zsigmondy
德國
膠體化學研究
1926
T. Svedberg
瑞士
發明超速離心機並用於高分散膠體物質研究
1927
H. Wieland
德國
膽酸的發現及其結構的測定
1928
A. Windaus
法國
甾醇結構測定,維生素D3的合成
1929
Harden
H. von Euler-Chelpin
英國
法國
糖的發酵以及酶在發酵中作用的研究
1930
H. Fischer
德國
血紅素,葉綠素的結構研究,高鐵血紅素的合成
1931
Bosch
F. Bergius
德國
德國
化學高壓法
1932
J. Langmuir
美國
表面化學研究
1933
無
1934
H. C. Urey
美國
重水和重氫同位素的發現
1935
F. Joliot-Curie
I. Joliot-Curie
法國
法國
新人工放射性元素的合成
1936
P. Debye
荷蘭
提出了極性分子理論,確定了分子偶極矩的測定方法
1937
W. N. Haworth
P. Karrer
英國
瑞士
糖類環狀結構的發現,維生素A,C和B12,胡蘿卜素及核黃素的合成
1938
R. Kuhn
德國
維生素和類胡蘿卜素研究
1939
F. J. Butenandt
L. Ruzicka
德國
瑞士
性激素研究
聚亞甲基多碳原子大環和多萜烯研究
1940
無
1941
無
1942
無
1943
G. Heresy
匈牙利
利用同位素示蹤研究化學反應
1944
O. Hahn
德國
重核裂變的發現
1945
A. J. Virtamen
荷蘭
發明了飼料貯存保鮮方法,對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做出貢獻
1946
J. B. Sumner
J. H. Northrop
W. M. Stanley
美國
美國
美國
發現酶的類結晶法
分離得到純的酶和病毒蛋白
1947
R. Robinson
英國
生物鹼等生物活性植物成分研究
1948
A. W. K. Tiselius
瑞典
電泳和吸附分析的研究,血清蛋白的發現
1949
W. F. Giaugue
美國
化學熱力學特別是超低溫下物質性質的研究
1950
O. Diels
K. Alder
德國
德國
發現了雙烯合成反應,即Diels-Alder反應
1951
M. Mcmillan
G. Seaborg
美國
美國
超鈾元素的發現
1952
J. P. Martin
R. L. M. Synge
英國
英國
分配色譜分析法
1953
H. Staudinger
德國
高分子化學方面的傑出貢獻
1954
L. Pauling
美國
化學鍵本質和復雜物質結構的研究
1955
V. . Vigneand
美國
生物化學中重要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多肽激素的合成
1956
C. N. Hinchelwood
英國
蘇聯
化學反應機理和鏈式反應的研究
1957
A. Todd
英國
核苷酸及核苷酸輔酶的研究
1958
F. Sanger
英國
蛋白質結構特別是胰島素結構的測定
1959
J. Heyrovsky
捷克
極譜分析法的發明
1960
W. F. Libby
美國
14C測定地質年代方法的發明
1961
M. Calvin
美國
光合作用研究
1962
M. F. Perutz
J. C. Kendrew
英國
英國
蛋白質結構研究
1963
K. Ziegler
G. Natta
德國
義大利
Ziegler-Natta催化劑的發明,定向有規高聚物的合成
1964
D. C. Hodgkin
英國
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測定
1965
R. B. Woodward
美國
天然有機化合物的合成
1966
R. S. Mulliken
美國
分子軌道理論
1967
M. Eigen
R. G. W. Norrish
G. Porter
德國
英國
英國
用馳豫法,閃光光解法研究快速化學反應
1968
L. Onsager
美國
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研究
1969
H. R. Barton
O. Hassel
英國
挪威
發展了構象分析概念及其在化學中的應用
1970
L. F. Leloir
阿根廷
從糖的生物合成中發現了糖核苷酸的作用
1971
G. Herzberg
加拿大
分子光譜學和自由基電子結構
1972
C .B. Anfinsen
S. Moore
W. H. Stein
美國
美國
美國
核糖核酸酶分子結構和催化反應活性中心的研究
1973
Wilkinson
E. O. Fischer
英國
德國
二茂鐵結構研究,發展了金屬有機化學和配合物化學
1974
P. J. Flory
美國
高分子物理化學理論和實驗研究
1975
J. W. Cornforth
V. Prelog
英國
瑞士
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有機分子和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
W. N. Lipscomb, Jr.
美國
有機硼化合物的結構研究,發展了分子結構學說和有機硼化學
1977
I. Prigogine
比利時
研究非平衡的不可逆過程熱力學
1978
P. Mitchell
英國
用化學滲透理論研究生物能的轉換
1979
C. Brown
G. Wittig
美國
德國
發展了有機硼和有機磷試劑及其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1980
P. Berg
F. Sanger
W. Gilbert
美國
英國
美國
DNA分裂和重組研究,DNA測序,開創了現代基因工程學
1981
Kenich Fukui
R. Hoffmann
日本
美國
提出前線軌道理論
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理
1982
A. Klug
英國
發明了"象重組"技術,利用X-射線衍射法測定了染色體的結構
1983
H. Taube
美國
金屬配位化合物電子轉移反應機理研究
1984
R. B. Merrifield
美國
固相多肽合成方法的發明
1985
H. A. Hauptman
J. Karle
美國
美國
發明了X-射線衍射確定晶體結構的直接計算方法
1986
李遠哲
D. R. Herschbach
J. Polanyi
美國
美國
加拿大
發展了交叉分子束技術,紅外線化學發光方法,對微觀反應動力學研究作出重要貢獻
1987
C. J. Pedersen
D. J. Cram
J-M. Lehn
美國
美國
法國
開創主-客體化學,超分子化學,冠醚化學等新領域
1988
J. Deisenhoger
H. Michel
R. Huber
德國
德國
德國
生物體中光能和電子轉移研究,光合成反應中心研究
1989
T. Cech
S. Altman
美國
美國
Ribozyme的發現
1990
E. J. Corey
美國
有機合成特別是發展了逆合成分析法
1991
R. R. Ernst
瑞士
二維核磁共振
1992
R. A. Marcus
美國
電子轉移反應理論
1993
M. Smith
K. B. Mullis
加拿大
美國
寡聚核苷酸定點誘變技術
多聚酶鏈式反應(PCR)技術
1994
G. A. Olah
美國
碳正離子化學
1995
M. Molina
S. Rowland
P. Crutzen
墨西哥
美國
荷蘭
研究大氣環境化學,在臭氧的形成和分解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1996
R. F. Curl
R. E. Smalley
H. W. Kroto
美國
美國
英國
發現C60
1997
❺ 到現在為止,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有幾位,是誰
1990年—1999年
1990年:伊萊亞斯•科里(美)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
1991年:理查德•恩斯特(瑞士)對開發高解析度核磁共振(NMR)的貢獻。
1992年:羅道夫•阿瑟•馬庫斯(美)對創立和發展電子轉移反應的貢獻。
1993年:凱利•穆利斯(美)邁克爾•史密斯(加)對DNA化學的研究,開發了聚合酶鏈鎖反應(PCR)。
1994年:喬治•歐拉(美)對碳正離子化學反應的研究。
1995年:保羅•克魯岑(荷)馬里奧•莫利納(墨)弗蘭克•羅蘭(美)對大氣化學的研究。
1996年:羅伯特•苛爾(美)哈羅德•沃特爾•克羅托(英)理查德•斯莫利(美)發現富勒烯。
1997年保羅•博耶(美)約翰•沃克爾(英)闡明了三磷酸腺苷合成酶的機理 延斯•克里斯汀•斯科(丹)離子傳輸酶的發現,鈉鉀離子泵。
1998年:沃特•科恩(美)密度泛函理論的研究, 約翰•波普(英)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的研究。
1999年:艾哈邁德•茲韋勒(美)用飛秒激光光譜對化學反應中間過程的研究。
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托馬斯·林達爾、保羅·莫德里奇和阿齊茲·桑賈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
2015年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托馬斯·林達爾、保羅·莫德里奇和阿齊茲·桑賈爾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的研究。
2000年—2016年
2000年:艾倫•黑格(美)艾倫•麥克迪爾米德(美/紐西蘭)白川英樹(日)對導電聚合物的研究。
2001年:威廉•諾爾斯(美)野依良治(日)手性催化還原反應,巴里•夏普萊斯(美)手性催化氧化反應。
2002年庫爾特•維特里希(瑞士)約翰•貝內特•芬恩(美)田中耕一(日)對生物大分子的鑒定和結構分析方法的研究。
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羅德里克•麥金農(美)對細胞膜中的水通道的發現以及對離子通道的研究。
2004年:阿龍•切哈諾沃(以)阿夫拉姆•赫什科(以)歐文•羅斯(美)發現了泛素調解的蛋白質降解。
2005年:羅伯特•格拉布(美)理查德•施羅克(美)伊夫•肖萬(法)對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
2006年:羅傑•科恩伯格(美)對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所作的研究。
2007年:格哈德•埃特爾(德),在「固體表面化學過程」研究中作出的貢獻。
2008年:下村修(日)、馬丁•查爾菲(美)、錢永健(美),發現並發展了綠色熒光蛋白(GFP)。
2009年:萬卡特拉曼•拉瑪克里斯南(英)、托馬斯•斯泰茨(美)、阿達•約納什(以色列),在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研究中做出貢獻。
2010年:理查德•赫克(美)、根岸英一(日)、鈴木章(日),發明新的連接碳原子的方法。
2012年:羅伯特•萊夫科維茨(美)、布萊恩•克比爾卡(美),因「G蛋白偶聯受體研究」獲獎。
2013年:馬丁•卡普拉斯(美)、邁克爾•萊維特(英、美)、阿里耶•瓦謝勒(美、以色列),在開發多尺度復雜化學系統模型方面做出貢獻。
2014年:埃里克•貝齊格(美)、威廉•莫納(美)、斯特凡•黑爾(德),為發展超解析度熒光顯微鏡做出貢獻。
2015年:托馬斯•林達爾(瑞典)、保羅•莫德里奇(美)、阿齊茲•桑賈爾(土耳其、美),因「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獲獎。
2016年:讓-皮埃爾•索維奇,J•弗雷澤•斯托達特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獎。
❻ 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女性獲得過嗎
2000年為止,全世界有467人獲得諾貝爾獎,其中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有162人。
在這467位諾貝爾獎得主中,有四位曾兩次獲獎。
其中,波蘭裔法國女物理學家、化學家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即居禮夫人)獲得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獎與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John Bardeen(約翰‧巴丁)獲得1956年與1972年的諾貝爾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三對夫妻共同得獎。
法國物理學家Pierre Curie(皮耶‧居禮)和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夫婦獲得1903年物理獎。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包含有5對父子。共同得到1915年物理獎的是William Henry Bragg & William Lawrence Bragg(布拉格父子);分別得到1906年物理獎和 1937年物理獎的是Joseph John Thomoson & George Paget Thomson(湯姆遜父子);分別得到1922年物理獎和1975年物理獎的是Niels Bohr & Aage Niles Bohr(波爾父子);分別得到1924年物理獎和1981年物理獎的是Karl Manne Georg Siegbahn & Kai Manne Borje Siegbahn(賽格巴恩父子)。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10位女性科學家。其中得到物理獎的是1903年得獎的Marie Sklodowska Curie(瑪麗‧居禮)與 1963年得獎的Maria Goeppert Mayer(瑪麗雅‧梅耶)。
在所有得獎科學家中,有6位是華裔科學家。分別是1957年物理獎的楊振寧和李政道;1976年物理獎的丁肇中;1986年得化學獎的李遠哲;1997年得物理獎的朱棣文;1998年得物理獎的崔琦。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時間 姓名 中文譯名 國別 獲獎原因
1901年 J.H.van't Hoff范霍夫荷蘭研究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的規律
1902年 E.FischerE.費歇爾德國合成糖和嘌呤衍生物
1903年 S.Arrhenius阿累尼烏斯瑞典提出電離學說
1904年 W.Ramsay拉姆塞英國發現惰性氣體
1905年 A.von Baeyer拜耳德國研究有機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
1906年 H.Moissan莫瓦桑法國制備單質氟
1907年 E.Buchner布赫納德國發現非細胞發酵現象
1908年 E.Rutherford盧瑟福英國提出放射性元素蛻變理論
1909年 F.W.Ostwald奧斯特瓦爾德德國研究催化、化學平衡、反應速
1910年 O.Wallach瓦拉赫德國研究脂環族化合物
1911年 M.CurieM.居里德國發現釙和鐳
1912年 V.Grignard格林尼亞法國發現用鎂做有機反應的試劑(被稱為格式試劑)P.Sabatier薩巴蒂埃法國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催化氫化反應
1913年 A.Werner維爾納瑞士提出配位化學理論
1914年 T.W.Richards理查茲美國精確測定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Willstater威爾施泰特德國研究植物色素,特別是葉綠素
1916年 未頒獎
1917年
1918年 F.Haber哈伯德國發明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頒獎
1920年 W.Nerst能斯特德國研究熱化學,提出熱力學第三定律
1921年 F.Soddy索迪英國首次提出同位素概念,並證明了位移定律
1922年 F.W.Aston阿斯頓英國發明質譜儀,用它測定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1923年 F.Pregl普雷格爾奧地利發明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頒獎
1925年 R.Zsigmondy齊格蒙迪奧地利闡明膠體溶液的多相性,創立膠體化學的現代研究方法
1926年 T.Svedlberg斯維德伯格瑞典發明超離心機,用於研究分散體系
1927年 H.Wieland維蘭德德國研究膽酸組成
1928年 A.Windaus文道斯德國研究膽固醇的組成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年 A.Harden哈登英國闡明糖的發酵過程以及酶和輔酶的作用
H.von Euler-Chelpin奧伊勒-凱爾平瑞典
1930年 H.FischerH.費歇爾德國研究血紅素和葉綠素,合成血紅素
1931年 C.Bosch波施德國研究化學上應用的高壓方法
F.Bergius貝吉烏斯德國
1932年 I.Langmuir蘭米爾美國研究表面化學和吸附理論
1933年 未頒獎
1934年 H.C.Urey尤里美國發現重氫
1935年 F.Joliot-CurieF.約里奧-居里法國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I.Joliot-CurieI.約里奧-居里法國
1936年 P.Debye德拜荷蘭提出偶極矩概念並利用它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分子結構
1937年 W.Haworth霍沃斯英國研究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
P.Karrer卡雷瑞士研究類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B2的結構
1938年 R.Kuhn庫恩德國研究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
1939年 A.Butenandt布特南特德國研究性激素
L.Ruzicka盧齊卡瑞士研究聚亞甲基和高級萜烯
1940年 未頒獎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G.Hevesy海維西匈牙利利用同位素示蹤法研究化學過程
1944年 O.Hahn哈恩德國發現重核裂變現象
1945年 A.Virtanen維爾塔寧芬蘭發明飼料貯藏保鮮法
1946年 J.B.Sumner薩姆納美國分離和提純結晶蛋白質酶
L.H.Northrop諾思羅普美國制備純凈狀態的酶和病毒蛋白質
W.M.Stanley斯坦利美國
1947年 R.Robinson魯賓遜英國研究生物鹼
1948年 A.W.K.Tiselius梯塞留斯瑞典研究電泳和吸附分析,發現血清蛋白的組分
1949年 W.F.Giauque吉奧克美國研究超低溫下物質的特
1950年 O.Diels第爾斯德國發現雙烯合成反應
K.Alder阿爾德
1951年 E.M.McMillan麥克米倫美國 人工合成超鈾元素
G.T.Seaborg西博格美國
1952年 A.Martin馬丁英國 發明分配色譜法
R.Synge辛格英國
1953年 H.Staudinger施陶丁格德國 提出高分子概念
1954年 L.Pauling鮑林美國 闡明化學鍵的本質以解釋復雜分子結構
1955年 V.Du Vigneaud杜·維尼奧美國 研究生物化學中的重要含硫化合物,合成多肽激素
1956年 N.Semyonov謝苗諾夫前蘇聯 研究氣相反應的化學動力學
C.Hinshelwood欣謝爾伍德美國
1957年 A.R.Todd托德英國 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輔酶
1958年 F.Sanger桑格英國 測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
1959年 J.Heyrovsky海洛夫斯基捷克 發明極譜分析法
1960年 W.F.Libby利比美國 發明放射性碳素測年法
1961年 M.Calvin開爾文美國 研究光合作用的化學過程
1962年 M.F.Perutz佩魯茲英國 測定血紅蛋白結構
J.C.Kendrew肯德魯英國
1963年 K.Ziegler齊格勒德國 研究乙烯聚合的催化劑
G.Natta納塔義大利 研究丙烯聚合的催化劑
1964年 D.C.Hodgkin霍奇金夫人英國 測定維生素B12等大分子結構
1965年 R.B.Woodward伍德沃德美國 人工合成維生素B12、膽固醇、葉綠素等復雜有機物
1966年 R.S.Mulliken馬利肯美國 創立化學結構分子軌道理論
1967年 R.G.W.Norrish諾里什英國 發明測定快速反應技術
G.Porter波特英國
M.Eigen艾根德國
1968年 L.Onsager翁薩格美國 創立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理論
1969年 D.H.R.Barton巴頓英國 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三維構象
O.Hassel哈塞爾挪威
1970年 L.F.Leloir萊洛伊爾阿根廷 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 G.Herzberg赫茨伯格加拿大 研究分子光譜學,特別是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
1972年 C.B.Anfinsen安分森美國 研究核苷核酸酶的三維結構與功能的關系和蛋白質的折疊鏈的自然現象
S.Moore莫爾美國
W.H.Stein斯坦美國
1973年 E.O.FischerE.O.費歇爾德國 制備和測定了夾心麵包結構的金屬有機化合物
1974年 P.J.Flory弗洛里美國 研究長鏈高分子及高分子的物理性質與結構的關系
1975年 J.W.Cornforth康福斯英國 研究有機分子和酶催化反應的立體休學
V.Prelog普雷洛格瑞士 從事有機分子及其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年 W.N.Lipscomb利普斯科姆美國 研究硼烷和碳硼烷的結構
1977年 I.Prigogine普里戈金比利時 研究熱力學中的耗散結構理論
1978年 P.D.Mitchell米切爾英國 研究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移過程
1979年 H.C.Brown布朗美國 在有機合成中利用硼和磷的化合物
G.Wittig維蒂希德國 發現維蒂希重排反應,提供了新的制烯方法
1980年 P.Berg伯格美國 操縱基因重組脫氧核糖核酸分子
W.Gilbert右爾伯特美國 用化學方法決定脫氧核糖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
F.Sanger桑格英國
1981年 福井謙一日本 創立前線軌道理論
R.Hoffmann霍夫曼美國 提出分子軌道對稱守恆原則
1982年 A.Klug克盧格英國 以電子顯微鏡和X射線衍射法研究核酸-蛋白質復合體
1983年 H.Taube陶布美國 研究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電子轉移機理
1984年 B.Merifield梅里菲爾德美國 研究多肽的合成
1985年 H.A.Hauptman豪普特曼美國 開發了應用X射線衍射法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演算法
J.Karle卡爾勒美國
1986年 D.R.Herschbach赫希巴赫美國 研究交叉分子束方法和化學反應動力學
李遠哲美籍華人
J.C.Polanyi波拉尼美國
1987年 C.Pedersen佩德森美國 合成能模擬重要生物過程的有機化合物,為超分子化學奠定基礎
J.-M.Lehn萊恩法國
D.Cram克拉姆美國
1988年 J.Deisenhofer戴森霍弗德國
解析了細菌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立體結構,闡明了其光合作用進行的機制
R.Huber胡伯爾德國
H.Michel米歇爾德國
1989年 S.Altman奧爾特曼美國 發現核糖核酸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T.R.Cech切赫美國
1990年 E.J.Corey科里美國 提出有機合成的逆合成分析原理
1991年 R.R.Ernst恩斯特瑞士 發展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譜學方法
1992年 R.A.Marcus馬庫斯美國 創立溶液中的電子轉移過程理論
1993年 K.B.Mullis穆利斯美國 發明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
M.Smith史密斯加拿大 發明寡聚核苷酸基定點誘變技術
1994年 G.A.Olah歐拉美國 研究碳正離子化學
1995年 P.Crutzen克魯岑德國 闡述對臭氧層厚度產生影響的化學機理,證明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構成破壞作用
M.Molina莫利納美國
F.S.Roweland羅蘭美國
1996年 H.W.Kroto克羅特英國 發現富勒烯
R.F.Curl,Jr.苛爾美國
R.E.Smalley斯莫利美國
1997年 P.B.Boyer博耶美國 發現人體細胞內負責儲藏轉移能量的離子傳輸酶
J.E.Walker沃克爾英國
J.C.Skou斯科丹麥
1998年 W.Kohn科恩奧地利 提出密度泛函理論,開辟處理復雜多電子體系的新方法
J.Pople波普英國
1999年 A.Zewail茲韋勒美籍埃及人 利用激光閃爍研究化學反應(飛秒化學)
2000年 艾倫·黑格美國 有關導電聚合物的發現
白川英樹日本
艾倫·馬克迪爾米德美國
歷屆有趣的諾貝爾獎得主
■首屆諾貝爾獎得主
南方網訊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發的5個獎項得主分別是:因發現X射線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倫琴。因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定律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荷蘭科學家范托霍夫。因血清療法防治白喉、破傷風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德國科學家貝林。因《命運》、《幸福》、《眼睛》等散文和《論藝術》、《詩句的斷想》等著作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因創立國際紅十字會和因創立國際和平聯盟及各國議會聯盟而共同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瑞士人桂南和法國人帕西。
■第一位經濟學獎得主
1969年12月10日,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發,挪威經濟學家弗里希、荷蘭經濟學家丁柏根因創立計量經濟學,運用動態模型分析經濟活動而共同獲得首次設立頒發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四人兩次獲諾貝爾獎
波蘭裔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因發現放射性物質和發現並提煉出鐳和釙而榮獲190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年的化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巴丁:因發明世界上第一支晶體管和提出超導微觀理論分獲1956年和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化學家鮑林:因為將量子力學應用於化學領域並闡明了化學鍵的本質,致力於核武器的國際控制並發起反對核實驗運動而榮獲1954年的化學獎和1962年的和平獎。
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因發現胰島素分子結構和確定核酸的鹼基排列順序及結構而分獲1958年和198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獲諾貝爾獎的夫婦
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和瑪麗。居里夫婦: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法國科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科里夫婦:194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獲諾貝爾獎的父子
布拉格父子:共同榮獲19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湯姆遜父子:分別榮獲1906年和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奧伊勒父子:分別榮獲1929年和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玻爾父子:分別榮獲1922年和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西格巴恩父子:分別榮獲1924年和198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