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聯網網路層次主要有哪些通信手段
物聯網網路層由各種私有網路、互聯網、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網路管理系統和雲計算平台等組成,相當於人的神經中樞和大腦,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
網路層——傳輸信息
感測器感知到基礎設施和物品信息後,需要通過網路傳輸到後台進行處理。
目前,傳輸信息應用的網路先進技術包括第6版互聯網協議(IPv6)、新型無線通信網(3G、4G、ZIGBEE等)、自組網技術等,正在向更快的傳輸速度、更寬的傳輸帶寬、更高的頻譜利用率、更智能化的接入和網路管理發展。
據專家介紹,我國在道路建設中,沿路鋪設了大量光纖,但利用程度不高。物聯網採集到的海量數據,可以使這些道路光纖物盡其用。
Ⅱ 什麼是網路通信的基礎
物理網是網路通信的基礎。
4、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它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Ⅲ 什麼是物理網路,物理網路與邏輯網路的區別是什麼啊,謝謝高手啊,跪求,急急急急急急
把計算機硬體介質「聯接」成的網路稱為物理網路
目前普遍採用的是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TCP/IP即TCP對應OSI七層模型的傳輸層IP對應網路層這兩層稱為邏輯網路.而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稱為物理層保持與OSI的規定一致
比如你能看得見摸得著的通過網路設備諸如網線,路由器,交換機等聯系起來的pc網路就是物理網路。
而這個網路中所使用的協議,或者網路結構,比如這個網路分多個子網或者多重層級關系,這些都是靠邏輯網路來劃分的。
不知道這樣說你能不能理解。
Ⅳ 物理層的通信硬體
物理層常見設備有:網卡光纖、CAT-5線(RJ-45接頭)、集線器有整波作用、Repeater加強信號、串口、並口等。
通信硬體包括通信適配器(也稱通信介面)和數據機(MODEM)以及通信線路。從原理上講,物理層只解決DTE和DCE之間的比特流傳輸,盡管作為網路節點設備主要組成部分的通信控制裝置,其本身內涵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甚至更高層,在內容上分界並不很分明,但它所包含的MODEM介面、比特的采樣發送、比特的緩沖等功能是確切屬於物理層范疇的。為了實現PC機與數據機或其它串列設備通信,首先必須使用電子線路將PC機內的並行數據轉成與這些設備相兼容的比特流。除了比特流的傳輸之外,還必須解決一個字元由多少個比特組成及如何從比特流中提取字元等技術問題,這就需要使用通信適配。通信適配器可以認為是用於完成二進制數據的串、並轉換及一其它相關功能的電路。通信適配器按通信規程來劃分可分為TTY(Tele Type Writer,電傳打字機)、BSC(Birary Synchronous Commuication,二進制同步通信)和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級數據鏈路控制)三種。
IBM PC 非同步通信適配器:使用TTY規程的非同步通信適配採用RS-232C介面標准。這種通信適配器除可用於PC機聯機通信外,還可以連接各種採用RS-232C介面的外部設備。例如,可連接採用RS-232C介面的滑鼠器、數字化儀等輸入設備;可連接採用RS-232C介面的列印機、繪圖儀及CRT顯示器等各種輸出設備。可見,非同步通信適配器的用途是很廣泛的。非同步通信規程將每個字元看成一個獨立的信息,字元可順序出現在比特流中,字元與字元間的間隔時間是任意的(即字元間採用非同步定時),但字元中的各個比特用固定的時鍾頻率傳輸。字元間的非同步定時和字元中比特之間的同步定時,是非同步傳輸規程的特徵。 非同步傳輸規程中的每個字元均由四個部分組成: 1位起始位:以邏輯「0」表示,通信中稱「空號」(SPACE)。 5~8位數據位:即要傳輸的內容。 1位奇/偶檢驗位:用於檢錯。 1~2位停止位:以邏輯「1」表示,用以作字元間的間隔。這種傳輸方式中,每個字元以起始位和停止位加以分隔,故也稱「起--止」式傳輸。串列口將要發送的數據中的每個並行字元,先轉換成串列比特串,並在串前加上起始位,串後加上檢驗位和停止位,然後發送出去。接收端通過檢測起始位,檢驗位和停止位來保證接收字元中比特串的完整性,最後再轉換成並行的字元。串列非同步通信適配器本身就象一個微型計算機,上述功能均由它透明地完成,不須用戶介入。早期的非同步通信適配器被做成單獨的插件板形成,可直接插在PC機的系統擴充槽內供使用,後來大多將非同步通信適配器與其他適配器(如列印機、磁碟驅動器等的適配器)做在一塊稱作多功能板的插件板上。也有一些高檔微機,已將非同步通信適配器做在系統主板上,作為微機系統的一個常規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