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學中所說的物體,物質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物體:1、定義: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一切有形體的物質,都稱為物體。
2、存在形式:氣態、液態、固態。
物質:1.狹義定義:物質為構成宇宙萬物的實物、場等客觀事物;是能量的一種聚集形式。例如空氣和水,食物和棉布,煤炭和石油,鋼鐵和銅、鋁,人工合成的各種纖維、塑料,以及各類能量波(如光、熱)和場(電力、磁力、引力),甚至更高級形態,如人及人組成的集團、民族、國家等等,都是物質。總之,世界上,我們周圍所有的客觀存在都是物質。
2.廣義定義:物質就是自然存在。銀河艾斯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存在」這句,背離了二元法和語言學的純粹性。「不依賴於、意識、客觀」三個修飾附加,實際是引入了額外的三元。所謂「不依賴於」,本質上是一種關系;而「意識」,是循環定義;而「客觀」,實際是暗示引入了「主觀和客觀」的新二元,構成了混亂。實際上定義物質,是極為簡單的,並且這也是世界「終極判斷」的必然。物質,就是存在,這樣就純粹了概念。
也就是說,「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沒有不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 但是物質不一定都由物體組成。
Ⅱ 在物理學中物質的定義是什麼
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空間位置和溫度的改變而改變,是物體的基本屬性,通常用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
(kilogram),即kg。
不得不提及,在物理學中質量分為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慣性質量
[1]
表示的是物體慣性的大小,而引力質量表示受引力的大小。事實上,通過無數精確的實驗表明,這兩個質量是相等的,也就是說,他只是同一個物理量的不同方面。
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提出能量與質量是等價的,可以通過e=mc^2(e為能量,m為質量,c為光速),換算。此外,相對論還提出,質量與速度有關,公式:m=m0/(開方(1-v^2/c^2))。
在物理反應(核反應)中,質量(能量)守恆。
Ⅲ 物理中物指 什麼理 指什麼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時歐洲人稱呼物理學作「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於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網路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
「物理」二字出現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我國的物理學知識,在早期文獻中記載於《天工開物》等書中。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10、守恆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物: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
理: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
即後者是研究、探究前者的。
Ⅳ 在物理學中物質的定義是什麼
世界上的物質都是化學物質, 或者是由化學物質所組成的混合物。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元素呈游離態時為單質,呈化合態時則形成化合物。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微粒。分子能獨立存在,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原子結合形成分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Ⅳ 物理中物體,物質,質量三個詞意思的區別是什麼
物體,就是宏觀上的東西,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
物質,微觀上的,一般就是指的分子原子之類的.
質量,衡量一個物體含有物質多少的物理量,比如,a物體含有的物質比b物體多,就說a的質量大於b的質量.
Ⅵ 物理學中的物質是什麼意思
物理學中的物質指構成宇宙萬物的實物、場等客觀事物;是能量的一種聚集形式。
Ⅶ 為什麼說不同的物質所具備的能量是不同的,這里的能量指的是什麼,這的不同的物質又是說什麼
不同物質就是不同的東西唄 籠統的講是不同的東西 可以是任何一個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大鐵球和小鐵球 即使一樣的兩個東西也可以叫不同物質。比如兩個小球 (運動狀態不同) 能量指的是物質所具有的 自身的能量和外界賦予的能量之和。 簡單的說就是質能+勢能 ( 動能和質能是可以轉換的 所以都歸結為質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