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八年級物理第二章 總結 全部啊 高分!!!!!!
第二章《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 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 高 ,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後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環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練習:☆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定義:用球面的 內 表面作反射面。
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 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應 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定義: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應用:汽車後視鏡
練習:☆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於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 紫外線
❷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物理運動體現在很多方面,物體運動,機械運動等,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 八年級 物理上冊第二章知識點 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1、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2.參照物
(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為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系。當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車上的乘客,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時,他是運動的,若選擇他坐的座椅為參照物,他則是靜止的。對於參照物的選擇,應該遵循有利於研究問題的簡化這一原則。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如房屋、樹木等)作為參照物。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於參照物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4.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選擇恰當的參照物。
(2)看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
(3)若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2、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
1.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m)」。常用的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2)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捲尺等。
(3)正確使用刻度尺:為了便於記億,這里將刻度尺的使用總結為六個字:認、放、看、讀、記、算。①「認」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著所測直線、刻度部分貼近被測長度放置。③「看」讀數看尺視線要與尺面要垂直。④「讀」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正確記錄測量結果。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4)長度的估測:受條件的限制,有時需要對長度進行估測,此時可以藉助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比如指頭的寬度大約為1cm,拳頭的寬度大約為10cm等。
2.時間的測量
(1)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問的單位是「秒(s)」。其他的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2)時間的測量工具:秒錶、停表、時鍾等。
(3)時間的估測:可以藉助脈搏的跳動次數等對時間進行估測。
3.誤差
(1)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盡可能減小誤差,但不可能消除誤差。
(2)減小誤差的 方法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3、運動的快慢
1.知道比較快慢的兩種方法
(1)通過相同的距離比較時間的大小。(2)相同時間內比較通過路程的多少。
2.速度
(1)物理意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定義: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3)速度計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個物理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以及路程和時間的計算。
(4)速度的單位①國際單位
相關 文章 :
1. 初二物理上冊知識點必背總結
2. 八年級上冊物理思維導圖
3. 【初二】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知識點
4.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二章聲現象
5. 最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❸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一、二章總結
第一章聲現象聲現象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固體>液體>空氣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 m/s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因此聲音必須被距離超過17m的障礙物反射回來,人才能聽見回聲。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 4、樂音 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樂音。 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用來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 5、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6、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7、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消聲)、傳播過程中(吸聲)和人耳處(隔聲)減弱 第二章 光現象1、光源:能夠自行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大氣層是不均勻的,當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發了了彎折(海市蜃樓、早晨看到太陽時,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星星的閃爍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這個速度,水中的速度為3/4V,玻璃中為2/3V 4、光直線傳播的應用 可解釋許多光學現象: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線 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即沿光的傳播路線畫一直線,並在直線上畫上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光線是假想的,實際並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的交界面時,一部分光返回原來介質中,使光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這種現象稱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光線,敘述時要「反」字當頭 發生反射的條件: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處:入射點;結果:返回原介質中 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當入射角為零時,反射角也變為零度 8、兩種反射現象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經界面反射後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漫反射:平行光經界面反射後向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個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線(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鏡對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1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 (2)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理解: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是以鏡面為軸的對稱圖形,即平面鏡是物像連線的中垂線。 12、實像與虛像的區別 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當然也能用眼看到。 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成的,而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❹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二章知識點
物質的三態:
物質的三態及其基本特徵
物質的三種狀態有固態物質、液態物質、氣態物質等,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液態物質沒有形狀,具有流動性,氣體具有流動性。
溫度計使用:
(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汽化和液化:
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
汽化:
1.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做汽化,汽化的最終狀態是氣態,汽化過程中物質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2. 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液體蒸發吸熱有製冷作用,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3. 常見汽化現象有:太陽出來了,霧散了,地面上的水變干,酒精蒸發等
1、液化方法:
(1)降低溫度;
(2)壓縮體積。當氣體的溫度降低到足夠低的時候,所有的氣體都可以液化,其中溫度降到足夠低是指氣體的溫度下降至沸點或沸點以下。小同的氣體液化的溫度不同。利用這種性質可以分離物質。用壓縮體積的方法可以使大多數的氣體液化,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煤氣以及氣體打火機用的燃氣,就是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們液化的,有的氣體單靠壓縮不能使它們液化,必須同時降低溫度才行。
2、液化放熱在生活中的應用:冬天手感到冷時,可向手哈氣,是因為呼出的水蒸氣液化放熱;被鍋內噴出的水蒸氣燙傷比開水還厲害,是因為水蒸氣液化過程要放熱。浴室通常用管道把高溫水蒸氣送入浴池,使池中的水溫升高是利用液化放熱來完成的。
熔化和凝固:
熔化與熔化吸熱特點
1、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根據熔化時溫度的特點可以分為晶體熔化和非晶體熔化。熔化時都需要吸收熱量。
2、晶體在熔化時的溫度特點:吸熱但溫度不變。晶體熔化的條件是:①溫度達到熔點;②繼續吸熱。兩者缺一不可。
熔化吸熱:解暑,冰塊熔化。最常見的就是「下雪不冷化雪冷」,應用有製冷劑的使用,如液氮,乾冰(c2)等;
凝固放熱:在沒有電冰箱的菜窖里,農民放上幾桶水,讓其凝固成冰,從而達到致冷的效果,讓菜不易凍壞。水泥凝固會使水泥變形。
升華和凝華:
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物質在升華時要吸熱,具有製冷作用。生產和生活中可以利用物質升華吸熱來獲得較低的溫度。
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丸等。
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放熱。
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簡要闡述
(一)水循環概念
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循環。
(二)水循環分類
(1)分類一:大循環和小循環。從海洋蒸發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返回大氣,其餘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回歸海洋。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稱為水的大循環。僅在局部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循環稱為水的小循環。環境中水的循環是大、小循環交織在一起的,並在全球范圍內和在地球上各個地區內不停地進行著。
(2)分類二: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
二、水循環的難點分析
影響水循環的因素是學習中的理解難點,主要為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氣象條件(大氣環流、風向、風速、溫度、濕度等)和地理條件(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
2.人為因素對水循環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類活動不斷改變著自然環境,越來越強烈地影響水循環的過程:人類構築水庫,開鑿運河、渠道、河網,以及大量開發利用地下水等,改變了水的原來徑流路線,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運動狀況的變化(目前人類主要通過對水循環中的地表徑流環節施加影響,以改變水的空間分布);農業的發展,森林的破壞,引起蒸發、徑流、下滲等過程的變化;城市和工礦區的大氣污染和熱島效應也可改變本地區的水循環狀況。
第二章:聲音與環境
1、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就停止;振動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2、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在介質中是以波的形式傳播;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氣體中傳播最慢。15℃的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40m/s。
3、聲音的三個特性:
(1)音調:人耳感覺到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的高低跟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2)響度: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響度的大小跟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度還跟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發聲體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4、頻率的高低決定音調的高低;振幅的大小決定聲音的響度。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是Hz,人能感受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人們把低於20Hz的聲音叫次聲,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超聲的應用有:超聲波粉碎結石、聲納探測潛艇、魚群,B超檢查內臟器官。
5、樂音與雜訊:
樂音:悅耳動聽、使人愉快的聲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雜訊:使人們感到厭煩、有害身心健康的聲音;是物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人們用分貝來劃分dB聲音的強弱的等級。
6、控制雜訊的三個途徑是:吸聲、隔聲、消聲;即在聲源處、在傳播途徑和在接收處控制。
7、聲的利用:(1)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漁民利用聲納探測魚群
(2)聲音可以傳遞能量:如某些霧化器利用超聲波產生水霧
8、回聲:聲音在傳播途徑中遇到礙物被返射回去的現象,叫回聲。如回聲比原聲到達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們區分開,否則回聲會與原聲混在一起會加強原聲。利用「雙耳效應」可以聽到立體聲。
17、雜訊的危害及控制
1、雜訊的危害:強度大的雜訊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覺損傷;雜訊超過85dB,會使人心煩意亂,工作效率降低;雜訊還會損害視力。
2、雜訊的控制:防止雜訊的產生、阻斷雜訊的傳播、防止雜訊進入耳朵。
18、聲的利用
19、超聲波和次聲波
1、超聲波:把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波。
2、次聲波:通常把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波。
20、溫度 溫度計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一標准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把1標准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規定為100℃,0℃和100℃之間有100個等份,每個等份代表1攝氏度。
使用方法:
(1)溫度計與待測物體充分接觸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2)待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3)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面上表面相平,溫度計仍與待測物體緊密接觸。
21、物態變化
1、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2、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
3、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
4、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
5、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
6、凝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
22、晶體和非晶體:
(1)區別:晶體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溫度,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溫度。
(2)熔化(或凝固)條件:(1)達到熔點(或凝固點)(2)繼續吸熱(或放熱)。
(3)特點:晶體熔化(或凝固)的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不變。
23、蒸發和沸騰:
(1)相同點:都是汽化現象,都需要吸熱。
(2)不同點: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在液體表面緩慢進行的汽化現象;沸騰是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進行的比較劇烈的汽化現象,需要達到沸點。
(3)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①液體溫度高低;②液體表面積大小;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4)液體沸騰的條件:①溫度達到沸點;②繼續吸熱。
24、光的直線傳播
1、光的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2、光的傳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m/s,計算中取c=3×108m/s。(光在水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是真空中的2/3)
25、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質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質的現象。
2、光的反射定律:
(1)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
(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3、鏡面反射:入射光線平行,反射光線也平行,其他方向沒有反射光。(如:平靜的水面、拋光的金屬面、平面鏡)
4、漫反射:由於物體的表面凹凸不平,凹凸不平的表面會把光線向四面八方反射。(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的表面發生漫反射)
26、平面鏡成像:
1、平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1)成像;
(2)改變光的傳播方向。(對光線既不會聚也不發散,只改變光線的傳播方向)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3、平面鏡的應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鏡成像;
(3)潛望鏡。
4、球面鏡:
(1)凸面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應用:機動車後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
(2)凹面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鏡會會聚於焦點;焦點發出的光平行射出。(應用:太陽灶、手電筒反射面、天文望遠鏡)
27、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光從水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
28、光的色散
1、色散:牛頓用三棱鏡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的現象。(雨後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
2、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三種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產生各種顏色的光)
3、物體的顏色: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通過的色光決定,通過什麼色光,呈現什麼顏色。
(2)不透明的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反射什麼顏色的光,呈現什麼顏色。
❺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一、運動的描述
機械運動: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為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參照物
(1)研究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是以哪個物體作為標准。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參照物的位置關系。當一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3)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車上的乘客,選擇地面作為參照物時,他是運動的,若選擇他坐的座椅為參照物,他則是靜止的。對於參照物的選擇,應該遵循有利於研究問題的簡化這一原則。一般在研究地面上運動的物體時,常選擇地面或者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如房屋、樹木等)作為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運動,也就是說,運動是絕對的。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則是相對於參照物而言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一般按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選擇恰當的參照物。
(2)看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
(3)若被研究物體相對於參照物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改變,我們就說這個物體是靜止的。
2、長度時間的及其測量
二、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m)」。常用的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μm;1μm=103nm。
長度的測量工具: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捲尺等。
(3)正確使用刻度尺:為了便於記億,這里將刻度尺的使用總結為六個字:認、放、看、讀、記、算。①「認」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②「放」尺要沿著所測直線、刻度部分貼近被測長度放置。③「看」讀數看尺視線要與尺面要垂直。④「讀」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記」正確記錄測量結果。⑥「算」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長度的估測:受條件的限制,有時需要對長度進行估測,此時可以藉助身邊的物品進行估測,比如指頭的寬度大約為1cm,拳頭的寬度大約為10cm等。
三、時間的測量
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問的單位是「秒(s)」。其他的單位還有「時(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時間的測量工具:秒錶、停表、時鍾等。
時間的估測:可以藉助脈搏的跳動次數等對時間進行估測。
四、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在測量中誤差總是存在的。誤差不是錯誤,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想辦法盡可能減小誤差,但不可能消除誤差。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❻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1.聲音的發生和傳播發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傳播——介質: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計算——和行程問題結合2.音調、響度和音色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范圍和發聲范圍)、振幅主觀量——音調、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3.雜訊的危害和控制雜訊——物理和生活中的雜訊(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雜訊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雜訊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雜訊污染)❼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1.聲音的發生和傳播x0dx0a發生體在振動——實驗;聲音靠介質傳播——介質:一切固液氣;真空不能傳聲x0dx0a聲速——空氣中聲速(約340m/s);一般的,固體中速度>液體中速度>氣體中速度;聲音速度隨溫度上升而上升x0dx0a回聲——回聲所需時間和距離;應用x0dx0a計算——和行程問題結合x0dx0a2.音調、響度和音色x0dx0a客觀量——頻率(注意人聽力范圍和發聲范圍)、振幅x0dx0a主觀量——音調、響度(高低大小的含義);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距離、分散程度x0dx0a音色——作用;音色由發聲體本身決定x0dx0a3.雜訊的危害和控制x0dx0a雜訊——物理和生活中的雜訊(物理-不規則振動,生活-影響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雜訊等級:分貝(0dB-剛引起聽覺);減小雜訊方法(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四大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雜訊污染)
❽ 初二上冊物理第二章知識點總結
第二章《物質的性質》復習提綱
一、長度的測量:
1、長度的測量是物理學最基本的測量,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長度測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國際單位制中,長度主單位是 m ,常用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納米(nm)。
3、主單位與常用單位的換算關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單位換算的過程:口訣:「系數不變,等量代換」。
4、長度估測:黑板的長度2.5m、課桌高0.7m、籃球直徑24cm、指甲寬度 1cm、鉛筆芯的直徑1mm 、一隻新鉛筆長度1.75dm 、 手掌寬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規則:
A、「選」: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刻度尺。
B、「觀」:使用刻度尺前要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測長度時,尺要沿著所測直線(緊貼物體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用零刻線磨損的刻度尺測物體時,要從整刻度開始)
D、「看」: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
E、「讀」: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記」: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也可表達為:測量結果由准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
練習:有兩位同學測同一隻鋼筆的長度,甲測得結果12.82cm,乙測得結果為12.8cm。如果這兩位同學測量時都沒有錯誤,那麼結果不同的原因是:兩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這兩位同學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則乙 同學的結果錯誤。原因是:沒有估讀值。
6、特殊的測量方法:
①測量細銅絲的直徑、一張紙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積法(當被測長度較小,測量工具精度不夠時可將較小的物體累積起來,用刻度尺測量之後再求得單一長度)
☆如何測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
答:數出物理課本若干張紙,記下總張數n,用毫米刻度尺測出n張紙的厚度L,則一張紙的厚度為L/n 。
☆如何測細銅絲的直徑?
答: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
☆兩卷細銅絲,其中一卷上有直徑為0.3mm,而另一卷上標簽已脫落,如果只給你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你能較為准確地弄清它的直徑嗎?寫出操作過程及細銅絲直徑的數學表達式。答:將已知直徑和未知直徑兩卷細銅絲分別緊密排繞在兩只相同的新鉛筆上,且使線圈長度相等,記下排繞圈數N1和N2,則可計算出未知銅絲的直徑D2=0.3N1/N2 mm
②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園柱的周長等常用化曲為直法(把不易拉長的軟線重合待測曲線上標出起點終點,然後拉直測量)
☆給你一段軟銅線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圖冊估測出北京到廣州的鐵路長嗎?
答:用細銅線去重合地圖冊上北京到廣州的鐵路線,再將細銅線拉直,用刻度尺測出長度L查出比例尺,計算出鐵路線的長度。
③測操場跑道的長度等常用輪滾法(用已知周長的滾輪沿著待測曲線滾動,記下輪子圈數,可算出曲線長度)
④測硬幣、球、園柱的直徑圓錐的高等常用輔助法(對於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可將刻度尺三角板等組合起來進行測量)
☆ 你能想出幾種方法測硬幣的直徑?(簡述)
①、直尺三角板輔助法。②、貼折硬幣邊緣用筆畫一圈剪下後對折量出摺痕長。③、硬幣在紙上滾動一周測周長求直徑。④、將硬幣平放直尺上,讀取和硬幣左右相切的兩刻度線之間的長度。
7、誤差:
(1)定義:測量值與被測物體的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在任何測量中都存在
(2)產生原因:測量工具 測量環境 人為因素。
(3)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儀器
(4)誤差只能減小而不能 避免 ,通常採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來減小誤差。而錯誤是由於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和主觀粗心造成的,是能夠避免的。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2、質量的理解:固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 150g 一頭大象約 6t 一隻雞約2kg
4、測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台秤、桿秤、天平、戥子、地中衡等,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⑵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台上, 游碼歸零, 橫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後小, 橫梁平衡.具體如下:
①「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 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台上),用鑷子把標尺上的游碼撥至左側零刻度線處。
③「調」:調節天平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④「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⑤「記」: 記錄數據:被測物體的質量=盤中砝碼總質量+ 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
⑥「收」: 砝碼用畢必須放回盒內。不能用手捏砝碼
⑦注意事項:A 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范圍 B 保持天平乾燥、清潔。
⑶ 方法:A、直接測量:固體的質量 B、特殊測量:液體的質量、微小質量。
三、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 變形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
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1kg/m3=1×10-3g/c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種材料,同種物質,ρ不變,m與 V成正比;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⑵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體積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密度ρ與質量成正比。
5、圖象:左圖所示:ρ甲>ρ乙
6、測體積——量筒(量杯)
⑴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⑵使用方法:
「看」:單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讀」: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首先放在水平桌面上,讀數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水銀應與凸液面的頂部保持水平)
7、測固體的密度:
說明:在測不規則固體體積時,採用排液法測量,這里採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
8、測液體密度:
⑴ 原理:
⑵ 方法:①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
②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
③稱出燒杯和杯中剩餘液體的質量m2 ;④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應用:
⑴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⑵求質量:由於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質量。
⑶求體積:由於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體積。
⑷判斷空心實心:
四、新材料及應用
1、納米材料:將某些物質的尺寸加工到1 ~100nm時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與較大尺寸時發生了異常變化, 稱為納米材料。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領帶具有自潔性,不沾水也不沾油。
納米方法處理後的物質也有抑制細菌生長的功能。
2、鋰電池的特點:體積小、質量輕、能多次充電、對環境污染小。
3、記憶合金: 主要成分是鎳和鈦,它獨有的物理性質是:當溫度達到某一數值時,材料內部的晶體結構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了外形的變化。
復制過來格式就變了,有部分丟失,加入我的網路HI截圖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