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2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就業方向及前景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基礎地質、應用地球物理基本知識,具備物探圖件的識別、物探報告的編寫、工程物探與環境物探的應用能力, 從事地球物理資源勘查、工程與環境勘察的初步施工,以及資料預處理、解釋、評價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畢業生主要是到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能源與資源、國家機關、跨國能源公司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從事地質類專業勘查,以科研工作為主要方向,通過各種地球物理方法從事地質研究。開展工程與城市防震減災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開展地震區劃理論研究,編制地震區劃圖;開展強震觀測、震害調查場地勘測與工程結構測試與分析;開展城市災害預警和減災技術、地震緊急救援技術與方法研究。從事工程探測類,通過地球物理方法,探測工程、建築進行水文工程地質、城市環境與建築基礎以及地下管線鋪設情況的勘查等工作。
目前天文學系設有天體物理和天文高新技術及其應用兩個培養方向。天體物理方向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廣泛堅實的數學、物理基礎及豐富的天文學知識,並在計算機、外語和其它專業技能方面受到嚴格訓練,具有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地球物理學方向的畢業生可從事高新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或大型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並能適應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⑵ 勘查地球物理專業是不是天坑專業
是不是天坑專業要看自己適不適合這個專業,每個人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
物理勘查技術專業培養從事礦產資源,能源開發和利用,地震預測,地球物理工程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門人才。
專業課程,普通地質學,礦物岩石學,構造地質學,物探,遙感地質,礦床學,地球物理學,地球物理觀測,認識實習等實踐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⑶ 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面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
隨著勘探領域的擴大與深入,遇到的地質條件越來越復雜,地球物理勘探將面臨多種多樣的問題。其中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以下3個方面,今後的發展也將圍繞克服這些問題而開展。
1.提高微弱地球物理信號的採集與處理水平
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是依據對觀測的地球物理場數據的分析來實現探測目的的。因此,數據採集是地球物理工作的基礎。歷史的發展充分說明,數據採集精度的提高,使得地球物理探測的應用效果、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例如重力儀的精度從20世紀50年代的(0.2~0.4)×10-5m/s2提高到目前的(0.01~0.03)×10-5m/s2,使得重力勘探的能力和應用范圍大大加強和拓寬。地球物理方法和理論的進展,需要數據採集技術的進步作保證才能得以實現。世界上所有地球物理技術發達的國家,都有強大的儀器研究與製造業做後盾。為了使我國地球物理工作的發展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也必然要加強儀器的研製。
其中包括:①高性能探測換能器的研製,如新型地震檢波器和核射線探測器等;②高性能人工源的研製,在地球物理方法中,除觀測重力場和磁場等天然場的方法之外,有許多是藉助人工場激發的物理場進行的,如地震勘探和大部分電法勘探,為了獲得更多的地質信息,場源往往起很大作用,因此,各種場源的研究,也會是今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如高性能的震源、大功率的電源、高產額的射線源等;③高性能數據記錄系統的研製,隨著方法的進步,數據量的加大,要求記錄系統有更高的性能,例如三維地震和高密度電法,都要求儀器的道數增加。為了提高探測的解析度,則要求記錄系統的帶寬和動態范圍加大等。
地球物理數據處理的目的是消除各種干擾因素,突出所需的地質信息。這些干擾因素包括:與測量技術有關的影響因素、環境影響因素以及非研究目標的其他地質因素的影響等。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受各種因素的影響程度不同,因而處理的重點和方法也不相同。以地震勘探為例,為了提高數據的精度,需要消除近地表因素對一致性的影響;為了有效地提高解析度,需要進行提高信噪比處理;在反射傾角比較大時,為了減少空間假頻,需要進行道內插處理;為了提高解釋精度,需要進行提高地震數據的保真處理等。
2.非均勻地質體的探測與描述
幾何形體簡單、物性分布均勻、埋藏深度較淺且易於發現的礦產資源,今後將越來越少,物探人員面對的將是岩性不均勻、結構與構造復雜、物理性質在縱向和橫向上均有較大變化,並且埋藏較深、地質條件復雜的勘探對象。為了查明空間上不均勻變化的對象,必須獲得足夠的能表徵地下內部結構和性質的參數,才有可能比較細致地勾畫出對象的復雜特徵。所謂足夠的參數,一是指參數的種類,二是指每種參數的數量。為了清晰顯示研究對象的空間特徵,近20年來各種物理場的成像研究取得很大進展,包括地震波成像、電磁波成像和位場成像等。
地震波成像可以在地面、井間和井地之間進行。在已知速度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幾何結構成像,或已知幾何結構的情況下進行物性結構成像。地震波成像在石油天然氣勘探中已取得一些實用的效果,其中突出的實例如利用疊前深度偏移清楚地獲得了古潛山的內幕(楊長春等,1996),但是目前地震勘探實際觀測的主要還是縱波的垂直分量,多波多分量的觀測與應用研究還只是開始。另外,實際地下介質不僅具有縱向和橫向的不均勻性,而且具有縱向橫向的各向差異性。只有充分地利用地震波的多種信息,才能夠對岩性變化、裂隙的發育狀況和孔隙中流體的性質有更准確的了解。井向地震波層析成像比地面地震的解析度高,隨著井下設備的發展,將成為開發地震的重要工具。單井地震波成像即保持井下地震波不受表層干擾的優點,同時不受需要兩口井的限制,有可能得到較大發展。超聲波井壁成像是成像技術在油田勘探中的另一項重要應用,它可以劃分裂縫發育層段,從而有效地圈定裂縫儲層,目前它的解析度還比較低,定量解釋技術有待開發。
電磁波成像包括低頻的電磁感應法和大地電磁測深,以及高頻的探地雷達成像等。電磁波成像也可以在地面、井下、井間或井地間進行。相對於地震波成像,電磁波成像的方法理論和技術還處於發展的初始階段,許多地方沿用了地震波成像的方法技術。但是由於描述電磁波傳播過程的方程中含有擴散項,且其傳播常數為復數,因此採用地震波成像方法和技術處理電磁波成像問題,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目前,低頻電磁波成像的應用還處於萌芽階段(何繼善1997),因此,電磁波成像的進一步發展,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探索新的路子。
由於高頻電磁波方程可以簡化為類似於彈性波的波動方程,所以探地雷達的數據處理和解釋多採用反射地震的方法技術,主要修改在於尺度標定和參數選擇。跨孔的高頻電磁波成像,當井間距離不大時,在探測高導金屬礦體和溶洞方向已取得一些成功實例。為了提高高頻電磁波法對幾何結構的解析度,發展針對其動力學特徵的處理技術勢在必然(王妙月等,1998)。
隨著數據採集技術的改進,直流電阻率法成像方法近年來也取得了一些進展。在理論上,直流電阻率法成像與地震波和電磁波成像方法不同,直流電場由拉普拉斯方程描述。由於直流電阻率法觀測設備與野外作業方法簡單、探測深度較大,因此在油氣勘探、金屬礦勘探和工程勘查中應用前景更廣闊。
地球物理對復雜對象的探測,是在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帶動下才得以實現的。成像技術的特點是未知數多,觀測數據量大,只有觀測信息對每個未知數的覆蓋次數足夠多,才能使解出的未知數比較可靠。同樣,地球物理勘探結果可視化的需求也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進步,並且計算機將在今後的地球物理數據的運算中起主要作用。
3.綜合利用多種信息,減少地球物理反問題的多解性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過在地表、空中或井下局部地球物理場的觀測結果,去分析推斷地下不能直接觀測部分物質的性質和形態。由於物質形態和性質變化對地球物理場影響的等效現象,使得反問題解答不唯一。如果再考慮觀測誤差和干擾等因素的影響,以及描述物理場的數學表達和計算方法的不精細,問題就進一步復雜化。從某種意義上講,地球物理探測技術就是圍繞著如何減少多解性的影響,給出更可靠的地質答案這一目的向前發展的。今後仍將沿這個方向繼續前進。
地球物理探測的對象越復雜,表徵其性質、結構和構造的變數越多。另外,不同的地質對象可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物理性質。因此,為准確描述一個復雜的探測對象,或區分不同的研究對象,都應該綜合利用多種信息,這已成為廣大研究人員的共識。例如在油氣勘探中,除地震、測井數據綜合外,綜合使用其他勘探數據,如重磁勘探和電法勘探數據,在處理復雜地質條件的問題時,也是非常重要的。隨著多種信息綜合應用的進展,油氣勘探研究思路也在發生變化。油儲地球物理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劉光鼎等,1998)。可以預計,隨著復雜探測對象的不斷出現,將推動綜合信息找礦方法進一步發展。同時,將推動下列幾個方面的研究向前發展。
1)新方法和新參數的探索:地球物理勘探理論和方法在客觀需要的推動下,始終是在不斷完善已有方法和探索新的方法兩個方面同時前進的。新的物理參數的應用,將減小多解性的影響,例如,當地震波被利用之後,通過縱橫波綜合利用,大大減小了對岩性判斷的不確定性。地震勘探中對多波多分量的研究,電法勘探中地電化學法和電磁導彈的研究,以及震電效應和震磁效應的研究等,都是為探索新方法和新參數所做努力的一部分。當地球物理數據中不含有足夠的地質信息時,只依靠數據處理是達不到目的的,必須增加新的物性參數以補充和豐富地球物理數據中攜帶的地質信息,再通過適當的數據處理方法才有可能獲得可靠的地質結論。
2)「直接」找礦和「間接」找礦相結合(孫文珂,1991;趙文津,1991):「直接」找礦是根據礦體或礦體群產生的地球物理場異常直接指出礦體或礦體群的屬性、具體位置或其他有關情況。「間接」找礦是根據礦床的直接控礦因素及近礦圍岩引起的異常現象指出礦床可能的分布地段。為了正確確定物探的任務是「直接」找礦還是「間接」找礦,就需要正確了解勘探對象的地質、地球物理特點,建立目標物的地質-地球物理模型。地球物理勘探的目的是要對地質單元作精細的刻畫,因此模型首先是以地質模型為基礎。通過模型建立將得出最佳的勘探工作程序和方法組合,即勘查工作模式,以及識別目標物的標志,即預測目的物的准則(孫文珂,1988,1991)。預測准則就是能指示或圈出礦產資源目的物存在的有效標志信息組合或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如果既包括「直接」找礦信息,又包括「間接」找礦信息,將會大大減小解的非唯一性的影響。通過礦床成因模式的研究,使人們對不同的成礦地質背景下不同類型礦床的成因及礦床賦存條件,能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因此,藉助於礦床成因模式,人們可以獲得清楚的找礦思路和找礦工作方向。地球物理工作者在礦床成因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地球物理場的特徵分析,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綜合找礦模式,用以指導勘查工作和作為資料解釋的依據。按照「模式找礦」的思路,國內外都有許多成功的找礦實例(何繼善,1997;趙文津,1991)。然而,礦床模式只能代表人們當時對已取得的礦床特徵、礦床成因認識的總和。地質情況的變化是十分復雜的,完全相同的情況是很難遇到的。因此,既要重視模式找礦,同時又要考慮到會不會有未包括在已概括的找礦模式之內的新類型礦床或新的礦產資源。特別是在一個新的地區不要拘泥於某一種模式。
3)正反演方法的改進:地質現象十分復雜,其物理場特徵的數學表述不夠准確,往往是造成正反演不準確的原因。例如,一個非線性問題,往往由於不恰當的用線性近似處理,得不到好的結果。因此,地球物理工作者應不斷吸收數學等相關學科的最新成果,來改進地球物理正反演方法,以取得可靠的地質效果。
4)多參數聯合反演:對同一研究對象的兩種以上物理場的觀測結果,或同一種物性參數兩種以上不同觀測方式得到的結果進行聯合反演,是減小解非唯一性影響的有效途徑之一(王家映,1997)。
5)數據綜合管理:為了有效地實現多種信息綜合應用,數據的綜合管理是關鍵因素之一。地球物理與地質數據類型的多樣性和數據量的不斷增大,使得數據管理的任務更加復雜。為了能有效地存儲和管理大量的勘探數據,提出了數據倉儲概念,以便為多種數據集成創造條件。
小結
通過簡單的介紹物探方法的分類、實質、特點及地球物理勘探在資源勘查中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探面臨的任務、問題及發展趨勢,激勵學生學習熱情,樹立信心,努力掌握物探技術。
復習思考題
1.何謂地球物理勘探?
2.地球物理勘探面臨的任務?
3.地球物理勘探在資源勘查中的作用?
⑷ 東華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專業怎樣
東華理工大學那些老牌專業就業都很不錯,地質類、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核工程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測繪類、機械工程、土木工程、采礦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會計學、自動化、軟體學院各專業、師范學院各專業、地理信息科學、電子信息類等就業都很不錯,關鍵還的自己好好學。
⑸ 地球物理勘探在資源勘查中的作用和地位
地球物理勘探在20世紀後半葉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成為地質勘探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目前在石油、天然氣、煤、金屬與非金屬以及水等資源勘探的各個階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地球物理勘探是地學研究的一個手段,同時也是地學研究的一項基本內容。
由於在不同找礦階段的目標物是不同的,因此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方法的選擇,也應與之相適應,才能有效地發揮不同方法的作用。不同地球物理方法由於所利用的物理參數不同,所探測的范圍和解析度也不同,因此,合理選擇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布置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
大面積區域地球物理調查,主要採用航空物探和重力勘探。我國航空物探始於1959年,主要方法為航空磁測和航空放射性測量。到1999年底,全國航空磁測覆蓋面積達1144×104km2,航空放射性測量覆蓋面積達300×104km2,並編制了全國1:400萬和1:500萬航磁和航放圖。另外各省區或跨省區還編制了1:50萬到1:100萬比例尺航磁和航放圖,以及對一些找礦遠景區編制了1:5萬到1:20萬的各類航空物探圖件。區域重力測量已基本覆蓋了我國陸地的大部分,編制了不同比例尺的全國和區域性重力圖件(孫文珂等,1992,1997)。
在基礎地質研究、填圖和礦產預測工作中,根據區域地球物理測量結果得到了許多新的認識和見解。利用1:20萬~1:50萬的重力和磁測資料,能夠清楚地圈定構造線及斷裂位置。例如,郯廬斷裂、揚子地台和華南褶皺系的界線,都是依據重、磁資料揭示或加以修正的。重、磁資料在圈定與沉積礦產有關的沉積盆地以及研究盆地基底性質和起伏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大比例尺航磁、航電、航放和遙感相結合,對於圈定火成岩體,追索礦化帶,指出找礦遠景區,個別情況給出普查靶區,都有許多成功的實例。
在礦產普查勘探階段,物探工作涉及到的黑色金屬礦、有色金屬礦、貴金屬礦、稀有稀土礦與分散元素礦以及非金屬礦,達到40餘種,取得的成果十分豐富。
油氣普查與勘探的階段劃分,雖然不同國家並不相同,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第一階段是由大區域勘探結果優選出可能的含油氣盆地,然後對這些盆地進行勘探,識別出含油氣系統,劃分出有利含油氣帶。這個階段採用的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是重力、航磁、電測深和地震概查,以及少量參數井中的地球物理測井。第二階段的目的是從有利區帶中劃分出圈閉,採用的主要物探方法為二維、三維反射地震勘探,以及預探井中的地球物理測井。第三階段則是對已獲得工業油氣流的圈閉進行評價勘探,提交控制儲量和探明儲量,這個階段的主要物探工作是地震精查,並結合地球物理測井進行油氣藏描述。當然,依據油氣藏的復雜程度不同,採用的技術方法也不盡相同。
上述討論可以看出,地球物理勘探在資源勘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物探人員在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部署、數據解釋、查證異常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