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兩彈一星」的科學家,只要名字!!!
錢學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5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翌年獲碩士學位,後入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獲航空、數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研究。1955年回國
錢三強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後赴法國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獲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1948年回國
錢驥 (1917-1983)
江蘇省金壇縣人,1917年生,男,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
1943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師范學院。1949年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衛星設計院業務負責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蘇省無錫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
194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工業冶金系留學,1951年獲博士學位,1954年赴聯邦德國亞亨工業大學冶金系鑄造研究室任研究員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國後,歷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員、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長。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趙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吳興縣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3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5年赴德國攻讀氣象學專業,1938年獲博士學位,同年回國。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衛星設計院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和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1968年被文革暴徒殘害之後自殺身亡。
鄧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懷寧縣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任教。1948年10月縛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留學,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王淦昌 (1907-1998)
江蘇省常熟縣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0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193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5年與N•玻恩共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學會的麥克杜加耳——布列茲班獎。1948年被選為皇家愛爾蘭科學院院士。1947年回國,
程開甲 (1918- )
江蘇省吳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工作,1948年獲博士學位後任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研究員。1950年回國
黃緯祿 (1916- )
安徽省蕪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7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獲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東風一號」副總設計師兼控制系統總設計師、「東風二號」副總設計師、「東風三號」副總設計師、潛地固體戰略導彈及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航天工業總公司高級技術顧問。
屠守鍔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術和結構強度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41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留學,獲碩士學位。1945年回國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長沙人,1929年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87年至1997年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員
楊嘉墀 (1919- )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生,男,衛星和自動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物理系留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
陳能寬 (1923- )
湖南省慈利縣人,1923年生,男,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學礦冶系畢業。1947年赴美國留學,1949年獲碩士學位,195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學位。曾任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員。1955年回國
陳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無線電電子學、空間系統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5年在英國COSSOR無線電廠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國。
吳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縣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37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後在雲南壘允中央飛機廠、昆明中央機器廠任設計師、工程師。1943年赴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冶金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後任該校金屬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1949年任錫臘丘斯大學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師。1950年底回國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寧國縣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術和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0年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畢業。1945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院留學,獲機械工程碩士和工程力學博士學位。1949年8月回國
孫家棟 (1929- )
遼寧省復縣人,1929年生,男,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軍工程學院,獲金制獎章,同年回國。
朱光亞(1924- )
湖北省武漢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6年赴美國密執安大學從事實驗核物理研究工作,
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於1950年春回國
王希季 (1921- )
雲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衛星和衛星返回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機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研究院留學,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
王大珩 (1915- )
江蘇省吳縣市人,1915年生,男,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
於敏 (1926- )
河北省寧河縣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攻讀研究生並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從事核理論研究工作
郭永懷 (1909-1968)
山東省榮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35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留學並獲碩士學位。1941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研究可壓縮流體力學,1945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研究員,1946年起在美國康奈爾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國
⑵ 23名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
1、於敏,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於河北省寧河縣蘆台鎮。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在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形基本完整的設想,起了關鍵作用。
2、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蘇吳縣(今蘇州市),生於日本東京。1936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應用光學家,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主持製成了中國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測裝備和許多國防光學工程儀器。
3、王希季,中國衛星與返回技術專家。1921年7月26日生於雲南昆明。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學士。1949年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碩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希季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顧問、研究員。曾任七機部八院總工程師、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及科技委主任等職。中國早期從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製和組織者之一。
4、朱光亞(1924.12.25~2011.2.26),漢族,湖北武漢人,中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吉林大學物理學創始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入選「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被譽為「中國工程科學界支柱性的科學家」、「中國科技眾帥之帥」。朱光亞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1950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5、孫家棟,1929年4月生於遼寧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1948年 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1951年,孫家棟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1958年 畢業並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原創工作。
6、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男,祖籍盛康鎮任家灣 ,出生於安徽省寧國市,航天技術與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1940年畢業於重慶軍政部兵工學校大學部。1945年獲美國密執安大學研究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吳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浙江浦江人。1939年畢業於北洋工學院,1948年獲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大學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從事蘇聯低合金鋼40X代用品的研究,對建立中國低合金鋼系統有示範作用。
8、陳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黃岩人,無線電電子學家,中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陳芳允長期從事無線電電子學及電子和空間系統工程的科學研究和開發工作。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8年獲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9、陳能寬(1923.4.28--2016.5.27 ) 著名金屬物理學家。湖南省慈利縣人,男,中共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能寬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實驗部主任、副院長、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級科學顧問,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副主任等職。曾任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10、楊嘉墀(1919.7.16-2006.6.11)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 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1941年(民國三十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於湖南長沙,科學家、世界公認的贗矢量流部分守恆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2年,周光召進入重慶南開中學。1947年,便以優異的成績轉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58年在國際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1980年,周光召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2、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漢族,吳越王錢鏐第33世孫,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13、屠守鍔(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總體設計專家。1917年12月5日生於浙江吳興。194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系。194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碩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是中國「航天四老」之一。
14、黃緯祿(1916.12.18-2011.11.23)安徽蕪湖市人,中國著名火箭與導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有「巨浪之父」、「東風-21之父」之稱。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中央大學電機系,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碩士學位,196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程開甲,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2013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1918年8月3日出生,江蘇省吳江市盛澤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顧問。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1948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6、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學家。1915年10月6日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省麻城縣王崗鄉(今麻城市鐵門崗鄉王崗社區)。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7、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於江蘇常熟,核物理學家、中國核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2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3年獲柏林大學博士學位。1964年,他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18、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924年出生於安徽 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趙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吳興人(今湖州市吳興區),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1] 中國著名大氣科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空間物理學家,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東方紅1號衛星總設計師,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現代地球物理科學的開拓者。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0月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
20、姚桐斌 (1922.09.03—1968.06.08),男,江蘇省無錫市人,祖籍安徽休寧,[1] 中共黨員,冶金學和航天材料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材料、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兩彈一星元勛。1945年,姚桐斌畢業於交通大學貴州分校(現西南交通大學)。
21、錢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中共黨員,空間技術和空間物理專家,原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
22、錢三強,1913.10.16-1992.06.28,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中國科學院院士。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預科。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9年錢三強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1946年底,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23、郭永懷(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中國科學院院士),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2)哪些人是清華物理系畢業的擴展閱讀:
「兩彈一星」元勛全部完成了大學本科學業。其中7人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說明清華大學貢獻的「兩彈一星」元勛最多。其他大學依次為西南聯大、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央大學、北京大學等。
中國向二十三位科學家頒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他們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的突出貢獻。其中 十位科學家本人的回憶文章和楊振寧追憶鄧稼先的文章被收錄於《請歷史記住他們》一書。中國科學院策劃、科學時報社編、 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該書中,既有當年擔任「「兩彈一星」科技協作的傑出指揮員和承擔科研攻關的著名科學家親身經歷的 回憶,也有已故元勛錢三強、王淦昌等生前留給國家歷史和檔案部門的珍貴資料。
原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張勁夫的一篇回憶文章《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在國內外引起 強烈震撼,一大批親歷當年「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科學家和科研管理領導幹部紛紛回憶當年史實,中國科學院軍工史辦公室 拿出多年來科學家們整理的內部史料,選出一部分經批准公開發表,使得《請歷史記住他們》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權威性。
⑶ 物理學家錢偉長的成長和求學經歷是怎樣的
錢偉長,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在力學研究上成果顯著。1912年9月,錢偉長出生於江蘇省太湖岸邊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名小學教員。母親是一個善良而又勤勞的農村婦女,整天靠挑花、糊火柴盒、養蠶來掙取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錢偉長家有兄妹六人,家庭經濟負擔很重,很不富裕。錢偉長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到處玩耍,啟蒙教育並不很好,直到9歲時,他才有機會上學。在學校,他刻苦學習,放學後還得幫母親挑花,掙一點上學費用。15歲那年,父親在貧病交加中去世了,這對於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錢偉長只得棄學在家幫助母親挑起家庭的重擔。但他的一位叔父覺得他很聰明,就這樣輟學在家務農太可惜了,於是資助他上了蘇州高級中學。蘇州高級中學是省內很有名氣的一所省立學校,課程比較全面、數學水平高。在這里,錢偉長第一次接觸到了幾何、代數、物理、化學和外語。由於以前根本沒學過,因此最初錢偉長對這些新鮮的課程興趣不大,成績也不好。但學校的老師對他的要求十分嚴格。在老師的嚴格要求和同學的幫助下,錢偉長的數理化成績在中學畢業時終於及格了。中學畢業的那年,錢偉長憑借自己在文科方面的才華連續考取五所大學。但最後,他卻選擇了清華大學的物理系繼續深造。入學時,錢偉長見到了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葉企孫和物理系主任吳有訓。吳有訓先生把他叫到跟前,不解地問道:「你的數理化成績不夠好,而文科成績卻很出色,你為什麼要棄文學理呢?」在外人看來,這的確是一件很令人費解的事。但錢偉長自有想法。他禮貌地回答道:「我覺得文學對付不了侵略者的洋槍洋炮。中國要富強起來,必須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停了一會兒,他又接著說,「我的數理化成績雖然不好,但我有決心趕上去。」吳有訓教授理解這個年輕人的心情,輕輕地點了點頭,像是同意他的看法,又像是贊許他的決心,然後溫和地說:「那你就先學一年看看吧,如果一年以後,你的普通物理和微積分還達不到70分,再改學文科也還來得及。」就這樣,錢偉長走上了科學技術的道路。錢偉長懂得自己所面臨的處境,他奮起直追,在科學的海洋中奮臂前進。在夜深人靜的晚上,或是晨光熹微的清早,在教室的燈光下,或者在校園的路燈旁,人們總能看到這個瘦弱的年輕人的身影。一年之後,他的理科成績終於趕了上來。1935年,錢偉長以優異的成績領到了清華大學物理系的畢業證書。吳有訓教授十分欣賞這個年輕人的志氣和毅力,招收他為自己的研究生。1939年,錢偉長拿到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公費留學的通知書。剛到多倫多,他的導師就熱情地問他:「你在國內是學什麼的?做了一些什麼工作?」錢偉長如實答道:「我是學物理的,現在主要研究板殼的統一理論。」導師一聽,非常高興,連聲說道:「很好,很好!我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我們是不是把研究情況交流一下?」1943年,由錢偉長和他的導師共同署名的論文《板殼的內稟統一理論》發表在美國航空力學家馮·卡門的祝壽紀念文集上。29歲的錢偉長的名字,與世界上很多知名學者(包括愛因斯坦等)的名字一起,同時出現在這本文集上,成為該文集最年輕的一位作者,這篇論文使錢偉長獲得了博士學位。1942年的春天,錢偉長從加拿大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在著名物理學家馮·卡門領導的噴射推進技術研究所工作。在馮·卡門的指導下,錢偉長的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幾年中,他在美國的《應用數學》季刊上連載了12篇新論文。國際力學界認為這是把張量分析用於彈性板殼問題上的富有成果的開創性工作。這項工作中所提出的淺殼理論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被譽為「錢偉長方程」。這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錢偉長在世界力學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