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求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作者: 王衛東
觀察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知覺過程,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開始,也是中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開端。觀察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能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易於理解、掌握物理知識。
觀察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這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觀察是有促進作用的。如「冷水澆開沸水」、「漏斗吹乒乓球」等實驗使學生感到好奇,從而想探究其奧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顯得非常重要。
一、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親其師,信其道」,物理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以巨大的熱情感染學生,帶領著學生走進物理的殿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這既是啟發學生思維的前提,又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基本條件。
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條件使學生多接觸各種物理現象,加強觀察和實驗也有利於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對物理的學習的興趣又能對觀察能力的培養起積極的作用。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能自覺地在課上、課下、生活中隨時隨處觀察各種物理現象,無形中使觀察能力得以提高。
二、注意觀察的目的性、計劃性
每天學生都接觸大量的事物,樣樣觀察,耗費精力太多,並且大多數現象往往「熟視無睹」。因此,教師一定要加以引導,增強觀察的目的性。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先觀察什麼,再觀察什麼,有步驟地進行,降低觀察的難度。這對克服中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被較強的刺激所吸引等問題有很好的效果。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實驗中教師的指導對學生的觀察效果有明顯的影響。在觀察當中,要給予恰當的指導,讓學生積極思考,把已有的知識與觀察到的現象聯系起來,加強觀察的理解性。並指導學生不僅看現象,而且注意產生這一現象的條件,以及現象發生變化的條件。在關鍵時刻,要對學生觀察的順序加以點撥,使之條理化,而不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地觀察。剛開始實驗時學生感到有興趣,但隨後將出現懈怠的現象。教師的指導能強化學生所觀察的目的、對象、過程、規律等,並增強實驗效果。
在實驗觀察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對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是大有好處的。
四、引導學生多觀察、勤觀察
教師要創造條件在課上、課下多給學生觀察的機會,在物理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指導學生觀察教科書中的插圖,觀察儀器、機器的構造簡圖,如汽油機、發電機、電動機、晶體熔化裝置、阿基米德實驗等示意圖。指導學生觀察其各部分的構造、作用,特別對關鍵部位要仔細地觀察,使學生了解儀器或機器的工作原理,這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注意對周圍的物理現象進行觀察,如對「月暈而風,礎潤而雨」,「體操運動員上單杠前在手上塗抹鎂粉」、「冬天北方窗戶上的霜花」等現象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而使觀察能力獲得提高。
3.盡量多做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並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從對物理學現象的觀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布置作業時,觀察實驗的內容應佔一定的比例,在物理課外小組活動中也搞一些觀察性質的活動,通過各種渠道來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4.培養學生觀察物理圖像的能力,例如,現在一些習題中出現速度—時間圖像、質量—體積圖像、電壓—電流圖像、電流一電壓圖像等。要使學生把握住圖像所反映的物理內容、數量關系,觀察表面上很相似的圖像,從實質上加以區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可提高學生利用圖像認識物理規律的能力。
5.培養學生對電路圖、受力分析圖的觀察能力。在物理習題中,對題中所給的圖形,常常要觀察物體的受力情況、電路連接情況等。例如,可訓練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把電學中的實物接線圖改畫為電路圖,或按電路圖連接實物接線圖,使學生逐漸學會如何在觀察中抓住事物的本質。
五、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
物理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多觀察、勤觀察,而且要指導他們善於觀察,使他們逐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可採用順序觀察、分部觀察、重點觀察等方法,並在觀察中進行對比和歸納現象的異同。
一般對靜止的物體可採用順序觀察法,如從前到後、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地觀察。對運動的物體,可看開始過程、中間過程和停止運動,使學生一步步觀察清楚物理運動的變化過程。
教師要有意識地從方法上加以指導,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較快的提高。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這一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的要求應有所側重。比如說,初二的學生初學物理,他們所做的物理實驗不多,所觀察到的物理現象也不多,這階段首先要求學生在觀察時注意力集中、目的明確,以後再要求他們觀察得細致性、理解性等。總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使他們的觀察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2. 如何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能力
新的高中物理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觀察現象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更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是理解概念和規律必要的基礎。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尤其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注意不斷地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來發展他們創新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興趣入手
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失去了動力,創新能分的培養就成了一句空話。教師如果能精心設計好實驗,並巧妙地進行演示,創設一定的情境,將趣味性、新穎性和知識融為一體,就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增強學生的有意注意力。
二、重視實驗基本技能的培養
大綱要求要加強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培養,規定了實驗能力的要求。提出「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儀器進行觀察分析測量,會控制實驗條件和排除實驗故障,會分析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到正確結論,了解誤差和有效數字的概念,會獨立的寫出簡要的實驗報告」。對高中使用的基本儀器,提出了兩種要求:一種要求能獨立正確使用,例如游標卡尺;一種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使用,例如示波器。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將每個實驗認真分析後,確定每個實驗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學生做此實驗的基礎上,應使他們理解控制實驗條件,探索物理規律的思想方法,指導學生手腦並用進行實驗操作,強化圖像處理的技能訓練,並學習排除簡單的實驗故障。在實驗教學中,既要考慮給學生以更多的鍛煉機會,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三、正確指導,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完整的設計一個實驗,要經歷多個環節,在實際考查中,一般不會考查全部環節,而是只考查其中的幾個環節。有的題目給出條件和實驗器材,要求闡述實驗原理;有的要畫出實驗電路圖,要求領會實驗原理,確定需測物理量及計算公式;有的則要求學生根據操作步驟及測定的物理量判斷出實驗原理……雖然考查方式不盡相同,但目前高考中幾乎所有的設計型實驗題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給出實驗器材的前提下進行考查的,而且都以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的對實驗原理作一定的提示。作為該類實驗問題應抓住以下幾點:
1.認清器材功能和安全要求。2.明確基本連接,例如變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分壓接法,電流表的內、外接法及其優缺點。3.緊扣原理,合理連接。4.採用多種實驗方法,活躍學生思維。如給出干電池、學生電源、電鍵、電橋、導線、安培表、伏特表、靈敏電流計、變阻箱、定值電阻等器材,要求選用合適的器材,測定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這種做法,更具有靈活性和探索性,能使學生全程投入,用腦思考,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物理學習中,觀察能力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的重要心理特徵之一。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種心理品質,是在成長中通過學習逐漸形成的。那麼,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呢?
一、加強對觀察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觀察作為一種物理學習能力,對於物理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觀察也是一種重要的研究手段。物理學發展史上,不乏由於細心觀察與思考而導致重大發現的例子。伽利略由於觀察研究吊燈擺動而發現了單擺振動的規律,奧斯特因細心觀察而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作為物理教師,要重視對物理學發展史上成功觀察事例的介紹,同時要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說明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知識學習及科學發明和發現中的作用,教育學生要做觀察的有心人,激勵他們觀察的主動性。
二、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學中要教給學生系統的觀察方法,主要有這幾方面:1.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外部形態關系的觀察;2.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內部結構關系的觀察;3.對物理現象與物體動態關系的觀察,觀察事物的特徵和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
在物理教學中,有兩種常用的觀察法應使學生掌握。一是系統觀察法。它包括順序觀察法、分步觀察法和角度觀察法。如對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實驗的觀察就是這樣。第一步,先定性觀察電阻變化或電壓變化都能引起的電流變化;第二步,固定電阻,定量觀察電壓變化對電流的影響;第三步,固定電壓,定量觀察電阻變化對電流的影響。二是對比觀察法。包括異部對比、異物對比、前後對比及分類對比等。這是判斷哪一種因素對現象或過程起支配作用的有效方法。如為判明引起電磁感應現象的因素是否為原磁場的變化,就要用磁場雖強但無變化的情形與原磁場雖弱但有變化的情形對比,從而判明哪一種因素在電磁感應現象中起決定作用。
另外,歸納觀察法、驗證觀察法和綜合觀察法也是常用的觀察方法。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的指導是一個重要因素。恰當而適時的指導,將會對學生的觀察起到積極的引導點撥作用。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物理學發展史上因觀察不細致或觀察未與思維結合而導致與重大科學發現失之交臂的事例不勝枚舉。教師可用這些事例,結合觀察練習,對學生進行觀察品質的教育。
四、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觀察機會。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此外,物理學研究對象的廣泛性,使得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找到可供觀察的實例,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由於這種觀察活動的對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並且由學生本人相對獨立地進行觀察,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對於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4.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觀察能力 物理教學論
俄國著名的科學家門捷列夫曾經說過「科學的原理起源於實驗的世界和觀察的領域,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接踵而來的前進」。「觀察、觀察、再觀察」曾作為巴甫洛夫的座右銘被寫在實驗室的牆壁上。眾所周知: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人們認識自然,總是從觀察開始。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觀察現象和各種實驗活動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科學素質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那麼,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呢?
1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興趣,它能很好地推動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培養興趣不僅能轉化學習動力,而且也能促進智能的發展,以提高學習質量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在觀察活動開始時,學生往往帶有一種極強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正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徵,變好奇心為觀察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慾望。為了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我在教學中重視對物理學發展史上成功觀察事例的介紹,如:從蘋果落地的啟示中,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從吊燈擺動的觀察中,伽利略發現了單擺振動的規律;從水壺中的蒸汽不停沖擊水壺蓋的觀察中,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等。科學家們正是從對這些簡單而又平凡的物理現象的觀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發明和創造,由此大大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更加懂得觀察的重要性。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說明認真細致的觀察在知識學習及科學發明和發現中的作用,教育學生要做觀察的有心人,激勵他們觀察的主動性。
2 要求學生明確觀察目的,做好必要的知識准備
一般的學生觀察只出於好奇,他們的觀察帶有盲目性。為了解決這個實際問題,教師在觀察之前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為什麼要觀察?觀察什麼?要找出什麼規律?這樣,學生抓住了觀察的重點,就能有目的地去進行觀察,久而久之,學生的觀察力就會得到全面的提高。當然,觀察之前還要要求學生做好必要的知識准備。例如,如要組織學生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就應要求學生預習或復習相關知識。
3 教會學生進行觀察的程序和方法
教師應根據觀察的目的任務,以及觀察對象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觀察。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教給學生進行觀察的具體方法。從教學實踐中,我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共探討:
3.1 比較觀察法:比較就是在觀察中區分出客體,確定客體的異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現象與現象之間總是既有聯系又有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物理現象分析比較,在相同事物和現象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在不同事物和現象中,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如:觀察水的蒸發與沸騰兩種汽化現象,找出它們在現象、溫度變化等方面的不同點;觀察直流電動機與直流發電機的結構,找出兩種不同類型裝置的相同點。通過比較觀察,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觀察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的觀察能力的提高。
3.2 順序觀察法:即有順序地觀察。一般的觀察順序為: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從前到後,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等。例如在探究音調與頻率的關系時,教學生有順序地這樣觀察:先仔細觀察振動鋼尺振動的快慢,再認真聽聲音的高低,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按順序觀察可以避免學生在實驗時抓不到重點,手忙腳亂,從而培養學生有序進行實驗的能力。
3.3 分步觀察法:對於一些復雜的物理現象,應按照所制定的觀察計劃,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地仔細觀察,如: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①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的重量;②組裝好實驗設計的滑輪組並將長直尺豎直放置在一旁;③將彈簧測力計拉住繩子自由端勻速運動;④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同時記下物體和繩子移動的距離。這樣學生在做實驗時會有條不紊,沉著冷靜。
另外,重點觀察法、歸納觀察法、驗證觀察法和綜合觀察法等也是常用的觀察方法。
4 指導學生整理和總結觀察結果
觀察結束後,教師要指導和督促學生整理和總結觀察的結果。如:探究歐姆定律過程中得出數據後,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研究的目的分別去找電流與電壓,電流與電阻的數量關系。這樣,學生能充分體會到觀察的實際意義。
5 經常進行觀察訓練,給學生提供盡量多的觀察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主要是通過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此外,物理學研究的對象具有廣泛性,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找到可供觀察的實例,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如:學習光學內容時,可觀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光現象和應用;學習電學內容時,可結合生活中用電實例進行觀察等。由於這種觀察活動的對象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並且由學生本人相對獨立地進行觀察,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對於其他能力的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一個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就學習物理來說,觀察自然、觀察生活的能力是必備的、尤為重要的。沒有觀察力,就無法去認識客觀世界,因此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物理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和心理發育乃至今後的人生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5. 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以實驗教學為主,引導學生參與物理實驗,觀察物理實驗過程,驗證物理真理.在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全神貫注觀察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變化,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動手完成實驗步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一、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興趣,使學生明確觀察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增強學生參與物理實
6. 怎樣培養物理實驗教學中的觀察能力
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總是從觀察開始。 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的方法。因此觀察不僅要會「觀」,還要會「察」,才能有所收獲。而物理學又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就要求每位實驗教師在指導學生實驗時,多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通過觀察各種現象以及對各種實驗的具體操作,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等科學素質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人從外界所接受的信息,大部分是通過觀察獲得的。沒有敏稅的觀察力,就不會有靈敏的思維力,豐富的想像力和良好的記憶力。觀察是獲得知識的最基本途徑,也是最基本的環節,更是思維的基礎。「科學的原理起源於實驗的世界和觀察的領域。」而觀察是第一步,沒有觀察就不會有接履而來的前進。任何實驗都離不開觀察,物理實驗更是如此。通過觀察獲取的實驗現象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整個實驗教學中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首要前提。 一、注重觀察興趣的培養 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興趣,它能很好地推動學生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探索知識。培養興趣不僅能轉化學習動力,而且也能促進智能的發展,以提高學習質量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因此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現代教學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在觀察活動開始時,往往帶有一種極強的誘惑感和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正是興趣愛好的原動力。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抓住學生「好奇心」這種心理特徵,變好奇心為觀察興趣,進而轉化為求知慾望。為了提高學生的觀察興趣,明確觀察的重要性,可以給學生講中外科學家的故事,介紹自然界中各種奇異的現象,做有趣的科學實驗等,在學生剛接觸實驗課時,我就給大家介紹了從蘋果落地的啟示中,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從水壺中的蒸汽不停沖擊水壺蓋的觀察中,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等。科學家們正是從這些最簡單的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現象的觀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發明和創造,由此大大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更加懂得觀察的重要性。 二、教學生制訂觀察計劃 在物理實驗中,要從物理現象中獲得關於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等方面的感性認識,必須有周密的觀察計劃。沒有周密的觀察計劃就沒有科學的觀察順序,造成顧此失彼,觀察不夠全面,不得要領。學生在開始觀察時,往往會感到不著邊際,無從下手。因此,要指導學生制訂周密的觀察計劃,確定好觀察對象,擬訂出常規觀察項目和特殊觀察項目,明確觀察要點。否則,紛繁多變的物理現象瞬間消逝,如同過眼煙雲,在物理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素質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如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就可制訂如下觀察計劃: 觀察步驟 --觀察內容--觀察重點: 1、水開始加熱杯底和杯壁上出現許多小氣泡 2、水沸騰前小氣泡脫離杯底和杯壁形成新氣泡。氣泡由小變大,由大變小直液化成水 3、水沸騰時隨著溫度升高,氣泡逐漸變大,直至液面破裂,放出水蒸氣。氣泡破裂和水蒸氣形成。 三、明確觀察目標 每一個物理實驗都有其明確的實驗目標。實驗要求實驗者必須有明確的觀察目標和觀察重點。往往學生在開始實驗時,只憑一般的興趣和愛好,在觀察時注意力不集中,觀察目標不明確,分不清重點,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有的以局部代替整體,有的放過一些稍縱即逝的重要現象,對多種並存的現象,不能抓住其本質現象。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標,對一些關鍵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觀察的對象和內容進行重點觀察。 物理實驗目標包括: 1.行為目標,是要求學生在完成每一項預定的實驗項目以後能夠「做什麼」的敘述。在確定行為目標時,通常使用的是:說、寫、分辨、比較、設計、說明等這樣一些表示學生的一種內在能力而可用外在行為表現出來的操作性詞語。如:說出用天平、量筒測定小於水的固體物質密度的方法和步驟等。在制定行為目標時,要指出完成行為的有關條件。 2.動作技能目標:是指對學生在實驗時的操作和動作表現的具體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幾項:①口述儀器各部分名稱、作用;②復述儀器操作要領;③正確快速裝置儀器;④正確快速操作實驗儀器並取得實驗數據;⑤連貫地操作、准確的動作;⑥迅速有效地修理儀器,迅速排除實驗故障;⑦改進實驗裝置,創造新的實驗方法等。以上項目應根據不同年級,不同的學生特點按不同層次提出。並要求每位學生逐步做到 。 3.單項實驗目標:是針對某一個實驗而制定的更具體的目標,單項實驗目標應該與物理實驗教學目的要求一致,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降低。要適應每位學生的能力。 四、要有科學觀察的方法 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還必須教給學生進行觀察的具體方法。從教學實踐中,我有以下幾種方法共探討: 1、比較觀察法,比較就是在觀察中區分出客體,確定客體的異同,從而促進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於事物與事物之間,現象與現象之間總是既有聯系又有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將物理現象分析比較,在相同事物和現象中,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在不同事物和現象中,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如:觀察用電流表測電流,用電壓表測電壓,比較兩表的構造、最小刻度及實驗操作的異同點。從而讓學生體會到在實驗中的極大興趣,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2、順序觀察法:即觀察的順序。在實驗中要按實驗順序觀察,一般的觀察順序為:從上到下,從外到內,從前到後,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等。如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實驗觀察順序為:①先觀察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再確定電源電壓。電源電壓應略高於小燈泡的額定電壓;②觀察電流表,電壓表的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③觀察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和最大阻值;④按要求連接電路前電鍵是否斷開,滑動變阻器是否滑在阻值最大位置;⑤電壓表是否並聯小燈泡兩端,量程是否選得合適;⑥電流表是否串聯在電路中,量程是否選得合適;⑦實驗開始時,閉合電鍵,調節滑動變阻器,重點觀察電壓表示數,電流表示數的大小。這樣有順序的觀察 可以避免學生在實驗時抓不到重點,手忙腳亂。 3、分步觀察法:對於一些復雜的物理現象,應按照所制定的觀察計劃,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地仔細觀察,如:研究阿基米德定律實驗中,可按以下步驟進行:①在彈簧下面掛上金屬筒,筒下面吊上金屬塊,指出彈簧伸長後指針的位置;②將金屬塊部分浸入水中,再逐步增加浸入體積,觀察彈簧長度的變化和溢出水的多少;③將金屬塊全部侵入溢水杯中的水流入小杯中;④將小杯里的水慢慢倒入小金屬筒里,觀察指針所指的位置。這樣學生在做實驗時會有條不紊,沉著冷靜。 4、整體觀察法:在觀察中先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即先對整體有一個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認識後,再分出觀察對象的各部分,再對這些部分細致地觀察。整體觀察法強調學生綜合運用眼、耳、手、鼻等各種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不遺漏重要的「細節」;在觀察對象的各個部分時注意跟對象整體聯系。在整體觀點指導下,觀察各個部分時,重點觀察主要部分,但又不放棄次要部分的觀察。如:發電機工作原理、電磁感應現象實驗等 。 5、重點觀察法:對事物本質的核心的關鍵部分或現象進行觀察,培養學生觀察的「選擇性」。引導學生注意收集反映物理現象的本質特點的信息,依據觀察的目的,區分哪些是該觀察的,哪些是不必觀察的。在觀察物質時,引導學生根據觀察提綱確定觀察的重點項目;在觀察裝置時,引導學生根據觀察的目的確定優先觀察核心部分;在觀察實驗操作時,引導學生特別注意對關鍵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觀察的操作進行重點觀察;在觀察物理現象和圖表模型時,引導學生觀察能反映事物本質的現象或部分,不受無關現象或部分的干擾。如:托里拆利實驗,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使豎直管中水銀柱高出槽中水銀面,管內、外水銀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則部分學生可能認為:①大氣壓強的大小與水銀柱的長度有關。此時應該進一步觀察,當玻璃管傾斜一個角度,管中水銀多了一些,水銀柱長度增加,但水銀柱的豎直高度仍然不變,這表明與管的直立或傾斜無關;②大氣壓的大小與玻璃管的粗細有關。那就換用兩只內徑不同的裝滿水銀的玻璃管重復上述實驗,可觀察到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都是同一個數值,這表明大氣壓與管的粗細無關。可見這個現象的本質是水銀柱的豎直高度與大氣壓有關。此實驗表明作用在管外水銀面上的大氣壓強支持著管內的水銀柱,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於大氣壓。 6、歸納觀察法:歸納法從個別事物的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方法,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維方法。 五、觀察中的要求 (一)觀察力的生命在於真實,實事求是是觀察的基礎,又是觀察的重要品質和方法,也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態度。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求學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毫不含糊地尊重客觀事實,如實地記錄實驗中觀察到的各種現象、數據、標點符號,做到嚴格地把實驗事實和自己對事實的解釋區別開來。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僅是提高物理實驗質量的要求,也是增強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需要。 (二)認真、細致、深入是觀察能力的重要品質之一,也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和要求。所以在實驗中要認真、細致、深入的觀察。許多自然現象和實驗中的物理現象,有時是稍縱即逝,有時是一閃而過,這就要求每位學生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隨時抓住這些重要的現象;只有深入地觀察,才能發現細微的變化和隱蔽的特徵。 (三) 眼、腦並用,即把觀察和思維緊密結合起來 觀察是一種理性知識參與下的知覺。只有結合思維才能把握實驗現象中的本質特徵和必然聯系,而且能根據觀察到的現象發現新的問題,促進進一步的觀察和對觀察材料的思維加工,辨別本質現象和非本質現象,去偽存真,得出正確的觀察結果。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大膽地貫徹課改精神和實施素質教育,提高現代學生的實驗素質,以同時達到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
7. 如何培養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的觀察能力
物理是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驗離不開觀察,觀察是研究自然科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人們認識自然總要從觀察開始,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信息,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記憶力和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因此,觀察是獲得物理知識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徑。
8. 如何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主動地觀察興趣具有強勁的動力功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物理觀察興趣是學生主動參與物理實驗不容忽視的內容。
二、確定 目標:
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定標, 即讓學生明確物理實驗的目的、 目標,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和有重點地觀察。
三、制定實驗計劃:
讓學生全面地觀察。
四、 規范操作、觀察:
讓學生准確地觀察
9.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任何實驗都離不開觀察,觀察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途徑,是思維加工的前提.具有日常觀察的習慣和敏銳的觀察力是學生今後從事學習、研究和創新必不可少的素質.物理教學大綱中指出:"初中物理教學要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這種認識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必要基礎."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學中要重視讓學生觀察有關的現象,大力加強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
論文正文
物理觀察是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首先通過觀察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物理觀察中,必須結合初步的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歸納與演繹等思維活動,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於學生學好物理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我認為:
一、掌握物理觀察的基本素質,加強對學生培養與訓練
(一)激發學生進行物理觀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必須首先激發學生對觀察的興趣。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觀察的重要意義,這可從教材中的序言、物理學家的故事、科學發現的生動史實,向學生介紹觀察的意義。例如:阿基米德如何從洗澡盆溢水發現了浮力定律,牛頓如何從蘋果落地悟出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從水壺噴汽發明了蒸汽機等等諸如此類的故事,激發學生對物理觀察的興趣。
加強對學生觀察興趣的培養,可以通過物理教學多做一些感染力強的演示實驗,如:馬德堡半球實驗、瓶子吞雞蛋、短路實驗等,還可多舉一些自然現象,慢慢地把有趣發展為樂趣。使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進行有目的的地觀察,把觀察與思維結合起來,探入事物的內容,邊觀察思考邊探索,並讓他們親自動手做實驗和設計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規律,以探索自然界的奧秘。
(二)觀察要注重思考。觀察並不是感覺器官同外界的作用,而應該包括感覺器官與大腦的相互作用。即是培養學生在觀察中,不要只停留於物理過程的表面現象,要深入到現象的本質。所以觀察應與思維相結合,觀察離不開思維,沒有思考的觀察是不存在的。在教學中,讓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觀察,要延伸到觀察之後,在觀察前,訓練學生確定觀察的對象、目標、計劃和方法;觀察過程中,訓練學生多思考、多分析,以便獲得真實可靠的感性材料;在觀察後,訓練學生分析處理觀察結果,總結規律。如觀察用手推物體使它運動,手離開不久,物體就會停下來。表面上看,好像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但只要深入思考,就會發現物體之所以停下來是由於受到摩擦力的緣故。這樣就揭示這一現象的本質,原來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正如俗話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勤察深思出真知。」
(三)學會做觀察記錄。做好觀察的記錄很有意義,既可為以後的學習提供重要資料,又能使學習新知識的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同時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對觀察的結果會准確地記錄在表格中、並能逐步設計記錄表格,並能採用規定的術語、約定的符號、標準的計量單位。還要對觀察記錄進行整理,並用文字和語言表達出來。同時不論符不符合自己預想的結果,都要如實記錄,不要為減少誤差而塗改自己觀察到的原始數據,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結果,如誤差太大,應讓學生尋求原因予以改進。
二、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觀察的方法很多,對不同事物,不同物理過程,不同物理現象,應採用不同的觀察方法,才能從似乎平常的事物和現象中找出有關方面的聯系,從眾多的事物和現象中找出規律。所以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很重要。
(一)有意觀察法。就是針對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有的放矢地觀察,而不是漫無目的看。在教學觀察中觀察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兩種:一是學生現在未知或未闡明的事實;讓學生從觀察中得到知識和發現問題;二是判斷理論是否符合事實,讓學生去驗證知識。根據不同的觀察目的來制訂計劃,在觀察同一現象時,由於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他們注意到的事物就會有所不同。這需要教師去引導學生對某一現象或某一現象的某些方面進行有意觀察,達到觀察的目的。
(二)細微觀察法。事物的變化有時是細微的和偶然的,變化中往往隱藏著質的飛躍,偶然的變化中包含著必然性,所以對偶然觀察到的異常現象也不能輕易放過。例如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倫琴發現X射線,貝克勒爾發現的射線現象等,無一不是從觀察到的某種偶然現象開始的。細微觀察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增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不至於漫不經心,走馬觀花。對於短暫的現象教師要注意適當的重復。引導學生多動腦筋,提出問題。
(三)歸納觀察法。反映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的本質屬性,或研究變化因素較多的問題,通常採用歸納觀察法。即通過對個別現象的分別觀察,得到個別結論,再歸納概括得出一般規律。例如觀察電磁感應時,通過觀察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靜止在磁場中,增強磁場,使導體在磁場中上下運動、左右運動、斜著運動,看看電流表指針的反應,最後概括得出電磁感應現象的概念。
三、培養與訓練觀察能力,提高學習物理的效果
培養與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必須掌握觀察的重點性、敏銳性、准確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一)培養學生觀察的重點性。如觀察阿基米德定律的實驗時,觀察的重點應集中在浮力大小與浸沒在液體中物體的體積之間的關系,排除浮力與物體浸沒深度的關系。
(二)培養與訓練學生的敏銳性。就是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從平時不大引人注目的現象中能發現新的線索,善於發現易忽略或不易發現的東西。如蘋果落地、水蒸氣沖動壺蓋、操盆溢水、吊燈隨風搖動等這些司空見慣沒有引起人的注意,但牛頓、瓦特、阿基米德、伽利略卻敏銳地觀察到這些現象,並以此發現了萬有引力、蒸汽機浮力定律和單擺的等時定律。觀察的敏銳性還要求觀察的速度,即能迅速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現象,如觀察閃電;觀察電容放電時最大電流等等。
(三)培養學生觀察的全面性。即養學生能從事物或現象的各個方面,從事物發展的過程進行觀察,因為物理現象是比較復雜的,所以要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有條理、有系統地觀察,才能得到全面的結論。如由大到小,由前到後,由整體到局部,由表及裡,由近及遠等等,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質,提高學習物理效果。
教師要注意營造各種觀察條件和環境,從不同角度不同情況加以觀察,並藉助現代教育手段、生活中自然界的物理現象等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