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物理對於學生來說,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同時,這就對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名學生都有豐富的創造力和無窮的潛力,通過科學的教學,將學生的這些能力發掘出來,是學生的財富,也是我們自身價值的實現。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物理教學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興趣對於學生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它能讓學生對新事物有好奇心,充滿探索的願望,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理解和記憶,沒有對物理學產生興趣,當然不會主動去記憶物理學里的知識點。下面是培養學生對物理學興趣的三點方法:
1、講好第一節課: 第一節課是學生與教師認識的一節課,也是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認識的一節課。在上課之前,要准備充分,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並且進行互動,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對以後的教學會很有幫助。
2、從生活入手: 物理現象在生活中的縮影無所不在。例如:筷子放在水中的折射現象,摩擦起電的現象等等。通過講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對這些現象的原理產生探究的興趣,在這些現象的謎底揭開的時候,學生也對其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化難為簡。
3、做好演示實驗: 僅僅憑在教學過程中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在引導學生學習物理課程時,做好每一次演示實驗,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學生對於演示實驗很好奇,都會全神貫注的觀察,在這種氛圍中,將演示的現象和課程的內容講給學生聽,更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利於知識的接受。
物理課程的教學對於實驗的依賴程度不亞於生物學和化學,教師生動的演示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學生自己動手的實驗,在實驗中提出問題和假設,然後設計實驗來進行驗證,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將這些問題解決,這整個過程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考歸納能力,會有很重要的影響。學生實驗分為課堂分組實驗、課外實驗。
1、課堂分組實驗:鑒於我們縣的設備和資源比較有限,學生在實驗課程上,以分組實驗為主。 教師的演示實驗,雖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讓知識變得易於理解和記憶,但是學生僅僅停留在觀察階段,並沒有辦法參與其中。所以,學生的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最好的辦法,是實驗能力培養最重要的辦法。學生自己動手,受到的視覺和感覺會很強烈,對於實驗過程中的問題思考會更深入,在模擬實驗之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提出種種假設,在設計假設後再進行實驗,比單單的模擬實驗的過程效果更好。教師在課堂實驗中,要起到引導的作用,對於學生操作中的錯誤地方,要及時的予以糾正,避免習慣性錯誤操作的產生,教師還應該帶頭設計實驗,脫離課本中的模型,讓學生充分的發揮想像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在課堂實驗結束後,要對學生的實驗予以正確的評價,適當的鼓勵學生,讓學生經過動手達成實驗目標後,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信心。同時,教師要認真進行總結,要讓下一堂實驗課的內容更豐富。
2、課外實驗: 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物理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點,就是可以就地取材,做很多有意義的實驗。學生在經過課堂實驗後,充滿了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趁熱打鐵,改變一些課後作業的布置方式,改為讓學生動手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這樣做,讓學生對課後作業完成起來更主動。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很重要的,對於學生要求做的課外實驗,家長要予以支持,並創造一些條件,幫助學生完成實驗。
當學生對遇到的一些物理問題沒有辦法的時候,往往是不能將物理問題細分為簡單的物理模型,尋找不到突破口,導致問題無從下手。 物理學中的許多問題,是有共同點的,通過課堂實驗並且進行歸納,可以建立起若干個模型,這就是物理模型。在平時的教學中,將常見的物理模型進行總結,講解給學生們聽。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單元,物理問題都是由多個物理模型拼湊到一起的,一個物理問題進行分析後,可以拆分成幾個彼此獨立的模型,從而各個擊破。單一的物理模型易於理解,學生也都容易掌握,但是讓學生如何能夠拆分物理模型,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對典型的問題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講解,教會學生如何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一道難題,拆分成一個個簡單的問題。 物理模型的歸納,在於教師平日的積累,很多物理模型已經成型,也有很多物理模型還在探索中,盡量從實際問題將物理模型提煉出來,會讓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大為提高。
⑵ 如何上好物理課
物理學本身是很抽象的,有時甚至很枯燥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單調、無味的課堂中認識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呢?所以會不會聽課,怎樣聽好課,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優劣的一個關鍵因素.另一個關鍵在於教師是如何組織教學的,才能夠讓學生輕松地、快樂地學好物理.下面是我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作為教師應該細心洞察任何一個能給學生樂趣的突破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本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發學習興趣.物理學科與別的學科不同.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但它又不同於簡單的"看"和"做",它還得想--思考,正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還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如:在講「光的直線傳播」時,教師可以先提出這些的問題:①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同時同地發生,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是為什麼? ② 在講「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時,我們的實驗條件是讓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各種物體表面滑行,實驗現象是發現滑行的距離不等,而實驗結論是通過抽象的理想化的思維得出的--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這和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不一樣.所以這僅*簡單的"看"和"做"是不行的,還得仔細思考:物體已經在運動--有一個速度了,所受的摩擦阻力越小,滑行得越遠,要是沒有阻力呢? ③ 在講「光的反射」時,我們也可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假如你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走進一間屋子裡,裡面的東西你是否能看到呢?」學生回答:「不能」.「那怎樣才能看到它們呢?」學生回答:「打開燈就能看到屋子內東西」.「不錯,很聰明!那麼,同學們再思考一下,為什麼打開了燈就能看屋內東西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創設這樣情境,就能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有趣的物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就願學、樂學,而且還能學好,學活.二、注重探索,重視實驗,掌握概念1 觀察和實驗是學習物理學的基礎.實驗具有客觀真實性,它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又能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為上升理性認識打好基礎;還能讓學生加深對定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創造一切有利條件,盡量做好所有演示實驗,盡可能也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如:在講「光的折射」時,我就為學生准備了一些碗筷和硬幣.讓他們做了3個實驗:① 往空碗里倒水,觀察碗底倒水前與倒水後有什麼不同?② 在盛滿水的碗中,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從側面斜視水面,會發現筷子有什麼變化?③ 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幣,調整視線的位置,使眼睛剛剛好看不到硬幣.這時,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變,讓另一個同學再往碗里慢慢地倒水(不要讓水沖動硬幣的位置),隨著水位的上升,觀察者又會發現什麼情況?在上述實驗中,學生們就能看見碗底「變淺」、筷子「折彎」和硬幣「升高」了,這些都是由於光在水和空氣的界面上發生了一種折射現象.從而加深了對光折射的認識.實驗後,組織各組的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得出初步結論.在做實驗的同時,不僅要學生知道實驗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驟,還要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通過分析、歸納、推理得出結論.同時在如何改進實驗方法、提高實驗精度、設計實驗等方面也要作必要的指導.課外時也可以增加一些輔助實驗,然後再集中討論,看誰製作產品最好,並且找出它們的優點.從而再去改進自己的設計.因此,實驗對學生學好物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實驗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環節,決不能「用嘴做實驗」.2 學習初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關鍵.聽課的時候要學會從老師的講解中抓住:① 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樣提出來的.② 了解概念的表達方式.③ 弄清怎樣使用這一概念進行計算或解決實際問題.④ 弄懂概念應用的范圍和條件.這樣學習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領.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如何聽物理概念課.\x0d(1) 將物理概念層次化\x0d很多物理概念往往有多層含義,概念的層次化就是將其復雜的內涵分解為多個層次,讓學生一層一層逐步認識,最後綜合各個層次的內容,得到一個完整的定義.\x0d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x0d第一層:物體是做直線運動(體現"直"字)\x0d第二層: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體現"變"字)\x0d第三層: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體現"勻"字)\x0d得出定義: "物體在一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均相等,這樣的速度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所以不管概念分幾層,也不管各層之間是平行關系還是層層遞進關系,你聽課的時候只要將各層的含義分開,將每一層含義弄清即可.\x0d另外,概念的內容有輕有重,分層就應該有主有次.在聽課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抓住重點的反應本質屬性的內容,並加以強調,區別那些非本質、容易混淆的現象.\x0d例如:"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x0d第一層:力的作用能改變物體速度的大小(舉例汽車的各種運動情況:靜止→運動;運動→靜止;速度逐漸變小,速度逐漸變大等等).\x0d第二層:力的作用能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舉例汽車左轉彎、右轉彎;騎自行車轉彎等等).\x0d第三層:力不是產生運動的原因,也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三、精講精練,源以生活於物理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關系最為密切,在學習物理學之前,學生已從那些膚淺、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中獲得了不少的"日常經驗".這些日常經驗先入為主,常常干擾科學概念的形成,成為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障礙.在課堂上老師要有目的指導學生探索、學習,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結論.而不是教師講授知識後得出的結論.課後練習題與作業題要精選,做到「雙基」結合,螺旋式上升形式,同時多講題型、思路、方法和規律.而不是搞題海戰術,以減少學生的負擔.
⑶ 怎樣教好一堂物理課
一、應注重教學觀念的正確性,應體現新課程標准、素質教育理念
1.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認識過程,同時,還應是情感、態度等非結構性情景的心理體驗和頓悟,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概念、規律等理性知識,還需要現象、事實等感性經驗;不僅需要間接經驗,而且需要直接經驗;不僅需要結構性知識,也需要非結構性情景;不僅要認識客觀世界,還要認識自己的主觀世界。因此,中學生的學習環境不能局限於傳統的教科書和教師,還應包括實驗活動、交流和自我評價等,學生的學習方式不能局限於接受學習,還應包括自主學習、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
2.注重科學探究的思想,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供充分的條件,假設適當的情景,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將科學探究與物理知識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教師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注重合作學習與自主學習的思想。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提倡參與型教學組織方式,教師要創設師生共同探究的教學環境,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做事。
4.注重以實驗為基礎的思想,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把實驗和探究結合起來,在做好課內實驗的基礎理上,鼓勵學生在課外隨時用身邊的物體進行實驗。如:體驗上學路上騎自行車上下坡時的不同感覺;觀察貨車和小汽車啟動和停止的過程,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培養學生嘗試利用實驗和已知規律探求新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5.注重STS教育的思想。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磁懸浮列車、失控的能量釋放等。關注所學知識有關的技術和社會問題,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對個人和社會問題作出科學決策的能力。
6.注重綜合優化的思想,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種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優化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過程。
二、應注重教學設計的周密性
教學設計是否周密也是上好一堂中學物理課的比較重要的一面。具體地說,一節好的中學物理課必須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充分的准備和設計。1.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根據學生實際狀況和教學任務,確定合理可行的物理教學目標。2.根據教學目標的分析確定物理學習內容,組織或創造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學習條件,根據學習內容,學習者特徵分析並確定教學起點,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3.根據課堂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確定物理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反饋與評價。
三、教學實施過程應注重師生互動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是否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是一堂物理課的重要方面,具體地說,教師對物理教學的組織與指導是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師生、生生互動過程。因此,一堂好的中學物理課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1.教師能根據物理學習進程創設必要的問題情景,並且始終組織、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如:引導學生思維和探究,指導學生觀察、實驗和概括,指導學生閱讀等。2.教師在物理教學指導過程中,能促進師生互動,如:給予學生同等的活動、交流機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於提出多種意見和答案,讓學生能採取多種方式主動學習,積極調動思維情感。
四、注重良好的教學效果
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是一堂物理課比較重要的一方面,根據對物理過程的認識,考慮一節課的教學不僅要考慮學生在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方面的效果,還要具體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對物理課堂中良好的人際交流及平等合作氛圍的體驗,如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給學生以同等的活動、交流機會,鼓勵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在討論中啟發學生發表較為靈活的意見等,都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應成為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2.學生對學科探究過程的體驗。學生只有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才能體驗到其中的思想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也才能理解科學的精髓,因此,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本身也是物理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方面。
上述幾個方面是相互影響的,只有用正確的觀念作指導,才有可能產生好的物理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行為;只有周密的教學設計,才能把先進的教育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只有經過具體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才能把教育觀念和教學設計體現出來,才能表現出具體的教學效果。只要這幾個方面注重好了,就不失為一堂好的物理課。總之,新課程中的物理課,應體現出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要求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在實踐新課標的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摘自青年網)
⑷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課
初中學習好物理課的方法如下。
1.重視常規學習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准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能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2.重視知識應用
(1)回歸生活。
家裡突然停電了,你還會像小時候那麼害怕嗎?八成是保險絲燒掉了,快去看看。為什麼汽車剎車後還要行駛一段距離?在雨雪天氣路滑時,如何減小交通事故的發生?這與慣性、摩擦有關。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你會豁然明朗,生活到處是物理謎語,等待你去解開。
(2)課外研究。
城市現代化,玻璃牆面的樓房越來越高,黑夜越來越亮,刺眼的光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減少光污染》。《如果沒有摩擦》、《自行車上的物理》……調查報告,課外製作、課外探究都能把物理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為你帶去研究的歡樂與驚喜。
(3)學科交叉。
中國古代詩詞、成語諺語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你可以從語文中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也可以從歷史中體味物理學家的優秀品質。
⑸ 如何打造一堂好的物理課
如何打造一堂好的物理課
教學的環節很多,但作為教師和學生面對面交流最多的是課堂教學這一環節。課堂教學環節是提高教學效率最關鍵的環節,課上得好,學生聽得有勁、投入、思維順暢,學生就會對這門課感興趣,期待著下一節物理課的到來。如果課上不好,學生就會厭倦、排斥,進而不喜歡物理課,害怕上物理課,作業當然也是應付差事,教學效果當然差,這樣課後花再多的時間去輔導,結果也是事倍功半。那麼什麼樣的物理課是一堂好的物理課呢?
一、思路清楚
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思路清晰。如,我們前面學了什麼,思路發展到了哪裡,今天我們要學什麼,在整個物理學中今天要學的內容是怎樣的一個環節,我們將要做些什麼事,解決什麼問題,要讓學生做思維活動的主導者。例如,學生去游園,作為導游老師,要准備一條線路,並將所有景點安排在線路上,還要使各個景點之間有邏輯關系,最重要的是在游園時,導游千萬不能在隊伍前面一個勁地跑,既不告訴你到哪裡去,也不給你介紹景點對整個園林意味著什麼。作為導游教師,應該告訴大家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整個園林的結構是怎樣的,有哪些重要的景點,相互之間的呼應關系是什麼,然後把旅遊的心得和大家分享,這樣大家才能主動地去看、去聽、去想、去體會。例如:講電場強度就應該首先告訴學生,我們需要引進一個物理量用來描述電場,而用來描述電場的物理量當然是只與電場有關,且能夠反映電場的基本性質。我們說一個物體的質量與物體本身有關,但是我們想要知道物體的質量是多少怎麼辦呢?應該用天平,但是天平和砝碼其實和物體的質量一點兒關系都沒
有,物體的質量由物體本身決定。
然後發動學生思考、分析與歸納電場的基本性質。而不能上來就給定義E=■,然後再解釋它的意義,最後強調E與F無關,與q無關。
二、提問明確,內涵豐富
一堂課是由教師提出的許多問題串起來形成的,一堂好課教師的提問必須有明確的思維導向性。例如,講曲線運動,教師上來問什麼是曲線運動,學生答軌跡是曲線運動,然後,我們要講曲線的速度特點和受力特點,但是我們不能這樣提問:「曲線運動有什
么特點?」這樣學生不好答。如果換一種問法,曲線運動的速度有什麼特點?曲線運動物體受力有什麼特點?學生就知道往那個方向去想了。設計好問題是一堂好課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應該將幾個主要問題的提出時機、提問語言、語調精心設計好。
三、精心設計實驗
只要是物理課堂就應該有實驗,打造一堂好的物理課應該
經常有好的貼切的實驗,一個好的實驗能讓人記一輩子。例如,一個老師在講機械能守恆定律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通過天花板上的掛鉤,把體育組的鉛球用結實的繩掛上,然後拉著鉛球站在牆邊把球貼著鼻子放手,所有學生明知道老師的鼻子一定會安然無
恙,但是同學們的心還提到了桑子眼上,那鉛球的質量實在太大了,只要接觸到肯定會出問題,同學們沒有一個敢上去試試的。大家都既期待又擔心地看著老師做實驗,當那個鉛球在老師的鼻尖
前准時返回時,守恆的概念就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腦海里了。
實驗是一定要事先准備,精心設計的。同樣的實驗,准備過和沒有準備過,做出來的效果大不相同,同一個實驗用實驗現成的儀器做和用自己設計製作的東西來做效果也大不相同。例如,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教材上有閃光照片,直接分析閃光照片是可以的,但是我們用簡易頻閃光源和數碼相機在課堂上做個實驗,然後直
接放到電腦,分析研究我們自己拍攝得到的頻閃照片,學生理解頻閃照相這種方法和照片的物理意義的程度,和直接分析教材上照
片是有很大不同的。還比如: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相互作用力大小和距離有關,很難用實驗驗證,教科書上的演示實驗很難實現,因為教室的環境濕度太大,靜電漏電太快。我們用塑料吸管做成靜電指針,利用兩個靜電指針之間作用力來定性
演示,用摩擦產生的束縛電荷代替通草球上的自由電荷,實驗就很容易成功。當然要做好一個演示實驗,課前准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機械能守恆的實驗,因為鉛球很重,不可能簡單的敲一顆釘子做實驗,必須在天花板上裝非常牢固的掛鉤,而且要編織一個合適的網兜把鉛球掛上,還必須挑選一條足夠結實基本上不會伸長的細繩,事先還得把環境充分設計好,不能在另一面碰到別的東西,更不能碰到學生,其中辛勞和麻煩不言而喻。但是對教育效果的促進更是無法形容的。
四、充分利用課件
當然在高度現代化的今天,上好一堂課還應該有一個好的課
件。課件不是備課筆記的電子化,而是通過課件來達到黑板、語言無法實現的功能。如,概念的呈現,如果只用語言表達,學生可能會印象不深,如果在黑板上寫又花太多時間,我們用課件呈現還可以對關鍵詞進行強化,如果需要還可以進行動畫圖示。如果只有課件沒有備課筆記就很有可能出現記不得下一張幻燈片是什麼內容的窘態。課件更不是萬能實驗室,不能用課件包辦代替演示實驗,我前面舉的機械能守恆定律的實驗,如果在課件中呈現,學生從理論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會給學生任何心靈體驗,也不會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所以說現代課堂課件很重要,但課件絕對不是萬能的。需要的時候就一定精心准備,不需要的時候也不必用課件來裝門面。
五、設置戲劇性的思維沖突
有了前面所述基礎,還應該考慮在課堂中設置一些戲劇性的
思維沖突和跌宕起伏,這樣就能使得課堂更加精彩有吸引力。
曾經聽一位物理特級教師講課,課題是《外力做功和物體動能之間的關系》,從實驗和理論兩個角度討論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與物體動能之間的關系(用的都是書上的實驗和思路),但是兩個途徑最後都證明了一個結論,物體動能的多少與外力對物體所做的
功無關,當得到這個結論時已經是課堂的第四十分鍾了,學生從一開始被老師精彩的課堂語言所吸引,被嚴謹的實驗思路和有趣的
實驗過程所折服,但是卻得到這樣一個明顯的和預期不符的結論,師生完全陷於迷茫,聽課的教師也都很著急,怎麼能這樣收場呢?這時有學生終於看到了問題的所在,主動提出了物體所受合外力
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量,而和物體的動能沒有關
系的結論。課堂這樣安排,把謎底揭曉,既合情又合理,給學生留下了一個極其深刻的影響。
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認真、仔細、周到備課的基礎上的,所以認真備課當然是贏得一堂好課的基礎。備課的第一個環節是看書,第一要看的是教材、教參、大綱,第二要看的是其他人的備課筆記(現在有很多類似的教案集)。通過看書借鑒形成一個清晰的課堂思路,如果需要還可看一些物理學史方面的書、相關的雜志介紹,形成書面的備課筆記。我對備課筆記的理解是對課堂設計的思考筆記,寫備課筆記時,設想我在課堂中,首先怎麼開場白?怎麼把學生的思路引到我希望的地方去?怎麼板書?怎麼總結等等。筆記上記下幾個關鍵點的提問,和自己在課堂有可能忘掉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課堂思路,這個備課筆記很多是教師假想課堂的簡要實
錄,當然還包括舉什麼例子,做哪幾個例題,布置什麼作業。
備課還應包含和同行的交流,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一方面同事之間通過集體備課可以互相啟發,相互借鑒;另一方面集體備課可以使一些機械勞動相互分擔,再有集體備課可以發現我們單獨
思考中可能存在的錯誤認知。課件、實驗、作業同一備課組可以用相同的內容,備課筆記必須各人有各人的。這樣既有共同的進度和課堂內容,又有不同的課堂思路,對年輕教師的進步也能起到較好的作用。
⑹ 怎樣上好物理課
一。要上好物理課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更是如此,長期以來我們二中物理組一直追求、探索將更好的教學方法應用於物理課堂教學。我們最顯著的特點是結合二中學生的情況,(當然其他學校有適合自身的方法)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對基礎較弱,注重基礎知識的引導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對他們理解困難的知識點,在力求引導理解可是又理解不了時採取強行介紹;而對基礎較好一些的同學,則要注重方法的指導和更好的提高能力。新課改形式下涉及教學方法的方面很多,什麼知識教學課的教法,什麼實驗教學課的教法,什麼習題教學課的教法等等,今天這里我結合事例來說說習題課的教法。在運動學這部分內容中,有一類典型的習題——追擊和相遇問題。我們對我校基礎弱的學生只是講解常見的基本追擊問題,如加速追勻速,勻速追減速等,但是相遇的條件必須交代清楚;對基礎較好一點的校本部學生則此基礎上嘗試的提示學生是否還有其它類追擊問題?解決追擊問題的關鍵是什麼?這幾個問題,我們的學生有的說的很簡單,有的說的很復雜,但是在課堂上我們並不給出解決的方法;對基礎知識不錯的學生,也就是我們學校所謂的點班,我們提出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比如說學生們要提出值得討論的問題,象什麼能否追上,找到能否追上的判斷方法;若能追上,何時何地追上;追擊過程中何時相距最近或最遠?最近或最遠的條件是什麼等等。同時還要求他們能夠現場編題,現場解題。總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此外,我們物理組還有著與眾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循環跟進式」教學,也就是把組內成員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內成員先後跟進講同一節課,然後共同研討再上,再研討再上,此方法及有效的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成熟。 二。努力提高學生能力。 我們每位教者的目的都是讓學生掌握技能,新課改更是要求我們牢牢的把握住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引導,注重互動,我們物理教師時時刻刻都在以這樣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著自己的教學活動。 引入物理概念和規律 這一環節的核心是創設物理環境,提供感性認識。概念和規律的基礎是感性認識,只有對具體的物理現象及其特性進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對物理現象運動變化規律及概念之間的本質聯系進行研究歸納,就形成了物理規律。因此教師必須在一開始就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認識。常用的方法有:運用實驗來展示有關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利用直觀教具、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等。為形成概念、掌握規律而選用的事例和實驗事實,必須是包括主要類型的、本質聯系明顯的、與日常觀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學習中應使學生抓住物理概念和規律,物理概念和規律是人腦對物理現象和過程等感性材料進行科學抽象的產物。在獲得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觀察到的現象的共性、本質屬性,才能使學生正確地形成概念、掌握規律。例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時,其關鍵是通過對由演示實驗和列舉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現象的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工,使學生認識"物體不受其它物體作用,將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這一本質。但是這一本質卻被許多非本質聯系所掩蓋著,如,當"外力"停止作用時,原來運動的物體便歸於停止;恆定"外力"作用是維持物體勻速運動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突出本質,摒棄非本質,才能順利建立牛頓第一定律。討論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以後,還必須引導學生對概念和規律進行討論,以深化認識。一般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討論:一是討論其物理意義,二是討論其適用范圍和條件,三是討論有關概念和規律間的關系。在討論過程中,應當注意針對學生在理解和運用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便使學生獲得比較正確的理解。運用物理概念和規律,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在這一環節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問題,通過教師的示範和師生共同討論,深化活化對所學的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逐步領會分析、處理和解決物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組織學生進行運用知識的練習,要幫助和引導學生在練習的基礎上,逐步總結出在解決問題時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要敢於創新。有創新,就要有風險,但我們不能因此而不去創新,因此創新者要有膽有識,更要有縝密的心思,以保證少走或不走彎路。下面以我們學校一位年輕教師所提供的網上所宣傳的導學探究法來闡述這個問題。導學探究式教學是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獨立地探索(即教師只提供問題而沒有進行方法上的指導),自行地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導學探究法的意義在於培養學生的探究力。特點是非常規性,即問題的內容不一定是教材內容的翻版,可以是教材內容有意義的延伸和超越,或是來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解答要有一定的創造性。 導學探究式教學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用科學的觀點認識和評價規律,總結規律,從而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方法,為進一步探究打下基礎。當然這個方法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突出的是學習者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它不利於學生掌握大量的、系統的知識和練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某些領域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將會給這些學生造成學習上的心理障礙。此法對課堂教學的利弊比例我們仍在調查之中。同一堂課,一百個老師有一百個好的上課方法,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僅是我們一中的老師在這半年的摸索中結合新課改的精神所領悟到的怎樣上好一節課的方法,其間必然存在著很多值得再次推敲之處,我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會不斷的發現新的問題,進一步的分析,不斷的完善。
⑺ 如何講好物理課 應該注意那些問題
首先你是老師
不能表現的比學生還緊張吧?
其次做好准備工作
一節課就那麼多時間
安排好,什麼時候講什麼東西,有個應急時間,萬一學生回答時間長了或短了,可以用相關的故事或者笑話。
再次人說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因材施教
所以不應該是你一直講,和學生互動起來。除了第一節新課,其他的鼓勵學生講
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睡覺
都是學生過來的,自己那時不喜歡什麼老師,現在學生也是的
最後老師形象和儀表比較重要的,主意衣著,和一些舉止。畢竟幾十口子人看著的,總有眼神好的,而且學生喜歡趙老師毛病的。
我個人觀點的
⑻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導語:新的物理課程標准明確指出,物理學習的目標是: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優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全面提高科學素質。也就是說學生學物理不僅學知識,更要學方法,不但要得到一條魚,還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一、強化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創設教學情境
初中物理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較強的生活性,現實生活既是學生學物理知識的基本來源,也是學生物理知識的最大應用場所。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動具體的事實或問題來呈現學習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見現象、事件以及自身經驗,與物理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工農業生產問題以及能體現物理與社會、人類文明發展有關的事實和材料,還有重要的物理學史實、發明發現的故事等等。
現在不論是新課程標准,還是中考中的考點、社會、生活和物理都是熱點話題。引導學生用物理學的視角、方法去觀察、思考日常生活、生產、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及環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問題,學生認識到物理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培養學生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
二、激發興趣,大膽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師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像力,讓概念和問題在不同的情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學生通過想像、猜測等思維過程活化學習材料,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師需精心構思打造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簡短有趣而又能說明問題的故事情節或是與生產、生活聯系緊密的`事實,將其有機地插入教學中,不僅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得到有益的啟迪。這些源於實際、貼近教材而又高於教材的問題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觀察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為他們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培養創新思維。
三、巧設疑問,讓學生在討論、歸納中學習物理
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前精心准備相關的教學內容,並以思考題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看書自學,獨立思考,尋求答案。同時,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消除緊張、壓抑、沉悶的情緒。
學生通過充分的思考,進行討論作答,並相互修正,在討論過程中及時進行啟發誘導,既要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又要啟發學生進行聚合思維,同時還要贊賞學生的大膽見解,並及時指正,整個過程教師要控制好課堂討論時的氣氛,組織好課堂秩序。最後,師生一起進行歸納、總結。針對出現的相關問題,將課堂訓練引入競爭氛圍,以不同方式讓學生作答,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種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防止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防止養成思維惰性。
四、尊重學習主體,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
新課程改革包括教學方式的改革,而探究式教學是其中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特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需要有選擇地進行,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圍,把握探究的深度,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促進探究的開展。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需要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總結分析探究的結果。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讓他們充分體驗勞動的艱辛,以及科學發現的喜悅,使學生成為自主的終身學習者。
五、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熟悉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等情感因素,以便因材施教;師生之間關系平等、融洽,教師有一定的親和力,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教師設身處地理解、體察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內心感受,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行為表現、觀點、意見和價值觀,不強求學生完全照搬和接受自己的觀點,而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敢於提出問題;教師相信學生,期待學生能夠積極進取、獲得成功,能夠看到學生的進步,使學生感到有教師支持和幫助的安慰,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生產生親近感(願意接近教師)、安全感(在老師身邊感到安全放心)、共鳴感(對老師有感激之情)、依賴感(相信教師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教師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才能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要想教好初中物理,需要每個教師根據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特點,去探索,去體驗,加強學習,轉變觀念,使物理教學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創造性的、啟發式的教;學是積極的、主動式的學;過程是心靈相通、情景交融、師生互長、平等和諧的交流式的過程;發展是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整體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學生被教材和教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才能在提升學生知識總量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